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复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考复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考复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10-04

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内容主要包括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1]职业教育集团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主要成员包括公办的中高职院校,主要形式为一种半官方的教育联合体。它的发展隶属于教育这一国家主要事务,因此政府在职教集团发展中的功能不容小视。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在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扶持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政策落实困难、资金投入不足、集团各成员利益关系协调不畅等问题。因此,对比和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职能是促进职教集团运行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

政府职能的分析

(一)政府对职教集团的政策支持

1.政府统筹,职教与区域经济、行业对接

当前我国的职教集团,从联合的紧密程度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又根据隶属关系的发展分为“区域型”和“行业型”,但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各级政府的不同程度的参与,由政府统筹规划。[2]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既要实现其教育价值又要发挥出经济价值。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所以政府很难在同一个层面上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出统一要求,鉴于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只能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集团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发挥地方及行业在职教集团化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形成职教与地方区域经济、行业的对接。2011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54号)强调,北京交通行业职业教育办学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机制,遵循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坚持以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实现生产(运营)、教学、科研相结合,产业链和教育链、产品链和教学链的深度融合。同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提出组建一批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要求充分发挥农业类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作用,多方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点建设。

2.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新型校企合作

职教集团组建后,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再沿袭传统的学历教育的办学模式,而是转向政府、学校(院)、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组合联盟,包括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中外合作等。2011年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可见,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二者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这种多元化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实现新型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

所谓新型校企合作,主要是相对于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而言。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即企业向学校提供部分实训场地、就业机会,而学校承担企业培训这一低层次的互动模式。新型的校企合作除了囊括以上内容,更看重学校和企业在深层次上的本质的联系:企业依托所在行业背景,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校园研发基地,实现产学研互动;学校依据企业的要求,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

(二)政府对职教集团的管理职能

王平安等在《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实践与创新》一书中指出,针对紧密型和松散型这两大类型的集团,各地政府采取了三种主要管理方式,即集团自主发展,政府总结经验、给予推广的模式;政府参与组建,集团自发性发展的模式;政府全程指导、深度参与的模式。

这三种模式都强调了政府对职教集团的以宏观调控为主的管理职能,既要在大方向上把握整个集团的发展,又要给集团发展适当的空间和自。以江苏省江都职业教育集团为例,笔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此集团是由9个学校合并而成的实质性的办学主体,是紧密型的职教集团,由政府行使行政职能,在组建及运行上都体现了政府对教育的干预。然而随着集团的逐渐发展,政府的过多干预与集团发展自主性这一矛盾日益明显。

(三)政府对职教集团的资金投入

1.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通常情况下政府按照学校规模或学校项目为标准来进行预算,以所在学校学生的人数和项目的重要性确定政府的投入。如表1所示,虽然职业教育的投入有所增长,但相对于普通教育,这种投入呈现出极大不足及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在整体“大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新增教育经费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基本形成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集团的投入与一般职业教育的投入有所区别。一方面,因为政府的投入对象由原来单纯的职业学校演变为整个职业教育集团,可能是学校或企业,而职教集团的法人身份目前还没能给予明确认可,因此如何确保所有的投入专款专用于职业教育而不轻易流失以及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成为现在职教资金投入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职业教育集团大多属于松散型联合,国家很难改变以学校为单位的分散投入转向针对一个集团为接受者的集中投入的财政投入政策。但政府可以考虑对集团层面的项目或由集团成员共同承担的项目给予集中投入。如可以对集团及其成员单位共同使用的集团设施设备给予优先考虑。另外,政府在集团运行上要注意设计一些相关制度:如建立一套集团财政运行规范,协助建立集团的财务运营中心和运行体系,以及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等来确保集团内的财务运作的正常和经费使用的合理。[4]

2.大力吸引企业投资,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国家、企业和个人一直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三大投资方。因为我国不走教育产业化的道路,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服务于大众,所以政府毫无疑问应该是职业教育最大的投资方。表2中以江苏为例,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情况。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近年来没有超过政府总投入的1%。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集团其自身的发展大量事实证明,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投资办学远远不够。这一状况势必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健全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集团协调发展的政策合力。

