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道婆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道婆的故事范文1
然而,近年来涌现出的作品在数量上固然不少,但真正的精品又有多少呢?那些一掷千金制作而成、那些被冠以各种荣誉的大型舞剧作品,其中有多少能成为传世之作呢?虽然我们对于舞剧创作质量的要求不能过于苛刻,因为毕竟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领域,但不能不指出的是,急功近利、贪大求全、长官意志、铺张浪费的普遍现象,已经成为了舞剧运作过程中让人痛心疾首的积弊。因此,舞剧舞台上的劣质作品层出不穷:胡编乱造、生拉硬扯、人物虚假、故事不通……种种水平低劣的作为,正在蚕食着中国舞剧经过几十年建造起来的伟业。如何避免这样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圈内有心人的思索。
不期然地,来自海南的大型舞剧《黄道婆》在为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带来一抹亮色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国舞剧的正面形象。
用舞蹈的方式来说清一个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就是我们看到大量的舞剧作品在这一环节上的遗憾。舞剧说故事,是用舞蹈的方式而非其他,故事的含量太重或太轻、人物太杂或不足,都会影响到一部舞剧的整体成败。因此,舞剧的编剧是十分重要的。《黄道婆》在编剧上十分成功,情节线清晰而洗练,人物饱满而可信。这样的编剧显示出对于舞剧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是一种难得的功力。我特别喜欢每个幕次的名字:“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正月正”、“九月九”,这样的幕次名字显示出很有中国意味的韵与味及其遐想空间,真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然而《黄道婆》的最大亮点,还是导演在编创功力上的充分展现。这体现在全剧叙述节奏上的张弛有度和在编舞上的巧与深。
说实在的,做一个舞剧编导,难就难在对于舞剧结构的把握,要让自己的舞段在安排的流程中富于节奏感,进而帮助故事和人物的展开并最终能够打动观者,这完全是一个很有难度的系统工程。而透过这样的过程,编导的能力和才华便一目了然。《黄道婆》就让我们看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者所拥有的这份能力和才华。该剧编导在非常沉着地铺垫情节和人物的同时,充分展示了舞蹈艺术所具备的审美力量。在许多场合中,编导的处理细致而准确,特别善于捕捉和发挥舞蹈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优长,用纯粹舞蹈的方式来展现情感的大张大阖,这实在是很难得的。比如,符巧去世时,一条长长的织带在空中迸裂坠地,那种在视觉上产生的震撼动人无比。当符巧离去时,全体演员都俯身在地表示悲痛,而其中一位女演员独自而立,用她的表演来表现现场的悲痛。这种充满了蒙太奇式的处理,显示出创作者的机巧。
黄道婆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学习兴趣
打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施教的难点所在。要打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五年级语文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知识体系,知识又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因此部分孩子对知识产生了抵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要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引出问题,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投入新内容的学习,使教与学同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和学习状态”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我在讲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第11课《七律・》这一课时,为了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利用中国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来引入新课。
我首先给孩子们讲了一段时期强渡大渡河的历史情节。通过这样的一个引入使学生对课文的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身心集中,也便于老师对课堂的驾驭。但是这样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从而导致课内损失课外补。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在语文教学中就尝试着采用六人面对面的小组围坐形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8人,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并形成各组的学习口号,在激情昂扬的氛围中学习。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互相竞争和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课后也进行相互竞争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了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新鲜感,觉得枯燥无味,也就会影响教学效率。所以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讲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黄道婆》时,就利用多媒体把几种课文中涉及的棉纺工具的图片一一展示出来,并逐一给学生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于这些棉纺工具的优缺点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明白黄道婆改进棉纺工具的重要性,课文也在看、说、读中植入脑海。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了。
四、注重课堂练习,强调知识点的巩固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对于课堂检测要及时反馈、矫正。课后练习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②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③紧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和提高。④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课堂教学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才能行之有效。同时课堂教学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喜桥.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2(8).
