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教育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教育技术范文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当中。与此同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下,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并且极大的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背景,分析了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思路,希望可以促进高职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给高职教学模式创新带来的跨时代意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完成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开发、设计、管理,以及评价。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与传统的教育技术不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主要表现为: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成果为先导,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跨时代意义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职教育的思维与模式,并促进了高职教育理念的变革。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使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发生了改变,而且在渗透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教学设计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更加先进,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所以,为了使高职教育取得深入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优势,更要求从长远眼光出发,发展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与构架。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高职教学模式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从而极大的改变了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及管理水平,最终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日趋成熟。那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呢?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实现高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使教学资源与手段更加丰富,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传统的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现代教育之后,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由于多媒体资源具有鲜活生动的特点,因此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多媒技术下,有利于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达到将知识内化的目的。因此,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利用虚拟教育技术,加强了实践能力的锻炼
虚拟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硬件、多媒体技术,以及电子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虚拟多媒体环境。在虚拟环境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虚拟教学环境更加逼真、灵活、生动,非常适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这与高职教育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可见,将现代虚拟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生产实践。虽然学生没有参与真正的实践,但是仍然可以收获到与具体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另外,这种虚拟现实技术避免了学生参与中出现的危险、事故。可以看出,该技术由于具有仿真的功效,因此使学生的参与性更高,获得的实践经验更丰富。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还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三)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共享教育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快,并且达到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建立充足的网络资源。比如,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出现与普及,使得任何持移动通信终端的人都可以利用移动学习模式开展学习与交流,即使在交通不方便地区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学习。同时,学习资源根据不同使用对象来设计和开发,且能方便快速获取与更新,使得移动学习使用对象具有普遍性,移动学习模式具有普适性。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高职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过于落后、陈旧,教学效果低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下,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实战型人才,必须转变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著名教育家曾说过,现代教育技术是时展的产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手,所以必须引起重视。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中,使教学手段、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更加完善,最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
(一)避免陷入唯教育技术论误区
高职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并无很大差异,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等。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由多个因素组成,技术是指其中的一项。作为辅的工具,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提供服务。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夸大了技术的作用,从而忽略了其他教学环节。这种做法导致教育、技术的本末倒置,脱离了教育发展的正常轨道,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二)避免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简单摒弃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全面否定。由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个性化特点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同时,由于这两种教育技术各有利弊,所以可以将两种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独特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考虑学校的自身条件以及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首先,高校在购置现代教育技术后,必定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一些高校由于没有做好评估,往往导致技术设备与教学内容不符,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其次,很多教师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不会操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给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很大障碍。最后,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在网络教学课堂中不仅没有认真学习,反而沉迷于游戏当中,比如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这样,很难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与爱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促进了高校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的极大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高校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过分夸大技术,陷入唯技术论误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否定;没有考虑学校的经济力量,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综合考评,才能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行性,从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美灵.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4,(06).
[2]江务学,祝衍军.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8).
[3]彭亚雄.基于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4,(06).