二、近年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集团

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近年来,世界一半以上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专业为纽带,跨教育类型、跨教育层次、跨行业、跨区域的校际和校企合作为主。其间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石伟平老师曾在他的研究中总结了国外政府的五大角色,如图1所示。投资者,即为项目和计划拨款投资,如日本的“官产学结合的日本模式双元制”;购买者,即购买教育及培训的成果,典型的案例是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统筹者,即统筹集团化办学的资源,以平衡区域发展,以中国台湾地区的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为代表;协调者,即协调各联盟实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典型的案例有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同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的校校合作;规范者,即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德国政府颁布《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对双元制作了有关规定,确保这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5]

总而言之,政府充当这五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有自己的任务,相互之间保持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一方面,政府发挥行政职能,统筹集团的资源配置,运用法律手段,协调联盟各成员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制度,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在财政、税收、建设等方面对企业采取特惠政策,成立专门委员会,帮助集团项目的实施运行,成为调控集团的有力杠杆。

三、国际视野下优化政府职能的对策

(一)转变职能,适应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的要求,加快转变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决策,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要在指导思想、工作方法、机构设置等方面与时俱进。要建立行业指导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对话交流。要将应当或适宜由行业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承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制定实施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办学的宏观政策、政府购买企业培训实训资源的政策。要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支持行业组织开展相关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探索建立评估行业指导、参与职业教育督导机制。政府应通过投资、评估指导等方法引导集团化运作发展方向。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统筹管理,多策并举,推进中高职衔接、职前职后贯通、职教成教融合、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模式的构建。

(二)出台法律法规,明确集团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职教集团的根本运行目的是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学校加入职教集团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在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率、教育资源、研发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企业加入集团则是为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的实力,对内做大做强,对外适应国际竞争。双方虽各自有其利益的追求,但这两者并不矛盾。集团建设就是在双方都要求获益的背景下,整合多方利益,寻求利益最大化。而政府法律法规的建设正是双方得以获益的基本保障。

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必须规定政府、学校、企业、咨询机构等在集团化运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如合作的企业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培训师资,在学校建立科研机构,以行业为背景,深入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要遵守行业规则,保守商业机密。其次,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将《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再次,各级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联手对所属职业教育集团就政策的实施、义务的履行、教学的过程等进行跟踪监管,确保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要以配套的制度给予惩罚。

(三)创新办学机制,增强职教集团吸引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指出,完善一系列职业教育支持政策,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加社会投入职业教育的热情。如何实施,笔者认为,首先,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其次,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促进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再次,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让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生产环境基本吻合,解决一定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郭炜煜,袁名别.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优化的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王平安,郭苏华.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实践与创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构建校企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EB/OL].(2011-12-01)[2012-11-19].http:///gfsztw/about.asp?k=8&ccid=news6&id=85.

国考复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中政治;总复习;教学策略;制定计划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高中生们面临的第一次人生的大型考试,这是他们是否能够进入到心仪的学府继续深造的门槛,它关系着孩子未来的学习甚至是人生职业规划的选择。由此可见,高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的责任之重大。因此,为师者要肩负起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未来,尽力的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在这次考核中表现得更加优秀。高中政治是一门基于当下时政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性社会学科。要想学的好,就要强化孩子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鼓励他们对社会现象和国家的相关政治进行自我的思考,帮助他们梳理好已学的必修及选修课本的知识,减少孩子学习的压力和困难。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做好复习工作的时间安排

众所周知,高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科目较多,学生需要分配给每个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复习的时间比较紧张,加之高中政治课程的知识点较多而上课时间较短,使得高中政治的复习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一线的高中政治教师要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实际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使得高三政治学科的总复习工作有据可循。【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制定高三学生的复习计划时,我会根据当年高考的高考大纲的要求和每本必修及选修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制定。争取让学生的复习能够符合高考考试的范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与生活》的复习过程中,我会根据经济生活中生产、经营、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作为必修一的总复习的整体脉络,然后将各个单元的内容以树状图的形式融入到整个脉络当中,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份整体的复习课件,并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部分的复习计划,然后,再分配到每月、每周和每天的复习任务中,何时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何时进行习题的操练,从而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阶段化的复习。

