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创新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创新作文范文1
首先、让学生想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在《思想・情感・文采》一文中说:“只要你是有心人,对社会主义的事物有高度的热情,对事物经常接触,时刻注意,那你就可能发现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这些话中的有心人,即是对事物感兴趣的人。从而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1)了解学生思想,出题使之愿为表达心声。譬如: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期,学生对某一科作业过重特别反感,可对这一科老师又敢怒而不敢言,此时,我抓住时机,针对这一现实,我就出一个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并声明为学生保密。这样,学生的思想大门被打开,聚集了多日的感情岩流便喷薄而出,披入情,言为心声,各个写得掷地有声,表情达意痛快淋漓。(2)设置情景,使之跃跃欲试。一次,我班王喻晓同学在浴池拾到一根金项链,费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写了一封表扬信。我就在班里读了这封表扬信,并让喻晓同学谈了对这件事的体会和感想。当时,我注意到五十多双凝目而视的眼睛,肃穆的表情,以及给喻晓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我随即出一个作文题目《闪光的不仅仅是――》。题目一出,立时,学生伏案挥笔,班里只有写字的唰唰声。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瑞伯雷斯)如果学生能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去写作,那么作文的效果一定是可喜的。
其次,让学生相信能写
信心是作文的动力。要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就要打破作文的神秘感,营造轻松、自然的作文环境。告诉学生:谁会说话,谁就会写作文。其实作文就是说话――在纸上说话,作文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天天都在作文,只是你没用纸和笔,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我们回家,向父母讲述哪天哪节课上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在写记叙文!父母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你向同学介绍它的颜色、款式、质料、价钱、卖家以及穿在身上的感觉,这就是说明文!你对周围人和事的评头论足,这就是议论文!经我这么一说,学生异常的兴奋,明白了作文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对作文信心大增。
再次,让学生随意写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事物,因受兴趣、爱好、阅历……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看法就会千差万别。作为老师,出了题后,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写,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翅膀自由的飞翔,写出有自己特点,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一次我出一个题目《粉笔》后,没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写,结果令人鼓舞。就粉笔这个题目,单就体裁而言,就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小说、寓言、童话故事等。就每一种体裁而言,写法又各不相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写出了各自对粉笔的理解和感触,使学生思维在自由的天空任意飞翔,激活了思维,发挥了创造性。
同时,让学生会写
孺妇皆知的《红楼梦》,其中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作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先不讲做诗的道理和方法,只叫她自己去读著名诗人的作品,你看黛玉是怎么指导(教学的)。她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谈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百二十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黛玉的要求,读得很认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诗句不仅熟读成诵,而且也学着做,香菱在黛玉引导下进步很快,不到半年,诗就做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趣”。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使他们摸索到一种方法技巧,这比单纯去给他们讲什么“作文要起承转合”强得多。但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鼓励学生探法、悟法的同时,给学生以基本的创新方法指导是必要的。主要方法有:
1、善于模仿
古人说:“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不胜枚举。名垂千古的《腾王阁序》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鲁迅创作的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其形式和题目,均“偷”自俄国文学家果戈理的同名作品。名家大作尚且如此,学生为何不能“偷”其作文方法呢?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是个性的发端。
2、点击冷门。
就是让学生不要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写出自己的特色。譬如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以这一话题写作,有写单位捐款的,有写个人捐款的……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个乞丐把积攒下来的二百三十四元六角捐了出来,这位同学可谓点击了冷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反弹琵琶。
就是让学生善于去注意人活着事物的另一面,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学生写学雷锋这一话题,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做好人好事,使用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可有一位同学却写了一件借学雷锋之名趁机提走了人家的包的人和事,从而引发人们对“学雷锋”的思考,就显得别出心裁。
4、另辟蹊径。
就是让学生在写作时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的写作途径。譬如,就语言表达而言,问找到对象没有?如果没有找到,一般都说“没有”,好一点的表达是说“八字还没一撇哪”,如果你表达为“我的爱情之网还晾晒在橘子洲头”,这不是会让人耳目一新吗?
