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小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间小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间小屋范文1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不仅导致对检验结果的错误解释、误诊,而且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因此,应引起临床检验工作者和医师的重视。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分为分析干扰(体外影响)和生物学影响(体内影响)两大类。了解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究。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机理对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按照药物药理作用,药物首先是对检验生理病理过程产生影响。比如咖啡、可待因、杜冷丁、平痛新和消炎痛等药物能使胆总管开口处的括约肌痉挛,从而导致血、尿中的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这在用药后3~4小时影响最大,24小时后消失。大量服用维生素C者,使尿中葡萄糖、胆红素、隐血、亚硝酸盐呈假阴性。酚噻嗪等药物可使尿胆原呈假阳性,服用奎宁可致尿呈碱性,使尿蛋白呈假阳性。维生素A、D,蛋白同化激素、速尿等可使胆固醇检验值升高;而甲状腺素卡那霉素则可使胆固醇检验值降低。

对特定组织的亲合影响:某些药物对特定组织有特殊亲合力,可引起相应组织的损害,如抗凝药肝素能促进组织脂蛋白酶的释放,引起血液甘油三酯显著下降。治疗震颤药物左旋多巴可使测定尿中酮体的显色异常,掩盖原来的反应,难以判断结果。青霉素及红霉素弱酸性药物经肾排泄时可竞争尿酸分泌部位,而使血液尿酸浓度增高。双氢克尿噻、速尿、利尿酸等药由于对肾脏有保钠排钾作用,可使血液中的钾离子含量明显降低,故对钾、钠电解质化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干扰检验程序与方法:药物对检验程序与方法的干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药物产生的药理学效应,比如半胱氨酸可干扰硝基盐试验,导致血中酮体的假阳性。酚酞可干扰酚磺酞排泄试验,使尿液变成品红,同时使酚磺酞排泄变快。吡嗉酰胺可与硝基氰化物作用使尿变为红棕色而影响尿酮测定。青霉素类可使红细胞非特异性结合IgG和白蛋白。另一类是药物或其代谢物对检测方法直接产生干扰。服苯琥珀后尿呈桔红色;服氨苯蝶呤后使尿呈蓝绿色,如维生素可使尿液变成黄色。口服酚酞药物后,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且主要由尿排出,如果尿液呈碱性时,尿液变红色。呋喃妥因可使尿液呈棕色。呋喃唑酮可使尿液呈橙棕色。利福平口服后在肝脏分解成乙酚基代谢物,呈橙红色,可使尿液以及粪便、痰液、泪液、汗液呈橙红色。合理预防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措施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不断创新研制,新特药不断应用于临床,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也必将更加广泛而且复杂。为了合理预防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些措施。

药品检验工作与信息查询相结合,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公布的假劣药品信息资源,对药品质量不稳定、质量公告频次较多的企业和品种进行跟踪检验;药品检验工作与快检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快检技术的初筛作用,对发现质量可疑随即检验;药品检验工作与临床用药相结合,确定重点单位、重点品种,做到检验工作有的放矢。抓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检测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要开展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能力实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检验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加大设备投入,尽快提高检验能力和水平,适应药品检验工作的需要。

组织开展应急检验工作。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紧急从技术上找出内在原因,或者确定用药质量,是药检机构经常面临的检验任务。一方面加强应急检验的组织管理,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有效地处置好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应加强应急演练,为应急药品检验开通紧急绿色通道,全力以赴做好应急药品技术监督的保障工作。

发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的可疑结果,根据病人的用药情况,共同分析有无药物影响的可能性,尽力将干扰降到最低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最多方面的,往往导致实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严重不符。为减少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干扰,检验工作者应该熟悉可做检验项目详细的操作程序,对有药物干扰的实验方法,应该用特异性好的方法或作实验方法的改进。总之,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率与精确性,相关人员要忠实履行职责,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为主线,提高科研能力,实现药品检测工作新跨越。

