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染病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1
1.1综合性的防止措施不到位
部分养殖户虽然每年都按时按程序给畜禽注射疫苗,但是因为忽视了对畜禽的检疫、消毒、隔离以及科学性的饲养管理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致使畜禽体内生潜伏着部分病原微生物,一旦畜禽的抵抗力降低,此时病原微生物就趁机侵入畜禽的体内引发疾病的流行。
1.2疫苗的因素
1.2.1疫苗的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疫苗自身质量不符合标准,例如弱毒苗中的活菌量比较大,而灭火苗中的抗原量相对较少等等。同时乡村地区因对疫苗的运输中没有完善的保存,如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会造成疫苗的质量降低或者是失效。
1.2.2免疫的程序、方法不对
根据疫苗的种类,不同免疫的部位、方法、使用的计量以及稀释的方法都是不相同的,一定要按照“药物的用法”进行操作,若是使用不恰当,不仅会影响免疫的效果,导致免疫失效,甚至会造成畜禽的死亡。
1.2.3畜禽的免疫力降低
饲养环境的恶劣,饥饿、潮湿、寒冷、高温、噪音、缺水或者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以及长途的运输等的应激因素,这些都可能造成畜禽的抵抗力下降。许多养殖户习惯给畜禽滥用抗生素等,例如磺胺类的药物、氯霉素等,都会抑制畜禽免疫系统的功能。
1.3疫病发生变异
一些病毒性的传染病病原,因为免疫或者是环境的压力,在疫病的传染过程中发生了变异,使以往的旧病毒变种,例如非典型的新城疫、非典型的猪瘟等;还有一些病毒的毒性加强,例如传染性的法氏囊炎、马立克氏病等。这些病变往往会造成免疫的失败,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控制畜禽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2.1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为了降低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流行,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并按照“早、快、严”的原则进行:早封锁、行动果断迅速、严密封锁。加强防与治的结合,将传染病的病原消灭在萌芽的状态,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平时的预防工作,不仅能提升畜禽的抵抗力,而且一旦发病,能及时有效的控制。
2.2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
由于农村的条件相对落后,因此保持畜舍的清洁卫生、空气畅通、光照适宜、及时的排除畜禽的排泄物等显得尤为重要。还有要加强畜舍冬春季节的保暖工作以及夏秋季节的降温工作等;尤其要做好畜舍的消毒工作,例如福尔马林、过氧乙酸、来苏尔、氢氧化钠等。但是要注意:因为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不同,因此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要经常更换,并且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对畜禽的草垫、场地以及进入畜舍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后方能进入,防止病原的侵入。
2.3实施正确的防疫程序
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疫苗注射,使畜禽的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猪、牛、羊、鸡等注射的疫苗差异不同。现介绍两种。
2.3.1猪的免疫
常见的疫苗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活疫苗、猪口蹄疫灭火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等。生猪在1d、20d、60d的时候注射猪瘟疫苗;仔猪在断奶之后的3d注射口蹄疫,半月之后进行二次免疫,后备猪在6个月之后免疫1次;在春秋季节猪丹毒个免疫一次;仔猪在30d后注射1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
2.3.2鸡的免疫
常见的疫苗有:新城疫冻干苗、法氏囊冻干苗、油苗或者是联苗等。1d的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3~5滴眼免疫新支二联疫苗;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H9;7~12d后滴眼法氏囊病疫苗,注射禽流感疫苗H5+H9;40d之后给鸡注射新城疫Ⅰ犀系疫苗。
2.4实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
不论是个体户还是养殖场最好是实行自繁自养的原则,从种畜的生产着手,坚决不能引进疫区市场、乡村的种畜。养殖场对商品畜禽实行全进全出的政策;不能在同一个养殖场养殖多个种类的畜禽。生产的安全,才能提升经济效益。
2.5隔离、封锁
隔离:主要是为了控制传染病的继续传播,防止畜禽受到传染,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之类并加以扑灭[2]。当发生疫情时,首先调查疫病的病原处,然后检查病畜临床症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变态反应、血清学,根据其检查的结果,将畜禽分为病畜、可疑病畜、假定健康的畜禽进行隔离。封锁:当某种重大的传染病爆发时,严格的隔离之后,还硬挨划定封锁区域,以防疫病向安全区和健康畜禽传播。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学;现状;方法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29-01
1学习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
