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PDCA循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同时也是人员密集型行业,据相关统计[1],我国建筑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达到3000万人以上,毫无疑问,建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吸纳社会就业人口有着重要的意义[2-6]。在全球范围内,尽管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建筑业都是一个高危行业[7-8]。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安全生产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我国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国际形象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1建筑安全管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往往涉及多工种、多环节、多部门的协调作业,此外,建筑施工作业条件普遍较差,可变因素较多,客观上造成了建筑安全管理难度较大。本文从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着手,以期总结、提炼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1.1.1事故概况

2014年9月14日,某项目部某加层改造工程,施工人员在安装固定钢制雨篷对拉螺栓的过程中,未注意到暴露在门洞正下方的电气线路,螺栓在墙体内恰好碰触隐蔽在原建筑物内带电火线,导致一施工人员当场触电从爬梯上坠落。

1.1.2事故发生经过

项目部在某建筑物改扩后的门洞(原门洞2.7m高×1m宽,改为边增加0.5m宽)上方安装雨篷固定螺栓,固定螺栓采用穿墙对拉,在事故发生前,对拉螺栓空洞已于前一天施工完成,当操作工人原某用铁锤将螺栓打入孔内后,用手拧螺帽时触电,并从站立高度2.5m的铁制爬梯上后仰摔下,臀部着地后,头部摔在水泥地面上,当场昏迷,现场几位同事立即将原某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1.1.3事故原因分析

1.1.3.1直接原因

①该工程为改扩建工程,而建筑物原供电系统仍在工作使用,且未安装漏电保护器,在螺栓孔定位时,施工人员对门洞正下方拆除暴露的开关线路未引起注意,在安装螺栓的过程中,螺栓恰好碰触到隐蔽在原建筑物墙体内的带电火线,导致施工人员发生触电坠落,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②施工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配挂安全带等也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1.1.3.2间接原因

①施工作业前,项目部没有进行班前安全教育,强调相关安全注意事项。②施工前,书面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接人签字不全。③现场安全员监督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高处作业无工作平台在爬梯上作业的潜在危险隐患,又没有及时制止工人在未佩戴劳动保护用品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

1.1.4事故教训

①本次事故,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没有按规定配戴安全带及安全帽,没有认真执行高空作业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导致其身心健康受到一定伤害,也给公司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②要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深刻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坚决杜绝违章作业。③要进一步规范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投入和安全防护措施。④要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技术交底、劳动保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纠正违章违纪行为,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1.2安全事故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据相关统计[1],意外造成的高处坠落事故是主要的建筑施工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5%~40%;触电事故为建筑施工多发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8%~20%;物体打击为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2%~20%;机械伤害事故占总事故数的10%左右,土方坍塌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5%~10%。可以发现,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行业最常见和频发的事故类型,从科学的角度加强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对于降低和减少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2PDCA循环模式及其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因此PDCA循环模式也被称戴明循环法[9-18]。PDCA循环方法(如图1所示),是指作任何工作之前,首先要制定工作计划(Plan),然后再根据制定的相应工作计划,安排执行(Do),执行完毕之后,进行工作任务检查(Check),最后进行工作总结(Action),并针对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存在不足和缺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目前,PDCA循环在各行各业的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首先应该构建较为科学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再根据计划确定的主要内容、相关要求和基本要素,坚定执行安全生产计划,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检查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将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及时进行安全生产总结,切实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转变到连续、循环、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模式中,从追求结果安全转变为过程安全的过程管理模式.

3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关系到国家形象,不断加强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将PDCA循环模式运用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能够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由于PDCA循环模式具有持续改进的特征,必然会对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晓丹 单位: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凯全.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黄艳,何应伟.浅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5):213-216.

[3]方东平,黄新宇,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2):25-32.

[4]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2):16-19.

[5]印杰.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4(7):32-35.

[6]姚琪,苏义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危险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6(10):244-246.

[9]吴立武.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的分析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3(6):37-38.

[10]洪硕钊.PDCA循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1(1):111-113.

[11]姜芳禄.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1):77-79.

[12]黄世国,徐丽.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7(4):219-220.

