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工程就业方向

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基础生理实验课体系 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 研究性教学 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TH79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引言

依据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诸种变化,以及国家自主创新对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与创新要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本文提出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要,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多模式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该种实验教学体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实验教学的多模式化组织以及综合性开放式实验考核评估2个方面。

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仪器专业的学生在实验技术上应培养具备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与仪器等硬件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医学应用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医疗管理、医疗服务有机结合的高级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做到面和点的结合,既要保证知识面广,同时要重点突出。但现状是生物实验与仪器等软硬件平台的挂钩程度不够。目前生物学实验一方面主要涉及以细胞等微观生物信息为主的实验数据,主要以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解剖学为代表;另一方面涉及以人体生理信息为主的宏观生理信号为主的实验数据,主要以医学仪器相关实验为代表,均以单一化实验结果作为实验考核依据,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所以生物学实验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步改进。通过调整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评体系等措施,对于生物实验分析不能以短期实验唯一结果论的定性认识为主,而应该强调以“长时程跟踪的过程启发式”为主的定量累积式分析,即在侧重得到实验结果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采用各种软硬件仪器平台知识,灵活选择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加强对信号分析的能力和对结果的理性认识,发挥实验课的实践性优势,得到多样化的处理结果,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

在以过程化为主的“一问多答”教学模式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变结果灌输式的被动学习为过程启发式的主动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而课后的各种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可以直观地了解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明显,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从而为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1]。

二、现有模式的现状及改革途径

(一). 微观生物实验内容由于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多局限于显微镜使用、或细胞膜通透性等验证性实验,对于推动微观细胞生物学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缺少教学资料与手段;同时,人体生理信息等宏观医疗仪器生物实验的测试侧重于对医疗仪器面板的操作和各种简单生理信息的直接获取。

(二). 实验教学模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行的实验教学基本都先由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都由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好,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做,最后写出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教学模式难以很好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容易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滞,多数学生被动应付教师的要求,甚至投机取巧,如采用“配色”等方式快速完成生化实验;有的课堂学生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故意捣乱,师生处于一种对抗状况。在这样的课堂环境里,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传授知识、培养素质的目标难以实现[2]。

(三). 实验教学缺乏综合性、设计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课时安排固定、实验条件的限制,现行开设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基本固定,结果也基本已知,只要按照步骤去做,基本都能达到较好效果。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难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3]。

(四). 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课程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往往难以确定完善的考核指标和体系,从而导致学生实验报告书写的工整和完整程度决定了最终成绩,使得最终实验课成绩评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4]。

在此评估基础上,应实现的改革途径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物学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采用各种软硬件仪器平台,灵活选择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加强对信号分析的能力和对结果的理性认识,发挥实验课的实践性优势,得到多样化的处理结果,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通过施行开放式多结果的过程化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验知识的延伸,创造和谐课堂、完善考核制度等改革措施,发挥实验课的实践性优势,努力营造和谐课堂,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三、实验内容改革的模块化设置

(一)修改完善教学大纲,科学合理设置实验内容。

本专业实验本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仪器设备的原则,综合考虑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以“综合课程设计”的2-3个相互衔接的短学期形式,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依照学生的实验技能发展过程依次开设基本操作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实验。以微观生物实验为例,基本操作实验包括显微镜的使用、显微测量、细胞形态观察等内容;设计验证性实验包括活体染色、细胞化学、核酸存在部位及检测方法、细胞膜的渗透压及细胞吞噬作用等内容;设计综合性实验需要在完成基本操作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实验资料及设计实验方法,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实验材料来完成实验,如动物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可作为设计综合性实验内容。相关生物实验进行后,应着重加强特定生物信号与相应软件处理的结合工作。可简单概况为将专业软件类课程打通,开设一门面向专业的软件设计课程,如“生物医学工程软件设计”,或“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软件设计”课程,处理对象可定位为前期获得的实验数据。而以宏观的动物生理数据为例,离体培养的小鸡或蛙心肌细胞信号可通过相关动物实验获得,通过将测试的信号存储成dap数据格式,输入labVIEW软件进行锁相处理编程及特定滤波处理,实现对所弱信号的分析和相应数字信号处理工具的掌握,达到将感性数据上升到理性知识的目的。

(二)改革教学方法,变结果灌输式为过程启发引导式。

实验过程中,既要发掘实验背后的理论支持,又要培养技术意识,重视实验技术和方法。同时,鼓励师生交流,提倡师生间的问答,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清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实验报告可考虑通过建立在各种实验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论文形式完成。

