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毕业生就业论文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1

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表明,硕士毕业生与本科生相比,并非是“强势群体”,从经济学的弱偏好性角度出发,硕士毕业生属于“弱势群体”。1.何谓弱偏好性。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对消费者的偏好有这样一种界定,面对两个消费。可以存在三种关系:①严格偏好关系,即(x1,x2)酆(y1,y2),其含义是消费者认为消费束X确实比Y好,在需要从两者进行选择时,消费者总是选择X消费束。②无差异关系,即(x1,x2)~(y1,y2),其含义是X与Y两个消费束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好、无差异。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消费X消费束,但如果让其选择另一个消费束Y,消费者感到同样的满足。③弱偏好关系,即(x1,x2)酆~(y1,y2),其含义是消费者对于两个消费束有偏好但又不在乎,认为两者至少一样,消费者对于消费束X的偏好弱甚于Y消费束[3]。第三种关系就是本文中所引用的弱偏好性。2.硕士毕业生是弱偏好性群体。在硕士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是劳动力的需求者,他们对劳动力有自己的关注和偏好,非常类似于消费行为偏好理论。对于一个职位,在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哪一个,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意愿和偏好。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来应征某一职位的求职者很多,硕士毕业生是一类型的求职者,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哪一类求职者,这是用人单位的主观判断和偏好。在这样的背景下,硕士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讲是弱偏好性群体,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认为硕士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好,比如,在素质、学历背景等方面都要略胜一筹,但是用人单位并不在乎,认为两者至少一样,因为接收硕士毕业生后,需要给他比本科毕业生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待遇,但从用人单位本身的需求上或业务需要上,本科毕业生也能胜任。此外,在年龄和稳定性上,本科生比硕士研究生又有比较优势。因此,比较而言,用人单位对于硕士毕业生的偏好弱于本科毕业生,在进行选择的时候,硕士毕业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不是“强势群体”,相比之下,反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二、硕士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鉴于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弱偏好”地位,硕士研究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使其从“弱偏好”地位变为“严格偏好”地位。此外,高等院校作为硕士毕业生培养单位对其就业市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应该做好“质”的培养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对策如下。

1.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对策。①提高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力。就业力的体现,不仅仅体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科学知识,在当今社会毕业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基本的社会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开放的学习态度、健康的心理等等,也都是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要的重要就业能力。对于“弱势群体”的硕士生来说,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性素质,要全面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使自己的素质严格好于本科生。②正确理解“成功”的内涵。虽然毕业生自我成才意识比较强烈,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成才的定义和自我成长的目标都不明确。毕业生认知中的成才途径非常狭窄,仅仅局限于找个好工作。对于什么是好工作,大多数学生却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成功、成才、价值都是相对而言的。硕士毕业生要摒弃狭隘的成功观、成才观、价值观,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都是一种成功、成才、价值的体现。“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更为珍贵难得。所以,硕士毕业生要开阔眼界去就业,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片面追求“稳定性”,或许更能体会到一种成功和价值。③主动适应市场。硕士毕业生要主动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硕士一入学,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看看人才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样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综合能力。用人单位认为硕士毕业生最缺乏的是实干精神、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而现在的硕士毕业生只注重英语水平、计算机运用、专业知识等技能性、学术性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与运作了解不深,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差异。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2

国家的扩招带来大批高中生为了升学而选择音乐专业,如今各大高校招生大部分设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主要进行理论知识考核,面试主要展示专业水准展示技能,两个环节分别占一定的比例,而学生大多不能做到专业和理论两方面都强,但高校依然为了升学率而招生。音乐专业学生大多数从高中阶段就被列为特殊群体,文化课普遍比一般学生差,才选择的学习音乐,又因为专业学习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音乐本身又要求学生较为活泼,不能静下心来看书,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的数据采集就可看出,音乐系在图书馆看书的占比一直是排在全校系别的倒数,也就很少有学生能在进入大学后能积极的钻研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弱,也就导致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这又和如今的市场需求背道而驰。导致毕业后很难胜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

