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科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范文1

一、创新驱动型经济的科技金融支持

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有人以为,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可以节省资金投入,这是_种误解。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可以相对节省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除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科学发现的新思想外,再就是创新投入。就是说,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创新。

科技创新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原因决定的,而且由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需要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

首先是科技创新的路线超出了企业的范围。一般讲的技术创新,是以企业技术进步为源头的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也就是创新投入主体,企业创新所需要的资金完全可以由企业进入市场融通资金。现在所讲的创新是科技创新,是以科学新发现为源头的创新。这种创新涉及产学研多个环节。从产生新思想到孵化出新技术再到生产上应用直至进入市场,每个阶段都需要投入。这意味着创新投入不是单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需要动员多个投入主体。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的前期阶段更需要金融进入。因此就提出发展科技金融的要求。

其次是科技创新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创新投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_是投资回收期长,有些创新如生物医药的发明,从科学发现到临床使用所要经历的时间很长,投资周期越长,期间还需要有不间断的投入;二是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_方面新思想能否孵化为新技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_方面,孵化出的新技术新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受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就产生投资风险。由风险厌恶使然,人们对创新投资往往是望而却步,由此产生创新投入的不足。这正是金融难以金融科技创新的前端环节的症结所在。这意味着科技金融机制需要与一般金融机制有不同的功能,才能解决好科技创新的投融资问题。

科技金融有特定的领域和功能,它是金融资本以科技创新尤其是以创新成果孵化为新技术并创新科技企业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内容的金融活动。科技创新投入的以上两个特点决定了_般的金融是难以进入科技金融领域的。因此,在人们的理解中,科技金融的主体应该是政府的财政性投入和政策性银行贷款。但是,从创新驱动型经济对金融的需求以及金融自身的创新要求分析,商业性银行和金融结构应该也可能成为科技金融的主体。这可能是当前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金融创新史分析,金融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每_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会带动金融创新,并且带动金融财富出现爆发性增长。在工业化时代,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产生金融资本,在信息化时代,金融又与信息化融合,产生电子银行、电子货币。当今时代,金融与科技融合产生科技金融正是正在孕育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产物。科技创新不只是产生产业财富,也应该产生金融财富。当下金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就能及时分享发展成果并实现创新成果的财富化。金融资本只有主动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才能获得金融财富的积累。就如美国成立于1971年的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就是信息和服务业的兴起催生的。因此金融资本与科技融合形成科技金融有着客观必然性。

我国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每个发展阶段,金融创新需要跟上快速行驶的经济列车。金融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都是抓住发展新机遇的时期。过去的两次发展机遇,_次是发展乡镇经济,_次是发展开放型经济,金融资本都抓住了,每次都得到了爆发性增长。现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正在迎来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新机遇,金融资本抓住这个机遇,其金融财富也一定能得到爆发性增长。

在创新驱动型经济阶段,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将越来越表现在创新能力的差距上。虽然各个地区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但各个地区的创新投入可能改变这种不平衡。各个地区的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将成为主要说明因素。

二、科技创新各个阶段的科技金融需求

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最大的区别在创新的源头不同,因此形成创新的不同阶段,从而导致科技金融进入的不同方式。

在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模式中,科技创新路线图涉及三个阶段:上游阶段即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阶段;中游阶段即科学发现和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阶段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

如果考虑到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则可再加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

用信息经济学方法对创新投入的各个阶段作风险-收益比较:就风险程度来说,创新投入的阶段离市场越近,信息越是完全,风险越小;离市场越远,信息越不完全,风险越大。就投资的潜在收益来说,越是靠近市场,竞争越激烈,潜在收益越小。离市场越远,竞争越不激烈,潜在收益越大。归结起来,科技创新全过程各个阶段的创新投入的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都是由高到低的序列。

如果进_步将创新投入的潜在收益区分为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创新投资的阶段越是靠前,创新成果的社会收益越是明显,也就是创新收益难以收敛到哪个私人投资者。通常所说的创新成果的外溢性主要就是指此。创新投资的阶段越是靠后,创新成果的私人收益便越是明显。也就是创新收益能够收敛到私人投资者。这里讲的私人投资者包括企业性质的投资者。

上述科技创新各个阶段风险和收益的比较,指出了进入各个创新阶段的科技金融进入的方式和相应的金融创新的方向。

如果将政府财政的科技投入一起考虑,科技金融的投融资主体大体上有政府、银行信贷和金融公司。各自又有多种投融资类型。

从一般的投资行为分析,在科技创新的最前端,即知识创新阶段,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这个阶段投入的目标关注的是创新成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公共性。投入主体无疑是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主。而在科技创新的后期阶段,即创新成果进入市场的阶段,金融资本一般也会积极投入,这里起作用的是市场导向和明确的私人投资收益。这种投资行为分析是要说明在科技创新路线图的两端,投融资的主体基本上是明确的。而在科技创新路线图中的中间阶段投资主体不明确,需要科技金融进入。

科技创新的实践表明,在创新的中间阶段尤其是新思想新发现孵化为新技术阶段应该是最需要资金投入的阶段,现实中恰恰是这个阶段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原因是在创新的这个阶段方面创新收益开始向私人投资者收敛,政府不可能再承担这一阶段的主要投资。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离市场渐远,风险大,私人投资者存在风险厌恶,因此不愿意进入。显然,科技创新的这个阶段正是需要科技金融进入的阶段。这就需要引导足够的金融资本投入的阶段向创新的前期阶段前移,尤其是孵化新技术阶段。过去人们一般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活跃程度和创新能力。现在,在孵化新技术阶段集聚的金融资本数量将越来越成为判断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活跃程度和是否进入创新驱动型经济阶段的指标。