(三)完善考评体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程的兴趣。

实验考评体系应以过程累积式考核为主,摈弃传统结果式考评。以细胞生物学实验为例,其考核应以考查学生运用理论重视、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为主要内容,可安排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实际操作、做出实验结果。对于实验技术,以学生的直接操作作为考核方式,对于实验理论的考核,通过闭卷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各信息化平台分析来进行多结果式考核。另外,对于能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积极申报完成开放性实验的学生给予较大系数的鼓励性加分。实验具体路线图如下。

四、实验操作的关键性问题

(一)如何处理实验室的开放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实验设备资源的开放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是该长期化衔接实验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实现途径为,结合生物学和仪器教学平台,实施“具体生物弱信号案例教学法”,采用学期末“首尾相连”的两个短学期和整个学期的“三明治”夹心时间实施整个实验课程,并由相关实验课的青年教师负责各实验室的公共开放时间和相互协调。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渗透工程技术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工程实践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避免工科教学理科化、脱离实际的倾向。如图2所示针对在体心电信号的测试及信号处理方法,可安排在微观动物心肌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方法观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的短学期时间,同时合并进行在体式心肌细胞搏动的信号及噪声分析,加强定性实验及理性的定量分析实验的融合,提高相关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的结合(图2)。

(二)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引导学生设计综合性实验

第一,以生理仪器平台为主的硬件实践动手能力。

当完成基础性生理实验及相关软硬件知识的授课后,以宏观人体生理信息为主的医学仪器实验,应该以设计开发性实验为主,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开发医学仪器。同样以心电信号为例,如心电监测仪实验中,可要求根据在体式及离体式心电信号的特点(图3(a)(b)),结合理论知识,设计电信号检测原理图,用布线软件软件画出其原理图,并制作电路板、布线和焊接电路,在单片机应用开发环境中编写程序并调试。最后制作简单心电监测仪,通过相关的虚拟仪器平台,在示波器上显示被测者心电图。同时配合相关传感器知识,还可制作体温计、气体检测仪等医学仪器。在此基础上,还可设置网络数据平台,进行远程控制。

第二,以微弱生物信号实验数据分析为主的软硬件结合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信号一般可以分成电信号和非电信号,如心电、肌电、脑电等属于电信号;其它如体温、血压、呼吸、血流量、脉博、心音等属于非电信号。如从处理的维数来看,可以分成一维信号和二维信号,如体温、血压、呼吸、血流量、脉博、心音等属于一维信号;而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x光片、超声图片、CT图片、核磁等则属于二维信号。医学仪器实验采集到大量的以上一些宏观的人体生理信号数据,应利用学生的相关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知识,根据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对所采集到的生物医学信号进行分析、解释、分类、显示、存贮和传输,其研究目的一是对生物体系结构与功能研究,二是协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学院的相关教研室教师结合labview、DSP等编程工具的实验教学案例,对于“虚拟仪器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的综合做了以下研究及整合。“虚拟仪器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课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地渗透到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实验、测试信号的处理、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线的测控等都以信号处理为基础。我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以数字信号分析为基础,以数字滤波为手段,以数字信号处理为目的,突出谱分析和滤波的应用,加大与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以及后继的通信原理、计算机图像处理等课程之间的衔接,使其与其他课程实验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虚拟仪器中的相关控件调用为例,解决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数字滤波器”的实验设置,对本文提出的“多模式过程启发型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具体阐述。

该知识点通常的实验要求和目的为:①加强对labVIEW相关控件工具的使用及虚拟仪器技术编程能力的提高,加深对FFT基本原理和性质的理解;②学习利用FFT对连续或离散时间信号进行谱分析,了解可能出现问题及其原因,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FFT。

按照基本的实验要求和目的,和多模式开放性原则,对该知识点的实验设置如下:

第一,验证性实验内容。主要通过调用labVIEW“信号分析模块”总的FFT函数,分析序列和其频谱的特点,设计产生相应的虚拟生理信号及噪声源,利用数字信号处理中各滤波器的特点去除噪声,分析去噪后结果,并利用相关原理解释其中的现象。实验目的是通过形象和具体的内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该层面的实验以直观、具体和形象化为主要特点,避免复杂化。学生不会因为陷入繁杂的具体过程,而影响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综合、设计型实验内容。数字信号处理与所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生物医学信号中的特点是微弱、噪声大,所以滤波和灵敏度是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的关键。另外生物医学信号的随机性强,是随机的且非平稳的。正是因为生物医学信号的这些特点,以傅里叶理论为基础的小波变换方法成为生物医学信号分析的有力工具。利用小波变换能将原始心电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信号,然后对信号进行重建,此方法能很好地消除心电信号中的基线漂移,抑制工频和肌电干扰,同时能获得QT间期的精确值,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编程思想。

