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汇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汇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国际金融;实践教学;外汇交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115 -02
一、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国际金融课程通常是针对商学院本科生设置的专业课,涉及非常广泛,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种种现象,并能够注重国际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学具备以下特点。
(一)知识点覆盖面广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收支、汇率等基本理论,了解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管理方法,学会几类主要的外汇交易,并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方式及国际资本流动规律,最终学会用所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各种国际金融问题,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与实际联系紧密,内容更新快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国际金融学的课程内容也必然随着国际形势及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而不断更新,及时地结合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欧债危机,它们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深入研究其形成原因及预防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成为国际金融课程中要研究的新内容。所以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需要不断地融入新事件、新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实际经济活动不脱节。
二、实践教学作为国际金融学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国际金融学所包含的国际金融活动很大程度上都与汇率有密切的关系,而经济主体,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会进行外汇交易活动等。而已有的国际金融等课程更多的是阐述外汇交易等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而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增强国际金融实践操作能力,具体目标是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外汇交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外汇交易的方法、风险的分析和控制,也要能够解读外汇行情、利用分析软件对外汇走势作出合理判断,并顺利实现外汇买卖的即时与委托交易的模拟操作。目前国内仅有部分高校开展了国际金融实践教学,而多数高校还是纯理论教学,这样导致学生仅对外汇交易的理论内容有所涉及但没有系统的外汇交易应用方面的学习,因此动手能力较差。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能够深化学生在《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中学到的投资的基本概念,深化学生国际金融学理论教学中学到的汇率变动的基本概念和得到交易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通过外汇模拟交易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金融交易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常用词汇,把握各类金融外汇交易的基本特点与交易常识,进而更好地将国际金融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国际金融学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化
(一)理论教学
国际金融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中涉及的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需要有很强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掌握,所以首先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只有在理论已经充分吸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不同的实训形式。教师应该有效地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整合相关理论,选择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详尽地阐释理论,并且及时关注课堂学生反馈情况,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从而让他们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为后续实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实验室软件模拟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仿真现实经济情况进行外汇模拟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因此学校建立金融实验室并安装相关外汇交易软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训讲解每次实训的主要内容,不同实训内容的注意事项及可能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对即将要进行的实训有清晰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完成实训内容。在外汇实训的现场指导中设定具体交易环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练习。外汇交易相对复杂,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不同的问题,现场指导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并将常见问题记录,以后补充在实训报告中供学生参考。这样的仿真模拟交易才真正做到了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事实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手上的虚拟货币造成的影响。只有经历过才能更加理解国际金融市场学习的重要性。
(三)建立实训基地
作为学生很少有机会到银行、证券公司和外贸公司等参加实践活动,而这是学生了解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外汇交易特点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是银行、证券公司几乎不需要本科生进行外汇交易相关的实习,所以高校如果能够联系大型外贸公司的资本运作部门建立实训基地,应该说是对在校仿真模拟实训之后的一个最好的补充。目前这方面对各学校来说实施都比较难,但是也有不少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一些实训基地的机会。另外还有个解决路径就是学生利用假期回老家的相关公司进行外汇交易方面的实习,通过家乡的关系网适当地寻找这样的机会也是不错的方法。
(四)开展专业讲座
除了丰富的课堂理论教学、新鲜的外汇交易实践教学以外,高校在国际金融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邀请外汇交易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汇交易专家应该是从事多年的实际外汇交易,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讲座为学生讲解近年来外汇市场的发展比枯燥的课本描述历史发展更容易让人记忆犹新。尤其重要的是真正的外汇交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突然性的事件等的应急处理办法等,这些知识是教师经验欠缺的重要部分,因此通过专业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一堂课。
(五)课后多渠道沟通
现在的90后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力都比较强,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可以释放自己、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他们也非常需要教师的认可。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更要在课余时间跟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互动。所以课后学生利用网络在宿舍学习,教师采用视频会议或邮件联系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对已经学的理论和做的外汇实践进行总结,真正做到吸收消化知识。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要想实现国际金融学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从以上几方面努力,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鼓励授课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创新。但在实现以上教学形式创新的过程中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加强校企合作
正如以上提到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困难,作为实训基地本身能够加强教学效果,所以如果能够以学校为平台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应该是比较好的方法,当然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也应该能够想到为企业服务的措施从而使得校企获得双赢才能够长期合作下去。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很多教师本身理论基础非常扎实,也能够进行虚拟的外汇交易等实践,但仍然缺乏真正的实践。两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两种情况下有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投资决策,因此授课教师加强实践操作非常重要,这种可以通过去公司实习也可以通过自行开户进行外汇交易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沈军,王聪.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02).