二、缓解音乐生就业率分析

(一)专业教育的引导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学生多是以声乐或者器乐专长而考入学校,这样在学生入学时就已经客观的产生了偏科现象,所以这样不利于培养出合格的教育型人才,多数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单一的专业技能,导致严重的偏科,所以院校在大学生教课方面,准确制定音乐生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和学习习惯上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机制,促使大学生由传统的习惯性学习思维方式,向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建立准确的学习方式,并促使其向复合型学习转变,比如在声乐生中加强钢琴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觉得钢琴只是一门凑学分的课程,以此来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步伐,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人才。

(二)就业培训指导在大学生课程中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培训是不被重视的一项,我系的就业指导以讲授的形式存在,另外在该方面的教育师资不够完善,学生刚进入大学是以专业为主,但是到了大三大四后,关键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更好的建立就业观,了解本专业的具体现状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职业规划需求,通过开展相应课程使学生就业观更加健康趋于实际,让学生把就业观和社会需求的客观实际相结合,调整好自己的固有的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目前社会的需求和职业前景,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就业方案。其次学校应加强就业心理干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面对的困难和心理变化,提早进行干预和培训,而不会产生在学生面临就业时的各种心理不成熟。

(三)政府政策同时高等音乐学生大多数选择一线大城市的现况,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和引导,政府可以继续完善和制定定向招生的培养模式,使得毕业生在毕业后回到原单位和原地区就业,还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补贴,鼓励毕业生毕业选择山区偏远的新疆内蒙和县级市乡村工作。政府搭建良好的简历信息服务平台,在现今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发达当下形成信息共享,形成毕业生和企业的信息联通。其次政府在当下经济也飞速发展下,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相应的地方政府对毕业生创业提供社会资源,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务和技术培训。

三、结语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3

(一)社会因素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各种规范也不完善,这就成了滋养信用危机的温床。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加上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因而削弱了信用的重要性,导致就业市场中使用或制造假学历、假文凭的现象屡见不鲜,欺诈违约现象更是泛滥。同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道德秩序的严重失衡,守信者没有得到应得的保护,而失信者往往名利双收。2.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弱化。长久以来,我们为了发展经济,忽略了道德素质教育,仅靠学生在校园里接受的那些简单的、公式化的道德说教,无法使其理解诚信的重要性。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追逐利益,放弃诚信。各种类型的就业指导通常只注重指导就业,对于诚信教育往往只是一带而过,更有甚者还将这种弄虚作假当作求职技巧进行教授。3.法律法规缺失,监管制度不到位。就业市场正处在不断摸索改革的阶段,政策、条例都没有明确的规范,监管力度也不到位。没有约束力,就导致了信用危机的产生。各类高校为了保证就业率,也没有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种种行为进行监督,这都是导致信用危机出现的原因。4.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引发信用危机的直接原因。如果社会中满是不诚信者投机取巧,不用费劲就能赢取经济利益,那么信用危机的产生就是必然的。因此,要尽早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让每一个不诚信者为其不诚信行为付出代价。

(二)用人单位因素大学生买方就业市场的形成大幅度地提高了用人单位的地位。因此,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总是过分地提高指标,要求应聘者学习成绩优异,有学生干部经历、各类荣誉证书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允诺虚假的工资福利待遇,或者虚构注册资金、盈利状况等相关信息,以此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应聘。招聘、应聘双方都存在严重的诚信问题,使整个人才市场处于信用危机中,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诚信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1.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全面,缺乏宏观思想。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家都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所以,一旦有一个比较好的单位抛出橄榄枝,就一拥而上,匆忙签约,不去仔细考虑这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当更好的单位出现的时候,毕业生又会立即违约。高校毕业生通常都是依照经验和感性进行判断,很少考虑目前的就业现状。2.对自身期望过高,法律意识淡薄。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碰到自认为好的单位就立即签约或者解约。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其实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是为了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但是,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并不将其当回事,对违约应承担的责任一无所知,这就导致了肆意违约现象的出现。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信用危机的对策