所以,在实际的推进环节中,涉及一个短期的课程推导实践以及长期的过程启发式环节。其中短期内容包括将短学期等实践类课程,如“医学软件编程实习”和本门课程合并,其课时作为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长期内容则包括:①将毕业设计环节和课程合并,增加实践课时;②将所有的硬件测试类课程和相关软件分析生理信号内容合并。如“C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此时授课教师不再为单个教师,而是整个课程群的全体教师;③学生毕业严格按照“宽进严出”的理念操作。总结后的某“过程启发式”实验具体操作实例如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可安排在微观动物培养及生物学方法观察后,同时协调进行在体式动物信号及噪声分析,加强感性的定性实验及理性的定量分析实验的融合,提高相关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的结合:如细胞离体培养后的各种生物信号指标及各种混入的噪声和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案例讲解相关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然后将生理信号提取的设计任务作为设计性作业布置给学生。

分组研讨,设计方案。在布置设计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研讨。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和自身特点合理分组,方便学生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学生利用电子资料库检索,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成果展示,分析归纳。在各小组取得了初步的设计成果后,教师以课堂教学形式组织各小组的成果展示与评价。在课堂上通过虚拟实验室系统和数字投影仪,展示各种解决方案所取得的生理信号滤波效果,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共同探讨最佳设计方案。

五、结语

“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环节,抓好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大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我国高校推进自主创新,落实“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培养创新人才所需采取的重要措施[4]。本文总的改革目标是“遵循以学生为本,注重以互动式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构建有利于增强求知欲和创造力的课程教学模式”。本文提出的多模式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摈弃短期实验唯一结果论的定性实验,强调以“长时程跟踪的过程启发式”为主的定量累积式综合分析实验,在整个学年中分阶段构建以实验教与学为中心的综合型数字化实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采用各种软硬件仪器平台,灵活选择信号分析方法,加强对信号分析的能力和对结果的理性认识,发挥实验课的实践性优势。通过施行开放式多结果的过程化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验知识的延伸,完善考核制度等改革措施,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积极响应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出具有专业领域特色,能够基本独立完成初级软硬件规模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卓越工程师”型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41-44.

[2]黄解军,袁艳斌。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路及对策[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8:51-53.

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文2

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专业选择面广,一些学校还开设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如果能够同时有个海外的学习背景,加上自己所学的技术,都为就业或升学奠定基础。那么,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中哪些专业较多?对学生有怎样的期望与要求?就业方向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院校开设此类专业?下面一一为大家揭晓答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无论是国内还是中外合作的项目,这都是理科生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这个专业适合数学、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在工业与电气工程相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电气信息工程领域内的工作,可以做科研与研发,也可以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做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等。就业选择余地较广,从计算机公司、电力公司、通信设备公司,到设计院、研究所等。每年各类名企都对该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大的需求量,像华为、通用电气、施耐德等,就业起点高、平台广,收入较为可观。

护理学专业

在中外联合办学的项目中,护理学专业数目众多,很多医学院都开设护理学的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我国现状,各大医院每年对护理专业学生要求在专科学历居多,本科生本身就在应聘中非常占优势。而一旦拿到国外学历,更为进入理想的单位增加筹码。同时,国外对护士的需求数量也只增不减,出国做护士不仅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又有较高的收入水平,成为很多有志于从事护理工作的年轻人的选择。

报考护理学中外合作项目是一些成绩不是特别拔尖,又希望读一流医学院的学生的折中选择。因为其本科阶段涉及大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课,中外合作项目又有更多学习国外先进理论的机会,并能提高英文水平。而如果继续读研,今后则可以从事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工作,就业缺口也很大。更有一些学生选择直接在外方学校攻读硕士学位,考取相关国家执业资格后在国外从事护理或医生助理等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学生既掌握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又熟练掌握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又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积淀,有人文情怀的高级护理人才。