传染病护理学属于临床护理范畴,是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病人能否早日恢复健康,而且对终止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染病,人类疾病谱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人的生命在新型的传染病到来时显得异常脆弱,医学生只有学习、认识这些传染病,才能够达到预防和治疗改疾病的目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传染病护理学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可以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加强自身防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传染病护理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的护理专科生所用的传染病护理学教材是吴光煜主编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传染病护理学》。这本教材编于2008年,表面上看时间还不算太久,可是内容上远远滞后于临床发展。编写医学教材难,编写传染病学教材更难,一方面经典传染病发病率急剧减少,政府投资不足,研究人员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兴趣减弱,病原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其他疾病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新现传染病在不断增加,但成熟的东西不多。如何在一本负责任的教科书中既简明扼要又面面俱到;既介绍定性定论的学术问题又要兼顾当前发展动态,这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
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一共安排30个学时,其中理论占20学时,实验占10个学时。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开展案例讨论的方法。实验课主要以临床见习及播放视频为主。传染病护理学课时少再加上任课老师缺乏临床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典型病例,难免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作为考查科目,临床实习一般不到传染科,学生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传染病教研室,缺乏专业教师,教学缺乏统一性,收到的效果差异大。
3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要高度重视传染病教学,要认真地下一番功夫,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工作,才能使传染病学教学真正告别困境。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
3.1加强临床见习.实习:目前很少安排学生到临床见习、实习,一方面因为传染病有明显季节性、时间性,加之传染病科室的特殊性,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有一定难度。平时只靠教师讲述例子,不到临床实践,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但不能够这样我们就放弃,相反的我们要多为学生加强见习、实习机会,要做好防护,克服怕被传染的恐惧心理。
3.2加强传染病健康教育:目前使用的教材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内容,这一方面教学中常要求学生了解,但是实际上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比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的多,例如水痘,一般没有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进行自我护理,并且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客之一,健康教育做得好坏与护理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呈正相关,护士的角色不仅仅是患者的照顾者,而更多地要去担当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倡导者,所以,应加强临床护理教学中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将健康教育内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护生掌握有关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
3.3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传染病教学不应该知识纸上谈兵,应该落在实处,这里要特别强调动手能力的提高,在上实验课时应该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机会,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操作等技术。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做到放手不放眼,只有多动手,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3.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我校传染病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及板书教学方式。学生对Powerpoint课件表现出很大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课件方面,多增加图片、案例以及视频,在平时的教学的过程中可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自学内容让学生来讲,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3.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传染病护理教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承认自身的不足,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了避免纸上谈兵,我们应该深入临床,掌握一些较新、较典型的病例来充实自己,在教学中贯穿大量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感兴趣。学校应该为教师多创造外出学习机会,不应固步自封,导致教学与临床脱节。另外,对于我们年轻教师应该谦虚的多与同行交流,这样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4反思
我们要高度重视传染病教学,作为年轻教师我缺乏经验,要认真地学习,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工作,在未来的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要敢于采用新的方法,才能使传染病学教学真正告别困境。
参考文献