科技金融进入科技创新的前期阶段,无疑需要采取不同于_般的市场金融的行为,并进行金融创新。科技金融就机构性质来分析,基本上是两种类型,_是风险投资公司之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商业性银行。金融创新的方向就是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本主体依据各个创新阶段的风险-收益采取不同的进入方式。

由不同的创新阶段的功能不同所决定,科技金融进入各个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一是在孵化新技术、新产品阶段。依据科学发现产生的孵化新技术的新思想的项目多而分散,最终的成活率也低,但一旦成功效益非常明显。通常的投入方式是天使投资之类的风险投资。“天使”这个词指的是创新项目的第_批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在新技术、新产品成型之前就把资金投入进来。其投资数额不大,但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作用不小。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就出自这些天使投资。这可以说是科技金融的一种方式。但是面对多而散的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只是靠“天使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提出了提供集中性的孵化器的要求。孵化器投资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创新提供优化的孵化环境和条件,包括提供研发、中试、科技和市场信息,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和场所,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等等。由于孵化器具有共享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因此孵化器投资仍然需要政府提供一部分投入,这就是所谓的政府搭台。同时,孵化的新技术的项目需要明确的市场导向,其投资收益就有明显的收敛性,就需要企业参与孵化器投资。这样,依托孵化器建设就可形成政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平台。

二是在采用创新成果进行科技创业阶段。新技术、新产品被孵化出来就要飞出孵化器进入创业阶段。这个阶段或者是以新成果创新企业,或者是企业转向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这时需要的是创业投资。创业投资一般由风险投资公司提供,就如奈特所指出的:“在现代经济中新企业的创建和建成后企业的经营之间的分离的趋势很明显。一部分投资者创建企业的目的是从企业的正常经营中得到收益。更多的人则期望从建成后的企业的出售中获得利润,然后再用这些资本进行新的风险投资活动。”在现代经济中,虽然创业投资存在不确定性,但“相当多的且数目日益增加的个人和公司将其主要精力放在新企业的创建上。”[1]187在现实中也有不少生产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占领和扩大未来的市场,取得未来的收益,也进入孵化新技术的创新领域,直接进行孵化新技术的创新投资。虽然企业明知进行这种投资存在风险,但是企业进行的这种投资与自己的长期发展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企业可能理性地指导创新行为,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适应目的的手段,从而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只要能取得成功,_般都能得到高收益。

三是基于创新成果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即新产品逐渐成长为新兴产业阶段。这时候市场信息较为完全,不仅是科技金融,_般的市场性金融也开始介入了。在创新技术产业化阶段,风险投资就可以考虑退出了,与此同时银行信用融资成为主体。在创新成果产业化阶段,银行信贷方面也有个创新问题,如果说在此以前的创新阶段基本上都是以生产者、创新者作为信贷对象的话,这个阶段的信贷对象就应该转向消费者。原因是到这个时候,创新成果产业化并扩大其市场规模的主要阻力是缺乏消费者,就如现在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品等尽管其科技含量很高,如果没有消费者,市场不承认,其创新价值就得不到实现。

三、发展科技金融的制度安排

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活动也可以算作是科技金融,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为此有人提出了设立专事科技创新的政策性银行的建议。从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求来说,只有这些科技金融是不够的,更需要银行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在上述孵化新技术和科技创业阶段除了政府的孵化器投入外,风险性创业投资最为活跃,创司成为投资主体。进入的方式主要是股权融资。应该说,这些风险性的股权融资也属于科技金融。但是科技金融不只是这些,更为重要的是银行性金融资本也要介入进来。在这里无论是谁提供风险投资,不可能都用自有资金运作,都需要银行为之提供信贷。即使是政府建孵化器投资的来源大都来自银行信贷。从这_意义上讲,银行信贷作为科技金融仍然进入了孵化新技术和科技创业阶段,区别在于它是进入风险投资者那里,而不是进入具体的创新项目。需要进_步研究的是,银行信贷能否直接进入孵化新技术的创新项目。如果能够做到了,孵化新技术的创新活动将更为活跃。显然,所谓发展科技金融就是要求现有的银行性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都能进入科技创新领域。这就需要针对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的特性,以必要的制度安排进行引导、激励和培育。

研究金融行为,除了政府的政策性行为,其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市场导向,都要逐利,都重视流动性,即使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也不会改变。科技金融所要进入的科技创新阶段,越是往前端越是偏离金融的这种基本准则。为此设定的制度安排就是兼顾两方面目标:_方面能够使更多的科技项目得到金融支持科技金融目标,另一方面也要降低其风险,不影响资金的流动性。

科技金融有两个方面,_是直接的科技金融,基本上由风险投资家提供,涉及股权融资,以及相应的股权交易市场;二是间接的科技金融,涉及银行提供的信用。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即使是直接的科技金融。那些风险投资家采取股权融资方式参与的创新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银行提供的间接科技金融。因此发展科技金融,提供足够创新资金,需要推动金融进入科技创新的前端,支持风险投资和科技创业投资。

一般说来,鼓励科技金融进入创新创业阶段可以采取市场方式,如创新者的知识产权抵押获取银行贷款等。但从科技创新发展的规模和趋势看,只是靠市场方式发展科技金融是不够的,需要在制度安排上大范围发展科技金融。

