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范文1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是必需的?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和组成部分,有绩效考核、岗位调整、劳动定员、教育培训、员工招聘等等,却没有涉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恰当、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以支撑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这就要求企业对现有的以及未来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规划与布局,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对于人才的多样性需求,这种工作就是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定义
广义上来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贯穿人整个生命旅程的,即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会有一条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本文只讨论人在工作阶段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即狭义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因此,这里给出的企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定义也是狭义的。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定义是,为了实现与企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甄别以及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各类培训、教育等)。
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一是员工为了既定的一系列目标所进行的各类学习与培训;二是这些为员工所订立的一系列职业发展目标与培训必须与企业发展、企业战略高度契合,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这样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才是成功的和能够实现的。
创业者,自己的意志就是企业的意志,自己掌控企业的各项目标和发展道路,这类人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各类民营企业家、创业家,但是这类人是比较少的,要成功,个人努力、机遇、准确的发展道路等等缺一不可。
(二)职业锚的定义
所谓职业锚,就是一个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他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无法放弃的职业发展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
职业锚就是一个个我们职业生涯道路上的阶段性目标,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如何知道我们达到了下一个阶段职业锚的要求?比如说,新员工工作了一两年,怎么就能说他有资格胜任班长的岗位?这就要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解释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完备的管理学科,包括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岗位管理、薪酬管理等等,通过对员工绩效考核,必然会形成个人的连续的绩效考核记录,从绩效考核记录可以看到一个员工是否具有向上提升的资格,这就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绩效考核的内在联系。再比如,每个职业锚都要一定的任职要求,也就是说员工的知识、技能或者经验要达到某些特定的要求,才能任职更高级的职位。那么他就必须参加各类培训、认证或者国家的考试,这又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员工培训联系起来了,可以看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模块都是通过这种内部联系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
(三)职业能力倾向
职业能力倾向是指由员工的个人发展经历和员工隐藏的个人性格以及工作动机所决定的对不同性质职业的个人倾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学中体现,人类的职业倾向概括来说可分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创造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正常情况下,每个人可能是一个为主兼有其他的特征,将不同员工的职业能力倾向进行区分的方法就是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企业只有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倾向合理安排其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才能达到人力资源使用效果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及起源
最初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是由近代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分化出来的,其核心是对个人职业能力倾向的研究,相关学科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行为心理学理论等等,在职业能力测评理论的发展中,涌现出了如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罗伊职业兴趣类型理论、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等等,但是无论何种理论,其对于职业选择来说,基本都是不同人的选择应依据其个人兴趣、性格或者特点决定,而要准确确定个人的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兴趣或者性格,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并进行归类,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说,重要的不是研究探讨这些理论,而是如何运用。因此,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理论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
四、职业生涯规划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首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起源于近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分支科学,有一套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及实践方法,有多种学科流派,我们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理论工具,保证其结果运用的正确性。
(二)共同参与原则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定有两点基本要求,一是符合员工个人特点和发展需要,二是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由这两点要求可以看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需要员工、企业两者共同参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与员工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一方面将企业发展要求告知员工,一方面又合理考虑员工特点和个人发展需求,将两者合理结合才能制定出双方都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三)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贯穿员工全部的职业生命,因此,从员工进入企业直至员工退休,在其不同的职业阶段有不同的诉求和表现,这就要求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必须要循序渐进,根据员工职业周期,采取不同的方案。
(四)持续学习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制定、修订目标,不断达成目标,不断选择新目标的连续的过程,这种过程将贯穿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
(五)修正性原则
由于职业规划贯穿了员工整个职业生涯,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迁以及员工个人年龄阅历增加导致的思想认知的不断变化,其职业生涯的路线也必然会不断变化,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制定、不断修正的过程。