林间小屋范文2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微生物检验作为医学生物学的一部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临床微生物检验,我们能够快速掌握致病菌的大量准确信息[1]。患者发生感染后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流行性疾病,再加上在医院可能发生的感染,不但给患者增加新的疾病和痛苦,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因此加强对微生物的检测,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因此本院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对其进行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研究其对患者感染的控制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治疗组7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38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5.3±2.4)岁;治疗组男性39例,女性40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6.1±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任何检测试验。治疗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具体措施如下:①细菌鉴定:提取出的菌种由ID32E试条对细菌进行鉴定。②药敏试验:采用ATBG-5试条,同时采取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检测。③初筛:采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初筛。④确诊试验:采用K-B法对菌种进行确诊。头孢他啶30μg/片,头孢噻肟30μg/片,加入克拉维酸,抑菌环直径超过5mm者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3疗效判定标准[3]

轻度感染:具有轻微的尿道疼痛,临床症状发生不频繁,尿液中的囊尿、血尿、气尿以及细菌尿量较少;中度感染:临床症状容易发生,具有稍重的尿道疼痛,尿液中的囊尿、血尿、气尿以及细菌尿的量较多;重度感染:尿液中的囊尿、血尿、气尿以及细菌尿的量很多,具有严重尿道疼痛,临床症状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2 结果

1.4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5%,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1.5两组患者感染程度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患者在医院的感染主要有三个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控制以上三个环节的感染利于控制医院感染,而在临床应用中采用微生物检验可以依据检验结果对医院感染源头、原因做出诊断,利于进行进一步针对性干预[4]。在临床中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解决大量的医院感染问题,具有较多的鉴定方法,例如血清学分型鉴定、分子分型鉴定、细菌素分析鉴定等[5]。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仅有6.33%,并且在患者的感染的程度上也较轻,说明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够降低患者在医院的感染,及时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在临床中要注意切断医院污染的三个环节,切断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为消灭病毒。而生物指标法是检测消灭病菌是否完全的最有效手段。医院感染主要通过环境、空气、医疗用品器械感染、医护人员的手等进行传播,因此为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情况,需要定期监测医护人员手上的细菌,监测病房和医院办公室中的微生物,及时发现传染源,并进行干预[6]。尤其是进行入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本身就属于易感人群,加之医院各种细菌流窜,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有效地检测微生物,并依据检测结果对症下药,对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利于控制感染以及患者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临床应用中加强微生物检测是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卫红,宋宏先,伍亚云.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6):106-107.

[2] 郑 婕.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9):66-67.

[3] 梁新妹.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626-2627.

[4] 潘 红.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470.

林间小屋范文3

关键词:哮喘;常见药物;临床护理;对策

目前,哮喘患者不断增多,临床上使用的常用药物也不断增加,但原则上可分为哮喘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两大类。临床上对患者合理的选择药物和进行恰当的护理对策,可以使患者尽早缓解哮喘,并能预防再次发作,获得长期的预后生存。因此临床上药物正确的使用和护理措施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1 哮喘常见的治疗药物

哮喘控制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 缓释茶碱及色甘酸钠等。减轻药物常用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和抗胆碱能药物。

1.1糖皮质激素 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中吸入型的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人,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不多。但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然后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激素。季节性哮喘的儿童,可以在发病前2~4w的预期持续,经常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激素。

有3种: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及丙酸倍氯米松,其中前两种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作用较强。其剂型可分3类: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溶液。另外,还有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方式。

1.2 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尤其是气雾吸入经常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经常见的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吸入的药物,包括气溶胶、干粉和喷雾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其平喘效果很快,通常在几分钟内生效,疗效可维持4~6h,这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作为预防运动性哮喘药物。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骨骼肌震颤、心律失常和低钾血症状等等,应该根据需要使用。沙丁胺醇吸入100~200μg/次;特布他林吸入250~500μg/次,但适合长时间的单一使用。如果1d的剂量超过4次或每月使用2个或更多的气溶胶罐,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或调整剂量。症状较轻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口服的方法。长期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吸入和口头)可能导致的损失药物功效,停药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是坚固耐用,药物可达10~12h,和糖皮质激素协同作用可以降低后者的剂量,,也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很少对心血管产生功能。大部分用于预防夜间哮喘的发作,类型如下。

