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差异化发展;存量规划;以人为本
一、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战略基于促进城镇化方式的全面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增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宗旨。
具体来说,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动力机制上,要实现从重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为主向重视城市经济为主的转变,保持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与均衡发展;在发展重点上,要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向重视功能、作用扩张的转变,不可偏重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城市的职能和质量上,发挥其在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水平、与农村优势互补的巨大作用;在空间形态上,要实现只把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转变,大力促进城市群的出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求城乡规划回归到人的本位,以提供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为根本目标。规划师需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注重人口规模转向注重人口结构分析和人的需求研究,从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向全面关注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居民及留守人口的社会需求,并以人的视角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不仅仅是规划目标理念的转变,还会涉及到空间话语体系的变革。
(二)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
在经历了空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先发地区的城市空间框架基本拉开,而环境、社会、文化及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传统专注于空间增长的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以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要逐渐向统筹经济、社会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路径转变。城乡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价值观转换。
(三)规划的主导范式向存量规划转变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城市发展道路急需由粗放式、资源高消耗式增长向内涵式、资源集约式发展转型,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与提升品质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城乡规划的空间要素从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转变,增量和存量规划并重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的必然选择。
(四)规划的工作方法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
面对日渐成熟的建成环境和复杂的城市问题,规划的工作方法需要从粗线条式规划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梳理和再利用,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挖掘,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优势资源要素的判断和整合,达到城市功能提升、品质改善、特色重塑和多元包容的目的。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措施
(一)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
1、低环境冲击发展,构筑安全友好的城乡生态文明关系
首先,要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基底,强调区域层面的生态协调和生态管治。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水资源地及基础设施廊道等限制和禁止建设区域。在次区域规划中(如城市群规划、都市区规划)将省域层面的空间管制要求进行细化、落实,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职能的限制,按照监管型、调控型、协调型和指引型四种不同类型,分类落实空间管制内容、方式和部门,制定统一、可实施的规划管治措施,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构筑区域整体低环境冲击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将人类文明融入生态文明中,强调对生态空间的关注和友好利用。以绿道为例,通过绿道对生态空间的串联和对环境、游憩、文化与经济多元功能的承载,建立生态空间和人居空间的联系纽带,将人的休闲活动引入生态空间,让公众关注生态空间的保护,且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2、以县域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
县域层面的规划需要协调好以下五种关系:
①协调好城乡规划(坐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的关系。
②摸清城乡资源本底,开展完整的城乡空间资源评价,并形成县域空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六线”空间管制,保护好基本农田、水资源、生态林地、自然保护区及历史文化遗产等。
③统筹县域三次产业空间布局,优先确定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和农业养殖区等第一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区的选址和规模,促进产业有序集聚。
④建立由“中心城市―中心镇(县域副中心)―一般镇(城镇组团)―中心村(农村新社区)―基层村”构成的完整城乡居民点体系,并以此作为城乡人口分布和设施安排的依据,打破传统“就城镇论城镇、就乡村论乡村”的封闭型二元规划体系。
⑤为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保障。一方面在城镇的各类设施标准、容量与布局规划上充分考虑服务乡村的要求,体现“以城带乡、城乡共享”的理念;另一方面明确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及社会服务等设施向乡村延伸的方向,为实现“自来水下乡、垃圾进城、公交到村”的城乡设施一体化提供规划保障。
(二)应对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探索存量规划模式
目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是量大面广且日益成熟的城市建成区,规划主导范式开始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总体规划修改实践中,已经普遍遇到上述问题。其基本的应对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间框架里,通过中观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秩序的梳理,以及优势战略资源的整合、重组,达到功能、品质和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当前阶段,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素有待从适建土地空间向优势战略资源转变,总体规划的空间视角也有待从分立向统筹、从宏观结构向中观秩序转变。
(三)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1、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空间话语体系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认识和规划城市,以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规划构思。而这正是城市设计的优势所在。国内的城市设计需要从过去的重形态、轻功能,重蓝图、轻实施,以及重设计、轻研究向基于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功能安排与设计转变。
新时期城市设计的编制理念包括:①人性化―以人为本,基于人的需求进行设计;②特色化―注重对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③现代化―包括设计理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和设施现代化。城市设计的编制重点包括关注实质功能、关注细节品质、关注文化特色及关注城乡整体空间环境的构筑。
