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先进员工事迹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先进员工事迹材料范文1
他平时主要负责技术标的编制工作,由于年龄较大,眼睛有些花了,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的熟练程度显然比不过年轻人,同样一份稿件,他常常需要付出比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但他不怕累,不怕麻烦,上班弄不完下班弄,平时弄不完周末弄,克服各种困难咬紧牙关,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次技术标编制任务。在2017年由他牵头组织或参与编制的技术标达十余项,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中KK五期市政五标段项目、河南省住宅项目、安徽二期低收入住房项目均成功中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虽然他即将迈入老年人的行列,但学习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他始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人才能有精神,生活才能有目标。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他克服年龄大所带来的各种不便,努力学习电脑操作知识,下班后去书店购买最新的软件应用书籍来学习,去网上下载视频演示教程,遇见较复杂的软件问题就跟部门里的年轻同事一同讨论解决,通过学习现在他可以做到熟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可使用project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使用梦龙软件编制项目网络图等。
他是个热心肠,作为一名老同志,他始终愿意将几十年的工程施工经验无私的分享给年轻人,让年轻人尽快的成长,早日担当重任。因此,每当部门中有年轻同事跟他探讨施工技术问题时,他都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去解答,将他所知的毫无保留的分享,耐心的教授,将他的经验甚至走过的弯路、获得的教训都分享给年轻人。
先进员工事迹材料范文2
冬季的长白山老岭山脉,广袤林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景色非常美,但这也正是山里人采伐的黄金季节,在这个飘雪的季节里,数以百计的林业工人,都在紧张的忙碌着。2006年,因采伐指标下来的晚一些,林场由生产科统一实行木材生产采伐作业管理,时间紧,生产任务重,密林深处,油锯声、拖拉机集材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干劲十足,就在这较劲的时候,集材拖拉机紧紧地咬住了伐木工的“尾巴”,撵得伐木手满头大汗直不起腰,尽管拼命的赶,可还是供不上木头,使生产一时出现被动。对这件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场召开的生产动员会上,低头沉思了很久的他,猛得站起来,掷地有声的说:“我就不信那个邪!给我一道锯,我保证完成任务”这几句话震得会场静了好一会,接着便嘁嘁喳喳地乱了营。场领导尽管心里为**捏了一把汗,仍是果断地和他立下“军令状”。可有谁知道,在春节前,**在下班的路上不小心被松钉扎伤了脚,春节过后,他的脚刚刚消肿,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便又立下了这么一个“军令状”啊!为了这个“军令状”,白天他忍着脚上的伤痛和助手早出晚归,中午少休息,千方百计在时间上做文章。到了伐区,第一个拉响油门的是他们,最后一个下山的也是他们。一天下来,8缸油“喝”个精光。不仅供上了拖拉机集材,而且还提前半个月完成了任务。
2005年深秋,距场部48公里的老虎山伐区有一块设计约800m3的林班需要在元旦前完成采伐任务。此时的老虎山因海拔高,接近高寒,气候变化无常,整天狂风怒吼,风雪交加,采伐作业难度特别大,场领导找到他,问他能否按计划完成,凭借着十几年的采伐作业经验,有胆有识的他信心十足地回答说:“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就这样,他带领班组20几个工人到达采伐地点,临时搭起简易工棚,随即投入到紧张的采伐作业中,伐木、打枝、造材......,多变寒冷的气候,突如其来的风雪随时向他们发出阵阵狂吼和挑战。然而,工人们在他的带领下,没有感到畏惧,没有被困难吓到,他们告诫自己不能松懈,要克服困难,保证生产。为了清理积雪,打安全道,和降低伐根,他和助手,手中又多了一个辅助工具--铁锹,采每一棵树前,都要先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清理干净,打好安全道再进行伐木。他每天都是一身汗水,一身冰霜,一身炭灰,累的腰酸背痛,夜里常常碾转反侧不能入睡,也有时常常被自己的梦话喊醒。但他从没有耽误第二天的正常出勤,也没有因为伐倒木紧张而影响生产。更没有任何的条件和怨言。伐木工在他的带领下,迎风雪,抗严寒,白天劳作在山林子里,饿了啃口冰凉、透硬的干粮,夜里穿着棉袄、大衣“全副武装”地睡在四处透风的简易工棚里。就这样奋战了三个多月,按时完成了800m3的木材生产任务。当他望着一车车运下山的木材,似乎忘掉了经历过的苦和累,心中涌出的是几份心慰与自豪......
