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揠苗助长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住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意,并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它表现出来。

难点:寓言或者神话故事中最能体现寓意情节的选择以及画面绘画艺术的个性化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寓言、神话资料,范作,学生作品等。

学生:寓言、神话资料及颜料、彩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角色表演(狐狸和乌鸦)

师:你知道这什么故事吗?选自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伊索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为我们熟悉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配画上插图。(揭题)

二.新授

1.欣赏壁画、石画(出示古老的石画)

师:寓言和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人类很早就会使用这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二千多年前的汉画像砖上画神话故事。都是人类生活智慧和艺术想象力的结晶。

2.什么是神话?说一说你熟悉的神话故事。

神话:通过对各色神话人物的塑造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沉香救母》《嫦娥奔月》《精卫填海》……)

3.什么是寓言?说一说你熟悉的寓言故事。使人趋向聪明、理智、沉稳。

寓言:通过简洁幽默的小故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揠苗助长》《班门弄斧》《疑人偷斧》《杯弓蛇影》……。)

4.看图区分寓言和神话,进一步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5.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看图猜故事)

师:你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创作的要素)

生1:

我是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特点看出来的

师:(板书:主人公的特点)

生2:还要看故事的主要情节与场景

师:(板书:情节与场景)对啊,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非常重要的故事情节,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特点,就会很容易的表现这个故事了。

师:比如说揠苗助长,我们应该抓住哪个故事情节

生:农夫乐呵呵的正在往上拔禾苗。

师:狐假虎威呢?

生:……

三.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四.合作与互助

创作表现

1.小组讨论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寓言和神话呢?现在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在讨论之前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建议,你们首先来选择一个故事,再来分工合作,看看故事适合哪种方法来表现。

生:(讨论)

2.学生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说说?

生1:我们组每三个人又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画一幅画。

生2:我们几个商量了,XX、XX和XX画背景。XX、XX和XX主要人物,最后我们几个一起来表演。

师:你们组太有创意了,让我们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还有哪个组想汇报一下?

生3:我们想用彩泥来表现《

》。

生4:我们组想画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一共画4幅连续的画。

师:那能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你们要抓住那四个主要的情节画呢?

生4:第一幅是起跑的时候、第二幅是兔子跑在乌龟的前面、第三幅是兔子睡着了,乌龟超过了它、第四幅兔子在奋力的追赶,而乌龟却取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师:看来你们所有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那老师就期待着你们的作品了。

3.学生分小组创作

五.表演与展示

快乐评价

1.欣赏学生作品

师:(完成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欣赏各小组作品,说出你最欣赏的作品,在选择一幅说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生:……

2.第二小组运用做好道具,上台表演。

生:(表演)

师:同学们,他们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再一次送给第()小组。

同学们,故事伴随着我们成长,神话让我们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寓言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道理,那么老师也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一比一天过得更美好。

六.拓展与延生

激发兴趣

1.欣赏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现的故事作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2.自行设计主人公,自编自演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

寓言和神话(造型大胆夸张)

揠苗助长教案范文2

“管理须依计划行事”。兵法云: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乎。学校的各项工作须按照计划行事,一步步达到目标,急不得。也急不来。校长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是,要想想,哪些工作做了,哪些还没有落实;做了的,效果如何,没做的,问题出在何处。有的校长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任职期间如何使学校迅速办出“声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为一些传统教育观念或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所支配,走一步看一步,不去考虑学校长远的发展;虽制订了科学的规划,又沉不住气,揠苗助长。要记住,目光只盯在眼前,路不会长远;着眼未来,脚踏实地“依计划行事”,路会愈走愈宽。

“有告别过去的勇气”。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就没有告别昨天的勇气,就没有机会和明天握手。一个校长最可怕的就是安于现状,躺在功劳簿上,沉浸在过去的成绩中,没有勇气和过去说“再见”。喜欢重复过去的故事,就难以步入新的境界,走上新的台阶。有些校长虽然有较长的工作经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面对教育的发展,一些旧理念、老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们有告别过去的勇气,昂起头,勇敢地和明天握手。

“做好简单的事情”。“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就是说,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从小事情做起。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做校长期间,每天早晨八点整到学校走廊去迎接上学的孩子们,整个白天都用来做班主任工作、上课或听课,晚上则整理笔记。当校长30年间,他跟踪观察和研究不同家庭的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对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始终亲自带着四五个“最难教育的学生”,重点观察和教育。每天听教师的一节课,关注一名困难学生,观察、记录一次学生的言行;捡起地上的废纸,换下坏灯泡,拧紧螺丝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包含深刻的教育价值,把简单的事做好,做漂亮,就是成功的校长。

