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

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文1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使用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使之初步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价值较低是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受限于指导教师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种类单一等因素,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项目库”,导致多数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是与实际生活脱节的虚拟课题,“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毕业设计流于形式与表面,难以深入开展。这与高职院校一贯秉持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相背离。除此之外,在评价方面,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很大问题。许多学校的毕业设计评价时仅由专业教师自行承担,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的环节;同时,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造成考核和评价形式大于内容以及企业和社会参与评价少的问题。

二、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一)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理念的毕业设计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项目或是来源于学生与同学的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络的项目外包,不论是哪一种,其真实性必须得到保证。以近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而言,大致有视觉识别系统、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楼书、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大类。毕业设计的自主选题虽然是带有学生个人偏好的一次主观选择,但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因此,能够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学生的选题大多比较贴近本人的职业期望,能够训练学生掌握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的基本能力与关键能力。导师应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使课题类型多样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的管理者,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客观评估学生的选题,比如,判断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是否具有实效性与可行性等。

(二)让学生与客户充分沟通

明确设计任务学校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展虚拟创业。市场上的项目大多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比如,针对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选题,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要素;针对有关室内设计方面的选题,则必须详细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艺术设计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客户资源,一个设计师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客户,才能够被市场认可。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其中涉及到设计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在与客户就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设计问题进行交流时,面对客户的质疑,应适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应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使客户认同自己的设计作品。

(三)制定科学的评价

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在我国高校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中,存在诸如缺乏系统的教材体系、能力培养与课程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广东地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院2012级工程造价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出应用型工程造价本科人才的培养要点,以期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市场需求

1.1企业岗位设置

工程造价行业是建筑业的子行业之一,同时又与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业和勘察设计业紧密相关。无论是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房地产企业、市政公用设施类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等,都设有工程造价岗位。

1.2从业人员结构

目前,工程造价岗位主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高级技术岗)和造价员(辅助技术岗)两类岗位。在对施工类企业的招聘及应聘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需求最多的是造价工程师,其次是造价员、项目经理、造价技术负责人等职位。

2 能力要求

2.1 综合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从事投资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程管理与造价管理。如项目的决策、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并且能对各种造价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有关分析, 提出有关合理化和理论化建议。

2.2 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造价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 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

3 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表1为我院提出的工程造价专业2012级本科人才培养的初步方案。

表1 2012级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平台 课程名称 课时比重

工程技术平台 土木工程材料74、土木工程制图80+、建筑力学30、房屋建筑学64+、土木工程测量42+、建筑结构构造52、建筑设备识图与安装技术74、土木工程施工74+、施工组织与计划64 40.74%

工程经济平台 工程经济学64、会计学60、工程财务管理56、工程风险与保险44 16.47%

工程管理平台 管理学5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60+、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60、工程咨询概论30 15.15%

工程法律平台 土木工程法规30、招投标与合同管理60+ 6.62%

专业方向平台 工程估价68、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64+、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56+、房地产估价42、工程造价软件与信息管理56 21.02%

选修课平台 建设工程项目投融资、工程造价国际惯例、建设工程项目审计、产学结合项目训练、土木工程鉴赏、建筑CAD、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绿色建筑、物业管理、专业技术规范、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造价专业英语、道路工程 —

技能考证 CAD中级考证、造价员考证、施工员考证、资料员考证、材料员考证、监理员考证 —

注:标有+ 号的课程另有安排与其教学内容对应的课程设计或实习实践。

从表1可以看出,技术平台课程课时占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课时总数的40.74%,专业平台课程课时占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课时总数的21.02%,经济平台、管理平台与法律平台的百分比则相对较低。我院这种课程设置与其工程造价专业强调工科背景、专业技能方面突出上手快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定位密切相关。此外,我院培养计划中还设置了《建设工程项目投融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和《工程造价国际惯例》等专业选修课, 力图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全面造价管理理念和从国际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4 培养方案的优化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人才。就工程造价专业来说,一方面要着眼于工程造价专业基本能力的要求,以确保毕业生能在就业市场中保持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培养执业能力的要求,兼顾个人专业发展能力的知识积淀。

结合实际对照造价工程师能力结构标准, 造价工程师在工程实务中主要涉及清单编制、制定招标文件、工程计价与分析、合同签订和管理、定额管理、项目索赔和合同纠纷仲裁等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需要有较为全面的专业视野,在工程造价业务相关领域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经济平台、管理平台与法律平台课程的知识加以解决,比较强调中观或宏观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目前大多数院校着重强调微观层次实务技能的培养与操作,即建筑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但这仅仅是施工阶段前后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自从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实施以来,一直强调全过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因此,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增设课程设计环节引导学生丰富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强化学生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识,拓展学生实践经验。

此外,要善于依托行业办专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建立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现场,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杰, 刘元芳.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 431-436.

