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范文1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空气栓塞;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65-01
空气栓塞是指空气进入人体引起的血管栓塞,是血液透析中不常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常有致命性危险,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患者会迅速死亡。所以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作者回顾总结2009年10月-2011年10月189例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空气栓塞的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89例,其中男114例,女75例;年龄18-88岁,平均52.18岁;每例每周血液透析1-3次,每次4-4.5h,血流量180-300ml/min。血液透析机为费森尤斯4008S和金宝,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92例,糖尿病肾病41例,多囊肾肾病11例,痛风性肾病6例,其余有39例。本组189例患者血液透析安全顺利,无空气栓塞发生。
2 风险因素分析
2.1 管道因素 透析管道破损漏气,尤其是泵前管道破损,使气体从破损处进入人体。
2.2 血透机因素 血透机空气报警系统失灵或除气设备失灵,当肝素注射器漏气、透析液内空气随着温度溶解度发生变化被释放出来,循环管路中出现空气,由于空气报警系统或除气设备失灵使空气弥散人血[1]。
2.3 护理人员的因素 ①上机前管道预冲未及时关闭夹子,使空气进入管道或内瘘针、透析管道、透析器内空气未排尽,联机循环后空气被推入血中。②上机时管道连接不严密,接口松动或穿刺针周围漏气、双腔导管部分脱出未发现。③上机后未及时连接或打开报警装置;静脉检测器污染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未及时处理。④血液透析途中透析管路上输血输液,结束后未及时夹住输液器。⑤下机回血速度过快,血流量超过100ml/min,来不及夹住管道或下机回血护士分神,未聚精会神,致使空气进入人体。总之,空气栓塞的发生与临床护士未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未认真仔细巡视观察、工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密切相关。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管道的管理 每次使用前检查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包装,生产日期、有效日期。要确保包装完好无损,在有效日期内。预冲管道时应详细检查管道是否严密、有无漏气漏液,一旦异常及时整套更换。
3.2 加强血透机的管理 血透机有工程师定时主动检查、维护。护士保持血透机的清洁,在常温中工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通知维修,确保空气报警系统和除气设备的正常,防止风险意外的发生。
3.3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
3.3.1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护士是血透室的主要技术力量,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守护神。因此血透室护士,要有两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历,一年以上肾科工作经验,三个月以上血液透析从业培训合格[1]。加强操作程序和专科技能的考核,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使他们更多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内在和全局[3]。从而防患于未然。
3.3.2 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①上机前预冲管道要细心,可轻拍透析器,排尽内瘘针、管道和透析器内空气。②上机时管道接口要严密牢固,确保空气捕捉器液面在3/4处,连接并打开空气报警装置,静脉检测器污染要及时更换。③血液透析途中要加强巡视,做到一丝不苟,特别是输液输血要专人看护,完毕后及时夹住管道。确保机器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及时处理机器的报警。④下机回血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血流量控制在80-100ml/min,最好有生理盐水回血,到静脉壶及时关泵,然后利用重力回血,回血完毕后方可卸下管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防止意外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3.3.3 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空气栓塞的严重性和危险性,掌握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应急流程,若发生意外,有条不紊的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抢救。少量空气缓慢进入,可溶解入血或由肺呼出,不发生症状。气泡过大,漏气速度较快,一次进入5ml以上,可发生明显的空气栓塞症状,表现为血压迅速下降、发绀、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空气续缓慢进入,会出现胸闷、气促、刺激性咳嗽,喉头阻塞感,头疼,晕厥[1]。一旦发生空气栓塞:①立即夹住静脉管道,停止血液透析,安置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积在右心房顶端,避开肺动脉入口,切忌按压心脏。②嘱患者镇静,深呼吸,通知医生。③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通畅。清醒病人用面罩吸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④遵嘱于地塞米松、右旋糖酐等,预防脑水肿,改善微循环。⑤出现严重心脏排血障碍,应考虑右心室穿刺抽气。⑥高压氧仓。
3.3.4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学习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行为中存在法律风险,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也保护了自己[2]。
4 小结 护理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特性[4],但也有可预防性。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具有高科技性、高风险性,专业性很强,对护理人员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加强护理人员、机器、管道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护士抗风险的能力,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使患者血液透析在安全、有序、稳定的医疗环境中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3,185.
