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乳业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乳业调查报告范文1
中国移动称,无线音乐、手机报、飞信、手机邮箱等业务的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手机游戏、手机支付、手机阅读、手机视频等业务的用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流量业务快速增长,是驱动增值业务发展的重要来源。
另外,中国移动表示,正努力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模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取得新进展。其旗下移动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快速发展,至2011底,累计注册客户达3500万户,注册开发者达110万人,提供各类应用5万件,累计应用下载量1.1亿次。
中国移动还表示,他们将积极探索物联网营销模式,推出大量新应用,不断完善家庭、集团产品体系;推动与地方政府共建无线城市,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工业控制等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
在客服方面,中国移动称,围绕提高客户满意度,开展了各项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推出包括业务扣费主动提醒、增值业务统一查询和退订等服务举措,保护客户权益。
乳业调查报告范文2
她经济崛起 女性成为哺乳枕消费主力
她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热点。日前,有经济学家发表了闺蜜经济,下一个百万亿的主题演讲,把女性消费这一商业热门话题推向了更高的热度。其实,不管闺蜜经济能否成为下一个百万亿产业,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女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围绕着女性消费已形成特有的经济现象。
哺乳枕行业调查数据显示:90后男生都是暖男
而另一个认知度较高的年龄段是29岁-30岁之间,该年龄段男性关注母婴用品也从侧面反映出,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加,不少人群选择了晚婚晚育;以及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多数在22岁-25岁之间当过父亲的男性,选择了再次要宝宝。26岁-28岁的男性人群听说过哺乳枕的比例为19.6%,略低于两端的人群,也说明了这一点。
几位90后男青年表示,自己即将成为家庭中的顶梁柱,需要为对方考虑周到,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自己都要照顾得面面俱到。25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到了这个年龄,也应该去学着照顾人了,学点母婴方面的常识,为今后做准备。一是自己经常上网,对各种东西都了解一点;二是感觉年龄也不小了,应该主动学点这方面的知识,省得到时候头忙脚乱。
乳业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乳制品市场;市场分析;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082-02
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增加乳制品的消费量对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因为近年来,一连串的乳制品安全事件,让我国乳制品市场危机重重。因此,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乳制品市场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
1 乳制品市场的定义
所谓市场,最早是指买主和卖主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场所,经济学家则将市场这一术语表述为买主和卖主的集合。进行经济研究时,通常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一种经济体制;二是指经济调控的手段;三是指市场交易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建设;四是指供求关系和容量。
本文所指的乳制品市场是按我国行业发展报告——乳制品业中的定义。乳制品(dairy products)是指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它分为液体乳类、乳粉类、炼乳类、干酪类等其他乳制品类。
2 乳制品市场营销环境
我们将从乳制品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和国内市场营销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2.1 乳制品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国际乳制品市场已经是成熟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主要乳制品出口国家。目前国际乳制品市场主要是干乳制品,而且干乳制品市场发展已相对饱和,液态奶市场份额却相对较小。最大的乳制品出口经济体欧盟,因其生产水平较高,对生产者补贴多,欧盟的乳制品供给量比较充足。但由于受到货币升值的影响,欧盟和大洋洲乳制品市场需求有所萎缩。从国际消费需求市场来看,传统的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国家和地区暂不会出现显著的消费增长,而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乳制品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会有明显的增长。
