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教育论文

哲学教育论文范文1

洪堡特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西方语言学家,提出过很多具有着实际教育意义的语言哲学理论,相关学者对这些哲学理论进行了汇总后得到《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这本论著将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出来。洪堡特通过对普通语言学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对于语言来说,其实质上指的是“人类内在精神的产物”,他更加重视民族精神与语言文化二者之间的联系,而且尝试着从哲学的角度对各种不同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的理论对于现今的教育领域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为现今的教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更是在教学概念上提出了新的理念,是当前教育创新的“风向标”,洪堡特语言哲学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教育导向哲学”。

二、洪堡特语言哲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洪堡特的“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器官”

洪堡特认为“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器官,思想(精神)和语言不可分割,所以,无论是对阶段还是高中、大学阶段的学生,都可以适当的使用评价性语言,进行教学引导,因为处于心智和身体的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年龄太小,导致在课堂上不能长时间的汇聚精力。经常会出现精神不集中和注意分散的问题,这使得教师倍感头疼的同时,也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良性的评价与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自觉地去跟随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进而避免了走神现象的发生。其次,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评价性语言多都是良性积极和正面的,带有非常多的鼓励意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洪堡特认为尽管语文知识作为母语被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成为了的重要课程,但由于汉字语言的知识面太过广阔,许多语言运用知识和基础知识都带有高度的抽象性,很难被生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进行拼音教学时,闭口音、开口音在发音过程中对口腔、声带的要求就过于抽象,不太容易被生理解,教师只有使用图示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许多生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畏难情绪也会随之产生,对于高度相似性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辨识能力也不强,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适当的使用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就会使得学生的主动性打败畏难情绪,进而也保证了课堂语文学习的效果。他提出,尽管评价性语言已经非常普遍地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校也已经逐渐的认可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许多教师在使用评价性语言时较为随意,经常受到自己本身心态和情绪的影响,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而且对于使用的时机也没有有效的把握,不能在适当的时间阶段正确的使用,大多的语文教师虽然对评级性语言也进行使用,但通常过为单一,比如“还行”“不错”等普通词汇,很难对学生起到积极鼓励的作用,无法长期的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大部分的语文教师的认知中,将赞美性语言和评价性语言的概念相混淆,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赞美,并不能让学生在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器官”的语文教学应用

由于洪堡特在语言教学上的独特见解,相关的研究学者根据这些语言文学提出了关于语文教师评价性语言使用艺术性培养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加强语文教师对评价性语言的重视想要增加语文教师使用评价性语言使得艺术性,首先必须要让教师了解到,评价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比较正确和全面的认识,仔细研究评价性语言的使用规律和技巧,将评价性语言正确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方面,对于评价性语言的积累为了避免教师使用的评价性语言过为单调,使得学生感到乏味枯燥,教师应该对教学评价性语言进行积累,形成具有教师特色的评价性语言词汇库,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合理恰当的使用这些评价性语言,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彰显教师的性格和语言特色,进一步提高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第三方面,注重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技巧语言本身就是一项艺术,语文教师在使用评价性语言时要注意技巧,避免重复,尽量选择比较新鲜的词汇,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新鲜感,保持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学会把握合适的时机,对学生使用评价性语言。例如,在对学生教教授“赖”汉字发音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查阅字典,然后当堂说出发音,并且鼓励学生说“不赖哦”。这种时机的把握,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

三、洪堡特语言哲学观视角下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文对洪堡特语言哲学观视角下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后,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方式具备着相当的成效,所以笔者针对洪堡特语言哲学观视角下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建立学生自信心、自主学习观念的构建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立学生自信心

在对洪堡特语言哲学观视角下语文教学进行论述时,讲到了评价性语言,其根本目的就是使教师要对学生保持充分地信任,并促进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如果想要学生在英语课堂交际意识能够养成,就必须要在教导过程中充分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对教师所引导的知识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将英语课堂中的空间和时间适当的交给学生,使学生把握到口语交际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多听英语、多读英语、多用英语,并让学生对学习资料进行多人收集,并进行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二)自主学习观念的构建