(一)构建诚信社会,营造良好、诚信的就业环境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信用危机的问题,首先要从大的社会背景入手,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充分发挥社会诚信的魅力。要采取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诚信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不诚信行为要进行严厉的舆论谴责,树立“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诚信的校风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通过对和谐诚信校园的建设,可以在广大学生心中树立起诚信的旗帜,培养其诚信的作风。要改善目前只管“教”、不管“育”,缺少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教育现状,可以在校园中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报告、图片展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让学生自觉地继承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在就业过程中将能力和信誉作为第一竞争力,做到讲诚信,守承诺。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落后的局面,正确认识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解放思想,转变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如何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值得每一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认真思考。

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如人意,距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客观认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和改进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毕业生就业形势是就业指导的前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善,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种新型的“国家不包分配、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自主择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正在形成。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毕业不等于就业”的观念已逐渐为社会所接受。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下:

(一)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1.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而毕业生就业空间相对缩小。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大关,创历史最高峰;1999年为101万;2000年为107万;2001年为ll5万。今后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仍将继续攀升,毕业生人数的逐渐上升无疑加大了就业的竞争。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不容乐观。据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上下,全国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800万个。这其中,用来满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需600万个,解决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需310万个,另外安置干部需50万个左右,这样所剩下的可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相对减少。

3.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是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但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看来,主渠道接收毕业生的能力受到了限制。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脱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到了关键时刻,减员增效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面临人事制度改革,编制从紧控制;省、市(县)国家机构改革已经启动,人员需要分流。而且这种状况仍在持续,使一部分毕业生失去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4.社会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教育结构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在人才结构上,低层次人才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本科以下毕业生仍占较大比重;从专业情况看,社会需求较旺的机械类、电器工程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而财经类、管理类、文史类、医学类毕业生虽有所下降,但人数依然偏多。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导致相当数量的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又造成一些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的毕业生。

(二)存在机遇,毕业生就业潜在市场仍很广阔

1.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从表面上看,这几年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太多了,社会需求已经饱和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人才缺乏和严重不足的国家。我国目前的科技力量和人才队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每一万人口中的大学生人数,美国是我国的20多倍,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是我国的3倍多。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稳步上升,尤其是中国加入WTO,更是给中国的产业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国家宏观调控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基本到位,各类用人单位将更加自主地吸收毕业生。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认识到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教兴国、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国家和各省有关部门已经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规范就业行为,突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双向选择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3.毕业生就业观念大为改观,就业眼界更加宽阔。造成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除了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观念之外,也同一些毕业生的错误择业观有关。市场充满竞争,竞争是无情的。经过人才市场严酷的挑战,我们毕业生已能冷静的面对现实,客观的分析评价自己,比较实际的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和期望,开始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道路。

要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就要正确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只有以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为基础.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和方针政策。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就业指导的指导思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形势。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实行的“统分统包”制度在人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严重的制约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搞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要破除这些陈腐、僵化的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责,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变“安置”、“派遣”为“指导”;变“应急性”教育为“全过程思想”教育。高校要根据“双向选择”、“市场就业”的情况,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要真正当作一门科学来关注。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要把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行政管理型转变为指导服务型,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在人员经费上,办公条件上予以保证。就业指导不仅是针对毕业生进行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招生、培养、毕业全过程。因此,在招生咨询过程中就要宣传“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道理。向新生宣传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对在校生开展人才评价的试验,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职能部门在各个教育环节中都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特长、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便于学校择优推荐和用人单位择优录取。2.要树立大学生是就业主体的观念。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毕业生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学校,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工作部门代表国家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主题是大学毕业生,由他们根据市场规则自主择业。在两种体制下,学校都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责任,但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服从国家的分配,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市场中自主择业。

3.要树立服务的观念。在计划分配体制下,分配毕业生主要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能,为毕业生服务的观念不强。在市场竞争体制下的就业指导是对择业主体的一种服务。因此,大学毕业生工作部门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