[13]闫寿丰.PDCA循环在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1(10):21-23。

[14]杜玉宽.基于PDCA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5(28):250-251.

[15]孙秀昌,李岩冰,刘江峰.PDCA循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1):132-135.

[16]李建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J].江西建材,2015(9):272.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2

塔式起重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机械,因其起升高度大,覆盖面广被广泛使用,担负着主要的垂直运输任务。同时,又因其具有重心高,危险性大等特点,时常引发安全事故,严重的,甚至发生机毁人亡、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分析塔机的事故类型,重点介绍塔机安全管理,以期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

一、起重机事故现状及分析

起重伤害与事故是指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由机具、吊物等所引起的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据统计,在冶金、机电、铁路、港口、建筑等生产部门,起重机械所发生的事故占有很大比例,高达25%左右,其中死亡事故占15%左右。如表1所示,其中在吊具打击中,有3起脱钩事故,占吊具打击事故的50%;在断绳事故中,有5起过卷事故,占断绳事故的38.5%;在108起事故中,有2起是超载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9%。据统计结果可知,在108起典型起重伤害事故中,吊物脱落打击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5%,其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20.7%,居首位;其次是断绳伤害事故,分别为12%和12.1%;居第3位的是挤压伤害事故,分别为12%和9.3%。由此可见,吊物脱落打击、断绳和挤压伤害事故是起重机械作业过程中的多发性事故。 塔机事故如图:

二、安全管理

塔机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高效管理体制

制定符合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起重机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的规定,除矿井提升设备和载人电梯外,使用其它机械作业时,实行全国统一的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对在用起重机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如存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消除;维修保养不彻底的起重机禁止投入使用;严格防止侥幸和冒险的行为发生,把好塔机“退出机制”关,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加强安全教育

塔式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指挥不当、缺乏经验、考虑不周、捆绑不牢、或司机操作不合理,或者设备有未被排除的故障,带病工作等原因,都可能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安全教育有定期教育和班前教育两种形式。

(1)定期教育。定期教育一般是由厂安全技术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定期(一年或半年)组织全厂起重司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知识,主要内容是:①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详细解释;②学习交流有关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的知识;③从本厂和外厂的事故例证中总结经验教训;④总结推广本厂和外厂的安全生产经验。

(2)班前教育。班前教育每天由生产班长、安全员、带班司机利用接班前的几分钟时间,向全班司机讲述有关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其内容一般有以下几方面:①交流本班组与兄弟单位安全生产的经验与教训;②指出本班组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交待应注意事项,及时堵塞事故漏洞;③讲述安全生产有关知识,提醒司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

(三)强化拆装管理

塔机的拆装是事故的多发阶段,也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拆装不当和安装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塔机拆装必须要具有资质的拆装单位进行作业,而且要在资质范围内从事安装拆卸。拆装人员要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有一定的拆装经验并持证上岗,同时要各工种人员齐全,岗位明确,各司其职,听从统一指挥,在调试的过程中,专业电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很重要,电工要持电工证和起重工证。我们通过对大量的塔机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发现我市某拆装单位今年到目前一共安装54台塔机,而首检不合格47台,首检合格率仅为13%,其中大多是由于安装电工的安装技术水平较差,拆装单位疏于管理,安全意识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拆装市场拆装费用不按照预算价格,甚至出现400~500元安装一台塔机,也导致安装质量下降。拆装要编制专项的拆装方案,方案要有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向拆装单位参与拆装的警戒区和警戒线,安排专人指挥,无关人员禁止入场,严格按照拆装程序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作业,当遇风力超过4级要停止拆装,风力超过6级塔机要停止起重作业。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要有足够的照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要与汽车吊司机就有关拆装的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协商并达成共识。

拆装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塔机基础

塔机基础是塔机的根本,它是影响塔吊整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塔吊基础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地耐力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值的80%。有地下室工程的塔吊基础要采取特别的处理措施:有的要在基础下打桩,并将桩端的钢筋与基础地脚螺栓牢固的焊接在一起。混凝土基础底面要平整夯实,基础底部不能作成锅底状。基础的地脚螺栓尺寸误差必须严格按照基础图的要求施工,地脚螺栓要保持足够的露出地面的长度,每个地脚螺栓要双螺帽预紧。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同时塔吊基础不得积水,积水会造成塔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在塔吊基础附近内不得随意挖坑或开沟。

