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常用关联词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范文1
新颁发的教学大纲实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大纲的总目标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特别是加强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对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熟悉了解,了然于心,掌握中小学语文汉语基础知识的衔接点,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找准小学语文的学习方向,为学好中学语文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一、在学习内容上,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主要包括:
1、古诗文,特别是文言文,大量出现。相对小学而言,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言课文和古代诗词的收录,对文言文、诗歌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比重要高。
2、现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增加。选文上更倾向于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篇幅普遍较长,阅读难度增加,文学化趋向明显。
3、作文形式更趋向于开放、选题更加宽泛、构思更加灵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才情的空间更加广阔。
4、中学阶段更强调自主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将会少讲,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写、多背、多思考、多讨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已的心得和体会,能提出疑问和解决办法。
5、语文评价的内容将以自我立意为主,更趋向于大语文的范畴,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总之,小学语文所讲授的知识是汉语最基础的知识,是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语文打基础的知识,如拼音知识、字词知识、句子知识和阅读基本理解的知识等等。小学教师要准确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和差异,树立“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二、小学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度和衔接中的几点做法:
1、做好字方面的过渡
在识字方面,中学要求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在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小学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简单的向学生渗透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几种常见字的类。侧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来了解字的结构。掌握字的写法,推断字的读音,体会字的含义,学会正确应用,初步掌握识字方法,为学生升入中学后扩大识字量,学习构字常识,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2、做好词语方面的过渡
小学阶段在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通过说话、造句等方式,使学生会使用词语,联系上线文体会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一词多意现象的能力,为升入中学学习词性、短语创造有利条件。在识字方面要求“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在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还有小学只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初中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和文言文;
多做一些关联词语造句、填空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关联词语,了解关联词语在上下两个分句种的关系,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复句,准确使用关联词语以及有条理的表达思想感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明事物事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做好句子方面的过渡
主要是缩句和句型的变换。小学间断的缩句练习就是初中阶段的找出句子的主干,只是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侧重使学生掌握句子的最简形式及句子的成分的划分。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缩句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初中阶段能否找出句子主干,判断短语类型分析句子成分。缩句联系做的好,还有助于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准确辨析词性。
小学阶段的句型变换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习不改变原句意思而调整词序,学习把一些陈述句变成“把”字句,“被”字句或反问句,而初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句型的变换方法,体会句型变换前后句子表达的意义,强调的内容,抒发的感情不同,逐步学会应用恰当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4、做好修辞方面的过渡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应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句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初中阶段则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格和它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各种修辞方法的句子,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要逐步渗透这些修辞方法的作用,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修辞格的形式和作用有所了解。为初中学习修辞格与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范文2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 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 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 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 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七、写作
(一)应用文 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 、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 (二)大作文。
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①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①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来写。