在通常情况下,科技金融进入孵化新技术阶段很大程度上是被风险投资企业带进去的。目前的风险投资者有两类类是生产企业直接进行孵化新技术的创新投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进入孵化新技术的创新领域。其追求的目标是在创新项目中获取收益。另一类是专业的创司。这部分投资者为创新创业提供风险投资,目的不是追求做股东取得股权收益,而是追求股权转让收益,期望从建成后的企业的出售中退出,然后再用这些资本进行新的风险投资活动。这些风险投资者的存在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充满创新活力的原因所在。这两类风险投资者都需要科技金融的信用支持。

风险投资者参与创新和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固然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引诱,但其基本条件是得到科技金融的支持:_方面是能够得到银行足够的信用支持,另一方面是具备及时转移风险或者转移股权的通道。由此提出以下制度安排:

首先是为风险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机制,使投入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在孵化出高新技术和企业后能及时退出来进入新的项目,以保证风险投资的可持续。特别是进行风险投资的科技企业在年轻时就上市(或转让股权),不仅使风险资本在完成其使命后及时退出并得到回报,还能使科技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得到金融支持。这就提出了开放股权交易市场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开放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但只是靠已有的创业板市场不能满足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建立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为未上市或者无法上市的企业建立_个股权交易的平台,从而为风险和创业投资提供更为便捷的退出渠道,也为之提供规避和锁定风险的机制。

其次是为风险投资提供有效的银行信贷服务。银行信贷进入创新的前端环节确实存在风险,作为商业性银行存在风险厌恶无可非议,为引导和鼓励其进入就要为之提供相应的信贷担保和保险。就像为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而建立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那样,需要为进入科技创新前端阶段的科技金融提供担保和保险。由于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和公共性特点,因此对科技金融提供融资担保的不仅可以是私人公司(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投资担保公司。

第三是建立各类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多元投资主体都要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不意味着各个投资主体都去投资每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更为有效的投资路径是参与建立风险投资基金。这可能是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制度安排。其意义在于以创新创业基金这种机制去吸引社会资金。目前风险投资行为短期化,其进入的科技创新阶段靠后,其原因恐怕跟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太小相关。目前风险投资公司不少,但每个公司的规模都太小,规模过小的风险投资,决定了其进入与退出的阶段趋短。从国际上看,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大致可以有三方面:1.政府风险基金。2.资本市场上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种基金组织组成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3._些实力雄厚的公司通常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这类基金形成后,闲置资金、养老保险基金等不_定都进入银行系统,可以通过进入资本市场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甚至居民的小额投资都可以集中起来成为风险基金的来源。虽然政府会在各类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中起主导作用,但这块投资不能由政府直接经营,应该由商业化的公司来经营,也应该有回报,也有及时退出的要求。尤其要强调风险投资专家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专家选择风险投资项目和经营风险资本。这样,风险投资基金就可能在种子阶段、创业阶段和成熟阶段之间进行优化组合、分散风险。

发展科技金融的制度安排尤其要重视政府的引导性投入。政府对科技创新和创业项目提供引导性投入,可以带动科技金融投资方向。这就是罗伯茨所说的:“当社会正在向新领域迈进的时候,风险投资十分重要。有些国家采用政府风险投资,也就是政府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弥补缺乏私有风险投资机构的不足。”除了在基础研究阶段政府的投入作为财政性投入外,政府在创新其他阶段,即具有较为明显的投资收益收敛性的阶段,引导性投入有必要以公司形式运作,采取金融性方式,这也属于科技金融。政府对看准的符合国家目标导向的项目,政府投入与科技金融捆绑在一起可以增强金融资本的投资信心。与此相应,政府创新金融平台不仅包含政府财政投入,也可通过市场筹集创新专项基金,增强政府的创新引导能力。从我国目前的实践看,各地政府实际上都建立了政府出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但其实际的操作是“避险公司”。对这些公司来说就有个端正方向的问题。由政府职能决定,政府提供的风险投资行为更应该长期化,从种子阶段就应该进入,对风险投资起导向作用。

在我国科技金融还非常年轻,科技金融要能得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引进国际金融和创司。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科技金融的规模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和创司已经有丰富的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而且有较为成熟的参与科技创新的金融行为,可以为国内的金融企业提供科技金融的学习机会,从而加快科技金融的发展。

金融科技范文2

这是深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一个缩影。通过贷款贴息、天使投资引导、科技保险、股权投资等资助方式,深圳助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其中有许多先行先试的突破点,比如在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式上,深圳正拟以“拨改投”来实现财政资金的循环使用,创新出财政投入的市场化、高效率模式。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吴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结合深圳创投业发达和社会资本活跃的特点,深圳已形成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全链条金融服务。

26倍撬动力

深圳市市长许勤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科研资金的分配方式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核心内容之一,深圳市政府去年出台了《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目标直指财政资金的高效循环运用。

该方案提出,要尝试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业、保险业资源,引导天使投资和试行股权有偿资助等五项改革任务,建立无偿投入与有偿投入并行、事前投入与事后投入结合的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机制,以多元化组合投入方式,处理好政府支持与市场引导的关系。

2008年金融危机后,深圳市即成立了总体规模30亿元的创投引导母基金,以政府投入的引导功能和杠杆效应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吴优介绍,这个模式已基本成熟。目前签约了总计15.75亿元的10支子基金,其中母基金承诺出资5.5亿元,社会资本承诺出资145.25亿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高达26.4倍。

“我们将母基金模式复制到了全国60多个城市。”作为母基金主要托管机构之一,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东升说,这种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模式已辐射全国。

今年以来,深圳市计划每年从科研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以“拨改投”试行股权有偿资助,投资技术研发或成果转化项目,获得阶段性持有股权,并将回收收益用于滚动投资。