通过制定这样的有序的和科学的复习计划,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总复习时间的浪费,提升学生复习的效率。在学生考试回答政治综观题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也能更快的出现必修一章节的具体知识,有助于增强他们答题的信心,降低考试的紧张感。

二、微观社会动态与考试倾向,打牢基础知识

为了能够从其他高三政治教师的教学课堂中得到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思考,我常常与许多一线的高三政治教师交流。在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常常找不到复习工作的切入点,只是因循守旧的根据课本的目录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依次复习。【2】这样的复习方式看似十分合理,可是,由于本身高中政治的知识就比较复杂,考试的范围较大。如此庞大而无捷径的复习方式,只会给学生造成记忆的压力,导致孩子在答题时出现“背串知识点”和“记错知识点”的现象。【2】

因此,在实际的总复习时,我会先翻阅近几年的高考文综政治部分的试卷和考试大纲,观察高考出卷老师的出题意向及热点考察内容,然后给学生们划出各个单元的重难点知识,要求学生强化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冷门的知识,就只要求学生稍有涉猎即可。而对于孩子们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会利用专门的时间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比如:政府的职能与党的职能的差异等。

例如:在观察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我发现在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的高考考察上,大题的题型考察的内容主要围绕政府的性质及作用、党的性质及作用展开。所以,在帮助高中生们复习《政治生活》的内容时,我会先帮他们罗列出政府和党的相关知识要点,要求他们必须将这些要点作为重点背诵的内容。然后结合当下的时政“依法治国”的政策,我会收集一些相关的例题,供学生们练习,熟能生巧,从而锻炼学生们运用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政治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的国家政策的小小的变动和每一件国家大事的发生都很可能成为出卷老师出卷的出发点。因此,我会要求学生们不能死记硬背课本中的知识,而要多多阅读报纸、观看新闻、了解身边的事情,时常思考这些内容与课本中的哪些政治知识有关,从而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的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和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我从事高三政治教学的过程里,时常有学生会向我提出一个这样的疑问“老师,我不知道怎么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3】看到孩子们被政治难题弄得手足无措时表现出的失落的目光,我决心要好好的培养孩子提取信息的能力,打消他们答题时的畏惧情绪,让他们在看到题目的时候,能够正确并且迅速的检索到题目中有效的信息,节省答题时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B高中生们提取信息的能力。如下题:

首先,我会要求学生们先看一下三个图表标题、图表的具体内容及其横纵向的变化和角注,尤其要注意图表殊年份的重大事件及其导致的特殊变化。此题的标题分别是“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我国消费和投资”、“我国经济增长”,图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以上三个标题在城乡中的经济情况的对比分析。

其次,在观察完图表中的信息后,我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图表现象后面的本质。例如:“为什么这一年份发生了这样的现象,本质是什么?”在此题中,导致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农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城市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最后,在进行答题时,根据提干中所给出的信息回顾课本中的知识,逐句逐段的在旁边标注出与其有关的课本知识,再明确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简洁明了的在答题纸上写出答案。

如上题中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关键字眼高中政治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联想到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答题时很容易出现罗列知识点的现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还要明确要求学生要结合题目信息进行适当的发挥。

经过一段时间的“举一反三”的读题和审题的训练,在日常的作业和月考中,我发现学生们在书写政治答题的答题点越来越有逻辑,准确率不断提升,令我十分欣慰。

四、适当练习,帮助学生规范答题过程

众所周知,强度太大的练习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厌学的情绪。但是,适当的习题训练却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答题速度和心理素质,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以,为了提高孩子的答题能力,规范他们的答题过程,我会适当的为高中生们准备一些习题训练。