[1]朱念琼.传染病护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猪呼吸道症,临床鉴别,防治
一、概述
猪呼吸道症是一组较大的症候群,临床上容易见到的有9种病,这9种病中,病毒性传染病为2种,它们是猪流行性感冒、猪蓝耳病;细菌性传染病为4种,分别是猪气喘病、猪李氏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寄生虫病2种为:猪弓形虫病和猪肺线虫病;猪中毒病1种即猪山芋黑斑病中毒。这9种病的共同临床特征都有呼吸困难,有的病患猪呈腹式呼吸或呈犬坐式呼吸。
在呼吸道症候群的9种病中,除了肺线虫病之外,大多属于猪常见多发的重要疫病,是基层兽医临床经常碰到和必须善于鉴别诊断的疾病,而不要被其相类似的症状所迷惑。
二、鉴别诊断方法
1、从流行病学特点上进行区别:在上述9种病中,没有体温升高症状同时也见不到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或发绀紫斑的有3种,它们是猪气喘病、猪山芋黑斑病中毒及猪肺线虫病。其中猪山芋黑斑病中毒一般发生在春季山芋育苗期间,经调查中毒前有饲喂黑班病山芋或山芋渣的过程,是比较容易确认的;而猪气喘病的病猪其喘咳和呼吸困难的病情一般比猪肺线虫病要严重得多,尤其是肺线虫病猪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强烈的阵咳,一般没有喘的表现,且气喘病病猪体温不升高,而肺线虫病病锗间或有轻度体温升高;气喘病多发生于外来引进猪及其后代,即以幼猪和怀孕母猪多见发生,而肺线虫病则以仔猪和架子猪多见发生。
2、从临床症状上进行区别:从临床症状上看,除了共同的呼吸道症状和体温升高症状之外,可以其分别相类似的表现中较特别的症状加以分组排除,这样容易区别。
(1)有类似猪瘟临床症状的,如生脓性眼屎、先便秘后拉稀、粪便带血等症状,但其病程比猪瘟短(猪瘟一般要1周以上至半月以上,而非洲猪瘟一般4天左右即死亡)、死亡快的应怀疑非洲猪瘟;但国内目前没有该病发生。因此,有上述症状的应该首先怀疑猪瘟,再进一步用实验动物接种试验来确诊。
(2)有流产症状的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李氏杆菌病。前者多发生在怀孕后期母猪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产下的弱仔发生呼吸障碍及很快死亡;而李氏李杆菌病则有运动失调、转圈、头颈后仰呈“观星”症状等神经症状,两者容易区别。论文参考。
(3)猪流感病猪流清水样鼻液和打喷嚏等症状也是其他病猪没有的临床症状,而且其传播快,多呈一过性经过,往往可在一、两天即波及全群,在几天中波及整个村庄,且大多猪容易康复等现象均可与其它猪病相区别。
(4)呼吸极度困难,呈犬坐势用腹式呼吸的有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论文参考。这两种病在临床症状上的区别在于猪肺疫同时伴有脓性鼻汁、喉头肿胀、坚硬发热(俗称“锁喉风”)。论文参考。
3、从剖检变化上进行区别:呼吸道症候群的猪病其剖检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肺、气管、支气管、胸膜的病变;如肺水肿、气肿、出血,气管、支气管粘膜出血,管内有渗出物等,其肉眼观察表现几多相似,在具体病方面仍有一些可供鉴别的差异。
(1)猪流感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渗出物,肺有轻度的肝变区;猪弓形虫病肺呈暗红色带有光泽;猪气喘病肺有灰黄色的肝变区,整叶肺呈“肉样”变;猪肺疫的肺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伴有心包及胸腹腔积液;传染性胸膜肺炎则表现为肺胸膜纤维素性粘连,肺间质切开有白色胶样液体;而山芋黑斑病中毒的肺有块形连片状出血,切开流出带血的泡沫和粘液等。
(2)除了肺病变外,猪蓝耳病有肾肿大出血,猪弓形虫病肾不肿大但出血有坏死灶,脾呈丘状出血;李氏杆菌病脑膜及脑出血,脑干变软有小化脓灶,肝局灶性坏死,胎盘出血坏死;肺线虫病在支气管内可切开看到白色虫体和粘液。
4、从病原学诊断上进行区别:在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后一般可以作出诊断或补步诊断;在有必要时,如确诊当地发生的或已经开始流行的疫情时,必须对疫情作出确诊,为制定紧急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则有必要进行病原学的检查与诊断。
(1)在本级症候群的9种猪病中,猪弓形虫病、猪李氏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4种细菌性疾病均可用病料做涂料片或触片染色镜检,查到各自的病原体,而使病得到确诊,而猪肺线虫也可以在剖检时切开支气管查到虫体而确诊。
(2)猪蓝耳病和猪气喘病可以用血清学方法,如琼扩、ELISA方法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或检测病原的抗体特异性,可有力地配合临床诊断。
三、防治措施
1、在确诊的基础上,对病毒性疫病有疫苗的应立足于预防,如猪蓝耳病目前已有灭活苗对母猪预防注射;对单纯的猪流感,可使用清热解毒药。对细菌性疫病,则应选用该菌株敏感的抗生素类或抗菌类药物;对气喘病目前疗效显著的药物很少,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类药物有一定疗效;磺胺类药物对弓形体病有显著疗效,而肺线虫病只要定期对猪群药物驱虫即可。
2、在难以确诊是猪患某一疫病时,或怀疑患猪有继发感染或并民感染时,则应将抗病毒药与抗细菌药物同时使用。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肺结核 发病率 描述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 183.3 文献标识码:A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能涉及全身多个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1]。一名涂阳肺结核患者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在一年内周围大约10~15人易受感染。肺结核多见于青壮年,而青壮年是最具生产能力和创造力的年龄段,一旦患肺结核将使其家庭失去收入来源。
云南省是我国肺结核病高负担省份之一。云南省从2005年以来每年报告肺结核病患者数为2~3万,2006年以后都排在云南省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二位[2]。2002~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肺结核病例约251 997例,死于肺结核病例约1 135例,年平均报告肺结核发病率约为56.81/10万,年平均报告肺结核死亡率约为0.26/10万,总病死率约为0.45% [3]。云南省保山市某县位于我国的最西南边陲,与缅甸靠近,是中国通向南亚与东南亚非常重要的通道。该县气候宜人,少数民族众多,交通便利,景区景点众多,流动人口较多,近年来旅游业火速发展,研究分析保山市某县结核病的流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一、 材料与方法