最后,让学生完善写
初中创新作文范文2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就曾拿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命题,如《站在月球上想到的》、《飞碟发射之前》、《35年后的班会》、《给句子看病》、《勤与懒的对话》等,这些文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生活中、课本里有许多能藉以引发兴趣的东西,若抓得准,导得好。就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浓厚的兴趣,学生头脑中创新的“马达”就会快速运转。笔者也曾尝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其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愚公和智叟的第二次见面》、《广告随想》、《成功,感觉真好》、《掬一份爱心,献希望工程》、《欲说如今好困惑》等文题,学生普遍感到创新其实并不遥远,有的同学还洋洋洒洒写出了一千多字的文章。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放弃实实在在的生活而只围绕考试转。
二、凸出训练,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
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一些思维训练,可以开启学生思路,改变被动接收知识的状况。创新思维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三方面。
多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
在一次研究创造的会议上,有个叫许国泰的人提出曲别针可以有亿万种用途。根据他的论证,曲别针由于相同的重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多少种新物质,曲别针可以变成各个数字,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所以凡语言能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
一个物体,通过多角度思考可以得到众多答案同样,一件事或一个生活现象也可以进行多因素的考察。这就是多向思维。在写作指导时,应经常启发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尽可能广阔的时空领域,大范围、多方位、立体式地审题、选材、立意。例如,笔者在指导“沟通”这一话题作文时,告诉学生围绕“沟通”多方搜索,快速打开思路。什么是沟通?与谁沟通?沟通后有什么好处?还可写曲解沟通的一些现象:单位里一些人与上司沟通感情,目的是为了争取升迁。也可写不同的人对“沟通”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学生思考后发现了新的选材角度,创造欲受到了激发。这次的练笔涌现了一些佳作,如蔡琪同学的作文构思新颖,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秦始皇沟通,让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通过历史人物的口作出回答……
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成新曲
写作指导中适度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辩能力,从而开拓了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如在学了《愚公移山》一文后,要求写一读后感,大多数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要学习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一观点,如果“反其道而思之”,就不妨从讲究效益的角度思考,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观点。在平时练笔中,教师可以穿插适宜逆向思维的文题进行写作训练。如《“忠言”未必要“逆耳”》、《学海无涯“乐”作舟》、《弄斧还须到班门》等,这些文题均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
逆向思维的训练,并非一定要在作文指导课或作后评讲课上进行。其实,在阅读教学时也可插入相关指导,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如在教《曹刿论战》时,笔者提问:鲁庄公真的“鄙”吗?就有学生认为鲁庄公是一个开明的国君,理由是他战前召见乡人曹刿,广开言路;战时让曹刿参与指挥,知人善任;战后虚心求教取胜原因,不耻下问……笔者当即表扬了这位同学,并鼓励全班同学思考:“鲁庄公目光短浅似乎已成定论,然而他的怀若谷,身为国君而不刚愎自用,难道不也是弱鲁战胜强齐的主因吗?”诸如此类的训练,只要教者有心,材料还是很多的。这种逆向思维训练的环节,不仅能让学生把握原文,更主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认识的新天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求创新的惯性,这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做法。
联想思维:自在娇鸳哈恰啼
作文创新的方法很多,善于联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白杨礼赞》从白杨树联想到抗日军民的气质,这就是运用联想进行创作的例证。联想展开了,就可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思路活跃了,文章就活了。
联想的方式有:横向联想、纵向联想、对比联想等。训练学生的联想思维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如串词联想。教师给学生两个以上互不相关的词语,要求学生选定若干词语连续造句。学生不断变化词语排列,展开联想,这样可以提高创新所必备的敏捷的构思能力。又如立意选材方面的联想。黑板上画了一个圈,这幅画表示什么呢?看法自然难以划一,教师提供若干思路引导学生联想:表示什么也没有的零,表示一定范围的生活天地,表示一种圆滑的处世哲学,表示和谐的完美……在展开讨论后,学生们还可以联想到:表示急转的旋涡,表示结束的句号;表示虚无的梦幻;表示走了很多路,却又回到了原点……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习作发表,是展示成果,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抓手
初中创新作文范文3
关键词:创新力;想象力;作文教学;新思路
初中是中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应用语言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这一阶段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通过写作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张扬个性,因材施教
现在好多学生害怕写作,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好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家长和学校对作文的重视,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和抵触。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也会因为词汇量匮乏使写作的质量得不到认可,所以造成自卑心理,等等。
所以,小学教学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主张初中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张扬个性为主,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然后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想象力
随着学生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性开始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避免那种死板硬套式的写作练习,而更应该选那些比较典型的能够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性和想象力的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实践中学习,扩大视野
写作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进行承载。因此,写作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写作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走出学校,进行亲身实践,然后在实践中总结,继而将生活作为素材,对作文进行创作。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培养和写作素材的积累。
参考文献:
[1]郭凝.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7).