2、安全距离

塔吊在平面布置的时候要绘制平面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小区,住宅楼多,塔吊如林,更要考虑相邻塔吊的安全距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要保证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相邻塔机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尽量保证塔机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塔机后臂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cm。塔机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如图)。

电压(Kv)

距离(m)

沿垂直方向 1.5 3.0 4.0 5.0 6.0

沿水平方向 1 1.5 2.0 4.0 6.0

塔机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不够上表要求的要塔设防护架,防护架搭设原则上要停电搭设,不得使用金属材料,可使用竹竿等材料。竹竿与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m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强度,防止大风吹倒。

3、安全装置

为了保证塔机的正常与安全使用,我们强制性要求塔机在安装时必须具备规定的安全装置,主要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装置、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风向风速仪、钢丝绳脱槽保险、小车防断绳装置、小车防断轴装置和缓冲器等。这些安全装置要确保它的完好与灵敏可靠。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不得私自解除或任意调节。

4、稳定性

塔式起重机高度与底部支承尺寸比值较大,且塔身的重心高、扭矩大、起制动频繁、冲击力大,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我们就要分析塔机倾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一、超载。不同型号的起重机通常采用起重力矩为主控制,当工作幅度加大或重物超过相应的额定荷载时,重物的倾覆力矩超过它的稳定力矩,就有可能造成塔机倒塌。二、斜吊。斜吊重物时会加大它的倾覆力矩,在起吊点处会产生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在塔吊底部支承点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倾覆力矩,从而减少了稳定系数,造成塔吊倒塌。三、塔吊基础不平,地耐力不够,垂直度误差过大也会造成塔吊的倾覆力矩增大,使塔吊稳定性减少。因此,我们要从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出发来严格检查检测把关,预防重大的设备人身安全事故。

5、电气安全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塔吊的专用开关箱也要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漏电保护器的脱扣额定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超过0.1s。司机室里的配电盘不得在外。电气柜应完好,关闭严密、门锁齐全,柜内电气元件应完好,线路清晰,操作控制机构灵敏可靠,各限位开关性能良好,定期安排专业电工进行检查维修。

6、附墙装置

当塔机超过它的独立高度的时候要架设附墙装置,以增加塔机的稳定性。附墙装置要按照塔机说明书的要求架设,附墙间距和附墙点以上的自由高度不能任意超长,超长的附墙支撑应另外设计并有计算书,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附着框架保持水平、固定牢靠与附着杆在同一水平面上,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牢固,附着后附着点以下塔身的垂直度不大于2/1000,附着点以上垂直度不大于3/1000。与建筑物的连接点应选在混凝土柱上或混凝土圈梁上。用预埋件或过墙螺栓与建筑物结构有效连接。有些施工企业用膨胀螺栓代替预埋件,还有用缆风绳代替附着支撑,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四)细化安全操作,加强监督检查

1、安全操作

塔式起重机管理的关键还是对司机的管理。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了解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机械原理、保养规则,持证上岗。司机必须按规定对起重机作好保养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作好清洁、、紧固、调整、防腐等工作,不得酒后作业,不得带病或疲劳作业,严格按照塔吊机械操作规程和塔吊“十不准、十不吊”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野蛮操作,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的照明。塔机平时的安全使用关键在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检查维修关键在机械和电气维修工。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2、安全检查

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后和日常使用中都要对它进行检查。金属结构焊逢不得开裂,金属结构不得塑性变形,连接螺栓、销轴质量符合要求,在止退、防松的措施,连接螺栓要定期安排人员预紧,钢丝绳保养良好,断丝数不得超标,绝不允许断股,不得塑性变形,绳卡接头符合标准,减速箱和油缸不得漏油,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刹车制动和限位保险灵敏可靠,传动机构良好,安全装置齐全可靠,电气控制线路绝缘良好。尤其要督促塔机司机、维修电工和机械维修工要经常进行检查,要着重检查钢丝绳、吊钩、各传动件、限位保险装置等易损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严格杜绝机械带病作业。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预警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086