[2] 黄宏春,岳春生.举证责任倒置护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5,20(2):122.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范文2
【关键词】托管医院;护士培训;临床核心能力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医院托管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托管实质上是在被托管方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一种模式[1]。近年来随着医改的发展及与医院战略转型,托管医院这一新举措逐渐被多家大型综合医院所采纳,这种形式是人事结构调整的一项举措,有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切实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基层医院医疗资源欠缺等问题,并可提升托管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2013年12月我们对固始县中医院进行托管后,即对全院护士实施核心能力训练,通过训练,使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士的个人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托管的固始县中医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500张,共有临床科室14个,护理人员159名,年龄20~52岁;护龄1~33年;学历:本科及以上38名,大专100名,中专21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6名,护师44名,护士97名,助理护士5名。将手术室、血透室、ICU、急诊科、新生儿科设定为特殊科室,护理人员共54名(1名男性);年龄21~46岁,平均29.2岁;工作年限1~25年,平均13.0年。
1.2方法
1.2.1护士核心能力训练的实施1.2.1.1成立护理核心能力评估小组由本部下派的分管护理院长进行总负责,成立以护理部主任为组长,1名护理部培训干事和1名具有专科护士资质的护士长任副组长,另外选派理论知识丰富、技能扎实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作为小组核心成员。同时,各临床学科设立护理教学组长,选拔相关人员共17名,配合各专科护士长做好科内的教学及培训工作。1.2.1.2层级定位针对医院原有管理模式中的护理岗位设置不合理,护士的层级设定与工作内容、责任、工作强度、风险不匹配等现象,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分层并实行每年定期考评,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在分层中既注重资历、职称,也结合个人的工作表现、工作经历。借鉴我国目前各医院分层的实际情况,结合我院的实际,将临床护士岗位设为四级:N1级~N4级。N1级:(新上岗护士或成长型护士)为工作0~5年护士,能负责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N2级(熟练期):工作3年或5年以上的护士,职称多为护师,临床负责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N3级(精通型):多具有主管护师职称或获得专科护士资质的护士,能完成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教学工作。N4级(专家型):指导协助危重患者的护理,解决疑难问题,并承担护理门诊、院内护理会诊以及护理科研等工作[2]。1.2.1.3训练内容训练内容根据不同层级护士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标准来制定。护理部及核心能力评估小组结合各学科特点,根据各级核心能力的要求,包括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专科技能、教学培训能力、护理实践等4个模块,制订相应的理论和技能课程,每项课程都规定具体的学时数,在技能的训练中则模拟临床场景进行。同时在训练中,不同的层级的护士训练内容也不同,如护士有晋级或降级时,则会根据更改后的层级进行训练(见表1)。1.2.1.4训练方式①计划训练法:主要针对新护士,根据制定的培训内容按计划授课,并定期评估效果。强调在岗前培训中,课程设置上要注重临床技能的提高和知识的即时性,以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为核心内容,使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状态,快速完成从岗前培训阶段到各分阶段培训的衔接。可重点加强护理制度、护理安全、院感防控及急救等方面的培训力度。②分层级训练法: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部下发的的年培训计划框架,根据各层级护士的特点制定科内培训方案和内容,并经护理部审核通过,科内培训严格每月按培训计划进行,护理部定期指导及检查培训效果。在各层级的课程设置上,N1级的培训内容以基础课程为主,护理操作为重点,强调专科基础训练,着力提高临床应对能力。对N2、N3级护士进行专科及专业能力加强训练,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方向。③理论授课与实战训练相结合法:在理论授课上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护理专科小组活动、医护联合查房等。对于难度大、不易掌握的课程,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选择教学能力及综合能力高的优秀教师,来确保教学质量。即时训练可在护理会诊、床边查房、临床观摩中进行。④实践训练法:由各科的教学组长及护理技能组长实行一对一的训练。保证每名护士都能接受到训练,并及时有效的评估训练结果,利于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如每月根据不同层级制定的技能操作项目以及应急预案的实践演练、每月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探讨,提高规避护理风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纳入训练中。1.2.2核心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评价。不同层级的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也不同(见表2)。考核时间:在训练初期(2014年1~6月)与训练后期(2014年6~12月)对核心能力的认知及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核心能力越强。评价结果也作为护士岗位定级(N1~N4)的重要指标,与护士绩效、晋级挂钩。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前后结果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训练前后各层级护士的病区管理能力、专科技能、教学能力及组织能力的评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3.1临床核心能力训练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的影响力
县级医院实行托管体制后,通过上级医院派出的护理管理团队引用新的护理管理理念,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对护士个人的核心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通过本部医院的技术优势,快速提升了托管医院的人才培养。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3]。护士的核心能力反映了完成临床基本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判断力、理解力、认知[4]。县级医院中大部分护士初始学历为专科学历,并且由于就医患者的人数和类型的限制,护士相对三级医院比较缺乏临床实践训练及科研和规范的培训。护士的职业生涯经历也是一个动态与成长的历程,护士的个人和职业发展必须经历初级护士、高级护士再到专科护士(专家型)的过程。在管理中,只有将不同层级的护士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进行针对性训练后,并且设置不同的课程和学时,才能将核心能力明显提高,本训练中,N1~N4级和层级护士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在培训前后相比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需持续发展。这一过程将贯穿在护士的整个护理职业生涯中。