“退一步海阔天空”。管理过程是艰辛的、复杂的,特别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教师误会、不理解,甚至是顶撞、冲突,这时候校长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回避一下,想一想教师为什么这样生气,不要激化矛盾。我们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教师们发泄,让教师们争议,说出心里话。弦绷得过紧,会断;调得合理,弹出的音就柔和了。怀有宽容之心,遇事退一步,奏出的管理之歌一定和谐无比。

揠苗助长教案范文3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改文化;素质教育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

老子的这句话是说天下有形的物质都起源于无形。生活中大量事实也证明:思想、信仰、文化氛围等无形的东西一旦与行动相结合,确实能使人们产生超乎寻常的力量。

目前,我国正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大改革,其改革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对人们教育理念撼动之深前所未有。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在本地区的开展,各种报纸杂志也不遗余力地对新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究、教学方式的变革等进行宣传推广。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孕育这些东西的“土壤”——对“文化”的培育。试问全国数以百万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多少人是真正根据新课程改革来改变自己的教学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曾经私下走访了不少教育专家,也有全国课堂教学比赛的获奖者。他们直率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公开课是一回事,常规课是一回事,你们咋教,我们也是咋教……”我们不能渴求作为教育个体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行动不积极”“表象与实际两张皮”。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土壤”还不具备,是滞后的教育文化使然。

一、教学改革,文化先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中就有这样的话:“观乎人文,大化成天下”,后人认为“人文化成”即为“文化”。在西方“文化”一词就有耕作、培养、发展、尊重之意。可见,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文化”,我国是有着悠久灿烂文化的国家。例如:我们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和酒文化。我国的高考为什么那么神圣,那么深入人心?是因为我们受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结构、传统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海尔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了“首席文化官”的企业。它在短短的16年里把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变成了一个年销售额406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成为亚太地区最具信誉企业。海尔公司在兼并了红星电器公司、莱阳海尔等企业后,最先派去的不是整理财务的官员,而是“首席文化官”。海尔精神在这些企业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使这些多年亏损企业在三个月之内扭亏为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用海尔人自己的话来说是他们的企业文化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一些慕名而去“取经”的企业把海尔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照搬回去,却仍然没有好的效果。原来海尔人把“用户永远是对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人人是人才”“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等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心灵深处,强调的是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外来企业复制的只是海尔的毛皮,却无法复制海尔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无形的,它一旦和生活相结合,就会产生强大的作用!

新加坡国民大部分是中国人的后裔,绝大多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新加坡政府因势利导,吸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儒学”。并在其社会中大力提倡。对其社会的治安、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导向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调整作用,对其经济的腾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课改文化”氛围不浓的根源

下面是摘录一位县级教育部门领导的讲话大纲:

题目:努力贯彻十精神促进教育发展

第一部分:改善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部分:强化教育衔接,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部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第四部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

这位领导的发言在当前极具代表性,文中谈了教育的资源配置,信息化建设,鼓励教育创新,加强教育各环节的衔接。都是教育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师资结构放在首位,这都反映了政府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支持。可就是没有创建或哺育适合教育发展的“土壤”——教育文化。我们都把《揠苗助长》的故事当作一个笑话。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揠苗助长”呢!舍弃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土壤,去追求高效率的、彻底的改革,急功近利无异于纸上谈兵,舍本逐末。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只重视“有形”成果,忽视“无形”成果才是导致“课改文化”氛围不浓的根源。

三、如何培育健康的教学改革文化

1.政府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有足够的思想认识

行政部门要扩大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一种理解、关心、支持、参与教育的公民素质,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相互交融的教育网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三个方面的转轨

(1)实现教师文化的转轨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师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性人物。“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熟悉的教案周期性地讲授同样的内容。他们教学依靠经验积累,不求专业的提升,只求稳定,从心理深处抵制革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文化的更新,让教师从独立处理教学事务,缺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单边主义”转变思想走向开放与合作,从墨守成规到开拓创新。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文化,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文化。

(2)实现学生文化的转轨

本次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合作性、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对应试教育下“精英主义”“竞争主义”教育文化意识的挑战,学校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淡化学习的紧张气氛,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懂得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实现向终身教育的转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因此,要坚决摒弃一切围绕考试的教学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各种生活能力。

