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职业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范文1
华东师范大学2012届博士帅良余在其学位论文中以现实中的成人学习者作为研究重点,运用个案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出了建议。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作者发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对学习主体没有充分重视,由此引发了思考和探索,并且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口,通过“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来呈现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研究意义。在呈现过程中,作者用到了文献、个案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学习型组织、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三个理论为基础,形成了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一方面具有实用,另一方面通过个性以及个性发展理论可以评价成人的学习状况。
在构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作者呈现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企业的个案,分析了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等情况。同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将成人学习的形式划分为“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工作管理导向学习”、“文化建设导向学习”、“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并分析了这四种学习形式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作者还以“需要”、“兴趣”、“自我认知”、“经验”、“职业角色”、“态度”等六个方面的个性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实际案例,剖析个性对于成人学习的动机、目标、观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最后,作者从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学习团队建设,主要是从目标、定位、职权、计划和人员五方面进行建设;二是加强组织学习文化建设,主要是从理念构建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
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刘养卉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撰文,以甘肃省为例,对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现状:一是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以初中为主且青壮年居多。从行业分布来看,他们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活。二是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经历。他们主要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作,且务工稳定就业时间较差,其中缺乏技能是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三是返乡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家庭因素在返乡原因中所占比重最大。四是返乡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接受过职业教育,其中有89%的人认为返乡后接受职业教育有必要。据此,可看出受访农民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较高,普遍认为只有具备较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基于此,作者分析了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为:一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调查显示65%的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经费是自筹,政府投资只占30%,民间投资占5%。二是培训质量不高。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时间短,培训内容匮乏,对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有限。三是培训内容滞后。务工人员所上过的或正在上的职业中学开设的专业极其普遍,涉及具体培养目标的专业较少,此外,也没有把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摆在突出位置。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发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建议:1.形成培训合力。合理有序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优势,使办学、培训主体多元化。2.强化培训保障。确保资金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师资保障,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3.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推广“订单培训”,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4.提高培训质量。根据返乡农民工的特点,灵活调整教育与培训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
闫宁在《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本身对人本性的关注,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单纯的技能本位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应当从人的内在性出发,以综合职业能力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体系。
职业教育的本位,就是职业教育促进或成就什么样的人来建立这个本位。对高等职业教育影响深远的是能力本位思想:英语文化圈的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认为能力即技能,技能即操作,操作即实践,实践即为职业教育的特色;然而德语文化圈认为能力非技能,能力为整合体。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这样的两种解读模式。
技能取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最大的功绩是职业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建立以及DACUM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这种标准、体系如今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国家。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内涵就是构筑一整套的制度、课程、实训、教师体系,来确保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符合企业的要求,对职业教育而言,教育就是训练,以训练来促进人的技能获得。
“技能”化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顺应了工业社会初期的社会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当今复杂的职业要求和人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刻、深厚的根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综合职业能力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将那些分割的七零八落的技能化的“能力”整合到一起,此外,综合职业能力力图将人内在的态度、价值观等一并纳入,似乎具有某种程度调和的意味。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超越一般知识和职业技能传授和考试的体系设计,那就是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和过程性导向的教学实施以及综合能力的诊断、评价确立为专业建设以及具体课程设计的原则,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能力发展的载体,将过程性的教学实施作为彰显学习者主体的平台,将综合能力的诊断和评价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根本手段。至此,传统的知识课程、训练课程和证书课程只是典型工作任务蕴涵的一个基础性任务,是过程性导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资源,是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所需的一个基本证据。
高等职业教育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通识教育 途径
1.通识教育的内涵
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通识教育在欧美国家中又称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随着人们对大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化,现在对general education的译法已经基本取得共识,认为通识教育比普通教育比一般教育更贴近其本意。顾名思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使自己在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成为受专业束缚的奴隶。
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即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为博雅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耶鲁大学在1828年发表了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提出维护古典语文教育,排斥现代语文及职业性实用学科,轻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提出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训练和教养,充实具有知识的心灵,而古典文雅学科就是达成这种训练和教养的最好科目,因此应该拒绝实用性科目。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在《大学的理想》(《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自由教育思想。当然,随着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自由教育因为忽视专业教育而逐渐受到社会的抛弃,并逐渐为工业社会中的专业教育所取代。
2.1 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发展。