2006年,林场让他担任二道沟南岔伐区做现场员兼采伐组组长,负责该伐区4500立方米的木材生产任务。年初,他首先对能生产木材的山场进行实地踏查,确定采伐地点,带领设计人员对所有地块进行了采伐设计。采伐林班确定后,他开始组织生产作业人员,把生产4520立方米的任务分成了7个作业组,明确了作业数量和生产完成质量和时间。他积极组织伐木工人上山采伐并按预定时间完成伐、打、造任务,并及时抢抓雪后有利时机组织人员进行串坡、集材作业,合理调配车辆进行木材运输。去年的冬天沿冰特别大,运材道路特别危险。他每天除安排山上山下的生产外,还得亲自带领养路人员修路、养护、排水、刨冰,确保第二天运材的顺利进行。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场下达的生产任务。
林场每年都开展以降成本、压费用、强管理、保安全、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立功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的目标。对此,**能够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工作中,同其他职工一道进行政治、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已。并时常同工人们一起开展各种小型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业余时间,他时常与同志们谈心,互相切磋生产经验,促进了同志们间的友谊。为了拓宽职工的致富渠道,2005年春天,他带领工人从林班中挑出40米枝桠材种植木耳,两年来纯收入达一万五千五百元。二道沟工队远离场部,交通条件极不方便。为了抓好小家建设,他总是率先垂范。工舍墙坏了,不用别人说,他就主动对房屋进行了维修;炕不好烧,他就及时查找原因,清除炕里的灰尘,使火炕不在四处冒烟。为了能够吃上新鲜蔬菜,他带领几个人,在工队房后种植了近一亩地的菜园,园里种植了各种蔬菜,这样既节省了伙食费用,又改善了生活。
**同志不仅工作扎实、技术过硬,而且在思想上也积极进步,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在他身上也曾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令人振奋的感人故事,多少次工队锯烧柴的油锯坏了,晚上没有烧柴,他都不顾一天的工作劳累,走上一两公里路,到伐区背回自己的采伐油锯,为工队锯烧柴。多少次因风大或者下雪天,采伐不能正常出勤,他都会不是帮助工队修锯,就是帮助食堂劈柴,要不就是替工友缝缝补补,总之,他是一个热心而闲不住的人。
先进员工事迹材料范文3
自2002年3月担任抢修队长至今,饶国勤带领抢修班担负着城区客户的用电抢修服务工作。6年了,为了客户的电力故障能及时排除,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即使生病,也是能不去医院就尽量撑着,实在熬不住了,就去附近诊所挂个掉瓶,可是一接到抢修电话,拔下针头,就得冲向现场。由于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将爱心和平安传递到千家万户,他也多次被市、县公司评为"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入选黄冈供电公司"十大爱心使者"。几年的抢修工作实践,饶队长总结出自己的服务心得。一要热:热爱岗位,热忱服务;二要熟:熟悉街道门牌,熟悉电网分布;三要快:到达报修地点快,解决处置问题快,反馈信息快;四要满意:客户满意为前提,自己满意是责任,组织满意是动力;五要忍:对客户不理解而受冤枉的要忍,做了好事别人说三道四的要忍,外出抢修时间过长,家人的责怪要忍。就是这套饶氏抢修服务哲学,帮助饶队长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抢修任务,将"电力110"这一品牌打入用户心中,也让大家记住了那个热情服务的"小饶"。在此,我们采撷了饶队长工作中的几个小片段,让我们共同感受他的服务理念。 事迹材料网
一个人的抢修队
110抢修队说起来是个队,固定的队员也就两个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抢修队的运作就是这样。每次接到抢修电话后,饶队长就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发生故障所在辖区的电工组,共同进行故障抢修。这样一来,饶队长就成了整个抢修队最关键的人,也是最忙的人。因为抢修,前年的除夕夜,一家人因为等他,吃年饭的时候,正好是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同样是因为抢修,去年的年夜饭,他压根儿就没能参加。
在他的日程表上,既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也没有星期天或节假日的休息。只要是客户一个电话,哪怕是狂风暴雨、哪怕是烈日当头、哪怕是夜深人静,亦或是饭碗拿在手上,扒向嘴里,也要立马放下,迅速赶赴故障现场。对此,他那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妻子也曾有过埋怨,因为有着同是电力人的理解,慢慢的就被他对待工作的那份热情和执着所感染,不再说什么,而是默默承担起全部家务及照顾儿子的重担,从生活起居等各个方面全心全意照顾着丈夫,给予了丈夫工作最大的支持和理解。有时候碰到凌晨的一些小型抢修,不好联系人,于是夫妻二人便结伴前行,妻子当起了丈夫的监护人。