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就要建立学生较强的义务感和学习责任感。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是其他人都无法替代和帮助的任务,其次,教师要依靠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活动,指导并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对Howwasyourschooltrip?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学生将水族馆动物的资料在网上收集出来,并对这些动物的栖息地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提高了。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学科,是英语阶段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承接阶段,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学科来说,不仅对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也直接的影响着学生英语学科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教学知识内容,并且能高效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与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英语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具有民主性,也或者对英语课堂教方式的改变,使英语教学方法变得灵活有趣,对学生与老师互动配合进行加强,从而使得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和更加强大的知识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哲学教育论文范文2

从小学教师的角度来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上课真正认真听讲的时间有限;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容易失落、烦躁,甚至哭鼻子;有的学生吃不了一点苦,甚至连正常的班级值日都不愿参与……这些都与学生的意志力不强有关。因此,我们小学教师有责任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小学生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于直面苦难的能力。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全面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的教育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挫折教育的素材,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下面主要从语文教师的视角,就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一)通过寓言故事,渗透挫折教育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挫折教育,让小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引导小学生以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时候,有意引导学生直面挫折:“小马的妈妈说‘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能只听别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慌乱,积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的。”再比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则故事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小蝌蚪的乐观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小蝌蚪找到了鸭妈妈、大金鱼、大螃蟹、大乌龟,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如果小蝌蚪找了几个,没找着就不找了,最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学生回答:“不会。”“那小蝌蚪是不是很努力、很努力的在找自己的妈妈呀?也就是说,只有很努力地做事的时候,才更容易达到我们的目标,并且每次发现不是自己的妈妈时,小蝌蚪都很乐观也很礼貌地告别,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通过名人事迹,强化挫折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事迹,多数名人事迹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名人事迹,在丰满名人血肉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挫折教育。如,小学语文经典课文《司马光》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这篇课文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实例,而司马光当时与小学生们的年龄相仿,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一个有水的大缸里,而你身边又没有大人在场,那你会怎么办?”这就引发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有的学生想出了用树枝拉朋友的办法,有的学生则认为可推倒大缸的办法等等。学生们似乎身临其境的积极想办法救出自己的朋友,这在无形之中其实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逼真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真实发生这样一件事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学生们积极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强化挫折教育的过程。

(三)通过写作反思,内化挫折教育

写作是放飞心灵的旅程。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更是说真心话的过程,我们可通过作文,让学生反思自我,以此内化挫折教育。在学完《我是最弱小的吗》后,我安排了一节作文课:写出令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要详细地写出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解决的,这件事对我以后的启发是什么。这节作文课的意图是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我,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处理。学生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回想经过、反思自我的过程。

三、结语

哲学教育论文范文3

(一)教育哲学是教育反思方式的创造对反思方式的创造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活动。[4]依循此思路可以认为,对教育反思方式的创造是教育哲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式。这就意味着教育哲学不仅仅是对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同时也是关于教育反思方式创造的活动。这一命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教育反思方式是教育哲学活动的重要对象和重要内容。根据对象和任务的不同,思想的自我反思分为日常反思、科学反思和哲学反思三个层面,教育思想的自我反思也相应分为日常反思、科学反思和哲学反思三个层面,教育思想不同层面的反思方式包括了教育日常反思方式、教育科学反思方式和教育哲学反思方式。教育日常反思方式和教育科学反思方式是对教育思想内容的反思方式,需要借鉴和整合日常的反思方式和各门科学的反思方式,从而形成许多具体的反思方式。教育哲学反思方式是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般哲学反思方式的运用。上述每一种反思方式又包括许多具体的反思方式,由此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反思方式,构成了教育思想前提反思方式选择的空间。教育思想前提反思方式虽然受到一般哲学反思方式的影响,但由于反思的对象和任务的不同与一般哲学的反思方式又有所区别,显示出不同于一般哲学反思方式的特点。事实上,教育日常反思方式、教育科学反思方式和教育哲学反思方式的区分是暂时的,它们的相互交融则是常态的,共同构筑了教育反思方式的复杂景观,它们旨在回答我们如何思考教育思想这一基本问题,成为教育哲学活动选择和创造的重要对象和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反思方式的创造是教育哲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和重要任务。教育反思方式之所以需要创造,源于教育反思对象的复杂性。作为教育日常反思和教育科学反思对象的教育思想的内容复杂多变,既是分层次的又是分领域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理论的又是经验的,既是实然的又是应然的,这种复杂性需要人们不断创造教育日常反思方式和教育科学反思方式。作为教育哲学反思对象的教育思想前提包括形式逻辑、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行为准则和终极关怀等多种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互相区别而又相互关联,因而对不同的教育思想进行前提反思,反思的思想前提是不同的,只是以某种方式对一种思想前提进行反思的情况并不多见,常见的是以一种思想前提为纽带同时对与之相关的多种思想前提进行多种方式的反思。进一步而言,教育思想前提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创造教育反思方式。教育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总是准备创造或正在创造中的未成形的存在,对其进行反思必定是创造性的,这要求教育思想前提反思方式的不断创造。在现实中,教育思想的内容和前提又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这种复杂局面决定了教育反思方式不是对某种或某些日常反思方式、科学反思方式和哲学反思方式的照搬套用,而是在借鉴日常反思方式、科学反思方式和哲学反思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各种反思方式的选择,随之导致各种反思方式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产生重新组合。在此意义上,选择和组合就是创造,对教育反思方式的选择和组合就是教育哲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因为哲学思考的是基本选择而非基本解释。[5]