2、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低碳生态社区是在“低碳经济” “低碳社会” “低碳城市”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指通过碳排放量来衡量城市社区的生态状况,通过一系列减碳、固碳的建设及技术手段,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与生态社区相比较,是一种可以相对量化的城市社区发展标准。通过用地、能源、交通、绿化、建筑与管理等综合手段,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和能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许复新.论新型城镇化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J].中国发展.2013(04)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淮北市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58.6%,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与我省合肥、芜湖等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地、矿统筹发展不够,城镇化的质量不高;中心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度不够;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尽完善,承载能力偏弱;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市矿统筹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城镇化内在质量,构建以相濉主城区为核心,以临涣、百善、南坪等镇为基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单位的城镇格局,引导和推进主城区、濉溪县、中心镇、一般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协调、一体化发展。1)在地、矿统筹上,淮北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强化地矿统筹,统筹地上建设与地下资源开采。主城区重点治理东湖、中湖、南湖、相湖、乾隆湖,以绿道为串联,形成五湖连珠的生态公园;濉溪县城向东拓展尽量避免占压杨庄煤矿资源,向西发展应与刘一、刘二矿煤炭开采相协调,逐步治理塌陷区,形成以休闲娱乐为主,调蓄、水产养殖为辅的西部生态公园;市辖三区及濉溪县下属各镇,压煤村庄应及时搬迁,煤炭开采要反哺塌陷村庄搬迁安置,按照城市居住区或美好乡村的标准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2)在规模结构上,到2015年,城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区面积达到9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5万,建成皖北区域性大城市。形成主城区———开发区新区———县城———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为梯次的城镇结构体系,从而扭转城镇规模普遍较小、人口集聚程不高的不利局面。3)在职能定位上,主城区和濉溪县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筑交通同网,生态共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使其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中心镇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强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乡镇经济,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农村地区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和环境优美的优势,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产业构筑上,以市开发区新区、龙湖项目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和杜集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载体,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通过两者之间的有序互动和协同发展,加快产城相融,实现产城一体。不仅要把产业发展平台建成产业集聚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区域,更要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平台和城市之间的互促互动,为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规划引导。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强化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
2.明晰城镇之间的产业分工。
坚持以产促城,以产兴城,用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布局跨行政管辖区域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坚持错位发展,明晰产业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形成主城区和各乡镇之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
把城乡一体化与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乡村,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乡村,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一体化和同城化,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4.完善土地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注重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科学制定村庄合并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时序安排,避免大拆大建,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主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村庄居民点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指标分配机制,保障区域协调发展。
5.创新投融资体制。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镇化;组团;政策
当前,大庆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大庆市各项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政府如何支持城镇化建设,如何通过规划和市场的力量合理配置资源,这是大庆市面临的新课题。
1 大庆城镇化现状概况
大庆市下辖五区四县,现有58个乡镇,477个中心村,2548个自然屯;2012年末市域总人口为32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95.23万人,农村人口124.98万人。
近些年大庆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较高,到2012年末城镇化率已达到60.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全国排名第32位。
虽然大庆市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市区城镇化水平大于80.0%,四县城镇化水平不足30.0%;城镇规模偏小,全市58个乡镇中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的仅有4个;城镇化推进区域复杂多样,包括城中村、近郊区、矿区、农区、林区、牧区、工业区等;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不强,作为主要转移城镇化人口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15.3%;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推进城镇化的户籍、土地、财政等方面制度没有形成。
2 城镇化空间体系构建
积极构建城镇化组团发展模式,提高市区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四县特色组团城镇群,扶持重点推进乡镇和示范新村开发建设模式,构建大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塑造“1+4+8+16”城镇化战略布局,即打造1个核心区、做强4个组团县、发展8个重点镇、高标准建设16个示范村。
2.1 打造1个核心区,全力建设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2.1.1 优化提升主城区。坚持国际标准、现代视野和人本理念,构筑承载现代化国家化硬件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为城镇化提供发展空间。
