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白蛋白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量白蛋白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1

糖尿病是无声的杀手,它对肾脏的影响是一个隐匿的发展过程。糖尿病开始的时间实际上也就是糖尿病肾脏病变开始的时间。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5~7年,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检查可发现微量蛋白尿。临床蛋白尿期,以蛋白尿为特征,可以有水肿和血压升高。最后进入临床终末肾病期,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到了尿毒症阶段就只能靠透析和换肾了。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尿中蛋白排出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钟,也就是超过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克/24小时。

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目前有研究证实,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综合治疗可能给肾脏带来康复的机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

①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通常的作法是留取临睡前至次晨这一时间段的尿样本进行检测。临睡前排尿、弃去此次的尿样本,并准确记录时间(分钟),以后每次夜间排尿均留取尿样本,存于样本收集容器中,清晨排尿、留取样本、准确记录时间。将容器中的尿样本混匀,准确记录尿量,取出一杯尿,送检。检测者将根据尿白蛋白的浓度、尿量及留取尿样的时间(分钟)计算出每分钟的尿白蛋白排出率。因此,准确记录留尿的时间和尿量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是很重要的。

②随机留尿法:随机留取一次尿样本,同时检测尿中的白蛋白及肌酐的浓度,用肌酐比值报告尿白蛋白排出率。

③24小时留尿法:留取24小时的尿样本,同时可计算肌酐清除率及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

目前一般采用过夜尿标本测白蛋白排泄率,但有研究认为随机留尿法计算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单纯白蛋白测定更具早期诊断价值。

是不是一旦检测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增高,就可以诊断糖尿病肾病呢?一般来说,6个月内做尿液检查,有2~3次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微克/分钟之间,就可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但同时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的原因,如患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运动、心力衰竭等。

糖尿病肾病的其他检测方法

从目前众多的研究来看,以尿微量白蛋白预测糖尿病肾病最可信,多种指标的测定更能反映糖尿病肾病的改变。

对于常规方法测定尿蛋白持续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5克,尿中白蛋白排泄率超过300毫克/天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肾脏疾病后,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

肾小球滤过率对糖尿病肾病分期有帮助。肾小球滤过率可通过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得到。血肌酐、尿素氮浓度测定可反映肾功能。

肾活检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且由于其他的肾病也可引起蛋白尿,因此,糖尿病患者若有蛋白尿,并非100%为糖尿病肾病,肾穿刺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明确诊断。

同位素测定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可反映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也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2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MAU)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本文旨在探讨伴有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并与尿蛋白正常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比较,从而了解炎症因子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型糖尿病患者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4±7.4)岁,病程(2.8±1.8)年;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30~300 mg/24 h)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4.3±8.2)岁,病程(6.0±3.6)年;正常对照组52例,为体检健康人员,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6±5.6)岁。以上人员均除外近期(1个月)内有急性损伤、感染及风湿等炎性反应性疾病,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病和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各组间年龄、性别、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TNF-α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由天津德普公司提供,CRP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在日立7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试剂盒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留取24 h尿测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由美国免疫发光仪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由本院生化室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CRP成偏态分布,以中位数M±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CRP、TNF-α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CRP、TNF-α值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和小血管病变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文献报道,白蛋白尿对胰岛素抵抗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具有强烈预示作用[1]。糖尿病肾病DN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研究认为DN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包括高血糖、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血液动力学异常、蛋白质的非酶促糖基化、慢性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及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本文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显示炎性因子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3.1 CRP与早期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CRP与内皮激活及损伤因子,如VWF、组织纤维蛋白溶酶激活物、细胞连结蛋白相关,CRP的增加反映了内皮功能障碍。有资料表明CRP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减弱有关,可见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是系统炎性反应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中间环节。本研究显示血清CRP升高与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密切相关。CRP致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发病机制为慢性炎性反应,慢性炎性反应可通过多种途径致肾脏损伤。炎性反应可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使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为OX-LDL,后者可直接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增强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的粘附及浸润,致机体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产生大量反应氧中间产物(ROS),ROS一方面直接损害血管壁,导致血管炎性反应,另一方面通过低密度脂蛋白(LDL)过氧化产生氧化OX-LDL,间接导致血管炎,提示微量白蛋白尿和血管病变之间慢性炎性反应起着潜在的媒介作用。