初中创新作文范文4
一、借助学生丰富想象空间,培养创新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创造性想象。它不断地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赋予抽象思维独特的形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注重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神话中的奔月,插上翅膀飞翔等等几乎都成为现实,培养创造性想象,既要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充分展开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在作文课中,多让学生写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题材,比如神话、童话之类非现实主义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章,能让他们的脑海出现万象驰骋、文字璀璨的形象。创造性想象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写作手段。
二、凭借好奇的心里,激发学生创新的写作欲望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好奇心可以促使人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可以说它是一把打开创造之门的钥匙。对中学生来说,由于受知识、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东西对都能引起他们的广泛兴趣。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面对学生的好奇心切不可讽刺打击,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记得有位学生用“想”造这样一个句子:“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这个句子表现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另一位教师听说一位学生因在生物课上学了解剖动物的方法,十分好奇,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就杀死了校长的爱犬。这位教师不批评也不训斥,却要求这个学生画了一幅动物的内脏分布图,以示惩罚,结果学生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个惩罚,画出的图也非常准确,还被挂在生物展览馆里。这个学生后来也成了出色的生物学家。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初中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有创新禀赋和潜能的时期。保护这种天赋需要我们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并凭借这种好奇心,积极引导,激发他们乐于创造的写作欲望。
三、创设宽松的氛围,突破创新的写作情趣
赞可夫认为: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地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够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优秀作品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的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出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营造这种氛围教师做好六个字:微笑、点头倾听。微笑代表了一种亲密的关系,是一种“我很喜欢你”、“我不讨厌你”的一种具体外在的表现。它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点头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对学生的无声鼓励,教师通过眼神、姿态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倾听是认真的听,教师通过仔细听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的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其次教师还需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弯下腰来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能以朋友之心与你交谈,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切实教师可以信赖。以此增进师生的关系。鼓励学生自由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写作的能力。
四、凭借大胆的想象,放飞创新的写作翅膀
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语文老师可能大家都体会到,学生在习作时,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能放得开,收得拢,内容充实、富于文采。反之,想象力贫乏的学生文思枯涩,写作时就事写事,平淡无奇,不形象,不感人。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 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这个比喻,道出了生 活在前,文章在后的真谛,好的文章素材来自生活,生活是文章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 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达真情实感。”这就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以生活为本源, 方可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 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与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 。作文的材料源于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勤 于积累,敢于创新,这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文章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 累写作素材。 我们要使学生平时学会注意随时观察。学生的生活是丰 富多彩的,他们每天都能接触到许多人、事、物、景,在指 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学会按顺序、抓特点、有重 点地观察方法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习作素材仓库。随着时间 推移,生活杂事增多,学生只要一看到,当时的情景就会历 历在目。所以客观事物是想象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在观察中积累丰富的材料。同时有重点的将教材引入生活,让学生学的生动,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想象,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生活中创造哈姆莱特。同时教师还要利用插图及现代每体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写作的乐趣。
五、拥有质疑的品质,增强创新的写作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捷普洛夫说过: “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 ” 厚积而薄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积累为基 础。 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 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 料”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从一 篇篇精美的课文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材料。 鼓励学生在广泛地课内外阅读中,将有感触的优美语 句、精彩片段、新颖的开头、别开生面的结尾,按写人(外 貌、动作、表情、心理活动……) ,写景(天气、花草树木、风雪雨露、山川河流……) ,写物(鸟兽虫鱼……)等分门 别类摘录下来。学生这样的积累,在习作、说话中加以运用, 从而达到巩固、加深的目的。也就是对这些好词佳句做到学 (读)后用,做到学以致用。
初中创新作文范文5
近年来,我们将电教手段与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近两年的实验、实践,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能力得到了大面积提高。以下是我们的几点成功的探索与体会。
一、借助电教手段让学生爱上网络阅读,为写好作文积累“资本”