沙美特罗:可通过气雾剂或碟剂装置给药,吸入30min后起效,持续12h以上。

福莫特罗:可通过气雾剂等形式给药,吸入3~5min起效,持续8~12h,

盐酸丙卡特罗:起效在口服15~30min后,持续8~10h。

口服班布特罗后作用持久,可1次/d,睡前服用。

目前建议联合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联合应用抗炎效应和平的在一起。

1.3茶碱 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用于长期控制时,主要协助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抗炎,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1.4抗胆碱能药物 止喘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常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1.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常与吸人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哮喘患儿,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轻、服用方便。

1.6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包括色甘酸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适用于轻度哮喘的长期治疗。也可作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防止干冷空气等诱发的喘息发作。副作用极少,可长期安全使用。

1.7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口服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等,这类药物一般不推荐给儿童使用。

1.8特异性免疫治疗 由于过敏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花粉或尘螨过敏者可以采用相应变应原提取物作脱敏治疗以缓解哮喘发作。

1.9免疫调节剂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者可酌情加用。

1.10中药 中药的应急治疗作用不太明显,但有时可作为辅助或预防治疗方法。

2 哮喘患者的护理对策

2.1改善通气,缓解呼吸困难。

2.1.1合适,为患者调整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或于床上放置一横跨患者腿部的小桌,令其伏于桌上。

2.1.2协助排痰 指导患者咳嗽时坐起、身体前倾,尽量将痰咯出。痰液黏稠时多饮水,进液量至少为2500ml/d,或使用蒸汽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药物,并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哮喘持续状态者宜静脉补液2500~3000ml/d,滴速为40~50滴/min。哮喘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因雾液刺激可使支气管痉挛使哮喘症状加重。

2.1.3给氧 呼吸困难明显者遵医嘱给患者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注意湿化吸氧。

2.1.4按医嘱指导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和抗炎药物。

2.2 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 患者刚入院病情较重,端坐呼吸,大汗,紧张;烦躁不安,我们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要关心体贴患者,态度和蔼,解释耐心,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尽量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此时我们应细心观察,逐个解释,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协助患者了解病房环境,当哮喘状态有所缓解时,要询问患者发作的原因,帮助他们解除不愉快的心理因素。

林间小屋范文4

【关键词】无痛胃镜 常规胃镜 安全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81-02

本院消化内科从2008年6月~2010年3月对78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 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8例,为研究组,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17~82岁,平均47岁;取同期做普通胃镜检查者7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8~83岁,平均46.3岁。两组年龄,性别和身体基本状况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严重过敏体质(2)极度衰竭者(3)幽门梗阻者(4)活动性上消化道大出血(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咳嗽咳痰明显者(6)严重低血容量,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者(7)年老体弱,心脏功能中重度损伤者。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日晚21时后禁食,检查前将氧气,除颤仪,监护仪,气管插管器械,急救药品等准备好。研究组构建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咬住口垫。麻醉时先静脉推注芬太尼0.5ug~0.8ug/kg,然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常规2%里多卡因胶浆10ml口服,实现咽表麻醉后行胃镜检查。麻醉医师监测记录患者术前,中,后的心率,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改变和患者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加减s表示,两均数间比较应用t检验。

2 结果

表1 两组检查术中及术后反应情况比较【例】

注: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普通胃镜检查引起的不适,为多数病人拒绝胃镜检查的顾虑。无痛胃镜通过药物使病人处在麻醉或镇静状态,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检查办法。丙泊酚优点是起效快,麻醉平稳,苏醒时间短,持续输注无蓄积等,为一类新型短效静脉物。是当前无痛检查物中最常用到的,但是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比较差,亦会抑制呼吸循环系统。这种抑制作用与剂量,注射速度明显相关。芬太尼具备良好的镇痛效果,小剂量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可加大镇痛效果,减低丙泊酚的剂量,减少其呼吸抑制副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查结束后患者清醒快,流涎,咳嗽,躁动,恶心呕吐及咽痛等症状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