1945年,哈佛大学提出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适当明确判断的能力;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
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经历了从次要到主要、从理念到实在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艾略特、劳威尔时期——通识教育理念的浮现;
第二,赫钦斯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各执牛耳的过渡期;
第三,科南特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平分秋色;
第四,博克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
2.2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
在我国,提倡通识教育最早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偏重专科之弊,既在所必革,而并重之说又窒碍难行,则通重于专之原则尚矣。”明确提出了培养“通识”人才的目标。
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生活大于专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二是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专识是特种生活的准备;三是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四是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新民”,而是“扰民”。
清华大学在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实施以大类招生和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经管学院实行按大类培养之后,从2003年开始,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机械学院等均纳入大类培养轨道。学生在低年级完成统一大类平台学习后,在高年级再进行专业分流培养。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实行了通识教育改革。
3.高等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历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高职教育的功利性太强,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导致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专业领域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全面发展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所以,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对过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反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提出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岗位、技能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相应专业的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大多为培养岗位基本技能的课程,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社会责任感等非专业性教育的课程少之又少。
4.高等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途径
高职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应该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它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渐为高职各大学所接受,在构建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实施。
4.1 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推行通识教育。
根据我国高职的现状,针对我国高职大学生的特点,现有的思维方式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坚持按学科大类招生,在大学一不分系,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要加强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主动接受新知识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能力。
所以高职大学在一年级人文培养的课程是可以不分系和专业上课的,从二年级开始专攻专业课程。基本上这种成材教育认为是基本功,训练做人的基本条件,然后才是专业,还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生为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应该允许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喜欢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就允许该学生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一块上课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
改革现行学习成绩评价办法,在考试内容上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考察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课程成绩可以考试与考查、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考勤与作业、讨论与论文等形式取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课外学分实施办法,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学生科研小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2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高职培养的学生一定是具有某方面专长的人。因此,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永恒的目标,只是把专业教育的时间推后到高年级,加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丰厚的土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地扩展知识领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4.3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范文3
关键词 企业 高等职业教育 投资 途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
依据《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4)相关定义,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二)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1998年,《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职业学校是高等学校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本文所指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高职院校所实施的职业学校教育,不包括普通大学下设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
(三)投资及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
一定经济主体将一定数量的资财投入某种对象或事业,以期取得一定收益或社会效益的活动即被称之为“投资”。
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的目的或利益,而对高等职业教育所进行的资源或条件的投入。其投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企业劳动力特别是劳动者智力的再生产,如企业开展的职工培训、进修,企校联合办学等。二是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社会支持,如企业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捐赠等。
二、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决策评价模型的选取
考察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根本动机和内在机理,需要对企业高职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和风险分析。成本收益及风险分析是企业高职教育投资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决策依据,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投资领域,确定企业高职教育投资的各项成本收益和风险,企业可以根据量化指标做出科学决策,在利益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资到高职教育中来。
(一)成本
即为了获得某种预期的收益和服务而付出的代价。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成本就是企业投入高职教育的时间、经费、教师、组织实施中的人力等数量和质量概念的总和,既有固定成本也有因某一投资项目新增的变动成本;既有实际投入的人、财、物成本也有因舍弃其他投资项目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全部成本项目均可以在企业职业教育投资的财务账目中直接查找相关会计账户,可根据需要对各个成本项目加以区分、选择从而计算出最准确的成本数额以反映企业因投资高职教育而实际发生的成本。
(二)相对于成本费用而言
企业投资高职教育而产生的收益较为复杂,按照收益取得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收益和间接投资收益。直接投资收益是指行业企业投资高职教育而直接取得的收益,包括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企业经营活动而直接获取的产出、因使用职业院校学生而相应节省了在劳动力市场上直接招聘员工而支付的薪资、用于对新员工因不熟悉职业技能而产生的培训费用等;间接投资收益是指因投资高职教育而产生间接收益,主要包括使用职业院校实习生而获得了熟悉并认同企业的职业从业人员、赢得技术人,获得科研支持、提高了生产率并减少了废品率、增加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得到客户以及供应商的美誉、提高社会声誉、减少向社会上招聘员工而产生的广告费和中介费等。间接收益的特点是有些收益无法量化,但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借助某些指标来衡量,或将一些非经济收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收益。
(三)投资风险,即企业在投资于高职教育过程中会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影响投资目标的实现