深圳市科创委主任陆健表示,此举不但不给财政添负担,还能将“一去不回”的拨款改为合理收益,实现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滚动支持。风险管控也将更多地依靠于监管银行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对项目的定期跟踪和及时评价,把专业问题尽量交给市场专业机构。

“深圳的创业投资环境之所以全国领先,就在于体制、机制的突破。”深圳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勇表示,一方面财政资金能以相对完备的风险和退出机制,让政府的投资行为最大程度地市场化,一方面又能提供隐性担保来高效撬动社会投资,一举多得。

全链条融资

“为了1亿元贷款,我跑了全国10多个大中型城市,到处碰壁。”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鲁先平说,轻资产企业缺乏贷款抵押物,他的新生产线因此迟迟无法落定,最终还是上海银行深圳分行给他无抵押、无担保放款1亿元,救了急。“深圳的金融机构对于高新技术的接受与宽容,少有城市能比”。

陆健告诉记者,针对企业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深圳为此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了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担保资金和创投引导资金、产业基金等全链条金融体系,来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成长。

针对初创期企业,深圳市政府出资3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以前述创投引导母基金来解决种子期融资问题。并且,还以参股方式扩大企业投资规模,以让渡受益权来引导子基金有效投向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

针对成长型企业,市政府成立企业自主创新信用再担保平台,对符合条件的3000万元以下、一年期以内贷款给予再担保,且其中信用贷款超过50%。

针对成熟期的大型骨干企业,市政府建立了企业互保政府增信平台,对“民营领军骨干企业”采取企业有限互保、政府有限补偿、银行自担风险模式解决中长期融资。

“互保金体系面向金额3000万元以上、期限3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陆健表示,给予增信和风险补偿,能让大型企业胸有成竹地走向国际化。

创投的聚集

王勇认为,深圳金融体系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创投行业的高度发达。“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高新科技区相比,深圳金融行业总资产近6万亿元,VC和PE企业近2000家,不少龙头创投机构都位于深圳。”

在他看来,深圳的创投业已经辐射全国,一批老一辈创投业高管早已在深圳活跃的创业环境中练就出了“火眼金睛”,对科技型创业团队具备极其精准的投资眼光,并将深圳的先进管理模式逐个移植到其他城市,形成了深圳创投业的独特品牌效应。

截至2013年,深圳的VC/PE机构注册资本超2800亿元,机构数量和管理资本额均占全国约1/3。

在创业板挂牌企业中,有深圳创投背景的企业占了四成以上;中小板上市企业中,该比例也接近四成。

孙东升进一步表示,创投机构还依据政府引导,创造性地对接了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强化“全链条服务”。

金融科技范文3

关键词:科技金融 模式 市场主导型

1 对科技金融的理解

科技金融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讨论十分盛行,而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则较少关于科技金融独立而系统的理论研究。

科技金融是什么,仍需阐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以下界定尽管宽泛,却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科技金融的本质: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是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

2 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结合国内外情况,科技金融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社会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政府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从整体情况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就是这种模式。该模式下的政府融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直接提供融资。尤其表现为特定行业(比如国防)科技创新的支持;R&D活动中的基础研究投入;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市场发展早期等。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失灵。

主流模式市场主导型模式又可分为资本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认为,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还包括创业风险投资市场。采取该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如下特点:证券市场发展成熟,具有较高流动性;有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创业风险投资活跃。银行主导型认为,主要的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机制是银行机构。采取银行主导型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银行是企业融资主要来源,间接融资占据企业融资主体地位;银行可以持有企业一定比例股份,处于公司治理核心地位,银企关系紧密。

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在实践中是值得一提的科技银行模式,比如美国硅谷银行模式和杭州科技银行模式。科技银行最早发源于美国硅谷银行,而当前全球有超过1.1万家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和创新科技公司是硅谷银行的客户。硅谷银行在投入上模糊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界限,在客户选择上联手风险投资机构,构建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平台,资源共享,同时建立专业团队,掌握高科技行业商业模式和产业周期,有效规避风险。杭州科技银行借鉴硅谷银行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建立起“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商业可持续业务发展模式,他们采用了专家联合贷审机制、单独信贷审批制度、科技企业价值发现机制等,都开创了国内先河。

印度的班加罗尔被评为全球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被誉为印度的“硅谷”,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印度政府将针对于该地区的风险投资的投资收益免税,并建立不同层次和性质的风险基金,包括国家风险基金、联邦风险基金和私营风险基金,为风险资本设立10亿卢比的基金。

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社会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亲朋好友和业务关系形成的社交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有着重要影响。该模式也称社会关系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主要采取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的方式。台湾的科技金融模式便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民间标会、质押借款等。据统计,台湾民营企业大约有36%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市场。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速度快、节省时间。

3 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强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弊端 近年来为促进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管理、激励企业创新河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发展的配套政策,比如《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等,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科技进步。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河北省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暂行管理办法》以及科技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等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此外,在税收方面,2009年出台了《河北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试行)》。

近年来,河北省财政科技支出绝对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相对规模比较平稳。表1列示了2006年~2010年河北省财政科技支出规模情况:

科技活动的核心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活动。表2列示了2008年~2010年间河北省的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河北省近三年R&D内部支出总体规模水平呈逐年上涨的趋势,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财政资金规模呈下降的趋势,财政资金占总支出的比重亦呈下降趋势。河北省的财政科技支出的绝对规模和财政资金对R&D的支持都是偏低的,而相对规模的全国排名也是出于中下游水平。