对此,小饶觉得特别对不起妻子,妻子对这个家付出得太多太多了,他能够回报妻子的,惟有用更加勤奋的工作和更优异的工作成绩。
抢修队长的热线
抢修队长"热线"就是一部普通的小灵通,在"95598"服务热线开通前就是浠水县城区的抢修电话。因为大家熟悉这个电话,现在和95598一样成为城区大街小巷电力客户心中的"热线",一辆抢修车,一套抢修工具,一个开水保温瓶,一个司机兼抢修队长和一个同伴,就是和这个热线有关的所有故事。
还记得,那是2005年的初秋的一个傍晚,闷热难当,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让刚从抢修现场回来正欲冲凉的饶队长又冲出了家门。
原来家住浠水县清泉镇民福路徐家田区的徐少福老俩口刚吃完晚饭,老头子在看《焦点访谈》,老伴正在厨房里洗碗。突然,"嘭"的一声响吓掉了徐老太手上的碗筷,她紧张的抬头一望,墙上的电表箱闪着火冒着烟。她丢下碗筷跑出来叫道:不好了,不好了,起火了。叫声中,周围一片漆黑。受到惊吓的徐老太捂着胸口说不出话来,拉了拉老头子示意他打电话,可是写在墙上的号码却因天黑看不见。隔壁的邻居连忙说:"是打那个热线吧,我知道号码。"
先进员工事迹材料范文4
乍一见到田国柱,怎么都不会把他与一个民营企业家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有着山东人特有的质朴与憨厚。他那墩壮的身材、憨厚的表情、质朴的谈吐,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红润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仿佛一个永远不知犯愁的人。然而,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个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大胆创新、不知疲倦的开拓者。从其“蒜经纪”、“冷库主”、“大老板”、“父母官”等一连串闪光的头衔中,不难看出他创业的历程、不倦的追求和辉煌的业绩。
购销行业的“蒜经纪”
田国柱是个不甘寂寞、不愿固守清贫的开拓者。年高中毕业后,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他,时刻不忘发家致富,有过许多创业的梦想,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先后养过猪、开过饭店、搞过棉花收购、农产品贩运、副食品批发等,其间,有过成功,有过挫折,遭受过失败,起起落落,坎坎坷坷。虽经历了诸多磨难,但他求发展、盼发展的决心没有变,干一番事业的劲头没有减,时刻在积聚力量,寻觅发展的商机。
年,大田集镇开始进行大蒜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了年,全镇大蒜面积就达万多亩。由于面积的迅速增加,购销队伍没有发展起来,出现了严重的产销矛盾,大蒜上市后最贵时不过几分钱每市斤,到了后期就无人问津,全部被群众倒进了沟里,许多群众血本无归。正是这次惨痛的教训,使田国柱看到了从事大蒜购销的潜在商机。他决心投身大蒜购销行业,去拓展一片属于自己的经营空间。
年初,他从自己多年的积蓄中拿出万元,在紧邻东丰公路北侧建起了间货站式收购摊点。又自费到国内的老蒜区去寻找客商,花费万余元,历时两个多月,先后到苍山、临沂、金乡和河南的中牟、新郑等地上门联系客户,行程多公里。好事多磨,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当年就有河南和省内的多个客商前来联系,按每市斤分钱的“劳务费”让其为他们代收大蒜。这一年,仅“劳务费”一项,田国柱就收入了万多元。初试成功的他,不断联系外地客商,迅速扩大业务范围,此后每年光代收大蒜一项就获利多万元,成为镇内首屈一指的大蒜代销商。在经营过程中,他慢慢发现,自己忙前忙后,只不过争了一点“小钱”,而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赚去。为什么要让他们主宰自己,自己何不直接与外贸部门签定供销合同,获取更大利润呢?田国柱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他是一个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的人。
年,他注册了自己的农产品购销公司,招聘了名业务人员,购买了一部东风型货车。一切齐备后,他又一次开始了艰辛的旅程,先后跑青岛、去深圳、上广州、到龙口,找外贸进出口部门联系,洽谈签定大蒜购销合同,当年便签定了余吨的大蒜购销合同,一个销售季节下来,他稳稳地赚了多万元。