(六)多样性原则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看,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一些测试将员工分为不同的类型,也并不是说同一类型的员工就能采取完全相同的职业生涯路线设计,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动机、背景、认知能力都不相同,这就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定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多样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要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路线,保证每名员工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教育。
五、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需注意的问题
(一)多部门共同配合、共同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工作有足够的认识,由于其短期内难以看到实际效果,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提供持续的支持。其次,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处于主导地位,从整体规划的制定、指导各基层工区青年员工制定员工培养方案到员工培训制度、员工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与数据分析等等,必须进行专业的指导。再次,必须要求员工积极参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了解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科学方法、手段,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有机融合。
(二)必须为员工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公职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理论
一、公职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界定
1.公职人员职业发展的概念
公职人员职业发展是指为达到职业发展规划要求所进行的各种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也是个人逐步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不断制定、实施新目标的过程。包括“外在职业发展”和“内在职业发展”。“外在职业发展”包括招聘、培训、晋升、解雇、退休等各个阶段在内的一种职业活动;而“内在职业发展”则更多地注重主观特征,涉及一个人的价值观、需要、动机、能力、发展取向等。职业发展同时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起始于工作之前的专职学习和训练,终止于完成或退出职业工作,是发展和动态的概念。
2.公职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概念
公职人员职业发展规划,是指公职人员首先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源发展目标,同时,公职人员和行政组织把个人发展与行政组织发展结合起来,对决定公职人员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行政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有关对公职人员一生中在行政职业发展上的战略计划与战术安排,及其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3.公职人员职业发展与政府组织规划的辩证统一性
政府组织职业发展的行政文化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它与公职人员职业生涯的规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公职人员规划外环境表现为政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公职人员组织面对的是大大小小的各种系统,但必须从总体上进行审视,把握它的全局,这意味着行政组织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绝不是某一环境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它受政治制度或政治体制决定、但是它必然还要受一个国家的性质、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决定,政府组织培养职业发展的文化为实现民主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政府组织环境对公职人员职业发展的作用具有辩证统―性的特点。
二、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
1.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
(1)格林豪斯、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格林蒙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主要研究人生不同年龄阶段职业发展的任务,并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职业准备,典型年龄段为0-18岁,主要任务是发展职业想象力,主要目的是建立起个人职业的最初方向。②进入组织,18―25岁为进入组织阶段.主要任务是在―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③职业生涯初期.处于此阶段的典型年龄是25―40岁,适应和融入组织;为未来职业成功做好准备,是该期的主要任务。④职业生涯中期,40-50岁是职业生湃中期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早期职业生涯予以重新评估,强化或转变自己的职业理想。⑤职业生涯后期,从55岁直至退休,保持已有的职业成就,维持自尊,准备隐退。
(2)施思的职业锚理论
其产生于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思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在20世纪90年代,施恩将职业锚归纳为8种类型,并推出了职业锚测试量表。①技术/职能型。②管理型。③9主/独立型。④安全/稳定型。⑤创造型。⑥服务型。⑦挑战型。⑧生活型。
职业锚理论在员工的工作生命周期中,在组织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①使组织获得正确的反馈;②为员工设置有效的职业渠道;③增长员工工作经验;④为员工做好奠定中后期工作的基础。
(3)帕森斯、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
①特质一因素理论。特质-因素理论是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中存在较长远的理论之一。随着19世纪官能心理学研究兴起,在美国,帕森斯提出职业选择的“三步范式”法,将其运用在职业指导、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方面。其要求在职业选择中做到:首先必须从你自身具备的条件进行考虑;其次对不同行业工作的需求要素、机会、自身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
②人格类型理论。其是美国霍兰德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自身人格是影响职业选择的必要条件。他将研究型、社会型、现实型、企业家型以及传统型定为人格类型的六种基本类型。他强调每一种特定人格类型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成学习感兴趣。因为职业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环境,而不仅仅是一些工作职能和技巧。
(4)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
约锚・克朗伯兹是职业规划中社会学系理论的核心人物,他提出了对职业选择的四种影响:一是基因特征的影响,职业偏好和能力受其影响。二是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只能在某些地域找到某些工作,劳动法规和行业协会限定了任职要求等。三是过去学习经验的影响。四是个人处理新任务、新问题时所形成的技能、绩效标准和价值观的影响。
2.我国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研究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思想还是处于崭新的起步研究阶段。当前,没有系统化、综合化研究公职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系统,但目前对职业发展相联系的活动很多。这活动起到为我国公职人员职业生涯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与国际接轨,职业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政府在参与公职人员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组织、控制和带领的活动,对于培养和造就公职人员队伍、提高政府办事能力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公共人事行政总的发展趋势已转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的职责是给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对公职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理论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员工 职业生涯 规划
