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感动作文

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文1

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是幸福,鱼儿在水里无忧无虑的有游是幸福,世间里有太多太多的幸福,但我不会为钱而感到幸福,不会为名利感到幸福,然而令我感到幸福的事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情。

母爱深深,令我感到幸福。

某日,我靠在母亲的肩上,跟她讲着学校里的事,母亲显得很开心,抚摸着我的头,告诉我:“要好好学习”。这是母亲对我的最大的愿望。我听着听着感到无比的惭愧。这时,去我抬头望着母亲的脸,发现母亲的额头上,有了许多的皱纹,看到这我感到非常的自责“母亲您还那么年轻就有了那么多的皱纹,是女儿学习不好,让你寒心了?是不是弟弟不乖让您担心了?家庭的经济开销让您劳心了?妈妈,您为了我们,为了生活,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了......您的皱纹是最好的见证。那日,我深深的体会到母爱的幸福......

父爱如山,让我感到幸福。

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语言的人,但他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的爱,然而在我的眼前父母是严肃的,让我感到有些害怕,然而在那日我才体会到父亲对儿女的爱.....那天,我骑着车载着弟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那不争气的轮胎竟然爆掉了。我们知道牵着那辆自行车走路回家,回到家里已经快7点了。父亲工作还没有回来,村里又没有人修车,所以我只好把自行车扔在孤零零的角落,独自在院子里等着父亲回来。8点的时候,黑夜中有了个熟悉的身影,朝着这边走来——父亲回来了。父亲看上去是那样的疲劳。我告诉他我的自行车坏了。父亲二话没说,就放下手中的活儿,帮我修车,然而父亲又不擅于这一行,父亲辛辛苦苦的劳累了一天,还没有好好的休息就帮我修车,到了10点多我们都去休息了。父亲还在院子里专心的修车。早晨母亲才告诉我,父亲昨晚都没有好好休息,都在忙着修车。听着母亲的话,我感到心痛了起来。那是从来没有过的感觉,那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不断的往下落.....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父亲的爱.....

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文2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真情流露

作文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做到“真情流露”。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1)记录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真情流露”打基础。生活就如写作的源泉。教学中,我常常指导学生走入生活,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参与家里的家务劳动;热心走进街道社区,组织大家参加学校、自然、家庭、社会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些丰富的生活题材也为学生作文的真情流露积累了素材。另外,力求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了解生活,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丰富素材。

(2)用心感受生活,及时记录材料。从生活中寻找题材,写起作文来自然会得身应手,游刃有余。每次参加活动,我都要求学生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下来。参与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教会学生感受活动过程的方法。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感知,用心去体验。还要求学生注重活动的场面、气氛,注意重要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甚至透过这些细节去揣摩人物的心理,可以适当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

2.引导学生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

(1)明确留心生活的目的。要求学生写生活中的真实事,学生的目光自然就会转向生活。他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会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强调观察的方法。生活中,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手把手地引导学生选取观察对象,用一双发现的眼睛留心周围的一切,让他们变得耳聪目明,观察有序。观察人、景、物有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由左向右、由外及内、由整体到局部,反之亦然。观察时还要伴随联想与比较,观察既要注意全面,更要突出重点。

3.注重“真情流露”作品的正面导向作用

在班上形成一种 “写真实事、说真话、表达真情”的氛围。为此,还特设了这样一些机制。①班级美文张贴。张贴作文能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针对那些不愿写作的学生,更要积极引导。高质量的作文打印出来,订成书本,供全班阅读,或者往优秀作文网站投稿,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功与快乐。②奖惩分明。对于学生抄袭的作文,写得再好,也要以零分计,对于学生对真实生活的描写,即使不够出彩,也要予以表扬。因此,每一个人都在其他同学对自己习作的“品头论足”中受到鼓舞、鞭策,从而更好提高。

4.语文课堂中,加强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真情

(1)注重课堂内的情感体验。作者的作品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联系自己的生活,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为学生体验生活提供第一手材料。

(2)加强课后积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阅读是积累的主要途径,从阅读中感受作品中的人、事、物的美,并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获取写作灵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加深对生活的感悟,从而逐渐掌握写作特点,领悟写作方法。平时抄录优美词句也是积累的一种好方法。

5.教会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真情”的诀窍

(1)选材注意去粗取精。随着时间的推移,脑中的事越来越多,在写作前,选取最打动人的事来表达中心,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读者。