(二)教育思想前提反思和教育反思方式创造的相互建构教育思想前提反思和教育反思方式创造相互建构、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育哲学的完整内容和方式,可以看作教育哲学的实事本身。离开教育思想前提反思,教育反思方式创造就会陷于空洞从而流于形式,离开教育反思方式创造,教育思想前提反思就会丧失自我更新机制从而失去生命力。教育哲学就是在教育思想前提反思中创造教育反思方式,在教育反思方式创造中反思教育思想前提,通过这种双重运动,不仅澄清和扬弃教育思想前提而且通过创造教育反思方式构思新的更为合理的教育思想前提,进而构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合理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和教育反思方式创造的相互建构体现了教育哲学思考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克服了在不深究、不改变思想前提和反思方式条件下的教育思想的单纯技术性的改进,以选择和生产教育创意的方式表现出对教育智慧的真正理性寻求,构成了思想的诱惑与导源,推动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层次跃迁和推陈出新。

二、教育哲学和教育变革的内在关联

(一)教育哲学和教育变革内在关联的历史回顾教育哲学学科有着漫长的学科准备时期,创建于19世纪中叶社会和教育大变革时期,初步发展于20世纪初期社会和教育急剧变革时期,繁荣于20世纪后期社会和教育持续变革时期。纵观教育哲学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它既是教育思想反思的自觉性程度不断提高和反思层次不断加深的历史,也是反思方式不断创造和优化的历史,在其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既是对当时教育变革的自觉回应又同时对教育变革产生着复杂的影响。在漫长的学科准备阶段,无论我国的老子、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赫尔巴特等,其教育哲学思想大多表现为在各自特定思想基础上以直观的日常反思方式和纯朴的本体论色彩浓厚的哲学反思方式对教育问题直接发问和思辨,从而构成风格各异的教育思想,他们的反思是不自觉的并且主要是对教育思想内容的反思。在学科初创和发展阶段,无论是罗森克兰兹、那托普、霍恩、麦克文纳、杜威、罗素、怀特海等人,还是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改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新行为主义等各派教育哲学,乃至我国早期的许多教育哲学家甚至现在的诸多教育哲学研究者,其教育哲学理论深受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往往表现为构成教育思想的维度,成为思辨的和规范的教育哲学。同时,他们教育思想反思的自觉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反思层次也有所深化,虽然主要还是对教育思想内容的反思,但已经或多或少具备了教育思想前提反思的成分;他们的思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日常反思方式和纯朴的哲学本体论反思方式,采取了科学反思方式和较为精致的本体论反思方式、观念论反思方式、概念论反思方式、存在论反思方式等哲学反思方式并实现了各种反思方式一定程度的整合和再创造。在这一阶段与上述教育哲学形态明显不同的是以奥康纳、彼得斯、赫斯特、谢弗勒、索尔蒂斯、布雷津卡等为代表的分析教育哲学。这些分析教育哲学家主张运用分析哲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理论中的概念、命题、口号和隐喻等语言现象进行逻辑分析,澄清其用法和意义,这集中体现了对教育思想的反思,既反思教育思想内容更注重反思以语言形式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前提;他们具有强烈的教育思想反思的自觉意识,大大深化了教育反思的层次;他们的教育语言分析活动基本上摒弃了传统的哲学反思方式,创造了语言论教育反思方式并实现了与科学反思方式的新的整合。在当代学科繁荣阶段,国内外许多教育哲学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反思是教育哲学的核心特征乃至天命,并以多种方式更加自觉地从事对更为广泛的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在国外,以吉鲁、多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以金蒂斯、阿普尔、布迪厄、弗莱雷等为代表的批判教育哲学,以诺丁斯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教育哲学,以格林、范梅南等为代表的现象学教育哲学,分别从各种哲学角度深入到对实践、社会制度和生活层面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与此同时,他们根据需要对日常反思方式、科学反思方式和哲学反思方式等各种反思方式进行重新选择和重新组合,创造出实践论和文化论主导的兼容以往各种教育反思方式的新的更有创意的教育反思方式。