新时期进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设是保障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员工个人制定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建设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为此,相关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建设,让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理想的职业工作目标。
一、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每个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等,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不断为之而努力。所以,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优势,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在职业发展中得到更大的进步。现阶段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内部关于企业生涯规划的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在对待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认为这只是企业员工自己的事情,对企业的发展并无用处,甚至对帮助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持抵触态度。但是,对于那些正处于人生职业发展初级阶段的企业员工来说,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评价,需要专业的人力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人才测评,提供专业的职业咨询。
其次,很多企业员工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全面的了解,不能正确的定位。自我定位是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每个人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并且对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全面的认识,但是,现在很多员工缺乏对自己的正确了解和评价,有的人过分的自信,盲目自大,职业生涯规划好高骛远,不能作为促使员工努力的动力;还有很多人自卑心理较强,所制定的职业发展目标近在眼前,无法挖掘其自身的潜力;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员工职业生涯定位方向错位,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和成长。
最后,企业员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存在严重的投机心态,对自身的职业选择没有坚定的信念,容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在我国国内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心态大都包括三种,其一,服从于公司的安排,忽视对自身发展能力的开发和挖掘,追求安逸和稳定的工作;但是这类员工大都缺乏创新精神,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其二,把现在企业作为提升自己的踏板,具有较强的个人发展目标,注重提高自己的能力。其三,企业员工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公司的发展保持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优化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
为了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因为如果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不仅不利于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帮助企业员工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其一,企业要充分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其二,企业要鼓励员工正确的评价自己,确立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且通过宣传教育,向员工介绍职业发展规划对其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二)注重企业人才咨询体系建设
企业内部的人才咨询体系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西方国家,人才咨询体系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必备的手段,主要用于给企业员工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咨询。但是,在我国的企业内部关于人才咨询体系的建设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所以,针对我国企业员工在自我评价方面的不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学习,帮助每个员工通过职业咨询后,可以正确的评价自己,确立适合自己个性化发展的职业发展规划。
(三)加强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管理监督工作
在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全程管理,以确保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有较好的反馈体系。而且对于每个不同的人来说,其制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员工在其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技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他们对原先制定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以不断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针对这一特点,企业就十分有必要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管理和监督,根据每个员工的自身发展,监督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三、结束语
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不仅对员工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此,企业必须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设,帮助员工正确评价自己,确立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李海荣,薛英兰.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J].中国培训.2006(06)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一、职业生涯规划目的及意义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000多种职业,由此衍生出来的职位就更是不计其数了。据职业专家研究发现,在这些职业中,有50种职业由50%的劳动者在从事;有250多种由86%的劳动者在从事;有1000多种由95%的劳动者在从事;而其余约19000种职业是从这1000多种职业派生演变而出来的。面对如此多的职业,我们不能一一尝试,但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选择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职业呢,所以我们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规划的概念
作为独立的个体,所谓的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份内容。而通常所说的职业生涯设计实际上是指对职业通道的设计。
而作为组织中的个体,职业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即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计划。