3.2核心能力训练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始终是患者最关注的问题,安全、有效这一理念体现了医疗的核心,而护理质量的优劣是体现这一核心的关键环节。通过核心能力的训练,提高护士临床思维和独立判断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士快速形成评估、判断、决策、行动的临床思维模式,能力的提高势必能快速提高各专科的护理质量,来保证护理安全[5]。同时随着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护理专业的价值和独立性逐渐体现,也更能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的需要等各项目标。通过训练课程的设置与考核,使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引,更贴近并且符合临床特点。在独立分析问题能力、抢救水平的提高方面显著提高,和以往内容单一、无分层级培训内容的培训方式相比较,核心能力的提高也对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提供保障,护理质量得到稳步的提高。本训练将县级医院以往按单一按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进行划分培训做了改革与尝试,并且制定的核心能力培训标准更有助于护士个人专业技能的发展,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跃州,朱永生,鲁翔.基于医院发展战略管理模式下的托管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9):10-11.
[2]李琳凤.我国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的实施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96-197.
[3]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12.
[4]徐少波,叶志弘.护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4-766.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范文3
关键词: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控制院内感染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它不但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还会给患者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1]。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贯穿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实践证明,护理管理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借助其行政管理职能,对预防医院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1. 1 深刻认识监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产生和发展而存在,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因职业特点与病人及其家属接触频繁,若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甚至暴发流行。由此可见,护理工作也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都离不开护理工作,如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医院常见部位感染(中心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呼吸相关性肺炎、尿管相关感染等) 、物品的消毒与供应、病房管理、病人的生活护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的管理等无一不涉及医院感染内容,所以,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动态过程中,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是十分必要的。
1. 2 加强组织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病区护士长是科室领导及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的成员之一,在护士队伍中具有组织分工、非权力影响及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能。周边及医技各科室均配专职的感染控制护士,其职责是对各种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及上报科室发生与感染有关的问题。院感办将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规章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等知识手册下发到每个科室,人手一册,便于学习,院感相关材料统一放置在固定抽屉内,外面以?? 院感专用 标示,便于查找及检查。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2. 1 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有报道,医院感染中30% ~ 50%主要来源于不正确的护理[2] ,护士在单独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到医院感染是否发生,所以,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3]。我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准则,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统一操作规程,护理部有计划地定期组织科室带教人员培训,采取循环播放光盘与现场操作示范、答疑等方式,使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 2 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水平
定期对全体护士举办各种类型的感染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 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考核不及格通过再学习,再考核,使全体护士深刻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人人都有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概念,都能熟练运用医院感染管理技能。
及时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新技术、新知识,请院感管理者讲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护理部针对职业暴露的环节进行回顾和分析,认为存在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技术培训不够,缺乏系统的知识这一薄弱环节,对此首先在全院护士长质量分析会上,将护理职业暴露情况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关键,提出并制定改进措施。
3 落实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3. 1 护理实践与感染控制息息相关
要做好感染控制,切实通过护理实践降低医院感染率,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即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临床护理规范与医院感染控制指南; 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与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指标; 感染控制专业人员与临床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4] 。在处理以上几种关系上,分别采取了多种方式: 负责医疗主管院长每周召开1次医疗、护理协调会,包括医务部、护理部及院感办全体成员,其主要内容是各部门负责人、各成员将1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达到各部门相互交流、沟通,从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新动向,特别是在疫情暴发、预防疾病大范围流行期间,院感人员随时将一些新理念、信息尽快地贯彻到每位参会者,会后护理部成员分别下科室进行现场指导。护理部在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如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及终末的消毒、婴儿暖箱消毒等,既要参考医院感染控制指南制定护理考核要求,又要征求院感办意见最终定稿; 特殊专科( 包括血透室、产房、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干细胞移植室、亚低温室等) 新建或装修,科室提整体方案,护理部、院感办亲自到场三方沟通,使临床需求与标准要求、临床护理规范与医院感染控制指南在整体上达到一致性。真正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护士的参与度,密切科室合作,包括落实人员、会议制度、问题报告与反馈; 将复杂的感控指南转化为易行的护理实践规范; 有计划地实施技术改进,确保改进效果;多渠道鼓励护士参与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增加必要的消毒及隔离设备。
