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教育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教育专业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1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欠缺科学幼儿观的重点教育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各项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体现。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都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在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上述专业标准强调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幼儿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未能得到高度重视。表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中,普遍注重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建设,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了解幼儿权益、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本的专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明显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为其工作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极易受伤害的幼儿,学前教师的态度、师德及职业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理解、尊重、责任心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缺少创新类课程,难以满足新的形势需要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发展是二十世纪末以后的事情,专业课程更多是参考历史较长的高校本科学前专业课程而构建的,普遍而言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沿袭传统而设置,主要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三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五法”,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等课程,而学前教育领域一些最新开发的课程,如幼儿教师人文素养、幼儿教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幼儿的观察与评估、幼儿教育与社区环境、0~3岁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因专业教学的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再加上新课程需要教师尽快地成熟教材,准确把握内容要点,所以普遍按传统“三学”及“五大领域教学”再加“游戏、活动”等课程设计教学。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师应有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专业核心能力中欠缺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的特别培养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幼儿尚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比较弱,更需要教师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发现他们出现的细小问题,并能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特别是生活方面的观察与照料,这是幼儿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要求。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该专业的学生自身年龄小,许多还是独生子女,走进幼儿园的时间有限,零距离观察幼儿、与幼儿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对幼儿的了解、沟通,主要基于他们自发对幼儿的喜爱。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设计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活动时,积极主动形式多样,容易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和喜欢,幼儿园也比较认可,但在生活照料、针对幼儿个别学习活动时,很多同学就不知如何动手,特别是面对个性强的孩子更不知如何进行沟通管理。这些现象恰恰反映出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重集体,轻个体”的不平衡问题。

(四)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不能适应专业标准的要求,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绝大部分为近年新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拥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上也认真投入,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幼儿园实践背景,在教学上讲专业理论比较深入,但在联系幼儿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幼教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亲身感受性的教学经验,常常出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按照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一长一短的专业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急需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全科幼儿教师,他们不仅要充分了解“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但目前承担这些技能课的教师普遍是本专业技能较强,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非常欠缺,因而开展教学时不能将学前教育特点与才艺技能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必须把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贯穿人才培养

全过程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为本、师德为先是对其职业的特别要求。幼儿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健康地成长。师德为先就是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够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为此,第一,强化入学专业教育,利用多种形式使新生懂得,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一生的发展起着全面奠基的作用,形成初步的专业理念。第二,通过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学等课程,强化师德理念与职业理想追求,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社会现象分析、深入教育机构实际观察、个人道德践行直接体验等,促使个人行为修养的不断提高。第三,强化专业实践类活动,扩展加大见习、实训、调研、实习,借助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对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全面认识,解决学生思想上由单纯喜爱孩子到理性认识学前教育职业理念的转变,形成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热爱。

(二)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处理好必需、够用、拓展的相互关系

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但参考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总学时的设计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对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理念、新思维,国内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以不同形式完善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增设必要的自主选修课,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或非专业课程,利用通识课、公选课、讲座课等平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课程,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第二,针对沿用传统课程过多、缺乏创新这一问题,应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资源,与幼儿园一起研发新课程,特别是优先考虑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课程内容并将其成果运用于课堂;第三,坚持专业理论课“必要、够用”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实时优化课程设置,该增设的一定增设,该删减的一定删减,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

(三)遵循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提升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的专业能力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然科学的规律,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遵循这些规律,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保教结合”的整体概念,即“保”和“教”是教育整体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会对幼儿产生不同影响。保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教育。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基本以培养专任教师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学生普遍对幼儿保育知识了解不够,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能力更是缺乏,按照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面精通保育和教育工作,以专业行动践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因此需要,第一,在目前开设的“学前儿童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保育知识的渗透,并且最终要体现在考核成绩中。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分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向保育员或生活教师学习观察、保育技巧。逐步尝试熟悉幼儿,与孩子们沟通,协助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生活管理。第三,部署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进入城市、农村社区了解各类幼教机构保教结合的现状,从而直观感受保育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进行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内培外聘,加强“双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发挥好“双师”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全科”特点,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各类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第一,可以借鉴许多院校的做法,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深入幼儿园实践,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新动向,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备课、教学(听课)活动,并将深入幼儿园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制度要求,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第二,从现有教师中进行转型培养,选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有才艺技能基础的青年教师到区外著名的学前教育专业进修培训,安排他们参与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逐步使他们成长为熟悉专业的技能教师。第三,与各类幼教机构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幼儿教师参与专业教学,举办专题讲座、讲授课程相关内容、开展实践课程指导等,用他们的所长弥补自身的不足。第四,建立与其他基础教育学院、少儿活动中心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艺术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共享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类才艺教师在学前教育技能教学中的作用。

