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1

一、注意基础教学,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抓好起始阶段的语音教学。语音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简单的拼读和记忆,是英语学习入门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在起始阶段抓好语音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国际音标和基本拼读规则,学生就能利用单词拼读和拼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它们的异同进行比较,这不但可培养学生的准确发音,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拼读技能,从而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对单词的记忆率和巩固率,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2.抓好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顺利地进行听、说、读、写。而记忆单词历来是英语学习中的最大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单词的记忆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在学生读单词时要让其注意对单词进行归类和比较,把读音规则和拼读规则结合起来,注意辅音字母、元音字母和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还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可采用联想记忆法、反复记忆法等。在学生学一个新单词时,可以让其在已学过的词中找出它的同义词、反义词或近义词等,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生词,又复习了旧词,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多表扬鼓励学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常将“Good!”“Veryclever!”等鼓励的话语挂在嘴上或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问时,即使学生答错了也不要横加指责,而该用“It doesn’t matter,work harder,”“I believe you can d0 it next time,”等话语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给他们热情的关怀,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于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给予及时的解决。

2.提高教师授课的艺术水平,使学生感到英语课生动有趣。教师要尽量使自己所讲的课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把书教活。在教学中多用实物、图片、英语释义、展现场景等手段使学生理解和熟悉所讲内容。

3.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好胜心强、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在听写单词、朗读对话、平时测验时进行分组竞赛,打分评比;有时讲完一课内容之后,教师可出些题让学生即兴解答,当场修改后对做得好、做得快的学生给予表扬,或提问让学生抢答,以此来检查本课的教学效果。竞争可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创造了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英语知识和技能。

4.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同遗忘做斗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各种记忆方法进行多次重复,在没有遗忘时及时复习,以达到稳定保持的目的。例如:在记忆单词时,要根据读音默写单词,所以只要记住读音,单词也就不会忘了。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学英语;整合

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英语新课改的需要

新一轮的英语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同时,新课标指出应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1.2 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

科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优势

2.1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精选内容,编制程序,把教师难以通过描述完成的与课文相关的大量文字信息和图片,通过计算机,顷刻之间就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2 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学习是相对枯燥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会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他们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对于单词的学习也就轻而易举了。

2.3 突破语言表达关

英语课堂教学中,课文的理解与掌握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至关重要。课件中生动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字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意境,使学生能主动思维,主动运用英语。

2.4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

2.5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必须查阅许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和图片,才能充分展示个人的教学构思和创意,使课件变得合理可用,无形中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3 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3.1 优化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Go for it! 教材的词汇多而长,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大量图片,使课堂容量增大,内容变得丰富、形象而多彩。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图片资源,在“Do you like bananas?”一节向学生展示各类食物,“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节向学生展示各类乐器等。

3.2 优化听力教学

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课本重难点,化繁为简,生动形象,优化了听力教学。如在讲授“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第一课时的听力部分时,为了向学生展示奶昔的制作步骤,笔者在网络上找到一小段相关视频,极大地促进听力教学。

3.3 优化说的教学

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享受快乐教育的心理需要,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设计比赛性游戏,使语言实践游戏化,学生乐于去说,使说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I am watching TV”第一课时授课过程中,针对本单元需要掌握的现在进行时态这一语言目标,笔者设置了猜猜看的环节,通过模仿屏幕中出现的人物动作的游戏来巩固知识。因为充分利用了PPT,使得游戏进行得灵活生动,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在游戏中跃跃欲试,获得无穷说的乐趣。

3.4 优化读的教学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它可以有效克服以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训练方法单一等问题。因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5 优化写作教学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英语教学培养的能力之一。传统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可使初中英语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实践证明,把多媒体精心地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其综合语用素质。

1)利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迷人的画面、关键词语,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然后有所感而想写。例如,写My Hometown一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本地区的图片,并对可能用到的词汇和语法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去写。写作之后,利用投影仪展示精彩范文。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也给其他学生一个示范。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文章,从而取得进步。