2.2 乳制品国内市场营销环境
2010年6月11日中国奶业协会开展了乳制品市场促销活动。在活动期间,为了了解当前乳制品消费情况,进行了乳制品消费问卷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天天食用乳制品的比例分别为42%、48%,合成比例为90%,这说明被调查人群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乳制品消费习惯,乳制品消费普及率非常高(见图1)。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0%的被调查每月购买乳制品的花费超过30元,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每月乳制品支出超过50元(见图2)。这次所调查消费者的乳制品开销高于我国平均消费水平。
以上两个项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人群的乳制品消费能力较高,饮奶意识较强,乳制品已成为所调查人群的普惠性食品。
虽然乳制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但是近段时间蒙牛“毒奶门”事件的发生,对我国乳制品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 乳制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3.1 乳源短缺
奶源是乳制品行业必需的原材料,中国乳业一直就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合格奶源的数量和分布是否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决定我国乳业供给,进而决定乳业成长性的首要关键。受制于我国牧草资源和饲料价格的上涨,奶牛的饲养成本日渐高昂,通过奶牛数量外延式扩张提高牛奶产量已不可取,通过先进科技的应用提高奶牛单产方是正途。
3.2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近十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乳制品抽查结果表明合格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质量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可以说,乳制品市场现状堪忧。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含乳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内蒙、河北、山东、宁夏、上海等10个省市30家企业的42种产品,合格36种,产品抽查合格率为85.7%。这就说明产品抽查不合格率为14.3%,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所以乳制品的安全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3.3 乳制品营销环节上的恶性竞争
很多企业为追求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压低价格,搅乱国内乳品行业市场。长期下去,将使中国乳品行业发展倒退。
4 乳制品市场营销策略
对乳制品市场营销策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产品决策
乳制品作为一种消费者经常食用的大众化营养食品,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针对液态乳制品保质期短、易于变质及包装易于破损的特点,加强对液态乳制品运输、仓储环节的管理,做好产品的销售预测及产销衔接,使市场上产品供需平衡,保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4.2 价格决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营养食品。从上面乳制品消费情况的图中可看出,乳制品的消费对象为普通消费者,企业制度乳制品价格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因此,企业应采取大众化定价策略,即较低的价格策略,以扩大产品的消费量。企业在制定价格的时候,还要充分分析当今所处的竞争环境。如现下乳制品市场处于低迷期,企业应该适当减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
4.3 分销渠道决策
乳制品作为一种日常消费食品,消费者频繁购买,注重购买的便利性,企业应采取密集分销策略,加大分销网点的密度,尽可能方便消费者购买。同时,由于液态乳制品(如消毒奶、酸奶等)保质期较短,消费者比较重视产品的新鲜程度,企业在分销渠道设置上,应尽量缩短渠道长度,采用较短的分销渠道,减少产品在中间环节的流通时间。对于市区市场,企业可以采取企业——消费者和企业——零售商——消费者两种模式。在周边市场,企业可采取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渠道模式。
4.4 广告决策
在城市居民获取乳制品信息的来源中,媒体是最主要的一种信息源,但人们接触各种媒体的比率及各种媒体对居民购买行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获取乳制品广告的各类媒体中,电视频率最高,其次为售点、报纸、广播、路牌,但其接触比率远低于电视。这与乳制品企业投放在电视媒体中的广告量较大有关。这说明电视的乳制品广告是人们取得乳制品信息的重要来源,但其他媒体也是消费者取得乳制品信息的来源渠道,所以企业要在广告方面需适当加大投资额。
参考文献:
[1] 杭州市乳制品消费调查报告[J].中国乳业,2009,(7):17-19.
[2] 姚记标.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07,(2).