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文3

我国现行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体系中,从专业委员会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科指导意见到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中,都强调工程管理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给出了规范统一的教学指导意见,但各校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却具有较大差异,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践环节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

目前工程管理本科教学缺失系统研究建设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去培养。其课程的安排主要是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下,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情况来设立课程,编制培养计划,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能满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但实践环节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其设置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学校,造成实践环节设置极大的差异性。由于未能提供与培养方案对应的实践环节教育,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专业的差异化教育。

2.实践环节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质量难于保证

大多数学校工程管理都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这样的实践环节,实习场所一般安排在施工企业的在建项目工地,这样的综合实习是必要的,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建设项目施工的实践过程,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实习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针对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管理,没有体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状况;二是实习时间短,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施工现场的局部施工现状;三是在学生的实习单位对口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安全管理的需要,许多施工现场已不接收实习。目前学生实习,多数处于无组织的状态,主要由他们自己联系单位,完成实习。缺乏系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与指导,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与作用大打折扣。有些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结合相关课程,也搞一些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但并没有系统地将这些实践活动强制性地纳入教育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教学要求与标准,统一规定设计范围与内容。课程设计是否做、怎样做、完成的内容范围是什么,完全由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决定,由于许多教师没有工程背景,不知道如何完成这一实践环节,使得这一环节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甚至于将实践时间变成为假期。

二、建立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互动的实践环节教学模式

针对现行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强化实践环节、从根本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技能的重要性,由学校提供对应的资源支持,切实地搞好实践环节的教学。

1.实践环节应作为强制性要求,纳入教学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定要把这种实践环节作为强制性要求,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一方面把实践环节作为独立的课程写入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有明确的实践环节指导书,有实践环节的内容、要求、时间、教学形式及学生提交的实习成果形式。

2.实践环节应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不能仅局限于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不仅要安排综合性的实习,还应该在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立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容,把理论应用落到实处,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3.整个实践环节应包括参观性实践阶段、课程实践阶段和综合实践阶段针对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实践环节应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即划分为参观性实践阶段、课程实践阶段和综合实践阶段。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实践活动是属于参观性实践阶段,以讲座、参观为主;大学本科二、三年级的实践活动应属于课程实践阶段,以对应的市场调查和课程设计为主,要求学生完成指定内容的技术设计和管理文件的编制;大学本科四年级属于综合实践阶段,主要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要求学生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现场进行工作,全面了解、熟悉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三个阶段的实践环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参观实践是课程实践的基础,课程实践是参观实践目标,课程设计是局部的知识应用,综和实习是系统的知识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三阶段的内在联系。

4.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全面、互动的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全面地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建立实践场所。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互相促进,实现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互相推动,实现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生产活动互相结合。这种全面、动态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全面地体现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逐渐深入社会,了解项目业主、承包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内容、管理目标,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的实践模式。实践教学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让他们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相关的技术管理文件,提出他们的问题与要求。

三、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内容

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如下教学实践环节:

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形式

大一学生的实践属于感性实践阶段。该阶段实践的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项目管理基本观念,培养专业兴趣。因此大一学生的实践应着重于如下形式:

(1)安排参观活动,用一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大型楼盘项目、公用设施项目。

(2)组织学生围绕专业理想信念等内容进行演讲及一般性题目的辩论比赛,从训练口才、思辨能力方面培养其专业兴趣。

(3)组织学生召开一次有相关专业人士和专业教师参与的专业认识恳谈会,使其正确认识专业和树立信心。

(4)在老师带领下,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其良好的人格和职业道德素质。

2.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形式

二年级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其实践的内容应和其课程内容相结合,围绕着课程内容来设计实践内容与形式。从培养的全过程来看,该阶段的实践是有针对性的、局部的实践范围,和大一的实践相比上升到理论应用的层次。大二学生的实践应着重如下内容和形式:

(1)针对技术课程内容,设立了独立的课程设计。

(2)深化教学,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学生接触更多的工程规范与实例,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3)邀请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的经理人举办讲座。许多企业经理人都非常热爱其工作,有许多感悟想与学生分享,但他们常常不明白从何讲起。为了能取到良好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关专业课教师让学生事先进行讨论、收集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理后,形成讲座专题,发送到相关讲座人员手中,在经理人做了准备后再进行讲座。

3.大学三年级的实践活动

大三学生的实践内容与大一、大二相比,不仅要继续设置课程设计这样的针对性较强的实践环节,还应当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参观与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已能够将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一定融合,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应当是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的具体指导相结合。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大三学生的实践模式:

(1)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也是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教育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建设项目管理案例,可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对照,使理论教学不再是纯理论,强化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案例教学中应该区分教学性案例与讨论性案例,教学性案例是为了直观地表达理论内容、表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理论教学提供支持,以教师介绍为主;讨论性案例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进行讨论,案例讨论在教学中应该阶段性的进行,并在讨论之前发给学生。案例讨论主要达到以下目的:一、通过讨论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二、通过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三、通过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不同意见的包容性,培养学生协商与沟通能力。案例讨论中可以采用模拟讨论的方式,全面地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典型案例,就案例的事实及项目管理的问题,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去理解,案例中的各方合同当事人角色,由学生扮演。讨论小组的学生以十个为一组,让学生自行安排扮演项目业主、承包商、供应商、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不同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项目的了解设计自己应承担角色的任务,发表意见并编写讨论报告。模拟案例讨论,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即要注意对管理事件的证明和证据收集问题,又存在项目管理理论和合同条文引用问题,同时还体现了不同角色的语言表达方式,现场应对的逻辑思维、仪态仪表等问题,是一种很好的综合能力培训方法。

(2)提供一些专题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调查,编写调查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房地产公司、施工企业进行调查,了解目前项目企业的管理状态与水平,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鼓励大三学生参与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活动。在三年级学生中公开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的相关信息,鼓励三年级学生积极参与。

4.大四学生的实习内容与形式

大四学生是本科的最后一年,此时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均已完成,学生的实习属大学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综和性实践阶段。大四学生的专业知识应更加系统化,通过三年的实践活动,其能力大大提高。大四学生的实践活动,应集中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大四学生的实践形式应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切实搞好毕业实四的毕业实习是列入教学大纲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时间较长,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让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为了使实习不流于形式:一是选好实习场所,有些学生错误地选择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实习,与专业要求严重脱节。二是学生实习前应有实习指导书,实习中要有实习工作内容、实习感想、实习收获的记录,实习后要有实结。三是做好实习期间的跟踪与指导工作。学生在实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在实习开始前,召开实习动员会,由各位专业教师向学生介绍实习注意事项,实习的要求与技巧,向学生发放实习指导书;实习结束后,我们要根据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工作日志与实习报告三个环节进行评分。

(2)重视毕业论文的工作,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综合锻炼。毕业论文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与深化,它不仅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是科研活动的初步实践。我们要求毕业论文要有实践价值,要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往往向学生提供一些与实践紧密相关的论文与设计题目。在2007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我们就以学校一栋框架结构的实验楼为设计背景,向学生提供了以造价管理、工程招投标为主题的毕业论文与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

四、实践环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1.实践环节缺乏相应的考核措施,实践环节的质量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由于在教学管理中没有相关的教学质量控制措施,使得实践环节的控制成为一个难题,其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责任心和社会公共关系。部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没有明确的指导书,不知道实践教学的要求与目标,应付了事,教师疏于指导。

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订单班;辅导员;企业讲师;配合

工学结合模式下,订单班培养模式亦普遍存在问题。辅导员作为一线管理人员如何与企业讲师配合提高学生受益的感受度,减少企业与学生磨合期的各种摩擦是值得探讨的。

一、学生反馈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于企业讲师的看法

65%学生表示较满意或很满意,25%表示勉强满意,10%表示不满意。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上能起到很大帮助和指点作用,但在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和课程吸引程度上有待提高。在毕业设计指导上不能像在校老师给及时的回应和指导。

(二)对于实习的看法

学生对于在绿城进行数周的实训安排均表示乐意接受并且超过80%的人认为学到以致用,但是对于顶岗实习也在绿城进行30%的学生表示拒绝,因为通过家人帮助或者自己努力可以有更好的选择。15%已经签订协议在绿城实习学生在实习期未结束选择离开,实习期满留用绿城的比率不高。平均每周工作46小时,每周多于10小时加班不能接受,小时期待的月收入是1200元-3500不等而实际平均收入是1000-2500元,平均落差近700元,。