黄道婆的故事范文3
古代棉纺织工具,上图为织经线所用工具,下图为织纬线所用梭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还不到20年时间,国际上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了初步界定。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确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据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两类,即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各种门类和形态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及戏曲、曲艺、民间工艺、民俗礼仪等。文化空间是指按照民间传统习惯,在固定时间和场所进行的传统的、综艺性的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如庙会、庆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反映的具体方面如:口头传统,即民间文学(或者说口头文学),包括民众中长期经过口头传承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儿童歌谣、民间说唱、古老诗歌等,这些内容又都是通过传统的语言来表达的;传统艺术,包括传统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各种民间艺术和传统表现形式;民俗活动,包括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民俗生活、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传统礼仪、传统礼俗、民间体育等生活习俗;民间知识,包括民众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有关自然界、社会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知识,农业、手工业知识,养生、健身、医疗知识等;手工技艺,包括器具制作、民居建筑、陶瓷、织染、金属工艺、造纸、印刷、酿造等传统手工技艺。
锣鼓书道具,脱胎于上海郊区曲艺“太保书”亦称“神鼓书”或“镗锣书”
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构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厚重。现在从国际到国内都提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这是保护我国文化生态的重大课题,否则,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势必造成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消失,造成许多传统技艺的不断消亡,这些正是我们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和背景。
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上海,具有厚实而丰富的本土文化。从福泉山的史前文化开始,在东海之滨繁衍生息的上海人就创造出可以和任何地域相媲美的上海文化。除了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也异彩纷呈,从元代黄道婆的棉纺技术到明代嘉定三朱的竹刻工艺,再到露香园的顾绣,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卓越和灿烂。更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中国文化版图上的特殊地位。上海处于版图长江的终端,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外文明的汇合点。自上海开埠以来,全国各地的移民进入上海,带来了他们的语言、习俗、艺术等各种口授心传的文化内容,大批域外人群的进入又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在这两类文化的滋养下,上海的文化表现出兼容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便由本土文化、华夏文化和外域文化三部分融合而成,这正是海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上海松江乌泥泾棉纺织模型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称为民族民间文化调查),近年来按国际上的统一认识对上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普查,并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作了公布,现归纳介绍如下:
1.民间文学上海地区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仙道传说、地方传说、民俗传说)、故事(幻想故事、精狐鬼怪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长诗(如奉贤宋炳良长篇叙事山歌、松江张玉舟长篇叙事山歌)等,内容非常丰富,20年前有关部门就开始编撰《上海民族民间文学集成》,卷帙浩大,但仍有遗漏。
2.民间美术工艺上海地区的民间美术包括绘画(小校场年画、金山农民画、崇明灶花等)、雕塑(嘉定竹刻、南汇王金根石雕、奉贤木雕、海派黄杨木雕、留青竹刻等)、工艺(何克明灯彩艺术、王子淦剪纸、赵艳林画塑、奉贤折纸、颛桥剪纸等)。此外,上海地区的砚刻、木版水印、制黑、印泥制作、制笔、抽纱、戏装道具也都享有盛名。