3.鼓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校园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于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文化氛围也各不相同。所以,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十分必要。目前,只重视升学率,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所谓“主科”忽略“副科”是当前诸多学校所犯的通病。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一个学校积极开展适合各类学生的活动课,举办各种比赛,开设校本文化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开辟出一片绿地,让学生亲自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必将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为学习注入强大的动力。

总之,在原有的课程框架内修修补补,或者改变一种教法、改变一种学法、更换一种教材,都不能把教学改革带入纵深地带。所谓“大音稀声”“大道无形”,课程改革需要文化的哺育,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培育健康的教育文化,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揠苗助长教案范文4

关键词: 兴趣 热情 唤醒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将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就在这一刹那收藏”。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学,是天地间那朵最具灵性的花,应该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适合儿童成长的语文,也是师生共历生命成长的过程。

共历生命成长,教师就要打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带着热情学习。春秋时期,孔子与学生同游沂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多么原生态的课堂。有了这种和谐,学生学习的欲望才会被激发。千百年后的我们,能创设这天人合一的课堂情境吗?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这种心随意动的魅力吗?这样的课堂,是美的课堂,是令人神往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是艺术的教学,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于是在这样的课堂中走出来的孩子――提笔时,一笔一画是语文;谈吐时,一字一句是语文;吟诵时,一声一韵是语文;静默时,一颦一笑是语文。

共历生命成长,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学习殿堂里上下求索。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语文教学,就是教师以自身的觉醒唤醒学生发现、探索、研究的需要。我的课堂常有这样的情景:杏林子为什么要写《生命生命》?我与孩子们读着,领悟着。文言文怎样才能读出韵味?我与孩子们试着,感受着。作文怎样才能文质兼美?我与孩子们写着,探索着……一次次寻根问源,一次次绞尽脑汁,一次次豁然开朗,一次次欣喜若狂。这难道不正是语文教学带给我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吗?记得王崧舟老师在上《一夜的工作》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位伟大的总理,制作了一个课件: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吧――(课件呈现字幕:总理在最后的日子里)。教师充满深情地朗诵从1972年被确诊患了癌症到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的这段时间,总理依然忙碌地工作。

师:(问一学生)你哭了,为什么你哭了?

生:因为为了人民,他生病了也还是为了人民,所以我哭了。

师:(对另一生)你感动了,为什么你的眼里饱含泪花?

生:因为为了国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关心着其他的人。

生: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总理也是病人呀,他为什么又要让护士去照顾别的人呢?

师:是啊,你想问问总理,为什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你还不想想你自己啊!

生:我想说,总理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人民,为什么到最后还是想着别人!

师:是啊。

生:我还想问问总理,为什么还要告诉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肯灰?

师:他连自己的骨灰都没有留下来,撒向了碧蓝的大海!

生:我想对总理说,总理啊,您已经尽职了,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呢?

师:我知道,这不负责是带引号的。所以,同学们,了解了总理事迹的每一个人,都被他伟大的人格给深深感动了。1998年3月5日,就在总理100周年诞辰的那个日子里,作曲家三宝和我们一样,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为《你是这样的人》谱写了一段极其感人的旋律。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敬和爱戴,走进我们伟大的总理――。

(学生起立,大屏幕播放电影《》的剪辑片断,并配有戴玉强原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师生共同观赏,全场肃穆,许多学生、许多听课的老师,包括王老师本人,纷纷泪下。)

因为学生的情感被那带有温度的文字激起兴趣,也激起学习语文的热情。心生情动,怎么会学不好语文呢?

共历生命成长,教师就要学会等待,不可揠苗助长。当今小语界,流派众多,名师辈出。曾几何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意语文”让我们如痴如醉,流连其间;“激情语文”让我们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简单语文”又让我们大刀阔斧,删繁就简……“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我们不妨静下心想一想:我们不是名师,我们的班级不同于名师的班级,因此名师的教案固然好,却不可复制。再说,种子能在一天内长成参天大树吗?雏鹰能在一刹那学会展翅飞翔吗?当然不,那我们又怎能指望学生在一节课内达到类似成人思考的高度呢?要知道,孩子生命中的每一天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尊重和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面对学生,教师要冷静,思考,再冷静,再思考。没有最好的语文教学,只有最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没有最深刻的语文教学,只有最符合学生此时此刻心智发展的语文教学;没有最成功的语文教学,只有最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让我们用等待,唤醒学生生命之花的种子,共同经历那从发芽那长成花蕾,从含苞欲放到欣然怒放的美妙旅程。