2.1.2 发展壮大庆南、庆西、庆东、庆北四大新城
庆东――滨水新城。以三永湖、青龙湖、湿地、铁路客运东站周边开发为重点,建设龙凤小镇、湿地公园、阿斯兰小镇等精品项目,打造大庆靓丽城市门户。
庆南――产业新城。重点发展红岗新区、大同新区和林源新区。打造工业区与生活区有效分离、合理衔接、互动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的南部工业新城。
庆西――生态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红色旅游为抓手,与庆东、庆北、庆南新城错位联动发展,形成庆西新城的核心优势。
庆北――现代新城。重点发展兰德湖周边地区、空港地区和春雷地区。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现代宜居、金融商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2.1.3 加快建设高新、经开、林源三大产业园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新城为重点发展区域、三大产业园区支撑的现代化国际化空间格局。
2.2 做强4个组团县,强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2.2.1 肇州组团。形成以粮食为基础,做精做深农畜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建设全省县域工业重点县、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农牧产品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
2.2.2 肇源组团。形成以铁路、港口为依托,壮大粮深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打造龙江重要的粮食产销和物流基地。
2.2.3 杜尔伯特组团。形成以生态为主导,大力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旅游业提档升级,建设中国优质奶牛养殖基地,打造民俗旅游名县。
2.2.4 林甸组团。形成以地热为引领,积极发展温泉旅游、温泉果蔬、温泉地产等产业,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国温泉之乡。
2.3 发展8个重点镇,提高重点镇城镇化质量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连接城乡、辐射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规划期间,在市域内启动喇嘛甸镇、龙凤镇等8个重点推进城镇化乡镇的建设,将位于乡镇镇区附近的村屯整体并入镇区,进一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增强集聚,为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创造条件。
表1 重点推进乡镇产业发展一览表
2.4 建设16个示范村,强化新村引领示范作用
以改善民生,为解决“三农”问题寻找新的突破口为目的,规划期间,将以建设16个示范新村作为城镇化重点,在“农民自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旅游拉动”四种推进模式的带动下,吸纳附近村屯的农村人口,变中心村为社区,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业发展产业化、农村建设城镇化目标,通过以点带面,助推小城镇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3 城镇化政策扶持
3.1 实施扩权强域改革
一是,强县扩权:对四县通过扩大县政府的行政权力,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增加自;二是,扩镇增容:将镇区周围村屯并入镇区,扩大城镇集聚辐射能力;三是,改乡建镇:对市域内9个符合标准要求的乡,升级为建制镇;四是,撤村改区:将主城区内建制镇、区政府所在地镇、村及各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及整乡城镇化试点乡镇和示范新村社区化。
3.2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一是,加强居住证管理制度,持有居住证的人口享受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选举权、就业权、免费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同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二是,继续放宽落户政策,全面放开中心村、一般乡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区县政府所在地、重点推进乡镇落户条件,合理设定主城区落户标准;三是,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四是,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员社会保障体系。
3.3 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制度
通过加强城镇用地宏观调控,平衡城镇土地配置,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服务、管理功能来对土地使用进行改革。
3.4 改善财政投融资体制
首先,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其次,推行“镇财县管镇用”的财政管理;最后,出台财政优惠政策。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新区;生态;规划
当前哈尔滨市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建设的阶段,尤其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战略实施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东部地区原为哈尔滨的老工业地区,其发展水平略显不足,使城市整体失衡。故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东部地区统筹开发改造”的又一项战略性决策,对于拉开城市骨架,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城市载体功能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以往新区的发展建立在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传统模式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三透”现象,即透支环境红利,透支土地红利,透支人口红利。目前这种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新一轮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以下,笔者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大哈东地区规划编制中,尝试由传统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向生态方向转型的构想,期望从战略、综合、前瞻的角度,对老工业基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大城市传统工业区结合周边广大市郊加快城乡统筹,实现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提供一些分析方法和思路。
一、新型城镇化对城市新区建设的要求
(一)注重规划引领,将低碳、生态的原则全面融入城市新区规划研究和编制阶段
在新区规划研究阶段,按城市生态规划的技术和方法,如生态诊断、生态承载力分析、土地敏感性分析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等,对新区生态本底进行全面调研分析。从碳源和碳汇对新区碳本底进行调查,实施碳盘查,编制碳排放清单。
在新区总体规划阶段,按节能减排和增加碳汇的要求,合理确定城市新区发展战略、性质和规模、空间形态及土地利用形式等内容。从新区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住房保障与生态社区、能源高效利用、综合防灾减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固碳措施等方面入手,确定城市新区总体规划策略。
(二)注重产城融合,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近年来各地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些新区因缺乏科学决策,在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鬼城”、空壳城市。城市新区不是为城建城、为城造城,更不是忽视或削弱现代产业发展,而是产城融合、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既注重“城”的建设又注重“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这要求新区建设要优先考虑就业导向,综合新区资源、环境条件和劳动力特点来选择产业,更加注重以就业为核心来布局产业,在城市规划中将产业与就业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和“集约、集群、集成”的发展产业。
(三)注重提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体现现代城市规划的生态策略
