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歌翻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歌翻译论文

诗歌翻译论文范文1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论文范文示例”,敬请关注!!

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论文范文示例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论文范文示例”,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诗歌翻译论文范文2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原则;英文歌词

一、目的论忠实原则概述

翻译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

忠实原则也称语际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注重通过翻译转换以使得原文与译文建立起特定的关系

语际连贯或者说“忠实”,要求译文与原文保持一定的关系。

二、Someone Like You、Let It Go简介及英文歌词翻译策略归纳

Someone Like You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阿黛尔自身的一段破碎恋情。

Let It Go是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2013年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的主题曲。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英文歌曲的歌词翻译,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下引发问个词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首先,理解是翻译的前提。二是要让听众记住它的旋律和歌词。

三、目的论忠实原则在Someone Like You、Let It Go中的应用

在中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与英文读者有差异的情况下,译员必须将原文的意思充分深刻的表达出来,并结合歌词翻译的特点完成翻译任务,这也非常符合目的论的翻译精神。

3.1目的论忠实原则分析Someone Like You译文

SomeoneLikeYou是英国流行女歌手Adele的歌曲之一。

对于歌曲名字的翻译版本,笔者找到两种较为广为流传的版本:一个是《如你》,另外一个是《另寻沧海》。第一个版本题目的翻译欠佳,因为“如你”两个字并没有体现出作者失恋后想要找寻下一次真爱的决心而“另寻沧海”体现了作者鼓起勇气继续自己的生活,不再沉寂在过去的悲伤中的感情,是较为成功的。

例1 I hate to turn up out of the blue uninvited.

译文1:我恨她代替了原本属于我的位置。

译文2:客有不速,实非我所想。

此句中有三处在翻译时应加以注意,即“hate”、“turn up”和“out of the blue”。“hate”原意就是“憎恨”、“讨厌”的意思。译文1将其直译成“恨”,忠实于原文;译文二将其处理成“实非我所想”,看似不忠实于原文,但是在语气上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诉说出作者对恋人的不舍和对情敌的厌恶。而“out of the blue”的意思是“突然地”、“意外地”的意思。译文1将它译成“代替了”,强调结果,但是没有表达出“突然”的意味;而译文2的“不速”既表达了“没想到”又与后面的“uninvited”相联系。

例2 ButI couldn't stay away,I couldn'tfightit.

译文1:但是我没办法离开,我无法释怀。

译文2:避之不得,遑论与相抗。

此句中出现了两个“I couldn’t”,原则上应该译成两个平行结构,在这一点上译文1做得较为忠实于原文,一个是“我没办法”,一个是“我无法”;译文2将其处理的较为隐晦,用了“不得”和“遑”两个短语,也很贴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害怕、纠结和不安,在情感上忠实于原文。

3.2目的论忠实原则分析Let n Go译文

LetItGo是奥斯卡动画作品《冰雪奇缘》当中的主题曲,

例3 Letitgo,letitgo

放宽心向前进

I amonewiththewind and sky

乘着风融化在天际

Letitgo,letitgo

向前冲不后悔

You'llnever seeme cry

我再没有眼泪

这几句歌词是这首歌的部分,也是抒发感情的极致阶段。Let it go在这里分别被翻译成了“放宽心”、“向前进”、“向前冲”和“不后悔”,看似不忠实原文,但是在感情上是层层递进的,忠实于原作的感情,第二句中将“I am”忽略掉了,并意译出了后面的部分,将“wind”和“sky”都动词化了,处理成了“乘着风”和“融化在天际”,表达了作者想要打开自己的心扉,不再封闭自己。