三、结语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2

一、关于专业理论课的说明及其课程地位

在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上,文化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艺术类课程缺一不可。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和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比例,其中专业理论课应占相当比例,并且建立一整套专业理论主干课程体系,既有传统的 “三学六法”所谓三学是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而“六法”是指幼儿语言、数学、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教学法,还要有幼儿园管理、游戏理论等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具备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及其研究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专业理论课程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师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初步的学前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幼儿园运作管理的知识。专业理论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二、专业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学前卫生学和其他课程的开设顺序不合理,导致其他学科的教学出现问题。目前我院的学前卫生学开设在第四学期,而在第三学期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了解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前幼儿的生理特点还没有学习。很多教学法课程的开设与学前卫生学同在第四学期,很多需要的知识的学习可能滞后。

2.课程设置上部分课程重合内容过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学习心理学,第二个学期学习学前心理学,这两门课基本把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心理学知识涵盖了,学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也够用了,而到了第四个学期,又开设了学前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从各个心理品质来讲解心理学,学前发展心理学从心理发展阶段讲学前心理学不过是把同样的内容换个体系再讲一遍。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学生对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积极性不高,因为重复的内容太多。而在学前语言教学与学前儿童文学两门课程中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阶段都用了很多课时,同样的内容学前心理学里有重点章节,课程内容重合太多是一种教学的浪费。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之间在教学上是脱节的

在教师之间没有协商与交流,都是各顾各的,很少有集体的合作交流。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很多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学科重复教学,例如皮亚杰的理论在心理学中讲、学前心理学里有,在学前发展心理学中还会讲到。还有就是在相互关联的课程中,教师没有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进行交流,导致学生很难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知识体系,做不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学前教育的专业课老师涵盖艺术、教育、心理等各个专业,对于每一门专业课来说都是很成熟的教师,但是各个专业出身的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各门课的课程地位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导致教学上的脱节。

2.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理论讲授较多,系统性、理论性强,实践性、应用性差

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不好,就会在以后的学科教学中出现问题。例如在幼儿舞蹈教学法中,很多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对幼儿舞蹈的精细动作不会设计与教授,这说明学生在学前卫生学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幼儿精细动作的特点。又如学前数学教学法中,幼儿数学教学中必须把握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注意表象知识的运用等,它的理论知识准备就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对幼儿思维特点的介绍,如果学生在前期课程学习中没有理解和掌握,学习新的知识就会有困难。

3.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脱节

学生每天身处校园,接触幼儿太少,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没见过。理论知识掌握很多,但是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脱离,如同纸上谈兵。学生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以后反映,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到了幼儿园以后幼儿园的老师学历可能没他们高,学的理论知识也没他们多,但说起幼儿教育方法、策略却头头是道,而我们的学却说不出什么。以至于学生觉得自己学的很多知识没有用处,其实是没有将学的知识和幼儿教育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理论不能应用于实践。

三、解决的措施

(一)合理开设课程

依据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开设课程,所以建议将学前卫生学由现在的第四学期开设提前至第一或第二学期,这门课程的开设在“三学六法”当中应该是开得最早的一门课,早于学前心理学或者与其同步,必须是学前教育学和其他六法课程之前。学前卫生学是一门涵盖幼儿生理发育和幼儿园卫生管理的课程。通过学前卫生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规律有全面的掌握,还可以学习到幼儿园、早教机构对幼儿生活及环境创设中卫生的要求,还涉及部分幼儿心理发育问题。

这一课程改革在其他院校已得到实施。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在其他专业理论课程之前。天津师范大学两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学在第一学期开设;首都师范大学四年制本科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第一学期开设,幼儿卫生与保健在第二学期开设,学前教育学在第三学期开设;宁波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前卫生学开设在第二学期,学前心理学开设在第三学期。

(二)整合部分课程

1.不再开设学前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发展心理学三门课程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只开设学前心理学一门课程,加大课时量,由原来的52课时增加到72课时,在这门课里涵盖上述三门课的内容。或者只开设心理学讲授基础心理学内容,学前心理学讲授学前儿童心理品质和发展,拓宽讲解的角度,涵盖学前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2.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和学前儿童文学整合 成一门课程,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介绍学前儿童文学。因为在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很难不涉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特点,而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也不可能不介绍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把这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程,加大课时量,学生可以把这两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师之间通过教研室活动多沟通交流,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衔接