城市新区要依托老城,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创新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大新区资金投入,保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道路、绿地规划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区无机动车“绿色”通道,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防止在大规模城市新建中,毁掉独具特色的植物生态环境和大地景观。
(四)注重群众利益,实现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新区建设中以中小城市为主体,依托县城和镇区,把握以下原则,一是依托原有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和农民创业园,将其打造成为农民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载体;二是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变,粮食不减产;三是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权益,不以农民放弃土地为身份转换、享受城市政策、城市公共服务的条件,让群众利益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有保障、得实惠;四是坚持公众参与,组织引导群众,以完善的规划、优美的环境、宽松的就业平台和优惠的安居政策,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二、城市新区规划编制的技术体系生态转型
大哈东地区范围又涉及3区、1县、14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既含有部分城市老城区,又包含广大农村地区,总占地面积1708平方公里。大哈东地区的发展是在城市远景规划和新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的过程中,在更加关注城乡统筹和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同时按照新战略的部署,在东优过程远未全面展开,为进一步优化东部地区,需要加大力度的情况下,在大规模治理松花江、阿什河等生态水系基础上,尤其是“决战阿什河”规划和治理方案的制定,使大哈东地区的开发应与江河治理、生态保护利用与开发相结合。道外区和香坊区在面临新战略快速发展的机遇下,分别提出了打造道外新城和香东新城发展战略,大哈东地区发展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上提出的。
大哈东地区的科学发展可以为城市未来建设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借助省市共建政策的机遇,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土地红线”、“政策红线”双重瓶颈制约,利用城区东扩吸引各类经济要素集聚,优化人口、产业、绿地、居民点等方面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实现区域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目标的生态转型
1. 产业发展目标
将大哈东地区建成世界避暑疗养中心、东北亚商贸物流中心、黑龙江省现代高科技农业试验基地、哈大齐走廊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和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以东北地区特色农林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制造业、集聚现代综合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休闲疗养度假旅游、生态农业和高科技农业。形成商贸物流基地、新型工业基地、高科农业平台、娱乐疗养胜地。
2. 生态建设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格局中的组织作用;强调协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的合理布局;强调空间集聚,体现集约发展;强调资源共享,实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结合大哈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建立“城市组团+绿色廊道+特色小镇+生态控制区+农民新居”圈层式的生态空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乡生态复合区。
(二)推进生态转型的规划编制路径选择
1. 在生态承载力分析下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
在对大哈东地区进行预测时,主要从生态环境容量、土地利用条件和建设用地需求三个方面考虑,分析了八个要素,初步确定大哈东地区建设用地的控制规模。最终确定,大哈东地区内建设用地总规模为430.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25%。2030年,大哈东地区总人口438.5万,其中城镇集中居住人口409.5万,农村新居人口29万人。
2. 空间发展生态化引导
在空间上突出“绿色、生态、和谐、便捷”的概念,以注重城市空间环境的质量、生产及生活的便捷、居民的生活舒适为出发点,强调工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与环保、环境的适宜居住性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构建“两带,四轴,三城,十园”的空间结构,通过长江路、同三高速公路等四条轴线联系贯穿各个居民点,用组团间的楔形绿地分隔,形成“廊道贯穿,组团布局”的田园式总体空间形态。
3. 交通发展生态化引导
交通规划采用3D理念,即:TOD(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道路交通组织)+POD(以人为导向的“半小时交通圈”) +GOD(以绿色开放空间为导向的道路设计)。以交通发展引导地区向多中心、组团式、紧凑型协调模式发展,依托交通轴线把各个组团串联起来,重新整合区内的村镇,形成“点-轴”的空间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阿什河和长江路的优势,营造新区发展的绿色生态背景。
4. 统筹城乡居民生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居民生活,重点建设城市组团和特色小镇,有计划的规划农民新居;统筹城乡各项设施,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均等化和全覆盖。
三、结语
城市新区的建设只有在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框架下才能使城市空间和产业得以更好的延续,类似大哈东地区这种传统工业地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谋求发展,必须要注入生态发展策略,以便其实现城乡一体、产城一体、城乡共赢。
参考文献:
[1]林昆勇,谢鹏飞.新型城镇化时期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研究[J].城市,2013(06).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镇规划;管理;建议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推动着现代化的进程,这也是一个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城镇化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在城镇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绿油油的草地,城镇化本身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要想完善发展城镇化就一定要解决号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问题,使城乡机会均等以及让城乡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城镇化在发展进程中,必须协调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平衡,城镇化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必须保护古代建筑,传播文化。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肯定是长时间发展的过程,既要遵循科学原则,逐步有序,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谓的新,就是指要坚持科学的方向,共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中村镇规划建设的工作重点
1.1 突出发展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加强城镇中心的建设,对于带动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中心城镇建设,不断拓展城镇骨架,引导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通过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商贸物流发展,增强中心城镇的集聚能力,服务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经过多少年,人口规模增长到什么数目,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多少公顷,村镇建设发展以改变镇容,改善环境,塑造亮点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城镇实施开发建设,实施居住、休闲、商贸、工业分区。计划多少年以后完成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在镇区主干道实施改善镇容镇貌、道路维修、自来水改造、垃圾处理场、联合联建住宅小区建设为重点,拉通断头路,拓展集镇骨架,完善集镇功能。适时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过几年以后,完成对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通过招商引资,沿线布局3-5家骨干企业,打造镇域工业经济的支撑企业。