2)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国际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

几个问题

4.1 寻求技术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以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为后盾,而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是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行家,英语教师一定要依托他们的技术支持,虚心向他们请教,以更好地服务英语教学。

4.2 强化“信息意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搜集和积累教学信息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相关的教学信息资料,教学设施就成了摆设。可见,教师的信息意识急需加强。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相关的教学信息。

4.3 加强培训

任何教学设施都要靠人来使用,因此,加强培训是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途径。虽然有许多即学即用的设备,但接受培训无疑有助于更快捷、更科学地使用这些设备。培训可以造就一批使用教学设备的领头人,因而有利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的普及。

4.4 重视理论研究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实践。对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学生模型、学习环境因素等问题作一番理论层次上的探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2]。

4.5 适时、适量使用原则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最先进的手段。但是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是英语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进程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英语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而日益加快,并展现出奇特的魅力[3]。

参考文献

[1]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两极分化;后进生;成因;

        对策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是各个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它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趋严重。以至于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开始放弃英语,使得英语教学陷入了被动难堪的局面。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就此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 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英语表现的尤其特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比其它学科严重,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笔者以为其成因与学生的心理因素,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联系。

        1.1学生的心里因素。专家指出心理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变化大,情绪极不稳定,逆反心理强,而且随着当前社会消极影响日渐增多,加上很多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造成了很多学生都有一定不健康的心理,往往表现出冲动,多疑,自卑,好斗等不健康的心理缺陷。行为上,他们纪律散漫,消极怠工,对教师的教育置若罔闻,他们对陈旧的英语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到学习上,甚至出现了厌学,逃学旷课的现象。许多老师对这样的学生无计可施,最后只有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导致很多学生迅速成为后进生。

        1.2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也是增进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如果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而无恰当的学习方法,犹如有箭无弓,有弹无枪。我们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此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习惯用汉语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这样阻碍了英语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后进生不良的学习方法还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功课,只重视单词,词组,句型及语法的死记硬背,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无异于闭目塞聪。随着对英语新鲜感的消失和教材内容的加深,不少学生开始渐渐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兴趣和积极性下降,成绩必然下滑。长此下去这些问题学生最终也成为后进生。

        1.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缺乏教学方法,备课只备教材不备教法,不备学生。备课功夫只花在英语知识的全不全上,用什么方法教,在如何导入,如何练,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功夫下的不够。忽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只抱怨学生不聪明,不花功夫,而不是想方法解决问题。还有教师没有狠抓七年级英语教学,没有夯实基础,给以后八年级、九年级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导致后进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

        2. 转化后进生的对策根据以上的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及时解决定会出现恶性循环。因此转化后进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对此介绍一些自己探索方法。

        2.1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心理失调。同时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要主动亲近有问题的学生,以真情去感动学生,使他们从赞扬中得到鼓励,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力量。这就是"亲其道,信其道"。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4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学习者已习得的知识。通常包括所学的语言知识、对所学语言材料的体裁、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等的理解以及与所掌握的所学语言材料内容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等。学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可使其对阅读材料理解更加透彻,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又为以后的阅读活动中的其他知识的获得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胡文仲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等书都对跨文化知识及学习的意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本文要论述的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适当使用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开放的、大信息量和充满活力的新概念,这些新技术对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线的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整合,更好地开发学生潜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2]