揠苗助长教案范文5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后反思

1.课后反思可以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后反思能让教师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一名教师只有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情况,注意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成败与得失,他才能总结出完美的、正确的教学规律,尽快形成自己的经验,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为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好积淀,打好基础。

2.课后反思能让教师形成一种学习、研究的意识

学习、研究意识的养成,是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人才的基础,要搞好课后反思,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理念,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这样写出来的课后反思才有深度和新意,所以课后反思能不断地培养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

3.课后反思能促进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改革

课后反思首先是“课”(即教学活动),这是实践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认识、熟悉实际工作中的种种现象,比如成功之举、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的闪光点、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反思”还是教师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得失成败,这是教师教学理念提升的过程。教师通过运用理论对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不断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样教学反思便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这样的相互作用,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实践和指导依据。

二、课后反思反思什么

1.反思成功之举

它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的预设的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的做法,教学中应变得当的举措,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新教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一些基本原理的实践与运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例如,在教学《 揠苗助长 》这则寓言故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抓住重点词句自学,了解故事内容,弄懂故事寓意,我只做相应的点拨和引导。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同样了解了故事内容,弄懂了故事寓意――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不但办不好事情,有时反而会把事情办糟。这个设计运用了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2.反思不足之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或失误之处,课后对它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使之成为自己今后在课堂教学上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学“整10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中,在课堂小结时把课题写成“整10数减一位数的减法”。一位学生问我:“老师,32也是整10数吗?”我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并及时做了纠正。反思诸如此类的失误与教训,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3.反思课堂教学机智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偶发一些事件或情境,形成“教学梗阻”,此时教师会产生瞬间灵感,化解“梗阻”。这些灵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教师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间过长而遗忘,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不断积累教学灵感,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评一道测试题时,发现很多学生做错了,讲解时学生还是不理解题意,难以解答。这时,我看到自己所拿的粉笔,于是灵机一动,就从粉笔盒中分别抽出9枝红色粉笔、11枝绿色粉笔、16枝白色粉笔摆在讲台上,然后设置问题:用2枝红色粉笔、2枝绿色粉笔、3枝白色粉笔组成一组粉笔,讲台面上的粉笔最多可以组成几组粉笔?之后抽5个学生到讲台上动手操作演示,其余学生在座位上演算。学生通过操作演示,一下子就解决了这道难题。通过“触类旁通”的教学机智,终于化解了我的“教学梗阻”,我和学生都得到了收获。

4.反思学生的“闪光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这些难能可贵的“闪光点”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中,让学生判断“2009年是不是闰年”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说“不是”,只有一位学生说“是”。他的话音刚停,学生们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他,然后又注视着我,有的还发出了嬉笑声。我也感到不解,本想批评他“捣乱”,但转念一想,何不让他说说理由。于是我叫这位学生说出理由。他接着说:“有人找我爷爷看日子,想在5月办酒,我爷爷说5月有两个月,不如到秋收后再办更好。多一天是闰年,多一个月也应该是闰年。”原来他说的是农历,我事先真的没有想到,于是我表扬他勤动脑子,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之后再解释公历的闰年与农历的闰月的由来和区别。同学们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看到了这位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我不仅保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更给予了他继续勤于思考的鼓励。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我相信,这位同学不只是快乐两个月,而是两年、20年,甚至是一生。

5.对下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创造性反思

一节课下来,教师静心寻思,自己课堂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有何新举措,对学生的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及时总结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扬弃,设计下节课的教学思路和设想,可以使今后的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三、课后反思要注意什么

1.课后反思要及时

只有及时才能把教学中的成败与得失、机智与闪光点、感悟与心得如实地记录下来。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淡忘。

2.课后反思要实际

进行课后反思,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更不能把它当做一种负担,这点对农村小学教师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把它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反思的内容必须真实,对今后的教学才有促进作用。

3.课后反思要深刻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做好记录,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的不同情况,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课后反思内容要灵活

在研讨活动或写教学笔记时反思内容应全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在教案后或时间不充裕时,可选两三点重点写,其余简略写,待后再认真整理,形成教学笔记或心得。