煤矿作业的环境恶劣,面临着井下开采的安全威胁,煤矿作业中,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预防安全风险。煤矿安全事故方面,应该注重预防性的管理措施,积极推行预警管理,实现煤矿安全事故的预防,体现预警管理的作用,全面的控制煤矿安全事故,充分发挥预警、预防的作用。

1 煤矿安全事故问题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问题中,受到自然和管理两项因素影响。自然因素,是指煤矿环境、地势等,具有突发性的特征,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煤矿事故,如:矿井坍塌,威胁到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因素,在煤矿安全事故问题上,表现出复杂的特性,管理人员无法准确的掌握危险源,管理期间,监督、监测等落实不到位,诱发安全事故问题[1]。煤矿生产的规模非常大,自然、管理因素,直接增加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增加了煤矿安全控制的压力。除此以外,煤矿安全事故方面,还存在违章、超时工作等风险因素,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机率,再加上安全措施不到位,频繁出现安全问题。因此,煤矿安全事故问题方面,提出预警管理的方法,在煤矿作业中,提供监测、管控的方法,体现预警管理的作用和实践价值。

2 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系统

2.1 突出预测

煤矿作业中,煤与瓦斯突出,是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形成瞬间空喷,危害性非常大,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安全。煤矿位于地下,无法掌握矿井内部的条件,很容易出现突出问题。预警管理系统内,突出预测是一个重要组成,主要是监督煤矿内,平衡状态的跃变,当煤矿中出现扰动时,预警管理系统的参数会发生改变,达到煤与瓦斯突出的临界条件时,系统会执行预警,提示人员注意安全。

2.2 煤层重构

煤层重构,是指根据煤矿内的环境、条件,利用重构的方法,设计安全的采煤面。预警管理系统内,将煤层重构做为灵活的使用方法,煤层重构时,利用预警管理系统,获取煤矿内的信息,根据煤矿各层的信息,设计安全的采煤工作面。预警管理系统,实现了煤层重构的信息化,有利于监督采煤工作面的状态,及时发现危险隐患。

2.3 向量机方法

向量机方法,主要用在开采沉陷预测内,控制煤矿的开采受力,预防大面积采空区的出现[2]。预警管理系统内,向量机方法,能够监测煤矿岩体的平衡状态,通过维持煤矿应力平衡的方法,杜绝下沉、塌陷的情况。向量机方法,全面检测煤矿中的不平衡点,利用观测法、模拟法,监督煤矿开采的环境,预防安全事故。

3 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的措施

3.1 过程监控

预警管理内,过程监控,是煤矿安全事故问题预防的首要措施。过程监控,避免煤矿现场存在隐瞒不报的情况,采取井上、井下监控的方法。例如:过程监控内的虹膜技术,其可提供监测、识别的功能,在煤矿开采现场,构建安全事故管理系统,一方面识别人员在井上、井下的行为,预防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掌握煤矿开采的全部过程,虹膜技术中,配合工作射频识别技术,提高识别的准确度,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准确的识别人员和物体。过程监控,需要软件、硬件的协调与配合,由此监督煤矿开采的过程,预警作业中的风险行为,提前预防安全事故,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过程监控具有全面性的优势,还可监控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如果发生危险,也能根据过程监控,快速安排救援工作,表明过程监控在安全事故问题中的预防与保护作用。

3.2 实时监测

预警管理措施中,实时监测利用了信息技术,专门监测煤矿作业中的危险源,控制好危险源,缓解开采中的风险压力[3]。实时监测时,通过传感技术,收集煤矿作业现场的运行数据,尤其是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数据,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控制终端的软件内,控制中心在远程的条件下,实时监测煤矿作业的情况。实时监测期间,可以提供自动报警,信息化的实时监控,准确性和时效性上,都要优于人工监测。实时监测的期间,融入了多项监测的系统和项目,形成综合化的实时监测系统,全面监督煤矿作业的实时动态。目前,煤矿安全事故问题的预警管理措施中,比较重视实时监测,扩大网络应用的范围,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的需求。