(三)原因分析

1.家长和学生对于订单班和专业定位的认识不足

近年对于房地产只能物管方向的调剂志愿入读的比例上升明显,家长和学生对于订单班模式教学都不了解并认为智能物管就是高级保安。

2.没有典型往届毕业生的成功案例

学生表示比起吃苦更怕浪费时间。与绿城的订单班合作不足4年,目前不能提供典型的毕业生成功案例,信服力不足。

3.学生学习主动性低,抱怨多行动少

学生对于专业不满可以通过利用课余时间跟读或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但是现实是学生学习主动性低。

4.定位不明确,讲究物质要求

学生对于自身的权利保护意识增强,物求与经济压力等让学生在待遇问题上相对计较。

5.对于实习与就业的认识不足。

超过60%的学生将实习和就业割裂,在实习单位选择上最先不足30%的学生打算留在实习单位就业。45%的人不认为自己离开现单位会挽留。学生离开的原因中经常加班或工作太辛苦,加班费不明确和未来发展不明确或升职慢是最多的理由。最不能忍受的是实习学不到东西。

二、企业反馈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讲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看法

通过5名绿城讲师团老师和1名教师秘书的座谈,了解到对于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是一方面和绿城新进员工比,明显端正与重视度不足,但是另一方面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掌握能力快,气质形象好。

(二)对于实习学生的评价

绿城在学生实习地点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选择,做到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通过实习顶岗协议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学生不履行承诺提前离开单位。学生对于待遇要求的思考同时对于自己对企业能创在多少价值欠考虑。学生即使不是正式员工,但无论待遇和考核与员工一视同仁,学生在反馈加班频繁和加班费等问题的同时欠考虑。对企业忠诚度和感恩度欠缺。

(三)原因分析

1.对于学生和家长针对订单班模式的误解认识不足

家长及学生对于专业定位和订单班模式的曲解程度之大出乎校方和企业的预测,面对学生及家长的负面情绪,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始业专业教育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2.企业讲师与在校学生接触少

企业讲师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色及存在的问题了解较少,会以员工的标准去衡量并要求在读的学生,可是与大学生沟通和与员工的沟通是不同的,所以如何更有效的和在校生情感与专业的有效沟通需要更多经验总结和反思。

三、辅导员与企业讲师的配合与研究

(一)辅导员应教学中的桥梁作用

系部要求企业讲师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证的培训与考试,定期组织听课。通过跟班听课等方式观察老师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中出现的双方摩擦,辅导员一方面听取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反馈,另一方面做好桥梁与解释的工作减少误会的产生或加深,促进双方的理解。企业老师堪比学校教师在校学生能当在职员工,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更要双方协商如何进行更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和职业素质

培养。

(二)辅导员直接参与实训与实习

无论是实训还是实习,辅导员的直接参更能直接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海南清水湾项目成品保护的实习带队,双方在安全教育寝室规章等合作,增强了企业人员和老师的形象,促进学生的信任。利用下企业机会,能与绿城在岗人员无论是本校毕业还是其他学校人员进行直接接触,切实了解岗位本质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企业实习指导师傅的挑选也很重要。留住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碰到学生辞职与企业劝退等情况,辅导员与学生企业联系人或者指导老师的直接沟通有利于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

(三)引入其他单位进行比较

通过绿城以外用人单位的招聘宣讲,将绿城与同类企业比较,启发学生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和不合理定位的矫正。

四、总结

总的来说,绿城学院和我系房地产专业的订单班合作正处于磨合期,双方抱着互助共赢的态度应该说非常愉快,一定程度上企业解决了用人学校解决了实习和就业问题。随着双方磨合期的不断适应,合作制度的修改完善,提高学生对于订单班的受益体验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曾聪.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校企合作若干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

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土木工程教师;实践能力;关键问题;实施方案;目标考核

[中图分类号] D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3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填化进程日新月异、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建筑业最活跃与最繁荣的地区,建设规模和速度高居世界前列,有着相当规模的高坝水库、大型港口、高速公路、大跨度的桥梁和高层大跨建筑都陆续建设,它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为土木建筑业输送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适应并能够承担社会对土木建筑业人才需求培育的重任,首先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面向土木工程实践的师资队伍。然而,以目前建工类学院的师资现状而言,距离社会对面向实践的土木建筑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加强土木工程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偏少