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之间就要进行合作,互相沟通教学内容,交流教学思想,教师之间形成合力。面对专业理论课互相之间无法沟通的现象,让不同专业的教师相互交流,使各课程内容有所侧重,避免课程间相同内容的重复,减少资源的浪费。可以通过组织教研室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既要有同一教研室的活动,又要有不同教研室之间的教研活动,不同教研室之间的活动可以帮助老师对整个课程设置有所了解,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而同一教研室活动可以相互沟通配合,促进教学向专精深方向发展。

(四)掌握基础理论,让学生学懂、会用

1.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精、突出课程的核心内容,不要繁多,但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学懂了、记住了,以后才会很好的应用。

2.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开展校内实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课内模拟训练

大部分的专业理论课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和模拟一些幼儿活动和教学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这种实训方法可以和教学同步进行,不像在幼儿园开展实训时有很多的条件限制,可以配合教学的进行。

2.加强幼儿园教学实践

(1)为了让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同幼儿保持联系,新生从入学教育阶段就要开始接触幼儿园,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幼儿园见习、幼儿园开放日观摩、毕业长期实习等活动熟悉幼儿园,了解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教学时间可以如下安排:第一,新生入学就要安排参观幼儿园和各种幼儿教育机构。让学生了解幼儿园软硬件、日常教学管理和幼儿日常行为表现等,对于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当幼儿园有开放日活动时让学生去观摩,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和活动。第三,每学期安排不同的教育[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见习,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去组织。第四,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安排集中实习。第五,假期时,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幼儿园顶岗实习,进行短期的实习锻炼。

(2)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最好是:第一,选择区级示范幼儿园(公办园、民办园各一所);第二,选择民族特色幼儿园,我们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内少数民族幼儿园数量不少,选择一所蒙古族幼儿园、一所回族幼儿园;第三,选择普通幼儿园,最好是公办民办各一所。选择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幼儿园教学、管理特点。

(3)最好能对大、中、小三个年龄班,普通班、蒙台梭利教学班进行轮流见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以了解不同班级、年级幼儿教师工作特点。

学生到幼儿园去参观、见习、实习,可以对幼儿园和幼儿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到幼儿园可以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知道幼儿园工作的性质;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特点;学习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学会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到幼儿园参与、组织各种活动,了解幼儿教师的职责,提高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掌握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初步学会各种活动的设计、编排、组织。通过实践将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3

参考文献:

[1]王义道.在21世纪人才培训中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3).

[2]冯小燕.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

[3]张露菁,陈小立.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

[4]贺秀良.大学基础实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4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学;大学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237-03

一、引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本身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取、处理及有效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身上肩负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的重任,对我国教育教学现状的改革与促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细致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发展到今天,对信息素养一词最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信息素养的内涵有:信息文化常识、信息情感与意识、信息技能。

二、问卷的设计

笔者根据信息素养的内涵共设计了18道小题,其中前17道小题是选择题,最后一道小题是开放式回答题。采取在在教室、问卷星上进行发放和回收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5份,其中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为97.3%。调查的数据利用问卷星统计进行处理。下文对问卷中具有典型特点的题目给出了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信息文化常识

信息文化常识,是指对信息相关知识的认识,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各种术语、各种技术、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等);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数字化原理、程序、算法与数据、信息传播原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各个组成部分(硬件、软件、系统);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使用信息技术的利弊、局限性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与道德常识等。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文化常识。调查结果如下:

1.您是否认为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大学生(99%)认同该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教育技术能力,只有少数(1%)的学生不重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说明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大学生对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对该专业学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您对学过的信息知识(如文字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知识)掌握得如何?培养信息技术能力,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信息知识,这道题目主要考查该专业学生对信息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显然是不容乐观的,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40%)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专业的信息知识,大部分学生(55%)对信息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能够正常使用的程度,甚至还存在少数学生(4%和1%)不能够正常使用专业信息知识,因此,对学生专业信息知识的培养还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意识与情感

信息意识与情感主要包括:积极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不畏惧信息技术的更新;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操作各种信息工具;了解信息源并经常使用信息工具;能迅速而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相信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面效应从而正确对待各种信息;认同与遵守信息交往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约定。调查结果如下:

1.如果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找不到您所需要的专业资料,你将如何做?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时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多半学生(66%)选择继续在网络上查找,表明了这些学生具有积极的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态度,只有极少数(3%)的学生会选择放弃寻找所需要的资料。另外有31%的学生选择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说明少部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信息工具。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在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时能够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2.您是否关心日常生活中关于教育技术学相关动态的新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28%)大学生对于生活中专业信息关注程度是非常关心的,大多数(72%)学生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偶尔看看,这也就说明了大学生还缺乏对专业信息的关注,不能够做到主动去了解周围信息。

3.当您看到散布在网上的不良信息时,您的态度是?这道题目主要反映大学生的信息道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面对不良信息,大多数人选择随便看看(32%)或不加理睬(27%),有少部分人选择回击(39%),向有关部门举报的人是则寥寥无几(2%)。这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还比较低,缺乏主人翁意识。

(三)信息技能

根据教育信息专家的建议,现代社会中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六大信息技能:确定信息任务――确切地判断问题所在,并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具体信息。决定信息策略――在可能需要的信息范围内决定哪些是有用的信息资源。检索信息策略――开始实施查询策略。这一部分技能包括:使用信息获取工具,组织安排信息材料和课本内容的各个部分,以及决定搜索网上资源的策略。选择利用信息――在查获信息后,能够通过听、看、读等行为与信息发生相互作用,以决定哪些信息有助于问题解决,并能够摘录所需要的记录。拷贝和引用信息。综合信息――指把信息重新组合和打包成不同形式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综合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评价信息――是指通过回答问题确定实施信息问题解决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在评价效率方面还需要考虑花费在价值活动上的时间,以及对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估计是否正确等。

1.您经常使用下列哪些检索手段?这道题目主要反映该专业学检索信息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97%)选择利用短语搜索所需信息,其他检索手段使用的频率是少之又少,这说明该专业大学生严重缺乏信息检索手段的培养。

2.您主要是如何获得相关教学信息的?(可以多选)这道题与大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也是最能体现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学校信息素养培养的一道题。我们经过调查得知,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把教学、教务信息公布到网上,以便更高效、准确的通知同学,同时也会另行通知班干部。但通过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学生会选择到学校部门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但是以老师班干部通知的也不在少数(85%),这就说明该专业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信息自主获取的能力。

3.请简要回答您认为应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自身和环境)。这道题是问答题,更可以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这道题的答题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因为只有不到30%的同学进行了回答。然后我们再分析答题同学的回答质量,大学生大多数认为提高信息素养就是多上上网,看看报纸、书籍等媒体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误区,也反映了大家对信息素养的不了解。通过这道题我们看到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四、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建议

1.信息关注方面。要提高该专业大学生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对专业信息的关注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的价值观。只有形成了这种意识,才能提高对信息的关注度,从而提高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使各种信息为我们学习所用。

2.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首先,应该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应该着重强调和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出需要的新信息。

3.信息评价和创新方面。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从不同的网络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一定得更新创造,真正地为自己所用,长此以往,在大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思维体系,并不断地运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邱红祥,罗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1,(243).

[2]从波.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科技信息,2011,(3).

[3]周婷婷.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及方法探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0,(4).

[4]付英华,赵义泉.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追问与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12,(2).

[5]吕芳,刘宏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2).

[6]汪爱武.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2,(2).

[7]卢格.论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技,2011,(10).

[8]杨立力,周源.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与策略[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

[9]赵颖.浅议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J].大众科技,2011,(9).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5

一、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期是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人生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在这个特定的阶段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对其科学素质以及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从素质教育入手,使人的整体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与当代物质文明相对应,相同步发展,通过自然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创造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素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就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中呈现问题的原因

在对中师的学生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科学学习的热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基础差 。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改变,相应的学校生源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都积极地要求进入高中,进入高等学府,导致中师学校学生的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低下。 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惰性强,学习习惯一般等问题。

2、学生重视程度下降 。 就自然科学学科而言,学生普遍认为都学了好多年了,而且感觉对自己的专业帮助不大,再怎么学也不过如此,因此,对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视度不高。所有这些无疑为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应用人才,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心目中的主打课,文化课则是“小菜”。