乳业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日本;乳业补贴;借鉴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93-02
日本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十分惊人。据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每年用于农业方面的补贴总额都在4万亿日元以上。日本农业生产者收入总额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政府补贴。而乳业是日本的重点保护产业之一。在巨额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下,日本的乳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牛奶产量大幅增长。1961年,日本牛奶产量仅为211.52万吨,到2007年上升到了814万吨,增长近3倍。
一、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2009年,尽管全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日本也深受影响,但日本农业补贴预算仍高达25605亿日元,相比2008年保持了基本稳定(见下页表1)。农业预算分公共事业费和非公共事业费两大类,分别占预算的38.9%和61.1%。公共事业费中,农业农村建设预算占到了58%,林业、水产等其他预算还不到一半。非公共事业费中,稳定食品供给的预算则占到了55.32%,稳定食品供应仍然是日本政府的重要工作。
2009年,日本的主要农业政策预算涉及五大方面,包括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制(8 796亿日元),增强农村活力(1 532亿日元),资源和环境对策(4 190亿日元),森林资源的活用和林业及山村的再生(3 635亿日元),确立可持续的水产业(142亿日元)等。
按照政府农业预算,日本共有各类农业补贴项目160种,分布在农林水产各业各个方面,其中水稻业可申请的补贴项目最多,有78个,旱地农业补贴项目76个,园艺补贴项目73个,水果补贴项目70个,畜牧业补贴项目69个,其他补贴项目有112个。
二、日本的乳业补贴项目
日本对乳业的补贴主要有供给限额补贴、生产和收入补贴、环境项目补贴、学校食堂用奶补贴和保险补贴等。
1.供给限额补贴。供给限额补贴是专为牛奶设立的,参加的农民在限额内按体积得到直接补贴。日本的饮用奶供给由1962年成立的公共服务社团法人――日本奶业理事会按照农林水产省的要求进行管理。1979年以来,日本奶业理事会确定了饮用奶供给目标,并分配到其各地成员组织中。这些成员组织又将这些目标进一步分配给更小的协会,由其确定每个奶牛场的年度生产数量目标。
农民自愿决定是否参加饮用奶供给控制项目。据奶业理事会统计,1999年,约有5%的奶牛场未参加该项目。各地区协会负责加强该项目的执行。若某个地区的牛奶产量超过计划数量,则奶业理事会会对参与者处以罚金。超过限额的罚金是很高的,1999年为40日元/公斤,或者会减少下一年度的限额分配。然而,据奶业理事会报告,实际上从未真正进行过惩罚。
制造业用奶(即生产奶粉、黄油、炼乳等的牛奶)由农林水产省的一个正式的限额系统项目管理,该项目也是自愿参加的。2004年,市场上330万吨牛奶中,有210万吨是制造业用奶限额。干酪和奶油用奶不包含在此限额中。制定此限额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限制供给,提高市场价格,从而提高奶制品行业利益。
2004年,参加制造用奶限额项目的农民在其限额内得到的直接补贴为10.52日元/公斤。超过限额部分不能得到补贴。直接补贴项目是在2001年4月开始代替了原来的差额补贴项目的。从那开始,补贴额与差额补贴额大致相当。按照可补贴牛奶产量210万吨计算,2004年,日本对制造业用奶的直接补贴即为约220亿日元(10.52日元/公斤*210万吨,2.03亿美元)。
2.干酪与奶油生产用奶补贴。制造用奶补贴并未包括所有奶制品。政府为生产干酪和奶油用奶的农民专门提供补贴。近年来,干酪用奶年度补贴约为20亿日元(2000年为1 900万美元)。另外,还对6万吨奶油生产用奶限额提供了补贴。
3.政府/生产者联合紧急基金。类似于水稻的生产者价格下降补贴。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资金来源于农民按其制造用奶产量的支付和政府拨付。当价格下降时,该基金为农民提供紧急补贴。制造用奶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是自由决定的。每年,年度平均价格要与该种奶前三年的平均价格相比。若当年价格低于前三年的移动平均价格,由该基金支付给农民80%的价格差额。
4.环境改良补贴。近年来,日本对畜牧业废弃物的限制加强了,农民不得不加强对其农场垃圾的管理。而这常常会导致奶牛场的成本上升。减少奶牛场环境负担支持项目于1999年6月启动,为农民对牲畜粪便采取合适的环境管理措施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提供补贴。该项目的补贴与奶牛场的牧场或草场规模相关,并鼓励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加强粪便利用。2002年,该项补贴额为96亿日元(7 700万美元)。
5.消费补贴。农业和牲畜行业促进公司对小学和初中午餐液态奶的销售提供补贴。2002年,该项目下对水稻、牛奶和果汁购买的预算为53亿日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牛奶补贴。此外,农业和牲畜行业促进公司还为日托中心、幼儿园和晚年之家购买牛奶提供补贴。
6.保险补贴。2003年,日本政府为奶业支付保险补贴207.1亿日元(1.79亿美元)。日本所有奶牛都必须参加保险。保险体系包括当地、地区和国家三级。一般,由当地机构支付农民损失。当地机构的保费有50%来自于农民交纳,50%来自于政府。当损失超过当地基金时,所差保险费由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机构偿付。
奶农必须将其所有的牲畜进行保险,但其可以决定保险购买水平,最低为牲畜总价值的20%,最高为80%。保险费率每三年进行修订。由农林水产省根据各地过去损失情况决定最低保险费率。当地协会可以收取比农林水产省最低值高的保险费,而且各个农场的保险费率可以不同。
再保险由政府(50%)、地方保险联盟(30%)和当地协会(20%)提供。2003年,政府向当地协会支付了150亿日元(1.26亿美元)的再保险金。特殊情况下,由国家政府提供所有再保险。
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1.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中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基本上都是属于固定补贴,而基本没有与当期价格挂钩的不固定补贴。今后,类似于日本的政府/生产者联合紧急基金,中国也要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当年度平均价格低于前三年的移动平均价格时,启动该项政策,而且价格下跌越多,补贴也应越多,补贴即与农户的商品量挂钩,也与当期的价格挂钩。保证农民在乳品价格下跌时的合理利益。