高职教育技术范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教学模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264-02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生动立体,高职教育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对我国职业和产业结构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劳动力就业行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指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使着我国高职教学模式的转型,从传统的重理论知识到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并避免其对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同时解决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是我国高职教学模式转型的必然趋势。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将以往所说的教育活动具化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这与现代教学理念相适应,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了以学为中心,从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向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其中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信息和环境作用的影响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而学习资源则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信息和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学习信息资源和环境,将传统的从外到内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从内到外的主动学习。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技术,凭借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并利用丰富的现代科技成果为媒介来传播教育信息,提供物质基础;此外,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吸收科学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学模式更科学化和系统化,同时能够综合使用声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学习中需要的信息数字化处理并进行光盘储存;最后,现代教育科技的应用能够使得教学方法更加智能化,在扩大学生范围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自主、便捷的学习。在F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中,现代教育技术也向着网络化、多媒体化和理论研究系统科学化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学模式的关系
1.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各个领域培养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其教育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模式为发展方向,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难点是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是提高师资力量和建立实训基地。因其特有的属性,主要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具有职业的针对性,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线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就业需求相适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岗位灵活设计教学课程,以培养适应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其二是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高职教育教学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吸收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具有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
2.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研究,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下,高职教育教学主要是电教化的教学模式,包含了资源的全方位和多样化、教学的多层次、学习的自主化、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教学环境的虚拟科技化以及教师能力的多元化等多种模式的综合应用。(1)教学资源的多方面和全方位。这不仅能够扩宽教师备课资源的范围,更能为教学多媒体课程设计提供多样的选择,同时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直接,增强了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其好处在于使得资源能全球化,加强了全球教育资源的融合,扩大了学习者和教师的共享范围,同时使得教材朝着多媒体化的趋势发展,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立体,此外,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的多层次。这能更细致地将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不同培养方向进行相应的能力教育,通过任务型教学来实现对多个学习者在一个任务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再对任务进行共同的分析、探讨和实践操作,以培养不同岗位上学习者不同的处理能力,以此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任务中发挥具有个性独立的作用,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3)学习模式的自主化。自主化学习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负责设计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利用一切网络学习资源对任务进行探索研究,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4)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教学管理是指教师从教学到检查的一系列过程,在现代教学技术环境下,教师的管理模式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自动化,这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改变传统的纸质化教学模式,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浪费。通过自动化管理,教师可以在检测上节约大量时间,这减轻了教师的非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师潜心研究教学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5)教学环境的虚拟化。高职教育的突破口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其教学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对学生相应岗位的专业技能培养十分重视,为了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实践更顺畅地接轨,高职院校可以采用虚拟化的教学环境来模拟真实工作状态,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真实体验,增强学生知识技能的实践操作性。(6)教师能力的多元化。高职教育的独特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和实践多能型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也有利于实践型学生人才的培养。
三、教育现代技术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影响
1.能够有效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育多媒体的内容和手段,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让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广泛,通过教学多媒体的呈现更加生动、直观。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从单调发展为多样,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有助于高职院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注重专业技能与职业岗位的匹配度,利用网络技术将企业与社会的就业需求信息及时传播到高职院校,从而为高校的课程调整和设计提供了更实际可靠的参考,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岗位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将所学技术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主动积极地转化所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专业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技能的实用性,同时也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3.优化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提高教学的实践性。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计算机网络科技能够使得优质的学习信息和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不仅节省了传播学习信息的时间和物力,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内各种教学资源以及软硬件的配置,让各专业之间的协作更具体细致,从而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4.