诗歌翻译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经验功能,及物性,诗歌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又作《渭城曲》或《阳关三叠》,是唐朝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出使安西所作的一首赠别诗。诗中作者运用婉转含蓄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绵绵细雨润湿了轻尘,朋友即将远行,潮湿的空气凝结了多少离愁别绪;“柳”与“留”谐音,道不尽心中难舍的情怀。“朝雨”,“客舍”,“柳色”,本是春意盎然之景,却悄无声息,勾画出离别时悲凉的景象。后两句借酒抒情,表达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结句更是直抒胸臆,难舍难分之情表达得畅快淋漓。前人对此诗的评价就非常高毕业论文ppt,唐汝询认为,“唐人饯行之诗以亿计,独阳关擅名”。这首诗情真意切,可为送行诗之上乘。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经验功能理论出发,对唐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及其五种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作者分别为:杨宪益和戴乃迭、文殊、郭著章、孙大雨、许渊冲),以考察该理论在诗歌翻译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理论研究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最基本的意义成分是具有功能的成分,是语言的各种功能的总体构造建构或实现了意义[1]。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语篇元功能小论文。概念元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个部分。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得到体现的。[2]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韩礼德认为,及物性系统把世界的经历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形成一套可控的过程类型。韩礼德所说的过程原则上包括三个要素,即过程本身,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与过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的核心成分,它与参与者和环境呈现卫星状的辐射关系,一个过程可以关系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参与者和环境。[1]

韩礼德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1)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涉及“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2)心理过程,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有两个参与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感知者”,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3)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可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各自又可进一步分为“内包式”、“环境式”和“所有式”三种。在归属类中毕业论文ppt,有一个表示“属性”的成分以及该属性的“载体”;在识别类中,被确定身份的实体称为“被识别者”,起确定作用的实体被称为“识别者”。在任何一个识别小句中,都有一个实体是“标记”,一个实体是“价值”;4)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5)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讲话者”把“讲话内容”传达给“受话者”的过程;6)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在每个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2]

二、对原诗和译文逐句的及物性分析比较

1、“渭城朝雨浥轻尘”

 

 

  过程

参与者

环境

  物质过程:浥

动作者:朝雨

目标:轻尘

地点:渭城

杨、戴译[5]

物质过程: has settled

动作者: A morning shower

目标: the light dust

地点: in Weicheng

文殊译[6]

物质过程: has settled

动作者: the morning drizzle

目标 :all dust

地点: At Weicheng

郭译[7]

关系过程:(Identifying): is

被识别者(价值): What’s got Weicheng’s path dust wet

被识别者(标记): the morning rain

地点: in this town of Wei

孙译[8]

物质过程: doth moisten

动作者: The fall of morning drops

目标: Its dust light

  许译[9]

物质过程: is raised

目标: No dust

诗歌翻译论文范文4

【关键词】国内;狄金森;研究述评

引 言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她被誉为“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她影响了20世纪的庞德、艾米・罗威尔、威廉斯、桑德堡、斯蒂文斯、弗罗斯特、艾略特等一大批诗人,架起了通向现代主义的桥梁。但这么一位死后声名鹊起的女诗人在生前却默默无闻,发表的诗作寥寥无几。上个世纪30年代,狄金森的经典地位才最终确立。随后,狄金森的翻译与研究形成一股难以退烧的热潮。我国的狄金森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学者才开始对其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对狄金森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取得了较大成就。

一、狄金森作品的译介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狄金森的译本相继出现,如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江枫译《狄金森诗选》,198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张云译《狄金森诗钞》等,这些译作都给狄金森的研究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也为新世纪的译本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2001年作家出版社的《我们无法猜出的谜―狄金森选集》,2004年上海外语出版社《艾米莉・狄金森》,2008年江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暴风雨夜,暴风雨夜》这是在上个世纪的译作基础上翻译的。2010年北岳文艺出版社《狄更生诗歌精选》,2010年蒲隆(译)译林出版社《狄金森诗歌与书信选集》,这个版本可与江枫译本并驾齐驱。2011年周建新(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艾米莉・狄金森诗选》,2012年江枫译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狄金森诗选》,2013年康燕彬(译)漓江出版社《不是玫瑰,如花盛开》等。

二、狄金森作品的具体研究

新世纪以来,关于狄金森作品(包括诗歌和书信)的研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2012年,北大出版社《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刘晓晖在这本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狄金森在后浪漫主义中起的作用。2006年,在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狄金森研究》刘守兰对狄金森生平、诗歌等作了较为宏观的论述。在思想层面对狄金森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的是王金娥《孤寂的风景: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研究著作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上个世纪。

上文笔者已列出了部分研究狄金森作品的专门著作,除此之外,据笔者不完整统计,以狄金森为其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有数十篇,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前人。而同样可观的是发表在报纸期刊的论文有近千篇,核心期刊的有近百篇。这无疑说明中国学者对狄金森作品的研究有所加热。

研究狄金森作品的主要成果是论文,这些论文聚焦于主题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狄金森与其他作家、文化思想的关系方面。