“没有不好的生意,只有不好的生意人”。田国柱深谙其理,他经常提醒自己要诚信为本,善待客户。年,在为青岛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装货时,由于要货时间紧,装车时又是傍晚,货棚下面堆放的大蒜太乱,装卸工不注意,把直径公分的大蒜当作直径公分的装了车,因为天黑,监督装车的人员也没有发现,一车吨的大蒜就这样直接发往青岛港。第二天,田国柱发现后,急忙召集公司全体员工,用自己的车装了吨公分的大蒜,迅速送往青岛,及时换回了错装的大蒜。本来这一责任不在供货方,应由青岛方面前来监督的人负责,但这一来一往,就使田国柱损失了多元。很多大蒜经销商私下里都说田国柱放着赚钱机会不赚,反倒赔钱,真傻!而田国柱则认为,做人要诚实,经商更要守信用,占一时的“小便宜”,将损坏用多少钱也不能买来的信誉,会断送经营前程。正是他这种诚信的理念和务实的作风,吸引了一大批客商。青岛、龙口和济宁等地一些外贸部门纷纷把其作为在大田集镇的唯一大蒜经营商,使其年经营大蒜在万吨以上,获利余万元,成为大田集镇乃至成武县最大的大蒜经销商,铸就了他的“蒜经纪”霸主地位。在他的带动下,全镇从事大蒜经营的经纪人猛增,每年有余人设摊收购大蒜,既推动了大蒜的流通,又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还催生了一处占地万平方米全市最大的大蒜批发市场。
储藏保鲜的“冷库主”
田国柱是个不满足现状、不懈追求完美的人。在经营大蒜的领域里,他可以说算得上功成名就,利润可观的佼佼者。然而,这个不安分的商人,他却在寻找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年,他在同外地客商闲谈时,得知苍山、临沂等地的大蒜经营者纷纷出资建设恒温库,搞大蒜冷藏保鲜,一年四季都可以经营大蒜,既有出售的主动权,又可抗拒市场的风险,且效益比较高。获取这一信息后,他决定先考察一番,看市场到底如何,前景是否光明。经过到外地实地考察了解和请专家分析论证,坚定了他发展恒温库的决心。
年夏,他拿出多年的积蓄万元,一下子就建起了门联体恒温库,成为当时大田集镇建设恒温库的第一个“吃蟹人”。恒温库建起后,他从外地高薪聘了保鲜技术人员,小心谨慎地经营,第二年,他以全部恒温库作抵押,从银行贷了余万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储藏保鲜了余吨大蒜,当年便获利余万元,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收回了全部投入。年,他乘胜追击,投资万元,又建起了门恒温库。目前,他已拥有门恒温库,年储藏大蒜、蒜薹万余吨,成为济宁和菏泽两市最大的大蒜保鲜业主。在他的带动下,一些群众纷纷效仿,全镇已建起恒温库余门,年储大蒜、蒜薹万余吨,成为名振一方的大蒜冷藏保鲜基地。
逆境与顺境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结伴而来。××年,田国柱遭受了有生以来的巨大打击。当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一些大量进口中国大蒜的国家,纷纷出台抵制政策,拒绝进口中国大蒜,导致当年库存大蒜价格直线下跌。仅此一项,田国柱一下子就赔进去余万元,几乎血本未归。经受打击后,田国柱更加注重分析市场,了解国际形势,规避市场风险。××年,当他获得韩国和其他一些进口中国大蒜的国家取消准入制度,他预感到一个大好时机的到来。于是,他决定抓住这多年不遇的时机,把自己恒温库全部自存大蒜,将上年损失弥补回来。一些好朋友了解情况后,纷纷登门劝说:“你别再自存大蒜啦!把你的恒温库租出去,一年的租金也可收入多万元,就是除去日常开支和税费,你也能净剩多万,还是稳当点吧。如果你这次再赔进去,恐怕你这辈子都翻不了身啦!”然而,田国柱认为,有机遇就不能错过,否则,将会遗憾终身。他毅然选择了自存大蒜,由于他的信息准确,分析正确,措施果断,当年保鲜大蒜一路上扬,出现了有史以来最高价。这一年,他不但收回了上年的全部损失,反而又赚回了余万元。在这一赔一赚中,他又发现了问题,看到新的发展机遇,萌生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计划。
民营企业的“大老板”
田国柱是一个永不满足、不知疲倦的人。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像他这样拥有万吨恒温库,年收入都在二三百万元左右,家产逾千万的“富户”,就不要再去冒风险,担惊受怕了,守着摊子过安稳幸福的日子才是明智的选择。然而,田国柱的梦想不是享清福,颐养天年,而是追求卓越,实现自已真正的人生价值。
在恒温库经营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又把目光放在了搞大蒜深加工上。只要心动,就有行动,是他一贯的作风。今年初,他决定借助自身储藏大蒜的优势,依托镇内优惠的政策,上马一处以蒜粒、蒜粉生产为主,集蔬菜脱水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走“自我收购,储藏保鲜,脱水烘干,加工成品”一条龙、多元化发展的路子,让企业早日跻身于国内最为先进的大蒜精加工企业之列。在紧邻其恒温库群的右侧,一下选址亩,计划总投资万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投入万元,运转后,再注入资金万元上马二期工程。目前,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正在引进安装设备之中,年底可投入运营。田国柱向我们介绍说:“蒜粒、蒜粉一期工程建成投入生产后,日可加工蒜粒、蒜粉余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余万元,创利税近千万元;二期工程上马后,日加工能力将达吨以上,并可加工其他脱水蔬菜,该项目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蒜粒、蒜粉和蔬菜脱水加工企业。”