提高高职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让高职院校的教务及行政管理都更加系统和科学,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快速便捷,同时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四、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院校的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转型的有力动力,改变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开启了以学为中心,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新模式。F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双师型、实践型教师成为了高职院校青睐的重点。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推广的时间不长,在高职教育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未完全转变,教学活动仍以教师为中心,且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不够深入;其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浮于表面,陷入形式化,过分注重多媒体课件,对实践性教学的帮助不够全面。当然,在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传统教学方法不宜完全摈弃,需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各取所长,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模式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鲁文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8).
高职教育技术范文3
关键词:教学技术 科技 企业培训 专业岗位
1.引言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院校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不断推动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现在高职教育发展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以工学Y合、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就业为核心,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已经成型。然而,高职教育发展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与企业合作的不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磨合、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但对于高职教师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课堂教学技术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且研究的角度更侧重于器物的技术,对教学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课堂教学技术对于高职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如何让教师将技能、理论及职业素养等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形成高效的课堂传承,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因此,还本根源,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技术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研究现状
“教学是一种艺术,抑或是一门科学,我相信教学是二者的结合体,是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敏感相结合的产物”[1],正是教学的这种既科学又艺术的特征,使得教学技术呈现很大的争议。赵伶俐总结认为,“技术”是一种行为或者操作方法,但并非所有行为和操作方法都可称为技术,只有那些“工艺”化了的或者已经形成行为规程及要领的行为或者方法,才能成为艺术。[2]因此她认为,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教学技术是教学科学向教学艺术跨越的中端。除了赵伶俐之外,也有其他的专家学者也相继对教学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1)主要侧重于技术(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如赵国栋[3]通过对西方教育界关于教育技术理论的分析,认为“教学技术”对教学效果影响深远,我们应该对“教学技术”加以利用,然而,“教学技术”并非治愈教育顽症的“灵丹妙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很明显,由于时间久远的缘故,赵国栋将现代科技直接等同于教学技术了。在高科技还未大量进入教育行业,就能对其进行分析,对教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主要侧重于对技术过于课堂运用的反思。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引入,对教学产生了颠覆性变化,PPT、微课、慕课,一系列需要与科技结合的教学技术风生水起,对教师的触动和影响难以估量,绝大多数教师只能随着科技的步伐,加入到这场由科技发展而引起的教学改革地震中来,害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被淘汰。科技的进步确实对教学技术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也限制了教师的内在发展,使教师可能从专业转向技术,而最根本的专业反而没有时间去研究。
3.高职课堂教学技术迷茫
高职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不同,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与企业合作,或者进行工学结合项目,也有许多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在教学状态下,很难形成系统的关于教学技术的内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也许有一些教学经验,但这些教学经验很难形成可重复性的,可归纳的,操作性强的教学技术。因此,大多数教师还是在不断探索。
3.1科技日益复杂,热点概念频出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教学上的应用也日益复杂。要想做好课堂教学,科技的运用非常必要。如精美的PPT制作对学生会有更好的吸引力,微课的制作越来越美轮美奂,慕课的流行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补充作用。热点对课堂的影响,一是来源于学生的认可,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学生,天生就是数字原住民,对电脑等科技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采用科学技术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现在如果还没有用上教学方面的科技,应该感觉到自己是落伍了,无法跟上时代了。因此,很多教师亦步亦趋地学习热点概念,对教学技术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各类科技教学概念的增加,也产生了一些困扰。很多教师不得不话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追随这些概念,而对本身专业的知识渐渐生疏,或者无法精进。或者在课堂上,学生随着对各类绚烂的教学手段关注,忘记了对课程本身的学习。
3.2课堂教学技术与科技无法区分
课堂教学技术是否真的存在,在研究界已经有争议。技术需要各种规程,即所谓“工艺化”。但课堂不一样,不同的老师对于45分钟的课堂把握都不一样,很难体现“工艺化”流程。但是高职课堂教学确实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对所教课程精通;第二,语言表达清楚,思路清晰;第三,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第四,能够与专业岗位紧密结合。因此高职教学技术应该是存在的,但是随着科技在教育行业的运用,有很多研究把高科技等同于高职教学技术,使两者混在一起,无法分开。这样带来的结果也会迷惑教师,很多教师不得不拼命去学习教学科技,而忘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术。科技本身对教育而言是一种手段,而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如果无法从高科技的迷惑中走出来,作为主角的教师,就无法发挥其主导作用,更谈不上课堂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的转变。
3.3企业培训与高职课堂混淆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更加广泛,有许多教师参与了企业培训,也有教师将从企业培训的角度来改革课堂教学技术。其实,企业培训与高职课堂教育还是有本质区别。其一,企业培训的对象是企业员工,更注重的是理念的更新,因此企业员工的培训较多的是对企业管理、制度革新方面的,即使是技术层面的培训,也与高职院校的课堂性质不同。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则更强调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他们对企业的理念没有基本概念。其二,企业培训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性很明确,时间也很短暂;而高职课堂专业是很明确,但是具体就业岗位却很广泛,时间一般都是三年,对于课堂的要求也是不同。因此,企业培训可以作为高职课堂技术的一个参考因素,但不能将企业培训等同于高职课堂教学。
4.建议与结论
尽管时代变迁太快,科技进步迅猛,对于高职课堂教学还是有一些基本特征,只要掌握这些基本特征,科技变化万千,课堂教学技术也能够掌握充分,但是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的提高,则更需要人格魅力的影响,只能可遇而不可求。就具体教学技术方面,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4.1精通课堂教学内容
精通课堂教学内容,是对课堂教学老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知识要点、重点的掌握,最重要的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现在有专门的教案设计模板,要求教师按照模板设计,一节课45分钟,教师几分钟讲哪些内容,这种教案模板非但不能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的进步,反而把老师的教学思路给框死了。真正的课堂教学设计,是由教师主导的,不同的老师思路不同,不可能按照一个模板来设定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明白,该堂课应该讲那些内容,通过那些方式,如案例分析、提问、操作等来完成课堂教学,你无法确定第几分钟讲那些内容,有可能中间出现那些特殊情况,都需要教师灵活处理。因此,对于模板化的教案,教学有关部门不应该强推,应该给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