3、教师的自身素质。中师学校的自然科学课教师往往都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所学内容与基层的学前教育专业联系甚少,即使懂得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也只是皮毛而已。因此,教师普遍与具体幼儿自然科学教学实践相脱离,缺乏具体的教学经验。另外,中师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再加之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课堂创新的热情,形成了教学惰性,教学形式化、程式化。呆板的教学过程鲜有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最终得到的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因而造成学生对自然科学课普遍淡漠,索然无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后果。

4、自然科学教学定位不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所学课程可笼统地分为文化基础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教育类课程。三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究竟如何分配尚没有严格定论。学前教育专业又是属于专门从事培养专业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和教育类课程,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从而忽视了自然科学在内的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这样即使在课程安排上给予了自然科学教学充分的课时,也有可能导致自然科学课被偏废的不良现象。然而,通过去幼儿园听课,我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孩子,当孩子问及一些书本上没有又看似“奇怪”的问题时,教师就搪塞应付,甚至忽视不答。此类现象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不论是学校、教师或学生,都要对自然科学等文化课程重新定位。

三、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认识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刚入校时思想松懈,自然科学作为中师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自然科学教师要用各种手段。比如,科学家的真实故事,魔术中的科学知识,生活的科学常识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自然科学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自然科学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有文化、有素养、有技能的青年,特别是对快要步入社会的幼儿教师,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是参加工作最起码的要求。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自然科学教师除了继续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认真、全面地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科学研究等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借此来指导自然科学教学;二是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深入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幼儿园,虚心向幼儿园教师求教,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研究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

3、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其教学方式息息相关。目前,许多中师自然科学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这种方式下,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而学生只是“储存知识”。有不少教师习惯于把教材通通“喂”给学生,不管学生接受与否,辛辛苦苦,却收效甚微。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同时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在应试教育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有几分积极意义,但却并不能培养具有一定的学习技能人才。我们应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应该给予学生。教师可以尝试“研究性学习”,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利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将教材内容和社会信息结合,将自然科学课的学习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相结合,从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下的自然科学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以三年制的幼儿教师职业教育为例,自然科学教材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教材的体系编排完整,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与能力训练。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和幼师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教材与教学内容显得不太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偏低的特点,遵循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原则,灵活处理教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例如,在讲物理知识时举一些自然界现象解释,讲化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常识解释,讲数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的数学解释,讲生物知识时举一些动、植物故事等。

4、重新认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 正确的行为源于正确的认识。要端正和调整自然科学教学和学习的态度,首先要明确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是人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规定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要有智力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艺术活动素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而较高科学素质的取得依赖于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因此,自然科学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然明确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那么学校、教师和学生就应该给自然科学教学重新定位,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从而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学人才的需求。

5、自然科学教学与专业的结合 。 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学生对自然科学的需求各有取舍,所以,要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自然科学教学目标,使自然科学教学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专业为导火线,把自然科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巧妙地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老师可选择自然科学读物或科学家传记供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扩大了课外阅读量,体会自然科学的美,受到情感的冲击,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中师职业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教学意义重大,无论是社会、学校、老师还是学生本身,都应端正态度,根除落后的观念;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动,提高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质量,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岗位能力,创造一定社会价值的人才。总之,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科学教育专业范文6

关键词:课程体系;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目标导向;问题空间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为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根据当时的情况,实施了以扩充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策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也就是说,我国已经从一个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变成了高等教育大国。然而,无论是“钱学森之间”,还是高校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度,都表明高等教育的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努力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基础的专业教育,要面向未来,着力体现本科教育的基本属性,强调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突出专业教育的科学性追求其有效性与效率,促进不同定位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考虑到课程体系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以下6个方面讨论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育水平的问题。

一、关注学科与社会发展

学科和社会发展是专业的基础和成长土壤。专业要想持续发展,一要背靠学科,二要面向社会。所以,在国家的专业说明中,都给出了专业对应的主干学科,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更明确地要求“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有相应学科作依托”。

1.专业设置。学科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例如,计算(机)学科在近2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和发展。1996年前,我国有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及应用两种计算机专业,1996年合并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由于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2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美国同行的说法,它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有着深刻的影响。原来曾试图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成一个关于计算教育的统一体的做法也许是合理的,但今天计算已经蕴含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就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面对这一发展,我国也计划设置一类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等,以应对学科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从单一的计算机系统研制生产、科学计算、基本数据处理扩展到各个方面应用需求的局面。