例如:在批阅孩子们的作业时,我发现孩子们的答题比较嗦,容易出现知识点逻辑顺序错乱的现象。我会出一些答案较为简洁,知识点逻辑顺序要求高的题目给他们练习。

总结:高三政治复习是学生提高政治解题能力和进行系统的政治复习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教师要先从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入手,认真观察当年的热点话题和考试的动向,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规范他们的答题过程,帮助每一个孩子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 --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

国考复习计划范文3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高考状元是不是都是全身心扑在学习上?下课就进培优班?回家就是熬夜练习?然而据六月份的调查显示,九成高考状元学前没有上过任何学科辅导培训班。

也许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兴许会不解,但这么长的假期时间,光用来“玩”似乎太浪费,但状元们却表示,假期的“玩”能够帮助新学期更好的“学”。

是否要狂买资料,题海战术?

我国的高考通常会被形容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在这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很多考生选择的方法就是做题做题还是做题,做题的目的是增加做题的速度与熟练度;检查知识点,发现自己不会、不熟悉的知识点从而进行强化;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但是,我们需要题海但不能被题海绑架,因为我们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过的题目“悟”一遍,完全吃透一道题的来龙去脉。

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生搬硬套,重要的是理解,在执行的过程中体会。

最理智的做法——

1)做好寒假学习计划

对于那些既无辅导班可上,又无辅导资料可以参考,并且又很想利用寒假好好自我提升一下的同学,我们需要根据各学科的复习指导和自身情况制定寒假复习计划。

2)分析自己、查漏补缺

学生复习中,一定要把握各科的复习节奏,无论是各科成绩比较均衡的学生,还是存在偏科现象的学生,都要保证每天把各科目都兼顾到。对于偏科学生,在保证其他科目复习时间的同时,可以额外“加码”。

国考复习计划范文4

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同学们加深了对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够掌握住教材基本知识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提高我们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第二轮政治复习达到最佳效果,是每个教师和同学所期望解决的问题。根据以往指导高三学生复习政治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制定好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地复习

 

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两个月,时间非常紧张和宝贵。要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月的时间,同学们就必须制定好切合自己实际的复习计划,安排好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有多少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复习各需要多少时间,都要认真写入计划。已经牢固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少安排一些时间,以加强复习效果,但不能不管不顾;那些掌握得不太熟练或者没有掌握的知识,要多安排一些复习时间,这些知识是复习的重点,应该多下工夫。有了复习计划,政治第二轮复习才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复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无目的的现象。制定好计划,我们就要认真执行,按计划一步步地、循序渐进地复习,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复习效果。

 

二、抓好两个专题,注意二者密切结合

 

专题性是政治第二轮复习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有人把第二

 

轮复习称为“专题复习”。政治学科的专题可以分成两个类别:知识专题和时政专题。这两个专题都要复习好,并且复习时要注意二者的密切结合。

 

知识专题分为经济生活专题、政治生活专题、文化生活专题和生活与哲学专题。经济生活可分为:基本经济理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和对外经济关系五个专题;政治生活分为我国国家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四个专题;文化生活可以分为文化与生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的繁荣与创新等四个专题;生活与哲学可分为唯物论、辩证法、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论四个专题。对于这些知识专题,要牢牢把握和深刻理解其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关系)。同时,对于非主干知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弄懂弄会,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不可忽视。复习这些专题时,要与时政相联系,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时政,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可以加深对时政的认识。

 

时政专题复习是指对近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时事问题进行归类,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锻炼能力的目的。首先,我们要对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做到了然于心,重点把握那些对社会、对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时事,要从其产生背景、过程、影响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全面掌握,如“十三五” 规划、和谐社会、两岸关系、联合国改革等。其次,要把这些重大时事进行归类,如把属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归为一类,把属于中外关系的归为一类等等。再者,在复习时政专题时,除了了解事件本身外,还要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看这些时事从哪些方面反映了所学的知识,是怎样反映出来的。我们可以自己以这些时事为背景材料出一些题目来考考自己,或与其他同学相互出题、相互考,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时事的认识,巩固复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科内综合,适当注意学科间综合

