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矿专业技术总结

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关键词:采矿 技术 安全生产 事故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084-02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非常丰富,其中煤炭产量高居世界榜首,目前,也是世界上煤炭生产量最大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最近几十年,煤矿企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煤矿事故依然存在。煤矿企业在不断开采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唯有安全生产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能更好的发展。煤矿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融入到采矿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开采效率,而且能提升安全力度。目前,煤矿采矿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下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进而最大限度避免采矿事故的发生,提高采矿效率与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1 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经济高速发展,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相关技术逐渐趋向于成熟,而当前煤矿领域中,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是煤矿开采专业长期研究的内容。新时期下,我国在现代采矿工艺方面下足了功夫,在不断支持的同时,提倡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采矿工艺,积极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采矿工艺,并且努力构建采矿体系。高效率采矿技术主要以提高工作面单产与生产集中化为基础的,其目的是提升开采效率,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山西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开发与探究,最终研制出符合山西煤矿采矿特色,并且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采矿工艺,有助于促进开采机械化的全面实现。

对当前山西煤矿开采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崩落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等等。由于在采矿过程中存在空场、深孔、打孔以及大采场的因素,并且在阶段性时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特征,山西煤矿开采过程中通常采用空场采矿的方法,并且这种采矿工艺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比较多。这类方法,能有效提升采矿效率与质量,并且有助于对相关成本的控制,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场采矿工艺其中包含了这些方法:房柱法、全面采矿法、阶段房法以及留矿法等等。起重,充填采矿技术经历了废石干式充填、分级尾砂水力充填、碎石水力充填、混凝土胶结充填、磨砂胶结充填、天然砂充填、废石胶结充填、全尾砂胶结充填、赤泥胶结充填和膏体充填的发展演进过程。我国矿山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充填技术也会随着地方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充填技术有了深入的研究与推广'并且在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崩落采矿法主要通过对围岩的崩落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工艺,直观来讲,在矿石崩落的同时,自然或者强制崩落围岩对采空场进行充填,能有效实现对地压进行良好控制与高质量管理的目标。而矿石崩落的主要方法有:分断崩落法、单层崩落法、阶段崩落法、分层崩落法等等方法。这种方法目前使用还是比较广泛,其中采矿的产量是采矿总量的30%左右,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要积极掌握采矿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应性的分析,进而研制出符合地方的高新技术。例如“水源热泵技术等等。

2 煤矿采矿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行业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技术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每一个行业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能不能达到一个高度,其中规章制度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大大小小煤矿企业在各地分布较为广泛,并且在规模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是从目前的颁布的规章制度只能从整体这个角度去分析与管理煤矿行业,在实际过程中,这种规章制度下的煤矿行业显得尤其空洞,而且在很多很多的细节上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煤矿行业相关规章制度本身不够完善,其中管理方面没有秩序,没有保障,久而久之非常混乱。另外,目前已经拥有的采矿技术,由于没有对于的相关制度实现爆炸共,最终没有发挥其预期的功效。

2.2 管理者目光短浅,阻碍高新技术的研发与使用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利益最大化是每个经济人的目标,区别在于是对长远的利益追求,还是仅仅只顾眼前的利益。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而高危不仅仅是体现在安全事故频繁出现的因素下,而且还体现在投资回报上,煤矿行业投资往往比较大,并且回报期比较长。若是企业无法持续进行资金投入,或者没有及时得到回报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就可能被拖垮,最终是还没得到应有的回报,企业已经破产。由于这个因素,部分煤矿企业管理者,不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冒风险,宁愿保持传统的技术,保住当前的利益,也不会花大力度去研发与引进新的采矿技术,这是阻碍煤炭采矿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模式下,技术不仅没有得到进步,而且采矿效率也停滞不前。