胃镜无痛检查虽有显著的优越性,可并不表示此检查便肯定安全。在操作的流程中需注意:(1)需由具备对麻醉基本知识熟悉与心肺复苏技术专业的麻醉师与技术熟练的内镜医师一同进行麻醉,能综合操作时长,降低危险出现率(2)术中需严格检测HR,SBP,DBP,SpO2,常规鼻导管给氧,内镜室需配置必须的急救设备和药品,遭遇紧急状况能及时应对(3)严格把握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来保证病人安全(4)需注意老年和体弱病人的丙泊酚剂量要酌情适度减少,且维持畅通的呼吸道。

综上所述,无痛胃镜技术安全,舒适,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华 李玲 王建 胃镜无痛检查法的安全性探讨[B]。护理学杂志。2005.

[2]姜萍 无痛胃镜检查130例临床效果观察[B].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

[3]季国增 张纪兵 杨军华 无痛胃镜检查552例临床分析[B].江西医药.2010

林间小屋范文5

【关键词】园林植物;生态效益;多样性;生态园林建设

在城市进行生态园林建设,不仅能够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数量。生态园林中的植物能够不同程度地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植物的多样性能够互相补充,不断净化空气,增强生态效益,提高空气的质量等级,并能够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所以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增强植物的生态效益和多样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不同植物在吸收有毒气体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并分析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进而讨论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多样性对生态园林建设的影响。

一、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

(一)生态植物吸收有毒气体能力各不相同

在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同的园林植物其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的能力各不相同。目前城市中空气中含有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各自所占有的浓度和含量各不相同,园林植物通过枝叶上的皮孔或者是气孔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收,并通过积累、降解、排出等过程,将空气进行净化。植物因为自身的生理特点、形态不同具有不同的吸毒能力。植物的吸毒能力是根据植物枝叶中氯、硫、氟的含量测定的,而且同一种有毒气体,不同植物的吸收能力也各不相同。经过分析,发现加杨、新疆杨、小叶榕、水榆、垂柳等植物比大叶黄杨、山楂、臭椿、赤杨、沙松等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强。一种植物并不仅仅吸收一种有毒气体,只是对不同有毒气体的吸收能力不同,比如说,银杏对氟化氢、氯气的吸收量相对比较多,但其几乎不吸收二氧化硫。

(二)阔叶树的滞尘能力强

植物除了具有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同时植物还可以降低风速,阻挡气流,并能够有效地将空气中的颗粒状灰尘进行降速,使之降落。一般说来叶片粗糙有毛的阔叶树、针叶状的树对灰尘的粘着力比较强,并能够对灰尘具有阻碍和滞后作用,植物的叶片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灰尘进行过滤、阻滞,将空气中颗粒状的灰尘吸附在植物的枝条上或叶面上。

(三)生态之物分泌的净化物质

空气中含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含有众多的有害微生物,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并能够腐蚀一些精密的仪器和金属材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空气中有毒的微生物主要是通过粉尘、颗粒物等形态进行传播的。有些植物自身能够分泌一种杀菌素,能够有效地遏制空气中的有毒微生物传播,不同的植物杀菌能力各不相同,相对来说珍珠梅、油松、连翘、绣球等植物的杀菌效果好。

二、生态植物的多样性

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能力,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能够形成较好的生态效益,一般说来植物的生态效益有以下几点:

(一)遮荫防风作用

园林植物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速,减弱风力,不同的植物群构建不同的遮荫效果,这样在建构复层结构的园林植物时,可以有效地提高遮荫率,减少风速,并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

(二)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城市中由于人口、建筑物、工业园等过于集中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形成热岛效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热岛效应产生的效果和面积逐渐扩大,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我国在城市建设生态园林,主要是因为植物能够有效地将太阳照射的强度和热量吸收到植物自身,并带走大量的热量,降低空气的温度,提高空气的适度,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相对而言,复合结构的乔灌木组合的绿地能够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园林植物在降低空气温度的效果是根据天气、季节、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夏天植物的降温效果要比秋天好,中午的降温效果要比晚间的降温效果好。