3.2 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但作用仍不突出 近年,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河北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2009年,河北省成立了创业引导基金,其初始规模为1亿元,以其为“母基金”,按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两种方式投入资金,转变了政府投入方式,杠杆效应明显。2011年由该引导基金代表省政府出资的“河北汉明达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河北国创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组建方案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复,成功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与组建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国家对每只基金参股5000万元,省引导基金代表省政府对两只基金各匹配5000万元,其余为社会出资。省引导基金直接和间接投资的企业中,已上市1家,拟上市6家。此外,省引导基金还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计划出资3000万元与转化基金共同发起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专项用于支持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转化。相关资料表明,到2011年年底,累计在河北省发改委备案的风险投资企业共有21家,其中有4家为国有独资企业,7家为国有合资企业,其他为民营企业。

但河北省风险投资起步晚,多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回报率不高,资本规模和数量与创业风险投资特点地区相比相差较大。资金来源单一,且回报率不高,失去对其他资金投入的吸引力,没能形成完整的风险投资网络,从而无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3.3 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壮大,但仍不健全 河北省信用担保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各类各级担保机构已达数百家,其中民营和县级担保机构数量众多,担保资金总额达到近百亿元。但由于社会整体信用体系缺失,银行资信封闭,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小且其担保品种单一,导致银行对其信用不认同,同时担保机构也难从金融部门了解到担保需求方企业资信状况。此外,由于担保行业自身以及各级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担保行业内外部补偿机制不健全,且由于其缺乏专业人才,很多业务开展不及时,大量资金闲置,盈利较差,风险巨大,无法充分发挥其对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持。

3.4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缓慢 首先,银行鲜有创新。为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要求商业银行设立科技企业的贷款窗口的政策,但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也较少有商业银行有针对科技企业的整套金融服务方案。其原因在于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银行安全性经营原则不一致,使其融资很难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对接。其次,科技保险不受重视,保险机构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科技企业的保险需求。且由于缺乏专业评估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定价,使得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取得融资难以顺利进行。

4 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河北省科技金融未来发展模式应为: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大力发展以银行和风险投资为主的市场主导型模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科技企业融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制定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总体规划,健全与科技型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着力改善民营科技企业在取得担保、创业基金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待遇。协助重点科技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并为其提供专业的融资辅导等。第二,强化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近年来河北省的GDP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借着打造经济强省的东风,经济发展,科技先行,财政科技投入应借鉴国内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并不断提高其占比,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全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第三,加强银行和其他机构合作,不断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制度,解决企业担保抵押品缺乏、融资信用不足的困难。建立科技创新信用担保体系,搭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融资信用担保桥梁。推进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进行合理估价。推动科技保险的发展。在积极创造适宜环境的基础上,设立专门为中小科技企业服务的科技银行,着力进行本土化的科技金融创新,比如专家审贷、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第四,重点发展风险投资。拓展风险资金的来源渠道,充分吸引来自个人、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外资本等各类资金,加大对风险投资的补贴,引导风险投资积极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科技企业,并规定风险投资企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形成完整强大的投资网络。第五,积极推动科技投入的多元化。积极推动租赁融资模式以及民间互助模式等多元化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以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科技出版社,2009年.

[2]杨勇.广东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0期:31~34.

[3]田云等.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41~43.

[4]唐晓娟等.河北省科技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第一期:13~14.

[5]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3期:72~81.

[6]肖泽磊等.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9月:6~8.

金融科技范文4

自2015年以来,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但尚未形成统一权威的定义。2016年3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作为全球金融治理的牵头组织在其的《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中,首次对金融科技作出初步定义,并得到普遍认可和引用。该报告认为,金融科技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新流程和新产品等。近年来,全球金融科技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状态。从国际看,据壹零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发生金融科技投融资事件1097笔,融资总额约为4360.9亿元,其中,我国金融科技融资事件615笔,占全球一半以上;融资总额约为3256.3亿元,占全球的74.7%。随后是美国和印度,中国、美国、印度三国的融资金额占全球总数的89.7%。从国内看,一方面,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加注科技砝码,打造全渠道、智能化新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系的金融科技公司快速崛起,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试水深度合作,如光大银行与360金融签署协议,将合作共建“数据共创实验室”。此外,有关数据也印证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据毕马威等机构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显示,中国有11家企业入榜,比2017年增加2家,总数仅次于美国的18家;前10位中有4家中国企业,其中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列前两位。新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金融科技也是如此。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新模式推广和新技术应用,可以简化交易流程,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空白,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和普惠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在当前打赢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大背景下,更要关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风险以及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首先,金融科技发展模糊了金融与科技的虚实边界,尤其是一些跨界经营的金融集团逐渐形成,这些机构不仅跨行业,甚至跨体系,呈现客户多、黏性强、规模大等“综合化”特征,对其如何进行综合性、穿透式监管,防止出现“多而不能到”等问题,成为摆在监管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其次,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等风险特征,而且通过科技工具和网络链接,还会将局部风险放大,滋生技术风险、道德风险以及信息安全风险,而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些风险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叠加扩散和蔓延释放的效应,导致金融风险管控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实践霍月红以的难度陡增。最后,金融科技的应用使投融资交易平台两端聚集了庞大的单体分散人群,而单体客户普遍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征,一旦交易平台资金链断裂,极易引发羊群效应,导致风险蔓延。