眼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是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叙。许多学生的作文要么空话套话假话连篇,上不着天下不接地;要么东拼西凑,四处“裁剪”,随意“嫁接”;要么三言两语,草草收场。此种现象在初中生作文中尤为严重。经过全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缺乏作文的“资本”,缺乏写好作文所必需的材料和有效组合材料的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教师,我们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积累起丰厚的作文“资本”。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涉猎面广了,视野开阔了,写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但由于受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学生往往心浮气躁,难以真正静下心来读书,学生大都读书少,阅读面狭窄。有鉴于此,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借助电教手段的优势,多管齐下,激发学生的网络阅读兴趣,指导、帮助他们广泛积累写作“资本”,全面提升写作能力。首先,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带着任务和议题去畅游网络,广泛阅读、搜集、积累、汲取,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合作共享。其次,转换师生角色,由学生轮流担任网络阅读小老师,负责某一时间段全班同学网络阅读活动的策划、主持和总结工作。作为语文教师我适时指导学生小老师:事先确定网上阅读议题,布置阅读事项,然后主持班级阅读交流评议会,撰写活动总结。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评选一次最佳小老师、最佳读手、最佳发言人。再次,教师精选、推荐或学生互荐阅读材料,督促全班同学积极撰写读后感或阅读心得。
二、借助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也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爱好是学生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关键因素之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和写作热情,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和着重解决的。在两年的实验实践中,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因电教等手段的有效运用而乐趣横生,深受学生喜爱。
为了达成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尝试,效果较为明显:其一,建立 “班级作文论坛” “班级博客”“班级QQ群”,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分批展示其中,供全班同学评议交流、学习借鉴。教师还指导轮值的学生小老师,定期在“班级博客”或“班级作文论坛”里公布一个话题或布置一项写作任务,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习作放入其中供全班同学评议交流,教师也全程参与点评。此举有效地加强了师生、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从实验效果来看,学生对此兴趣颇浓,热情颇高。其二,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邮箱等,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自己主持修改过的同学佳作及所收集到的范文佳篇分门别类存入其中,供同学学习借鉴。每学期期末,班级评选一批最受欢迎的博客,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其三,定期编辑班级电子期刊《姑溪风》,选登学生的优秀习作、思想火花、锦言妙语。鼓励所有学生分组轮流担任期刊编辑。其四,鼓励对外投稿。我将多家中学生报刊社的电子邮箱及用稿要求等公布出来,鼓励、指导、帮助学生积极投稿、荐稿。目前,我班已有多篇学生习作见诸报端。
三、运用电教手段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活动
中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关键是写作素材的匮乏和写作经验、方法的缺失或不足。我们两个实验班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广读博览,广泛涉猎,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有了明显好转,接下来就是方法和经验问题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技巧、经验往往决定着成败。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充分注意借助电教手段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写作活动,做到六个“教会”:教会学生审题布局; 教会学生选材谋篇、凸显主题;教会学生写人叙事、描景抒情、议论达意;教会学生“开好头,收好尾”;教会学生写好“精彩一句”、写好片段作文;教会学生如何在作文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借助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积跬步以成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词、句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妙词佳句往往可起到画龙点睛,一字千钧之功效,精彩的句、段也常常会成为文章出彩、得高分的砝码。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充分利用班级电子白板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名句、文眼句、出彩句等,训练形象思维,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拟写仿写、锤炼词句,提高学生的表情达意能力。教学活动中,着眼小处细处,于细微处锤炼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以强化片段练习为抓手,指导学生从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做起,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一方面发动、指导学生搜集积累精彩的句、段,存于个人博客或“班级写作平台”之中供自己或全班同学学习交流;另一方面督促指导学生在“班级写作平台”或个人博客中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句、段、篇),或自己不成熟的作文片段,向同学、老师征求修改意见、修改办法。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实验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喜人的变化。
五、借助电教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文章不厌千回改。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要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文的修改至关重要,但大多数学生往往不愿改或不会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将“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与电教手段有机整合,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主动修改作文、作文反复修改的好习惯,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作文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方法一,小组合作修改。首先,教师精选一定量的待改作文放到“班级写作平台”或“班级博客”中供学生审读。然后,教师适时提出不同的评改标准和要求,并提示学生评改步骤和方法。接着,教师示范修改,布置学生分组互改。各组学生在轮值的学生小老师的组织下讨论交流,提出修改方案与建议,阐明修改理由,小组合作完成修改任务。最后,作文课上各小组公布方案,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明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方法二,指导学生自改。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了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提升修改作文的能力,每次的作文修改我都注意这样三点:一是提出具体的修改要点和要求,提醒学生避免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偏差;二是尽可能多作具体的指导,关键之处着力点拨;三是对学生的自改情况逐一点评,上好自改讲评课。方法三,示范修改与典型修改相结合。每次作文后,教师筛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或自改较成功的作文,帮助作者将原文、改后的作文及修改思路通过班级作文平台展示出来,供全班同学学习、交流。方法四,开展作文修改比赛。课堂上,教师借助电子白板展示有诸多毛病的学生作文,布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展开修改比赛,交流修改方法,分享修改心得,最后教师小结、点评,强调要点。