2.3 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不能充分发挥采矿技术的作用

煤矿行业中,采矿过程是一项技术性非常高的工作。目前,山西有很多的煤矿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城镇中的小型矿场,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是普遍的问题,整个采矿团队综合素质不高。对采矿知识与采矿技术进行不断的学习,进而要一定程度进行准确掌握,不仅能保障开采能稳定正常运行,而且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下能有效避险,最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就是引进了新的技术,也没有对应的人才进行使用。

3 解决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措施

(1)完善行业制度,保障采矿技术应用规范化。规章制度在建立之后要有对应的完善,要对煤矿企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让煤矿企业管理者以及基层职工能对自己的工作方式与工作任务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人人分工要明确,将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坚持以此为基础,技术才能更加规范的应用。技术再好,也需要有条不紊的运作,才能将最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每一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自己的技术活,大家相互配合,将工作人员共同完成,进而将工作目标实现,不仅能保障技术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加强工作效率。(2)采矿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矿技术的应用受到资源环境、机械设备、工艺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而且要遵循高效、高产、高回采率、高安全的基本原则。从国内煤炭采矿技术的应用现状而言,尚存在很多技术问题急需得到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更要注重采矿技术的改进与完善。笔者总结了国内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高效集约化采矿技术的开发。煤矿开采的最大特点是地下作业,在采矿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涉及到较多的项目、内容与环节。例如:在煤矿开采中,挖掘、通风与排水等环节是依次进行的,而现阶段应用的采矿技术则是分节的,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的效率。随着各种新型采矿机械与设备的应用,开发高效集约化采矿技术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人力作业,而且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与安全性。同时,在高效集约化采矿技术的开发中,还要以工作面单产、生产集中化的提高作为核心,利用各种先进的装备与工艺,促进管理系统的集约化建设,进而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3)组织人员培训,提高矿工综合素质。职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保障煤矿企业能长久更好的发展下去。新技术的研发与实际应用与专业技术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加强员工培训,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且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大多数矿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重复,并且相对繁琐的,久而久之,员工会对自身的工作非常熟悉,但是大部分还是以体力活动为主。煤矿企业需要以针对性原则来进行选拔,选择一些比较有头脑而且有一定经验的员工进行再教育。培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让广大矿工们在枯燥的工作之余有一定的追求,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术,最终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这也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降低矿难事故出现的基本保障之一。(4)环保型采矿技术的开发。煤矿企业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然会为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采矿技术开发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型技术的开发,利用现有的技术经验,结合国内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现阶段使用的采矿技术进行有效的改进。另外,针对各地区的实际环境因素和工艺条件,环保型采矿技术的开发必须具有针对性,既满足煤矿开采的实际需求,而且要协调经济、产量、安全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指通过热化学反应把地下煤炭在原来的位置使其完成由不可燃烧气体到可燃烧气体的转化。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煤炭采矿对于该区域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煤炭燃烧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煤炭地下气化也是一种能在整体上提高采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众所周知地下煤炭在燃烧之时会释放出一定量的苯和酚等有毒物质,当这些致癌物溶入到地下水中后,有可能使水资源毒化,从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同时在煤炭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是污染空气的一大元凶。目前来讲,地下气化技术在我国仍然是处于工业试验阶段,这项技术还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去攻克和解决,但是笔者认为这项技术还是有一定发展前景和空间的。

参考文献

[1]我国已有8个省区煤岩年产量超过亿吨[J].煤矿开采,2009(1).

[2]李宝堂.煤矿的高效开采技术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10).

[3]吴秀萍.影响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因素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2005(3).