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①抓住特征,准确描述。
②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等
4.提供材料的作文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范文3
[关键字]小学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
1、小学数学应用题特征及相关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构题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出题者思路,帮助学生认真审题,合理制定解题计划,认真解题并验证解题结果,整个解题过程不仅考验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还会考察学生对一些生活常识、语言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为提升小学生解答应用题水平,丰富其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我们必须从应用题特征入手,分析其典型类型与语言用词特征。依据小学生年级的不同,数学应用题的考察类型也不尽相同,一般一到三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多涉及一步与二步应用问题,前者又包含求和、求剩余、求倍数、平均数等问题,后者则主要涉及加乘题、加减题、减除题、加除题与乘除题等。解析一步类型应用题过程也就是先进行识别而后再进行匹配的过程,我们不需要进行复杂推理便可直接令学生求解。可引导学生将一步应用题涉及的相关知识视为不可再进行分割的小知识点,即使再复杂的多步应用题也不过是一步应用题的演变及组合,我们只需要以一步为基础进行多步的运算即可。而在小学高年级学习的应用题中,会逐步渗透一些特定情境生活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主要包含整数与小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湿度问题、时钟问题、利息问题、百分法问题与比例问题等。小学数学应用题采用的虽为自然语言的表达,但由于所描述的为数量之间的某种关系,因而又具有比常用自然语言更为鲜明的特征,即表述简洁、语义明确、内容清晰,很少运用主观色彩或修饰色彩的语句,尽量给学生意会题意带来方便,句型主要为流水句,小句之间很少应用关联词语,同时并非全面包含语句构成的主谓要素,而是通常采用几类不同的动词谓语进行同一主语的陈述,或将同一动词谓语用于支配几个小句或补语。现实应用题构题中往往出现支配与被支配、陈述及被陈述支配关系存在连环嵌套的现象,因此令句子的某些成分被隐含、省略或出现空语类,因而给学生们的语句审题、理解与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广大教师应就如何引导学生找到空语类、合理明确各小句之间的衔接关系,有效识别应用题流水句内涵的结构层次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帮助小学生真正明确的理解应用题题意。
2、小学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技术
基于小学数学应用题内涵的显著特征,我们结合信息处理技术、工程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如何有效构建自动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技术路线,其中包含四类模块,每一模块包含的技术同自动解答的主题密切相关。重要的技术包括自动发现并修正分词错误、对应用题语句的类别进行准确识别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对一些出现频度较高的特征词语或语句进行细化分析与自动处理,内核常识知识库、解题策略库的完善构建与解题框架的合理填充等。
3、小学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研究路线
依据自动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我们从中提炼了科学的研究路线,进而从多层面、多视角促进问题的完善解决。策略库与常识库在自动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核心作用,我们首先应就应用题涉及的事例与场景展开细化分析,并尽快完成以上两库的建立。在建库实践中我们必须完善考虑库的表示方法与组织形式。小学应用题虽采用自然语言进行题意描述,然而小学生在理解题意进程中难免会产生歧义,因此我们可由理解自然语言的角度在合理分析应用题文本内容、题目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应对分词歧义的处理标准,并为他类研究辅助理想的高频词与分词结果,进而构建完善的处理策略。相关技术路线为首先对词性或分词进行标注,而后通过人工修正、算法修正与应用题特别词分词算法自动发现分词错误并进行修正,接着进入词频统计阶段,该阶段对应用题语意的准确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有利于确定应用题语言风格并合理推断其所在篇章段落应关注的重点,接下来则利用以上词频统计方法有效提取高频词汇数字词典,进而完善理解特征词语,促进策略库中相关策略的完善匹配。特征词语反映了应用题的显著题型种类特点,因此我们应构建准确识别语句特征词语成分、分析特征、展开策略匹配促进框架填充的研究路线,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哲学思路,进而为后续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可从汉语句的语法、句型、语用关系、指代消解等层面入手,识别数量关系、动宾关系、同位关系,展开分布特征分析,比较句分析,进而良好填充解题框架,起到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自动解答研究效果。
4、结语
自动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相关研究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需要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不断总结、不断学习,适应性融合与创新应用。因此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小学数学应用题内涵特征、实践教学策略,应用丰富的自动解答关键技术,构建完善的研究路线,才能真正取得阶段性进展,并为后续的自动解题系统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其在未来的探索之路上良好的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范文4
一.如何识字的方法简单介绍
对于识字教学,流派纷呈,各有所长,以下为笔者简单总结介绍几种识字方法:
(1)集中识字是相对分散识字来说的,就是集中学习多个字,然后再去读课文,这就跟现在学习英语先学英语单词一样。这种方法核心就是死记文字,但是汉语中有很多形近音异、音近形异的字,这是这种学习方法的难点;
(2)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分散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是一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更能体现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联系。对于学习多义字来说能更确切的掌握多义字的义项,一些字词的比喻意义也只有在句中才能显现出来。具有抽象意义的字词,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放在句中能更容易理解。在句中识字,边识字边读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是难点;
(3)韵语识字,在教学中采用“字从文”的方法,通过读文来完成对字词的认读,遵循了汉语具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规律。体现了汉语常用字集中的构字规律,使儿童能够尽早进入阅读。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一方面遵循了汉语的构字特点,另一方面也照顾到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所编韵文内容丰富,趣味性、知识性强,韵语编排琅琅上口,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有些韵文还体现了汉字的构成,如“一人大,二人天,日月明,小大尖”。 韵语识字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识字方法,韵语识字也有其局限性,“言语作品与汉字系统难以有效结合……因而,韵语教学不可能贯穿汉字的全程。由于语音系统与形义系统不一致,一旦韵语编写的不够好,容易违背口语,佶屈难通”;