1.2 建设美丽幸福新村
以高标准建设好新农村聚居点和综合体,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镇域范围内实施“五改”、“五通”工程,五改就是指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房,五通是指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通宽带。建设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文化活跃、社会稳定的新农村。切实加强村民聚居点整治。突出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大力实施以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境卫生、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环境美化。计划经过多少年,在什么年份完成多个居民点村庄整治,形成多个样板区,经过发展,基本上完成居民点的整治,镇容村貌、卫生明显变化、改造农村危房,结合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理等项目,通过迁村腾地,新增耕地,引导农村居民向规划聚居点集中建设。加强村庄道路建设。建设通村道路,完善村内道路网,村庄主次干道硬化率达一半以上,通村主干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完善给排水系统。镇域农村村庄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做好水源地卫生防护、水质检验及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步伐。聚居点内排水以明沟和暗渠为主,普遍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双层沉淀等简易设施,有条件的地方铺设排水管道,采用氧化沟、生物塘、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集中式处理污水。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完善。村委会、文化活动场所、商业服务等建筑结合公共活动场地统一建设。村级组织办公和村民议事用房,文化活动场所、便民超市、村级卫生室等设施统一设置,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带头和辐射作用。
加强绿化建设与生态保护。镇域绿化覆盖面达一半以上,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常绿植物,利用再生能源取代燃烧柴草,利用太阳能、沼气等天然能源和再生能源,减少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公用水池定期维护,及时清淤,保持水面洁净。保护植被,严禁乱砍乱伐,防止水土流失。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2.1 加强规划管理。
根据总体规划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修订和完善村镇发展规划,形成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衔接配套的完整的规划体系。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即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和“一书一证”(即选址意见书、乡村规划许可证)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工作机制。加大对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对随意改变规划造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2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管理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如何融入城镇的问题,必须把农民的意愿和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以就业为支撑,有服务来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农民的就业、住房、福利、保障等问题,促进农民变居民、农村变城镇,使农民顺利融入城市,真正过上城市生活。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是投入。广辟门路,建立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为主,国家、地方、企业等共同投资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突出抓好以环卫、绿化、道路、给排水、小区为重点的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改村镇环境,提升村镇品位,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2.3 坚持建管并重
村镇可持续发展一靠规划,二靠建设,三靠管理,强化建设管理是建设好村镇的重要环节。管理工作要突出三大内容,即规划管理、村容镇貌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行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完善村镇建设的成果。
3.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到位。镇应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
结语: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拉动国内需求的最大动力,发展城镇化进程可以高效的激发城镇消费能力和投资潜力,总理提出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美丽幸福村镇,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地位无可替代。在以后长期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仍是发展的重点,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守相.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 社科纵横. 2014(02):09-11
[2] 钟群英.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模式初探[J]. 科技广场. 2013(11):22-25
[3] 宋正富.职业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巨大引擎[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06-08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6
[关键词]新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大区域规划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36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1 规划设计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1 城镇化进程中规划设计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虽然城乡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上还是让人担忧。进一步提升经济水平,更高程度地实现人民富裕、生活美满,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地提高城乡的规划管理水平。在新形式下,城乡规划管理已经成为必须走的一步,也是需要着重进行的工作。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人们不能盲目地急于求成,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并正确地把握规划管理权力下放和统一的关系。在新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规划与管理必须稳扎稳打,做好设计,管理好规划,将规划转型问题做到位。