4.2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清楚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能,思路不清,语言表达不清,传道都不能做到,更谈不上授业和解惑了。高职课堂学生基本特征是,自控能力较差,喜欢玩手机,但动手能力较强,个性也较强,如果教师只懂照本宣科,是无法满足高职课堂要求的。所谓思路清晰,是指老师要知道课堂需要给学生传授那些知识,怎样传授这些知识。语言表达清楚,更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3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
如果没有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再好,也只能是灌输式的教学,也许灌输的很有效率,学生也学会了课堂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明显是不适应时代需求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基本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是普通的操作工人。因此,学生必须学会思考,对教学的回应既是课堂思考的必然反应。与学生具有良好的互动,是一个好课堂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教育现实可能是,教师一直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在下面或者玩手机,或者听课,对于课堂内容没有多少回应。教师除了在课堂内容上精通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学生的回应及时感知,并且给予鼓励。
4.4与专业岗位紧密结合
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与岗位结合紧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那必然是要和企业高度契合。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应该和企业紧密合作,才能了解企业的需求。高职课堂教育必须与专业岗位紧密结合,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必须下过外贸企业,清楚外贸企业的岗位职能,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应该做过电子商务岗位,只有教师对这些相关的专业岗位了如指掌,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具有基本的自信和底气。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与企业结合,高职教师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如果教师对课程岗位没有基本概念,可能上课时由于对所讲课程没有实践经验,而产生较强的挫败感,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4.5借鉴企业培训的方法
尽管企业培训与高职教育区别很大,但企业培训的方法对高职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首先,企业培训要求培训讲师要风趣幽默;由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的本质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够很好的和所教课程相结合,风趣幽默是课堂最好的调节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应。其次,企业培训讲师必须涉猎的知识很广泛,如果只是对专业课熟悉,对其他知识不通,课堂效果会很有限。例如企业培训讲师讲企业管理,也会精通一些历史、哲学、政治甚至还有一些文艺方面的只是,在课堂中会相应穿入,可能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高职课堂教学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然而现在相应的研究还很少,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也停留在科技或者教学经验层面,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如何将高职教学技术能够提炼成教学艺术,是我们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英)M.鲍门著,卢真全编译,一门表演的艺术[N]外国中小学报,1989-6-10
[2]赵伶俐.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中端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
高职教育技术范文4
(一)理论与观念层的问题
1.学校各部门配合不到位
学校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好,缺少凝聚力。根据相关理论,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属于整个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完善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就需要不断加强信息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如果管理部门或者教学单位没有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予以支持,那么就无法切实提高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根据实证研究,在凝聚力上,高职学校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教学单位都做得不够好。针对管理部门,其应当发挥其统筹能力,而却未能发挥出来,针对教务部门,则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教学上,也没有发挥其他作用,针对信息化部门,则对技术过于看出,可见这三个部门都未能够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纳入重点工作范围。
2.高职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缺乏认识
高职教师没有足够的内部驱动力。高职教学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无法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根据调查问卷得到结果,很多教师没有办法清楚描述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对“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词汇更是理解肤浅。甚至无法充分理解信息化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此时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后果,如高职教师应用的教学技术反而违背了教学规律,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虽然很多教师对教学大赛十分热衷,但如何将这些成果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则思之甚少。不仅教学效果不够显著,而且进行的教育培训也没有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传统教育模式为“以讲授为主”,该教育模式应当更正过来,即使有些教师采用了信息化,但采用的方式比较形式化。
(二)教学实践层的问题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训和实习平台的缺乏
虽然目前为止,软件资源得到了充分应用,比如各大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但是系统集成、共享性等方面均需要得到提高。要积极开展平台,将实训和实习拓展开来。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三所高职院校中,只有一所建立了这样的顶岗实体平台,可见应当尽快普及高职实训和实习。此外,还应当加强虚拟仿真实实训平台的建立与完善。虽然数字化教学资源很多,如公开视频、网络课程等都比较多,但是共享资源的平台很少。“引进少、开发难”的问题很大。
2.教师缺少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发挥的平台
具体而言,教学实践层的问题解决,要培养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需要从四个角度入手,知识和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科研创新。针对知识与技能,应当不断加强教学人员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应当尽力避开“传统型”,积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针对设计与实施,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虽然各大高校均有图书馆信息中心,但是教师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指导。并且很少同教育技术支持人员进行沟通,没有充分掌握相应的技术。教师未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提升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一)理论与观念层面问题的解决
高职学校领导要积极认识到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如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按照教育信息生态理念系统,高职校园的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是提高高职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认识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价值所在。还应当对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培训,认识到高职教师教育技术对整个学校改革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重点需要兼顾,在此基础上,保证培养目标不仅科学化,而且个性化,同时不断推进培养目标的发展。传统观念上,对“物”更为重视,是信息化观念的核心所在,但随时代的发展,该观念应当发生转变,应当将“应用”和“以人为本”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积极改革人才的培养方式。积极采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顶岗实习几个方式。同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当侧重于教师的调控能力训练,因为教师教育技术的体现是全方位的,结合了信息、流程和人员组织等几个方面,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此时对教师调控能力的需要求比较大。如果教师的调控能力和综合能力无法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的整体提升而言是个很大的障碍。