(2)讲究描述事件的方法。如恰当的场面描写,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细致的动作描写,抓住人物的经典动作,突出人物的性格与形象;逼真的语言描写,生动、简洁的语言,既有个性化,又能符合人物的身份,展示人物的内心。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作做到“真情流露”,既能让学生乐于写作,热爱生活,又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表达,这才是学生语文素养真正意义的提升。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文3

一、结合课文,诱发作文情感

语文课本中新选的每篇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挑选的准确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文章。教学中,教师如能将课文的分析讲解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感情世界,培养了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逐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冰灯》一文中的父亲,在滴水成冰的严冬为满足“我”的一个小小的请求,自己制做冰灯。制做时,选择了离炕很远的地方沙沙磨冰,手冻得实在无法承受时,塞到自己的棉衣底下焐手。当“我”被沙沙的磨冰声惊醒发现这一幕时,内心十分感动,于是掀起被角请求父亲在热被窝里焐手。父亲却赶紧走上前去,按下掀起的被角,说:“赶紧盖住,过年了,小心点,别着凉”。课文对父亲的细节、动作、语言的描写,于普通、细小中浸透着深沉伟大的父爱。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伟大的父爱,是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得到的。缺憾的是,有些教师就没能就此而再向前推进十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借机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亲历的父爱或母爱。那怕是学生寻找得不够得体、准确也罢,至少体现了教师的一种引领,而这种引领又至少会增强学生感受生活的意识,学生具备了这种意识,也许他今天没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真爱,而明天他一定会从多方面、多层次地感受生活中真情。同时,也就是这样的引领,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的细微处观察、理解、感受生活中的真情实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操,教师也从这样的引领中就势促成了一次高尚心灵的塑造。并且如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不同的事例,每每抓住这样的机遇进一步地推广开去,学生就会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中,逐步感受到亲亲之间,师生、生生之间,人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从而大大丰富学生内心的感情世界。写起作文来所流露或表达的感情自然是真实而充沛的。

二、创造机会,激发作文情感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正说明了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孩子们要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木、花朵、云彩以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不仅用智慧,而且整个地用心灵来感知一切。自然、生活、社会中闪现耀眼光芒的作文素材多得无计其数,而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愁眉不展,觉得没有可写的,特别是文中感情的抒发更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亲临自然、生活、社会的机会实在太少,不会或者没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不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精美的生活实例在学生那里却成了过眼烟云。这不仅使学生失去了一个获取绝佳的作文素材的机会,而且是失去了养成高尚情操的机遇,损失惨重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亲临自然、生活、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身入其境的氛围中得到思想感情的感染熏陶,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比赛、游览及其它有益的活动,努力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感。可组织春游或秋游活动,要求写《记一个游览活动》的作文;让学生观看一场紧张的球赛,要求写《记一次球赛》的作文。

三、指导评语,投入作文情感

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文4

一、转变学生作文的心理状态

从作文心理来说,作文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一般来说,主动作文,是学生出于自觉的要求,有材料可写,有感而发,这好写,也容易写得好些;而被动作文,是学生没有写作的要求,感到无材料可写,这就不好写,也不容易写好。有的学生说:“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还有的学生说:“我最讨厌作文,我希望今后的各种考试都没作文这个项目就好了。”这些都是被动作文心理的反映。

为什么不少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呢?可以概括为“没有东西写”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作文教学过程,是要变学生被动写作心理为主动写作心理的过程。使学生从没有什么可写到满怀激情地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而又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

从客观方面来说,作文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的,与口头语言有很大不同。口头语言是在面对面的交际活动中进行的,可以借助于手势、语调、表情、动作等来补充其思维的不足,因此,允许简缩,逻辑顺序也不要求那么严格。而写文章是从小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接受成人语言(口头和文字)开始,按逻辑要求,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后,转化为自己的书面语言的复杂过程。对小学生而言,作文比口头语言的要求高、难度大。从主观方面来说,低年级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还不充分,知识经验也很缺乏,掌握词汇还不多,思维的形象性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还不善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这就决定了他们还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命题作文,而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口头造句、书面造句、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等的写作基础训练。因此,教师要掌握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十分重视对儿童口头叙述的训练,为他们将来进行命题作文作必要的准备。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有了较高的发展,相应地,写作活动也进入了命题作文的阶段,但是这阶段写作的各种水平还是不高的,需要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经过专门的、科学的训练才能逐渐发展起来。因而,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害怕作文,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要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心理。首先要解决教师的命题。小学生的作文是先有题目后写文章。理想的新颖的题目要从学生中来。来自小学生的生活、思想、兴趣、爱好、心理活动内容都是命题的依据。对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就是说,让他们通过作文把自己的经历过的有意义的生活、思想,围绕着一个中心,按着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重现出来。