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进行探索必然会走弯路,碰墙壁,而杂乱无章的建设也会适得其反,达不到人们的预期目标。在转型规划中,人们必须结合政府进行合适的规划设计,了解政府的意图,结合城乡的实际发展和开展设计工作,继而进行合理的规划。由此可以看出,结合城乡发展进行规划,是政府建设决策的基础性工作。科学有效、合理有序地进行城乡规划的设计更是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合理地开展和实施规划设计工作,对城镇化建设做好宏观调控和针对性的指导,科学、规范的城乡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人口布局,并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有效合理地开发当地资源,确保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和循环。
1.2 城镇化进程中规划理念的分析
在新城镇化背景下,要想有效地规划转型就需要人们在建设中遵循合理开发、量力而行的规划准则,在人们合理进行城乡规划的基础目标上,合理布局城市蓝图,有效开展基础性设施项目,设置以服务人民、满足基本需求为理念的城乡布局。在确定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之后,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推动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同时,人们还需要认识到,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规划和建设城乡能够为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和充足的经济支持和基础保障。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方便地方性产业以及增强政府执行力,进而为城镇化提高有力的保障。
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将农村变为城市,也不单单是将农家小居变为高楼大厦,更多的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帮助传统式农村更好地发展经济。这也就是说在考虑农村合理布局的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在城镇化建设成功转型之后,必然会使大量的人口进城,这就需要人们同时解决人口剧增和人口分布的问题,与此同时人们也需要考虑到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所以,人们还要对企业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和规划,必要时还需要引进就业企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总之,就是要在结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上同时满足人民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规划出更加符合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质是在结合自身当下的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协调可持续发展,快速有效解决城乡差距较大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2 新型城镇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问题研究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下,农用机械水平自动化发展、农村土地减少等现象都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很多农民自愿放弃土地的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合理充分利用有效土地,将这些闲置土地进行再开发。不同程度地进行土地征用和拍卖,甚至抬高土地价格,有的只关注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土地合理利用的问题。制定城乡规划政策,就是在合理规划城乡的同时,兼顾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土地管理和规划。由于城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城乡的发展,而土地规划主要是为了实现当地利益的最大化,目的的不同造成了矛盾的产生。
(1)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建筑用地和公路用地不断增加,而实实在在的耕地面积则在不断地减少。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控制不够、规划不足,造成了建筑用地侵蚀耕地、农民没地的情况。
(2)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对土地的征用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补偿款不足或是征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满,从而也影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和征用工作。在对土地征用的过程中,不规范的现象逐渐增多,土地得不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如何解决土地使用问题成了一大难题。
土地规划过程中和城乡规划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两个部门处理原则的不同,导致两个项目矛盾不断。土地管理部门一直以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土地的最大利用率为工作重点。而城乡规划则认为,在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兼顾和谐发展才是工作重点。观念不同导致的工作差异制约着整体的发展。
3 完成城乡规划的手段和方法
在多方面考虑城乡发展的现状之后,人们进行合理的总结研究。如果要科学合理地转变新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发展规划,必须抛弃以前的旧思想,在融合当前的不同规划的前提下,总结经验,扩大规划区域,深化规划内容,与经济有效地结合,注重对县级以及镇级办公人员的思想培训和技术培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的流程规范和体系审核管理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逐步完成城乡规划的转型布局。总之,人们需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3.1 结合当前规划,创建大区域规划体系
本着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针,针对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进行协调发展,将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改革城乡规划编制办法,规划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统筹考量协调发展。转变当前规划布局中局部思想,有效执行制度创新和快速创建的原则,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体制。结合政府政策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规划,逐步完成城乡一体化。
3.2 城乡土地制度配合城乡规划管理
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协调导致的诸多问题,都在影响着城乡规划管理进程,所以必须协调创新,合理规划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土地利用混乱和浪费土地的现象。针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变革和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规划一定要统一标准和目标,并且进行合理的政府监督和管理,在对农村土地开发和使用时,一定要满足城乡规划管理的需求,逐步完成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执行统一管理标准。
3.3 培养专业人士,提高管理能力
大部分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农用地随意圈占、不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土地利用混乱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监管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不论是城市的规划还是建设都需要当今的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人们应该大量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城镇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执行能力,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智能高科技化动态检测和管理。
4 结 语
新城镇背景下城乡的转型问题是人们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走向更好的未来,人们要以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思维做好这个项目,成功实现城乡规划的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