初中创新作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 教学方式 创新
引言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做好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得以发展的灵魂所在,本文探求的创新教育是指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所要彰显的是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在其授课方法上的主观需求。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还是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高考对写作方面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写作中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述、语言感染力以及语境等,进行深化和改革,使高中语文写作体现新的创意,并拥有个性的表达。
一、当今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误区
当今社会,两种错误思想主宰了语文写作教学,一种是应试教育,一种则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高考的评分标准为准则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教学,为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优异成绩奠定基础。素质教育则倡导学生丢开考试的“枷锁”,提倡学生自由写作,打破传统的作文模式,培养学生真正的写作能力。这两种思想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使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形成两种差距很大的教学模式。
一种是机械的写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始终与传统写作教学相符合,一味要求学生按照严格的作文模式写作,机械化地让学生写议论文、记述文或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永远是一些大众观点,通过举一些常见的名人名事来做自己的论据,永远是“头小,肚子大,腿短”的文章结构,毫无创新。记叙文则是通过一些常见的事迹,表达自己对祖国、父母、朋友的深切感情,甚至对于同一件事,大家都表达出歌颂或者排斥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完全是机械式的。这种教学模式下的作文,并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反而会使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排斥心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约束,不利于高中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能完成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任务。
另一种是自由的写作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美其名曰为素质教育,可是,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条件,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培养作家,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表述变成书面形式。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也忽视了学生的真正诉求,学生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是熟练使用书面形式表达情感的同时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这种相对的自由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及时得到提高,面对考试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性举措
1.写作兴趣是创新写作教学的动力
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可是兴趣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面来对学生写作兴趣进行培养:
1.1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去阅读关于哲理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文章能够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才能为学生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认同感。长此以往,就会对写作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
1.2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来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在洞察点滴生活时,可以培养出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这样在今后的写作中,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身对点滴生活的真情实感。
2.想象与联想是创新写作教学的灵魂
创新教育的实质是为了改变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使学生能够敞开思维,自由的去想,在想中不断的去突破,让创新教学在学生的思维下结出果实。学生在想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去鼓励学生,去称赞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能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如学生在学习《故都的秋》一文的第四段时“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柔软的触觉。”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这段文字时,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下,想象此情景:清晨,在秋风的浮动下,门房“吱呀”一声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铺满槐树花瓣的地面,此时,我们可以将这些花瓣想象成冬日的雪花,无声无息的落了满地,作者高兴的就像一个孩子,于是就欢快的踏了几脚,就感觉“声音也没有”,与踏雪的感觉完全不同,在将其放在手心中,闻了闻,“气味也没有”,就好比雪一样,当作者扬起扫帚时,却映出些许扫帚的纹路,此时,槐花就悄然的离去了,于是,心中会激起一阵悲凉,从而感受到了秋的凄美及秋的韵味,使学生对秋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学生在自由的想象中,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在美好的事物下,能够尽情的抒发出对美好事物的情怀,从而会不断的去发现美,感受美,并去捕捉一切美好的事物,达到丰富自身情感的目的。
3.创新写作教学下的发散思维及逆向思维
3.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延伸,想象此问题在不同角度中存在的可能性,这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对问题构想能力,学生通过这种发散性的思维,可以活跃自身的思维。如果我们以“水”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水进行思考,然后的出不同的结论,会为学生带来不少乐趣。
3.2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引导学生站在反方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在逆向思维下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我们首先对知足常乐这一成语进行反向思维,可以得出一些与之相反的成语,骄傲自满、目光短浅、坐进观天,我们可以得知常乐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无知与短识,然后在通过东施效颦,我们通过反向思维可以联想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这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知,逆向思维是创新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写作方法探索中,要注重把握生活的脉络,只有以生活作为写作的大背景,才能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同样,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写作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学会把生活作为舞台,自由地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