3.民间音乐上海地区的民间音乐包括劳动号子(搬运号子、渔船号子、建筑号子、农事号子)、田山歌(分布于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小山歌(又称四句山歌、问答山歌)、小曲调(又称小曲,有城市小调、农村小曲、舞歌三类)、儿歌(由童谣发展而来,分为游戏歌、知识歌、绕口令、时令风俗歌、逗儿歌之类)、吟唱调(音调接近口语化,有婚嫁歌、丧葬歌、叫卖调、吟诗调、盘数调、更夫调、乞丐调、数牌调、挖花调9类)、青浦赵巷田歌、横沙民歌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4.民间器乐上海的民间乐器非常普遍,尤以琵琶为代表。器乐有独奏音乐(吹管乐曲、拉弦乐器、弹弦乐曲、琵琶乐器)、合奏音乐(丝竹乐、吹打乐、锣鼓乐)、上海江南丝竹、牡丹亭(崇明地区民间合奏音乐)、道教音乐(分西乡、东乡、市区三个流派,有吟唱类、道曲类和音乐曲牌类三种)。
5.民间舞蹈上海地区的民间舞蹈分为宋元以前的吴越舞,明清时期的民间杂舞和清末民初的近代都市舞三个阶段,其中马桥手狮舞、奉贤胡桥滚灯、闵行地区的打莲湘等都比较有名。
顾绣成品及刺绣时所用的丝线、剪刀
6.戏曲上海地区的戏曲以沪剧最有名,其前身为幕表滩簧戏。此外还有越剧、崇明布袋木偶戏、七宝皮影戏、奉贤皮影戏等。
7.曲艺上海曲艺源远流长,著名的如南汇脱胎于太保书的锣鼓书、浦东拨子书(又称沪书、浦东说书)、商塌宣卷(苏州传入,又称念宣卷)、小热昏(又称小锣书)、扬州唱曲(又称淮扬清曲、淮扬小曲、扬州小调,清末民初传入上海)。
8.民间手工技艺上海的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其中著名的有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崇明独轮车、露香园顾绣、嘉定黄草编织、三林刺绣、莘庄钩针编制、杨浦棕榈编制等。
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上述几类外,还有一些岁时节令习俗、人生礼俗、民间庙会等内容,此外尚有大量未被记录的内容还有待发掘和认识。
嘉定竹刻工具、半成品及成品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收藏
海派收藏无论从收藏理念、收藏内容和收藏形式来看,都反映了海派文化的多元化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上海的中医秘方收藏具有代表性,历年收集、整理的中医秘方成千上万,正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的重要内容。
应该看到的是,非物质文化收藏不同于物质文化收藏,两者的表现形式、收藏方法有很多差异,必须理清一些基本的思路,采取一些新的形式和方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上海的京剧唱片
非物质文化从其形式来说是无形的,和物质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如口头传承的民间歌曲、说唱文学等是非物质文化的范畴,但总是通过语言器乐等载体来表现表达的,因此,我们才能通过一些物质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收藏和保护。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各有特点,其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并不一样,对收藏家来说,可以采取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收集作品――传统的工艺方法很多已失传,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采用这些工艺制作的作品诸如古代的编织品、绣品、竹刻、草编、陶瓷、漆器等,透过这些作品,可以寻找并复原古代的工艺方法。如南京、苏州的丝绸研究机构曾成功仿制出万历皇帝的龙袍,从中找到了许多已失传的技艺。
文字记录――民间文学作品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儿歌之类的可以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前些年有关方面编的《民俗民间文学集成》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上海市收藏协会中医秘方专业委员会近年来将收集的民间秘方结集出版,正是文字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同时,对一些民间艺人的工艺过程、工具材料、经历心得等也可用文字形式来表达,戏曲剧本、乐谱也能采用文字符号、图解记载。
录音录像――戏曲、音乐、歌舞、山歌等表演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录音、录像方法予以保存,有些手工技艺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更直观更形象。一些留存于世的民俗礼仪、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通过录音、录像、照相都是最好的保存方式。
传承复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让这些古老文化传承下去,学习、重现和复原是最好的保存方法,通过培养新一代的艺人,经口授手教,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2006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民间收藏展开幕式