(三)提高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

空气中的一些分子在遇到一些自然条件(如强电场、紫外线、雷电等)容易失去一些电子,失去的这些电子因为与其他一些分析结合并带有负电,形成空气中的负离子,其具有降低血压、抑制细菌繁殖、改善人体肺器官功能的作用,并能够促进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生态园林中植物能够有效地提高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但提高程度各不相同,植物的多样性越丰富,生态园林中植物群落的结构越复杂,那么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越多,进而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和数量与空气的污染程度、温度、适度、风速有关,能够随着空气污染程度、温度的提高而有所下降,并能够随着空气的风速和湿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所有建设生态园林,能够有效地降低周围的温度,提高空气中的湿度,减少空气的污染指数,进而提高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改善空气质量,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

三、提高植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效益

生态园林中植物的多样性能够发挥有效的生态效应,并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植物的生态效益和多样性对建设生态园林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应该要努力提高植物的多样性,提高植物的生态效益。具体的措施,主要有:首先应该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特色植物品种,不断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引进新品种,并进行有效地培育,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培育,进而创造出新的植物,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其次是要对生态园林的植物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园林建设的当地气候、环境、人文特色等因素进行调查,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并能够按照比例进行园林建设,这样能够有效地开发植物绿化资源;最后生态园林中植物的群落要稳定、多样,这样能够有效地发挥生态效益,净化空气,净化人类生活的环境。

四、总结

总而言之,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多样性对生态园林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按照植物的种类、多样性、群落特性、当地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并能够有效地进行规划,使园林植物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

林间小屋范文6

【关键词】西部高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党的十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013年5月,同志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今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达16.8万人,比去年增加5000人,再加上历年没就业的4万多人,总数达到21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做好毕业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重担。尤其对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而言,构建完善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吉林西部高校在创业与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既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如今还成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出路。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人才的缺口很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国家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带来了无限商机的同时,也为西部高校和西部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然而,目前西部高校在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且研究的实效性不强。西部高校对于创业就业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大都从某一方面或环节以专题形式进行的,缺乏系统性。而且一些专题研究深度挖掘不够,仅限于问题的发现和方案的提出,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目前,西部高校对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的研究过于注重理论层面的研究,大都是对一些以前或其他地方现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地调查研究很少,致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高校学生大部分创业就业活动还处于自发状态。

(三)系统建设限于理论层面,实践工作进展缓慢。对于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来说,服务体系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现在能够站在全局高度就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的系统研究项目太少,一般都是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某一问题的探究。从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来看,西部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进展缓慢。

二、构建吉林西部高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一)以加强组织建设为保障,完善创业就业服务的组织体系。高校应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和其他创业教育的专职部门,负责制订创业就业的有关政策和推进措施;负责学生创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加强有针对性地创业就业教育研究;负责对学生创业就业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实施等管理工作,增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契合;负责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组织或平台,以有效开展创业就业活动;负责与院校其他部门协调运作创业就业活动,尤其是要通过联合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及学生会等部门搭建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组建各种形式的创业就业团队,促进创业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完善创业就业服务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就是将创业教育整合到其他课程之中,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一是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二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探索与实践。三是要加快课程改革,尤其是要加强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与融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为其将来的创业就业奠定多维的知识基础。四是要加强创业教育的弹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以校园创业文化为载体,完善创业就业服务的活动体系。高校要重视校园创业文化的培育,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以提升学生对创业文化的认知,从而完善创业就业服务的活动体系。首先,要加大创业就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创业教育思想深入师生之心。尤其是一些创业就业典型的树立及宣传,可以将创业文化和精神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增强创业文化和精神的感召力。其次,要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创业就业实践活动,以激发广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营造“人人有激情,人人能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第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搭建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通过企业家讲座、创业论坛、模拟创业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中汲取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

(四)以高校创业制度为基础,完善创业就业服务的保障体系。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一要建立创业教育的评价机制,对创业教育的各层面、各环节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价,以规范和完善创业教育行为,保障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要建立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期保障。三要建立创业教育的考核机制,对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核。已经建立学分制的高校,可以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考核体系,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创业教育学分。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