4.要积极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必须改革国家对高校的投资体制和计划体制。政府以办学经费和招生计划为杠杆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通过计划和拨款来调节高等教育。为了有效利用这个调节机制,笔者以为要在质量和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高教拨款体制。把过去“包”下来改为“引导”,将“定员式拨款”改为“质量效益式拨款”,使高校从争计划、争设备、争地位转为比质量、比效益。而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效益、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因为就业率是判断一所学校竞争力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指标,它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对高校投资的依据除考虑招计划外,还应把就业率作为重要依据。这样,必然会促使高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从而提高就业率。

三、就业信息渠道畅通是就业指导的保证

需求信息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重要基础.加强信息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对面临求职择业的毕业生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及时获得较多的就业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讲,谁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就得到了择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体制处于转轨阶段,信息沟通渠道不是很畅通的情况下,就业信息的搜集就显得更为重要。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固然是重要的就业信息,但是.诸如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法规;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势头;某一人单位的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工作环境;毕业生就业的一般程序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就业信息。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就业信息的搜集和。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国家和地方有关就业政策、规定,各地举行“双选”活动的信息,有关用人单位的介绍材料及需求信息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及时掌握并,这应该是获得就业信息主渠道。

2.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每年教育部都要制定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制定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和各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

3.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类活动有的是由一个学校和多校举办.有的是由一省和几省联办,也有的是由各市县单独举办。通过参加这类活动,毕业生不仅可以直接获取就业信息,而且可以抓住机会,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是一种比较简捷、有效的途径。

4.有关新闻媒介。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有关就业政策,热门话题讨论,招聘广告等也常有报道。此外,教育部学生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及各地有关的报刊、杂志等,都为毕业生提供相当多的就业信息。

5.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要利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如家人、亲朋好友、同乡、校友、老师、同学等,获取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

6.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获取信息。学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便于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两相情愿,那是再好不过的就业机遇。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5

(一)目标市场饱和度高,市场定位缺乏特色

就工科专业来说,现阶段的工科专业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各大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特别是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专业。由于当前整体需求不足、同质同类专业的大量重复设置,就业市场饱和度偏高,同类“产品”竞争异常激烈。部分高校虽然品牌认可度比较高,但是并未清楚地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并未充分发掘本校工科专业独特的就业市场。有些高校虽然意识到专业高端就业市场的重要性,但由于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需求与学生期望之间的偏差、高端企业人才需求壁垒高等,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单位“招聘难”、学校“推荐难”的并存现象。以东北大学信息学科为例,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因此毕业生期望值较高。然而在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许多学生对用人单位过分挑剔,造成“错峰”现象,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市场策略碎片化,缺乏整体规划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类似于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如果把学生比喻为生产出的商品,且不考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性质上的不同,那么高校就业市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则与企业的市场工作有极大的相通之处。一般来说,企业的市场工作不仅涉及产品定位、市场开发、品牌塑造,更要注重销售体系的完整性和营销策略的有效性等。而目前高校就业市场工作虽然涵盖了就业信息处理、就业服务、就业基地建立等诸多方面,但仍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营销”。相对于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的多元化需求,就业市场策略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层次性、针对性,这也正是当前很多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不畅,反馈效果不明显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合理就业。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反馈效果的瓶颈问题:如人才培养反馈主体过于单一,未引进第三方机构,专业性较弱;人才培养反馈的内容不够全面,目前多数高校仅据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待就业率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意识不强,或反馈信息不及时、内容单一,或人才培养其他环节参与缺失,或反馈信息无法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而造成了“高端进校,但人才甚少”和“高端逐渐离校”的恶性循环。

二、高水平大学本科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突显人才培养特色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市场定位应与企业及产品的目标定位相一致。而高校就业市场的定位是由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的。高水平大学工科专业高端就业市场定位则是指高水平大学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以及目前其他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使本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据相应的位置。现实中的一些成功案例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如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依托“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建立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在巩固冶金、矿业等传统优势学科同时,大力发展自动化、计算机等新兴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交叉学科,为采矿冶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国家主流行业及重点领域输送科技精英。近五年来,到上述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从46.3%提升到59.4%,在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精英。[2]