2.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地解决遇到的职业难题,如:择业困惑、求职受挫、改行忧虑、职业发展停滞等。从而达到:求职速度加快,求职成本低,工作的持久性增强,工作满意度更高,充分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
二、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因素
员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时,员工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目标。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影响,主要有:
1.入职初期的现实
初期入职后,新员工的高工作期望将会面临缺乏挑战性和枯燥乏味的工作现实,易使员工产生不同程度的沮丧。例如,一个大学生满怀希望地寻找自己第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期望在这份工作中能充分运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示自己的能力以获得上司的认可。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他们往往发现自己被安排在那种并不太重要的低风险工作岗位上,或是马上限于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中而无法实现自己在工作中的抱负。
2.工作的绩效评估
员工的绩效评估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收入和职业发展,当员工的工作没有得到企业认可时,管理者对其绩效评估也不会很理想,让员工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员工也不会安心专注于本单位工作,其知识、技能也难提高。
3.工作压力
毋庸置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化成动力,但过强的压力,则可能会使人们在工作时无精打采、精神恍惚。所以适当的压力会使员工的职业发展蒸蒸日上,变成真正的动力,但压力过大,就会适得其反。
现实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了效益,给员工的压力过大,目标制定得往往不切实际,导致员工工作任务太重,任务根本无法完成,这是企业带给员工最常见的压力。此外,员工也会因为某些自身原因,如人际交往难沟通,遇事心理压力很大,文化差异等问题。给自己的工作带来诸多的压力。这些最终都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若干建议
由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企业为了保障自身发展,常常采取以下措施,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
1.提供现实的工作预展和良好的上岗引导
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应提供较为现实的工作预展,最大限度的降低现实冲击。如果在面试阶段,急于将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给对方,就会在发出不真实信息的同时,接受到对方提供的不真实信息。其结果是,面试主考人员对求职者的职业目标可能难以形成较真实的印象,而求职者对企业也形成了一种较好的但也许是不现实印象。研究显示,接受现实工作预展的员工更有可能留在原岗位,而且与不接受现实工作预展的员工相比,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更大。
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引导,给新员工提供有关组织的基本情况,包括:工资如何发放和增加,怎样获得工作证,工作时间为每周多少小时,将与谁一起工作等等,这种信息对企业新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十分重要。上岗引导是企业新员工组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新雇员上岗初期的紧张不安,以及可能感受的现实冲击。
2.分阶段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策略
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员工会有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因而公司需要采用不同的职业发展策略。人的职业发展阶段是这样的: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第二阶段为尝试阶段,包括25-30岁的员工。处于尝试阶段的人会判断当前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会采取相应的调整;对该阶段的员工,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给予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对不适合岗位的员工给予工作轮换。第三阶段为职业的确立阶段,包括30-45岁的员工。对该阶段的员工,职业发展的重点是给予晋升,赋予更多的责任或给予特殊任职。第四阶段为职业稳定阶段,主要指45岁以上的员工。
3.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在岗锻炼机会
除了晋升之外,企业应采用工作轮换等其他职业发展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但事实上职业发展还包括工作轮换、赋予更多责任等其他多种职业发展方式。赋予员工更多责任是指给予员工更多的管理或业务责任,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的目的。
企业发现,员工承担的工作越富有挑战性,他们的工作也就显得越有效、越成功。霍尔根据自己的研究指出,提供富有挑战的起步性工作,是“帮助新雇员取得职业发展的最有力然而却并不复杂的途径之一”。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给员工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得到了很强锻炼,促进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4.优先考虑内部晋升
很多企业在职位发生空缺时会首先想到外部招聘,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外部招聘的主要缺点是会打击企业内部业绩好但没有给予晋升机会的员工。另外,外部招聘会由于新员工要花较长时间熟悉工作环境进行角色转换,因而会导致较高的成本。反之,当职位发生空缺时,优先考虑内部提升或轮换能够激励被提升的员工,并让其他员工看到希望;同时内部的员工熟悉本公司文化,容易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总之,职业发展规划是一种重要的员工激励手段。以上的一些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系统。
5.提供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并组织学习培训
员工与上级之间往往存在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说,上司的期望越高,对自己的员工越信任、越支持,那么员工干得就越好。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和开发,开展一些活动加强员工对自身职业生涯管理的认识,并对那些存在职业发展规划问题的朋友给予帮助。
企业积极会给员工提供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例如提供职业辅导和各种语言、技能培训等。员工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帮助其它的朋友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和发展方向。
总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其能力、技能和知识是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员工与企业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企业未来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慧卿.电力知识型新员工入企心里调适及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总第124期.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范文5
摘 要:一直以来,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中,由于观念、环境、制度方面的因素,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工作一直未能完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与措施,并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支队伍;职业教育;职业发展规划
一、员工职业规划重要性及研究背景
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是每个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关系着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实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也在逐渐走向世界市场参与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每个国有企业进行现代化改制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探析了国有企业三支人才建设中职业发展规划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职业发展规划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对职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对策思考。