二、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实践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围绕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英国等国家的实践比较有代表性。英国。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果断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将金融服务监管局(FSA)拆分为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明确由FCA负责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举措。2014年,FCA推出“项目革新”计划,通过孵化器提供政策咨询,帮助企业熟悉监管政策,协助政府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便利。作为“项目革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FCA推出监管沙盒计划,适当放松参与实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监管约束,对未持牌机构给予“限制性许可授权”,允许其可在取得牌照前先行测试新产品,并声明不对测试活动采取执法行动。同时,FCA要求测试企业做好消费者保护预案,确保创新失败的风险可控。2019年3月,FCA任命了该机构的首位创新总监,体现了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和重视。为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发展,2016年,英国政府还了“金融科技加速器”计划,借此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对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趋势的理解和把握。美国。2011年,美国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成立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并明确网络平台等放贷机构统一受CFPB的监管。为了让消费者享有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2012年,CFPB启动了“催化剂”项目,通过发起“办公时间”计划、出台试验披露豁免政策与无异议函政策、发起“研究启航”计划等举措,掌握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动态,研判金融消费者面临的风险。2016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了“负责任的创新”计划,称考虑成立金融创新办公室,以对金融科技企业的产品进行审核,评估新产品在网络安全、经营风险等方面是否符合监管标准。2017年,美国政府了《金融科技框架》,阐明了对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前瞻性态度,提出将消费者放在首位、克服技术偏见、提高透明度、维护金融稳定等10项原则,并强调金融科技参与者应把这些原则作为参与金融科技活动的指引。2019年3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将就《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涉及金融隐私的《保障条例》和《隐私条例》修订展开意见征询,希望借此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澳大利亚。为有效平衡金融科技创新风险,2015年,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发起“创新中心”计划,主要包括成立数字金融咨询委员会、增强金融科技监管国际合作、加强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措施。2016年,ASIC提出监管沙盒框架,帮助企业理解评估机制,允许没有牌照的金融科技企业进行长达1年的业务测试,并根据测试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监管规则。为进一步促进高效监管,ASIC提出为企业提供非正式援助、开展技术试验、加强金融科技项目国际推介等重点举措,推动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新加坡。2015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实施金融科技生态建设工程,专门成立了金融科技署来管理金融科技有关事务,为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实现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和风险防范的平衡,2016年,MAS出台《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指引》,在准入方面,将应用申请严格限制为技术创新,在退出方面,设立了测试时间延迟机制,强调如果企业需要延迟测试时间,可在到期前1个月提出申请。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监管能力,2016年,MAS推出“乌敏岛”项目,与金融机构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合作。此外,MAS非常注重国际合作,与多国政府和当局签署金融科技合作协议,支持金融科技企业海外发展。梳理国际金融监管实践,能够发现一些趋势性特征。一是适度监管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既通过政策激励,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又积极完善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体系,努力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二是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共同原则,普遍把金融消费者保护放在金融科技监管的重要位置,通过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三是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英国推出的监管沙盒机制在很多国家得到应用,各国还通过业务指导、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沟通交流,进而提升监管针对性。四是金融科技监管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广泛通过合作,共享监管信息,共同研判金融科技趋势,促进本国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健康发展。

金融科技范文5

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呈现一定程度的循环往复,即周期性。特别是经济领域,任何逆周期措施的运用,只能在一定程度减低周期的波幅、缓解负面冲击的烈度,而无法从根本上消灭周期,经济危机的发生印证了这一客观规律。

经济周期的两大维度是产业周期和金融周期,而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亦存在周期,并与经济周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三大周期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同步?抑或交叉步?

科技创新周期加速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生了三次由重大技术创新活动引领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以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机器和化石能源(如煤炭等)取代了人力、畜力等,“蒸汽时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以电力与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标志,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诸多新兴产业。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internet of things(一切互联)等渐成大势,或许工业革命4.0帷幕已经拉开,当然这里所指的“工业”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泛称,而非狭义的制造业。

分析三次工业革命,推算出科技创新的周期大约80年到100年,并呈现加速度特征,而且科技创新的勃兴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与萧条期。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电力与内燃机,其研发与应用始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正处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因生产过剩而爆发的经济危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如信息技术,其研发与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正处于石油危机时期。这印证了突破性创新很难在原有的土壤上自发生成,必须“先破后立”,原有经济范式强势时,新的事物很难“化茧为蝶”破土而出;印证了非原创性的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周期影响较小,而只有突破性的创新才是周期轨迹和形态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创新周期是全景巨制,大开大合,展现出的是大模样。

各周期波动特点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仪表盘”,其趋势性变化具有导向意义,产业周期波动相当程度上型塑经济周期波动。基于到现阶段为止经济发展的研究,与第一、第三产业相比,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重要性不是指绝对比例,而是指代表性。工业GDP的增长曲线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大致相似,因此,产业周期分析可以工业单位为主样本。图1-4分别展示了美、欧、日以及中国过去50年工业GDP与通胀率(CPI)同比增加值的关系变化。

通过分析工业GDP增加值的变化趋势,不仅能管窥产业周期的波动特点,而且能大致反向推导出产业周期与科技创新周期的关系。从图1-3可以分析出1990年前后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拐点,工业GDP的增长速度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连通Internet的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即信息技术已从基础研究阶段向产业化、商业化阶段跃升,从而促使产业技术变革。

图4表明中国大约在2000年之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除人口红利等传统生产力要素推动的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之外,信息技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渐渗透到中国的工业体系中亦是动因之一。

大致比对科技创新周期和产业周期的时间序列,简单化后的结论是产业周期通常滞后于科技创新周期,产业周期的演进轨迹与科技创新异步。新技术产业化后,新兴产业启动、换挡、提速。由于盈利逐步兑现,企业开始增加投资,资本边际产出递增。但随着投资过度,新兴产业进入平台期,随后落入产能过剩区域,产业开始衰退。产业周期基本遵循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的经济周期规律,只不过时长比较而言较短,并依产业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周期性特质。典型的例子如石油产业的发展,20世纪初“石油时代”的来临,到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到世纪之交的二次创新和产业整合,再到其后以页岩气开采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而现阶段进入了化石能源需求不足、油价低位徘徊、新能源绿色能源替代战略推进加速等内力外力的“叠加期”,或许石油产业换轨,或许新产业降生。