3. 2 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纳入护理综合质量管理控制考评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和医院工作效率息息相关[5] 。作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各项工作流程,实施动态追踪管理。日常工作中护理部、院感办分别下科室巡查环节质量,遇到问题两部门及时沟通,以使护理环节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护士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思想,
总之,护理部通过主动配合医院感染科,采取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落实措施、规范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护士行为等措施,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 6]。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同时医院感染也是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而护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日常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起着主力军作用,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明了抓好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监控作用。护理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配合医院感染办,参与医院感染预防监控,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娄益环,王新标.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J]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 9 ): 68.
[2] 任丽娟,宋媛,泰平. 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 11 ) : 1261- 1263.
[3] 王宗升,刘金淑,韩金乡,等.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 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 ( 1) : 50 - 51.
[4] 高凤莉. 护理人员如何参与医院感染控制[ J] . 中国护理管理,2008,15 ( 3) : 72 - 74.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范文4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78-01
2005年开始,我院以发展为主题,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扎实开展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 对照三级甲等医院《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不断查摆问题,找出差距进行整改,保持持续改进。通过全员努力拼搏,2008年,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创建工作促使我院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有力推动了医院管理全面发展,推进了医院与时俱进。
1 创建等级医院,全面提升了医院内涵质量和管理水平
1.1 围绕目标攻坚克难
在创建几年中,我院始终围绕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一主线开展工作,把创建的过程作为推动医院与时俱进的过程、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过程,以全面提升内涵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重点,从细节入手,从点滴抓起,从基础做起,通过着力营造创建氛围,对照标准细找差距、狠抓重点、层层分解、落实创建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和创建责任,完善创建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创建督查力度,认真组织创建自评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2008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厅对我院的现场评审,被省厅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1.2 提升了医院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医院等级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创建的过程,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创建材料目录汇编、资料审核与完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质量的持续改进、技术项目的开展与汇总、基础设施的改造、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相关医疗设备的购置、工作流程的优化、就医环境的改善、行风建设的深化、长效管理机制的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达到了通过创建促管理、促改革、促发展的目的。提升了医院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为医院搭建了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
1.3 推动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
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在前三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年活动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关键举措;召开了推进大会,围绕"重质量、强学科、抓服务、促创建"等四项重点工作,及时将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同时,将管理年活动的有关目标要求融入到创建三甲医院工作中,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在活动过程中,坚持质量取胜,始终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基础管理的核心内容来抓,不断完善总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方案,确保质量和安全管理有了新突破。
1.4 加大了督查考核力度