二、国有企业“三支队伍”存在的问题
1.企业员工普遍思想观念转变
在国有企业中,人才队伍思想素质整体是良好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发生错位的现象,对未来没有信心、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过分注重索取、不安心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进取意识不强等问题较为严重。
2.企业环境无法给员工足够发展空间
国有企业人才与其他企业、其他行业的人才一样,都会面临养家糊口、竞争升职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困惑感与落差感。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出于安全环保等因素考虑,将企业地址安排在郊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艰苦的工作环境都影响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员工的正常工作,从而给“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3.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一些国有企业发展前景不佳,而且福利、薪酬较少,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也不多,受这些因素影响,国有企业在不同程度都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人才流失,短期后果就是影响企业某一时间段的经营生产,长期后果就是影响企业人才队伍稳定,从而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我国不少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的人才结构出现某种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偏向老龄化;管理干部、技术骨干、操作工中青年人才数量偏少,年龄结构断档现象比较严重;人才发展空间有限,通道不畅,导致人才对未来没有信心。
5.企业管理激励考核制度不健全
缺乏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缺乏定量化、规范化的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大多单位仍沿用传统陈旧的绩效评估手段,经验化、主观化严重,这些都将导致激励公平性、针对性不强,特别是享受特薪的人数、比例过低,从而难以对人才进行有效的激励,尤其是在国有大型经营生产企业,一些重大的生产项目或者经营任务需要多个专业、多个工种的配合协同,团队协作必不可少 。
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影响因素
1.政治环境。首先国家安全、稳定,国民正常生活才是一切发展的最基础的根本;其次,我国的政治环境的稳定发展也需要企业界,特别是很多国有企业的大力支持,这种环境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更强,企业不仅为了提高本身效益而工作,更会考虑追求如何回报社会,从而真正从企业员工的立场出发,以人为本,为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2.经济环境。对于国有企业人员职业发展规划来说,当经济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企业与个人可能都对存在的问题较为麻痹,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可能会存在不足,员工由于安于现状可能也不会付出太大的努力去提升自我。
3.企业竞争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升级改造的加快,企业还应该同步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与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更新。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职业发展规划这个概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企业人才心理的时候,企业更应该提前在内部普及职业发展规划理念,让每一个人才都意识到个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留住人才。
四、完善“三支队伍”职业规划有效途径
1.技能操作人才职业发展规划
对技能操作人才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成立项目小组。技能操作人才职业发展规划是严谨的科学工程,需要成立专门项目小组进行精心策划与实施,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考量技能操作人才的培养模式、传承方向,需要人事部、工会方、企业高层代表、技术管理方、技术员工代表共同组成核心小组,商讨出方案后推广执行,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长效发展。
2.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计划
人的价值实现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满足的实现,也就是物质需求的实现;第二阶段人不仅需要吃饭穿衣,更需要归属感,也就是精神需求的实现;第三阶段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三个阶段分别完成了从经济人到自然人到决策人的发展。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对人才进行深入的开发与利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三个阶段不同的需求,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才管理的方向与目标,以企业人才管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优秀的人才担任重要职位 。
3.科学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
国有企业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晋升提供平等的机遇,以能力晋升,而不是靠关系、资历。对于专业背景不同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经常注重工作意见反馈,了解岗位流动需求,不断向管理综合型人才方向培养。要做好后备力量的选拔与培养,以便每个岗位都后继有人,不仅促进了内部竞争,还为后备人员创造一定的晋升机会,从而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职业规划与管理
前言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广泛应用与发展,职业生涯设计已经不全是组织内成员个人的事,它已上升到了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序列的高度。成功的职业生涯管理不仅有助于形成更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留住那些有价值的员工,而且能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不足,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
一、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现状
在我国,企业依然处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它们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然而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由于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许多方面还没有形成现代的管理理念,还存在许多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冲突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因此进行企业员工生涯设计与管理既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更是一个制度、政策的变革过程。有调查指出,在中国仅有16.7%的企业建立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而真正能按计划执行的企业只有7.8%,而在企业中,这样的数字还要低一些,多数企业十分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也就要求企业尽快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为企业提供引人、育人、留人的良好环境。