3.3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注重以人为本,改善煤矿作业的方式,营造安全的环境。人机工程在预警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环境、人、机械的相互结合,根据人的心理、生理需求,改善煤矿工作的状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4]。煤矿作业中,过程流动性强,安全信息含量大,按照人机工程的预警设置,需要在生产中,设计安全生产卡,管控、传输安全信息的同时,检查安全信息是否达到标准,以便保证安全信息的真实性,促使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了解煤矿的作业状态,协调好煤矿生产的工艺和技术,预防安全风险。

4 结束语

煤矿安全问题管理方面,比较注重预警管理系统的应用,起到预防性的检测作用,在煤矿安全上发挥有效的控制功能。煤矿的安全事故问题,在预警管理系统的作用下,实现高水平的安全预防,落实安全预警管理内的措施,保护煤矿作业的施工现场,进而保证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杨军.煤矿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

[3]杨媛.基于灰关联及其预测的煤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警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4

Abstract: With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on the socio-economic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a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Article on the causes of construction accidents in the analysis,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 way suggested.

关键词:建筑安全 事故分析 风险管理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ccident Analysis

作者简介:桑毅红(1973-),女,山东菏泽郓城县,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监理工程师。

一、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针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必须从了解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开始。为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好的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建筑安全事故是由5大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起连锁反应而引起的。即社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A1促使人为过失A2的发生;又造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质及机械危险A3:A3又导致意外事件A4的发生;并从而产生人身伤害或意外损失A5。这五个因素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五个因素的连锁反应就构成了建筑安全事故。

第二种是综合因素影响理论。该理论强调,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在研究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的研究造成这次建筑安全事故的基本要素,并将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分类、排序,采用从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入手,找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并分清其主次地位的研究分析方法。实质是分清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领域的主次矛盾。

第三种是人的失误理论。该理论主要是强调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类型和这些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但是上面的这些建筑安全事故分析的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虽然通过分析能够找到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于为什么这个事故会发生以及它发生的关键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这些理论没有给出满意的答复。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尽管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建筑实践经验表明,建筑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筑安全管理整个系统的漏洞。我们国家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后建筑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随着大量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建立,建筑业的队伍成分非常复杂。除具有一定规模、资金的等级企业外,社会中还存在大批的等外级企业既不具备企业执照的各种农村承包队。这些资质外的建筑队伍在给我国的建筑业带来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第三,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及工作年限都偏低。其中,只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人员占43.3%,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人员占16.7%,接受过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仅为26.7%,可以看出,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从根本上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从管理人员从事工作的年限看,参加工作少于6年的竟然占到29.5%,将近三分之一。这一部分人从事实际工作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对自己本身固有的管理理论检验机会也较少,这对其本人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冯利军,2008年5月)

二、 建筑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1、借鉴发达国家建筑安全管理的经验,明确建筑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

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并且严格监督执行是提高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建筑安全管理方面得出的宝贵经验。

在建筑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方面,美国除一般的法律规定以外,主要依据1970年颁发的适用于美国各州和地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该法明确规定,每个雇主都应遵守下列要求:第一,必须为每个雇员提供没有被认为对雇员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生理伤害危险的工作和工作场所;第二,必须遵守根据本法令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可见,按照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的规定,业主和承包商要承担相当大的安全责任风险,建筑安全事故的最终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大部分落到了业主身上。因此在美国,业主和总承包商对安全问题已越来越重视。业主在工程项目招标时,一般都将承包商良好的安全施工记录列为取得投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2、利用经济杠杆作用,有效调节建筑安全管理的成效

我国的建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经济杠杆对建筑安全业绩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重视安全业绩,有关安全的强制保险制度不完善,违规处罚力度较轻等。由于保险法制不健全,没有权威及真实的安全业绩纪录,建筑企业安全状况无法判断,保险公司不敢过多涉足建筑市场,直接导致建筑保险市场发展缓慢,保险险种单一,保费高昂,理赔困难,大多数建筑企业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利用业主、承包商、监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各个方面经济上的相互制约,加强建筑业强制保险的建设。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前,业主和承包商必须办理有关强制性保险(Forced Insurance),否则将无法从事相应的业务活动。同时,投保费率完全按市场规律协商确定。承包商交纳安全保费的多少,严格和其安全施工的业绩与信誉密切相关。这样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不仅承包商自己安全施工意识十分强烈,而且保险公司为自身利益,也对施工安全极为重视,积极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之中。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5