通过组织行政查房,开展质量考核、病历质控、病历检查、夜间检查,召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会议、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形势分析会、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会议等,及时总结质量管理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并将督查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考核挂钩,兑现奖惩规定。制定了《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法》,启动了首次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1.5 加大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力度。
先后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镜下左肾切除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儿内科心脏介入治疗术等新技术20多项。我院被卫生部批准为十年百项PCC项目示范点,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爱婴医院”复核检查,临床核医学和放射诊断项目通过省验收。邵仲凡发明的“胸腔镜滑石粉喷洒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1.6加大了平安医院的创建力度
出台了年度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了分解,积极探索医院长治久安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年”活动,在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化行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消防和内保工作。院保卫处被评为全市2007年度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2 创建等级医院,推进护理服务质量更上新台阶
2.1 强化了护理质量管理
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注重发挥科护士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了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与护士长签订了《护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有效地调动了各护理单元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护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抓好环节质量监控,努力减少差错发生。修订了护理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和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加大了对专科护理检查考核力度,有效地保证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高度重视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规范临床护士用药要求,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加大对供应室、产房、ICU、手术室、血透室等内部管理的跟踪检查,使其流程更加科学、功能不断扩展、质量持续提升。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讨论会、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保障了护理安全。
2.2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
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外出进修等途径,从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等方面对护士长进行了强化培训,较好地提升了护理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选派部分专科护理骨干外出参加专题学习班,加强了专科培训。引导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扎实开展新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加快培养年轻护士。成立了院护理技能培训与考核委员会,加大护理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
2.3 强化了温馨服务
通过为出院病人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发放护患连心卡、制作温馨提示牌、强化护患沟通等服务举措,从人性化的护理语言、行为、流程、环境等方面打造了护理服务新品牌,进一步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赢得了病人的广泛赞誉。
3 创建等级医院,推进了“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的实施
3.1 科技工作成果较为丰硕
仅2008年全年申报科研课题107项,获立项科研课题18项,其中《药敏试验后抗菌药物合理选择分析》课题获省药师协会立项;市科技局科研课题4项;市卫生局科研课题13项。全年通过科研鉴定24项。全年获市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获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
3.2 继续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医院一直重视“三基三严”的培训,制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与管理规定。在协助各科做好“三基”培训、考试的同时,科教、医务等部门组织全院医技人员“三基”考试;对科室负责人进行了核心制度、医改政策专题培训、考试;开展临床医师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护理部加大了对全院护理人员“三基”训练与考核力度。医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第一批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2008年,我院成功举办了医院技术创新与发展院士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提升学术水平、加快创新型卫生事业建设,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3.3 加快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进度
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学科发展、以学科崛起实现医院腾飞,大力推进院“1331人才工程”和“322学科建设工程”,组织院内外专家对申报的院级重点学科、重点人才进行了评审,出台了对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倾斜政策。改造后的ICU投入使用,成立了血管外科、输血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大力引进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人才。创建等级医院,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的进度。
4 创建等级医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赞誉度
4.1 行风建设责任制得到了明确
院党委与市卫生局党委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院内召开了党建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行风建设责任状,印发了《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实施意见》、《医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纠风工作考核办法》、《医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意见》等,营造出了纠风工作“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4.2 教育活动得到深化
通过自学、上党课、举办专题报告会、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召开座谈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4.3 热点问题治理得到加强