(二)突显学生为本的要义

从顾客满意的角度,满意感来自于期望需求与实际感知的统一。[3]高水平大学高端就业市场建设不仅要体现就业市场本身规模与质量的并举,从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转变到关注他们的可能性发展,关注并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将逐渐呈现“个性化定制”的特征,以促进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的目标,培养自己的能力优势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能力储备。如东北大学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在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等,每年邀请业内知名企业的高管、行业分析、人力资源专家等进校开展10场重点行业分析报告,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未来发展方向。

(三)突显大学的国家责任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建立的专门供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高校的非营利性单位属性使之并不具备完全市场主体的地位,这就决定了高校在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变动其供应量而时常处于被动的境地[4]。在这种具有特殊情况的条件下,作为人才本身(商品本身)的毕业生就由被交易对象变成了与需求方(用人单位)直接对面的交易者———供应方,在就业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具有职业选择、职业评价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水平大学更应以培养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才智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为其所承担的国家责任。因此,高水平大学高端就业市场还应承担对于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引导功能,为毕业生搭建到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的广阔市场平台。

(四)注重差异化市场战略

差异化战略的重点是赋予产品与服务被业内和顾客认可的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以使其产品、服务与形象等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差异化的就业市场战略一方面意味着占据目标市场中其他高校不易进入的部分,另一方面意味着学生核心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还包括差异化的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及就业服务模式。这种差异化的就业市场战略基于对经济发展、技术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走势的预判,其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异化。

(五)注重整体性实施策略

就业工作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是要素和系统的关系。就业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也制约着就业质量的高低。经济形势、社会需求等外部环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将通过就业工作传递到招生、教学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要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这些影响最直接的呈现载体。因此,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也应遵循整体性推进的原则,要关注多维度匹配的关系,即数量与质量的匹配、高端市场与高质量人才的匹配、高端市场与高水平服务的匹配等。

三、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

把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影响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定位、学生期望、学术认可、外部环境等。在分析过程中,这些影响因素将作为模糊综合市场定位方法的评判指标。近年来,东北大学在科学规划整体就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工科专业高端就业市场为切入点的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体系研究,对工科专业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并通过毕业生择业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毕业校友就业满意度等调查分析,结合高校专业教师的评价结果,进行就业市场细分,确定高端就业市场的范畴,从而进行准确的高端就业市场定位。根据对专业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学生期望、家庭期望等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4个层次、22个评判指标的评判体系(见图1)。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求得每一个具体的权重进而解决多目标决策的一种方法[5]。这种方法将复杂问题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把复杂的问题按照层次关系分解为不同的分目标、子目标等,并结合目标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隶属关系将目标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一个系统和它所处的环境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测定和评估整体中各个影响因素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分层次解析,并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对于各影响因子权重赋值的影响,综合我们所需的结果。

四、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以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依托

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东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成为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先后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并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实验室,学生可直接进入实验室参与指导教师承接的重点企业科研项目,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而且增进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了人才资源配置的双赢。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学院党团组织、研究所及专业教师的作用,鼓励专业教师利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挖掘高端就业市场,与业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以开展实习实践活动为载体

高校就业市场的首要核心功能就是沟通就业信息,实习实践往往是学生获取职业和就业信息最准确的途径。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政府曾专门出资鼓励高校学生参加职业实习。北美高校实行的短学期制(每学期约16周)也为学生利用暑期开展职业实习创造了条件[6]。目前,东北大学以“就业践行计划”为载体,将就业实践提前至大二、大三年级,使在校学生提早进入职业选择和就业准备的状态,逐渐实现就业实践活动的日常化、规范化。同时,着力开发就业实践基地,丰富就业实践内容,与多家大型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践和课外活动基地,每年有5000余名学生参与到工程实习、企业参观考察、实习生项目等就业实习实践活动中。此外,依托省政府项目,建立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实训示范基地,在5个工科专业按照32个岗位方向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以实施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为途径