2.专业教育内容的更新。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出现了新的要求。首先,计算(机)学科从一般的技术学科变成了基础技术学科;其次,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已经无所不在;再次,互联网的出现,将“计算”泛化和平民化,使计算机专业学生丧失独有的“会计算机”的天然优势。这些都使得计算机专业教育内容在定位、面向、知识体系甚至教育观念上必须做出调整,以便适应学科内涵的宽泛化、分支学科的相对独立化、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专业规模的巨大化以及计算机教育的大众化。

3.需要关注来自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计算技术的泛化、平民化以及计算思维(Comptional Thinking)的丰富,必将导致其他专业教育内容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有效的手段,成为与理论、实验同等的科学研究形态,要求现代人必须具有计算思维能力,从而使得数学、物理、计算机成为现代高等(理工科)教育的三大基础的趋势逐渐明朗。而这种基础的变化,必将推动专业教育内容的变化。

4.学科和社会发展影响着专业人才结构的变化。按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分析,我国的计算机专业需要培养3种类型的人才:第一,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为建立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培养研究型人才;第二,面向国内的信息技术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培养产品研发的工程型人才;第三,为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培养应用型人才。三种类型人才的需求量呈金字塔结构:研究型的最少,应用型的最多。

二、明确描述问题空间

强化“目标导向”的教育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效率的基本策略。从上一节可以看出,学科和社会发展很可能会提出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他们未来将求解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领域内开展创新活动。如果说在精英教育阶段可以通过厚基础和宽知识面来应对不同要求的话,大众教育阶段的各种因素则要求更具针对性的教育(非定制式本科人才培养)。为此需要在制订教育计划时,明确毕业生未来从事工作的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

虽然一个毕业生未来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确定专业(分支学科)定位的问题空间可以聚焦在相应毕业生的一类典型工作上。可参考ACM、IEEE/CS专家采用的描述形式(见图1),该图比较清楚地将整个计算学科所包含的典型工作展现出来(可视化)。显然,任何一个学科都有从理论、原理、(原始)创新到开发、应用的不同问题,这构成横坐标,而纵向的划分则因学科而异。问题空间不仅使得我们能够较好地掌握学科的整体情况,还有利于我们根据自身专业的师资、生源、社会需求,结合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划定本专业的毕业生将处理的问题子空间,引导我们较快地摆脱培养目标趋同的问题。例如,对计算机专业来说,那些希望在实验室发现新事务,或者在大学里发展新原理的人将在左部子空间工作;相反,那些打算帮助人们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或者集成一些现有产品解决组织方面问题的人,将在右部子空间工作。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问题空间分别如图2、图3所示。

根据选定的问题空间,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教”与“学”中从不同的角度重点关注相应学科形态的内容。例如,理论虽然作为本科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而成为各个专业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但不同类型毕业生的关注点也是不同的。有的是要进一步研究理论,有的则是研究工程相关的理论及实现,有的则追求在理论指导下理性应用,这就是所谓的“从不同的角度重点关注”

的不同,也决定了教与学的不同。

三、科学规划知识体系

人们通常是以多年的教学经验沉淀下来的课程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这可称为经验型做法。经验的惯性有时候会使人忘记“科学规划”的需要而产生问题。例如,1986年,我国共有88个学校开办计算机专业,到了2005年,专业点数增加到771个(2010年更达到904个)。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教学计划的经验型制订促使甚至导致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趋同和课程体系的同质,使毕业生失去了应有的特色,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水平与质量。

科学组织课程体系的基础是科学规划和描述专业知识体系。作者曾经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中这样评价过由ACM与IEEE/CS的专家率先给出的计算学科的知识体系描述:采用知识领域(Knowledge Area)、知识单元(Knowledge Unit)、知识点(Topic)来描述计算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引导人们去考虑学科的本质和核心,将更多的科学成分引入计算学科的教学计划设计中,从而改变了人们习惯的、具有明显经验特征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描述方式,使得人们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能够站在学科本质的高度上,按照学科的特点,根据知识结构的要求去设计课程、建立适当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全局优化。这种描述的基本架构如图4所示。

通常需要根据学科的基本情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一个学科分成若干分支学科,每个分支学科由若干个知识领域组成,每个知识领域包括若干个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由一系列的知识点组成,这些知识点可以是必须学习的核心知识点,也可以是选修的。如果是核心的,则指出建议的最少学时数。根据我国的教学习惯,面向一个专业教育,核心小时数的总和可以控制在500以内,这样可以给实际教学计划的制订留有适当余地。

