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1

英文名称:Acta Geologica Sinica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001-5717

国内刊号:11-1951/P

邮发代号:2-11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2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奖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2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进取向上,严于律己。作为无党派人士,关心时事,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深刻领会党的xxxx和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教学水平精湛,教书育人精心

老师长期担任地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承担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大量教学任务,年教学工作量大大超过额定工作量。先后主讲了《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古生物地史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其中《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相关专业学生的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多年来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针对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图册、音像、录影等基础上编制的《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生动精辟,为配合学生课外学习,开发的课程在线测试等都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她教过的学生都肯定地说,听了陈老师的课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作为老教师,老师注重对年轻教师在教学上的传帮带,从备课教案分析、试卷难宜程度的把握,到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授课技巧都能给予新进教师精心细致的传授。除课堂教学外,注重课余时间指导本科学生拓宽学习领域,增强学习兴趣,精心指导低年级学生从感兴趣的地质问题出发,开展科研活动,其中09级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完成的《淮南寒武系遗迹化石的发现》获得学校挑战杯赛二等奖,这对在校本科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罕见的。老师注意将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数十人,培养研究生近二十人。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她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同样认真负责。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3

积极探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谢桂青研究员出生于1975年,在一个安徽桐城农村家庭长大,1998年自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学院获得地质学的学士学位,后又继续深造,在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地球化学博士学位,始终不会忘记研究生导师—胡瑞忠所长的逻辑思维强和为人谦和,本人所取得的成绩均与研究期间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

一路走来,谢桂青的求学生涯、研究历程,始终围绕着地球化学、地质科学展开,他也正是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我国的地质研究事业。在毛景文副所长的帮助下,非常荣幸来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工作。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研究的社会公益类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区域成矿规律与矿产勘查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成矿远景区划,以及重大资源科学问题研究。从2003年10月至今,他一直在该所从事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因为坚持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2005年时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10年晋升为研究员,同年起开始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上获得的荣誉和认可是与谢桂青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的,因为地质科学的特殊性,他长年深入到野外一线展开工作,在保持了勤奋、努力、踏实的工作态度的同时也得益于地质科学院优良学风、严谨学术氛围的培养和熏陶,并且在工作当中还时常得到课题组长毛景文副所长的关心及言传身教,同时离不开矿产资源所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以及课题组大集体的互相帮助,迅速由科技骨干成长为了项目负责人。

谢桂青研究员长期在长江中下游、南岭、东秦岭等成矿带进行铜、铁、金、钼等多种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矿床地球化学、岩石学的研究工作和地质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研究数据。此外,他作为第一负责人,目前正在主持及参与的课题项目包括科技部的“973”计划课题“隐伏大矿定位预测理论与方法(2007~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金牛和怀宁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2010~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大型矿集区时空结构与巨量金属富集机理研究(2011~2013年)”、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湖北大冶矽卡岩型铁矿科学基地研究(2009~2013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课题“鄂东南铜绿山矿田矽卡岩铜铁金矿的成矿机制和成矿背景研究(2009~2011年)”等5项重点内容。与此同时,他还以负责人的身份完成了4项不同类型的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国家的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为了更好提升自己的能力,利用一切机会多次参加国际矿床会议、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矿床成因学会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国内的一系列综合性学术会议。2010年11月-2011年2月期间,他作为访问学者应邀前往澳大利亚JamesCook大学开展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合作研究,与国外同行完成了多项科研探讨和学术交流。如今的他是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

2011年11月,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在北京颁发,共评出金锤奖10名、银锤奖40名,谢桂青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推荐,成为10名金锤奖获得者之一,也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唯一一名金锤奖获得者。

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双方面成绩

迄今为止,谢桂青研究员共发表了79篇科技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达40篇,并且包括Lithos、OreGeologyReviews、MineraliumDeposita等在内的8篇国际SCI论文、7篇国内SCI论文;已提交并通过评审的技术报告12本,其中排名第一作者的为6本;同时,他共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3项及其他类型奖励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名列第三和第四位,省部级二等奖1项,名列第一位。