揠苗助长教案范文6

一、确定后进生名单,寻求致后原因,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

早在2000多年以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

如何了解后进生致后的原因呢?我们认为主要是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从班主任那儿查阅每位学生的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德智体,家庭情况和特长,从中了解情况;二是要做细心人、做有心人,对学生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人,要进行一番深入细致地观察摸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基本上把后进生的致后原因掌握了。通过分析归纳我们认为后进生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成绩差,二是行为差,三是纪律差。而导致"三差"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受教学因素的影响,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四是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这"三差"、"四因因素",后进生们有的必具其一,有的二者兼有。

情况摸清了,原因找到了,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结合实际情况,就可以制订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后进生转化计划。"转差"计划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后进生名单,二是基本情况和致后原因分析,三是转化措施和目标。根据各班了解的情况这61人中有30人是成绩差、纪律差、行为规范差,还有11人属成绩差,8人行为习惯差,10人纪律差。这61名后进生中其中有20人属环境因素的影响,20人是家庭因素的影响,有11人属教学因素影响,有10人属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批后进生,年段和各班级都制定了转化计划、目标、措施。经一年的诱导转化,到了二年级,前不久我们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都达到或基本达到了目标。后进生名单确定了,致后原因找准了,转差计划制订了,方案措施落实了,那么我们做起手进生转化工作来就会有的放矢、得心应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坚持"三心""两信",做到理解尊重,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所谓"三心"就是爱心、信心、耐心;所谓"两信"就是信任、信用。这是教师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系列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所谓"江山易改,本性

难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欲速则不达。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任何操之过急,速战速胜的想法和行为都会造成揠苗助长,适得其反的后果,后进生转化工作也不例外。

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后进生,要给他们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摸清后进生的致差原因,而且要知道后进生们并非什么都差,在他们身上肯定有很多优点;我们不仅要与后进生建立一种和睦可亲的关系,使后进生消除生疏感、惧怕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而且还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长处给予肯定、给予赞扬,并给予他们以充分的信任,以保持和挖掘他们强大的内驱力。我校98级企业管理班的学生陈××,在初中不做课堂笔记,不做作业,不上早晚自修,不打扫卫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差生",尽管如此,在他身上还有优点,那就是爱好体育。在我校去年举行的二十五届校运会上,他连夺了高中男子1500米、3000米长跑二项冠军,为班级争得了重大的荣誉。班主任贾庚海,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予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励,把他评为班级的"体育明星",充分地给他以信任,让他作了班上的体育委员,然后抓住了这个契机,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对他在学习上、纪律上、行为规范上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及时加以引导。现在这位学生转化极快,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一年过去了,今年的校第二十六届校运会上,这位学生是再创佳绩,现在看来,一个学习专心、遵守纪律、积极向上的"新他"出现在团体中班级里,看到孩子变化这么大,家长感激不已。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同于种植业,也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不能一蹴即就,企求短期见效。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对后进生做了许多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转变却很慢,收效甚微。这时如果缺乏耐心,就会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容易泄气。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是漫长的、曲折的,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的飞跃。后进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生的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当学生有所好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让差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后进生都是可以转化的,只要功夫深,铁捧磨成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即使是一座冰山,也能融化,何况是学生。所以我们说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半途而废,浅尝辄止,让后进生继续老牛拉破车,仍旧破罐子破摔。我们对后进生的转化首先要具有十足的信心。信心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要充满信心,都要满腔热忱。要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后进生的转化和进步是没有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总是一波三折、螺旋上升的。所以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的,教师大可不必为此拍案而起,怒发冲冠,大可不必心灰意冷,悲观失望,而应该冷静对待、正确引导。要保持一种常态心理,与学生沟通,并建立友谊,用教师那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师德给后进生以宽容和谅角。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知道孩子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教育者硬认为孩子有这种意图,是蓄意干不良行为的,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这样在教师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时,把所有的根子都砍掉了。结果使他们生机勃勃的幼芽枯萎了,因此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下,还应当给他们’松绑’,给他们一个悔改的机会,使他们逐渐进步。

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政教处、保卫处、年段室齐抓共管,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生管老师通力合作,是转化后进生的三大法宝。

导致后进生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校、家庭、社会不仅要各负其责,而且还要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四、端正办学方向,改革教学方法,实行人类推进,因材施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枢纽核心。