3.2 TNF-α与早期糖尿病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细胞的激活,促进炎性反应细胞聚集黏附,使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诱发炎性反应,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起关键作用[2]。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其肾小球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胰岛素本身可直接作用于出球小动脉,加重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状态。另外,TNF-α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本研究表明,TNF-α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关系密切,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提示TNF-α过度表达参与了肾小球局部微血管通透性改变,促进微量白蛋白尿产生。

本研究提示,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3

[关键词] 替米沙坦;螺内酯;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6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075-0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由于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DN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因此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是DN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尿微量白蛋白作为DN一项敏感、可靠的诊断指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1],同时有学者提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DN发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早期DN采用替米沙坦和螺内酯治疗,并观察其对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血清CRP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并符合Mogensen DSD分期标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1个月内合并有严重感染、手术史以及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肺等重要脏器障碍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③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或高渗患者;④合并有急慢性肾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导致的蛋白尿患者。

1.3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的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60例,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参加研究患者均被告知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前期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4岁,平均(56.4±15.3)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5.3±2.3)年;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为(231.5±42.3)mg/24 h。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2岁,平均(56.9±14.7)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5.2±2.2)年;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为(226.5±45.1)mg/24 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采用化学降糖药和胰岛素强化降糖法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11 mmol/L,高血压患者应用ACEI类降压药物控制在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血脂高者应与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替米沙坦片(国药准字H20050353,苏州致君万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8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联合螺内酯片(国药准字H32020077,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次,1次/d,治疗时间均为12周。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量CRP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钾(K+)、血肌酐(Scr)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钾、血肌酐等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FBG、HbA1c、K+、Scr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查肝功、肾功、生化均未发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轻度头昏伴乏力3例、咳嗽3例,观察组发生头昏伴乏力4例、咳嗽3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DN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了炎症发病学说,Ustundag等[2]认为2型糖尿病存在着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蛋白之一,可作为一种反应体内炎症活动精确、客观的指标,且能评估肾脏损伤的情况。成淑英等[3]研究发现CRP本身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其水平升高一方面提示机体介导炎症细胞因子的存在,这些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可以促使血管内皮因子的激活和释放,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系膜增生;另一方面可促进超氧化物和蛋白水解酶的合成和释放,加重肾脏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其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 < 0.05)。

Shivananda等[4]指出2型DN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可提示患者肾小球血管受损,因此其可作为DN一项敏感、可靠的诊断指标,一般患者检测到微量白蛋白提示其糖尿病病程平均已经有5年。DN患者其肾小球滤过率升高,且高血糖可增加肾素的分泌,进而导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增加,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合成和释放增多。AngⅡ参与DN早期病变过程,其可通过引起肾小球高压、高滤过、高灌注直接损伤肾脏;同时其可以参与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促使肾小球系膜纤维化增生,加重肾脏损伤,因此阻断RAS系统可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提供有效的保护[5-7]。Roopakala等[8]发现ACEI类药物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其还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增强对靶器官保护作用。近年来其被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推荐为糖尿病肾病一线用药。但研究显示[9-10],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药物可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醛固酮逃逸”现象是指在应用ACEI或ARB药物的同时,可在短期内出现血浆醛固酮水平下降现象,进而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使ACEI和ARB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消失。笔者认为这可能与RASS系统不能被ACEI和ARB药物完全阻断有关。

本研究对通过对早期DN患者采用替米沙坦和螺内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HbA1c、K、Scr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UAER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 0.05);在替米沙坦(ACEI类药物)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可更好地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以及CRP水平,达到更好地保护肾脏的效果,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ACEI类药物。

综上所述,ACEI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用可以通过多靶点抑制RAAS系统,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替米沙坦,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CR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伟琼,向薇,夏晓英.NT-ProBNP、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109-1110.

[2] Ustundag A,Tugrul A,Ustundag S,et al. The effects of spironolactone on nephr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J]. Ren Fail,2008,30(10):982-991.

[3] 成淑英,荆爱玉,杨春燕,等.C反应蛋白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3):304-306.

[4] Shivananda NB,Duncan H,Lalloo S,et al. Correlation of microalbumin and sialic acid with anthropometric variable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nephropathy [J]. Vasc Health Risk Manag,2008,4(1):243-247.

[5] 刘皆,叶山东,胡圆圆,等.螺内酯对醛固酮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2):109-112.

[6] Yu JY,An XF,Liu J,et al. Plasma sRAG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microalbumin excretion in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at the early stage [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2):157-160.

[7] 任志龙,梁伟,丁国华,等.醛固酮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11):838-843.