三、信息技术在warmingup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应用

以高中第二册书为例,高中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是很丰富的。教师在备课时应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着重考虑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以Module8Unit1ALandofDiversity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将信息技术用于warmingup的文化背景教学中。SteponeLeadin1.WhichcityisthecapitaloftheUSA?2.WhoisthefirstpresidentoftheUSA?3.Whichcityiscalledthe“BigApple”4.WhendidtheWarofIndependentbreakout?5.Whichcityiscalledthe“CityAngels”?6.Whenandwherewasthe29thOlympicGamesheld?7.HowmanygoldmedalsdidtheChineseDelegationwin?把这些问题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把班级分成若干组,展开比赛。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泼课堂学习气氛。StepTwoGeographyoftheUSA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美国的星条旗,告诉学生它的象征意义。星条旗由13条红白相间的横条和50颗蓝底白星星组成。13条横条和13颗星星,代表了独立之初美国的13个州,50颗蓝底白星星代表现在的50个州。教师简要讲述美国地理。让学生说出一些熟悉的州的方位,如: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新奥尔良州、弗罗里达州以及最北最南最西最东的州。为了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美国城市的现状,特别是亚特兰大市、纽约市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更多一些城市的图片,介绍美国城市的特点,为reading做好铺垫。讲授一些美国的风土人情,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了解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养成尊重、开放、宽容与平等的跨文化心态。StepThreeComparison了解美国文化更有助于加深学生本国文化的意识。笔者在教这个单元时,刚好有一位学生游完西北回来,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都拍摄了下来。于是笔者就把这位学生的拍摄内容剪辑成含有多民族文化内容的影片,采用一边让全体学生观看一边让该学生讲述的方式。其中一段有关蒙古族人民迎接、招待游客的内容让学生印象深刻。当学生看完了小影片,听完简介后,他们提了许多问题都有关于少数民族的习惯和风土人情,如:Howdoesmilkteataste?DidyoudancewiththeMongolianpeople?Aretheyalwaysridinghorsestogohereandthere?Cantheydrinkalotofwine?Didyouseeanyshepherd?等等的问题。于是笔者就让学生来归纳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和相同点,他们就有了很多不同的结论。StepFourSurfingtheInternet拓展网址:/p-travelguide-191501863-united_states_vacations-i让学生浏览网页,了解更多有关于美国的知识。

四、信息技术在阅读课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课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坚持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的原则。[3]文化背景知识的建立要循序渐进,信息技术的辅助使用使知识的获得不再枯燥。如Module8Unit4Pygmalion一课,在pre-reading环节里教师先以视频的方式介绍PygmalionEffect以及相关的效应,如Mathew’sEffect,theBrokenWindowEffect,theWatchLaw,BucketsEffect,ButterflyEffect等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在讲解PygmalionEffect的时候,介绍这是心理学家RobertMerton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接着介绍萧伯纳,着重介绍他的生平、作品和名言,以激活学生的阅读动机。然后在幻灯上打出如下题目1.Inwritingstyle,thistextisa.A.dramaB.storyC.fableD.fiction2.What’stherelationshipbetweenMyFairLadyandPygmalionEffect?pareProfessorHiggins’sattitudetoColonelPickeringandEliza.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行fastreading就有的放矢。之后让学生观看电影《窈窕淑女》的第一幕。看完影片后要求学生归纳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文章中找出反映他们性格特征的话。这个环节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戏剧的背景已离现在很久,很多学生可能不理解Eliza的英语,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介绍英语的口音具有阶级的特点,有的口音被视为尊贵的,比如说皇室的口音;有的口音是被视为下等的,剧中的Eliza就是典型的代表。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作品,找出萧伯纳作品中精彩的部分,特别是对人物刻画独特的一面,并比较中国和萧伯纳同个时期的作家,他们的写作风格和萧伯纳有哪些异同点。

五、对信息技术使用后的课堂效果分析

笔者在所任教的两个班交叉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个班采用信息技术为辅助的教学方式,另一个班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果发现有采用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的班级教学任务能够及时完成,学生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也更高;而另外一个班级往往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表现出易厌倦,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并且笔者在60名学生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六、信息技术应用课堂的特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堂信息量增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4]二是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积极体验。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逐步养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他们在体验中获得快乐,形成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这些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信息技术为辅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教师完全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成了每节课的主体。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把学生的需求放在了首位。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完全摈弃了单一答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当然,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运用时,还应该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是将信息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详尽的实施计划。[5]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相信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2.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师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但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随意地采集处理和利用信息。3.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媒体的传播功能与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划等号。教与媒体是主次关系,媒体只是诸多教学要素的一个,它必须服务于教学。如果本末倒置必定会浪费人力和物力,并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凌云 单位:福州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余怀松.英语阅读教学中激活背景知识的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2006(5).