人口数据来源于某县统计局。2011~2015年某县肺结核疫情数据来自于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本文采取描述性研究,以2011~2015年某县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为基础,在录入SPSS 20.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描述该县五年肺结核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特征。
二、 结果
(一) 2011~2015年某县肺结核流行趋势
2011~2015年某县共报告肺结核899例,平均发病率为27.32/10万(899/3 290 724)。其中2011年报告185例,发病率为28.78/10万(185/642 798);2012年报告158例,发病率为23.88/10万(158/661 641);2013年报告195例,发病率为29.63/10万(195/658 056);2014年报告174例,发病率为26.29/10万(174/661 926);2015年报告187例,发病率为28.07/10万(187/666302)。见图1。
(二) 年龄分布
该县五年报告的899例肺结核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为9岁,年龄最大的为84岁,平均年龄为(40.59±15.81)岁。病例按10岁为年龄段分组,发病最多的为20~29岁组,发病205例,占22.80%;其次为30~39岁组,发病182例,占20.24%;发病最少的为0~9岁,发病仅1例,占0.11%,详见表1。
(三)职业分布
2011~2015年该县报告的肺结核病例中,农民最多,达732例,占81.42%;离退人员最少,仅16例,占1.78%;其他职业,达42例,占4.67%,详见图2。
三 讨论
(一)该县肺结核发病年龄较轻,青壮年高发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年龄以20~29岁、30~39岁、40~49岁发病人数较多,分别占22.80%、20.24%、18.34%,其他年龄组发病较少。从年龄分布情况看,从10岁开始,肺结核病人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0~29岁年龄组达最高,以后逐渐慢慢回落。0~9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起到了预防作用有关[4],主要发病群体为20~49岁组,占61.38%,说明该县肺结核发病年龄比较轻,发病高峰在青壮年,与青壮年外出活动较多,流动性较大,接触结核菌感染的机会较多有关[5],提示要重点加强青壮年TB防控工作。
(二) 该县肺结核患者以农民、学生为主
该县2011~2015年肺结核发病的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1.42%,其次为学生占病例总数的4.45%,其他职业发病数相对较低。可能的原因是农民生活环境差、生活压力大、经济水平低、人们预防传染病意识不强、卫生状况不好、家庭营养不良等导致容易感染肺结核。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人口密集、居住拥挤、营养不良、学习压力大、自我保健意识差、免疫功能不稳定等原因可能导致学生易感染患病。有关文献也表明,大多收入低或不稳定、劳动强度较大,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内源性复燃;再加上拥挤的住房,卫生环境差,流动性大,较易造成外源性感染。从该县职业分布来看,农民与学生应该为重点防护对象。
四、防治策略及措施建议
(一)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预控知识培训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就诊时首选村卫生室。村级医务人员相对素质低,极其缺少结防培训机会、认识不够清楚、能力有限、医疗设施不全等会影响肺结核的发现与诊断。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传染病培训相关工作,提高管理者的防控意识,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扩大并完善卫生报告系统及时报告已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并治疗传染源,避免疫情暴发。
(二)重点加强农村及学校的卫生健康教育
肺结核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是可治愈、可预防的疾病。农民及学生是肺结核患病的主要群体,因此,建议相关结防部门,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高度重视农村及学校的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定期进行相关监测,以便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患者,以提高肺结核的发现率和降低续发率。
(三)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肺结核防治机制
肺结核的防治是一项艰巨、复杂、严峻、漫长的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卫生部门应高度重视肺结核防治工作,真正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肺结核防治机制,配予充足资金,为结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从加强经常性、多形式、多部门合作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改善卫生条件、提高人们自我防范与保健意识、加强人员的培训、对高危人群和高流行地区进行重点检查和定期检查、将肺结核治疗纳入医疗保障、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纳入当地项目管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进行努力控制肺结核。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传染病学[M].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0- 213.
[2] 龙治任. DOTS策略下云南省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昆明:昆明医科大硕士学位论文,2013,8- 8.
[3] 邱玉冰,许琳,李玲.云南省2002- 2011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中心,2014,41(6):975- 977.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5