[8] Roopakala MS,Pawan HR,Krishnamurthy U,et al. Evaluation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J]. 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2012,23(2):286-289.

[9] 王玮.贝拉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5):1554,1560.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4

关键词:大剂量氨氯地平;高血压;血压微量白蛋白尿;影响

高血压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1],通过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反映全身性血管的损伤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靶器官损害的一项重要早期标志。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水平显著增高时,肾小球内压也会随之增加,滤过分数也有所增加,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功能、结构发生异常,产生微量白蛋白尿。以往研究已经得到证实,氨氯地平作为一种二氢砒啶类拮抗剂可以减少尿白蛋白含量,推迟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从而有效保护肾功能。氨氯平起先被临床用于降压治疗,其剂量指南也是根据降低血压程度而制定的,但是有关减少蛋白尿的最佳剂量却鲜有报道指出。现择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一步了解大剂量氨氯地平降压、降蛋白尿的效果是否更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患者中,包括2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均在42~71岁,平均年龄(57.43±3.76)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包括2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均在41~73岁,平均年龄(58.38±3.65)岁。纳入标准:①均达到WHO关于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全部患者3个月内连续2次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 μg/min。③2 w内没有使用过降压药物,或是停止应用降压药物。排除标准:将继发性高血压、泌尿系统感染、哺乳期、孕妇、高血钾、肾炎等疾病,及严重肾脏、肝脏、心脏、脑部等并发症患者,对二轻吡啶类钙拮抗剂过敏患者排除。全部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治疗期间蛋白饮食正常,低盐(60~80 mmol/d)摄入。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未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研究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40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常规剂量治疗,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3989),给药剂量为2.5 mg/d。

1.2.2实验组 40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大剂量进行治疗,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3989),给药剂量为5.0 mg/d。

1.2.3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同时应用其他存在减少蛋白尿作用的药物;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英简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英简ARB)类药物;皮质激素;其他钙拮抗剂。

1.3指标观察 患者静息10 min后,保持坐位,应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对全部同侧上肢进行血压检测[2],连续检测2次,然后取2次检测的平均值。检测1次/2 w尿白蛋白排泄率,同时观察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做好如实记录。

1.4疗效评价 血压标准评价[3],显效:舒张压降低程度≥10 mmHg(1.0 mmHg=0.133 Kpa),同时降低至正常水平范围内。或是降低水平超过20.0 mmHg。有效:舒张压降低程度

尿微量白蛋白的评价标准[4],完全缓解:尿白蛋白降低至30 μg/min。部分缓解:尿白蛋白由基线水平降低程度超过50%。部分有效:尿白蛋白降低到基线水平的30%~50%。无效:尿白蛋白降低小于基线水平30%,或是Scr增加。

1.5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通过均数±平均数(x±s)表示计量数据,运用χ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运用t对所得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当对比差异P

2.3不良反应情况 实验组中,1例患者踝部水肿,约为2.5%;对照组中,1例踝部水肿,1例心悸,约为5.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肾损害,肾小管首先受损,白蛋白是近曲小管的一种标志蛋白,微量白蛋白尿的产生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全身性血管内皮受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靶器官受损的一项早期标志。以往研究文献中指出[5],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长效钙拮抗剂,具有明显降压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对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氨氯地平可以选择性阻滞或降低肾入球动脉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并且使出球小动脉对钙拮抗剂产生抵抗的受体依赖性钙通道被激活[6-7]。本次研究得知,两组患者的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又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增加剂量后效果更加理想。氨氯地平能够对肾小球小动脉产生持久扩张,减小肾血管阻力,促使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增高,缓解肾脏缺血症状,抑制肾小球、肾血管功能及结构的紊乱[8]。氨氯地平还能降低大分子物质透过肾小球基膜,减少肾组织的代谢活性,降低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实验组40例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性大于对照组的70.0%(28/40);尿微量白蛋白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0.0%(36/40)显著性大于对照组的72.5%(29/40);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5%(1/40)与对照组的5.0%(2/40)相比,差异性尤为突出。由此数据进一步证实,大剂量氨氯地平降压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有效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可使肾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陈源源,马志毅,孙宁玲,等.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逆转作用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675-676.

[2]董健.赖诺普利和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8-9.

[3]彭睿,赵琛.不同剂量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压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23(15):88-89.

[4]杜寿龙,薛哑军,袁长玲,等.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5(23):935-936.