2.继续加大对奶农的投入力度。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食品安全必须立足国内。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逐步改变,中国的乳制品需求会逐步加大。而乳业要发展,投入是保障。从日本经验看,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进行乳业补贴,是维护奶农利益,保护奶农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在乳业方面对奶农的政府支持少之又少。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乳业的补贴扶持力度,增加奶牛良种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增加奶农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并加强对奶农的保险补贴工作。
3.明确政策目标。中国实行乳业补贴政策的重要目的不但要提高乳制品的产量,而且要提高乳品质量。在去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以促进乳业复苏,包括良种补贴、养殖小区补贴、奶站补贴、奶农补贴、对乳制品企业的补贴和扶持等。然而,距上次事件发生仅一年的时间,2010年初,竟然再次出现上海熊猫与陕西金桥乳业奶粉三聚氰胺超标。这无疑又一次打击了中国乳品消费者的对国产乳品质量的信心。今后,可以参考日本的供给限额补贴,不同的是,我们在兼顾数量的同时,要加强质量监控。对不符合标准的处以罚金,而质量高的则按等级予以补贴,从而明确政策目标,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乳业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字:乳制品;安全;质量;问题;现状;控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再说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人们的食用安全。其中,在两千零八年发生的三氯氰胺事件,给我国乳制品生产质量安全带来了冲击,整个乳制品生产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1世纪是竞争的社会,是科学快速发展的社会,所以,我国乳制品企业要想在新时展下走出困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乳制品产品生产的质量入手,全面提升乳制品的生产质量,逐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同时乳制品企业要深刻的认识到,乳制品的生产质量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在新时展下,我国的乳制品企业要抓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一机遇,不断创新生产工艺、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乳制品的生产质量,来更好的迎接挑战,让广大人民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的乳制品。今天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乳制品安全质量问题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经验,提出了有效控制乳制品安全质量的措施与方法,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探讨下。
乳制品安全质量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首先,我们来分析下我国现阶段乳制品原料的质量问题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导致了我国各地乳制品原料源养殖参差不齐,因此也导致了奶源的质量不尽相同,有高有低,奶源质量是一直困扰我国乳制品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了乳制品生产的质量安全。一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断的拓展奶源生产基地,放松了对奶源的质量控制及深度开发维护,给乳制品的安全质量控制带来了难度。具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奶牛的养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就是居民的分散饲养和分散经营,第二是集体饲养集体经营,第三是大型的牧场饲养方式。其中大型牧场饲养方式所产出的乳制品奶源质量最好,因为其采用了较为先进的饲养方式,机械化的挤奶技术。
(二)我国乳制品安全质量问题现状分析。第一,液态奶。在液态奶生产中,有些企业采用廉价进口奶粉和低质国产奶粉做原料,还原加工成液态奶。这明显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现象,只会存在于那些黑心的企业使用劣质低价的奶粉。而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所有液态奶没有明确标明是否含有还原奶,也不注明牛奶中添加了多少奶粉与香精等成分,使消费者处于“模糊消费”的境地。液态奶中除了使用奶粉外(我国巴氏杀菌奶不允许使用奶粉),更为严重的是掺假掺杂,如淀粉、乳清粉、植脂末,甚至于液态奶中使用牛奶香精。第二,我们在来探讨下奶粉。奶粉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乳制品之一,其中老年人和幼儿食用最多。但就目前发展来看,我国奶粉的安全质量问题并不容我们乐观。一些小型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为了榨取利润,在生产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常常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包装及夸张的宣传来蒙骗消费者,影响了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乳与乳制品的安全性措施