由于高校建筑类学院的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几乎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很难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普遍比较弱。以笔者课题调研某学院为例,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任教师有28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21人,占到专任教师的75%。这些青年教师中有“双证”和有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只有5人,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参与过实际的工程单位的项目,没有经历过建筑项目一系列的实践锻炼。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一毕业就走上大学讲台,在课堂上很难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实践技能型教师较少,而理论教学型人才却偏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实践操作能力,达不到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更低于实际需求,从而失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然而我们对此现象的关注度却很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高职类院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时代的到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尤为重要[2]。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缺乏,直接导致青年教师难以真正实现学术独立,在教学上,常常照本宣科,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难以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更无从谈创新。因此,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专业教师与实验教师能力不均衡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手段也在更新换代,精密仪器越来越多。这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许多专业理论课程中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习课程。然而我们的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指导实验或实习的能力,而实验和实习指导教师又在专业理论方面功底不足,只能指导实验或实习,而不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单纯依靠实验指导教师,又无法将理论课知识融入到实验指导

中,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加之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使用,对传统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对土木工程的专业教师要求更高了,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先进的实用的技术让学生掌握,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如果专业教师不加紧进修实践知识,是难以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

(三)培训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教师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培训,直接导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难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合。同时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学校作为培养教师实践技能的主体,行之有效的培养制度是建设一支懂工程技术的教师队伍。但大多数高校建筑类学院都没有建立相关培训制度,也没有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教师实践技术的相关制度。

二、土木工程类教师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考核制度

目前各高校在落实人才战略,加快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究之间的结合水平。那么该如何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和教师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组织教师到建筑工程企业单位实践,建筑类学院应制订相关培训方案,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在相关的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事先确定好对口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组织选派,也可由教师本人根据本人授课性质与企业或相关单位直接联系,报学校和学院备案。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本学期将安排青年教师到建筑设计院、监理公司、房地产公司、造价公司、工程检测等单位进行为期半年脱产的专业技能训练。另外,应完善教师实践培训基地的建立。学院要加强建筑设计院、监理公司、房地产公司、造价公司、工程检测等单位相关单位合作,建立长期实践培训基地,保证青年教师有稳定的实训基地,更新教师实践教学的知识技能,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的综合素质,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实践培训。

(三)出台相关的考核管理制度

目前青年教师大多数没有参加过建筑企业相关单位的实践锻炼。为此,学院出台了相关管理文件,要求凡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申请报名参加挂职锻炼,并将这个要求作为今后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必备条件,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对于参加实践培训的青年教师,我们出台了具体挂职锻炼的考核要求:一是对参加培训时间作了严格要求,即在一年内不能少于3个月;二是加强过程监控。学院将组织人员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过程监控,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单位给出评价鉴定;三是培训完成后的要求,即完成制作一套工程实践和撰写不少于2 000字的实践锻炼的总结报告。通过挂职锻炼、参加实际项目的具体工作,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最新技术等方面信息,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学。

针对“双师型”复合人才缺乏的现状,把社会上相关专业的精英聘请进来,可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比如说,我院建筑专业和模具专业就吸纳了社会上的高级工程师,经过二、三年的培养,他们都成为了本专业的相关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带头作用[4]。

(四)实践培养的保障措施

学院根据需要,安排到相应的建筑设计院、监理公司、房地产公司、造价公司、工程检测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设计、施工、监理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这种模式也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供了最佳的实践途径。具体措施:一是由系主任作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负责拟定本专业教师工程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二是一般安排在寒、暑假以及教师无教学任务的时间进行培训。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3个月。三是专业课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四是加强校内、校外教师实践基地的建设,每个专业方向至少建立一个稳定的教师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 孙强,马茂艳.工程教育与师资队伍培养关系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7-8.

[2] 秦本东,罗运军.建构理论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64-65.