[2]罗丹程,宋连成.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08).
[3]王俊.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
外汇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国际金融 教学改革
一、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地方高校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学改革
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比较,地方高校具有其独特性,并由此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不断增加,大学教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是研究型的,更多应该是应用型人才。从生源的质量上来说,地方高校总体上次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更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企业服务。由此,地方高校一般定位为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这一重担需要地方高校承担。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及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对地方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培养的学生“无销路”,影响下一届的招生;企业招不到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影响生产;学生得不到就业,影响生存,从而造成一些列社会问题。因此,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协调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
2、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改革
国际金融作为研究国际支付、国际汇兑、国际融资等国际金融活动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学科,其应用性很强。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产与生活中。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对国际金融改革影响深远,与此相应的国际金融领域各种理论迅速发展,并日益与实践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国际金融知识分析解决此类问题。国际金融知识涉及经常项目赤字和可持续性、资本账户自由化、资本管制、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及其传染性、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汇率模型、汇率制度选择等。国际金融课程必须及时总结现实情况,在剖析国内外金融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国际金融课程的应用型特点决定在其教学中,要求利用相关理论,紧跟时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3、社会的需求要求教学改革
笔者在对毕业生调研时发现,毕业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太差,很多学生就是一个文弱的书生,他们只会说,不能做。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学校都感到不满。学生反映虽然主修了某些课程,老师进行了认真的讲解,也记住了一些原理,但几乎不能运用,还得重新学习。用人单位抱怨学校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一个本科生还不如一个中等职业学生好用。这对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国际金融作为应用型很强的学科,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方式,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其直接目标是为地方企业输送人才;国际金融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要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因此,在国际金融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
1、运用案例教学法
纵观世界经济,其实质是一个逐渐被虚拟化的一体化经济,资金流动频繁,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资金流动日趋减少,与实体经济无关的资金流动不断增加。国际金融业务虽日显重要,但问题也层出不穷,如世界性的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由此可见,国际金融课程案例非常多,且日新月异。而我们学习国际金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诸多的实例为我们进行案例教学提供了方便。案例教学法应该贯穿始终,从上课开始就导入案例,让学生带着案例进行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目标与重点,选择适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我们应选择紧贴时事、关系最密切的案例进行分析,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案例设计应针对某项具体业务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突出外汇、股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规范操作、规避风险,使学生更加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要求,能在实际业务中熟练的进行操作,让培养的人才能派上用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运用情景教学法
根据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受到感染,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和理解书本中的知识。我们可以采取很多具体的措施来实施情景教学:利用网络,采用多媒体播放纽约、伦敦、香港等外汇交易场景;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带领学生到外汇交易所进行实地考察等等。通过情景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运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共同实施某一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国际金融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采用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具备外汇、外汇交易、汇率、国际资金流动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可共同确定具体的项目及项目方案,学生根据拟定的项目方案,分组集体完成国际金融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成绩。通过“一条龙”的训练,学生可对外汇或其他国际金融圈有所了解或掌握。
4、运用实训教学法
实训教学法是指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分析、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方法,并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地方高校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和操作型的脑力劳动者,是为地方企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和学术型的人才,它偏重于应用性、技术性、职业性,而非学术性和研究性。由此可以看出,实训教学非常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实训教学,不能将其视为走过场,应将其落到实处;其次,搞好硬件和软件建设,具备实训的基本条件,如建好国际金融机房、购入操作软件或者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再次,应不断增加实训教学的学时,可以把国际金融的实训课时提高到占总课时的40%以上;最后,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方法,如运用国际金融模拟软件进行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操作,或者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
三、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考试方式的改进
1、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选择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无论是在生源质量,还是在教学条件方面都不如综合性的高校,其培养学生的目的也很明确,即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在地方企业就业的应用型人才。所以,理论知识不需要掌握太深、太多,以够用即可,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具体来说,需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择能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同时应选择实用的教材。就国际金融课程而言,应选择外汇及其外汇市场交易、汇率及其汇率政策、国际收支账户及其记账方法、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国际金融组织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而对汇率决定理论这部分只须讲授比较简单的章节(如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并选择与此内容相匹配的教材,以达到让学生能动手、懂政策、会操作的目的。