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发展方向就是以高科技为科学的发展观。同时环境和资源问题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煤矿开采行业作为传统的重工业,怎样实现适应社会的发展完成当代的发展需求和目标,成为从事煤矿开采行业人士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给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更加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国际社会也在不断的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因此,我们已经完全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把环境和位置放在人类发展的首位。对于煤矿开采行业来说,在进行资源开采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对我们赖以生存的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事实已经证明我国大型的煤矿开采活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非常广,不仅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以及破坏,同时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也很大。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破坏就是产生二氧化碳,对于空气来说,二氧化碳对它的破坏相当严重,它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由于煤矿开采行业产生很多方面的破坏,这也就造成了煤矿开采行业的进行受到限制,在煤矿开采行业受到限制的同时,我们也明确了今后煤矿开采技术应该有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煤矿开采的同时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进行开采煤矿时我们应该对原有的粗放型煤矿开采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我们必须要重点关注开采技术,首先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让新的煤矿开采技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不对环境进行破坏,促使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煤矿开采技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方向和目标。

二、煤矿采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技术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每一个行业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规章制度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大大小小煤矿企业在各地分布较为广泛,并且在规模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是目前颁布的规章制度只能从整体这个角度去分析与管理煤矿行业,在实际过程中,这种规章制度下的煤矿行业显得尤其空洞,而且在很多的细节上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煤矿行业相关规章制度本身不够完善,其中管理方面没有秩序,没有保障,久而久之会非常混乱。另外,目前已有的采矿技术,由于没有相关制度,最终没有发挥预期的功效。

2、管理者目光短浅,阻碍高新技术的研发与使用

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目标,区别在于是对长远的利益追求,还是仅仅只顾眼前的利益。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而高危不仅仅是体现在安全事故频繁出现的因素下,还体现在投资回报上,煤矿行业投资往往比较大,并且回报期比较长。若是企业无法持续进行资金投入,或者没有及时得到回报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就可能被拖垮,最终是还没得到应有的回报,企业已经破产。由于这个因素,部分煤矿企业管理者,不愿意在这方面下工夫、冒风险,宁愿保持传统的技术,保住当前的利益,也不会花大力度去研发与引进新的采矿技术,这就是阻碍煤炭采矿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模式下,技术不仅没有进步,采矿效率也停滞不前。

3、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不能充分发挥采矿技术的作用

煤矿行业中,采矿过程是一项技术性非常高的工作。对采矿知识与采矿技术进行不断学习,并准确掌握,不仅能保障开采稳定正常运行,而且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下能有效避险,最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就是引进了新的技术,也没有对应的人才进行使用。

三、解决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措施

1、完善行业制度,保障采矿技术应用规范化

规章制度在建立之后要有对应的完善,要明确煤矿企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流程,让煤矿企业管理者以及基层职工对自己的工作方式与工作任务进行充分的了解。技术再好,也需要有条不紊的运作,才能将最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每一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自己的技术活,大家相互配合,进而实现工作目标,不仅能保障技术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遵循采矿原则,确保煤矿企业集约化发展

任何资源的开采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资源再生产,达到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对此,采矿期间一定要遵循安全、高产、高效、高回采率的基本原则,不断开发高效集约化采矿技术,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在煤矿高效集约化采矿技术的开发中,要以工作面单产、生产集中化的提高作为核心,利用各种先进的装备与工艺,促进管理系统的集约化建设,进而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3、高度重视培训,全面提高矿职工综合素质

职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保障煤矿企业长久更好地发展下去。新技术的研发与专业技术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加强员工培训,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且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大多数矿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相对繁琐的,久而久之,员工会对自身的工作非常熟悉,但是大部分还是以体力活动为主。煤矿企业需要以针对性原则来进行选拔,选择一些比较有头脑而且有一定经验的员工进行再教育。培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让广大矿工们在枯燥的工作之余有一定的追求,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术,最终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这也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降低矿难事故出现的基本保障之一。

4、大力开发技术,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1)环保型采矿技术

煤矿企业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然会给生态环境以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采矿技术开发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型技术的开发,对于现阶段使用的采矿技术进行有效的改进。