(二)教育哲学和教育变革内在关联的现实审视21世纪之初又逢新一轮社会和教育大变革,当前教育变革在多个方面为教育哲学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教育变革自身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影响教育变革的复杂因素以及对教育变革意义的探寻,都对教育哲学提出了新的亟待反思的课题;社会和教育变革导致的文化逻辑、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审美意识、行为准则和终极关怀等思想前提的变革,赋予教育哲学适应和引领时展的新任务;社会和教育变革带来的日常反思方式、科学反思方式和哲学反思方式的整合和创造,成为教育反思方式创造的丰富养料和难得机缘。因此,可以说教育变革时代为教育哲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此背景下,教育哲学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新挑战必将会有新的发展。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变革是教育实践的变革,更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思想前提是思想内容的逻辑支撑点,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不仅是教育思想观念具体内容的变革,更根本地表现为教育思想前提的变革;反思方式和前提反思交相辉映,教育思想前提的变革不仅是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也是教育反思方式的创造及其二者的相互建构。教育哲学不仅是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哲学活动,也是创造教育反思方式的哲学活动,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思想前提的反思和教育反思方式的创造回应教育实践的要求和挑战,提升反思水平,解构原有的教育思想前提,构建新的教育思想前提,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进而影响教育实践的变革,这样与教育变革就建立了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在这种关联中,教育哲学与教育思想观念变革的联系是直接的,与教育实践变革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当然,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变革的联系不都是间接的,有时也是直接的。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存在深度契合,不仅通过建构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实现其变革,还要以反思方式自觉研究教育实践及其变革的独特逻辑,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实践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最终变革教育实践。

三、教育变革时代教育哲学的价值

(一)优化人们思考教育变革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借以认识世界的各种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是思想和实践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教育思维方式是人们借以认识教育世界的各种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思考教育变革的思维方式就是人们认识教育变革的各种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是教育变革思想和教育变革实践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其优化意味着人们不断地使自己思考教育变革问题的各种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趋于合理以达到对教育变革问题更为深入准确的把握。有学者指出我国教育科学思维方式经历了三次突变:第一次突变是从传统的割裂式的、静态式的、结果式的元素主义思维方式突变为综合式的、动态式的、过程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第二次突变是从传统的单一视角的、单向的、绝对的简单思维方式突变为多元视角的、多向的、相对的复杂思维方式;第三次突变是从单一的理论思维突变为基于理论-实践关系的“理论-实践思维”。[6]这种突变历程也可以看作人们思考教育变革思维方式的优化和合理性过程,即面对教育变革自身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突破元素主义思维方式达到系统论思维方式,突破简单思维方式达到复杂思维方式,突破理论思维达到理论-实践思维。那么,教育哲学的思维优化功能何以可能?可以说这主要是通过教育思想前提反思和教育反思方式创造实现的。思考教育变革的思维方式是教育思想前提反思的直接对象,教育思想前提反思活动直接促成教育变革思维方式的有意义变迁。教育思想前提反思和教育反思方式创造及其相互建构的成果集中反映在形成看待教育变革的眼光,所谓眼光,就是透视的能力,看待教育变革的眼光就是人们透视教育变革的能力。看待教育变革的眼光是教育哲学的眼光和大智慧,意味着使人们真正看出理想中的教育变革是什么样的,真实地看出现实教育变革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真切地看待如何突破教育变革现实的困扰迈向理想的教育变革。