2、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方式的改进
考核方式是一种导向,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方式。我国长期以来以一张试卷决定胜负,学生为了得到较高的成绩不惜代价背课本,更有甚者,为了顺利毕业,不惜铤而走险,进行抄袭作弊。这达不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为此,我们应该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这对国际金融这一应用型课程尤其重要。我们应该改变目前主要以期末考试决定成绩高低、获得优秀或评选奖学金的途径,增加平时的考核,平时考核至少应占到总成绩的50%以上。平时考核方式较多,如组织案例分析、共同完成某一国际金融项目、上机进行模拟操作、撰写小论文等等。期末的卷面考试应该减少记忆性的内容,增加判断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等测试学生能力的试题。通过这些改革方式,可促使学生思考,迫使学生动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注: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和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课题“独立学院程序性知识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为例”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敏:国际金融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2] 赵璋、李江、魏伟: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1).
外汇实训总结范文3
(一)理论依据雷正光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程开发研究会副主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兼职教授)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与发展研究》一文中论述:“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与办学方向”;“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新跨越和新突破,我们应当充分挖掘职教课程的核心功能,以课程改革来带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他的这些论断明确了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起点和重要性。
(二)文件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设计就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的。
(三)行业的实际岗位依据课程组教师通过对金融行业以及外贸企业的资深专家、富有业务和管理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组织讨论、总结分析,按照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并结合国际金融专业以及其他金融专业的建设方案和教学标准对国际金融课程进行设计。
二、《国际金融》课程建设理念
国际金融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驱动,可持续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是以实现学生就业为根本目的,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方向,以就业行业的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设置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的实训和实习活动。“以能力为本位”是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灵魂。一切教学活动都以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快速反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要掌握应用国际金融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操能力。“以项目为驱动”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这里的“项目”,可以是一个分析任务,一项工作任务,学习的目标,可以是一种方法,可以是一项技能,也可以是一项综合能力。为此,我们将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九大项目,用任务驱动法逐一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实现“和谐发展,创新见长”的奋斗目标。学生顺利就业是学习的终点,更是学习起点,学生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社会对教育的期盼,才是我们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科学的理念是成就任何事情的关键。我们在课程建设中还奉行的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继承、发展、改革与创新观念;树立精品意识、品牌观念;坚持课程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团队精神,发挥全体教师成员的聪明才智,联合共建精品课。
三、《国际金融》课程设计思路
目的明确:以培养培养各类金融机构国际金融业务经营和管理中,以及和涉外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为目的;突出重点: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精神为灵魂,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内容模块化: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建立“四个模块”教学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化: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参与式、交互式、模拟教学和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手段现代化:通过建立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上资源、第二课堂、企业基地等,丰富教学手段,建设现代化的、重实践的教学环境考核立体化:以考核和激发学生提高自己的国际金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为目的,建立全程化、立体化测试体系,包括基本理论测试和业务能力测试两部分。
四、《国际金融》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创新
外汇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国际金融学,特色课程,教学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资本及其他要素流动日益自由化的时代,国际金融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国际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金融机构越来越庞大,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效应越来越强,这些都使得国际金融的内容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变化。在新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国际金融学》也应与时俱进,寻求符合时展要求的课程定位,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和研究国际金融学的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把该课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
1、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国际金融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国际金融的理论体系和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我们提出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总体思路:处理好经典理论和前沿发展的关系,在基础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加大前沿性知识内容、案例讨论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力争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重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争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辅助平台,力争实现全部课程资源上网,最终使国际金融学呈现出全面性、新颖性、前沿性和信息化的特色。
2、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具体方案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我国对外经济交易与往来的发展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性,将国际金融基础知识与实务操作通过两大模块展现出来。其中,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和汇率、外汇管理与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等;实务操作模块包括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等。在实务操作部分,增加外汇交易模拟教学环节,增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不但使教学实施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即能够将国际金融基本知识在现实经济的企业、金融、投融资、服务与管理等实际岗位工作中直接运用。