(4)部件识字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来完成识字的任务,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对汉字的结构规律产生一定的认识,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汉字。但同时应该避免望部生义和望旁生音的情况。如“木”,“松、桃、柳、树”都是“树木”,“笑、等、笃”不是“竹子”;“胡”,“湖、糊、葫、蝴”都读hu,“袖、轴、抽、岫”不读 you;
(5)字族文识字继承了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又吸收借鉴了现代识字教学改革的有益成果,建立了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儿童在掌握母体字的形音义、各种偏旁的类属意义以及母体字与偏旁的拼合方法后,可以依靠语境,用“字音类聚、字形类联、字义类推”的方法认识其他汉字,为儿童识字找到了逻辑起点。字族文韵文编排,内容丰富且贴近儿童生活,易读易记,容易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
二.对写字的要求简单介绍
写字也是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小学学习写字首先要区分写字和书法的异同。我们不能只看到汉字的艺术性而忽视了实用性,“写字”与“书法”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主次不同,写字注重实用性,关注技巧,书法注重艺术性,关注审美。对于小学生要重视写字教学,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低中年级应练习写正楷,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有条件的地区,小学高年级可逐步学写行楷,以提高书写速度。所以,我们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以打好写字基础为重点。要注意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写字姿势及写字习惯的等方面的培养。对写字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领写――学习笔顺、偏旁和部首。用多媒体技术变静态为动态,搭建形体与笔画的变化关系,使学生了解其一笔一画的前后顺序,建立起了汉字的形―义联想,把先人的抽象思维发展过程动态化了。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的产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通过计算机的书写演示,可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典型的基本字及结构,它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汉字书写规律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有利于进行学习的迁移。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范文5
关键词:语文;句;段;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08-01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关心并积极探索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为了尽快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首先应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在一系列语文实践中写好句、练好段。
一 加强句子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的就是学习知识重在与迁移运用。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就是要加强训练,把句子教学落到实处。可以根据句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使训练扎实有效。
1.读和抄写句子
读和抄写是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一种训练形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对句子进行初步认识。特别注意标点符号,对于不同标点如句号、问号、感叹号就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含义。
2.听写句子
这是培养学生听和写的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听写一般是老师念一句,学生写一句,学生只有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才能写下来。学生听惯了,写惯了,句子的意思和句子形式也就掌握了,句子之间的关系也理解了。但听写的句子要有所选择,要选用课文中的典型句、中心句,或同学作业中的好句子。这样的训练既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便于学生日后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3.仿写句子
这是一个难点,出题者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仿写一个怎样的句子,这时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分析句子的特点,弄清楚作者到底让我们写一个怎样的句子,写时只要求模仿例句的表达形式,在内容上则应该有创新。
例如“节假日,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这个例句就应该抓住“人山人海”这个词,知道这是一句夸张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例句,读懂句子意思,抓住关键词语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再动笔写话。
4.造句
这是一个常用的训练方法,老师在学习到好的词语或者一些关联词时,会让学生练习造句。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再让学生读课文中的例句,体会在句子中的用法。在指导学生造句时,要注意句子是否正确,例如在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时,学生往往容易漏掉主语“谁”;还要注意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写出内容各异的句子。
二 结合句式教学教授句式接应的方法
现代汉语中的某些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话题——说明句等称为变句式。这些句式之所以是“变式”,是因为它们与所谓“主谓宾”式的常式句在句内词序上有较大的差别,学习者普遍感到难以掌握,要么用错,要么选择回避策略。如果在语段的背景下教授这些句型,更符合认知的基本原则。
在语段中这些句式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往往受到上下文语境的制约。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学到的有关这些句型的知识,通常局限在句子的范围之内。对于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句式,则不甚了了。问题在于以往的教学只解决了句子内的问题,而实际使用的语言很少使用单个的句子,要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至少要用两个以上的句子。当这些句子与句子相互联结时,有时要作语序的调整,调整的结果便是出现了各种句式。对句内的词序进行调整是一种重要的句子接应手段——句式接应,这正是学习者原有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中所缺少而需要加以完善的。而学习者已掌握的有关各种句式的句法知识就成为同化新知的基础。
三 要写好段落