(二)帮助人们反思教育变革的意义教育变革的意义非常复杂。按照富兰的观点,教育变革的意义既可以分为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也可以分为道德意义和智力意义。[7]无论教育变革的上述何种意义,都具有各自的不同价值,体现了各自的价值追求。这些不同的价值追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这就为不同的教育变革分别赋予了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意味着教育变革的结果不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人们而言,教育变革的意义常常是模糊甚至被遮蔽的,影响了人们对教育变革的接受和积极参与,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人们对教育变革意义的反思就是对其领悟和解蔽,教育哲学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形成对教育变革意义的领悟,使此种意义得以解蔽并走向澄明。教育哲学的意义反思通过教育思想前提反思和教育反思方式创造得以可能。教育变革的价值尺度和终极追求是教育思想前提反思的直接对象,教育思想前提反思活动直接促成教育变革的价值尺度和终极追求的合理转换;教育反思方式创造虽然不以教育变革的价值尺度和终极追求为对象,但主要是通过完善教育思想前提反思活动从多方面间接影响教育变革的价值尺度和终极追求。教育变革的价值尺度和终极追求是教育变革的评价标准,只有在其适时转换和合理生成的基础上才能对教育变革意义进行价值评价,教育哲学通过“清思”自觉承担评价教育变革的使命,促进教育变革积极意义的生成,抵制和阻止教育变革消极意义的生成。通过这些帮助人们消解对教育变革意义的模糊认识甚至误解达到对教育变革真正意义的主体间共享,进而促使人们尽力摆脱强加的教育变革,做到自主自觉地参与教育变革。

(三)促进人们教育变革观的成熟教育变革观是人们在优化思考教育变革的思维方式和反思教育变革意义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变革的观念性整体图景。教育变革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两大特征:教育变革的非线性是指“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着不确定性,有时还违反常理”;[8]而教育变革的复杂性是由变革的对象———教育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9]教育变革自身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以其为对象的教育变革观的复杂景观和形成难度,这导致每一次教育变革来临之际,人们的教育变革观总是不成熟的因而也是亟需发展成熟的。教育哲学对人们教育变革观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通过前提反思转换教育变革思想的前提从而构建合理的教育变革观;通过教育反思方式的创造间接推动对教育变革非线性和复杂性特点的研究;教育变革观可以具体化为教育变革知识,以反思方式推动关于教育变革的知识在自觉反思和理性批判中增长。对教育变革非线性和复杂性特点理解的深化、合理的教育变革观之构建、教育变革知识的增长都是教育变革观成熟的表现。拥有成熟的教育变革观的人能够以复杂性眼光看透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场景,以系统论思维构造教育变革的复杂动态系统,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气魄整合教育变革理论和实践,以理性批判的态度自觉反思教育变革知识。

哲学教育论文范文4

(一)Seminar的由来

18世纪初期,教育家弗兰克在自己创办的师范学校中使用了一种新式教学手段——Seminar。起初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引入德国哥廷根大学。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引进此种教学方法,从而推动了美国大学学术的快速发展。霍尔于19世纪9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著名的心理学Seminar。至此,Seminar成为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

(二)Seminar的基本步骤

1.主持人介绍。

介绍本次Seminar讨论的主题,并概要简述相关问题。

2.主题报告的宣讲。

此环节由报告人进行专题发言(约25分钟)。报告人需结合本人对案例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会前需要通过查阅文献、调查、思考等自主学习方式做好充分准备。

3.回应人发言。

由点评人或回应人对于涉及的专业问题给予回应,对其发言进行客观的学术评论(10分钟)。

4.辩论与交流阶段(15分钟)。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围绕本次Seminar报告人和点评人的发言提出观点,也可以从更多角度考虑问题,报告人进行补充。主持人在控制场面和引导讨论顺利进行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讨论,参与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对主题的理解逐渐深刻。此环节能够充分展示学习者的学术积累和思辨才智。