(2)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当增加校外专家讲座、案例教学、模拟交易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国际金融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塑造理论和应用兼备型人才。
针对国际金融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该种方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师生、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1]。例如,《国际金融学》中有一节,讲述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引用“日元贬值对日本汽车业的影响”的案例,用以说明由于汇率变动影响日、美进出口,从而影响两国的贸易收支。为了讲清利率变动和外汇投机对汇率的影响,可以讲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案例。在讲述国际金融危机的内容时,可以例举 “2009年的迪拜债务危机”等,增强教学的现实感,提高学生的兴趣。除了针对某一知识点采用案例教学法,还可以针对多个知识点采用大案例教学法[2],即结合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选择选择一个能涵盖本节、本章或各个章节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的“大案例”,比如“美国次贷危机”,该案例涉及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等知识,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达到融合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也是理论知识讲授的有益补充。对于国际金融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等,让同学们自行收集资料,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派代表上台讲演,然后由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评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针对国际金融实务模块,可以采用理论讲解与校内实验室模拟操作、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实务的基本原理,形成理性认识;通过实验室模拟操作、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考察等方式,模拟外汇交易、各类银行国际业务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使学生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远期外汇、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的交易方式、不同外汇风险的内容及其防范方法、以及各种不同用途的国际投融资方式的具体操作,为日后从事涉外金融及其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对国际金融实务的感性认识。
(3)教学资源网络化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电脑、手机等网络通讯设备基本普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知识,更渴求课本外知识。由于国际金融学知识体系广,内容多,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我们将致力于互动式的网上教学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第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国际金融学网络资源平台。第二,组织教学团队开发本课程教学PPT 、案例库、习题集及其参考答案等相关或配套教学资料,并将这些教学资源放入教学网站中,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对课程教学进行录像,并将教学录像公开在网站中,方便学生自学。第四,建立与本课程相关的视频链接,提供金融的主流网址,使比如一些专家学者就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访谈,耶鲁大学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视频等等,通过这些视频或网站,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 Internet 及时了解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国际金融的最新信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帮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现实国际金融活动。此外,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在线测试、论题研讨等。
3、结束语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信息化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资金融通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使之凸显出时代特色,培育出满足现实需要的国际金融人才,尚需要深入探索。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了《国际金融学》特色课程建设,提出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模拟教学等)、教学资源网络化的构想,希望对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外汇实训总结范文5
论文关键词:国际结算,项目化教学,实践创新
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经济类学科其他专业经常开设的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出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感到内容的抽象,即使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也反映内容比较杂乱,模拟操作效果不明显,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讲和做练习,没有整体概念。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其实施的流程包括: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应用。项目化教学具有其突出的特点: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评价性。
一、总体框架
(一)全球视角的教育理念
经济全球化、中国对外开放的承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改革的外部压力,中国“负责任大国”角色的构建以及自我认知的形成则是教育理念改革的内在要求,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2010-2020》为教育理念改革提出指导思想。国际结算课程作为教育理念的具体承载者,必须树立全球视角的教育理念,培养全球视野实践创新,养成全球思维的方式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国际技能。
(二)整体结构设计
国际结算是国际经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系统地介绍国际结算工具与国际结算方式,通过课堂讲授、实习实训、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并掌握操作技能。国际结算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结算,其研究对象是结算工具、结算方式和以银行为中心的划拨清算。在教学过程中,只需简单介绍银行间的业务关系如何开展。因此,主要教学内容为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由于单据是获得票款的重要依据以及单据制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随附在票据下的单据成为本门课程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国际结算课程可以设计三个项目化教学:票据、结算方式、进出口单据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三)实行一体化教学
国际贸易是国际结算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而国际结算反过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简单说明二者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在讲解国际结算方式时,说明汇款、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福费廷、国际保理等结算方式各自产生的背景、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结算的重要性的理解。
另外,国际结算工具的典型代表是汇票,而且汇票在各种结算方式中均得以运用。对同样的当事人,在不同的结算方式下反映在汇票上的关系则不同,学生对此经常不理解。因此,应以汇票实训贯穿于结算方式的讲解。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
我们将国际结算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项目化教学模块:
项目一:票据