谢桂青取得的学术成绩不仅体现在科研著述上。很多前人都曾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岩浆岩和矿床做过研究工作,但谢桂青的工作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利用近年所发展高精度测试技术,他通过对鄂东南矿集区的侵入岩、火山岩和典型斑岩—矽卡岩矿床的系统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鄂东南矿集区存在的二期成矿事件、四类矿化组合和四类不同岩浆岩组合,构筑起矿集区尺度的成矿工作模型,分析了不同期次成矿事件的成矿潜力并指出对应的主攻找矿类型,弥补了前人对侵入岩和成矿关系研究程度较低的不足。他的这项成果在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进行了学术交流,为鄂东南矿集区开展深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后来获得了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根据研究获得的成果谢桂青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5篇国际SCI论文、3篇国内SCI论文和若干篇核心期刊论文。

在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岩和成矿背景的研究中,谢桂青通过对南岭地区基性岩的测年和成因的研究,指出了南岭地区存在三期幔源岩浆事件,并且结合对东秦岭中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和物质来源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关于中国东部中生代深部处于板内多阶段伸展的新认识。这项成果为提出中国东部板内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谢桂青本人也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国际SCI论文4篇、国内SCI论文5篇和若干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除此之外,谢桂青还通过收集全球1886个铜矿床的地质资料总结了全球铜矿的主要类型及特征,提出了在全球14条重要铜矿成矿带建立起不同类型矿床的描述性矿床模型,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信息和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先后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陕西省地质学会第三界优秀地质成果二等奖,并且在地勘单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4

侯增谦研究员男,1961年6月生,河北藁城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获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系学士学位,1985年获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自1988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任原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日本地质调查所ITIT研究员,原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科技处处长;1998年8月起,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助理,2000年4月起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2005年12月起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还兼任国际矿床地质学会(SGA)副主席、国际经济地质学会(SEG)会士、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矿物岩石学杂志》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和《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杂志编委。

侯增谦研究员长期从事矿床学研究。他立足青藏高原,主要围绕大陆成矿作用,结合特提斯对比,在大陆成矿理论、区域成矿规律和勘查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系统成果。作为首席科学家,他领导国际地学计划IGCP-600项目1项,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青藏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项目2项,负责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15项。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4项。他主编国际期刊专辑4部,出版中文专著4部,在《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Economic Geology》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70篇, 他引5 008次(SCI数据库),入选2014~2016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侯增谦研究员先后两次组织实施“青藏高原碰撞与成矿”多学科综合研究,系统揭示了青藏高原大陆碰撞的三段式过程,阐释了碰撞过程与成矿系统的内在关联,创新性地提出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为建立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框架,为实现青藏高原重大找矿突破发挥了指导作用;系统开展了中国、三江,伊朗,巴基斯坦等地斑岩型铜矿的重点解剖和综合对比,率先发现大陆碰撞造山带是产出巨型斑岩型铜矿的重要新环境,创新性地提出了碰撞型斑岩型铜矿成矿模型,U释了碰撞成铜矿的新机制,发展了斑岩型铜矿成矿理论,推动了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的重大找矿突破;系统研究了中国三江地区和伊朗等大型―超大型沉积容矿铅锌矿,发现经典理论存在的缺陷,创新性地提出了逆冲褶皱系铅锌成矿新模型,建立了“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矿+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定位”的找矿方法,指导青海多才玛矿区找矿实现新突破,使之实现由中小型矿向超大型矿的历史性跨越。

此外,侯增谦研究员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参加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合作厘定三江构造-岩浆-成矿框架,系统揭示了三江地区成矿规律;率先开辟古今海底热水成矿对比研究新方向,揭示出硫化物成矿新机制。近年来,他又创新性地提出碳酸岩岩浆起源和稀土矿床成因的新观点,这种新观点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关注。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5

关键词: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广泛,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也面临不少困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十二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扎实推进高等学校的各项建设,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乃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