5.主持人总结(3~5分钟)。

由主持人进行专题点评,对某一方面专题内容进行全面而又简短的总结,并就报告人、回应人、提问人的发言和讨论作简要的评价,同时对于真理性知识重新作简要陈述。

(三)Seminar的作用

Seminar是动态的、多向的教学组织形式,具有民主性、互动性和研究性特点。Seminar的特点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作用:

1.教学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

Seminar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做好充分准备,突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2.课堂气氛民主、自由、平等,有利于学习者激发思想火花。

在Seminar中学习者在课堂上提出质疑、辩论,讨论的主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为参与者畅所欲言提供了条件。

3.Seminar有利于学习者提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Seminar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学习者为了准备某一主题的讨论,可能需要查阅海量的文献资料,这使学习者查阅文献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参与者通过交流思想,在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深刻的认识,可提高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能力。Seminar的最关键步骤是课堂讨论环节,对讨论者的思维敏捷度、语言连贯性、严密性都是考验。同时,在辩论或演讲时,要辅之以必要的肢体语言,提高了学习者的表现力。在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之中,所有参与的人(包括主持人在内)都能平等参与、自由发言,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研究力和思维力,培养参与人的创新精神。刘宝存、马启民等学者都充分肯定了Seminar在能力培养上的功能。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Seminar寓科研的思想方法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之中为学习者的科研打下基础;同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用于教学之中,提升了教学质量。

5.学术的自由性。

洪堡指出:“自由的学术研究是培养完人的唯一途径。”在Seminar中师生之间的讨论不受传统权威的束缚,在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之中能使学生对已有观点和理论提出大胆的质疑和批判,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综上所述,Seminar蕴含着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单项式培养模式,Seminar提供的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四)Seminar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世纪末,我国部分大学已经开设Seminar课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先开设了Seminar并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虽然Seminar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迅速。现今,在我国大多数的985和部分211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中,不但开设了Seminar的相关课程,而且有很多课程的教学形式采取了Seminar。但在工科、医学等某些专业,特别是涉及大量实验的专业,Seminar受经费问题的限制。而在社科类、经济类、管理类、理科类等专业比较容易采用Seminar。

二、Seminar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Seminar与人的本质学说

在哲学中有众多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人性的新因素不断出现,人的本质也随之改变,它是历史的,与时俱进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标志,不是形而上学的本性,也不是他物理的本性,而是人所特有的劳作,这是人类活动的体系,它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这与马克思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都从人的劳动去研究人的本质并为人性理论提供了基础。人性理论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的。Seminar是学习者自我选择、自我决策,亲身经历社会实践,并不断质疑、审视和批判的过程。Seminar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因此成为人性本质的一种必然体现。在Seminar的实施中,以学生个体的解放为目标,有意识地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以对话和交流的方式为主,从中了解和尊重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要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并亲身经历各项实践活动,这不仅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要求,也是获得整体人生经历和建构个体完整生命的要求。

(二)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看Seminar

存在主义是个人主义生活哲学之一,用以揭示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强调人存在本身和人内心的自由。随着存在主义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它指出“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人存在的基本特点,主张教育要以个人作为对象,以自由发展、自我实现为宗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提倡学生个体的自由选择,以此保证人的个性发展。存在先于本质是重要的哲学命题。存在主义认为,人是独立存在的,而人独立存在的前提是自由选择。也就是人首先是存在的,然后选择他的本质属性。人在选择中改变自己,同时获得自我价值,所以选择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传授知识和技能只是存在主义哲学教育目的之一,其本质在于唤醒人的灵魂,使人的自我价值充分实现,让人懂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Seminar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和意识,让学生在进程中能动、自觉地进行判断、自由决策和评价。在选择中塑造自己的品格,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人存在的本质。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自由、选择和责任,主张为选择而进行教育,让学习者成为知识的主宰者。Seminar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不完全受固定模式支配,让Seminar成为塑造自我的手段而非目的。它重视人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热情。比如在培养法官、律师和检察官时,无论是在课堂上听讲,还是在法庭上旁听,都不如亲身体验记忆深刻,而模拟法庭形式的Seminar,可以锻炼学习者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消化法条。最后由资深法官或律师加以品评,这样可以使大家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使未来的法官、律师和检察官提前进入角色。