通过细化措施,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年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宣传教育和自查自纠工作。认真做好对药品、医疗器械、后勤物资、计算机耗材招标采购和基建等审计监督工作,维护了医院经济利益。积极探索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行药占比上限指标控制制度,加大“三合理规范”落实力度,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实行多站点实时监控,严格执行医保政策,制订并不断完善部分单病种临床路径,推行部分单病种限额收费,缩短平均住院日,实行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定期公布、及时上报医疗服务信息,对违规行为明确具体处罚规定,大力发展惠民医疗,对流浪病人、无名氏、醉酒人员、无经济能力病人实行医疗救助,对特困病人、低保对象和优抚对象等继续给予费用减免优惠,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和收费标准等综合措施,努力遏制看病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
4.4 监管力度得到加大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范文5
1、TPN的适应证及禁忌症
1.1适应症 临床上疗效肯定的适应症主要有:胃肠手术或道瘘、短肠综合症、肾功能衰竭、大面积烧伤、严重的感染、创伤、急性胰腺炎等。作为辅助治疗的有:大手术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衰竭、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重症颅脑损伤的早期、骨髓移植、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等。上述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分解代谢亢进。大量临床资料证明,TPN能使患者保持正氮平衡,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2 禁忌症 对鸡蛋或大豆蛋白或处方中任一成份过敏者,重度高脂血症,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严重肾功能不全且无法进行腹透与血透者,急性休克,高糖血症(胰岛素治疗超过6单位/小时),血电解质(指本品处方中所含有的)水平出现异常升高,其它一般禁忌(如急性肺水肿,水潴留,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低渗性脱水),吞噬血细胞综合症,疾病状态处于非稳定期(如严重创伤后期,失代偿性糖尿病,急性心梗,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败血症,高渗性昏迷等)。以下情况慎用:高血脂症、高胆红素血症、脂肪<1.0/(kg°d)。
2、TPN输入的途径 TPN可经中心静脉插管,也可由周围静脉置管,置管的途径可根据输注营养液的渗透压及TPN的时间来决定
2.1经周围静脉途径 当输注液的渗透压比血浆渗压高出4倍以内,且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可由外周静脉给药。但必须有计划地选择浅静脉,按照由近及远,左右交替的原则,一般不采用下肢静脉,下脚静脉栓塞的机会较高,郭丹认为,对于5d内行TPN疗法的,穿刺部位首选颈外静脉套管留置。小儿多采用周围静脉留置。为避免可能发生的静脉炎,建议每日更换输液针刺入的位置。
2.2经中心静脉途径 对于静脉输注在1周以上或全营养混合液渗透压高于血清渗透压4倍以上或经周围静脉插管输液困难者,应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我院深静脉置管术[5]的插管途径有5种: 1.锁骨下静脉。 2.颈内静脉。 3.股静脉。 4.腋静脉。5. PICC(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3] [4]。
2.2.1物品准备:深静脉穿刺包1个或PICC包1个,2%利多卡因、肝素稀释液(浓度为10 u/ml),生理盐水,无菌手套,无菌敷料包,无菌纱布,,消毒用碘伏、棉签,卷尺,透明敷贴,肝素帽,5 ml和20 ml 注射器等。
2.2.2操作方法:协助患者按穿刺要求取正确卧位,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熟悉穿刺置管部位静脉的解剖和走行方向,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外科洗手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上的滑石粉,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三遍以上,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操作要轻柔,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置管成功后见回血,证实部位正确后接上肝素帽,方可按输液导管输液,导管固定稳妥后,并要标上置管刻度。
3.营养液的配制 早期的配方是高渗葡萄糖提供热量,水解蛋白提供蛋白合成需要的氮源,以后用复方氨基酸代替水解蛋白
近十几年来,全合液得到普通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配制要点是由专人在层流洁净台内,按无菌操作原则和混合程序,我院用的是卡文(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规格1440ml., 成份有精制大豆油、无水葡萄糖、丙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碳水化合物等。使用前开通腔室间的可剥离封条,使三腔内液体混合均匀,混合液在25℃下可放置24小时。维持机体氮平衡所需的氮量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营养状况与代谢应激等)决定。一般营养状况或轻度应激的患者,其氮的需要量为按体重一日0.10―0.15g/kg,有中度或重度代谢应激(无论有无营养不良)的患者,其氮需要量为按体重一日0.15―0.3g/lg(相当于氨基酸量一日1.0―2.0g/kg)。而葡萄糖与脂肪一般推荐需要量分别为按体重一日2.6―6.0g/kg与1.0―2.0g/kg.。患者总的能量需要量由其实际临床状况决定,通常情况下为按体重一日20―30kcal/kg。肥胖患者则根据其理想体重决定。
4.TPN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4.1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处理[7]
4.1.1动脉损伤血肿 由于穿刺方法不当、穿刺针在里面乱动,反复多次穿刺,导致大血管或分支血管损伤,误穿周围的动脉特别是损伤不易压迫止血的动脉,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局部出血或血肿,颈部的血肿还会压迫气管,有的在动脉壁行成血栓。血管破裂: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可分别引起胸腔、腹腔及盆腔积血,严重时须静脉补液及输血。发生原因可能有血管腔过于细小、血容量不足、操作手法粗暴等。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对血容量认真评估,仔细辨认穿刺针尾部血流速度及颜色,必要时X线透视下或超声下证实导丝在静脉系统内,再置入鞘管。穿刺时定位要准确,动作要轻,变换方向要退到皮下,一旦误穿动脉,护理时要及时压迫,冷敷。
4.1.2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8] [9],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操作不当,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4.1.3神经刺激 由于定位不准、穿刺方法不当,误伤臂丛神经、股神经。遇到立即退针,术后护理多观察,神经损伤及时报告医生应用神经营养药。
4.1.4导管堵塞 导管打折,血液回流形成血凝块,输入一些粘稠的静脉营养药液等都可以导致导管堵塞。护理使用时理顺导管,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换液体,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输液结束后及时用稀释的低分子肝素液体正确封管。
4.1.5静脉栓塞 由于患者高凝体质、静脉压高、血管壁损伤、长期留管、长期卧床等原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壁,高凝体质预防性用药。术后护理及时观察下肢是否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积极抗凝治疗,出现肺栓塞时应视病情给予相应紧急治疗。