【摘要】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志贺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或带菌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易有重复感染及再感染。本病发生于夏秋季,以婴幼儿多见。目的 讨论门诊儿童急性菌痢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急性菌痢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转院健康教育与指导。
【关键字】门诊儿童细菌性痢疾 观察 护理
我院是一所大型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儿科承担着我市儿科疾病的综合诊治工作。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志贺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目前细菌性痢疾仍为儿童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儿科门诊尤其是夏秋季极为多见。在儿科门诊做好该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对其确定诊断、有效转诊治疗(转诊至传染病院治疗)及配合治疗、预后治疗都有积极的作用。
1 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症状与观察
1.1急性小儿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一般在38℃~40℃,且体温骤然升高。且有意识丧失,全身强直,阵发性发作,无局限性抽搐。并有大便频繁、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这些症状在门诊观察时都必须引起门诊护士的重视,协助及早确定诊断。
1.2在门诊就诊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儿精神、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等方面的变化,以防转为中毒型。
2 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护理
2.1门诊诊室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稳、敏捷。
2.2加强门诊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我院儿科门诊对急性菌痢只是初筛的过程,因此对患儿及家长在门诊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2.2.1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差状况。患儿开平市遭受到疾病的折磨,本身就很痛苦,当面对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会表现恐惧紧张。家长带着患儿进入医院后,其心理感受是复杂的。陌生感,急于求成的心理、盲目求医的心理,自责、怜爱、焦虑、烦恼等。
2.2.2给予心理护理。门诊护士应对患儿轻拍、抚摸、搂抱,使用其有安全感。观察患儿异常行为,如患儿表情、体态、目光,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护士应尽可能地与患儿进行沟通,解释诊治的原因,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以配合在门诊的就诊治疗。
2.2.3在与患儿沟通时应注意低语、沉稳、和蔼,除问询病情外,还要查体,给予患儿抚摸面颊、小手等有抚动作,同时要给予患儿鼓励与表扬,从而使患儿主动参与者和积极配合在门诊的诊治工作。
2.2.4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为更好开展门诊护理工作,我们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属心理支持,我院采取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进行护理,建立与家长的良好关系是关键。 转贴于
2.3健康指导
2.3.1门诊的初筛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患儿被确诊为急生菌痢,护士应对其积极进行健康指导,了解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以利于患儿在转院后的下一步配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2.3.2卧床休息。急性期为减少机体的消耗,减轻里急后重感,减少排便次数,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病儿休息与活动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2.3.3保暖。保持腹部温暖可减少肠管痉挛,达到减轻腹痛和减少大便次数的目的。对末梢循环差,四肢发凉者使用热水袋保温。
2.3.4饮食。急性期应给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忌吃生冷,以免增加肠蠕动,加重腹痛、腹泻。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果汁水、淡糖水等饮料。大便次数减少,粘液血便改善后,可增加仿脂肪量少的流质饮食。如米粥、豆浆、面条、饼干、蛋糕等,辅以少渣菜。病情减轻后,可改为半流食或软饭,如。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白开水或果汁水,以保证足够液体入量。胃肠道反应严重不能口服者,给予静脉补液。如患儿适应以上饮食后,可转为高蛋白普通饮食。
3 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预防
3.1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是控制细菌性痢疾流行的重要措施。
3.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加强卫生教育,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及不洁饮料,生吃瓜果要洗净的良好卫生习惯。
3.3保护易感人群 近年来已采用链霉素依赖菌株的多价活疫苗,口服效果较好,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
4 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预后指导
4.1嘱患者出院后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有规律,勿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4.2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让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吃瓜果要洗净、削皮,不喝生水,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尽量少吃冷饮,因为冷饮中的病菌不会被冻死。少吃街头小摊贩的食品和卤菜、熟食,这些食物夏季易变质、易被污染。放入冰箱的剩饭菜,要重新热透再食用。