(二)教学实践层面问题的解决
1.积极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挥的数字化平台。
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学实践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保证学校配置能够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无碍于实现计算机的信息化,设施和设备都较为齐全。校园网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决定学生能否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益处。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比如信息技术终端设施的完善以及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师的建立。注重高职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可以优先设计数字化技能培训室以及虚拟真实训环境,采用更为新型的教学实训软件,将整个教学模式改正过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达到以点带动面的发展。二是积极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完善高职学校工作,进而不断提高专业数据库、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图书资源库的信息共享功能。高职院校的每个专业均应当积极运用国家示范校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且展示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作品。同时积极借鉴高职学校示范课作品,加快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引用,提供更为优质并实用的教学方法。
2.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应当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选择较为合理的培训目标,在目标的引导下,根据不同岗位,选择不同的培训目标。在本次研究中,高职教学人员是主要研究对象,但是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对象则不应仅限于专任教师。主要包括三类人,一类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类是专业技术人员,一类是教学人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当与时俱进,对信息化教育观念予以重视,同时加强其自身信息意识,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效能。教育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应当侧重于对教学资源的研究层面,提高教育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是关键。二是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增强教师教育技术实际运用能力。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质提高,有赖于培训内容的完整。针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选择软件的目标,应当不能脱离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此时,可以根据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问题予以研究。积极转变管理者教育观念,在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提高具体问题解决的能力。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工作的好坏与否,与教育技术人员息息相关。针对此类人员的培训,在完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同时,丰富其理论知识,提高整个信息技术水平。
三、结语
高职教育技术范文5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高职教学 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高职教师必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找到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契合点,依据高职教育的专业特点、课程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方式,把课堂教学活动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大价值。
1现代教育技术在离职教学中的价值
1.1扩展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能极大地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使教学时间和空间获得外延,大幅度地充实并丰富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迅速获取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知识具前沿性、全面性,这就无形中跨越了课堂知识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信息搜集和加工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
1.2增强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以“课堂、书本、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交互式虚拟教学环境中突破了理论课程的局限性,实现课堂教学的理实一体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一些枯燥、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和便于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降低实践教学对客观物质条件的依赖,弥补学校实训设施不足,避免危险性实训带来的伤害,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时间与空间的延伸。
1.3提高学生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最终受益者。可以说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价值的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灵活、高效,使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内驱力,调动和发展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获得协调和发展。
2现代教育技术在离职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2.1流于形式、疏于内客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仅仅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不是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就实现了现代化教学。但是,有的高职教师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是进行了现代化教学,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只追求教学课件的生动性,课堂气氛的活跃性,不求教学效果,违背了教学的宗旨和原则。在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的“全能”手段,凡碰到公开课、示范课,都可以看到多媒体课件的“身影”。实际上有些课件做得华丽有余而实用不足,有的甚至是“拿来主义”。课件设计忽视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编排,一些色彩鲜明的图像、动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2.2重在演示、轻于互动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一些教师仅仅把要讲授的内容罗列在多媒体课件中,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课件的内容来进行讲授和演示,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程序播放过程。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上的沟通,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忽视了学生的反馈与课堂效果的优化,使教学过程陷入一种固化的模式中。
2.3追求效果、忽视重点
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是多维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优化课堂效果的手段,但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结合实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顺利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没有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整体规划相契合。
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3.1树立正确的、系统性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观,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且要全面综合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关系,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能更科学和便捷地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控制教学过程创造出更符合学生特征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大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最终实现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目标。