就业方向: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站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等工作,在各级疾控中心、卫生局等卫生行政部门从事行政工作,在各类卫生职业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取得相关执业资格后从事专业心理咨询师、育婴师、私人家庭护理师、营养师等相关工作,从事专门的社工工作等。

生物工程专业

以“生物”和“工程”命名的专业名目众多,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与单纯的生物学有很大的区别,频见报端的转基因、DNA等是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探究生物的奥秘。而生物工程更偏向于实用,在有一定的生物学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知识来开发相关的生物产品。如生物能源的利用、食品饲料、农药化肥等。

该专业本科生由于专业深度受限,直接对口就业选择余地较小,且竞争激烈。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国内读研或海外留学。深造时专业选择余地较大,可以向生物基础领域如生命科学等,以及偏应用的工程领域,如制药工程、发酵工程等发展。所以本科期间借助出国的经历可以明确自己未来的规划,同时为选择海外大学提供便利条件。建议大家本科阶段努力学习英语,夯实理论基础。

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生物学、工程学的坚实理论基础,具备生物工程学的基本实践能力,能在生物工程过程设计、控制、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环境、医药、食品、能源等行业,从事设计、研发、生产等相关工作;去质监局、商检等部门做公务员。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是个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专业,因为你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设计理念等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眼前。而学习建筑学并不简单,因为涵盖的理论、技术复杂,体系庞大。很多学校建筑学本科都需要五年时间,所以一旦你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培养目标和要求: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市政设计等理论基础与实操经验,有较高审美水准与鉴赏力的专门技术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各级设计院、建筑集团从事建筑设计;在房地产公司从事工程策划等;在艺术设计公司、装潢公司从事室内外装饰设计等;到相关中职、高职任教。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是个杂家,选定一个领域后,一专多能才能迎战职场。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工业化的副产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凸显出来,环境工程专业成为热门。环境工程是一个实用的专业,从污染控制、环境保护,到厂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都是这个专业优秀毕业生大显身手的领域。

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文3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从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生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部反映。从广义上讲,学风是指学校师生的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是否有良好的学风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的质量的好坏,是学校“软实力”强弱的体现。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现代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自信心、专业了解、就业意向、学校教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给出了相应对策。

1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选取了现代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普查,共发放问卷189份,回收问卷175份,有效问卷175份,其中06级54份,07级56份,08级65份。

①从表1中分析表明学生有比较强的自信心,与一二本同学相比32.6%的学生认为比他们有优势没什么区别的占41.7,根据SAS计算表明三个年级学生的差异不明显。并且认为有优势的选择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递增。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日渐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形成,分析问题越来越理性。

②对于本专业的喜好程度68.6%的学生表明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在对专业无所谓和讨厌的学生群中,06级的学生高达48.1%。高考志愿项表明我院生工专业学生69.7%为非第一志愿录取,很多是被调剂过来。在对专业的了解度调查中61.1%的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和不了解,而学校专业介绍这一因子中62.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介绍不够或欠缺,其中06级高达76%。对于专业意向3个因素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兴趣很大,66.3%的学生愿意从事,方差分析结果差异不明显,只有9.1%的学生不愿意。然而与之相反,学生对专业就业方向了解甚少,高达72.5%的学生有些了解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其中06级达90.7%。与此同时,学生对就业前景也不看好,35.4%对就业悲观,其中06级更达到57.4%以上三个层面说明我院生工专业学生在对专业的认同感上有所欠缺,对专业的不喜爱,导致了学习目的性的不明确,就业状况加重了学习兴趣的低迷。

③学生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关心度不够,37.1%的学生属于有什么就上什么课。对于教师,调查数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72.0%的学生认为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上从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两个方面调查,两方面的数据表明2/3左右的学生认为课程难度适宜,高年级的数据明显高于低年级,Duncan分析表明08级和06、07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学习态度的3个因子的分析中,学生对专业信息和知识的关注度过低,经常关注的只占6.8%,大部分学生只能偶尔关注,另外24.0%的学生只有在迫不得已(如课程作业需要)才会查找。68.6%的学生对电脑在学习和娱乐功用有比较合理的尺度,但依然有31.5%的学生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三个年级中08级明显高于高年级。对于专业的讲座方面,能够主动去寻找的学生数量过低只占4.6%,68%的学生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才能去听,27.4%更是从来不关心或者逃避这类型的讲座。通过Duncan分析06级和07、08级差异显著,06级显著优于低年级。以上三个层面表明:学校有较好的软硬件条件,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主动,比较浮躁,自制力差等现状。

