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1

一、活动内容

1、深入本地中小学进行调查走访,了解本地基础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2、了解我校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意见反馈。

3、走访调查身边的先进基层党员,了解基层党建工作。

4、农村地区的同学,深入调查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的收入状况,以及农村目前存在的其他问题。

5、城镇学生深入社区调查城镇居民中低保户的生活状况,以及政府对其改善生活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6、调查了解本地农村的建设情况以及改革现状。

7、开展送温暖活动。为所在社区提供公益服务,如为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工人等社会扶助对象解决生活问题,帮助社区管理部门开展宣传、咨询工作,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等。

8、结合实际,到厂矿、社区、健身中心等地方开展传播体育健身理念,推动全民健身的活动。

二、具体要求

要求我校在校学生都要加入到实践调查活动中来,开学后要交上不少于1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校团委将根据调研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其他有关情况评选出“先进个人”若干名、、“优秀实践(调查)报告”若干名,颁发奖品及证书,对不合格和无故不参加活动的同学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关于组织开展年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青年健康成长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我系部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了力,特组织学生开展XX年那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有关工作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活动主题

学会感恩*体验成长*共建和谐*关注社会

(二)、指导思想

活动要紧紧围绕我校学生培养目标,根据我部学生实际,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规范,明确社会角色,提高服务社会的技能,加速个人社会化进程,努力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青年,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内容

活动要切合“学会感恩体验成长共建和谐关注社会”的活动主题,以家庭角色体验、社会角色体验、专业素质拓展、特色实践服务和服务社区行动为主要内容,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争取建设一批基于长效机制、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岗位体验实践基地和服务社区平台。

1.家庭体验。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在暑假期间,从事不少于二周的家务劳动,具体劳动内容包括每天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卫生,外加一项其他家务劳动。另外强调必须给父母亲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中的一位洗一次脚,深深体会一回长辈们的艰辛。目的是使同学们认识到服务社会要从回报家庭做起,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社会体验

角色体验。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依托一所学校、一个社区或一个企事业单位,在某一具体岗位上,从事一天以上的社会工作。要结合自我实际,盘活各种社会关系,主动出击,拓宽渠道,开展岗位体验、社会兼职、勤工俭学等活动,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2

>>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路径与保障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社会共享问题研究 广州: 学校体育设施将向社会开放 河北省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与服务优化研究 论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特许经营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管理 国内外体育设施服务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探 浅谈中学体育设施的管理与开发 公共体育设施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博物馆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困境与消解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的现状与对策性研究 上海助残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困境与对策思考 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的特色、困境与出路 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设施运用的现状 试析社区体育设施的配备 中小学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现状与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理论构建研究 公共服务社会化:非营利组织的角色、作用与政策因应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9-28.

[4] 刘昕,刘静,胡月英,等. 现行中小学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模式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综述[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530-533.

[5] 周国雄. 博弈:公共政策执行力与利益主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55.

[6] 黄群玲,张得保. 《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38-41.

[7] 刘颖. 经济学视角下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成本补偿理论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6):48-51.

[8] 国家体育总局. 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67.

[9] 段长波,钟小燕. 我国群众体育公共政策的执行阻碍及对策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11,32(3):73-75.

[10]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方案[Z]. 2006-12-25.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3

如果你是,那么你会加入体育博客圈吗?

你会为姚易大战造势而上网发帖吗?

你会上网“晒”自己的球鞋涂鸦照片吗?

你会在线看赛事直播参加团体讨论吗?