[5]贾建朋,靳英红,吕彦宗,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肾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13(21):1609-1610.

[6]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啊[A].中华内科杂志,2010,49,987-989.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5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23-04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所致的全身性疾病。EH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的出现是全身性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也是EH患者亚临床心血管病变(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标志[1]。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合并症多,更易导致靶器官损害,内皮基因多态性与EH并发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基因水平上就老年人血管内皮与EH并发蛋白尿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8~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老年(年龄≥60岁)EH患者进行内皮型一氧化氮分酶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Glu298Asp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晨尿尿常规检查,排除显性蛋白尿的患者202例入选本研究。其中男103例,女99例;年龄(73.3±7.6)岁。对入选病例进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检测,按照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为MAU(24hUAER≥30mg)组和NAU(24hUAER

1.2 方法

1.2.1 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析 收集早晨7时至次晨7时的24h尿量,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24hUAER定量检测,30mg/L≤24hUAER

1.2.2 基因分析 基因多态性检测用上海百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基因芯片检测eNOS Glu298Asp等位点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298Glu简写为E,298Asp简写为D)。检测方法如下:(1)抽取被检者肘静脉血2mL,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2)用快速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eNOS基因的特异片段:向各扩增液管中加入Taq酶管溶液0.8mL后,分别加入阴性对照管溶液、阳性对照管溶液或抽提好的样品上清液,混匀,再放入PCR仪中,按下列条件扩增:94℃25s,56℃25s,72℃25s,做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取各管PCR扩增产物于98℃热变性5min,取出后迅速放入冰盒,-20℃放置。(3)杂交、显色及结果检测在杂交仓中基因芯片与已变性PCR扩增产物混合物混匀杂交。向杂交仓中加入显色液溶液,44℃放置40min。将显色载玻片置于BaiO基因生物芯片只读仪上进行检测,图像Array Doctor软件分析可自动输出检测结果,最后检测出eNOS基因的多态性位点。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t检验,结果以()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以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inberg平衡

对MAU组和NAU组的eNOS Glu298Asp进行基因多态性遗传平衡检验,基因型分布测定值与预计值比较,进行x2检验。两组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规律(P>0.05),表明标本具有群体代表性。

2.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率、高血压病程、腰围/臀围(WHR)、体重指数(BMI)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特征()

组别 MAU组 NAU组 P

性别(男/女) 97(48/49) 105(55/50) 0.68*

吸烟(%) 32.0 27.6 0.50#

年龄(岁) 73.01±7.747 73.54±7.459 0.62

TG(mmol/L) 2.085 8±0.583 93 2.051 5±0.637 78 0.69

TC(mmol/L) 4.953 9±1.061 28 4.922 3±1.036 49 0.83

LDL-C(mmol/L) 3.344 8±1.040 23 3.378 6±0.829 89 0.80

BMI(kg/m2) 24.243 6±1.168 77 24.454 7±1.121 66 0.19

WHR 0.799 0±0.047 49 0.802 5±0.048 89 0.60

EH病程(年) 14.350 5±8.536 74 14.857 1±6.964 79 0.64

注:*x2=0.169;#x2=0.455

2.3 MAU组与非MAU组eNOS Glu298Asp基因分布频率的比较

在本检测结果中,因TT基因型例数太少(见表2),TT和GT基因型被合并处理(见表3)。经χ2检验,MAU组T等位基因及含T基因型比例高于N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

3 讨论

EH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多存在胰岛素抵抗,eNOS活性减弱,一氧化氮合成及释放减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严重受损,血管床的紧张性、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肾脏血管痉挛收缩,肾血流下

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而出现蛋白尿[2]。目前的研究也证实了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MAU的发生密切相关[3]。

本研究将eNOS基因第7外显子Glu298Asp(G894T)突变作为筛查目标,探讨单基因突变与老年高血压患者MAU易感性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MAU组相比较,MAU组Glu/Asp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eNOS基因298GluAsp变异显著增加老年EH患者MAU的危险,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AU与Glu/Asp基因的分布频率有关,而且排除高血压因素的影响后仍有意义。有学者认为,eNOS基因外显子7上894位核苷酸位点GT的突变,导致构象由α螺旋变为紧密折叠[4],从而影响eNOS的功能,NO生成减少,导致内皮功能受损。eNOS辅因子(如NADPH)缺乏可能与患者NO合成减少有关[5-7],由于eNOS以NADPH为辅酶,eNOS基因的298Glu/298Asp基因型存在时,可能由于消耗了大量的NADPH,导致NO生成进一步减少,从而促进心、肾微血管床的损害。