这些物质性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和收藏又必须是结合使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从多层面的、多角度的和感性的形式来再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从方法上看,收藏品种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题的。例如选择沪剧作为收藏项目,就可以把沪剧的剧本、戏装、海报、戏单、剧照、录音、录像及各种实物作为藏品内容。同时,对已有的传统或非传统收藏项目,在物质的外壳下我们应努力寻找其非物质的文化内涵,如在工艺品收藏中注意其工艺方法和创作理念,在老上海用品收藏中发掘老上海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等。这样才能从文化的高度提升我们的收藏层次,达到收藏文化的终极目的。
黄道婆的故事范文4
一、独特的艺术风格
朱仙镇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地理文化、民风民俗的长期熏陶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它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深深根植于民间土壤,贴近劳动人民的审美要求并适应民风民俗;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中原人文环境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多采用直线,趋向于方形,强调有棱角和力度,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豪放,凸显朴实的北方性格;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富有乡土味,充分表现中原人民粗犷淳朴、豪爽奔放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四是色彩艳丽,以暖色为主,坚持只选用黑、红、紫、绿、黄五种颜色,没有杂色,其他年画都使用了间色,而在朱仙镇年画中几乎找不到蓝色的存在,但对紫色特别偏爱,自行手工磨制的颜料色彩纯净,印制的年画明快鲜艳,加上数次水色套印的印制工艺水准,久不褪色;五是门神、神马多,严肃端庄,人物脸部多采用白脸、红眼皮。有的年画画面多少留有空白,空白处往往饰以商号名称、画题、云纹、动物、花卉等,突出了朱仙镇年画的独特艺术风格。
二、特有的题材内容
民间年画最初是以驱凶避邪、祈福纳祥为目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世俗化,出现了戏曲传说、喜庆装饰等表现内容,呈现出百花争艳的面貌。根据图形的不同,其题材可以分为神像、人物、戏文、吉祥图案等。
(一)神像门神
神像题材是民间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除佛教、道教、儒家诸神及民间俗神以外,还有各行各业的祖师神,如鲁班、药王、黄道婆等。
朱仙镇年画的题材中最多的是门神、财神、灶神、天地全神,这些年画上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在过小年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灶,老百姓们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在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为主(如图1-1);钟馗专制人间鬼怪,生的豹头环眼、铁面虬鬓,虽然容貌奇异但是待人正直、为人浩然正气、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被封为“赐福镇宅圣君”,也是朱仙镇年画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有的地方还有秦琼、尉迟恭把前门,钟馗、魏征守后门之说、作为保护百姓居家幸福、驱鬼辟邪的门神,其形象皆庄重大方、正义威严。在朱仙镇年画中,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房门则喜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题材丰富,人物形象简洁生动、不俗不媚。
(二)戏文故事
在传统的门神年画之外,还有以民间戏曲和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年画,多是《木兰从军》《九龙山》《长坂坡》《蝴蝶杯》《八腊庙》等广为人知的传统曲目和《麒麟送子》《牛郎织女天河配》《赵云救主》等民间传说故事。有宜扬孝道取自《打金枝》的“带子上朝”,还有忠巨护主的《二进宫》,宣扬道义的《对花枪》等(如图1-2)。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生活,也通过木版花的大量印制起到宣传和教化的作用。
(三)吉祥图案
有很多身边的事物也被年画艺人刻画在木版上,取其谐音,寓意美好的希望。花瓶、如意代表“平安如意”,莲花、鲤鱼取其“连年有余”,莲子、桂花、石榴寓意“连生贵子”、“多子多福”,等等。这些身边的事物都被寄托了美好的情感和希望。
三、丰富的民俗文化
朱仙镇年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是由社会普遍劳动大众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以美术的形式自然形成的,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标示的一种本源文化,是一切民族艺术形式的万川之源。
(一)地域性
地域性是朱仙镇年画的首要特征,这也是区别其他民俗事物和其他年画的重要特征,是朱仙镇年画存在的前提,是当地集体意识与行为的显现。朱仙镇地处中原腹地,距离古都开封不远,自然深受古都思想的影响,它的年画显得雍容、大气、敦厚,颇具有宋都遗风。宋文化遗留下来的遗传因子沉淀在朱仙镇年画的灵魂里,主要表现在内容、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二)集体性