我们学校在推进转化后进生工作中也推出了一个"春笋计划",我们的口号是"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首先,学校明确提出,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优先考虑后进生,实行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具体操作如下: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后进生,要备后进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后进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后进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上课实行老、中、青教师"结对子、传帮带"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教师的教案要定期检查,其中"后进生转化"是检查的主要内容和项目。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后进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后进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把比较简单直接的实验让后进生来完成,要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

三是各科任教师对后进生实行课堂笔记检查批入的制度,指导和督促后进生们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二是控制后进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三是可以解决"入门"和"兴趣"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后进生,要让后进生"吃小灶",

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后进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

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后进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后进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学校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后进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后进生,对于后进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些基础上,我们还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后进生尽快"脱贫致富"。

三是学校经常开展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竞赛,如校运会、文化艺术节、小制作、小发明、书法竞赛、歌咏赛等,为学生搭建一个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舞台空间,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体验出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

五、坚持动情、明理、导行,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后进生转化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被有些人视为转化后进生的法宝和利器,而我们却认为是转化后进生工作之大敌、大忌,是不能允许的,必须加以制止和杜绝。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我们应做到两点:一是不对学生的身体施加体罚,不允许对后进生罚站、罚跪、罚饿、罚做、罚款,禁止扯头发、揪耳朵、煽耳光、打飞拳、踢飞脚;二是不对学生精神上施加不公对待,不允许对学生讽刺挖苦、谩骂威胁。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尊严,不能把后进生置于"物"的地位,把学生当作奴隶,如果这样就会给后进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行为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这种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做法,不但不能使后进生回心转意,而且还会导致后进生产生敌对情绪,变本加厉。教书育人德为先,体罚学生师缺德,对于这样的教师在我们学校不仅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还会给予严重的处罚。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后进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有道德、有教养、有纪律,从而少犯错误。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我们推崇的艺术和方法可以概括为"明理、动情、导行"这六个字。明理就是晓之以理。在转化后进生时,我们一定要采取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态度,决不能以势压人。批评教育不仅要合道理,而且也要合情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其理"而"改其行"。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后进生是由于不明事理而违纪犯规的,不知者何以为怪呢?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一是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学校"十六无"、年段的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年段和班级的量化评比细则打印出来,让学生认真阅读。二是从报刊杂志上摘抄一些针对性强的文章,作为学习资料。

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始终遵循"爱"的原则,要爱生如子,要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地认识自已言行的错误,让学生鼓起勇气改正,抬起头来作人。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寓理于情、念情论理、情理交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改其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嘉言懿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教师自身态度暴躁,对学生乱打棍子,乱扣帽子,乱定结论,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也就无法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了。

六、把握好后进生容易反复的几种情况,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是巩固后进生转化成果的可靠保证。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般包括五个环节:醒悟、改悔、反复、稳定、发展。这五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此,加强每一个环节中的工作,是后进生转化工作顺利进展的可靠保证。

一般说来,下面六种情况,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防范就会容易出现反复:一是班级集体松懈时;二是科任老师不配合时;三是节假日和双休日时;四是受到误会冤枉时;五是父母出现矛盾或离异时;六是旧时肝胆朋友影响时。

后进生转化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班级纪律较差、班风不好,转化中的后进生很可能不能自已而引起反复,所以我们应该全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优化的环境,发挥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同化力;在后进生转化中,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很可能因为科任老师一句话或一个单位的处理就会引起后进生反复,所以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要努力争取科任老师的配合;后进生转化开始是不自觉的,如果不加以督促,如果碰上节假日、运动会、双休日,就可能形成空档,造成后进生的反复,所以我们要做到假前提出要求,假中搞好联系和走访,加强空档管理防止反复;后进生由于平时给人的印象差,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又常常用习惯的心理定势来看待他们,这样就难免使后进生有时会受到冤枉误会,这时也可能会造成反复,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公正、平等,不偏袒好学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当他们的父母发生矛盾或离异时,在这个节骨眼上很可能会造成反复,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一空白,进行家访谈话,避免可能的事情发生;当转化中的后进生受到旧时肝胆朋友影响时,后进生往往会发生反复,所以我们要及时隔断他们与旧时肝胆朋友的关系,与家长一起共同配合,联手防范。

教育好一个后进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大德行,是教师工作最高水平的体现,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同样重要,同样光荣。如果我们做好了这项工作,那将是功德无量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滴水能穿石,绳锯能断木。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辛勤劳动,循循善诱,就一定能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后进生们也一定能够转化得更快更好。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