(2)煤炭地下气化

地下气化是在可控性的条件之下,使煤炭进行燃烧,然后获得可燃气体的技术过程,它主要利用的是煤炭的化学作用以及热作用,它包括了众多的学科与工艺技术,比如建井、采煤以及气化等,能够在降低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开发出化工原料以及洁净能源。从本质上来讲,它是通过化学方法从煤炭中提取出含有能量的组成部分,变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因而具有效率高、投资少、安全性好以及污染少等优点,被誉为第二代采煤方法。煤炭地下气化燃烧后的灰渣留在地下,采用充填技术,大大减少了地表下沉,无固体物质排放,因此煤炭地下气化减少了地面环境的破坏,这是其它洁净煤技术无法比拟的。地下气化煤气可以集中净化,脱除焦油、硫和粉尘等其它有害物质,甚至可将一氧化碳经地面转换后,采用分离技术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储存或作他用,从而得到洁净煤气,因此,煤层地下气化有利于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结束语

当下煤矿开采技术主要是围绕高科技技术运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进行。所以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煤矿开采技术的运用,这就需要从事煤矿开采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及创新技术,为以后的煤矿开采行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樊心磊.井下采煤技术与采煤工艺的选择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

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煤炭企业领导首先必须加强自身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安全意识,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1.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煤矿要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生产的技术和安全工作负责;矿井内设立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机电、通风、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各司其职,负责矿井生产的技术和安全工作。

1.2加强安全技术基础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加强矿井灾害预防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绘制安全操作图纸;对矿井内的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应由相关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

1.3全力确保安全生产系统完善、可靠

矿井巷道及采煤区生产布局应科学、合理,回采工作面应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

1.4加强对矿井内水害的防治管理工作

矿井内应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好“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1.5加强落实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措施

矿井技术负责人应负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制订并落实“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技术负责人必须定期分析矿井风量分配是否符合要求,严禁采掘工作面微风和无风作业;对通风设施,应设专业技术人员看管和维护;应配备足量的瓦斯检测员和防止突发事件的预测预报员;必须制订并落实瓦斯区域治理和局部措施相结合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瓦斯监控系统必须灵敏、可靠;井下掘进工作面应实行“三专两闭锁”制;当瓦斯超限和监控系统出现异常时严禁继续生产;井下专职安检员应切实落实好综合治理防、灭火及综合防尘措施。

1.6技术负责人和各区队长应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

各区队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应组织一次技术分析研讨会,以利于及时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安全隐患或技术难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狠抓作风建设,落实好领导干部下井跟班制度

煤炭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抓安全生产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用心做事、摆正位置、扑下身子、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原则,深入现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矿长和各区队长应分批、逐日跟班下矿井,实行安全工作全天候不间断管理;跟班干部要与采煤工人同下同上,实实在在地抓好矿井生产的安全工作。矿井劳动监察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下矿井,检查领导干部跟班下井是否到位、是否尽职尽责,对所反映的安全隐患是否认真处理和落实到位,以及每周两小时安全技术学习和班前30分钟安全活动是否正常开展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在矿务会议上提出并解决之。

3搞好区队领导班子建设

对于一个煤矿企业的基层区队来说,其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和的组织队伍。一个好的基层领导班子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真正认识到要发展煤炭事业,先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懂得“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道理;其次要研究制订并贯彻执行好严密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措施,抓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为采煤工人创建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这样,井下采煤工人才能无忧无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多采煤、采好煤。因此,煤炭企业领导务必十分重视组建好基层区队领导班子,把既懂先进的采煤技术、又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辩证关系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区队领导班子里来,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来。

4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学习

煤炭业培训和安检部门要定期会同煤炭企业及基层区队,对煤矿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学习和培训,认真学习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政策法令,让工人们及时了解当前世界及国内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严峻形势,联系本矿、本区队采煤生产实际,检查是否有违规行为;定期组织采煤工人学习安全生产三大规程,使工人加深安全意识,同时开展抓“三违”活动,以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5加强对新工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