作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研制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于规范我国本科专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质性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一、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2013年7月17日的《关于理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框架说明》通知的精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乃是该专业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适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设置专业的参考。各高等院校增设新专业时,应对照“标准”来评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是否达到专业的基本要求。二是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学校要以“标准”为基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三是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因此,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的原则是:(1)把握好标准的定位。将“标准”作为各类本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依据。(2)统筹考虑标准内容的集成。将“标准”作为专业准入的门槛,指导高校制订和实施本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3)按照参考框架进行研制。“标准”应严格符合教育部的统一格式,对于我国各类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普适性。(4)科学合理确定标准内容。“标准”内容要尽可能体现专业类的共性要求。(5)注重相关标准的衔接。“标准”要注重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标准、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等的衔接,工科专业类国家标准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6)广泛征求意见。“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不同类型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意见,达成基本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实际存在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还必须关注以下重要事实:(1)正视高校多样性现实。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彼此不可替代。不同高校办学历史、学科基础、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服务面向等存在较大差异。制定统一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该尽可能避免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同质化,甚至导致一些高校失去自己特色。应该在大类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分类学科的质量标准,使之更有针对性。(2)要充分注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及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多重需求。(3)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分层次,充分容纳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4)允许专业类的特色培养目标。即不同高校可以在符合“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定位制定自己的进一步细化、量化的质量标准。从而鼓励各高等学校决策者根据自身的类型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办出特色,有效规避“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

二、地质学专业特色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其研究的尺度大到全球甚至整个宇宙,研究的时间长达数十亿年,其中有高等生命出现的时间也长达5~6亿年,无法用实验的方法重现。与其他经典自然科学相比,地质学对大部分问题只能用定性的方式表述,用将今论古推理的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岩石、矿物、化石的鉴定,逻辑推理,以及将今论古的类比法等。因此在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上地质学及地质教育与其他学科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地质学是“推理和历史的科学”。地质事实往往是对地质作用结果的描述而不是作用过程的描述,地质作用历史的漫长性和地质客体的巨大性及其演化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主体不能亲身历验地质作用过程及作用范围,地质实验也只能反映一种极为理想的边界条件下的情形。因此它的教学和研究手段必须建立在倒推性思维(对过去事件的预测和推断)、宏观尺度思维和综合大量不完备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并且由于地质学的推论常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地质学理论的普遍假说化倾向,为基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地质学在整体系统科学思维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地球自身就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等构成的统一巨系统,因此在地质教学中必须注重整体性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3)地质学的很多理论模型必须建立在大尺度、长时间、大空间的框架下。因此,地质学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长尺度时间的理解能力。

(4)地质学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地质学所研究的客体――地球在空间上的巨大性、非均衡性、复杂性,使得地质学事实普遍存在不完整性。

地质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一般的地质研究以及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一定比重的野外实际调查,配合相应的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构成一次观察、记录(包括制图)采样、初步综合、试验分析、总结提高以至复查验证的完整的地质研究过程。因此,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从简单的观察记录到高水平的分析综合能力。

地质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性与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对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客观现实的综合考虑。

三、目前我国地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与国外地学领域各高等院校相比,我国的地质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理科地学的一些专业,除了专业知识面偏窄之外,其专业技能训练有余,科学思维训练不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解应用题”的能力。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无法把握隐藏于各种现象之后的内在联系,“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因而难以在理论探索过程中有大作为。中国地质界曾经创立了多个地质学理论,涌现出李四光、黄汲清、陈国达、张文佑、张伯声等一大批著名地质学家。但近年来,研究人员的学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科学理论的研究却未见有显著突破。虽然其内在的原因不少,但理科地质学的教育理念和着重点显然需要思考和界定。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个人的科研意识、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很难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感染,在教学中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以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增设选修课和一些不计学分的任意选修课。不把教学活动囿于教室课堂,而要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于校园之外。要努力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教育的个性和适应性。

在教学环节上则主要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实践教学环节滞后,突出认识与方法的训练,实践课程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训练方法传统落后。特别是课程的“自我封闭”和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环节尚未构建起既科学合理,又有新技术新方法参与、多学科交叉综合,激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完整教学体系,缺少综合性、研究性教学实践,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主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制定“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进行全面的革新,建立以现代地质学理论为主导、新技术为手段,引导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的课程体系。系统改革实践教学构架,构建在教学上循序渐进,内容上密切协调,地域上相互关联,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赋予课堂教学、课程实践、野外实践新的内涵。

四、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地质学专业(专业类代码:070901;学制:4年;学生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对地质学的需要,适应未来学科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重,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突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潜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地球科学学科服务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地质学专业的涵盖面也在横向、纵向上不断拓展延伸,并形成一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地质学人才培养上各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或职业型等多种办学类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培养规格。各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类型的不同制订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所制订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学校的基本定位,应开展人才需求的广泛深入调研;对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可达成;各校应根据人才需求和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自我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2.素质结构要求