 

综合性是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的又一显著特点,专题复习本身就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本轮复习首先要抓好政治学科内的综合复习。在复习每个专题时,要联系到其他专题的知识,如复习经济生活知识时要联系到哲学生活、政治生活知识,复习哲学生活时要考虑到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以知识点“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例,从经济生活上要掌握住以下内容: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宏观调控(即市场调节的不足与缺陷)?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手段和意义各是什么?从哲学生活角度来说,国家宏观调控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它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复习时就要全面考虑、多方联系,这样才能达到综合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注重政治学科内综合复习的同时,要适当注意政治、历史与地理三科之间的综合。在复习政治知识时,可以考虑考虑这个知识点与历史、地理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把这些有联系的知识点整理下来,经常翻看,可以更好地掌握政治、历史与地理三科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如复习政治学科的经济生活上的“三大产业”时,可以结合历史上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有关发展农业的著作与发明等知识,结合地理上的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和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农业和工业以及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业等知识,从而深刻理解三大产业的相关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应对高考试题中学科间综合题目的能力。

 

总之,在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科间综合与学科内综合相结合,认真细心,脚踏实地,如此方能保证和提高复习效果,在2016年的高考中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国考复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师生;高考政治;有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1-02

如何在较暂的时间内,对整个高中的政治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是提高高考政治分数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对整个考试大纲进行仔细研究,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特点,然后对整个复习的过程做出系统详尽的规划。高中政治复习也赋予了学生更加艰巨的任务,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跟上老师的课堂进度之外,还要学会自主学习,总结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教师要运筹帷幄,把握大局,做好导演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近年来高考试题呈现出以能力为主的考察趋势,高考的出题模式越来越新颖,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提出了新的规定,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扎实掌握、灵活运用,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整体复习的布局,以促使学生更好的提高成绩。

1.教师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复习方案。吃透教材,把教材的整体与部分进行合理的规划,把每轮复习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都要规划好,注意知识在内部体系上的联系,把握好知识的脉络主线,不能只是拘泥于一块儿知识的讲解,只注重局部而忽视了知识的整体脉络。在哲学知识部分注意灵活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创新及历史唯物主义等知识;在政治知识中注意运用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职能、党的知识、我国的制度等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教师要对教学方法、措施上进行系统的整合,提高复习的效率,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对材料分析问题指导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的步骤和方法,

3.教师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对整个复习计划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目前的复习效率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从学生可以适应的方式上手,跟上学生的活动程序,另外,在教学的设计上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断的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不断的为学生推出新的时事。因此根据最新具体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时事政治进而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使他们更好形成对国内国际形势的了解。

4.教师要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设计,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的讲解。此外,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因为在高考的复习阶段,考试的频率比较多,学生可能产生疲劳的状态,或是因为某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出现心理上的压力。如果长时间这样的发展必将对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帮助,并且帮助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协调,鼓励学生勇敢的面对问题,对考试的成绩要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

二、学生要发挥主动创造性,当好演员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并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规划,学生注重对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1.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要有自学的能力。自学是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但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养成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分析的,就自己分析;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就自己归纳;学生自己能够运用的,就充分运用。但学生自学一定要带有目的性地去开展,不可漫无目的的进行。并且能够自主的归纳出该问题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大部分进行分析,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发挥主动创造性,结合热点整合知识变式出题。新课程的实施,以及近年高考的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还有有大量的时政理解能力,能把时政和有关书本内容结合起来,所以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去获取新的知识,并懂得分析这些时政和课本知识的关系用于解决问题。资料收集阅读为学生自主出题,探索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准备,学生之间相互出题,相互评价题目,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高考中对材料分析题的分析和解决,了解出题者的意图。

3.树立坚定的意志。学习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对高三的学生来说,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所学内容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会灵活运用,考试成绩上的不理想,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对复习效果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树立坚强的意志,因为这是考验自己的阶段,高中已经度过将近三年了,只差一步就可以成功了,在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要积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所在,不要一直沉溺于紧张难过的气氛当中,因为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自身意志的综合检验,对解决了的问题做好及时的巩固,以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政治学科相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该门学科的复习中对老师与学生来讲难度都是很大的,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要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建立起一套合适的复习方案,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师生一心配合起来才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也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娟.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备考探索[J].中国教师,2010,(S1).