(一)原料收购的质量控制。现如今在原料奶中掺杂掺假的方式很多,我们只有知己知彼从其本质出发才能完全的控制原料的质量。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乳制品生产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好奶源的质量安全,其中包括原奶的生产、运输、加工等过程,在这些环节中我们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把质量控制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生产过程控制、严把出厂检验关高品质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加工制造过程至关重要。生产人员要严格遵守质量规章制度及工艺纪律,对各生产线要进行全天候的巡检,对环境卫生情况,工艺纪律执行,设备参数波动,产品品质稳定性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信息反馈分析解决,保证了个生产线运行的稳定性,确保原料不合格不投产,半成品不合格不转入下道工序。在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要制定成文的操作规程,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由于人为操作造成的各种问题。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控制点要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和监控措施。成品的出厂质量检验是对产品高品质的又一次验证。质量技术中心在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是具有高素质,高科技的技术团队,并定期接受培训,检测技能及素质过硬。才能把好检测关,出厂的产品指标全部合格,从而保证上市的每一袋产品为高质量的合格品。
(三)重视设备改造和项目建设。产品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硬件上舍得投资、大力改造,在软件上制度完善,科学管理。只有用一流的设备,方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硬件的先进不仅是质量的大幅提高,也带来效益的激增。乳制品企业还可以与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紧密合作,依托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益生菌奶功能食品和保健品,建立益生菌乳制品研发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乳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结语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企业发展所面对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所以,我们乳制品生产企业要将这一问题重视企业,不断提高乳制品生产的质量,这样才能使我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程漱兰,等.WTO背景下的中国奶业发展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2]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液体牛奶市场分析[J].销售与市场,2001,增刊
乳业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乳制品行业;swot分析
一、我国进口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2008 年中国根据中新自由贸易协议开始对新西兰乳制品降税后,乳制品进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趋势,同时在我国乳制品进口的国家和地区中新西兰占据首位。自2008年以后,乳制品进口量从2008年的35.11万t上涨到2013年的182.71万t,年均增长39.08%;乳制品进口额从2008年的8.65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71.47亿美元,年均增长52.62%。中国作为资深的农业大国,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自2008年乳业危机后,尽管国内政府和企业在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我国乳制品行业产量、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呈现缓慢回升状态,但是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口乳制品激增的状况对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起到了负面打压的影响。
二、进口激增的背景下我国乳制品行业swot分析
(一)优势
1.产品不可替代性
在产品本身性质上,国产奶粉添加营养成分是针对中国宝宝体质的,进口奶粉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这种不可替代性使得国产奶粉具有先天优势。此外,据中国乳制品行业协会调查报告称,国产奶粉质量优于进口奶粉,在价格上,国产奶粉是国外品牌奶粉的一半。
2.产品线全面
国内的乳制品企业基本上包含了市场上所销售的所有产品的分类。其中有液态奶类、奶粉类、炼乳类、乳脂肪类、干酪类、乳冰激凌类、其他乳制品类等。液态奶产品中,主要包括:杀菌乳 GB5408.1、灭菌乳 GB5408.2、酸牛乳GB2746、配方乳;奶粉类主要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婴幼儿乳粉、其他配方乳粉;炼乳类主要包括全脂无糖炼乳、全脂加糖炼乳、调味炼乳、配方炼乳等;乳脂肪类主要包括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等;干酪类主要包括原干酪、再制干酪;乳冰激凌类主要包括乳冰淇淋、乳冰。
3.品牌优势
国内的乳制品行业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被人们所认可的品牌,其中包括蒙牛、伊利、三元、光明等,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产品,例如蒙牛的液态奶,伊利的液态奶、冷饮和奶粉,光明的鲜奶和酸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都有各自的市场份额,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国外的其他潜在进入者的风险比较低。大规模的市场份额保证了整个市场对企业大量产品的消化能力,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劣势
1.国内一些乳品大企业的竞争