新《大纲》要求学生写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的学生写一件事,明明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日头说说还可以,但一上作文本,却只能用一些笼统的句子三言两语就完了。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语言清楚地、具体地表达出来。如何指导他们把文章写具体呢?我认为,对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片断训练,教会学生各种描写的本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片断训练的形式也很多,比如:整理一组乱句成段,写一处景物,写一个人的衣着、外貌,与一组连续动作,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文章一个开头或结尾,写一个场面等等。为了减轻学生练写片段的难度,也为了密切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在指导学生进行片断训练时,我常以课文的精彩片断为“范例”,让学生进行摹仿学习。如课文《课间十分钟》写的是课间十分钟的各种场面,其中 “丢沙包”是详写。我要求同学认真阅读这段课文,用心体会并提出:课文写丢沙包这项活动是分哪几层写具体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然后,指导学生仿它的写法,以”大扫除”为题,用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方法写一个片断:在写之前,我又提出:“劳动时,大家是怎样干的?提水的、擦桌椅的、洗地板的和擦玻璃窗的各是怎样做的?其中最突出的是谁?”我让学生个人回忆后,再在“小小组”内互说、互评、互改,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请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学生口述作文内容。师生讲评之后,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这个片断。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范文6
一、片段训练――词句引导
有些学生写作文词语贫乏,语言单调,虽然从课本中学了很多词语,却不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对此,我从课文中选些常用词、关联词、形象性强的词,让学生进行造长旬的训练,即造一个短句,然后再扩充,使句子内容形象具体。例如用“陶醉”造句,学生造了很多简单的句子:我被这儿的美景陶醉了;我被馥郁的花香陶醉了;我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我就指导学生:是什么时候?你当时在干什么?音乐声是从哪儿发出来的?你能描述一下音乐的曲调吗?听了音乐你会产生什么联想?请同学们仔细想想,把句子想通顺再说。这位同学经过思考,把原来的句子补充成:“星期六下午,天上下着丝丝小雨,我正在校园花圃前观赏。突然从办公室里传出美妙的钢琴声,那曲调婉转悦耳,似行云流水,一听便知是克莱德蔓演奏的《星空》里的曲子。望着细雨中的,听着这美妙的旋律,啊!我被这迷人的境界陶醉了!”又例如:“马”年看春节联欢晚会时,可积累“马”字成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运用正确的方法,通过阅读作者在写作中细致观察的方式,通过阅读感悟作者的写作思想、内涵,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认识,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背诵,摘抄一些精美的佳词妙句,学习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丰富自己的词汇。其次,教师还应该要求孩子们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形成一定量的积累,除了阅读好必读书目,还要读好推荐及以外的一些书目,这样积累多了,再进行创作就水到渠成了。读完后教师还要安排读书交流会,让孩子们谈一谈体会,这样就能更加丰富孩子们的写作积累。教师还可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几分钟的即兴演讲,鼓励孩子们发言,演讲范围要大,但也可以根据某个主题进行演讲,如针对某些节日作节日演讲,如教师节就可以讲讲我们的教师,国庆节就可以谈谈我们的祖国……孩子们充当评委和听众,演讲好的要进行表扬评价,这样长期下来,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给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
这样的训练,既学会了用词,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写段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把句子写通顺写具体。
二、写段训练一阅读铺垫
离开范文谈构段的层次关系,学生听起来很抽象,不容易接受,写段训练最好要与阅读教学结合进行。每课练一点,当堂一练,用十几分钟即可,这样既能提高写作水平,又可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运用一些激励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多读书。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来组织孩子们进行朗诵比赛、歌颂比赛、读书笔记评选比赛……让孩子们对阅读充满热情,让他们对读书充满乐趣,书读多了,摘录的妙词佳句就多了,心中的优美词句就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童就充满诗意,散发精彩瞬间了。孩子们只有肚中有货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不无味了,就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了。
阅读教学后,我指导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描写一件事物的三个特点,提高表达效果。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有许多同学写出了较好的片段。有位同学写了这样一段:“我看见过国色夭香的牡丹,欣赏过富丽芬芳的玫瑰,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校园花圃里的那支梅花。那梅花可真艳啊!清鲜淡雅,令人陶醉;那梅花可真倔啊!枝干盘绕,傲霜斗雪,在瑟瑟冷风中依然俏立。”
三、激发写段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孩子们进行学习的动力所在,也是积极性、自觉性的核心所在,孩子们只要对学习充满趣味,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项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勤奋的求索,追求完美。古人说得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写作中的情感就是认识能力的催化剂,就是孩子们积极思维的翅膀。片段训练一定要让孩子们有感而发,不能浮于表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片段训练中引导孩子们善于抒发内心的情感。在片段训练中找准“动情点”,要引导孩子们深切地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回味自己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因此,教师要在片段训练中引领孩子们写出情感。孩子们只有在真情流露、激情飞扬的情境中,才能构想起美好的时光,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超越、理性的飞跃。所以,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情境创设,可以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这样孩子们写出来的文章才充满灵性,充满生活的味道,才能够真情流露,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四、创新片段――思维训练
孩子们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叶老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孩子们进行作文创作的起始阶段。小学生作文是他们思维的成果,也是孩子们作文能力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