2促进学风建设的对策

影响学风的因素是多方面,针对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对成因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独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风。

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独立学院学生性格比较张扬、叛逆,在经过高考的挫折之后相对于一二本的学生会有自卑心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破除掉“破罐子破碎”的心理,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其次克服浮躁心理,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良好学风。再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培养独立人格。最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学习目的,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适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深入地看待问题,理性的思考问题,

②坚持不懈进行正确的专业引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专业引导,一年级侧重于对专业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明白生工专业的学科框架,学科地位,专业前景,清楚基础课与专业的关系。二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接触课外科技活动,以课外科技带动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要求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参加专业课题,形成学生之间的“比、学、赶”的局面。

三、四年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了解社会需求动态,明确专业学习方向。

③以就业为导向,抓好就业培训。在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阶段开展与之适应的就业辅导,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与紧迫感。一年级学生进校后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促使学生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确定初步的学习目标。二年级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类竞赛。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比赛和实践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提高自己。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

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文4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摘要】 生物制药就是借助生物工程来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生物制品并应用于制药工业的技术和过程,有时特指利用转基因动植物活体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制药工业是生物工程应用研发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已经成为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工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把生物制药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被看好。【关键词】生物制药;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中国分类号】F4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21-01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它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中医药工业按原材料来分,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业、中药业、生物制药业及医疗器械业。而其中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制药业更是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那么生物制药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呢?是否跟生物制药产业一样是永远朝气蓬勃?近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倾向,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康复理疗、男性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而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是比较困难,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也不太理想。不同的是,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总理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透过温总理的讲话,我认为生物制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能会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著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靠自己来解决,根本要靠科技。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这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建议超前部署分子设计育种,大规模挖掘动植物种质中蕴藏的优异基因资源。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12生物制药获政策扶持,人才就业前景大好:一、2012年,生物制药领域频发喜报,医药行业生物制药自主研发受到国家多项政策大力扶持,企业人才招聘需求急剧攀升,而现有人才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二、生物制药获得国家大力支持:2012年1月4日,科技部了《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涵盖生物医药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和造就3-5名国际顶尖科学家,力争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相关管理领域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学科骨干;到2020年,力争培养和造就领军人才300-500名、学科骨干3-5万名;力争培养和造就30万名生物产业人才;力争培养和造就3000-5000名生物技术高级管理人才。国家对生物技术的如此大手笔人才培养计划让企业信心十足。三、人才供不应求:从英才网联旗下医药英才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1日,医药行业生物技术、基因研究、蛋白质研发、生物制药中高级管理等职位的人才招聘需求全年同比增长117.5%,增幅火爆翻番。而医药行业生物技术研发人才的全年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21.7%,增幅超过行业总体增长水平。从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出,医药企业对生物技术研发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截至2012年1月1日,医药行业整体求职者增幅仅为24.5%,增长活跃度与企业招聘需求相比黯然失色。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指出,今年国家提出对生物制药领域的多项支持是符合客观发展环境的。目前,国际上的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快速而高端,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药物的“原创作品”也甚少,从国家需求上看,我国的生物制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该类人才必将受到火爆追捧,就业前景也毋庸置疑。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四个就业方向:

方向一: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研发人员或技术员。该方向按照待遇及工作环境从高到低可分为以下几类: 1.跨国公司或较大的生物技术外企的技术支持;2.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检验员;3.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或非事业型科研单位;4.生物制药厂、酒厂、疫苗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人员。 方向二:大中专院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教师。由于目前的高校都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对生物学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高校对学历的要求较高,硕士毕业要想进一线城市的院校或重点大学有一定的困难。方向三:继续深造或出国。很多人是出于对生物制药的热爱而非功利性目的选择学习这个专业的,毕业时他们并不愿意放弃所学投身其他行业。要想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精英,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因此他们当中很多人选择了考研,而研究生毕业时,考博或出国又成了他们继续深造的途径。方向四:转向销售、管理等行业。销售、管理类职位的门槛比较低,沟通能力、耐心和毅力是必备的素质。与其他职业相比,销售、管理具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对于他们来说,进入生产生物制剂、生物器材等产品的企业做销售、管理也称得上是学有所用。总体来看,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被看好。这类人才需具备两方面技能:其一是新品研发,其二是仪器操作。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生物信息领域、医疗卫生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该类人才都有强大的需求。但目前国内限于专用设备,以及相应产品开发不够,就业还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准备进一步深造或是投入到与制药行业相关的工作中。参考文献[1]文淑美.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27(7): 117-121[2]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15 期