二、奠定写作基础,丰富写作的心理内容

从学生的作文实践来看,他们感到最大的困难之一是无话可写,而且,最常见的毛病是内容空洞,写不具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缺乏观察力,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其实,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细心观察应该是他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冲破学校课堂狭小的天地,在社会大课堂中去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鲜事物,从中丰富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直接的知识。而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较多是考虑 怎样写的指导,很少或忽视如何把小学生的视野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从生活中得到感受。叶圣陶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作文教学偏于形式……是一种弊病。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并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因此,只有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才能丰富学生作文的心理内容。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作文的基本功。学生只有对生活中的事物细心观察,如对象的形体、色调、质感、美感等都十分了解,动笔才有内容可写。因此,语文教师要像“有心人”,一方面要注意在语文分析中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领会优秀作品的写作,学习别人是怎样以观察各种人物、各种事物为基础,从而写成内容丰富的文章的。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创作活动,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课内容的模仿、借鉴范文学习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时必须以课本内容为依据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样,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一切细心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少年儿童的观察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再由有意性、目的性向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并逐步形成较全面深刻的细致的良好观察力。教师应了解学生观察力发展的规律,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教学途径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三、重视作文中的情感因素,消除恐惧心理

文章是表达思想、表现感情的。刘勰说过,“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没有领略到作文的乐趣,因被动写作而没有情感的投入。

学生作文,多喜抒情。尤其是记叙文,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感而发、且能动人以情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怎样才能使文章感人呢?很重要的是写出真情实感。小学生在《我童年的小屋》里写道:“搬进三室一厅的单元楼已一年多了,但我却依然留恋着那间只有15平方米的小屋,小屋摆满了家具,显得拥挤不堪;小屋只有两扇朝西开的窗户,显得昏昏暗暗;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在那里我度过了九个春秋,小屋留下了我童年的快乐”。

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实小苏州路三(14)班的曹鑫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伴我快乐成长》。

自古以来,书就是人类的好朋友。一本好书就如同一盏明灯,总是给人前进的方向。我们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动作);打开书本,就是打开世界的窗口。

记得小时候,晚上睡觉时,我总是缠着妈妈讲故事,听着听着,我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我和蝴蝶、蜜蜂成了好朋友,和小鸟、云朵做游戏……上学了,读书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读书时,我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随着他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为小女孩的悲惨而难过;读了《鲁宾逊漂流记》,我被鲁宾逊的毅力所感动;《丑小鸭》中那坚强的小鸭子又让我肃然起敬。当看到《海的女儿》中,小人鱼为了爱,毅然放弃自己的生命,化为大海的泡沫时,我忍不住哭了。小人鱼的善良与美丽,让我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感动(动作)。

读书的感觉真好!(动作)每当我翻开一本好书,一股醉人的书香扑面而来,我的心中便会燃起阅读的冲动。一行行文字像是一块块美味的巧克力,又仿佛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在书中我忘记了一切,心头充满了温暖和快乐。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书香中渐渐成长。

是书让我懂得了真、善、美,让我从一个懵měng然无知的孩子,变成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小学生。读书。让我健康成长;读书,让我更加成熟。是书让我的童年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正所谓: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生活中又有谁能离得开书,又有谁能不读书呢?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尽情享受读书的快乐,一起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飞翔吧!(动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的快乐之家

我家是一个充满浓浓书香味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都喜欢看书,每天,家里都会有一些关于书的快乐话题。

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告诉我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让我应得有修养。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气球为什么会飞,读了《木偶历险记》知道了做人要诚实;读了《七天》知道了遇到任何困难要勇敢面对,不能退缩!

读书还增加了我和爸爸妈妈的感情。《草房子》中的桑桥对他的儿子桑桑要求十分严厉,但是当桑桑生病的时候,他对桑桑那种浓浓的父爱让我感动。生活中,我的爸爸对我要求也很严格,以前他教训我的时候,我总是不以为然,现在我知道了,这是爸爸对爱的表现。

我爱爸爸妈妈,我爱充满浓浓书香味的家。

阅读个人感言

我叫曹鑫泽,来自三(14)班。是一个性格开朗的男生。我兴趣广泛;唱歌、弹钢琴、绘画、打球······。如果问我最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回答道:"看书"!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缠着妈妈讲书中的故事。那时的我,觉得看书是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上学了,读书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每当放假的时候,我更是整天泡在书店里。