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如对文学、历史学、地理学、书画、音乐、艺术、美学、世界经济、国情等知识都有所了解,而且还应具有现代意识和较好的语言表达与人际交流能力。

3.能力结构要求

在本科教育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存力,也是人在社会中产生直接作用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而言,主要的能力包括:

(1)获取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自学能力,应体现在更新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等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与表达能力,指能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交往中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信息处理能力,即具有辨别、判断各种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与归纳决策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书本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需要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能力。主要应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计算能力,撰写科研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只有开拓创新,才会有突破和发展。在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抽象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水平,提倡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等。

4.知识结构要求

(1)坚实的工具性知识。大学生应较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备初步的外语写作和语言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科技写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程的学习,了解文化、艺术、历史、哲学、政治学、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培养科学人文素质。

(3)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应具备系统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较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较为广博的综合交叉学科知识。通过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架构,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地质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大学生知识结构应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并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学习状况,进行多元化选择,努力做到基础知识要广,专业知识要新,理论知识要深,应用知识要多,跨学科知识要宽。

5.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本专业课程的主讲老师应符合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主要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

根据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学校类型不同,建议生/师比例为8:1~16:1之间,最高不超过18:1。

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应有合理的比例。建议比例关系为1:2:4:1,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高于该比例关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应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以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

重视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缘交叉,改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

师资队伍中以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为主体,严格控制硕士以下学历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应大力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适应地质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有至少一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形成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求、队伍稳定、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

本专业所在校/院(系)应拥有爱岗敬业的专职教辅/教学管理人员队伍,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素质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辅人员应具有学士及学士以上学历。

6.教师背景和教师发展环境要求

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制度,落实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和明确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职责要求和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价,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本专业所在院/校原则上应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对新进教师实施岗前培训,并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教学发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专业所在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

7.教学条件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具备基本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室等各类功能教室,能够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各种教室的利用率高,普通教室和部分多媒体教室原则上应向学生开放。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教材选用要符合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正式出版的优秀教材,尽可能做到使用近10年内出版的新教材,专业课程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

学校和院系公共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中外文期刊、各类资料、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查阅和借用的需要。

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能满足教学要求,普通实验仪器要做到每个学生人手一台,贵重的或特别的实验仪器也要有让学生观摩甚至操作的机会。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设备仪器)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一定金额以上,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要求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设置若干个实验,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并有实验员管理和辅助教学实验工作。鼓励教学实验室和部分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

本专业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能满足地质学教学实习和其他教学活动的要求。各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在校内外建设实习基地。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依托校园网,对教学、管理、科研、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整合。基本具备从环境(包括教室、设备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体系。

8.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学校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施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制,教学管理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合理,运行有效。

(1)管理决策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由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和院(系)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构成的管理决策体系,负责决策重大教学工作并审议重要教学文件。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与“学”;教学模式;地质学基础;多元化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由于其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近年来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如何利用资源、教具及教学方法等 ,实质上是“教”的模式。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新媒体及互联网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学,从学习者角度建立的“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这是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地质学课程教学中,探索出了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的模式,开创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期为相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1课程特征及问题的提出

“地质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为非地质专业后续的煤矿地质、工程地质、石油地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地矿类高等院校的采矿工程、测量工程、建井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均开设此课,课程涉及的专业广、学生数量多。 “地质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包括了各个分支学科的全部内容: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制图等。“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多,是集理论科学性、生产实践性、研究应用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由于非地质专业学生缺乏地质学基础知识,而课程涉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十分繁杂,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学习好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根据课程的理论性、直观性和实践性特征,笔者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多年教学总结出了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

2实践性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2.1理论教学的专题化

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基本的教学内容、理论不做重大调整,但改变传统的照搬教科书章节的讲授模式,将章节组织成与现场应用相结合的几个专题,紧紧围绕专题来讲述每一个章节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基本规律和方法,例如矿物、岩石章节的安排就可以围绕后续“煤矿地质”课程的煤层顶板、底板专题来阐述,这样把单纯的矿物、岩石的特点与煤层顶底板对煤矿开采影响联系起来,形成与应用链接的理论教学。

