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长考察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长考察报告范文1
(一)**和**花卉市场**花卉市场始建于1998年,交易区占地面积74亩,总投资1亿元,拥有功能齐全的综合鲜切花交易大厅、玫瑰交易厅、车花交易厅、精品花交易厅,为全国最大的鲜切花批发市场。**花卉世界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中部,亦于1998年启动建设,规划总面积1万亩,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信息、旅游、服务六大功能于一体,被誉为“岭南花乡”和“中国花卉第一镇”。
两个花卉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1、规模较大。*市场采取集中交易,分散种植模式开发培育。其交易市场占地不到100亩,但与此相配套的种植面积则达到20.8万亩,去年交易额达21.2亿元,物业管理费(含租金)收入600万元,税收近千万元。*市场采取“政府搭台,花卉唱戏”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后再租给客商,起点高,标准高。目前,已开发面积6000亩,进场企业450家,年交易额近20亿元。去年,土地租金收入达4000万元,*镇全镇税收收入达2亿元,其中,花卉苗木及相关产业的贡献在50%以上。
2、特色鲜明。*花卉市场以鲜切花为主,日上市鲜切花66个大类,300多个品种,如玫瑰、百合、康乃馨、非洲菊等。针对鲜花的需求特性,形成花农,花贩、花商三位一体的交易方式,快进、快出,每天从凌晨左右开始,有近万人进出市场交易,运销鲜花达300吨。*市场以苗木为主,荟萃了世界名花异卉,花卉种类既有传统的盆景、荫生观叶植物,又有高档的洋兰、凤梨等,多达5000个品种,任由选购。大宗交易方式多为在市场上去看样,交适度的预付金,然后由基地进行配送。
3、功能齐全。两个市场除具备基本的交易功能外,还具有:一是高品位的展示功能。将花与艺术、花与自然、花与生活、花与科技生动地融为一体。二是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商业性、专业性、观赏性完美结合,*每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与3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三是完善配套功能。市场内配有工商、邮电、金融、消防、治安、进出口检疫、报价、运输等相关服务机构,既按规定收取了一定的税费,又为客商提供了一个保障有序的交易平台。
4、辐射面广。两个市场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鲜切花,不仅销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还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吸引了包括美国、荷兰、意大利、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花卉企业参加。
5、带动力强。“一花带来百业兴”,*花卉市场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典范,带动花卉种植户10万余户,吸纳下岗职工1500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花卉市场为龙头,将全镇上万花农,成千个花场和国内外花商有机连接起来,构筑了庞大的产业群。“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创出了地域品牌,提升了土地价值,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园长考察报告范文2
我仔细读了你在《人民日报》(内部资料,总第755期)上发表的《贫与富》一文,使我联想很多,禁不住想给你写几句话
《贫与富》写得很好,情况分析见底,评论引证准确,是多年来难得见到的国外考察报告。
我曾为博鳌亚洲论坛的事到过印度,时间是三年前,先后到了新德里、阿格拉、班加罗尔、瓦拉纳西(恒河畔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所见所闻,同你的感受完全一样。一个社会竟能容忍如此巨大、广泛而深入的差距和对立,是麻木,还是宽容?是悲,还是喜?是进步,还是停滞?实在值得深思。前些年,国内曾经对印度以电子信息软件为龙头的经济赞不绝口,我并不完全赞同,我以为那是夸大了的判断,是人云亦云,是不了解印度的真实情况。印度以种姓制度为代表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销蚀剂,它对印度的发展与进步构成了难以逾越的历史。我在印度参观国家植物园,有园长等高级官员陪同,当我问起一个树种,而园长又答不上来的时候,旁边一个技术人员接上来回答,园长当即瞪了他一眼,他吓退了。我发现那个人手腕上没有带红箍,身份很低,没有资格同尊贵的客人对话。这是随机观察,是真切地反映了印度的人文环境。
《贫与富》一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展现了一面镜子,照出了印度的问题,也照出了中国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基本国情相近的,我看没有比中印两个更相似的国家了。历史包袱,十多亿人口,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等,都是两国面临的历史性老大难问题,都值得我们去下功夫探索,找到真正有用的他山之石。
印度自称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民主的国家,其实这是一种政治上的浮肿,是政客的炫耀,它对印度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起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太大作用。执政的失败,不失为一种公道的报应。
中国从印度这面镜子,能看到什么是中国最大的隐患?我认为主要是分配问题,至少是第一位的问题之一。在中国政治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绝不是糟粕之见,而是中国历次动乱的深刻教训。对于我们今天要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讲,分配是尤其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现在有一种误解,似乎一讲分配就是忽视效率,就要平均主义,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实正好相反,苏联的衰落,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都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发展到现阶段,能真正起到缩小差距、调剂贫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你讲的五个方面都对,但我感到其中的税收政策应是最重要的。中国的一些人暴富后的挥金如土,腐败性消费,几乎没有任何法制约束和道德谴责。上亿元的豪华别墅,有的城市繁华地段的房价高到每平米8万元,这不管从什么意义上讲,都是不合理的,更不值得炫耀。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消费都不应该脱离这个经济基础。媒体的炫富炒作,攀比奢华,完全是一种非常态的表现,这在发达国家也是不为社会所认同的。为什么对这些人就不能搞征税超额累进?搞得狠一点就“左”了吗?就会影响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了吗?我看不见得。连马克思都极力主张的,为什么我们这些信徒就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狠下决心呢!
中国长期贫困,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增收观念根深蒂固,分配是不敢碰的烫手山芋。一讲分配,就是多支出,就要动预算盘子,就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你管财政,知道深浅,我看没有那么严重,全局、局部都可以动,而且能动好,可以把税收杠杆放在最好的支点上。中国要抓住机遇,这是重要的机遇之一。越往后,问题更多更大,解决的难度会成正比例地增加。早在十多年前,我任国家体改委主任时,就曾同税务总局的负责人议过这个问题,他是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道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只能小动,不能大动。他说服不了我,当然,我更说服不了他。事情就这样一年一年地拖了下来。现在“内需”上不去,我看说到底也是这个问题,一次、二次分配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