另外,从图1-4可以分析出,工业GDP增加值的变化与CPI同比增加值的变化关联程度越来越弱,基本不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或比例数量关系,部分归因于人类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相互作用过程中生产活动规律的相对强健,部分归因于货币扰动导致价格体系失真,因此,金融周期须进入分析框架。

三种周期交叉步关系

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是产业革新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产业发展构成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在实体经济之外,还有虚拟经济的存在,即金融体系。那么,金融体系是否存在周期?它与产业周期以及科技创新周期的关系又怎样呢?本文选取股市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金融周期的波动规律。图5-8分别展示了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股市波动情况,以及与产业周期的关系。

从图5-8可以看出,金融市场存在循环交替的周期性特点,可以分为短波,也可以分为长波,一般认识是随着经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金融市场波动的次数和程度应该是“双降”,但现实却是周期波动的次数和烈度均未降低,周期性波幅更未能被有效熨平。

以时间为轴将三个周期进行比对发现,工业GDP的变化与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并非重合,而是异步,即产业周期与金融周期并非重合,而产业周期又滞后于科技创新周期。因此,这三种周期并非同步关系,而是交叉步。一方面是由于三者的行为模式本不相同,生产行为、金融活动和科技创新均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另一方面与自然界规律和人类活动的规律相契合,即共振性冲击的有效规避,若三个周期重合,形成共振,那么,则正向或负向的冲击力会十分巨大,超出预期。

显然,科技周期、产业周期、金融周期存在不一致性。当经济处于复苏期时,产业部门边际产出上升,回报上升,经济呈现良好态势;产业部门边际产出进一步上升,实体经济增速稳定,经济进入繁荣期;见顶之后的唯一方向是下行,由于产出边际回报递减,产业部门边际产出下降,导致产业部门回报低于金融部门,实体经济进入衰退期;当资本追求高回报由产业部门流入金融部门,将进一步加剧产业部门回报下降,加速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大规模资本流入金融部门,极易助长金融投机、加高杠杆、复杂衍生品的过度使用、道德风险等一系列行为,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特别是以超量增加货币供给甚至负利率等非传统方式来刺激经济发展时,金融不仅没能使缺血的实体经济获得资源补给,反而是自身养分的不断增加,营养过剩尚是小事,反身性催生的泡沫继而破裂才是大灾。

QE(量化宽松)这一货币政策创举,初衷是以货币为载体托起经济之舟,但问题是实体经济处于衰退甚至萧条期,回报率不高,新增的货币必然粘在金融部门或者商品领域,无形中吹起了金融泡沫,推高了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泛滥而实体经济流动性枯竭,而货币的持有者没有意愿投向实体经济,除非实体经济已经显露出复苏的迹象。金融活动无形中成了经济活动的“放大器”,使得实体经济“好时愈好,坏时愈坏”,经济的周期性特征并没有因为林林总总的金融“逆周期”政策措施而消失,反而依然故我。

金融科技范文6

关键词:科技金融创新 科技银行 风险控制

1 科技银行概述

在现行的科技贷款体系中,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的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由于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定位、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要求,使得当前科技贷款的主要缺口是中小科技企业贷款缺口。科技银行的服务对象为高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等金融支持,解决其科技贷款难的问题,以促进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一些科技银行也向非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其主要服务对象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一些科技银行在实际经营中,也向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发放贷款,而这些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投资对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科技银行是主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2 科技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作为专业性银行,科技银行二十世纪后期首先在欧美国家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对金融的需求不断增加,欧美的发达国家创业风险投资高度发达、科技资本市场发育较好、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创新活跃、竞争充分、风险控制有着良好的基础,这些因素成就了科技银行的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好的科技银行当属美国的硅谷银行。总结硅谷银行的经营策略和河北省具体的金融环境,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第一,与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共享共赢。硅谷银行通常将网点设立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附近,还是200多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股东或合伙人,与这些机构共同编织了一个关系网络,共享信息,开展深层合作。第二,专注某一领域,以专业的团队尽职地调查规避风险。硅谷银行集中投资于最熟悉领域。在决定是否进行信贷服务前,银行的专家团队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周详的调查,包括管理层、上游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历史、业绩、财务公司、法律顾问等。第三,知识产权抵押。知识产权定性而不是定量抵押。硅谷银行会根据协议,如客户无法还钱,则公司的技术专利将归银行所有,或将知识产权卖掉后款项归银行所有。自2008年至今,我国的科技银行也在探索中谋求发展。比如2009年成立的杭州科技银行和中关村科技银行,2010年成立的中国农业银行无锡科技支行,2012年有浦发银行和硅谷银行各持股50%成立的浦发硅谷银行等,这些机构的成立,在实践中探求科技银行本土化之路,也同样给我们很多启示。杭州科技银行采用“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的运作模式,以基准利率向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机构对企业实行优惠,同时政府则给予风险补偿和激励;他们组建由行业专家、担保公司、风司专家组成的“科技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重大信贷项目和业务的信贷评审;与拍卖公司或申贷企业的竞争对手合作以降低风险。

3 河北省科技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近年来河北省的GDP一直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也同时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但科技金融发展仍很落后,整体投入少、鲜有创新。发展科技金融,重点应是进行科技金融的创新,建立科技银行即是创新之一。第一,优势(Strengths):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金融资本雄厚。河北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