三、Seminar的心理学基础分析

(一)建构主义和认知-发现角度谈Seminar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认知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得到迅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摈弃了人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观点,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仅仅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新经验、新知识;学习的人不是被动地,而是主动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自主形成知识建构的过程;在学习时,信息的加工主体是学习者本身,教师从旁协助学习者建构知识体系,提倡情境性教学,以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Seminar在实施的过程中,学习者体现出来的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认知过程。首先,学习者通常都是在具有知识经验后,才能实施Seminar。其次,学习者需要调动各种认知资源完成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本身的认知结构会依据所接受的内容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意味着积极主动学习过程阶段的结束,然而,Seminar主导的全部学习过程并不会因此停止。Seminar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综合,本身又会带给学习者足够深度的学习反思。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认知-发现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的,学习的人要能动地将各个感官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存贮、加工、重组和应用。在Seminar中,学习者必须自主地、能动地把新知识同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进行建构。学生可以主动质疑、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结论。在Seminar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让学习者自己发现知识的基本结构,从而更有兴趣、更有自信地主动学习,实现了对自我知识的自主建构。在这个意义上讲,建构主义和认知-发现理论是Seminar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一。

(二)生成认知理论与Seminar

1991年汤普森和罗斯在专著《具身心智: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中提出生成认知观。它作为第三代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具身性、情境性、动态性的特征。它强调认知并不是一个既定心智对既定世界的表征,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存在施行的多样性活动的世界和心智的生成。生成包括三部分内容:(1)人的认知既不是对外部世界或事物特性的简单表征,也不是人类心智臆造之物,它实际上是通过有机体所特有的身体结构与环境结构耦合成的。(2)结构的耦合完成需要感知与刺激的环路。(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由结构的历史过程演化的。研究生成-认知的进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知觉引导行为构成的感知;另一个是在感知运动模式下认知结构的不断重现,这使知觉引导行为成为可能。认知由人的感知系统和反应系统、历史经验、文化背景以及环境决定。Seminar符合以下的认知观点:第一,认知具有情境性。认知需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实现,本质上需要感知参与和行为参与。第二,认知具有时间的压力。认知需要特定时间借由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才被理解。当时间改变时,面临的压力也会改变,认知也就随之改变。第三,环境可以分担一部分认知压力。人脑处理信息能力有一定局限,环境能帮人保持或操作信息,人在必要的时刻才提取相应的信息。比如无需将回家路线的所有信息在头脑中全部反映出来,因为人的生存活动是和环境浑然一体的,无需计算环境在头脑中的内在表征,同时,环境也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第四,认知是为行动准备的。心智是用来指导行动的,诸如知觉、记忆等认知机制要根据有益情境的适当行为来评价。如果认知仅仅在反思的内在领域停留,那么就会变成为了认知而认知,这便难以为继。认知基于身体,即便脱离了环境,心智的活动也必须有适合环境而相互作用的进化机制,也就是感觉处理的适应机制以及运动调节的机制。Seminar能够充分发挥课程参与者学习和教学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进而深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使学术交流达到最佳效果;能够真正使学生参与教学,属于质的层面的学习。这种参与包括行为、认知和情感等方面。其中行为参与主要会影响运算(指大脑将外部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的认知内化过程)和应用能力的发展,认知参与对于人的发散思维发展很有帮助,至于情感参与则对于培养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发散思维很有效,有利于培养人的科研能力和钻研精神。行为、认知和情感不仅仅单独发挥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内在动力的有机整体。认知的发展带来的结果是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更好的认知。如前所述,Seminar具有的优势使得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结果是对信息更快更好地加工,而这往往与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存在高度相关。通过Seminar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拓宽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可以使参与者之间得到充分互动和交流,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把整个Seminar实施过程变成一个交流与互动相结合的认知过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是循环式的优势上升,充分展现了Seminar本质特征。同时学生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恰恰是人类从事各项科研活动、完成各项工作必经的过程。