[3]刘道义.优化高中英语教学学习方式的途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2006(8).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5

目前,我国所培养出的中职生英语能力上还是同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虽然对于英语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掌握,但所具有的口语交际能力却较差,使得很多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往往因为英语能力的不足而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国的中职学校能够对自身得到英语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改进,通过信息技术的良好应用全面提升中职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一、中职英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应用缺乏重点

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其确实能够为中职英语教学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且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因此具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师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的情况,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所具有的位置以及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被淡化,已经不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而仅仅是信息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的操作人员,失去了其在课堂中应有的意义。尤其是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教师所能够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信息也变得更加丰富、数量较大,而教师在面对这部分教学资源时如果不能够对教学重点进行良好的把握,就不能够在良好联系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合理、有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选择,不能够引导学生有重点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所具有的教学效果也就十分有限。

2、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需要我们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如果对信息技术进行过分的依赖,就会因为教学中人的因素受到忽视的同时使英语这门课程中所具有的情感因素产生了确实。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其仅仅是一种工具,是辅助我们实际英语教学的一种措施,虽然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将很多的知识点以及语言点对其进行了设置,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面对这部分资源时需要对其完全的依赖。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仅仅随着课程的发展而亦步亦趋,则不能够对英语教师所具有的职业激情以及专业素养进行体验,也不能够体验到教师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音以及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在这种枯燥的学习环境下,就使学生很难全身心的进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状态之中,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3、忽视学生存在困难

在中职信息技术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系统化、流程化的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则存在着一定的忽视。对于英语这门课程来说,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着很多的难点,而在学生面对这部分难点时,在缺乏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疑惑、不理解的情况,急需教师能够及时的指导与解答。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课件来说,其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如果在课堂中仅仅对该课件进行播放而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则不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问题进行掌握与解决,这对于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优化

1、教学理念的树立

要想在原有中职英语教学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需要对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积极的转变与更新。对于中职英语课程来说,其开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英语知识的训练使其英语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重要主体,所具有的学习效果同其在日常学习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则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对此,就需要中职英语教师能够对此点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英语教学思维进行改进与修正。在信息技术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则需要能够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正确理念,在对现今课堂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进行努力的调动,并在课堂教学开展的同时也需要能够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此在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方式以及规律进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在极大促进学生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的同时使学生在具有良好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个性化发展。

2、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优势

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中职都专门建立起了信息技术实验室,并在其中建立了科学的教学系统,以此为中职英语课程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平台。但在我们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部分硬件资源仅仅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在对这部分资源进行良好利用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而不能够对其盲目的、放任的应用。对此,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则应当能够在对本堂课程教学内容良好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课件,以此为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创造出一个更为真实的语境,且保证课件的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知识掌握。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专门建立起英语学习网站,通过网络的方式对后续的课程进行预习以及讨论复习内容等等,且能够随时根据的学习需求在网络资源中查询有价值的学习信息,以此更好的在课下通过信息资源进行自学。

3、注重课堂外的师生互动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

一、引言

外语教育应是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能理解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存在的差异,培养学生在适当场合面对不同对象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的知识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不注意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价值,重语言而轻使用。在外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后,学习者已经从学习、模仿进入到了实践运用的阶段,并开始尝试着将英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来使用。但由于对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匮乏,使得学生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还沿用着汉语的交流习惯,因此他们常常造句语法准确,却违反英语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背景,语言不恰当或不得体,使听者心生尴尬,导致交际失败。