促进劳动关系达成是高校就业市场的另一核心功能。而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应通过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等形式实现“劳动关系达成”的提早实现。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模式,是指企业对大三年级学生通过教育培训、现场实习、考核跟踪等,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情况,提前确定“准员工”人选,以满足首钢各钢铁基地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概况,适应企业文化,提前进入企业“准员工”角色,首钢与东大商定联合设立“首钢就业人才奖”,经“双向选择”,提前选拔紧缺专业优秀的三年级本科生“进企业”、“进生产一线”进行实训锻炼和生产实习,择优录取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优秀毕业生。此外,东北大学还与宝钢建立了“3+1+1”的订制培养模式,与济钢建立了“4+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苏州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组织面向大三年级学生的暑期就业实习招聘活动等,通过深度就业合作,不断为学生开辟高端就业渠道。

(四)以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根本

高端的就业市场一定有高端的人才需求标准。因此,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才能为高端就业市场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东北大学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除完成全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各专业根据情况可自主增加200学时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强化专业教育的实用性。推行“1+1”预警式教学模式,即本专业学习+某单项技能学习,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加强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总学分里单独设立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东北大学将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初步建立起分年级生涯发展指导体系,秉承引领、启发、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制定生涯发展领航计划和生涯发展助力计划,探索“课程、活动、咨询”三大指导平台,构建普遍、分类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具备了“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在大舞台上成就大事业,与祖国和时代共进步”的视野、志向与能力,为不同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就业信息和广阔的就业平台。

(五)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为促进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6

(一)毕业生总量比较大,但整合利用度不高虽然京津冀高校林立,毕业生数量很多,但供需矛盾依然严重。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急需高技能毕业生人才,但毕业生中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在买方市场中,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依然是主要产业,高技能人才短缺情况更为严重,特别是年轻的高技能人才有位短缺,技术人才已经呈现出“老龄化”现象,以北京为例,目前北极有一半以上的高级技工是年龄45岁以上的人。所以说,虽然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对人才需求是一个促进,但所需要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对一般普通劳动力需求的拉动并不显著。要解决京津冀地区高层次人才的缺口应从京津冀今后发展的大局着想,我们应将提高区域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技能性教育,把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素质的提高作为首选和基本。

(二)毕业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廊坊、唐山等大中型城市成为京津冀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京津冀三地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区域。但横向比较发现,2003年底河北地区八市都市圈人才总量仅为222.85万人,人才密度指数为6.96%,与京津相比,这仅为北京市的40.94%、天津市的63.17%。所以三地的人才资源在区域配比上不在不均的现象。同时,在产业机构上,也存在类似现象,根据国家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天津将重点发展以下几个领域:航空航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北京作为政治经济中心,重点发展服务业,河北作为京津的发展腹地,信息产业以及能源的产业也都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

(三)行业对人才需求发展问题在人才配置方面,目前行业、企业与毕业生的选择都存在取高的现象,造成很多的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如何有效的转化新入职毕业生自身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成了人才使用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同时三地政府对高校的引导,以及高职院校的教育更要面向市场,让教育和人才培养不能与市场脱节。

二、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人才流动的调控北京在2010年了《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针对人才户籍制度进行了明确,要求逐步实现互认。同年8月,天津政府通过了《天津市引进人才服务办法》,为了能引进人才、用得好人才、留得住人才,天津将构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人才为天津所吸引,人才为天津做贡献。为了加强京津冀三地高校毕业生的流动,应立足《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书》,推动高校毕业生流动,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完善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为我们高职院校技术人才培养及流动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

(二)完善服务型政府,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三地政府应该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带动三地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区域性就业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实现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同时,政府应该更好的调整规划京津冀三地的高职院校定位和专业设置,避免造成专业设置重复、扎堆,或出现专业遇冷等情况,也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的现象。

(三)加大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首先,京津冀区域相应政府应该着眼于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前编制科学的人才需求计划,制定适应区域发展的人才战略目标,引导高职院校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毕业生客观的、合理的就业。其次,高职院校也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各个部门要树立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观念,建设专业的、职业化的指导队伍,并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就饿指导培训,并要克服困难,深入到企业中、行业中和区域经济研究中,了解就业形势,判断高职就业趋势,开阔就业思路,拓宽毕业生们的就业渠道,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