(一)狄金森诗歌主题有思想方面:范春香《美国诗人狄金森创作主题新论》一反“常态”,论述了狄金森诗歌与外面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在此指出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科学技术及南北战争对其诗歌有着重大影响,并且都对其诗歌有着不可磨灭的体现。朱莉在《对艾米莉・狄金森生死心理的现代阐释》中论述了狄金森对死亡的态度:她诗意化死亡的到来,意象化死亡的体验;追真求美追述死亡的意义。狄金森面对的最后时刻,“所做的是让出她在人世间所拥有的一切。”杨甸虹在《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谜》一文中指不能简单的将她的诗歌分类,因为诗歌与诗歌之间内容是紧密相联的。傅柳在《神秘瑰丽的大自然的歌手――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作初探》则剖析了造就狄金森矛盾的自然观的原因。从诗中可获知狄金森认为自然对人类时而慈善友好,时而敌对仇恨,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巨大伤害。而傅柳从社会经济、超验主义思想的渗透、文学的思潮以及宗教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对狄金森在自然主义诗歌矛盾的自然观进行探索。发表于2009年《外国语文学(季刊)》作者是向玲玲的《论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中的时间观》提供了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研究的一条新思路,具有较大的开拓意义。论文中提到狄诗往往存在着线性时间和循环时间的双维度,并得出结论:狄金森突破了人类时间(线性时间)与自然时间(循环时间)的二分法,且更青睐自主的循环时间。对于狄金森宗教观研究一直是狄金森研究的一个争论点,有的人认为狄金森信仰基督教,还有的人认为狄氏是宗教的反叛者。而顾晓辉在《上帝与世人――试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宗教观》中论证了狄金森独特的宗教观――她弃绝了宗教仪式,而以自己的方式保持着。另外,薛春霞《艾米莉・狄金森的女性个体主义》提出狄金森诗歌“反崇高主题”特征,并且推测原因是“因她视传统自然为男性化的产物”。

(二)狄金森诗歌艺术研究:在诗歌艺术这一方面,成果远不及诗歌主题方面的研究,但还是有些许亮点。最值得一提的是刘晓晖这个学者,他的《文体越界与意义空白: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书信》非常翔实地论述了狄金森书信文体越界情况。刘晓晖认为狄金森的书信世纪成了虚构作品,并且指出狄金森“有意隐去相关背景,避免直接挂涉具体人和事。”在《从比喻手法看狄金森的认识论思想》中,刘晓晖论证了狄金森比喻手法与狄金森认识论思想的关系。李玲的《论艾米莉・狄金森的隐晦艺术》以狄金森的隐晦诗学理论为切入点,对她诗中的意象、不规则的语法和韵律、含糊的影射和特殊的修辞风格等隐晦艺术进行了梳理。

三、狄金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方向

新世纪以来,狄金森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而这些不足又是其他研究大问题的恶性种子。

首先,原著的引进和著作的译介存在着致命伤。狄金森诗歌和书信全集早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风行。但是直到今天,狄金森诗歌全集还没在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中文翻译的诗作还是少数,全集更是空缺。

其次,研究狄金森的方法和手段落后于国外。原因可能是研究者与作家地域文化差异较大导致的。未来关于狄金森研究,可以加大国内外研究交流,拓展国内研究的视野,学习国外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最后,狄金森研究的资料过于陈旧。纵观国内十多年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内学者采用的材料绝大部分还是上个世纪的,并且非常局限。未来同样可以加强国内外交流,国内互联网数据库第一时间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范春香.美国诗人狄金森创作主题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朱莉.对艾米莉・狄金森生死心理的现代阐释[J].国外社会科学,2009(05).

[3]杨甸虹.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3).

[4]傅柳.神秘瑰丽的大自然的歌手―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作初探[J].南京师大报(社会科学报),2000(4).

[5]向玲玲.论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中的时间观[J].外国语文学(季刊),2009(4).