集体性是朱仙镇年画的另一重要特征,集体性表现在其创作者是多数的,其消费者也是大多数的,广大民众的消费和欣赏是年画存在和繁荣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朱仙镇年画自从产生以来,集体性是个必不可少的最基础和重要的条件,其以后要想生存和发展,也必须依靠这个条件和特征,否则,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来。
(三)民族性
民族性是朱仙镇年画的又一突出特征,民族性的第一个特征是独特性。朱仙镇年画从形成至今,就以自身的稳定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贯穿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因时代的变迁、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演变着自己的面貌。如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等年画的形式和内容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四)寓意性
朱仙镇年画的题材众多,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愿望。从所包含的内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敬神尊祖,对神仙和祖先的敬仰,希望得到庇佑,如《神农氏》;2.祈福避灾,如《五谷丰登》《富裕发财》《延年益寿》《加官进爵》等;3.婚姻美满幸福,如《天仙配》等;4.生殖繁衍的愿望,如《麒麟送子》等。中国自古认为多子多孙是最大的福气,古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朱仙镇木板年画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五)传承性
传承性是朱仙镇年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任何人类文明都是依靠多种形式的传承存在下来的,朱仙镇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上是依靠组内传承,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发展下来的,朱仙镇在内容和思想上的一致性,就是传承性的重要体现。
黄道婆的故事范文5
佳丽们分别穿着设计师冯璐设计的黎锦服饰,其中包括泳装和岛服系列、日常服装系列和礼服系列三个部分,让台下的观众倍感惊艳。
黎锦,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织锦,是一门卓越的拥有三千年历史的纺织技艺,堪称中国棉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一千多年。被后世尊为中国纺织业始祖的黄道婆,其精湛的纺织技术就是从黎族人民手中学习改进而来的。
黎锦图案丰富多彩,其中凤凰是最常见的样式。凤凰与黎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凤凰文化是黎族文化中最精彩、最核心的一个瑰宝。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凤凰外形取禽鸟之长,集羽族之美,五彩相和,体态雍容华贵,品质集德、义、礼、仁、信于一身,除此之外,凤凰还是智慧的象征。凤凰齐飞,寓意吉祥和谐的太平盛世。
黎族人认为,凤凰文化是一种友爱、美好、幸福的文化。黎族文化和凤凰文化培育了黎族人的精神价值,使得黎族人友好好客、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爱憎分明。黎族有个美丽的传说,雷公把一个蛇蛋放在黎母山的山顶上,生出了一个女孩子,女孩子由鸟养大,鸟就是凤的化身。这个故事说明黎族的祖先是天龙和凤,他们都是黎族的神灵,所以黎族要保护神、保护鸟。这种对凤凰的图腾崇拜和祖先敬仰,使得黎族妇女时常将它们织绣到锦缎中去。
黎锦“凤舞天涯”系列是黎锦的代表作,其沿用了黎锦“龙被”的织绣手法。“龙被”是黎锦中的一种,也称为崖州被,有些地方叫做大被,素有“广幅布”之称,是黎锦中的极品。“龙被”是纺、染、织、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它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珍品之一。“凤舞天涯”系列不仅继承了“龙被”华美、高贵的气质,也增添了雅致的中国风。在梅、兰、竹、菊、牡丹的映衬下,锦缎上的凤凰栩栩如生,欲展翅翱翔,舞动天涯。
凤凰与黎锦有着不解之缘,与美丽的三亚也有密切关系。三亚不但有凤凰岭、凤凰镇、凤凰村、凤凰机场、凤凰岛、凤凰广场等,令人称奇的是,三亚整个城市的地图更酷似一只向北回头展望欲舞的金凤凰。新丝路模特大赛作为与海南结缘已久的活动,举办这次专场活动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总导演王哲和设计师冯露都在会后对模特的精彩表现表达出了非常满意的评价。
在专场活动后对模特们的随机采访中,我们也能深深感受到这群年轻姑娘们对身上所穿的民族服饰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她们纷纷好奇这般纷繁复杂的图案是如何用一双巧手织就的,更对黎锦之美表达了由衷的赞叹。来自美国赛区的5号选手刘宇坤是一位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女生,对中国民族文化不甚了解的她通过这场别致的黎锦服饰专场深深体会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后台她还不时与其他几位外国选手交流心得,谈到处甚至直呼amazing,“只有中国才会有黎锦这样的服饰,我真的觉得很帅,很漂亮!”