目前关于eNOS基因Glu298Asp多态性与MAU的关系国内外报道不一。董砚虎[8],付正菊[9],Young Shin Shin[10],Intissar Ezzidi等[11]研究认为,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点突变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关。而Hiroyuki Tamemoto[12],Dell'Omo G等[13]研究则认为,eNOSGlu298Asp基因的GluAsp或AspAsp基因型与白蛋白尿无关。Jachymova等[14]发现捷克高加索人群eNOS基因的Glu298Asp多态性可能是患者对传统降压治疗的抵抗因素之一,T等位基因可能是患者的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Chen等[15]研究发现,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白人的EH危险、胰岛素抵抗有关。Srivastava等[16]研究认为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高血压相关。Khawaja等[17]研究包括146例高血压和186例对照者的研究未发现G894T与巴基斯坦成人高血压相关。

目前有关MAU易感基因的研究较多,结果不一。MAU可能受多基因变异的共同影响,且存在人种和地域差异,单基因突变的研究很难对其靶基因进行准确判定和选择,多基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基因联合检测,积极探讨各易感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期早日明确MAU的影响因素,对靶器官的损害进行早期防治。

[参考文献]

[1] Wada M,Nagasawa H,Kurita K,et al.Microal buminuria is a risk factor for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in community-base elderly Subjects[J].Neurol Sci,2007,255(1-2):7-34.

[2] 金雅丽,张倩辉,郭艺芳.尿微量白蛋白[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3):283-285.

[3] 谢秀梅,李志凌,李兢,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J].高血压杂志,2006,14(2):94-96.

[4] Krolewski As.Genetic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Evidence for major and minor gene effects[J].Kidney lnt,1999,55(4):1582-1596.

[5] Cai H,Wang X,Colagiuri S,et a1.A common Glu298Asp(894GT)mutation at exon 7 of the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8;21(12):2195-2196.

[6] Weekers L,Hadjadj S,Belloum R,et a1.Lack of contribution of two(eNOS)gene polymorphism to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ype 1 diabetes[J].Diabetologia,1999,42(supp1):A266.

[7] Zanchi A,Moczulski Dk,Hanna Ls,et al.Risk of advanced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ype 1 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polymphism[J].Kidney lnt,2000,57(2):405-413.

[8] 董砚虎 曲世平 吕文山,等.染色体7q35区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1(2):47-50.

[9] 付正菊,李长贵,王忠超,等.醛糖还原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并存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4):6893-6896.

[10] Young Shin Shin, Sang Hong Baek, Ki Yuk Chang,et al. Relations between eNOS Glu298Asp polymorphism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4,3(9):257-265.

[11] Intissar Ezzidi,Nabil Mtiraoui,Manel Ben Hadj Mohamed,et al.Associat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Glu298Asp,4b/a,and ?786T>C gene varia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J].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2008,5(9-10):331-338.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12] Hiroyuki Tamemoto,San-E Ishikawa,Masanobu Kawakami.Association of the Glu298Asp polymorphism of the eNOS Gene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Japanese diabetic subjects[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8,2(5):275-279.

[13] Dell'omo G,Penno G,Pucci L,et al.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polymorphisms, microalbuminuria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ypertensive men[J]. J Hypertens,2007,25(7):1389-1395.

[14] Jachymova M,Horky K,Battas J,et al.Association of the Glu298Asp polymorphism in the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resistant to conventional therapy[J].Bioe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1,284(2):426-430.

[15] Chen W,Srininasan SR,Elkabany A,et bined effects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polymorphism(G89T)and insulin resistance status on blood pressure and familial risk of hypertension in young adults:the Bogalusa Heart Study[J].Am J of hypertens,2001,14(10):1046-1052.