诗歌翻译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华夏集》,翻译伦理,原则,责任选择

1.引言

艾兹拉·庞德(1885-1972)作为美国现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倡导和发展了意象主义,还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1912年,艾兹拉·庞德在美国东方研究专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遗稿的基础上选译了19首中国古诗,于1915年出版了译诗集《华夏集》。本文试图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分析庞德在《华夏集》中做出的责任选择,从而肯定《华夏集》在文化传递中的积极作用。

2.翻译伦理的起源与发展

伦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旨在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这一指导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广泛的渗透力,“任何人类行为、任何学科的研究工作事实上都会涉及到伦理问题 ”(王大智,2005:45) 翻译,这一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跨人际的人类职能性活动,因其间性特质引起了翻译界从伦理层面对这一古老学科进行新的思考。

西方的翻译伦理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原则,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哲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 最早提出了“翻译伦理”概念,这一思想引起了翻译界的广泛关注。在具体的翻译职业伦理研究中,芬兰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 贡献巨大。他在《Proposalfor a Hieronymic Oath》一文中归纳出四种伦理模式,即: (1) 再现的伦理(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再现原文文本、原文作者; (2) 服务的伦理(ethics of service) ——完成与委托人协商后达成的要求; (3) 交际的伦理(ethics of communication) 实现与“他者”的交流; (4) 基于规范的伦理(norm-based ethics) ———满足特定文化的期待,并分别针对四种伦理提出了真实(truth)、忠诚(loyalty)、理解(understanding)和信任(trust)的价值标准。(Andrew Chesterman,2001:139-147)在对译者行动进行外在规定的四种伦理模式基础上,切斯特曼将视角“从译者的伦理决策过程转向决策者的才德性自明判断”提出了承诺的伦理(ethics of“commitment”)。(陈志杰、吕俊,2011:62)然而,他的研究并未指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该如何解决这些责任间的矛盾冲突。为了帮助译者走出责任选择的困境,陈志杰和吕俊沿着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提出了译者责任选择的四项原则:利益兼顾、“利中取大、害中取小”、弱者利益优先和紧迫性责任优先的原则。(同上:63-64)笔者认为,这四项原则的具体性与可操作性不但为译者如何进行责任选择提供了参考,也为我们在评析译者的责任选择时提供了依据。因此,笔者将依照这四项原则对庞德在《华夏集》中的责任选择进行分析,以期从伦理视角对庞德及其译作进行重新认识。

3.庞德在《华夏集》中的责任选择

从切斯特曼的四种伦理模式中,不难看出译者身上交叉着原文作者、委托人、译文读者、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多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利益兼顾无疑成了其首要原则。在《华夏集》中,庞德是否尽可能地照顾到了多方利益呢? 我们以《送友人》(Taking Leave of a Friend)中的两句诗为例来进行分析:

浮云游子意,Mind like a floatingwide cloud,

落日故人情。Sunset like theparting of old acquaintances

(trans. by Ezra Pound)(qtd. in Yip, 1969:213)

在原诗中,两个具体的意象“ 浮云”和“落日”分别对应两种抽象的情绪“游子意” 和“故人情”。在翻译时,庞德一方面想要保留原诗的这种完美对照,而另一方面又必须确保本国读者能理解他的译文。于是,他选择了折中的方法:加上了“like”一词来明确它们的比喻关系,但又违背了英文句子的语法, 省掉了“like”前面的“is”。这样一来,英语读者在读懂诗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原诗的韵味,接触到了中国古诗的别样句法。 可见,庞德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帮助本国读者接触并了解了异国文化原则,尽力兼顾了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利益。

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陈志杰和吕俊考虑到了 “同一层次的两个利益个体和团体间出现利益冲突” (陈志杰、吕俊,2011:64)这种翻译中不可避免的情况,提出了 “利中取大、害中取小”的原则。在庞德所面临的责任对象中,我们以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这两者的利益关系为参照,分析庞德是否遵循了这一原则。下面是《华夏集》中的一首《玉阶怨》(The JewelStairs' Grievance):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论文格式范文。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译文:

The jeweled steps are alreadyquite white with dew,

It is so late that the dew soaksmy gauze stockings,

And I let down the crystalcurtain

And watch the moon through theclear autumn.