5 结论
小儿急性菌痢病情急,症状多发,严重危及生命,需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观察与护理,使患者及时合理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及早治愈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王季午.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056.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健康教育; 联防群控;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53-01
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健康教育 领导重视,是抓好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市领导应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形势、防治策略,由主管市长亲自召开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防治会议,要求按照“正确对待、认真处置、科学应对”的方针,力求抓紧、抓实、抓好[1]。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把防控手足口病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市统一行动,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手段,广泛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增强社会、学校、托幼和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及时消除谣言传播和群众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突出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治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2 疾控中心防控措施 疾控人员深入社区、村庄、家庭、集市,现场宣传讲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解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日常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等,提高了家庭和个人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疾控中心专业防治人员,对全市小学、托幼机构等单位负责人和卫生老师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从手足口病的危害、临床特点、诊断到预防、消毒、晨检方法等对参会人员进行细致培训。
3 加强社区手足口病健康管理 社区服务体系是疾病预防和保健体系的基础,社区医生走进社区,不只是去治病,更重要的是去开展健康教育。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是社区儿童,社区医生要对所辖街道的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预防宣传与教育,进行疾病发生情况的监控,及时报告和采取措施[2]。
4 幼托机构的管理 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前,保健医严格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做好晨间检查,对有疑似症状的患儿,劝其在家休息,及时治疗。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3]。
5 学校的防控管理 学校是人群集中,传染病易流行的地方,也是防控最难之处。学校认真落实每日晨检报告制度,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重在预防对上课的每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追踪缺勤原因,统计生病学生。学生有异常时将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卫生部门,以便调查处理。
通过主题班会、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防范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防病意识。
6 医疗机构规范就诊、收治标准、工作流程,强化护理干预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医院在门诊大厅需设置预检分诊处,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对就诊患儿预检,对疑似手足口病病人,直接引导患儿到感染门诊就诊;对于高度疑似患儿,建立“绿色通道”,直接进入诊疗环节。病房设置手足口病的专治病区,对患儿、陪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病室内的清洁、消毒、治疗护理由专人负责,加强手卫生及用后器械的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减少陪护及外来人员。对于EV71阳性患儿实行单间隔离;对无需治疗的手足口病轻症患儿,建议居家隔离、观察,减少交叉感染,并对居家隔离者做好健康宣教。严格掌握和实施合理的留观、住院和出院的指证,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干预[4],采取科学、合理的实施消毒、隔离、诊疗、护理操作措施,医院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我市在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强化意识、措施到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健康教育在防控手足口病中的重要作用[J].中华考试网(省略),2010,7,19.
[2] 王建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小议[J].中国医院经营与管理,2008,06,28(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