你会参加体育品牌组织的网络活动吗?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2008年5月由CIC的2007年第四季度体育行业网络口碑白皮书用数据为我们揭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CIC基于200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由296,017名独立发帖者在中国大陆体育相关论坛(BBS)中所的4,311,758条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中国网络社区(论坛和博客)体育行业网络口碑进行总览,也为我们展现了体育网民丰富独特的网络文化和体育品牌营销的新方向。

体育网络文化,天天新鲜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08年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12亿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有7460万用户经常使用网络论坛BBS,他们通过论坛、博客和视频分享等网络渠道分享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讨论以及相关多媒体信息,形成网络口碑,并积聚了消费者自己的影响力。CIC体育行业网络口碑研究采集了2007年第四季度期间发表的430多万条讨论帖,从中发现了体育网络正在兴起的丰富而独特的网络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达了体育爱好者对于体育运动的激情和热爱。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1.网民自创的独特网络用语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如,非常喜爱某个运动员或球队的人,可称为“某蜜”,比如:姚蜜。相应的,那些经常刻意批评某个运动员或球队的人,可称为“某黑”,比如:姚黑。

2.体育运动爱好者借用品牌资源自创作品。体育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地借用品牌资源自创作品,如对品牌口号或是广告片进行二次创作,对球鞋DIY,尤其是球鞋涂鸦,来展现自我独特的创造力与个性。

3.“我秀”流行于网络体育爱好者中。热情的体育迷们越来越乐意在BBS之类的网络社区中通过“秀”或“晒”自己的体育运动收藏来展现自我。

4.体育网络社区中许多有趣而独特的元素成为受网民欢迎的网络文化。如由品牌、网站或体育爱好者制作的E-Zine(电子杂志)、由一群富有激情且专业的体育迷组织的体育比赛“线上直播,团体讨论”活动和卡通体育博客圈、运动员博客圈以及体育服饰博客圈都成为网民广泛使用的表达体育热情的平台。

品牌营销如何借势体育网络文化?

网民对于体育、网络口碑体育文化及品牌的热爱与激情为品牌提供了了解消费者和青年文化的窗口,这些可以成为品牌宣传信息与沟通消费者的载体。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1.新产品和营销活动可引起品牌讨论量变化。从2007年第四季度讨论提及率前三位的品牌周讨论趋势可以看出,当品牌有官方图片,或者活动的前后一周,论坛的帖子发表数量达到峰值。例如,耐克新品篮球鞋的上市以及阿迪达斯和锐步的营销推广活动都引发了积极的网络讨论。

2.体育爱好者论坛的论坛版主、管理员合作是帮助品牌和网络社区建立联系的一种途径。与门户网站或专业体育社区网站相比,体育爱好者论坛(球员/球队粉丝俱乐部)更为活跃,他们的发帖量比其他两类论坛至少多一倍。这些论坛的版主不仅仅是论坛中最为活跃的发帖者,还拥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同时对于论坛中的其他发帖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体育品牌启动富有创意的、用户创造型的体育产品营销活动吸引积极网民的参与。如耐克在中国的“Nike iD”产品供客户设计属于自己的独特球鞋,美津浓“乒乓鞋涂鸦”邀请网民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设计球鞋,就是品牌如何有效利用消费者网络文化的例子。在中国,球鞋收藏者和其他球鞋爱好者很早之前就开始上传独具自我个性的球鞋 DIY照片。品牌可以向其消费者学习,并且综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更有效的产品设计、活动策划和目标消费群的选择。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管理;慢性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3-137-02

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性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心脑血管、肾、神经多个器官,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社区医生通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及防治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及患者死亡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研究的中心问题。但是对糖尿病的防治效果一直不理想,人群对糖尿病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并发症高的特点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为此我们对本小区30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档案系统管理、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现对干预结果进行汇总、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年7月~2010年7月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乌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瑞祥小区糖尿病患者304例,其中男166例,女138例,年龄40~82岁,40岁以下22例,41~50岁72例,51~60岁104例,61~70岁84例,70岁以上22例;无并发症144例,男80例,女64例;视网膜并发症118例,男62例,女56例;肾病42例,男24例,女18例。患者均自愿参加档案管理,并积极配合医生工作。

1.2 方法

1.2.1 自定义健康档案 格式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址、电话等,详细的发病史及家族史,确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存在,制定相应的饮食治疗和药物降糖方法。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治疗的基础,包括膳食、体重的控制、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戒除烟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对体重正常者应用胰岛素促分泌类药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对体重肥胖者应用双胍类、格列酮类及α-糖苷酶抑制剂,对单一药物不能控制者应合并用药,两种药物不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加用胰岛素治疗,仍然不能控制的患者需要转诊治疗。随访时间:血糖控制良好者每2个月随访1次,血糖控制不好及有并发症者需要每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4项:近期血糖是否达标;药物治疗是否合理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督促患者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及时记录检查结果。