煤矿企业应按中长期发展规划定岗、定员,而对于由定岗、定员而新招用的工人,煤矿企业要制订好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老矿工,对新工人进行专门培训,并按上岗要求进行严格考试,考试并操作合格者,方可发给上岗证,予以录用上岗;与此同时,各区队还应做好老矿工“传、帮、带”工作,不仅要教给新工人采矿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更要教育新工人树立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培训和“传、帮、带”,使新矿工对矿井上下有一个全方位了解,熟知“下井须知”和本岗位工作职责,对煤矿三大规程有了细致而全面了解,加上老矿工的“传、帮、带”,定会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6务必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一个好的企业需要有一整套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因此,煤矿企业领导应全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当然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如果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而不抓具体落实,规章制度就变成一纸空文,毫无用处。因此,煤矿企业各级领导务必要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即组建一套检查监督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如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除立即停止其操作外,还应追查操作者及其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者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7坚持班前会制度,总结上一个班经验,安排好本班安全工作

作为煤矿生产企业,每天都有工人上、下班和交接班,因此,认真开好班前会,及时总结上一班存在问题和安全隐患,以利于安排好本班的安全生产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更需要通过班前会进行全面、细致的学习,技术负责人和班组长要仔细观察每个工人的思想动态和操作情绪,如有异常,应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和业务指导工作。

8狠抓矿井生产行为过程控制,注重行为细节管理

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自从2010年被公司任命为机电工程师。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矿山机电工程的设计、评估、监理和总结,同时指导现场施工,检查质量;年初制定矿山机电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参加矿山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对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实践指导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担任安全工程师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好自己工作职责,完成公司各项爆破任务,几年来未发生一起爆破事故。现将我这近年来的具体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爆破方案、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每年年初依据《爆破安全规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矿山地质条件和矿层产状修订完善了中坪磷矿井巷掘进和地下采矿的《爆破方案》和《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二、制定爆破作业人员培训计划,强化安全培训

为了加强对爆破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爆破事故的发生,保障民爆物品使用的安全,年初制定了爆破作业人员培训计划,按照相关规定爆破人员每年由公安部门组织的不低于16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公司拟定每季度组织一次对爆破人员的现场操作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对爆破人员安全知识进行书面考试,不合格的将进行再培训,补考合格为止。 

三、加强对爆破作业现场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从担任安全工程师以来,本人不仅建立了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各种治安防范措施,还严格按《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公安部《从严管控民用爆炸物品十条规定》执行。使每次爆破作业现场有人负责,有人指挥,民爆物品有人清点,有人看管,现场有人管安全,人人重安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细节流程和操作规范化管理模式,有效防范涉爆案件、事故的发生。 

四、增强项目安全文明管理,争创文明工程。

增强项目部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定安全投入计划,增大安全投入,还制定了安全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展开工作, 对各项环境因素实行辨识与评价,制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实施细则,将安全环境目标以及职业健康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现场对噪音、扬尘实行控制,定期清洗围挡,打扫现场卫生。每月对现场以及项目部环境实行检查,做到了文明施工。

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动态实时控制。        

按照公司、分公司要求,项目部建立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有专职的安全信息员,将每月安全生产情况和隐患排查即时向公司、业主上报。

六、积极配合稽察和检查工作,即时认真完成整改。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工程自开工以来,不但分局/总局和集团公司对项目部实行了多次安全方面的检查,业主监理、当地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也多次来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都非常重视并即时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实行开会通报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检查落实整改情况,并将整改结果即时上报上级相关单位。对规范和提升各参建单位的建设管理行为提升工程质量起到了有力的促动作用。

七、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打算 

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关键词: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F41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从发展速度上看,近年来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截至2002年底,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35.08亿美元,2003~2005年三年内,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增长了48.54亿美元。2006年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85.4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3倍,2007年为40.63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219.64亿美元。