【关键词】模糊事故树 安全管理 施工 应用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物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基本前提。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总体来说是好的,大批的优质工程为建筑行业的施工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也随之频频发生。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而模糊事故树在施工领域的运用,给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模糊事故树的概述

事故树分析(FT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该方法最早是由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H.A.Watson和A.B.Mearns于1962 年首先提出的。他们发现,在处理数据时用于描述流程的逻辑方法也可用于描述系统中非期望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他们首先将逻辑树技术应用于系统安全的研究,这就是所谓的事故树分析方法。

事故树分析是一种表示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及逻辑关系的树形图,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或现有生产系统和作业中,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事故的或导致灾害后果的各种因素(包括物、人、环境等)进行分析,根据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绘出逻辑图(即事故树),从而确定系统事故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即判明灾害或功能事故的发生途径以及导致灾害、功能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生概率,进而计算系统事故概率,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施工现场是完成建筑工程的基层单位,也是事故多发部位。众所周知,建筑生产的真正实现是在施工现场完成的,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切辅助过程,如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等,也都是围绕场施工生产服务的,因此施工现场是建筑生产的一线单位,真正的建筑生产施工是在这里完成的,由于这里工程量大,也是事故的易发部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身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着特殊的意义。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行业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安全管理是建筑行业提升管理质量、保障施工现场安全性的重要举措。在建筑管理中,安全管理同质量管理都处于第一的位置,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安全的生产形势,长治久安的社会形势就无从谈起。所以,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安全施工不仅仅是建筑行业的问题,还是关系到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全方位的措施提升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才能促进建筑行业平稳、规范、健康的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项建设顺利进行。

三、基于模糊事故树的施工安全管理流程

安全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活动以保证工程项目达到其安全要求。要想把安全管理能够顺利的贯彻落实下去,就需要使用一定的质量特性来规范安全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者定量的指标。由于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要确保避免在施工环节中的施工工艺、技术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环节中有关技术活动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一)重视事前预控

事前控制避免了事后控制的被动性,可以从根源上起到切断事故的危险源、从根本上抑制事故发生的作用,因此应当充分重视事前控制、改善事前控制的质量,以达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做好建筑质量的事前策划是预防质量缺陷、降低质量成本的手段。质量策划的内容包括: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难点、质量管理目标、管理体系、各项制度及保证实施的计划,按照模糊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流程制定完善的预控措施。据此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等。

(二)做好过程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程序,有关手续要齐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要健全;相关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格,操作有依据,工序有控制,验收有标准;单位工程各个层次实体质量符合标准规定等。在保证上述条件满足的前提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施工过程把关,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强化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在管理系统运行产生结果后,用输出的实际结果与计划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找出原因,为改进下一期的决策提供依据。事后控制的目的是防止已经发生的偏差继续发展并阻止再度发生,从而对未来工作的开展和改进提供基础,其主要工作包括:对实际工作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有关工作人员和部门进行适当的奖励;深入分析原因并为现行工作的改进和未来工作的开展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计划和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关乎施工现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需要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中,运用模糊事故树的分析方法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关于安全分析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的方法对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未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6

关键词:煤矿;顶板事故;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60-01

近些年来,我国煤矿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也经常出现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顶板安全事故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种事故通常是掉落一些岩块,甚至是工作面大冒顶,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来更加安全的进行煤矿生产,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1 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是地质条件:对于一些特殊地质的作业地点,往往会给顶板维护带来极大的难度,如断层、破碎带等;这是因为通常会有断层泥存在于断层带中,遇到了水分,经常会有软化坍塌事故的弧线;另外,断层上下盘的矿体节理裂隙呈发育状态,纵横交错构造节理面,且有泥质存在于节理面内,这样就没有较好的稳固性,容易出现围岩破碎等问题,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进行作业生产,就不利于安全的保证。在顶帮管理中,也会受到破碎岩体的限制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在爆破震动的影响下,容易有破坏问题出现于这种岩体的微观结构上,改变岩体,如果有超过位移极限值的位移出现于结构面上,就会导致解体崩溃问题出现于岩体结构上,虽然没有变形发生,但是却会突然冒落。