二、语言、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

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就是文化的学习。在世界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长河中,各族人民根植于各自文化中所发展出来的语言风格各异,都具有其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反映着该民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劳动价值和生活习惯,记录,承载,也构建了文化。如果抛开文化属性来谈语言,无疑是苍白无力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是储存着文化信息的代码,并在持续不断的交际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文化是人们观察、认识、评价和行为活动的方式,所以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是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本质上就是在和英语语系国家的文化进行接触和碰撞。交际失败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应将英语国家有关的文化背景的相关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够按照英语的语用原则来交际。交流者需要走出自身所在国家的文化局限,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根据语境恰当地运用语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知识背景的教授是由英语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所决定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英语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风土人情、行为习惯,让学生浸润在英语国家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对促进学生英语的学有裨益。

在知识文化构成中,有被世界各族人民所共同认可的知识文化,如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发明等,这部分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固有特质,如传承性、共通性,易讲解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了解的,不容易因为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让人产生误解。还有一部分如交往礼仪、风俗习惯、、文化变迁、民族禁忌等交际文化,这部分文化往往无法系统明确地说明,但却内化于人们的内心,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文化背景不同的两方在交际时发生误解,最终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英国语言学家Thomas认为:“在交际中,如果说话不合乎语法逻辑,最多会被认为是‘对语言掌握得不好’;但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不真诚的、欺骗性的或存心冒犯的人’”。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着中庸之道,中国人说话比较委婉,往往不直接表达自身的观点,话语中常带有模棱两可的意思。比如两人在街上相遇,一方说有时间到家里坐坐,另一方说:“一定、一定”,表达了积极的应和。而双方都明白,这次邀请不一定能达成,只是客气的表示。而西方人在表达上则更为直接,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习惯于将自己的观点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如果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人相遇,这位西方朋友出邀请,充满诚意地请客人到家里做客。虽然中国朋友可能不愿意前往,但东方文化所追求的与周围人群建立和谐关系的需求促使他没有直接拒绝邀请,而是礼貌性地回应:“一定、一定”,这时,误解便产生了。中国人可能是礼貌性地回应,不见得一定要登门拜访,而西方人则会认为对方已经应允,随后会敲定请客的日期和时间,结果使两个人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还有在中国常出现的跨文化交际失误的例子就是中国服务员在回答外国客人的称赞时会说“That’s my duty”。这位服务员的本意是要表现出谦虚,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体现出东方人谦虚为美德的文化传统。而外国人的想法是要表示他衷心称赞对方的服务,并且认为对方会回谢以表示接受。这就是忽视了文化背景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语言、交际、文化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语言、文化、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语言承载了社会的发展变迁,文化通过不同语言民族之间的交流进行传播和发展。可以肯定,文化上的诸多差异都有可能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造成交际的失败,如果误解严重,还可能爆发较为激烈的冲突。文化既从个体身上反映出来,更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的体现。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很少能处于目的语文化的环境中,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使其能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师就要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各种交际语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使学生既掌握了语言知识,又能够恰当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一)从改变课堂内容设置入手,激发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大多缺乏使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时不能与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紧密衔接,难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课堂中加入了“每课一星”的环节,让学生自发组成五人一队的展示星小组,在每堂课开始后的十五分钟内用英语做兴趣展示,展示的主题是中西方文化,而内容则完全由组内成员商讨决定,不再是老师单向讲授。这个活动给了学生们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小组成员在课下积极讨论,收集资料,创想构思,不断地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对英语系国家文化意识的理解,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这个活动,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学习英文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生们的展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喜剧、歌舞、报告、新闻播报、电影片段、名人模仿等,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时事热点、个人兴趣分享、英美趣闻、时尚明星、国际赛事等,很快在同学中引起了共鸣。展示完成后,学生们一起就话题讨论,也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和效果。

源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学生在翻译中经常会出现翻译不当的情况,在一次展示中,学生介绍中国的科学研究成果时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壮大,各种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研制青蒿素用以对抗疟疾的专家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雨后春笋是中国的成语,语出宋代文学家张耒的《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进龙雏。”形容春雨过后,竹笋生长的迅速且数量众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学生在翻译时按字面意思直译为: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实际上,翻译成英文中对应的表达方式:Bamboo springs up like mushmoms――像蘑菇一样迅速地生长更为地道。