躬身办事的“父母官”
田国柱是个不愿清闲、甘于奉献的实干家。今年初,在田国柱生意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艰巨的使命降临到他的身上——被镇党委任命为田集村党支部书记。田集村是个多人口的大村,在大田集镇手屈一指,不但人口多、摊子大,而且姓氏杂、人心散,是全镇出了名的“难管村”,多年来村干部走马灯似地频繁更替。镇党委把为该村找个好的“当家人”作为“双强双带”活动的突破口,经过群众、党员推荐,党委认真考核,才把这个重任落在了田国柱的肩上。
田国柱担任田集村党支部书记的消息一传开,村民个个喜笑颜开,而他的亲朋好友却没有喜庆之意。他们纷纷劝说田国柱“你现在都忙不过来了,再挎上个‘大袍袱’,看你的企业怎么发展,弄不好你是赔钱又丢人!”田国柱心里也清楚,亲朋们的这番话是为自己好,但是,他更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党员,如果只顾自己挣钱致富,不就辜负了田集村四千多父老乡亲和镇党委的信任吗?是党员的责任感使他毅然肩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田国柱却是一个不守常规的人,他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了为群众办实事上。田集村是方圆百里闻名的农村大集,近年来,商业街和农贸市场的道路损坏严重,坑坑洼洼,影响了商贸流通,村内群众报怨,赶集的人员埋怨。田国柱决定解决这个难题,重新铺修集贸市场的主要街道。方案好定,资金难寻。为不增加群众负担,田国柱利用在企业界的影响,搞赞助捐款。自己首先从公司拿出万元,又带着全体村干部一个企业、一个工商户、一个部门的游说拉赞助,历经一个多月,终于筹足了资金。
俗话说:世有三般苦:打铁、筑路、磨豆腐。铺修公路多是在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热人,一般人难以承受。然而,在田集市场改造的几个月里,他却天天扑在工地上。对每一条街、每一条路、每一条下水道,从规划到设计、施工、监督、验收,他都亲自把关。即使在其大蒜脱水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他都不曾离开半步。在那段时间里,鑫源公司的重大决策等日常事项,几乎都是街道施工现场拍板定案的。一些施工人员曾对他开玩笑地说:“街道施工临时指挥部成都快成了您的公司总部了,您干脆将鑫源公司总经理的牌子挂在指挥部一边,省得您公司的人和外地客商到处问、到处找您啦!”几个月下来,田集村的三条大街焕然一新,而田国柱原本发红的脸,在夏日骄阳的暴晒下,变得更黑了,多斤的体重一下子瘦掉多斤。工程结束后,妻子心疼的直掉泪,责怪地说:“你看你,咋这样不注意身体,都成了‘小黑鬼’啦,多难看!”而田国柱却幽默地说:“我这既减了肥,又晒了日光浴,既壮了身体,又美了容,这样的好事上哪里去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田国柱在从成功走向辉煌的时候,仍不忘自已常说的一句话:“人总是要有点精神,我就想多给这个世界创造点财富,让更多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他成功了,圆了自己从“泥腿子”到“大老板”的梦,成了响誉成武大地的民营企业家。但他没有满足,没有忘记当干部的神圣使命,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他正努力实现着心中另一个更大的愿望,把自己的企业办成全民参与,人人获利的好项目。目前,他申办的千亩绿色无公害蔬菜示范园项目,已被上级批准,确立为山东省绿色农业重点扶持发展项目,租用的亩土地已经落实。田国柱满怀信心地向我们描绘了他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我要尽快开发,用—年时间,把它建成省内知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打造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力争年后,使全镇绝大多数群众都加盟到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中来,让大田集成为一个闻名全省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先进员工事迹材料范文5
1、通过努力创新推动实现了对公司作业模式变革的有效推广,由最初单一的作业模式,逐步推动了小组作业、小分队作业、二程接驳、区域直发、外部资源合作等作业模式,并在推行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确保了作业模式作用的有效发挥,实现了全区作业模式量的增长和质的突破,有效促进了客户服务质量的改善和快件收派时效的提升。共计推动区域直发线路8条,小组作业39组,大货专派4组,AB班77组,小分队作业98组,二程接驳线路49条,外部资源合作70家,校企合作2家。作业模式覆盖率全区达到80%。