《河北省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暂行管理办法》以及科技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等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2010年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38.57%,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新设小额贷款公司43家、村镇银行6家,实现了县域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10年末,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5.90%,同比提高9.7%。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4.68%,比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河北银行的“联保贷”、“动产贷”、“合同贷”等多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金融支持。201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563.8亿元,比年初增加3488.9亿元,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144.0亿元,比年初增加2423.0亿元。第二,劣势(Weakness-

es):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担保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不成熟。当前全社会的信用评价体系相当不完善,同时针对科技项目和科技产品进行评估的中介服务平台十分缺乏,而银行本身不具备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能力。河北省的信用担保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各类各级担保机构已达到数百家,其中民营和县级担保机构数量众多,担保资金总额达到近百亿元。但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小且其担保品种单一,担保行业内外部补偿机制不健全,且由于其缺乏专业人才,很多业务不能及时开展,致使其大量资金闲置,盈利情况较差,风险巨大,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担保行业对于科技和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风险投资的前期发现和推动功能的发挥是决定商业银行后期能否投入的关键因素。风险投资总量不足。相关资料表明,到2011年年底,累计在河北省发改委备案的风险投资企业共有21家。河北省风险投资起步晚,多以政府投资为主体,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其资本规模和数量与创业风险投资重点地区相比差别较大。由于资金来源单一,且回报率不高,使其失去对其他资金投入的吸引力,没能形成完整的风险投资网络,从而无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第三,机会(Opportunities):科技成果丰硕,中小科技企业发展迅速。2011年河北省开展的R&D项目共计22603项,有效专利数为33813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为4400项,共完成技术合同金额26.25亿元。2012年度河北省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自然科学将增加13.9%,技术发明奖增加40%。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不同发展模式、不同服务方式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对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之前,河北省有秦皇岛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等4家技术转移机构被批准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2年11月科技部下发通知,批准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4家技术转移机构被批准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河北省中小企业已达22.7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9000家,总收入1609亿元,销售收入1574.35亿元,实现销售利润59.08亿元,上缴税金约68.36亿元。2010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616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8%,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0.58%。科技企业拥有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产品,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具有创新数量和效率优势,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四,威胁(Threats):科技企业规模较小等特点所限和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科技投资风险较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都具有高风险,企业贷款需求急,频率高且管理成本高,企业发展历史短、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较低。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发展前期,银行难以评估其价值和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知识资本占比较大,将其向银行进行抵押,价值难以估量,会引起科技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其资金需求往往数量不大,但时间紧,便利性要求高,而商业银行对于资金需求的层层审批机制手续繁琐复杂、时间长,尤其是临时性资金需求,正常银行审批很可能会错失企业的市场机会。根据《商业银行法》,我国的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不允许做股权投资;要求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4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在河北省以何种模式建立科技银行,初步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依托现有的本土银行,建立比邻科技园区的科技支行。河北省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地区商业银行,比如河北银行等,比邻高新科技园区建立科技支行。由于临近园区,便于吸收存款,也可以建立与园区合作的联动机制,同时可以实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和财务情况,有效控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同时很多科技园区在选择企业入驻的时候往往已经进行了筛选,银行在以园区内企业作为贷款主要对象时,即开始了对贷款的第一轮风险控制。同时,科技支行虽非为独立法人,但应保障其独立经营权限,形成自身独立的特色,使其经营特点优于在银行内部设立单独的科技贷款部门,有利于科技支行进行开拓性的金融创新,当期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时,可以做到应对自如。而对于科技银行的人事任命,可以更多地考虑有创业风险投资和科技投资背景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第二,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并建立专家库,为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建立与政府财政部门、科技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园区机构等的资源共享。科技银行应积极开展与科技部门的资源共享。与此同时,银行应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建立自己的专家团队,在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的环境中,积极发现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通过建立专家团队,凭借其对科技企业成长规律的深刻理解,并对产业的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地控制融资业务风险,并为客户提供其需求的金融服务。同时,由于科技领域广博丰富,科技银行可以效仿硅谷银行,考虑行业特点和自身能力,选择某些专业领域进行专门投资。第三,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合作,开发投贷联动贷款、银保联动贷款、网络联保等新型融资产品。投贷联动贷款是一种基于银行与VC或PE互动基础上的贷款模式。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VC或PE提供担保。如此,企业获得融资;银行降低了风险;VC或PE增加了获利的可能性。银保联动贷款模式是一种基于银行与担保机构互动的期权贷款模式。银行对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担保公司取得企业的认股权(期权)。科技企业还可以组成联合体,向银行申请网络联保贷款,不需抵押,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共担,每个企业承担的还贷金额不仅是自己的贷款本息,还包括了联合体整体的贷款本息,当联合体中有任意一家企业无法还贷款,联合体其他企业需要共同替其偿还所有贷款本息。第四,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在科技银行及其风险补偿机制建立之初,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仿效杭州市政府对于科技银行的做法,比如财政向企业提供40%的贷款利息补贴,并给予为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担保费补贴等。政府这一阶段,应积极扮演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接力者的角色,减轻银行的运营成本压力。科技银行应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补贴,并将补贴纳入风险准备金池,建立长效风险补偿机制。

以上提出的只是一些初步设想建议,河北省科技银行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和论证。

参考文献:

[1]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科技出版社,2009年.

[2]赖建平等.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及对策[J].开放导报,2009年第4期:84-87.

[3]雷海波等.我国科技银行发展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年第23期:35.

[4]李希义.当前国内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第2期:64-65.

[5]吴秀婷.科技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初探[J].现代商业,2010年第5期:32.

上一篇医疗服务

下一篇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