从投资规模上看,据《2007年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48.4亿美元,其中流向采矿业40.6亿美元,占15.3%,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掘业的投资。从存量上看,2004~2006年各年采掘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仅次于商务服务业的投资额。然而,与全球采掘业对外投资相比,这一规模仍显得较小。发展中国家采掘业流存量占全球采掘业流存量的比重的平均水平分别为8.3%和5.5%,而我国采掘业的投资规模尚未达到这个平均水平。

从竞争能力上看,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竞争能力还比较低。我国企业在进行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面临的竞争对手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矿业国家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大都有百余年跨国经营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矿业商业运作知识和国际资本经营的经验。相比而言,我国企业规模小,资本积累不足,加上起步晚,经验不足,对国际矿业的经营惯例还不是很熟悉,影响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

(一)弥补国内矿产资源短缺的效应。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人均资源贫困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直接威胁着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弥补国内矿产资源的不足:(1)我国企业购买了当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采权,或者是并购了东道国的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那么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可以根据国内需要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国内;(2)我国企业以项目合作的方式与东道国企业共同开发矿产资源,那么可以根据项目合作合同中的要求,向国内输入矿产资源。如,在开采石油资源时,我国三大石油巨头与国外的很多合作项目采取份额油方式,即中国石油企业在东道国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份额。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石油进口数量以及价格的稳定;(3)在东道国开采的矿产资源除了可以以较低的价格直接输入到国内外,还可以在东道国将矿产资源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半成品输入到国内,间接的弥补国内矿产资源的不足。如,越南国有钢业集团与云南昆明钢铁集团共同开发在越南老街的Quy Xa铁矿,合作协议中规定,昆明钢铁集团负责为该项目提供资金、技术以及采矿设备,大部分铁矿产品出口到昆明钢铁集团。

(二)对国内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的带动效应。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以下途径带动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1)投资国企业在东道国独资开矿,从投资国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如果投资国企业在本国的总公司就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的生产商,那么投资国企业可以直接从总公司进口这些设备。如果投资国企业仅仅是开矿主,并不是自己生产这些设备,可以从投资国的其他企业进口这些设备;(2)投资国企业和东道国企业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共同开采矿产资源,如果投资国企业自己拥有机械及运输设备,可以将这些设备作价进行投资;(3)无论投资国企业是以独资方式还是合作、合资方式开矿,都会涉及到设备的更新和配套,以此带动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需要注意的是,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设备的更新和配套来带动设备的出口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1980~2002年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总值仅为6,032.48亿美元,从2003年我国采矿业开始进行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以来,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额为1,877.73亿美元,2004年为2,682.60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42.9%,2005年的增长额为839.7亿美元,2006年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额增加到了4,563.43亿美元,2003~200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4.5%。2007年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额比2006年又增加了1,208.47亿美元,突破了5,000亿美元。

结合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数据还发现,2004年以前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一直是逆差,从2004年开始转为顺差,并且顺差额在不断扩大。2004年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顺差额为154.30亿美元,2005年的顺差额上涨到了617.56亿美元,2006年比2005年又增加了375.66亿美元,达到了993.22亿美元,2007年的顺差额增加到了1,646.8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了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

(三)技术引进效应。吸引外商投资,获得的一般是标准化的技术,而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通常是新技术、新经验,可以加速我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步伐,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

我国企业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国外先进技术:(1)我国企业独资开矿,在进入东道国的初期,面临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为提高竞争力而模仿外国企业的技术,或者被迫寻求更有效使用现有技术和生产资源的途径,增加技术投入,从而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2)通过前向和后向联系实现技术进步,我国企业会以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等身份与当地企业建立起业务联系网络。我国企业就可以从这种业务关联活动中获得新技术带来的利益,使自身的生产率或企业经营效率提高;(3)通过人员流动实现技术进步。我国企业一旦雇佣了外资企业培训的工人和管理人员,他们就会把在外企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到我国企业,从而引发技术的间接转移。