2、通过对公司营运车辆资源闲时时间的梳理,推动营运车辆闲时二程接驳,实现了营运车辆资源的充沛利用。针对不同点部的区域特点,为保证快件时效提升和客户感知度提升,推动小时工二程接驳线路,通过二程接驳的推动,有效提升了快件收派时效和快件回仓率,减少的员工的往返耗时,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3、通过作业模式的推广推动,作业模式覆盖率逐步提升,分别对全区单元区域的服务里程数和油补数据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区域油补梳理,12年二季度油补成本下降2万多元,12年四季度油补成本下降3万多元,为公司节约了油补成本的支出。
4、通过对校园市场的开发及高校合作模式的洽谈推动,与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我司解决了人员需求和学校学生的就业输送问题。
先进员工事迹材料范文6
作为老铁路的后代,不能丢脸,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创出一番业绩,在艰苦的考验中成为强者。他刻苦学习,为了早日掌握工作要领,熟悉作业程序,他坚持跟着老同志仔细看、认真学、默默记,经过一番努力,他的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很快掌握了起、拨、改、捣的技术,成了工区的生产骨干,他把干好本职工作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先后干过养路工、巡道工、班长、工长,从不示弱永做强者。
随着铁路的改革,维修体制的改革,2002年3月份又被调入保养工队任工长,这就是工长***。新建的队人员多,思想不一致,管辖设备数量多、型号规格复杂,针对这一现象,他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时时用全国劳模袁绍根的先进事迹教育工队职工,用集体的力量帮助人,用老工人敬业爱岗的精神激励人,使工队职工形成一个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坚强集体。多年以来,共同的目标使这里的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氛围,增强了敬业爱岗的自觉性。
养路工的工作周而复始,在线路的动态变化中,从事简单、重复、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奉献、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把忍辱负重、不甘人后、自加压力、扎实工作,作为养路工职业道德重要内涵,自始至终地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在去年的提速安全标准线建设中,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困难多等诸多挑战,痛下决心、实干为先、背水一战,顶着烈日炎炎的七月,骄阳似火的会战的场面,人山人海,上千人组成的施工队伍,人头攒动、一字排开,挥铣舞镐,号声连天,好不热闹,我们队的职工大多担任技术指导和施工防护工作,大家站在似火的骄阳下,酷热难耐,钢轨旁的温度高达四十多度,个个汗流浃背,挥汗如雨,脸上晒起了皮,嘴上起了泡,每天早上六点多上班,晚上八九点下班,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停的跑着、喊着、检查着,下了班回到家,话也懒得说,腿跟罐了铅似得迈不动,连饭都不想吃,到家就想倒头睡觉。几十天下来个个变得又黑又瘦,跟换了个人似的,我们工队的女职工有的孩子还小,白天她们不能按时接送孩子,晚上又不能陪在孩子的身边,尤其是整治线路病害时,“天窗”点有时在大半夜,晚上上班只好把孩子放到邻居家,孩子抱着妈妈的腿又哭又闹,她们的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可是到了作业现场,她们就忘记了一切,个个巾帼不让须眉,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
有一天我们的队长高烧39度,连针都顾不上打,硬撑着在施工工地上奔忙,晚上还要组织道岔破底清筛,大家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和烧红的脸庞,很是心疼,只好找来附近乡村的大夫在大轿车上给他打吊瓶,等他打完后又到施工现场继续指挥工作,虽然又苦又累,大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尽快建成安全标准线,多少人带病坚持工作,多少人没有休过双休日,不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他们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充分体现了我们养路工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及他们努力拼搏、顽强进取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