By RIHAKU

(祝朝伟,2005:369)

李白的这首《玉阶怨》代表了 “思妇闺怨”此类乐府诗的最高成就。含蓄,隐晦是其最大的特征。而“用李白的话说是‘兴寄’,将一切情思托付于景物,以兴喻达意,同时也将解读的任务托付给读者”(陶乃侃,2006:94)。在翻译中,译者能否破译作者的兴寄是理解的关键。庞德的翻译,保留了“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秋月”这些客观意象,达到了原文那蕴意幽深,余韵无穷的效果。庞德对原作的成功解读无疑表现出了他对作者负责任的态度。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长足发展来看,庞德保持原文的异域特质是“利中取大”的做法。但西方读者会不会由此觉得中国诗晦涩难懂,而放弃对它的了解呢,那之前提到的长远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针对这种原则二可能导致利益关系不平等的状况,两位学者提出了原则三 -- “弱者利益优先”。它强调“如果这种不平衡的关系使相关利益一方处于极端不利的状况,造成和加剧某种不公正,就有必要对处于弱势一方履行利益补偿。”(陈志杰、吕俊,2011:64)我们仍以《玉阶怨》的翻译来进行分析。在诗歌本身的翻译上,庞德似乎无力照顾到读者的利益,但为了帮助西方读者跨越文化障碍,庞德在《玉阶怨》的翻译中加了一个长长的注释,对原诗中的意象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样一来,西方读者定能很好地欣赏这首中国诗了。

“但事实上原则,利益和价值都不是一个常数…,任何一项责任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境遇背景下形成的…译者必须从所处的情境出发,优先履行紧急需要的责任。”也即遵循紧迫性责任优先原则。庞德当时正是面临着一项紧迫而重大的社会责任—革新毫无生气的维多利亚式文学传统。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诗歌正处于“黑暗时期”,“那时美国诗歌停滞不前的情境恐怕是当今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Eliot 1954: xiii)于是,庞德和他的同伴们发起了意象主义运动,以此摆脱维多利亚诗学的束缚。而中国古典诗歌刚好契合了他的意象主义诗学主张,使他觉得“本世纪有可能在中国发现新希腊。”(Ezra Pound, 1968:214-15) 从前面的例子分析中,不难看出庞德对意象钟爱有加。看来除了为了尽其忠实于原作,为西方读者带了陌生的诗学体验的责任以外,庞德更是为了履行他作为一名美国诗人的时代责任。

4.结语

本文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出发,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宏观理论依托,在陈志杰和吕俊提出的译者责任选择的四项原则具体指导下,分析了庞德在《华夏集》中所做出的责任选择。综上所述,庞德努力兼顾了多方的利益,遵循“利中取大、害中取小”的原则同时,不忘对弱势一方进行利益补偿,而且毅然担当起了振兴美国诗坛这一紧迫的历史责任。庞德的这种伦理自觉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发展,值得后来译者学习。

参考文献:

[1]Andrew Chesterman,“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A] The Translator, 2001 (2).

[2]Eliot, T. S. (ed.).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 [C]. London & Boston:Faber and Faber, 1954.

[3]Pound, E.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T.S. Eliot, Ed.)[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8.

[4]Yip, Wai-lim. Ezra Pound’s Cathay [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诗歌翻译论文范文6

关键词:俳句 形式 内容 不可译 意境

说到中国的俳句翻译,就不能不提彭恩华的《日本俳句史》(以下简称《日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彭老先生就整理并完成了《日俳》的初稿。在翻阅诸多论文著作后,笔者发现国内关于俳句的论著都借鉴或直接参考了彭老的《日俳》,特别是这些著作中引用的俳句实例,很多都直接受惠于这本《日俳》。可以说,彭恩华老先生的这本《日本俳句史》是中国俳句研究的必备书,也是入门书。特别是附录中提供的近千首日汉对照的古今佳句,更为中国俳句研究和俳句翻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一.俳句简介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连歌及俳谐。连歌是始于十五世纪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者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歌。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音,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连歌承袭中世审美意识,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代替。俳谐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使用谐音俏话,喜欢使用连歌中没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作为题材。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当然,俳句作为一种有特定格式的定型诗歌,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假名组成,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象“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表现出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二.中国俳句翻译的历史及现状

中国最早的俳句翻译应该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成仿吾先生以口语保持原诗格调的译法,翻译过松尾芭蕉的俳句。随后钱稻孙先生以古体诗(诗经楚辞式文言)将俳句翻译成两句五言或七言古诗,意不能尽则译成四句。40年代以前还有人将俳句译成词曲体或一句古诗的。周启明先生以口语自由体(白话诗体)按原文句数,或不限句数、字数译俳。以17字体将俳句译成17个汉字,或按5・7・5格式,或不按5・7・5格式。到了70,80年代李芒先生以唐诗宋词式语言来进行俳句的翻译,译成五言七言或其它形式。而以研究日本诗歌称名的罗兴典先生提出按原诗格调进行俳句的翻译,即按5・7・5格式。通过对中国俳句翻译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早期的翻译方法,还是最近的翻译方法,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翻译形式上。