1.2.2 问卷调查 2008年3月开始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的干预对糖尿病的影响、最近的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及药物治疗,2年后再次问卷调查,内容相同,比较两次调查结果,进行评估。

1.2.3 健康教育 不定期进行健康大讲堂,内容包括糖尿病现状、如何控制好血糖、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及血糖的测量方法。

1.3 血糖控制判定标准[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7.2mmol/L或下降30%以上为优良;空腹血糖≤8.3mmol/L或下降10%~29%为尚可;血糖无变化或下降<10%为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Ridit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效果

304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优良92例(30.3%),尚可124例(40.8%),不良88例(28.9%),304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71.1%。

2.2 相关知晓率

健康档案管理前后304例患者对糖尿病的诊断、并发症、合理运动、自测血糖、规律用药等的知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在我国已成为困扰居民、尤其是城市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结果显示,我国大城市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6.97%。糖尿病患者门诊及住院费用逐年升高。卫生部《中国慢性病报告》[3]显示,2004年糖尿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为4.40亿元,给国家、家庭和个人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但是通过积极预防血糖可以控制其并发症,延缓疾病的发展,降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危险,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内多项研究社区健康教育项目显示出对慢性病的防治效果。糖尿病要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即应积极治疗,治疗越早,血糖控制越好越易达标,达标越早,预后就越好。早期治疗是保护靶器官的关键。健康教育是一种干预措施,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改掉不健康的行为和饮食习惯,消除和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干预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进展。我们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需求,开展了长达2年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管理该人群,营养知识、对待疾病的态度、饮食行为及生活方式都有明显的改善,增加了运动锻炼,强调膳食结构个性化管理[4]。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是居民获取营养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十分必要,但应注意连续性和系统性。居民对饮食行为干预和对控制疾病的信任度明显提高,愿意通过改善饮食方式来控制糖尿病,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5]。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 糖尿病临床指南[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14.

[2]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报告[R]. 2006:11-13.

[4] 付萍,杨正雄,薛安娜,等. 糖尿病人膳食结构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4):151-153.

[5] 李新华,陶金. 浅谈健康和健康教育[J]. 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37-339.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兰州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对策;研究

2010年10月,兰州市政府副市长戈银生在谈到兰州市如何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快速发展时,对兰州市近几年的体育工作做了如下总结:“几年来,兰州体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在科学认识市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兰州体育事业发展的“5335”工作思路,即:用五年时间,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群众体育多元化服务和体育产业品牌化“三大战略”,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和体育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工程”,实现有基地、有活动、有人才、有赛事、有产业“五有目标”。根据这一工作思路,结合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出台了《关于加快兰州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兰州体育建设规划目标。

一、研究目的

1.1全面把握兰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整体概况,为政府部门制定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兰州体育事业发展的“5335”工作思路已经实施了多年,对兰州市群众体育快速发展起了极其重要作用,本文将以此为背景之一,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图把握“5335”工作思路实施以来,全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整体概况,为政府部门以后在制定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2.2参照现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为兰州市体育公共服务进一步发展探索新的突破口

刘延东国务委员现阶段提出的“体育战线要准确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体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担当起建设体育强国的重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改革创新,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把全民健身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的总体要求,开阔了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理论视野,体育战线各领域要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注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和便利性,坚持强基层,打基础,保基本的工作方向,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实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本文将吸纳和借鉴这些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为兰州市逐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探索新的突破口。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兰州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部分著名搜索引擎,并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和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查阅国内外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文章、政策法规性文件、统计年鉴等资料。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通过研读文献资料,基本了解了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内容及最新发展,熟悉了国家、甘肃省及兰州市有关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了解了相关研究的状况,为本研究搜集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2.2实地调查法