目前国内的一些乳制品大企业如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所处的环境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不得不进行价格战,使得乳品行业发展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鲜奶价格上涨,导致加工企业和奶农投资加大,进而行业利润下滑,接着政府税收减少,使得企业和奶农投资风险增加,营销费用大大提高,而下游产品价格只能降不能升,加上饲料等原材料涨价,造成成本只增不减,行业毛利润再次下降。这个恶性竞争表面上给予了消费者一些实惠,从长远来看,乳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影响未来的发展动力。
2.国内乳制品行业负面事件的影响
2008年的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无疑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的致命一击,加上圣元“性早熟”风波,再一次严重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即便官方明确表示“性早熟”事件与圣元奶粉无关,但消费者的信心却没有因此而快速恢复。
3.国内乳品行业生产链存在的问题
(1)生产端粗狂式管理。我国奶牛养殖大致分为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两种方式,有些地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奶农思想不统一,没有凝聚力,先进的饲养技术很难推广,疫病防疫能力弱,一旦出现疫情,则大面积生病或死亡。
(2)加工端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加工企业与养殖环节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奶农没有定价权,完全由加工厂决定,并且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这是造成现在奶源质量低的根本原因。其次,国内乳业巨头的生产线基本都由利乐提供,如果利乐公司停止供应包材,加工企业不得不停产。
(3)销售端营销理念落后。目前消费市场的规模仍未成形,许多人还没有养成喝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尤其在农村,乳制品市场没有真正打开,说明营销的力度还不够。另一方面,进口奶制品在电子商务营渠道方面的优势明显高于国内乳制品。
4.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整顿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政策法规。然而这些政策法规一般比较宏观或是临时性的补助和救助措施,但并没有可量化的标准和第三方机构的监督,真正将政策落实到基层就更加困难。
5.缺少国际化高素质管理人才
由于我国乳制品企业在经营实力、企业规模等方面较弱,再加上被一些东道国政府或企业采取各种措施直接或间接的设置障碍,以至于我国乳制品企业市场进入与经营上的成本远高于其他国家乳制品跨国企业,从而丧失竞争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乳制品企业缺乏国际化、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机遇
1.需求量和质的提升
经济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乳品需求增长。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表示,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32.4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饮食习惯与中国相近的日本和韩国,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1.9-2.3 倍,而经济发展水平近似的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人均乳品消费量是中国的 2-4倍,由此看来,国内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产品多元化
首先,奶酪作为乳制品的一种对于中国的市场还比较陌生,中国的奶酪市场现在处于萌芽状态。如果这个产品一旦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那么它的市场潜力是无限的。
其次,由于遗传原因,大多数中国人(60%以上)喝牛奶容易导致乳糖不耐症或者发生过敏反应。由于山羊奶中乳糖的颗粒小,加之羊奶中含有大量的三磷腺苷,能够充分分解羊奶中的乳糖,所以山羊奶在中国很有市场。并且,羊奶对于支气管炎症或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婴儿更适宜饮用,我国先天的地理、品种、饲料、市场优势,山羊奶制品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对于国内的乳制品行业市场是一个的机会。
最后,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有利于提高乳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开发不同价位、不同功能、不同档次的产品种类,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偏好。
3.采用物联网技术,积极拥抱“互联网+”
在乳制品行业积极拥抱“互联网+”,结合物联网技术,消费者通过扫码识别该产品的所有信息,从而提升了产品生产的透明度,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更好地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提升国内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国民消费信心。
(四)威胁
1.国外政策的扩张
中国是新西兰奶粉最大出口市场,按照中新自由贸易协议,中国对新西兰乳制品将继续降税,新西兰奶粉竞争力愈发明显。澳大利亚正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乳制品贸易是双方关注的重点。欧盟在 2015 年取消乳制品生产配额制,荷兰、法国、爱尔兰等主产国都计划较大幅度提高乳制品产量,并将中国列为乳制品增量主要出口市场。
2.自有奶源程度低
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自有奶源比例达到40%甚至6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有奶源比例还是比较低。“得奶源者得天下”,在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的初期,许多企业因为奶源不足而濒临倒闭。