[2]张爱芹.如何提升高三政治课复习质量[J].新课程学习(中),2011,(03).

[3]孙海鹏.浅议高三政治高效复习课堂的打造[J].新课程学习(中),2011,(04).

[4]连仁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三政治课复习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5]尚元堂.课改生花课堂结果――浅谈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2010,(07).

国考复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 新课标生物;试卷;命题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04-04

收稿日期 2012-05-10

[作者简介] 胡学军,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教科院生物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新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的相关内容研究;刘华贵,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开发区教研室生物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效课堂”与“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至2011年,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新疆共10个省、区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采用的高考模式是宁夏模式。新课标所考查的范围是生物必修1、2、3,选修1、3二选一。较之以往的全国卷,新课标理综试卷生物部分有了显著的变化:总分值由72分升为90分,与以往全国卷相比增加了18分;考查内容由原来的两本必修加一本选修增为三本必修加选修1、3二选一;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实验技能的双重考查。

五年里,全国新课标卷在原有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新条件下的命题技术。新高考命题的范式已逐步形成并不断成熟。2012年,湖北作为课改省份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文综和理综试卷将沿用全国新课标卷模式。本文着眼于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历年考题内容,试图对其中所体现的动向和命题特点加以探究,以期对2012年湖北省的生物高考备考有所借鉴,实现新课标高考的平稳过渡。

一、近五年试卷考点、分值分析

通过笔者的整理,特将近五年来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的考点与分值分布统计如表1。

通过表1的统计可知,必修部分各模块分值在不断的波动中:必修1考查知识点的分值由2007年的34分到接下来四年的34、25、24、39分,五年共计156分,其中选择题所占分值为96分;必修2考查内容分值分别为17、16、18、19、8分,五年共计78分,选择题所占分值为18分;必修3则为24、25、32、32、28分共计141分,选择题所占分值为66分。总的来说,必修1、2、3分值比约为2∶1∶2,其中选择题分值比为16∶3∶11,非选择题分值比为60∶60∶75。选修部分分值则固定为15分。从分值我们不难看出,这五年的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在必修模块知识点的考查上较偏重于必修1和必修3的内容,必修2知识点的考测点比较集中,主要考查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相关内容,且考题形式主要集中在非选择题部分。选修模块主要以选修1或选修3中的生物科技专题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作为考查的重点。

二、全国新课标卷命题动向

1.全国新课标卷命题模式逐步趋于成熟

从2007年至今,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以及新疆共10个省、区相继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即宁夏模式。2007年,作为新旧教材平稳过渡的第一年,宁夏卷的试题结构稳定,考题紧扣书本的主干知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基本能力试题的设计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较好地体现基础性、导向性、整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接下来的2008年,试题类型较之2007年有了些变化:非选择题出现了曲线图分析题和图文分析题,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分析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检测作用。在紧接下来的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中,试卷考查的形式多样,试题也增加了一定难度,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其中,尤其是2010年的高考新课标卷,曲线图在整个生物部分出现了五处。这大大增加了高考考生解题的心理压力。较之2010年的试卷,2011年的高考新课标生物试卷的难度坡度放缓。总的来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稳定在“6+4+1”的格局下,选择题、非选择题(包含选修模块的二选一选做题)的双基考查都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生着良性的变化。在这五年中,命题者对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解读与把握更趋于合理,使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的命题模式不断走向成熟。