另外一位来自海南赛区的黑龙江选手王爽是所有选手中唯一一个短发女生,加上 180的身高,中性阳光的气质,让她在一众选手中尤为出挑。在演绎黎锦之美时,她以一身绣有传统图案的黑色长裙,身披长款织锦围巾亮相,华美而大气。“我一直都很喜欢黎锦,黎锦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更好地传承下去。他们的服装真的很有风格,有十分独特的民族特色。我上场时披着的那条围巾我就非常喜欢,好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条呢!在舞台上的时候我秉承着传播博大精深的黎族文化的责任感,希望能穿着具有民族气息的服装走出时装秀的时尚感。”王爽说为了在台上有更好的演绎,自己在台下也练习了好久,整个秀下来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在短短几十米的秀台上呈现自己的最佳状态,不止是王爽,所有的女孩们都在努力地付出。
除了 50位佳丽,几位黎族织女也登上了会的舞台,并为观众带来了原汁原味的黎族舞蹈,不仅赏心悦目,还让人恍若置身于古朴原始的黎寨村落,看到了黎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生活场景。作为海南特有的民族传统,黎族织女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3000年的纺织文化,从无纺到麻纺再到灿若云霞的黎锦,吸纳天地之灵气,天上取样人间织,她们创造了纺、染、织、绣的奇迹。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锦列为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这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以存活?开发是最好的保护,与时尚的融合更是延长文化遗产精华的一种方式。本届新丝路模特大赛不仅给50套黎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也给这50位佳丽提供了一展身材和风采的绝佳机会。
郭凯
时尚,延续黎锦的生命
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认为这次我们准备得比较匆忙,但整场下来效果比我想象的好,黎锦与时尚结合,给黎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我认为黎锦不和时尚结合就走不远,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在进步,所以黎锦一定要和时尚结合,才能走进大家的视野,走进大家的生活。黎锦不和时尚结合就没有突破,我们这次活动就是在做一个尝试,让传统与时尚结合,让民族与国际接轨,寻找黎锦文化推广的新亮点,探索延长黎锦文化遗产精华的一种新方式。这次活动也给了我们更多启发和动力,下一步我们将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去做更多尝试,也希望更多的力量加入到保护与弘扬黎锦文化的队伍中来。
冯璐
黎锦激发了我的灵感
黎锦服装设计师
黄道婆的故事范文6
一、龙被的文化内涵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是华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流长,多彩多姿,博大精深。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元宵节舞龙,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还有各种各样的龙装饰,建筑里的雕龙、织锦上的绣龙,以及龙图画、龙书法、龙诗歌、龙歌曲等等,都是龙文化在民间文化的延伸。
龙被是海南岛黎族妇女用棉花、葛、麻、丝等材料经过纺染织绣四大工艺流程制成的黎锦工艺品,源于古代海南崖州(州治在今三亚市崖城镇)的“崖州被”。它是黎族纺织艺术的精华,代表了黎族纺织史上的最高成就,也是织造过程最复杂的工艺,史书上称颂黎锦的“机杼精工,百卉千华”,多是指龙被的纺织艺术。
作为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集大成者,龙被是实用性与文化品味俱佳的织锦艺术品。“龙被”来自黎语“菲荡”,“菲”是被子,“荡”是龙,即龙被。黎族早期织被中并没有龙的图案,之所以称之为“龙被”,主要是因为在清中后期受到汉文化和宫廷文化影响,在被面织锦图案中融入龙的造型,绣有龙的图案,兼有宗教神圣寓意而著称。史籍中提到的“五色斑布”、“盘斑布”、“崖州被”和“大被”等应是龙被的前身。《岭外代答・服用・吉贝》还叙述:“海南所织,则多品矣。幅极阔,不成端匹,联二幅可为卧单者,名曰黎单;间以五彩,异纹炳然,联四幅可以为幕者,名曰黎饰,五彩鲜明,可以盖文书几案者,名曰鞍搭,其长者,黎人用以缭腰。”黎族妇女以自纺和自染的蓝、黑、褐、黄或白色棉纱织出底布,并拆取中国锦彩色丝在其画心上绣上龙、凤、麒麟、人物、花鸟、狮子、鲤鱼、杂宝和诗词等纹饰,成为多种款式的黎幕、黎饰、鞍搭、黎幔、黎单等画锦,后世统称为“龙被”。