3.线上乳制品销售竞争
据星图数据的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的数据称,预计从今至2017年线上乳制品交易数据呈几何倍数增长。其中京东、天猫两大霸主地位难以撼动,一号店、我买网、苏宁易购份额虽小但是潜力巨大。线上交易的主力是婴幼儿奶粉,约占87.5%,其次液态奶,约占10.2%,最后是成人奶粉,约占2.3%。线上奶粉上榜的国产品牌仅有伊利,约占5.6%的市场份额,并且价格明显低于国外的品牌;线上液态奶上榜的国产品牌有伊利10.2%,蒙牛4.8%,QQ星3%,莫斯利安4%,特仑苏5.5%,国外品牌的平均成交价远超国产品牌。调查数据还发现,线上乳制品消费男女比例接近28,线上乳制品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中南区域,奶粉用户集中在广东、北京,业态乳用户集中在江苏、浙江和广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乳制品线上销售的时间和经验还有很多不足同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营造健康的网上营销渠道,提高自身竞争力,还值得国内的乳品行业探索。
4.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应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上下功夫,未来,政府应鼓励各企业加强自己的奶源基地建设,进一步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保持乳业健康持续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奶的鲜活性和生产的连续性决定奶业必须实行一体化经营,这样才能理顺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关系,保障生产、加工、销售的协调发展。
5.国内技术创新能力弱
一方面,国外品牌在角逐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改良配方,以满足更多的需求。例如惠氏和雅培在中国推出早产儿专用奶粉,这一方面,国产奶粉还没有涉足。技术层面,液体配方奶在国外的销售历史已有近 10 年之久,但在中国却是第 1 次引进。进口奶粉日益增多的新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挑战了中国奶粉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创新潜力。
三、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战略建议
(一)实施兼并重组,吸收优势资源
乳品企业在国内并购一些较小规模的企业加速了企业由高度分散向合理集中的速度,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竞争力加强。同时不同企业之间经验技术的交流合作也成为对抗国外乳制品企业的有力工具。在这种水平整合的过程中,乳制品企业需要有侧重点,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而应该注意吸纳竞争者的优势资源,多在产品差异化上下功夫,提升产品价值。此外,在企业布局上,乳制品企业应该重点发展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乳品消费量将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二)发展品牌化国际战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国外跨国乳制品企业进入中国,使得现阶段乳制品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也因此使得该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降低成本成了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的主要途径。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可以推动企业加制品的生产及销售,从而产生乳制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与外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优化生产运作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信任度。
(三)多元化发展,增加产品价值
多元化是指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创立特色品牌,研发出符合健康需求、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引导乳制品向着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因此,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开发不同价位、不同功能、不同档次的产品种类,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偏好。如抗缺铁的功能型乳产品;适合高消费人群的高端乳品;适合糖尿病、牛奶不适症等特殊人群食用的乳制品等。
(四)完善自身供应链,创新核心价值
生产端支持、鼓励奶牛主产区加快现有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和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强化奶源建设,从源头保障奶农利益和奶源质量。同时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让所有生产伙伴意识到共同合作获利是共赢的基础。加工端通过改善产品外形、包装等,以及在产品的定位和概念上突出特色等来提高产品差异性。销售端加大对销售的投入,创新营销理念,将重心从国内的价格战放到向国内外市场的营销上,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入手进行市场细分从而达到精准的市场定位。
参考文献:
[1]应锐.中国乳制品行业战略:五力模型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7,09:46-48.
[2]王磊.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及营销渠道浅析[J].中国乳业,2010,10:76-78.
[3]杨俐.我国乳制品促销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乳业,2010,1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