4.1.6感染[10] 由于操作无菌观念差、未及时换药等原因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术后护理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隔日更换一次,夏季或高热多汗患者需每日更换,若被污染立即更换,同时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要注意局部保护。对静脉输液管道,每24 h要更换一次,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较长时间应用时每24 h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冲洗,以保持管道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应该专管专用,防止交叉感染及血行感染。
治疗结束决定拔除导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再消毒局部,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5 min,防止发生血肿,并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护局部,防止感染,必要时剪下导管末端送检。
如果穿刺点局部皮肤感染,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疑似有导管感染时,因拔除或更换,及时做血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合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肠源性感染:长期的传统TPN可导致肠粘膜萎缩及肠道细菌移位,如果在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可增强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源性败血症的发生。及时处理才能做好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工作。
4.2 肝胆方面的并发症 大多数成年人中以脂肪性肝炎和脂肪变最常见,儿童以胆汁淤积为主。多数患者这些变化是暂时性的,停TPN后可恢复正常。在TPN时应注意氮与蛋白热量之比,维持在1:150则肝功能异常少。选用支链氨基酸或必需氨基酸为主的复方氨基酸,可以改善肝功能。另外应尽早恢复患者的饮食,有益于预防肝功能异常的发生。
4.3 代谢方面的并发症 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可能是TPN胰岛素用量不当、TPN突然中断或减慢所致。应合理计算TPN中胰岛素的量,停TPN时逐渐减少数量,注意输注速度,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或反跳性低血糖。部分患者出现高血糖,可能是是葡萄糖单位时间内输入过多造成。故应注意输注速度,严密检测血糖、尿糖、电解质。当发现高血糖时应立即暂停TPN,并适量注射胰岛素,但注意防血糖下降过快带来的并发症。
4.4 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的异常 常见的有低钾、低镁、低磷。在TPN过程中,应定期测血电解质,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可防微量元素缺乏。
4.5其它方面的并发症 超敏反应(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珍)呼吸症状(如呼吸急促)、高/低血压、溶血、网织红细胞增多、腹痛、头痛、疲倦、异常少见报道,密切观察,对症处理。
5. 护理要点
6.1 TPN前护理[8] [9] 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和家属说明TPN治疗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可能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患者需要注意配合的事项等,积极争取患者的配合。由于患者疾病缠身,家属对深静脉置管术缺乏了解,有时较难取得配合。因此,护士必须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操作过程。同时说明在穿刺过程中及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做出选择。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做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和TPN的基础上,请他们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协议书》上签字,使我们的护理工作做到有据可查,为深静脉穿刺的必要性、合理性提供依据。
5.2 导管的护理 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严格执行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防止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应避免导管扭曲、折叠、受压、脱出等事件发生。禁止在输液管道上取血、加药或输血,输液装置每日更换。严密观察置管局部情况及生命体征,严格交接班,技术不熟练者不能执行相关操作。
5.3 输注过程中的护理 严格掌握输注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应24h均匀输入。开始输注的速度低于40mL/h,以后按20mL/h(h?d)递增,直到所需的速度,通常不超过120mL/h。由于光线会影响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的稳定性,输注时应注意避光。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有无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胃肠道反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血糖、尿糖、血脂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与感染、代谢有关的并发症。
5.4 注意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 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学组制定的《肠内肠外营养操作指南》中,对长期TPN的营养评价:可采用测量患者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等方法。结合血清蛋白、肌酐升高指数、淋巴细胞总数、血脂、血钙、等微量元素的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5.5 基础护理 行TPN的大多是重症患者,应按重症患者护理常规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以使患者舒适,促进康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肠外营养是经静脉途径提供给患者所需的营养素,只有在患者不能进行场内营养时应用。TPN时间愈长,再喂养综合症愈严重,应尽早恢复肠内营养。
参考文献:
[1] 杨实亚. 浅谈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J].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1):148
[2] 张玉,周杰. 超早期胃肠外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负氮平衡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药杂志.2005,26(1):29.
[3]韩毛毛,倪冀一,陈玲.老年患者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术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0(09):(255-256).
[4]陆燕琼,董惠明,邹舒倩.不同体表定位方法对PICC导管置管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09):889-890.
[5]项爱民. 中心静脉穿刺管留置治疗腔内积45例[J]. 实用医学杂志. 2006(10):1112-1113.
[6] 郑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要点及体会[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23-24.
[7] 钱淑华.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7(01):36-37.
[8] 马云峰.中心静脉穿刺在新兴农合城市社区使用新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05):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