其次,在这种岩体结构中进行采掘施工,因为岩体没有较好的抗拉强度,那么岩体的抗拉强度就可以看作为顶板自拱形内的岩体重量,当暴露面积和时间达到了相关标准,岩体自身的抗拉强度无法满足顶板承受的拉应力,也就是岩体的自身重量,都会导致冒落问题发生于顶板拱顶范围内的岩石上。这种情况就会对安全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二是采煤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在回采过程中,如果采用了不合理的回采工序,同样会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比如,没有设置支护空间于煤壁上,在爆破落煤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支护,还有就是替换支护过程中,在回柱放顶时,有冒顶事故出现于工作面两端;此外,没有合理布置炮眼,有着过多的装药量,或者老顶来压等状况下,都会导致冒顶事故的出现,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煤矿作业的安全。

2 煤矿顶板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是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首先,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可以综合统计近些年来出现的顶板事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汇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促使各个基层队伍以及外包队伍对这些事故原因以及管理经验等充分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训之后,需要严格考核不同班组的学习情况,如闭卷考试、现场实地考试等,如果某些工作人员考核不合格,需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和生产,进行再次学习和培训。

其次,采取动态控制的方式,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对工程标准进行科学制定,在工程标准方面,需要科学详细的规定巷道的支护方式、支护材料的规格以及顶板的管理方式等,还需要规定配备何种辅助设备。在具体的现场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制定的顶板管理质量、监测以及事故责任制度等给严格执行下去,通过保证体系的合理落实,来动态控制顶板的作用生产,促使掘金队伍意识到安全生产和支护质量的重要性,加强管理和监督,如果有质量问题出现,需要停止某班组的生产和施工,并且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

最后,还需要对相关顶板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进行强化,要想促使煤矿生产的安全,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就需要促使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落实相关管理职责,每一个施工班组都需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巡查施工过程,如果有安全隐患被查出来,就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彻底整改。在顶板检查方面,主要是保证科学合理的划分了顶板等级、没有异常变化出现于顶板上,能够严格的执行制定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等等。

二是改善采煤方法:在采矿方法选择和制定方面,需要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以及经济合理等三个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其中,安全因素是最先考虑的,如果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即使其他因素都能满足,也会维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可以对空顶的跨度进行适当减小,以此来缩小顶板暴露跨度,缩小了暴露面积,就可以随之减少拱顶内的岩石重量,促使岩石更加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顶板的冒落现象,改善顶板的安全管理质量。

三是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避免破坏到顶板:因为在巷道规格的范围内,需要暴露采掘工程顶板的跨度,如果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够合理,或者爆破参数存在着问题,就会破坏到顶板,或者促使暴露面积得到增大,影响到顶板的安全性。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施工工艺和爆破参数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对顶板的爆破振动和破坏进行有效的降低和减少,促使顶板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实现。因此,就需要对采掘工程和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布置。比如,如果矿体方向基本等同于断层构造带的走向,而沿着构造方向来布置施工工程,这样无法有效控制顶板,并且还会直接暴露出来构造,促使有较大的构造和断裂面形成于顶板上,对顶板的安全管理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布置工程时,就可以垂直于构造方向,这样就可以减小构造的暴露面积,促使顶板的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实现。

3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得知,在煤矿生产中,顶板事故占据了煤矿生产事故的较大比例,影响到正常的作业生产,不利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分析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对采煤方法进行改善,对施工工艺等进行合理选择,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促使煤矿作业生产的安全得到保证。本文简要分析了煤矿顶板事故的成因与安全管理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余江涛,胡红雷.浅谈煤矿顶板事故成因和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0):123-125.

[2] 王艳军,王育丰.浅谈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煤,2010,2(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