受日本俳句特殊形式和审美意识的影响,张波在《论俳句的不可译性》中提到,“文字的联想和音声两方面共同作用构成诗趣,缺一不可。然而,徘句字句简短,力图在有限的音节当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因此,翻译时无法避免地要受到联想意义和声音要素的限制,所以我认为徘句是不可译的”。对于张波的这一论断,笔者是赞同的。可以说,在学习俳句创作和俳句发展历史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俳句理解的难度。另外,日本诗人荻原朔太郎也提出过“俳句是不可译的”这样的论断。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俳句翻译的难度,从另一侧面讲,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的空间。通过对中国俳句翻译历史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俳句的不可译性更多体现在中日的文化差异上,并不是所谓形式上。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

关于形式和内容的问题,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的几年里,我国日本文学界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论。“从《日语学习与研究》等杂志发表的文章看,争论的焦点基本集中于汉译的形式上,即是定型还是不定型,如定型,是‘五、七、五’还是别的形式。最终的结果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对这个问题,笔者特别赞同陶振孝先生的观点。所谓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字。不管是什么翻译,“理解是关键。俳句的翻译也同样,只有准确地把握其内涵,翻译才不走样。俳句的翻译是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过分强调形式,则作茧自缚,需根据其内容的多寡,蕴含的深浅,采取灵活的译法。”也就是说,内容和形式应该是统一和谐的一个整体。不能顾此失彼,任何偏颇的翻译都是不可取的。林林和李芒两位先生在翻译徘句方面的实践可以说是中国俳句翻译的典范代表,很多的俳句都是通过这两位先生介绍到中国来的。

日本俳句极其精炼,并以意境的创造为旨归。由于篇幅短小,只能选择一个瞬间、片断或场景来表现一种感受、体验,它一般难以表现情感的流动过程,而只能表现情感的一种瞬间定格。小泉八云曾比喻说,最好的短诗正如寺院钟的一击,使缕缕的幽玄余韵,在听者的心中永续地波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日本俳句追求的正是这种艺术审美精神。

事实上,中日学界的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俳句的意象构筑有借助中国古典诗歌的先例。这一点是无容质疑的,但是,俳句毕竟是日本的文学样式,故而也必定有其自身对意象的把握和理解。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理解和把握俳句中蕴藏的特殊意象和含义就显得很重要了。宋馨华在《日本俳句及其汉译》中提到的俳句翻译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五点:①要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图,贴切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②要充分理解日本俳句的特点,即它的精神与形式。③译者要对原作者的生平、思想感情、风格、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别人对该作者或作品的评论等等有关的各种问题了解得多些,进行翻译就会掌握得好一些。④要了解日语的特点及它同汉语的差别,汉译应以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为原则。⑤在进行俳句汉译时要注意如何表现异国情调。同时,还比较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对日本俳句的影响。总结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近年的俳句翻译已经从过去单纯看重形式转向了对俳句意象/意境,乃至神韵的关注。

三.中国俳句翻译的课题

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深,特别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网络交流的发展,中国俳句翻译事业也必将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当然,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比方说如何更好的将日本俳句中的日本元素传达给中国的国民,特别是汉俳的兴起能给俳句翻译以什么样的借鉴,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岩,《从语法层面看俳句的含蓄性――兼谈俳句翻译阐释之必要》,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

[2]张波,《论俳句的不可译性》,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3]陈岩,《谈俳句翻译译者主体性及定型问题》,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

[4]陶振孝,《对俳句的理解与翻译》,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

[5]曹慧华,《从中日诗歌的形式联系看俳句汉译》,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3.

[6]祖玉芳,《俳句的翻译》,日语知识, 2003.

[7]姚文清,《从俳句的特点及其汉译比较看中日文化的异同――以“古池”句为例》,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8]宋馨华,《日本俳句及其汉译》,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

[9]佟君,《俳句汉译的形式美》,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