经过了两个学期的展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学习的热情明显提升,在课堂外主动搜集资料,通过查阅图书、网络等渠道,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在学习中增强了对英语系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锻炼了口语表达,提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机会不多,而课下学生又缺乏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从小学开始,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大都是背单词,练句型,翻译,学生已经习惯了将接受到的英语信息翻译成母语,再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记忆。在表达时,再从脑海中以母语的表达方式提取出来,翻译成英语进行表达。这时,内化于民族心理深层次中的本族文化背景会被不自觉地成为对他族语言和行为的评价标准。而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长期的课堂学习逐步掌握了语言的规则,但却不能正确理解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民族的背景文化和使用这种语言行为的语用知识。学生为了尽快地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也会自然地将母语的语用规则借用过来,就产生了语用负迁移,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Chinglish(中式英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英语学习原汁原味。

“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习的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来思考东西并作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外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目的语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发展使文化交流打破了空间限制,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中会导致文化上的差异更加显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都存在着差别。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爱德华・霍尔指出:“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文化不是单一事物,而是多种事物;文化是联系人与人的纽带,是人与人互动的媒介。”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文化意识的敏锐性、积极对待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主动避免交际失败的情况的出现。

为了能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跨文化意识,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在课下积极主动地去找出中英文化中语用失误的例子,并且要自己查找资料,总结更正后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和同学们共享。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学生在公园游玩时发现了几处标识语的英文翻译可能存在语用失误,就记录下来,并且在回来后主动查阅字典资料求证。例如:“小草微微笑,请您勿踩踏”的标语被翻译成“Little grass is smiling slightly,please walk on the pavement.”注意安全”的标语被翻译成“Take safety”。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找到了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正确的翻译是“Keep off the grass”和“Watch your step”。同学们还在课堂上讨论并总结了在标识语方面,中西方人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中英文表达方式的不同,避免在今后英语的使用中出现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给养浸润、点滴积累的过程,是在各个因素交错影响下不断地提升的。同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没有终结的过程。高校课堂是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大学的学习生活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阶段,随着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还将有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将发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美国的语言教学法专家C.C.Fries认为:在实际的交际中,准确掌握并深入理解一门语言,需要对各种语言的使用场合的特点作系统的观察和记录。这时必须很细致且富有包容心,“其目的既不是为了以自己的做法为依据来衡量对方,也不是为了发现奇特的风俗,而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地理解、感受和体验”。要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细心观察、善于学习,培养兴趣、慢慢积累,除了通过各种途径积极间接地获取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以外,还可以通过走上社会后,与外国人的交际实践中直接获得丰富当地文化、礼仪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具有多元文化包容理念的跨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不再是兼并,而是包容与理解。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性烙印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世界上多种多样的绚烂多彩的文明之花。文化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当代大学生是将中华文明向世界传播的友好使者,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他们面临的跨文化沟通形式是多样的,因此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生活的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让他们拥有一颗文化宽容心。

文化宽容心,就是指置身于本族文化之外的文化环境中的人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他族的文化形式,并能够坦诚地接纳并欣赏对方。宋梅砚认为:“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培养学生通过文化知识学习、比较和反思,形成对本民族文化乃至世界各国文化的认同、包容和尊重。”当代大学生应该放眼世界,心胸开阔,尊重理解,具有民族自豪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文化差异有高度敏感性。在理解和接纳他族文化的同时,也让世界听到本族文化的发声。

跨文化交际不能仅局限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理解,而应是在交际双方的文化共享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且任何有效且成功的交际过程都是建立在双方心理平等的基础上的,Nguyen认为,学生学语的目的应该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二语使用者,同时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大学生们只有在对本国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建立起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才能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外国文化,才能在交流中从容不迫,在全球化的跨文化沟通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