我看过的书有很多: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童话书,也有大人看的书,从散文到了小说、侦探、科幻。现在我看的书已经不下200多本。

生活中的感动作文范文6

一、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有话可说

陶行知曾提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强调的是作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写作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文章,作文就是写生活中的事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此平时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再把有意义的内容写下来,那就是作文。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组织体操比赛、军训、在植物园种菜、上街劝导等活动,让作文内容生活化,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觉得作文其实并不难。他们把生活中发生的事写下来,让人觉得写来容易,读来真实。比如,有个学生这样写道:“陈老师讲得太投入了,边写边往后退,突然,老师一脚踩空,手中的粉笔在黑板角画出了一条长线,随之在空中飞舞着落下。只听‘哎哟’一声,老师摔倒了!他的眼镜也不听话地跑了出去。见老师摔倒,我们一惊,竟傻了一般,谁也没想到要去帮忙。老师眯着眼睛,双手在地上摸索着,说:‘我的眼镜呢?我的眼镜呢?’这时,我们忽然醒了一般,坐在前头的几个同学冲了上去,有的把老师扶起来,有的帮老师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有的帮老师找起了眼镜。”这个片段的内容来自生活的真实情境,读起来就让人觉得真实,令人回味无穷。

二、作文过程生活化,让学生有感而发

作文过程其实就是观察、体验、感悟、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和情感的体验过程。生活化作文更侧重素材的积累,因此在这个过程里,应该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感悟、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在引导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就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他们有目的地观察所要寻找的事物。而在求知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越深就越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一)观察生活,随趣而述

新课标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对一朵花、一只飞鸟、一个眼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应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仔细思考,用手中的笔把观察到的点滴描绘出来。

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景色更换。学生欣喜地告诉我:“老师,我们校门口的迎春花开了。”“漂亮吗?”“可漂亮了!那迎春花鹅黄鹅黄的,在春风中一颤一颤的,我好喜欢。”“老师,沙坑旁的芒果树结果了。”“果实大吗?什么形状?”他搔搔头跑开了。下午,那个学生又跑来,兴奋地说:“老师,芒果绿绿的,只有小指头般大,尖尖的,有的刚从花苞中探出头来,还跟我打招呼呢!”“老师,我今天在植物园里看见一条蚯蚓,它匍匐在一只蜗牛旁边,它们在说悄悄话呢!”“你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吗?”“它们在说我们班种的空心菜长得特别漂亮。”“哦,空心菜怎么漂亮?蚯蚓和蜗牛是不是还聊些别的呢?”在学生叽叽喳喳的话语中,在我“随意”的追问下,学生观察得更细致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更强了。他们兴致勃勃地为我解答,那些答案新奇动人,给我带来满心欢喜。

(二)感悟生活,随感而发

“生活无处不语文。”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对生活的感悟就能唤醒、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只要学生的习作欲强烈,就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新课标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因此,除了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还应引导学生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比如,指导学生写“写人记事类”作文,在学生明确题意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想:“生活中,哪些人和事打动你?他们为什么会打动你?”“哪件事对你的启发教育最大?”“他(她)身上什么东西让你久久不能忘怀?”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感悟。这个过程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筛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更有味道了。

在一次以“我的妈妈”为主题的作文课上,学生都觉得妈妈是爱自己的,但可写的东西太多太杂。我就引导学生捕捉“爱”的细节,抓住最能表现妈妈对我的“爱”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写。学生的感悟被唤醒,表达的欲望就更强烈了。学生以《妈妈的味道》《倾斜的伞》《妈妈爱吃鱼头》《妈妈的手》《袖口上的爱》等为题目,抓住妈妈的语言、神态、动作和自己的心理,把妈妈对自己的爱和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让人读了倍感温暖。

(三)体验生活,随情而抒

让学生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沉淀情感,学生的感受就更深了,也就更有话说了。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让他们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体验人际间的真情,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失败后的沮丧,体验成功的幸福……

“笔端文字来自心灵所感。”因为有了生活情感的体验与积淀,学生的作文就更真实了、更感人了。在一次写《一件伤心的事》时,冯祺同学因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心情难受,因此写起伤心的事情感真挚:“我沮丧极了,心里感觉有千根针在扎,我又感觉自己掉进泥潭里,任凭怎样挣扎都无法爬起。‘冯祺,冯祺’老师叫了两声,老师的叫声把我的魂魄拉了回来。我慢腾腾地站起来,我觉得自己用了一年的时间才走到讲台,接过卷子,无力地回到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