票据的典型代表是汇票,本票与支票均为汇票的特例。因此,汇票是本项目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汇票的定义、必要项目、票据行为。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是汇票如何清算债权债务关系,各种票据行为关系复杂。因此,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分析现金结算的弊端以及如何利用非现金结算,导入票据内容。在讲解汇票定义的基础上说明进出口双方如何利用汇票结算货款,之后给予学生案例分析,制作汇票进行实训(该部分不讨论结算方式实践创新,仅以出口商出票委托银行向进口商收款为例)。
票据行为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不同部门,如:出口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进口商、公证机构等,先由学生模拟票据流通各个环节,之后,讲解各种票据行为的定义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最后学生总结并图示整个程序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
显然,票据项目的设计体现了主题与现实的密切关系,而且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围绕票据流通探索票据行为,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项目二、结算方式
1.以国际贸易的发展为线索
如前所述,国际结算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并反过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汇款和托收方式之后师生共同总结二者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均属于商业信用性质;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资金的占压等问题,由此说明信用证的产生以及信用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由于中间商的存在、大宗商品贸易、长期业务关系、加工贸易的普及等,信用证又出现了可转让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循环信用证以及对开信用证等;大型工程项目以及成套机器设备的进出口又产生了银行保函、福费廷、国际保理等结算方式。这种以国际贸易发展为线索来分析国际结算发展的项目设计可以达到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目的,而且可以实现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从而构成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
2.以信用证为核心
国际贸易性质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国际结算方式。但总体而言,国际经济交往绝大部分为一般货物贸易。因此,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占据重要地位;且信用证有国际商会颁布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来规范各有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SWIFT确定格式;另外,信用证对各种单据的要求较为全面、完整,大部分也适用于其他结算方式。因此,国际结算方式项目设计应以信用证为核心,包括开证申请书、信用证的审核、审单业务等,使学生正确理解信用证的性质、特点和业务程序,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3.以汇票的制作和流通为实训主线
不同的结算方式(除银行保函外)均需要汇票作为结算工具,相同当事人在不同的结算方式下反映在汇票上的当事人不同,因此,给定相同的进出口双方和各自的往来银行,要求学生制作汇票,并按业务程序进行模拟操作。最后实践创新,学生讨论不同结算方式下的汇票有何不同,教师进行总结。
项目三、进出口单据
在现代国际贸易结算中,尤其是信用证业务中,各有关当事人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进出口单据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出口商能否顺利取得货款。因此,进出口单据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信用证中的单据制作具有代表性,本项目的教学以信用证为核心,以同一笔业务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单据的要求和技巧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教师首先讲解各种单据的制作方法,之后提供一份以CIF价成交的信用证(尽可能提供一份要求单据较为完整的信用证),要求学生按信用证制作单据,设定各相关部门,如进出口商、开证银行、通知银行、议付银行、商检、海关、保险、船运公司、外汇管理局、税务等,并按业务流程模拟操作信用证各环节,以取得货款为终结。若有时间可要求学生将所制作的单据改为汇款和托收方式进行业务模拟训练,加深学生对不同结算方式的理解。最后,学生可以相互评价其他同学的单据业务,相互比较,并将实训单据归档,用来单独的审证业务实训。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解读知识点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国际结算的抽象性是许多师生的感受。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现金结算到非现金结算的探索和票据流通过程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模拟,可以将抽象的票据流通行为具体化。通过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关系的分析,学生可以理解各种结算方式的利弊和适用范围以及国际结算的重要性;同时,以信用证为核心进行的审证、制单、审单业务的模拟操作,学生将各种复杂的关系具体化。因此,项目化教学可以将知识点的抽象性具体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全球视野和全球视角的思维的养成。
(二)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
模拟实训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展示的机会,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国际结算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也要掌握相关课程尤其是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的相关知识实践创新,从而实现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而且,每个项目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又相互联系,实现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
(三)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相结合
国际结算项目化教学以国际贸易发展为线索,以信用证为核心,以汇票的制作和流通为实训主线,以同一笔业务的进出口单据模拟训练为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项目的主题都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项目化教学设计所包含的教学评价,师生点评和学生互评互比,激发了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因此,项目化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达至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反映了国际技能训练的教育理念。
经过多年的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实行上述项目化教学一方面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另一方面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使学生能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理解,避免了杂而乱的感觉。
外汇实训总结范文6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urse Teaching
GUO L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 Hu'n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0)
Abstract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ases, there is a strong immediate interaction, it can help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is way of teaching, the teacher only as a guide and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middle to go, to give full play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s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The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practical teaching situation, tak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 Finance" as an example,to start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ase teaching method