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缺乏职业生涯管理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仅限于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对于本应是员工最关心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的观念尚显淡薄。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但是以人为本最关健的问题就应该是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而职业发展在我国,特别是在国企中间属于新鲜事物,即使是高层管理者,也只是刚刚能够接受,而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不能实现的。
(二)企业员工的职业通道单一
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员工就业参加工作一般仍采取组织安排的做法,而且以大批量集中投入为主,难以考虑员工的个人所长及爱好,在上岗之后存在很多学非所用的现象。自己想调换一下单位或岗位,没有一定的“关系"是基本不可能的。即使有的职工经过培训或另有所长也难以如愿以偿,劳动力基本没有自由支配其劳动的权力。员工的过于稳定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由于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和企业所处的主导地位,企业的员工结构非常稳定的,除非哪个岗位出现空缺,否则很可能从事一项固定的工作长达十几年,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在此情况下,要使员工的积极性得以较好地发挥是不可能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不到优化配置,对于员工个人的能力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三)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缺乏人员,管理技术落后
专门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然而,我国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不少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人员是非专业的人员,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行管理内行。这样的管理现状使得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相对比较混乱。有些管理者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训练,对相关的职业生涯管理技术根本没有熟练的掌握,遇到问题多数情况下采取逃避或者搪塞。
(四)员工看不到发展前途,流失现象严重
员工看不到自己发展前途和希望,奋斗目标屡受挫折,便选择跳槽,使企业的人才流失。90年代以来,企业人力资源流失极其严重,流失的绝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含量的管理技术骨干和技工,有的企业人员流失高达一半以上。近几年我国向境外的劳动力输出增长迅速,输出人员的绝大多数是来自于企业中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技术骨干和技工。来自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人才流失更为严重。
三、如何有效的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一)公司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设计
1、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制定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以下几步骤来实现:对员工进行分析与定位,确定不同的职业锚;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对象;设计多种可供选择的职业通道。
2、个人层面的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引导核心员工澄清个人价值观;引导员工找到工作中兴建与能力的结合点;形成制度化的培训方案;提供有效的职位信息平台;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引导核心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二)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施步骤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调查与研究
组织在职业生涯前期需要对职业生涯开展必要的基本因素以及管理体系的调查及分析,对管理体系的调查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训体系建立、绩效考核、薪酬制度、激励制度以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等。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同时也可以掌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愿及程度,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
2、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层面的实施方案
① 成立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小组。、
② 建立公司“人才评价中心”。 人才测评中心的测评范围:对新进员工进行测评,每年对在职员工进行重测,把握动态变化。
③ 内部公开招聘。职位需求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报纸、公文、会议等多种形式传播,动态实时地。
④ 轮岗。在职中层核心管理人员轮岗有利于形成全面的能力,便于更好地协作。
⑤ 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教育培训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设计并公布员工职业生涯路线图
公司设计井适时地公布员工选择的职业生涯路线图及职位空缺信息有利于员明确发展方向,采取适时的培训安排,有计划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4、公布任职资格要求的工资水平
建立基于能力的工资体系,公布薪酬的平均水平。
5、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核心员工的个人信息
员工个人价值观、兴趣、知识随着自身的成长,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的发展状态随时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对员工取业生涯发展的个人因素适时掌握,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引导和保障。
6、引导员工选择职业通道,实现人职匹配
职业发展通道等级划分是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做出的,通道等级定义是对不同能力级别的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知识、技能、能够承担的责任和经验等进行描述,它标明员工在专业领域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是员工能力的标尺。职业发展通道等级实际上描绘了员工在企业各个业务领域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方向。
(三)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制
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设计必须有跟踪管理制度。职业生涯目标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差异,在不同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将对预先制定的员工职业生涯目标产生一定程度的缺陷性修补,以便更好地符合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队伍是企业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所必须拥有的。企业在管理中应该不仅从企业本身利益出发,还应该关心员工的需要和期望,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通过关心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挑战性的工作,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保持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从而创造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星敏,唐孝云.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培养[J]. 重庆大学学报,2004.(04).
[3]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石金涛.员工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