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物工程;学风建设;对策

生物工程专业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专业,可现阶段我国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根据教育部就业率数据统计显示,与其它工科类本科专业相比,生物工程专业就业率偏低。第三批本科专业教育成本自己承担,较高的教育成本与不乐观的就业形式形成了严重冲突,导致很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动力,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学风问题。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从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生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部反映。从广义上讲,学风是指学校师生的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是否有良好的学风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的质量的好坏,是学校“软实力”强弱的体现。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现代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自信心、专业了解、就业意向、学校教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给出了相应对策。

1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选取了现代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普查,共发放问卷189份,回收问卷175份,有效问卷175份,其中06级54份,07级56份,08级65份。

①从表1中分析表明学生有比较强的自信心,与一二本同学相比32.6%的学生认为比他们有优势没什么区别的占41.7,根据SAS计算表明三个年级学生的差异不明显。并且认为有优势的选择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递增。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日渐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形成,分析问题越来越理性。

②对于本专业的喜好程度68.6%的学生表明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在对专业无所谓和讨厌的学生群中,06级的学生高达48.1%。高考志愿项表明我院生工专业学生69.7%为非第一志愿录取,很多是被调剂过来。在对专业的了解度调查中61.1%的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和不了解,而学校专业介绍这一因子中62.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介绍不够或欠缺,其中06级高达76%。对于专业意向3个因素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兴趣很大,66.3%的学生愿意从事,方差分析结果差异不明显,只有9.1%的学生不愿意。然而与之相反,学生对专业就业方向了解甚少,高达72.5%的学生有些了解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其中06级达90.7%。与此同时,学生对就业前景也不看好,35.4%对就业悲观,其中06级更达到57.4%以上三个层面说明我院生工专业学生在对专业的认同感上有所欠缺,对专业的不喜爱,导致了学习目的性的不明确,就业状况加重了学习兴趣的低迷。

③ 学生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关心度不够,37.1%的学生属于有什么就上什么课。对于教师,调查数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72.0%的学生认为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上从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两个方面调查,两方面的数据表明2/3左右的学生认为课程难度适宜,高年级的数据明显高于低年级,Duncan分析表明08级和06、07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学习态度的3个因子的分析中,学生对专业信息和知识的关注度过低,经常关注的只占6.8%,大部分学生只能偶尔关注,另外24.0%的学生只有在迫不得已(如课程作业需要)才会查找。68.6%的学生对电脑在学习和娱乐功用有比较合理的尺度,但依然有31.5%的学生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三个年级中08级明显高于高年级。对于专业的讲座方面,能够主动去寻找的学生数量过低只占4.6%,68%的学生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才能去听,27.4%更是从来不关心或者逃避这类型的讲座。通过Duncan分析06级和07、08级差异显著,06级显著优于低年级。以上三个层面表明:学校有较好的软硬件条件,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主动,比较浮躁,自制力差等现状。

2促进学风建设的对策

影响学风的因素是多方面,针对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对成因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独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风。

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独立学院学生性格比较张扬、叛逆,在经过高考的挫折之后相对于一二本的学生会有自卑心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破除掉“破罐子破碎”的心理,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其次克服浮躁心理,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良好学风。再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培养独立人格。最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学习目的,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适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深入地看待问题,理性的思考问题,

②坚持不懈进行正确的专业引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专业引导,一年级侧重于对专业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明白生工专业的学科框架,学科地位,专业前景,清楚基础课与专业的关系。二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接触课外科技活动,以课外科技带动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要求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参加专业课题,形成学生之间的“比、学、赶”的局面。三、四年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了解社会需求动态,明确专业学习方向。

③ 以就业为导向,抓好就业培训。在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阶段开展与之适应的就业辅导,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与紧迫感。一年级学生进校后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促使学生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确定初步的学习目标。二年级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类竞赛。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比赛和实践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提高自己。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三、四年级学生以考研和就业并重,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层次,做研究型人才。

④加强学生管理,发挥学生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力量,第一要树立起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大部分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优秀的学生,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学生干部带头参加课外科技、参加社会实践、参与课题研究,以点带面,形成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二要发挥学生干部的帮扶作用,要求学生党员、班委对班上学习自觉能力差、自制能力弱的同学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行一对一帮扶。第三要激发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能够开动脑筋,积极进取,使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开创性的组织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活动,诱发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郑家茂,潘晓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