龙被的织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摘棉、脱棉籽、纺纱、染纱到织绣完成,大约需要半年,甚至超过一年时间。龙被织绣工作十分讲究,一般来说必须要技术高超且身体健康的人才能承担。龙被织造前通常要请道士来行宗教仪式,祈求神灵保佑织造任务顺利,尔后才能动工;完工后还要举行感恩仪式,感谢神灵保佑龙被如期完成。
不论从色彩、图案和工艺来看,每一套龙被都是一幅完整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龙被一般由红、黄、蓝、绿、棕五种色彩构成。其构图严谨,色彩瑰丽,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龙被款式多样,一般由单幅、双联、三联、四联、五联和七联组成。其中单幅、双联、三联和四联龙被是外界所认识的作为贡品的“龙被”,以龙纹、凤纹为主体图案,伴以麒麟纹、鱼纹和各种花卉纹为辅助纹样。最常见的为三联龙被,由三幅彩锦连缀而成,一般长度在1.7米到3米,宽一般在1.1米到1.4米。而存世较少的五联幅和七联幅龙被则分别由五幅彩锦和七幅彩锦联缀而成,通长2米到3米、宽1.5米左右,以白色、黑色和棕色人纹、莽蛇纹为主体纹样,黎族哈方言称之为“鬼纹”。这种被子在纹饰、风格上与以上贡品“龙被”有着明显的区别,应是黎族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大被”,它是黎族社会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曾为传统祭祀和丧葬活动(盖棺)所必备。
龙被的图案内容包罗万象,凡天上、地下、人间以及神话传说中诸多形象,都是龙被图案中吸入的元素。其中,自然界花纹图案主要有太阳、月亮、星星、流水、祥云等,神话人物故事图有祖崇图、八仙过海图、五子登科图、福禄寿喜图、嫦娥奔月图等,吉祥动物图案有龙、凤、麒麟、白虎、金狮、仙鹤、雄鸡、喜鹊、蝙蝠、鲤鱼跃龙门等,吉祥植物图案有灵芝、仙桃、桫椤、牡丹、莲花、仙草、腊梅、幽兰、金菊、翠竹等。此外,龙被上偶见刺绣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汉字纹样。
龙被融合了黎族文化、汉族文化和宫廷文化的元素,是黎锦中的艺术品和精华所在。龙被在历代一直是朝廷贡品,其上的龙、凤、麒麟等图案都是汉文化的吉祥物,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寓意,其龙凤吉祥图案大多来源于龙袍刺绣和宫廷建筑上。龙被所绣各类花纹图案是黎族妇女将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与宫廷艺术相结合而织绣出来的产物,每一幅龙被都有它不同的构思以及艺术创意,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反映出黎族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和等各个领域与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二、黎锦的起源和发展
世居海南岛的黎族系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自殷商始,黎族先民就陆续迁入海南岛,是琼州沃土上最早的开拓者。在漫长的岁月中,勤劳勇敢的黎族先民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他们和兄弟民族一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龙被为代表的黎族织锦及其技艺正是黎族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就懂得了用木棉纤维进行纺织,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岛夷”当指海南岛黎族先民,“织贝”即是棉织品,便是后来黎锦的雏形。黎族先民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种植和使用棉花,他们从野生植物麻、木棉(黎语称“吉浩”)、热带锦葵科野生植物棉花(黎语称“吉贝”)等各类纤维中提取原料,“纫为丝,织为贝”做“卉服”。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早有石质和陶质纺轮等考古实物出土,印证了海南岛先民从事纺织生产的史实,标志着海南纺织业开始萌芽。由此推断,至少在战国之初黎族先民就已掌握了棉纺织技艺,从而开启了最早织布衣被的历史。
西汉时期,海南岛已普及棉布。《汉书・地理志》记载:“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因为品质优良,当时的“广幅布”被征为“岁贡”珍品。《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有这段历史:“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
三国时,黎族已掌握染色技术。当时吴国人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叙述:“五色斑布似丝布,吉贝木所作……任意小轴牵引,无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弱软厚致。”说明当时黎族先民已会用植物制成染料染制“五色斑布”。