2.2实践教学的多元化

2.2.1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在坚持传统实践教学(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试验)同时,开发出了与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竞赛相结合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促进学生实践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在辅助教师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使学生在野外调查、取样测试、室内分析、资料整理和报告论文撰写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科研题目,申请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直接完成项目申请、项目开展、中期检查以及项目结项验收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成果还可以参加校级、省级等大学生科研竞赛等,形成了课程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科研竞赛的良性循环,这种多元化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有益。

2.2.2因地制宜的实践教学

进行实践教学时常常遇见的问题是实践教学场地及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践教学资源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实施,在解决此问题时我们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如考虑我校龙湾校区周边地质现象丰富,处于海滨和首山附近,海滨现代沉积现象、沉积岩、首山岩石、节理、断层擦痕等等地质现象异常丰富,是优良的天然地质学教学课堂,我们灵活运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进行以野外实践教学为特色的煤矿地质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很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资源短缺问题。

2.2.3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在应用的同时更促进理论的学习,当在应用中遇到问题时回到书本上寻找理论知识,如此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构成良性循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校园内景观石、教室的地板砖、窗台、甚至是马路都有许多岩石,很多学生家长及亲朋好友收藏了岩石、矿物的装饰品等,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对这些岩石、矿物进行观察、鉴定,也鼓励学生在家乡、野外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描述、拍照,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共同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实践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3 考核过程的能力化

考核是对学习者的评价,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其考核形式也应该相应进行配套改革,本研究在考核方面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

其一,学生自拟题目,教师不限定题材,进行课程设计,并用PPT多媒体报告形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成果,其过程是学生进行课题的立项、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报告内容可以是采集相关岩石标本、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及与本课程相关的所有知识,通过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野外观察到的地|现象,自己描述、鉴别,并提出辨别依据,将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的照片、标本等拿到课堂上,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加深对岩石及地质现象的认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其二,教学过程中将部分考试题目明确给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或过程中把考核能力的题目发给学生,当然所给的题目不是某个具体概念、具体方法、具体公式等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索,明确目标。

3 教学效果及建议

上述“教”与“学”模式是在2009级~2014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单招、测量单招、安全单招、土木工程单招等专业的 “地质学基础”课程多年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教师“教”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学”的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的旁观者为积极学习者,甚至成了知识的创造者,其体现了参与式学习,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是一种新的形式,产生了好的教学效果。工科院校专业课程中很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地质学基础”课程相似,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可以借鉴和推广。

3.1教学效果

其一,有效解决“基本概念多、内容繁杂”的课程授课难度大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很多概念的描述及多媒体图片讲解多遍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有说服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实践性为核心的“教”与“学”模式正是体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哲学道理,如有的同学在期末问卷调查中说“看似深奥的地质概念,到了野外就一目了然,甚至不用老师讲解我们就懂了”。

其二,培养了学生技能和实践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忙于“动手记”课堂笔记,学到的是书本上知识,而在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技能的当代教育背景下,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根据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对校园内景观石和丰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去鉴别岩石、矿物,切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践技能,学习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唯书、只唯实”的创新精神。

其三, 有效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单向的教师讲解往往不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自己喜欢的课题或专题,通过多种实践方式与形式,主动地去寻找地质现象,观察、鉴别,教师是在其中扮演了“导演”与学习“引领者”的角色,帮助每个学生建立更完美的多媒体报告,如有的学生侧重于岩石鉴别,有的学生对形形的矿物感兴趣,有的学生对野外的宏大的地质构造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感兴趣,等等,他们就挑选题目进行查找文献、野外观察、同学间相互讨论及选择教师帮助等,最大限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的学生反馈说:“老师,我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无论走到哪里,见到岩石我就想鉴定这是什么岩石。”

3.2建议

其一,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是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顺利进行的保障。很多学生收集到的野外地质现象、岩石矿物的鉴定等,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的鉴别出来,课堂上可能出现新的观点与认识,需要教师及时地正确的解答与指导,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水平,多参与科研课题,与生产现场对接,增强现场生产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掌控局势。

其二,课程要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实验室条件毕竟有限,这需要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周边环境等开发适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如有的课程可以与当地厂矿结合,建立实习参观基地,教师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器材等等,以扩展学生实践场合与机会。

参考文献:

[1]段华洽,王朔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4):35-37.

[2]吴华,程嗣怡,叶广强.搞好专业课教学应遵循的理念及实施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2).

[3]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1.

[4]江龙.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大学教育[J].2007,(5):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