房地产毕业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工程管理;培养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72-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众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如载人航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及全国实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只要有建设投资,就有工程管理,就需要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我国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工程管理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它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国教育部将工程管理设立五个专业方向: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物业管理专业。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越来越需要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工程实践的全面性复合型人才。各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如何能与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专业设置目标定位不明确

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开始设立的,它从最初的只有几所学校到现在已经有400所左右的学校开设这门专业。从各学校专业设置目标定位来看各有特色,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比如,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属于房屋建设业,培养目标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发展非常好,并且其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技术教学也十分强大。这些高校都有多年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但是还有一些高校对工程管理这个专业的定位比较模糊,对自己学校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将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学生样样通,却也样样不精,没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使得一些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难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

由于工程管理是复合型学科,其专业方向跨度大,这就要求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必须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来满足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最基本要求。可是一些学校没有严格认真的审核自己的办学能力,导致所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格,教学质量差,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具备了办学的基本条件,但是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庞杂,学生们学的多、学的杂,教学的核心课程不明显。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学生的实践课时安排少,所学的知识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力,缺乏真正的专业本领。

(三)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教学很少能与时俱进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缺乏足够的工程管理实践训练、无法及时掌握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是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突出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目前工程管理教材落后,在书本或者有关的参考书上的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案例一般都是编写的案例,是虚设的,或者是许多年前的工程项目案例,学生的实践认识无法与时俱进。

2.由于教育经费与高校的忽视,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和关于工程的计算机技术设施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与社会需求脱轨。

3.设置的教学实践课程内容选择单一,实践时间短,学生们在实践时一般都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刻地认识实践内容,更别说将知识与实践结合了。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一)明确定位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办学经验并不是很丰富。各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工程管理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目标。在共性的管理与技术能力基础上,结合所培养行业的特点,体现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方向上。根据近几年的就业数据分析得出,那些在各种专业排名较高的院校,一般都是在这一行业的领域内具有成熟的定位目标和权威的知名度,被社会所承认。例如。对于矿产类院校而言,其管理和经济能力培养能力较差,但可以从发挥其矿业方面的优势;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同样其工程技术和建设施工能力培养较差,但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与管理的优势。

(二)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含: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反馈、评估、总结、比较和推导等一系列教学要素。为了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各院校要结合社会就业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根据自己的定位目标和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在制定合理的教学体系时,要以课程整体优化作为修订目标,删除重复性多及与定位目标和培养目标不相符的专业课,同时,选择具有突出性和必要性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计划综合性,各个专业课搭配合理性;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律观念、经济管理意识等的培养;优化教学体系的培养模块,在把握教学“大方向”的前提下,将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同时要建立一整套与之配套的评估、总结、反馈体系。各院校要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方向性强和容易为社会认可的人才,就必须重视教学体系与时俱进,注重其动态调整。

(三)合理选择教学用教材

作为复合型学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教材的选择很重要,其中有很多学习教材具有很大重复性,有些教材是前几年出版的,即使有的经过几次改版,其中主要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化,内容有的已经过时。这就需要老师在教材选择上花一番功夫。为了不浪费教学时间,任课老师应将所选的教材集中在一起,删除其中重复部分,尽量选择内容新颖、时效性强、具有前瞻性的教材。同时,教学老师应不断地去学习和发现关于建设工程的新动向、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尝试去编写新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更多的建设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方法也不断地出现,这些都是作为21世纪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例如,近几年出现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和BIM软件的应用。

(四)重视工程管理实验室的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普遍地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样对建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作为一名工程管理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是必须的。各院校应建立工程管理实验室并重视计算机教学。工程管理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作用是利用专业软件和专门的模拟教学系统来模拟工程管理活动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通过仿真实验,熟悉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的计算机教学学会使用基础的软件,如AutoCAD、广联达、鲁班、PKPM和BIM等软件。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应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应用的计算机案例最好是近期工程中的实例。例如,在广联达的教学中,学校可以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在同学们普遍具有识图能力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可以使用软件中的基础命令,再完成整个工程的预算编制、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编制等。通过这些仿真实践练习、实战等手段强化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五)重视多种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架起学生学和用的一座桥梁,各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采用隐形课程教学模式。如通过实物演示、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学校完成的,可以在每学期穿行隐性课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线、指导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加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团结集体和自主协作,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的课程的知识和要求的理解和掌握都会有所提高。

3.采用“订单式”教学模式。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签订“合同订单”,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要求,制定培养计划,而企业要接受在校学生给予他们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企业实习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毕业时,达到企业需求的合格条件时,学生就可以到企业工作。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人才培养定位更为精确,培养质量及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4.采用“三明治”实践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四年的大学分为三个阶段,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去企业实习、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这种模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后,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学习、参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然后又使理论进行升华,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社会要求。

总之,针对工程管理这一复合型、实践性的专业,各院校要结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考虑工程所在行业的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制订本学校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真正为社会所需。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