按照能力导向教育的要求,除给出相应知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明确给出学科方法学的内容。这在以课程为基础构建教学计划时很少被考虑,而是由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处理。当教师体会不深时,这些重要内容不是被忽略,就是被一带而过,多依靠学生自己体会和积累。这是“照本宣科”的根源之一。现在把学科方法学的内容明确地列出来,并且由于这些内容不是“干讲”的,就会引导人们考虑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向学生传授本专业典型思想和方法,来实现对学科方法学内容的传授。从而实现除了知识之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教育功能。

另外,专业知识体系的科学描述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同学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策略构建适当的课程体系。

四、系统归纳专业能力

“能力导向”是现代教育的另一个特征。实现“能力导向”教育的基础是要厘清专业能力的构成,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描述对这些能力培养的要求。

例如,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以及系统能力。计算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建立计算意识,掌握基本技术和方法,形成计算能力。系统能力要求强化学生的系统意识,促使其形成系统能力:一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站在不同的高度上(虚拟机),实现对相当规模系统的把握;二是将计算的观念从“实例”提升到“类”,以实现高水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4大能力被细化成82个能力点,具体请读者参考《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0期)。

五、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1.首先必须指出,专业教育不仅仅是几门课程,培养方案不是课程的集合,而是一个和培养目标有效实现密切关联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课程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它们共同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按照集合的定义,其元素之间的序被忽略掉了。但是作为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课程,不仅存在前导后续、相互支撑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对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都拥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忘记了这一点,就很难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每个教师都有较深的体会,如果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被放在不恰当的位置,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一般都要求写明前导课。目前,不少人在理解前导课的意义时,考虑到的仅是知识基础。实际上,除了知识基础,还有更重要的意识、思想、方法、能力基础。例如:与其他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相比,“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本身的难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当它作为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时,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计算思维的基础,没有重要的算法意识,缺乏计算机问题求解,特别是对求解进行描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这门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并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法――计算思维。这门课程的难度主要产生于此,这也表明该课程并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高级语言”,而是要教会学生“程序设计”,启迪学生的计算思维。

2.课程教学作为本科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必须与培养目标的实现密切关联。这种关联不仅是课程体系设计者的期望,更应该是课程教授者和学习者的目标和行动。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关联关系按照如下过程进行描述,以促进“教”与“学”双方开展更有意识、更理性的教学活动。

(1)培养目标要与毕业生能力(培养规格)匹配。其中各个目标项是在培养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如: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公民道德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等。毕业生能力通常是以“培养规格”的形式提出的培养要求。当然这些要求必须首先满足国家的基本要求,例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10条要求。

(2)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要保障毕业生能力的培养。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能力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根据规定的能力培养要求,达到从初步“认知”到“使用”的某个阶段,需要有一个在时间轴上展开的培养过程,逐渐深化。对应于教学中的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程度的要求。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这种关系,可以更具体地用I(Introduction)、T(Teaching)、U(Using)进行标注。少数能力的培养过程可能主要在一门课的教学中展开;许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赖独立的一门课完成,而是需要一个系列课程构成更有效的培养体系,通过不断积淀,循序渐进完成。另外,一门课程也不能承担“过重的”能力培养任务,特别是不要把找不到其他课程支撑的能力的培养任务一股脑地都加在“毕业设计(论文)”上。

所以,专业教育不仅仅是几门课程的问题,要想设计好课程体系,需要下工夫研究专业对应(分支)学科的根本问题、知识体系、问题空间、学科特点,还要研究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将要强调的学科形态、能力构成、知识取向、学科方法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六、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

学生在校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性,教育的基础性与探索和创造的未来性,决定了教师高水平引导的重要性。这种高水平在于切合实际,在于高效,在于扬长。培养目标的引导起着航标导向的作用,而不是华丽的辞藻和口号,需要课程体系、教学活动支持,反映特色、努力追求,并最终在毕业生身上达成。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培养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能够反映该专业一定时期内毕业生的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面向,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特色,才能扬长,才有利于追求卓越。因此,要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制订培养方案和开展课程教学。

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制订培养方案。要面向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是虚拟的,更不是炒作出来的),要面向社会的未来、学科的未来、学生的未来,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摆脱计划制定者本身专业知识的束缚和对专业教育认识的束缚;摆脱专业本身的束缚,适当引进跨专业元素,防止培养“工具”和“半边人”;摆脱条件的束缚,杜绝因设备设课,因人设课,努力提高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