3.2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绩效管理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建立合理的测评指标并构建绩效管理流程。首先要确定各环节绩效的“关键维度”其次要为每个“关键维度”建立测评指标,最后为测评指标建立目标或标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优化和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测评指标应该包括两个维度:教学过程的测评指标和学习过程的测评指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目标。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的绩效指标与学生质量指标有着密切、直接联系。
高职教育技术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形势;制约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一、认清新形势,正视新问题
目前,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推进,经济正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新的形势需要大量各类职业技能型人才,但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却出现严重短缺,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例如在数控技术应用领域,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明显制约先进工艺设备的广泛有效使用,直接影响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配置需要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艰难的实践探索,已获得了初步的经验,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仍明显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二、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
首先,国家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不够。我国无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在财政投入方面都严重不足。高职教育的成本一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拨款一般只能满足在编人员的工资(约占职工总数的2/3)和个别项目经费的需求,大约70%~80%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费筹集,许多学校难以达到国家办学要求和年生均教育经费标准。高职院校即便想要引进人才和加强校企合作往往也是有心无力。另外,虽然我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同时开展了一些试点实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的、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目标要求出现偏差。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然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仅是模仿普通高等教育各类专业的运行模式,既没有面向市场需求也没有把就业作为导向,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觉得理论性过强或所学知识用处不大,从而致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上处于劣势,高不成、低不就。社会上所出现的“招募难、技能人才荒”的现象就是我国的高职教育体制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的必然后果。
最后,实训条件不够,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与生员收费,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又较低,加之可怜的生员收费,因此高职院校的经费并不十分充裕。但是,学校为了保证和扩大生员,又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购地、建房等形象工程上,这就造成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践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同时,教师队伍由于严重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只注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教师队伍也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进一步加快学院基础建设。高职院校应紧紧依托部门支持,下大力气,争取更多投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筹资,大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把此项资金用于教学设备、实训实习基地的改善和建设以及图书资料的购置。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学院发展的基础,提高学院的竞争实力。
第二,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理念,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同时深入研究未来市场的变化,根据未来人才需求预测适度超前的设置或调整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使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有序衔接。同时,在校内要增加生产性实训基地,增加现场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并且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兴趣;在校外,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与各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强化办学特色,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增强学校的办学优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第三,全面落实“双证书”制。“双证书”制指的是“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码,它体现了知识与能力、技能与素质、理论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可靠保证。高校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成了高校学生进入市场就业的“绿色通道”,而且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另外,高职院校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或是学院自身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参与竞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总之,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行“双证书”制,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四,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统计表明,当前高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平均比例为26.1%,距高职专业教师要有80%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途径有:1、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比例;2、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3、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4、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除此以外,教育、人事部门还要协调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打破唯学历的惯例,既看重理论水平,又重视技术与实践能力,形成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评聘机制。
第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升学成绩、学力基础较弱而未能进入本科院校就读,大部分心理落差大、学习兴趣淡。高职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潜能和兴趣。
就业是目前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低就业率、高失业率情况非常严峻,而且盲目地追求高学历以及“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结构性失业越来越成为失业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就业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如果高职教育在本来就“低人一等”的社会歧视下,还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了市场需要,则会出现生存危机。而目前招聘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大力完善学生素质教育机制,培养出技能、素质双高的劳动者。
第六,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政策与财政投入力度。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培养与提高、科研的投入、实训基地的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财政和政策积极支持,因为这不是高职院校仅凭自身力量可以做到的。因此,各级政府应将其纳入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中,像重视普通教育一样重视高职教育。
总之,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及社会各界只有全面认识到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旺.制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M].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