我国企业学习到先进的开发技术后,等新技术成熟以后,可以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这不仅有助于投资企业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我国企业整体的技术进步。比如,在采掘业领域,深海油气钻采和液体天然气生产等项目技术要求极高,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有所欠缺,如果将这方面的技术引进国内,势必能够提高我国企业在深海油气钻采和液体天然气生产等项目的能力。

(四)资本积累效应。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拓宽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有助于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涌入我国。一方面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采用了合资企业的投资形式。在海外投资企业中,中方所占的股权大多低于50%。所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使用的资金除了包括我国的外汇资金和设备以外,还包括在东道国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筹措的资金。因而,对外直接投资成了我国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对外直接投资利用的外资与我国利用外资相比,区别仅在于资金使用的地区差异;另一方面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资本回流。这种以享受我国政府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主要目的的资本流动,必然包含了其在国外筹措的资金。因而,我国的资本外逃以及随后出现的资本回流客观上加大了我国国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

三、促进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一)政府应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在财政方面,政府应该为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建立基金,对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如,设立国家海外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和风险勘察专项资金,对于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符合国家政策的大型勘探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在税收制度上,应加大税收优惠幅度。如,美国对所有在境外投资矿业的公司实行14%的耗竭补偿率;日本实行海外勘察准备金制度;韩国实行境外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等,均可作为我国对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制定政策时的参考。

在融资方面,应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国家应向采矿业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优惠的贷款和贷款担保。如,国家有关银行可以设立特殊贷款,其贷款利率比一般贷款低,贷款金额多。

在管理方面,建立国家级的综合海外矿产采掘业投资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审批和监督数额较大的对外投资项目,及时、有效、全面地公布相关行业的重要基础数据,提供各类专家咨询,提供有关东道国投资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和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准确资料,以及有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分析服务,以便我国企业在投资采矿时作出正确选择。

在法制建设方面,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立法进程,按照国际惯例完善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为我国企业的投资提供法律保障。

在资源外交方面,加强政府间交流,签订有关政府协议,包括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等,将重大资源开发项目纳入国家经贸关系范围内,以便及时妥善地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再加之矿业市场的特殊性,市场竞争机制还远未建立,国内矿业市场还不完善,更不必说到国际矿业市场上自如地发展。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勘察开发国外矿产资源的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矿业企业要在采矿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矿业企业还要对东道国的法律文化背景有所了解,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三)培养综合型国际人才。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趋势,企业要培养既通晓专业技术知识和外语,又熟悉国际市场惯例和法律,富有创新精神,有竞争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并在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2.石家庄五星汽车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戈.我国采掘业对外投资行为分析[J].产经,2008.7.

采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对策

1引言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建人类文明社会的动力源泉之一[1]。对于煤矿资源生产来说,煤矿技术管理体系是整个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由于煤矿资源开发的生产环节多、面向的安全工作范围广阔、整体的生产控制与监督的地方复杂等多种因素,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必须设置明确的技术管理岗位、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技术以及合理分配生产资源,确保煤矿资源开发的顺利生产。近几年,为了满足高速发展的时代需求,超负荷生产已经成为煤矿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被削弱,煤矿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国家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与伤害。因此,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生产技术与管理手段,完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以此来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以达到保质保量的生产效果。

2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

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综合实力不仅仅是在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人才上的比拼。煤矿总工程师是指导和协调整个煤矿生产过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然而,在目前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中对该职位的定位却是混乱、不明确的[2]。究其原因发现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来自于人力资源的影响,现有的人才资源储备满足不了煤矿业对煤矿总工程师的需求与要求。首先,专业技术高的煤矿工程师资源紧张,在大部分的煤矿业中该职位的人才梯队培养为空白状态。其次,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煤炭开采行业领域的管理与技术也随之更新换代,在职的煤矿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由于受限于环境条件以及自身状态等多种因素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思想意识形态与实际生产压力的影响。首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意识程度不够深刻,没有正确意识到煤矿总工程师的岗位意义,原本的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成为空谈。与此同时,煤矿总工程师一岗的具体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缺乏整体、系统、规范性的文件纲领,导致该职位处于混乱的状态。其次,由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因此,部分企业在生产效率与生产安全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报存侥幸的心理降低安全标准去迁就生产产量。总而言之,我国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当前的发展现状还存在着许多漏洞与缺陷,与标准化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还有很大距离。