唐代,提花织锦技术出现。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卷三中记载“琼州出五色藤、合子书囊之类,花多织走兽飞禽,细于绵绮”,说明海南岛当时流行一种走兽飞禽的织花图案,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黎族织锦开始盛行。
宋代黎族纺织已有很高的水平,开始进入织绣新时代。北宋方勺《泊宅编・卷三》云:“海南蛮人织为巾,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巾。”李琮诗有“腥味鱼中墨,衣成木上绵”之句。《宋会要辑稿》载,绍兴十一年,销往京师一带的锦织品种中,就有“海南白布”、“海南棋盘布”、“海南青花布”、“吉贝布”、“吉贝纱”、“吉贝花布”、被单等多种。宋人艾可叔在《木棉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黎族妇女纺织劳作的动人情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夜月弹云;衣衾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云:“吉贝……雷、化、谦州及南海黎峒富有,以代丝。……海南所织,则多品矣。幅极阔,不成端匹,联二幅可为卧单者,名曰黎单;间以五采,异纹炳然,联四幅可以为幕者,名曰黎饰;五色鲜明,可以盖文书几案者,名曰鞍搭;其长者,黎人用以缭腰。”这里所说“联四幅可以为幕”的“黎饰”应是龙被的前身,至今应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元代,黎族棉纺织技艺传播全国。元人王祯记述,黎族的“吉贝布”当时已行销我国江淮、川蜀等地区,以“诸种艺作之法”和“茸密轻暖”的优良性能为人们所青睐。陶宗仪《辍耕录》记:“闽广多种木绵,纺绩为布,名曰吉贝。……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元人黄道婆大约于1258年流落崖州,三十余年间向当地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艺,于元贞年间(1295-1297)返回家乡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向乡民传授在崖州学到的整套棉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特别是将一锭纺纱车改革为三锭纺纱车,使棉纺织效率大为提高。松江的棉纺织技艺不久便名扬天下,并带动了整个江南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对我国棉纺织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元代以后,中国棉纺织业快速发展,人们无论贫富贵贱,皆穿棉衣盖棉被,这是中国棉纺织史上的一场大变革,从此,中国棉纺织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从元代棉纺织技艺的传播来看,黎族及其棉纺织技艺对推动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明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黎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频繁,黎族妇女开始利用汉族彩色丝线在棉布上绣花刺字。明代罗日《咸宾录》载:“女工纺织,得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花,所谓黎锦被服及鞍饰之类,粗细有差。”确切地说,这里所说的“拆取色丝和吉贝织花”应是指用丝线绣花。明末诗人黄宗炎题《琼州黎人画册》诗云:“不种蚕桑不种棉,织来吉贝锦文连。艺传黎妇今多巧,远过珠崖入汉年。”
清代,黎族棉纺织业发展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黎族织锦出现了“福禄寿喜”、“太极八卦”、“八仙过海”等吉祥、道教图案。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卷十五・货语》中就对黎锦的种类做了极为详细的介绍:“以来自番舶者为真,其出于琼者,或以吴绫越锦拆取色丝,g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名曰黎锦,浓丽可爱。白者为幛,杂色者为被,曰黎单。四幅相连曰黎幕,亦曰黎幔。以金丝者为上,又有花被、假被。……崖州多织锦,儋州多织生丝。崖州纺织绵线如布帛状,绣人物花鸟其上,有十金一具者,名曰帐房,俗称儋、崖二帐。”将黎族纺染织绣产品称为“黎锦”亦出自此处。这里记载的“被”、“黎单”、“黎幕”、“黎幔”等,便是流传至今我们所见黎锦的代表品种――“龙被”,其制作精美,价值十分昂贵,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运往国外贸易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