生物工程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专业;分类培养;模块化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00-02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2013年列出了因就业难被亮红牌的全国十大专业名单,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的4个本科专业中名列有3,即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因此,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瓶颈已势在必行。

一、专业现状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学科专业,二者都包含着若干二级学科领域。其中,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糖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胚胎工程、组织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包括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繁殖发育技术等。对应每个二级学科领域,都有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设置。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两个工科专业和两个理科专业,分别是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其中,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属于一类本科专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是二类本科专业。目前我校的生物学一级学科挂靠生物科学专业。从2013年开始,我们实现了按类招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再进行专业选择。

二、生命科学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生命科学类专业,尤其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从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1)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差。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不是个案。究其原因首先是这两个专业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发展过快,远远超过了生命科学行业发展的需求。现在全国高校中没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寥寥无几。其次生物科学专业涉及的领域太过广泛,涉及到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由于涉及领域宽导致专业不专,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弱。(2)生命科学类专业在大学专业中实力不强。随着生物技术的普及,生命科学面临着与高校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等一样的困境,它不再是一门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术,生物技术已经渗透到许许多多的领域当中了,例如农学、园艺、林学、兽医、人医、微生物等生命科学的范畴之中,而像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中又有这些专业,这些专业又是非常接地气的专业。从研究领域来看,在植物领域,生命科学学院是不到20人的团队,而农学院光作物领域就是上百人的队伍。所以生命科学学院在高校中,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高校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三、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生命科学类专业中尤其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二个本科专业进行专业定位,通过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制定导向性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推动同一专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研究目标、工作意向在专业内向不同技术领域倾斜,从而使本科教育向目标化、专业化教育发展,在保证学生宽口径教学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从而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具体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1.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要解决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这两个专业所面临的困境,我们首先要进行这两个专业的重新定位。定位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1)收集全国相关高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各高校学术地位、专业优势、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比较分析其专业特点和专业定位情况;(2)比较分析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特点、优势、不足和国内所处的位置,结合自治区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趋势,围绕自治区农牧林与生物产业需求,并结合自治区生产生活中的教育和科技需求,探讨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定位目标,制定出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专业培养方案。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既是思想的启蒙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在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所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加强建设的首要步骤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名师建设,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能是一个口号的问题,需要各级部门下大力气,需要资金和配套设施的投入,需要师资培养部门务实事。强大的师资队伍配合以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构成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专业建设核心要素。

3.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模块化教学。首先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学校的关于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的倡议,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动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整合到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中,由学校层面的平台来开出。另外针对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涉及范围过大,重点不突出,我们在强化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下,通过制定导向性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推动同一专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研究目标、工作意向在专业内向不同技术领域倾斜,从而使本科教育向目标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配合生命科学类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建立模块化教学。这个模块化不能撼动教育部关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定义的根基,所以可以在学生的选修课程中加入模块化教学。例如加入马铃薯快速繁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模块,每一模块由2—3门课程组成。要求学生按照模块化课程进行课程选修。模块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某一阶段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一定的载体为依托,将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模块。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模块化教学盛行已久,但是其在高职教育中应用比较多,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中引入模块化教学的高校还比较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已经根据陕西地区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经济发展特点建立了模块化教学特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每年为太白酒业、天士力公司等相关的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实践证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模块化教学的引入将推动这两个专业的建设,直接提高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继续优化实践教学。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实践证明,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措施与保障,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拓展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分类培养体系改革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首先结合2016年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中所占的比例。另外我们在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在选修模块中大量增加了与应用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些课程,例如在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选修模块中增加了环境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品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增设把实践教学有目的有方向地引导到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环节中。这样在我们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完善了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到实际应用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学校和学院两级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就学院而言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原有实验教学平臺的建设,包括优化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对必要的老旧仪器设备升级、对实验教学人员进行培养。二是继续完善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保证实验课顺利地高质量地开出。三是加强对实验教学环节的考核,完善实验教学环节的监督机制。由于近些年高校扩招的原因,导致实验教学的压力远远大于其承载能力,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需要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障教学质量。这里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实验经费投入,实验室配套仪器设备的完善,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合理化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完善实验教学的监督机制。四是完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机制。五是建设我维护好校外实习基地,充分为我们的实践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