3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的对策分析

3.1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意识,改善煤矿生产条件

由于煤矿资源自身的特点,导致在进行煤矿资源的开采时容易出现地面塌陷、爆炸、水淹以及自燃等多种危险情况,一旦发生煤矿事故,将会对采矿工人、周围环境、附近居民以及矿业本身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后果[3]。因此,必须把煤矿的安全生产放在整个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的第一要任的位置。例如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交流会、分发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知识的小册子等方式,采用这种面向全体的宣传方式,提高整个从事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作业人员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此外,在实际的采矿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煤矿生产作业条件是极为艰苦的。采矿人员不仅要在狭窄的作业空间里长时间的工作,还要根据采矿的进度不断的移动与交替工作地点,其人身安全严重受到生产条件的威胁;尤其是在地下矿井中,工人受到瓦斯、煤尘、煤层塌落等多种危险因素的频率更高。基于此,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必须积极改善煤矿的生产条件,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职责,使煤矿生产技术有效的发展,以做到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障整个矿产资源的顺利生产。

3.2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明确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岗位职责

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分析记录得知,近几年,从大、中、专职院校煤炭类专业毕业学生很少直接迈入煤矿资源的第一生产线,实际的矿业生产活动中的工作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全面的矿业生产知识,尤其是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中的中坚岗位长期处于工作人员职能效果不匹配甚至是空缺的现象[4]。基于此,煤矿生产必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开设煤矿技术管理的培训晋升课程、开展煤矿技术管理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给从事煤矿资源生产活动的工作人员提供自我专业知识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提升的通道。我国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关注煤矿生产各方面的新技术、新资讯,及时更新自我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教育部门随之实施了与时共进的新课改政策,刺激了煤矿技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增加了从事矿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人力资源,给我国煤矿生产行业提供了专业人才的技术供应链。此外,明确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范围,避免由于岗位职责不清而出现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责任推卸的现象。

3.3增加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引进先进的煤矿生产设备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煤矿生产行业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在生产技术上来说,出现了许多机械化与信息智能化方面的科技成果,如综合掘进机械化技术、巷道掘进技术、液压支柱、综采支架、锚索支护等支护技术等等。基于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增加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将这些先进的科技生产技术设备力量引入到煤矿生过程中,能够极大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伴随着机械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极大地方便了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监控煤矿生产过程的愿望。在管理技术上来说,出现了许多新的煤矿安全技术生产管理的理念和体系。为此,我国安全监管总局在2011年的时候启动了“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安全培训工程”,为广大中高级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人才提供了提升自我素养与技能水平的平台。

3.4加强立法,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我国现有的煤矿生产安全法律法规大部分是针对国有大中型煤矿的,而在小型的(如:乡镇煤矿)的煤矿生产部分的法律法规上往往缺乏明确的条例与规定。因此,出现了一些钻法律空洞、追求生产暴利的不规范生产的小型煤矿企业,造成了大量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立法力度,防止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而产生的法律空白现象出现,从而有效避免了钻法律漏洞的不安全生产企业的产生。

4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安全生产的压力,煤矿生产行业必须采取各种方法积极的培育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的专业人才,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要求。此外加强安全生产的投入,及时更新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体系,为从事煤矿资源生产的工作人员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综上所述,当下我国煤矿技术管理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距离标准化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还有长远的路程。

【参考文献】

【1】肖瑾.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案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4(3):187-187.

【2】刘秀丽.煤矿安全生产与HSE管理体系的构建[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21):90-90.

【3】李敏.煤矿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山东煤炭科技,2015,15(1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