[16] Srivastava K,Narangb R,Sreenivasc V,et al.Association of eNOS Glu298Asp gene polymorphism with essential ypertension in Asian Individuals[J].Clin Chim Aeta,2008, 387(1-2):80-83.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6

材料与方法

仪器与方法: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肌酐测定试剂盒均购于中生公司。仪器应用瑞士产Cobas MIRA plus全自动人工分析仪。尿白蛋白测定,取标本10ml,15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10μl,加缓冲液250μl,抗血清规戒律50μl测定波长340nm,反映温度37℃,测定时限300秒,5点定标,范围5~200mg/L。肌酐采用jaffe′s法,尿标本预先用生理盐水30倍稀释测定。

对象:对照组,健康人70例(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1.2岁(22~54岁),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和肾病有关病史。糖尿病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2岁(34~72岁),病程2~20年。高血压组62例(男39例,女23例),平均年龄44.5岁(31~71岁),血压范围160~190/95~12OmmHg,病程2~27年。临床诊断Ⅰ期21例,Ⅱ期41例,其中Ⅱ期患者以眼底动脉硬化或心脏改变为诊断依据,尿常规分析蛋白定性均为阴性。

标本:对照组均分别留取24小时尿和随机尿,测定24小时白蛋白和每升白蛋白及白蛋白/肌酐比值,并以不同方法计算正常值,患者组均取随机尿测定白蛋白及肌酐,以白蛋白/肌酐比值报告,以上标本均当日测定。

结果与讨论

不同计算方法尿白蛋白正常值:以mg/L计算,范围2.2~41.7mg/L,均值12.7mg/L;以mg/gCr计算,范围2.7~26.1mg/gCr,均值8.1;以mg/24小时计算,范围2.4~34.3mg/24小时,均值11.4mg/24小时。因尿拆蛋白值呈非正态分布,低值无临床意义,在建立参考范围是面分位数法按单测值95%上限确定。从以上结果可见,不同计算方法的结果正常值范围有明显差异,尤以每升结果报告时,由于受尿影响较大,正常范围较宽,这亲易使部分异常标本落入正常范围而延误诊断。

高血压组:诊断Ⅰ期、诊断Ⅱ期高血压的标准是以是否累及血管、脏器为依据,我们测定的41例Ⅱ期患者中,常规尿蛋白定性均未发现肾脏损害,诊断是以眼底改变和心电图改变为主。我们将测定结果依据高血压病期、病程、舒张压水平分组进行统计。结果,Ⅰ期21例,范围4.6~38.2mg/gCr,均值17.8mg/gCr;Ⅱ期41例,范围5.1~62mg/gCr,均值29.7mg/gCr;舒张压95~105mmHg34例,范围4.6~43.4mg/gCr,均值16.4mg/gCr;舒张压106~120mmHg28例,范围5.0~62mg/gCr,均值31.2mg/gCr;病程2~10年19例,4.6~40.2mg/gCr,均值13.1mg/gCr,病程11~15年,28例,范围4.6~54.2mg/gCr,均值19.3mg/gCr;病程16~27年,15例,范围5.1~62mg/gCr,均值37.2mg/gCr。上述结果中以正常值<mg/gCr为界,Ⅰ期高血压中有4例超过正常值,Ⅱ期高血压中有14例超过正常值,说明这些患者已有轻度肾损害。尤其Ⅰ期高血压中有1/5的患者出现尿白蛋白异常,尿白蛋白的值与病程及血压水平相关。

糖尿病组:42例糖尿病患者按子病程分组,2~10年28例,尿白蛋白为5.2~39.6mg/gCr,均值21.2mg/gCr,大于25mg/gCr13例,11年以上组14例,结果为10.4~68.1mg/gCr,均值29.4mg/gCr,大于25mg/gCr8例。通过了解病史并分析结果,坚持长期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治疗者与不经常治疗两者结果间有明显差异(P≤0.01)。肾脏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大以及血小板粘附等原因造成肾脏损害,这种肾脏病变在早期往往还可逆转,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则很易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时,肾小球基底膜上硫酸肝素合成减少,使滤过膜上的两个屏障发生改变,形成了微量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尿液中白蛋白含量超过健康人参考范围,但常规尿蛋白试验为阴性的低浓度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分),主要以尿白蛋白排泄率来表示。尿白蛋白测定敏感性明显优于尿总蛋白测定,可用于早期肾损伤和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预测和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标本,随机尿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法。但应同时测定肌酐,因每日肌酐排除量相对恒定,可避免尿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相当数量的高血压患者都有肾脏损害,而常规的实验检测仅有一部分尿分析异常。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mAlb的检测成为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中白蛋白呈亚临床性升高,而尿常规检查蛋白为阴性的一种病理现象。尿mAlb的检出对高血压肾损害引起的肾小球的早期损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尿mAlb的分子量为6.9万,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但EH引起的小动脉病变遍及全身,常累及肾血管,使肾小球滤过膜损害是造成尿mAlb排出量增加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