2.命题加大了对考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考查力度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能力作出如下阐述: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能力;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等。由于我国高考形式为笔试,对上述各种能力的考查只能在识记、理解、辨析、信息转换、实验探究、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层面上展开。以信息转换这一能力考查为例,2007年的高考新课标生物卷中,图文转换题有2题,分别是第3题和第28题I小题;在接下来的4年里,图文转换题分别为2题、6题、5题、4题。五年来,此类题目出现的分值依次为:28分、21分、60分、38分和29分。图文转换题为何在新课标卷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呢?究其原因,就是新课标卷能通过图文转换过程,既考查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其鉴别、选择和运用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一种类型的题能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层面,也无怪乎命题者会垂青于此类题型。五年的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中,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命题,更倾向于考生解题方法的考查。2007年第29题,要求学生用遗传图解来解题;2008年,第29题考测自由组合定律中F2表现型比例9∶3∶3∶1的变式;2009年,第6题考查分离比的变式,第31题则偏重于图文转换考查;2010年第32题将遗传图解和9∶3∶3∶1的变式均作为考查内容;2011年,第32题考测了图文数据分析类遗传题。学生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好的解题方法作基础,这些遗传题势必会成为考试过程中的拦路虎。

3.选做题体现出学生解题的自主性

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最后两题均为选修模块的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1与选修3各一题。选修1考题主要偏重于对实验的考查,而选修3以当今几大热点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态工程)为考查内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二选一答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了自。

三、备考对策

1.研究命题依据,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为了指导高考工作,国家考试中心每年都颁布《全国考试大纲》,其中规定了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各自主命题省市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试题并下发本省市《考试说明》。《全国考试大纲》或各省市《考试说明》直接指导着命题人员如何命制,既符合我国新的课改形势,又符合我国各省市实际情况的试卷。《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及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它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而且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重要依据。深入研究《全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教师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在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比较每年的考纲与往年考点要求的异同,有利于抓住教学与复习的重点与难点,瞄准高考的方向,真正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备考复习计划,使高考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合理有效的进行下去,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

2.紧扣教材,围绕核心知识展开复习

从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的考点分布统计表来看,每年高考的重点内容就是各模块的核心知识点。如:必修2遗传与变异板块,在历年的高考中不光是考点,也是难点。如何展开合理有效的高考复习?笔者认为,紧扣教材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材是师生接触最多的文本。教师在组织高考复习时,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载体,还是高考的第一手资料。在备考过程中,有些教师容易走入备考误区:以复习资料为纲,以考题为纲,不依据教学大纲和课标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行之有效的复习,往往不是核心知识的网络未能合理搭建,就是某些知识点的复习挖得太深。在浩如烟海的考题中试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考信息,是不明智的。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可尝试着带领学生通读教材,紧扣教材,讲练结合,展开复习。让学生通过此过程掌握每一模块的核心知识,并能在有效的复习指导下,自主构建每一模块的知识网络。结合每一模块知识网络,将知识对接起来,学生会发现知识点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样备考起来,更加有的放矢。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应考能力。高考试题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辨析、信息转换、实验探究、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这些能力的达成与考生的审题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审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极力培养学生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在读取文字、曲线图、图表等过程中,进行图文转换,为分析综合与推理能力的展开提供前提。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减少失分点

全国新课程生物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在选择题答题方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答题卡的填涂上。只要教师在平时模拟考试时,严格要求用2B铅笔均匀填涂答题卡即可,因为规范答题在非选择题部分犹为重要。近五年的全国新课程生物试卷的非选择题大部分采用填空题形式。填空题只有结论,不能测试解答的思路和过程,这对考生答案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平时教学与反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使用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避免答案的口语化;提炼语言,使答案简单明了;语言表达更要严谨,并对学生作同样的要求,引导学生尽量用书本上的结论性话语来答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字提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会降低高考失分的可能。

5.调适学生心理,轻松应考

在高三这一年,既是一个进行知识的系统分类与整理的一年,更是一个打心理仗的一年。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状况。因此,高三生物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复习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将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作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对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作出正确的归因,并能在教师的建议下适当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平稳的心态迎接每一阶段的复习。当然,教学生进行深呼吸,用来调整情绪,缓解脑力疲劳也是一个不错的调适心理的好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学生在高三每一阶段学习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轻松应考也就不难实现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