对兰州市“三县五区”主管体育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高校、社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的体育负责人、健身者、体育教师、健身俱乐部老板等人员进行访谈,并结合实地情况,考察了兰州市群众体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信息。

2.2.3问卷调查法

对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采用现场发送问卷,填完即收;对个别调查对象采用邮寄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5日—12月25日。共发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0份,回收率是98%,有效率达到97.5%,回收率与有效率达到本研究需要。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兰州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以每周5次以上”最多,一般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集中在30~60分钟之间,多以以中等强度的为主,参与的健身项目因年龄呈现多样化,以“公路旁、街道边”为主要锻炼场所,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

3.2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兰州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全社会应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为主线,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大发展。强化组织领导,履行政府职责,建立 “大群体”发展格局。

3.2.1面向活动主体,在“民”上做文章。

围绕全民健身参与者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环境,真正体现为民、亲民、利民、乐民,不能见物不见人。

3.2.2改进组织理念,在“变”上有思路。

要在“大群体”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优势,调动社会力量,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活动组织模式,切勿画地为牢。

3.2.3改进活动形式,在“新”上求突破。

要根据形势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公众需求的不断变化,面对新问题,开启新思路,研究新方法,满足新需求,不能墨守成规。

3.2.4扩大活动覆盖面,在“广”上加力度。

除继续关注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人群外,要吸引企事业单位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防止顾此失彼。

3.2.5讲求效果,在“实”上下工夫。

要使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积极参与,身心受益,融入生活,杜绝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国家体育总局.200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Z].2003.

[3]国家体育总局.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4]《关于印发2012年群众体育工作思路和要点的通知》[EB], 中国大众体育门户网站:http:///ArtDetail.aspx?aid=6761.

[5]《兰州简介》[EB], 兰州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zjlz/lzgk/lzgk/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脑卒中;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逐年攀升,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人。[1]我院作为脑卒中筛查基地医院,对所辖市区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表1 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显现率(%)

表2 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血压水平与体重指数分布(x±s)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所辖五区六县居民进行现场体检及问卷调查。纳入标准:根据国家脑卒中筛查要求,年龄≥40岁的辖区常住居民。最终纳入标准筛查人群为5168人,有应答者5100人,应答率98.7%。其中男性1822人,女性3278人,年龄40-92岁,平均(56.45±7.60)岁。

2.调查方法

采用脑卒中筛查定制表格,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糖尿病、心脏病病史指受检者能明确知道自己是糖尿病、心脏病者;肥胖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体质指数(BMI)分类的推荐意见,以BMI≥28.0为肥胖[2]。血脂采用脑卒中筛查规定的数值,甘油三酯≥2.26mmol/L,总胆固醇≥6.22 mmol/L,LDL≥4.14 mmol/L,HDL

二、统计学处理方法与结果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1)影响脑卒中危险因素显现率 血压高、房颤或心脏瓣膜病、血糖高、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等因素的显现率分别为 34.30%、7.59%、13.32%、26.58%、37.1%、23.43%、31.82%。(2)收缩压、舒张压与体重指数BMI分布 男性 (38.14±16.43)、(84.21±11.22)mmHg和(26.69±3.12)kg/m2。女性(131.86±17.78)、(83.13±11.45) mmHg和(27.25±3.78)kg/m2。

三、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影响我国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从结果中看出,在5100例抽样人群中,影响脑卒中的因素,血压高、房颤或心脏瓣膜病、高血糖、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等的显现率分别是34.30%、7.59%、13.32%、26.58%、37.1%、23.43%、31.82%,其中肥胖的显现率最高,血压高次之,血脂异常第三。三者之间又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肥胖者多数容易产生血脂异常和血压升高,反之,血脂异常和血压升高者则较少。因此,肥胖业已成为影响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血压高、血糖高、卒中家族史、肥胖的显现率又明显高于文献报道,[3]说明肥胖这一危险因素可能会成为影响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后,脑卒中的预防重点应放在加强肥胖、血脂异常、血压高病人和高血糖病人的治疗和控制上,加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科学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健康意识,降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生,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我国脑血管病防治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卫生部办公厅,2005:1.

[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