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于二十世纪首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运用的前提就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具备相关的解题分析能力,自此老师才可以进行教学的设计和策划,运用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师生讨论,老师讲解,或者归纳总结等各种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对一些特定的事件进行思考分析,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国际金融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有诸多的好处: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主动学习国际金融课程。因为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一种理论化的观点,并不贴近实际生活,如果在教学过程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该课程枯燥无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而将案例分析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零散的知识点全部囊括于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并得出结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其次,可以使得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果要对典型案例分析得较为透彻,就需要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国际金融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用一个整体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再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该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又可以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过程,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就会真正明白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是毫无用处,而是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以针对性、实用性为指导思想,精心选择案例进行教学。
国际金融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大多会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将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目前国际金融问题相结合,选择一些合适的案例,让学生通过阅读典型案例,进而分组讨论,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的关于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通过一些相关的案例来验证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课堂上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而生动。比如在讲解汇率的决定与变动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选取非常出名的“广场协议”为典型案例,让同学们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自由谈论日元在被迫升值之后对日本整个国家的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接着让学生迁移思维,认真思考并讨论我们的人民币到底该不该升值,应该怎样升值,以及升值之后对我们当前的国民经济将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再如讲解货币危机以及金融危机时,便可以选取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让同学们分析一下这3次的大型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存在着哪些差异,针对这些原因启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以防止更大型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讲授汇率制度的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探讨一下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的大背景,改革的成果以及接下来进行改革的方向。这些典型的案例可以让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当然也可以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行分组,运用课下时间去完成案例的分析,之后再将案例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这不仅仅可以全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让他们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第二,遵循行动导向的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引入模拟教学。
通过之前对于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接下来就可以展开模拟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所谓的模拟教学,就是通过不同类型的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使得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培养相关的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将学生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提升他们对实际交易的领悟程度。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大量的财经网站都会提供给注册客户一个模拟交易的账户,学生可以自行去这些网站注册并登录,这样就可以自由运用极具真实性的金融市场的行情和交易,用自己的模拟账户体验各种交易。例如老师在讲述外汇交易者一节的内容时,通过案例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运用美国嘉盛集团提供的FOREX.com模拟外汇服务平台进行模拟交易。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在本校创建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或者是自己开发金融教学的系统让学生进行操作。例如目前存在着一套可以模拟全球金融市场变动的实验系统――外汇交易金融模拟仿真教学系统,它通过互联网二十四小时实时接收监控全球各个国家的外汇行情,进行外汇的实时动态模拟以及外汇的虚盘操作交易,通过电脑终端来计算交易的盈亏情况。模拟交易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是根据教学目的,老师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详细介绍,让同学们对此有所认识之后,再设计具体的实训方案,接着再进行情景的合理呈现,让同学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实时模拟,老师在一旁给予适当的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操作,再就是学生通过模拟的具体情况撰写操作报告,最后,老师对操作报告进行点评,总结归纳,使得学生可以对已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提高认识。通过这种以仿真、务实为主要特点的模拟交易教学所带来的“实战”体验,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以及操盘的能力,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投资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性,从而使得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环境。
第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原则,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再到情景模拟,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国际金融知识,接下来就是实践环节。近年来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不高,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人数多,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很难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国际金融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国际金融基本操作程序,例如外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业务的运用等等,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主要手段。通常来讲,对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并没有特别的要求,选择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和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建立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可以在其中亲自操盘,直观地感受实际的运用操作过程,有效培养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