四、Seminar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一)Seminar的课程学基础

Seminar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批判和反思性的思维能力。解放人理性的兴趣是概念重建主义的本质,它淡化课程的工具性、技术化角色与逻辑,转而关注人的内心与意识的能动性。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的角度看,学生在Seminar中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对课程不断地进行批判、继承与主动建构,并解放理性,这是后现代主义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Seminar让学生与课程有机成为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习者成为课程的决策者和设计者、主宰者和创造者,而非课程的旁观者。因此,后现代课程观为Seminar提供了课程学基础。从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角度看,Seminar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当今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作为主体,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递。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求。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的辅助者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模式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就在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强调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到新知识。Seminar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是带有极强情境性的问题。学习者要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作为其学习过程的辅助者和促进者,而学习者本身则是这种学习的主导者。知识的获得不再是教师的单向传递,而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构建,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等在完成Seminar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可能发生改变。

(二)Seminar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哲学教育论文范文5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所重点中学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在“你的弱点是什么”一题中,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毅力,不能自我调适感情,经不起挫折。”团中央学校部对全国近10个省市的2万多名学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在与以上同样的选题中,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强”,17.5%的学生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今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与会的校长们也提出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的问题。这说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

那么,究竟什么是挫折教育?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体验,在人生中,你随时都会面临困难、风险与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

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换言之,挫折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调整好心理平衡,努力克服困难去取得成功。

下面,笔者拟就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指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面对失败的不屈性。有的中学生一般情况下,也不怕困难,但倘若遇到太多太大的困难,例如,学习上遇到“拦路虎”,生活中遇到非常不顺心的事情等,往往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迎着困难上。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就请记住歌德的名言:“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对于困难我们既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我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二、提高耐挫能力,强化心理素质

2.1加强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

我曾做过这样的挫折实验:“假如你是汶川的一个中学生,在地震中你的腿被砸断,被救出后双腿被截肢,父母还在地震中双亡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学生们一听,很多表现得很痛苦迷茫,一个女同学当时就说:“哎呀,那我没法活了!"这说明中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因此,教师可设置一些有一定困难和障碍的情境,也可利用班会等相适宜的场合,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样,学生便能作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2.2树立榜样,提高耐挫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提供的榜样类型有:第一,中外名人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例如,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张海迪;虽处境维艰但倔然自强的达尔文、曹雪芹等。第二,国内著名同龄人中的模范人物。例如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用七岁稚嫩双肩支撑着一个残破家庭的边荣唐等。第三,学生身边的同学榜样。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

2.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耐挫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以提高其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2.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素质

《美国人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以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做父母的都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幸福健康的生活前程。身体上的缺陷无法弥补,但如果他们有一个强健有力的精神支柱,健康的心理,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以后,会比在父母的怜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有能力和健康得多。这说明,作为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样,作为学校,也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白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反应智谋适度、意志品质健全、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等,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其耐挫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面对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都来重视对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参考文献:

[1]沙柳.从72:12看孩子为什么变懒了[J].中国教育报,2006,5.

[2]姚俊.挫折教育——一个新的德育课题[J].教育科学,2005.2.

哲学教育论文范文6

对于两组急诊高血压患者,医护人员给予的常规护理项目包括:降压治疗,为患者妥善办理离室登记及做好护理记录,指导患者饮食、运动和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安排患者定期来院复诊,依据患者病情稳定状况安排出院事宜等。个性化延续护理比常规护理更加细致和人性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措施:①对每位即将出院的患者给予常规性指导,给每位患者发放24h动态血压监测仪[2],方便患者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②出院3d后,患者将血压监测仪归还给医院,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血压的起伏变化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疗程,以方便患者在家进行治疗,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叮嘱,在家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免错过抢救最佳时期;③医护人员在每位患者出院5d后,还应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操作心得,有任何疑问都应为患者详细解惑;④患者出院10d后,医院制定专门人员对患者进行家访,进一步确定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并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适当疏导。统一观察所有患者1个月和3个月内再次就诊的情况。

2观察指标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密切关注所有患者的血压指标变化,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将护理后的指标与护理前进行对比;实验结束以匿名调查方式,采集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其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情况;留意观察患者出院1个月和3个月内再次就诊的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根据观察指标,所有数据结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患者的血压指标,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况接近;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32.1±3.7)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82.3±2.6)mmHg均低于对照组(144.9±5.2)mmHg和(89.5±3.4)mm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4.12%(80/85),对照组满意度75.29%(64/8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个月内,实验组再次就诊患者1例(1.18%),对照组再次就诊患者5例(5.88%);3个月内,实验组共3例(3.53%)患者再次就诊,对照组有11例(12.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