如企业作为主办方投资高职院校会有经营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教育市场风险和自身经营风险等。政策风险,如国家相关教育政策调整、对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收费管理等;教育市场风险,如学校过多、学校规模扩大、适龄入学学生减少等导致教育市场严重供过于求;自身经营风险,如教师队伍的难以稳定导致学生和家长的不满,个别投资人的急于收回投资等短期行为引发资金危机,校园伤害等突发性重大事件等。一般投资风险与投资报酬成正向变动关系。
(四)基于投资效益和风险权衡基础的决策模型选取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风险承受能力一定的条件下,收益大于成本(即投资效益)的预期是人们经济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教育的投资也主要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同个人的教育投资行为相似,企业受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其教育投资行为至少应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投资的预期收益贴现后应不低于投资成本,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的投资净收益NPV≥0。二是企业对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或内含报酬率应不低于企业对其他方面投资的收益率或内含报酬率,即IRR≥IRR1。企业在其他收入或投资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对教育的投资规模主要取决于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和对其他物质资本方面投资的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及预期收益率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量。企业在对投资效益和风险反复权衡的基础上做出投资决策,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要求?则可借鉴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模型来进行评价,如图1――教育项目投资效益风险权衡模型。[1]
假设企业投资方案中有教育投资项目d1,和其他物质资本投资项目d2,两个项目的效益指标和风险指标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评分值(或指标相对优属度)分别为B1,B2和R1,R2(风险是逆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风险评分值R越大,风险越小),效益指标的权重为wb ,风险指标的权重为wk =1―wb。若两项目B1>B2,但R1
Z1=wbB1+wkR1=wbB1+(1―wb)R1
Z2=wbB2+wkR2=wbB2+(1―wb)R2
效益与风险权衡,就是对其权数进行斟酌。设两方案效益权重的平衡点为w0,则Z1=Z2,即wbB1+(1―wb)R1=wbB2+(1―wb)R2。
若投资决策者的效益权重小于w0,则第二种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即对物质资本投资方案较优,若投资决策者的效益权重大于w0,则第一种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即对教育投资方案较优。
当然,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许多企业除了追逐利润和经济效益外,还热衷于追求社会性的利益,如对教育等公益性事业提供大量资助和捐献。所以企业对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可以分为两中:货币性的经济收益,如利润等;非货币性的社会收益,如社会声誉等。企业对非经济性的社会目标的追求,并不是因为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而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日益社会化、财产组织形式日益社会化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规模和投资能力大小等灵活运用教育项目投资效益风险权衡模型进行投资决策。
三、基于高职院校作用视角看企业投资高职教育之有效途径
根据教育项目投资效益风险权衡模型,要激发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动力,必须在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水平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平衡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从高职院校作用的视角来看,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投资项目尤为关键。
(一)创办或入股高职院校,直接投资高职教育
企业拥有相对雄厚的财力和物力资源优势,具有密切联系市场的优势,熟悉所在行业生产技术特点,了解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深刻认识,在开展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制定企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制定职业技术标准、沟通职业教育信息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借鉴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企业出资兴办各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培训中心,或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不仅可以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为自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而且是使高职教育朝大众化、普及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分享办学效益。
(二)突出企业特色,定向培养人才,间接投资高职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量需求各种应用性技术型人才,企业都有各自特定的技能要求。而普通高职学校所输送的主要是各种水平和层次的通用型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通过采用订单式、产学合作式、工学交替式、专业冠名班式等培养模式投资高职院校,提前介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企业所需的特定人才,这不仅可减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培训成本,而且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具体途径如下:
(1)投资参与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企业支持高职教育的教学、实习及教学条件的改善,直接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如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根据市场信息和企业人才需要及时调整、修订职业教育课程,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现场培训法、单元培训法、程序培训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企业提供的训练课程可采用单元模式,结构更加灵活,不受时间限制;可根据需要将教学内容分别在学院和企业车间等工作现场实施;工读交替的课程主要由企业帮助学院解决学生的一年教学实践,并且支付给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的报酬。企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学校教学顾问小组,定期与学校教师研究教学问题,参与教材的修订等。企业可与学院建立联系,签订教学合作协议(学院接受企业经费,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确保教学内容反映企业需求,联系企业实际,并根据企业行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此外,企业大力支持职业学校的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将最新的设备、机具等送给学校供教学、实习或职业培训服务使用,同时积极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岗位。
(2)充实、优化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企业具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针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差、适应就业岗位时间较长等弊端,可发挥企业技术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优势,聘请他们担任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兼职教师加入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但有利于宣传企业产品、选拔优秀毕业生进企业,还有利于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3)对于一些难以吸引毕业生就业的特种企业和行业,如煤炭、采矿、师范等 ,可采取招生时就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由所在企业或行业投资培养,毕业后,该生到协议单位工作一段时间。
(三)提供捐赠,根据需要设立专项基金、奖助贷学金等,资助贫困大学生,减轻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成本分担
捐赠即可以是无条件的给予,也可以是有条件的资助,受赠的学校应满足捐赠者提出的诸如代培、技术转让等交换条件。同时,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对捐赠的企业适当减免税收或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向高校捐资,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企业着眼于远利益,不限于对实物资产回报的追求,而是追求企业声誉、品位、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无形资产的回报,追求企业伦理价值的展现,追求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塑造,追求企业品牌的提升和企业内涵的延伸,当然其所带来的收益也是长期的、持久的。
(四)产学研结合,投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合作与开发,创建科技产业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
由企业向高职院校提供科研培训费用,以获取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和培训企业相关人员,也是发达国家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合作模式如下:
(1)通过技术市场从高职院校转让科技成果。企业通过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技术市场、技术交易会、洽谈会、难题招标等从高职院校转移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需求量大面广的成果。
(2)高职院校出人力和设备,企业提供经费,在高职院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纳入双方的工作计划,按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国家产学研工程,按各自的优势组合,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协调下,共同将科技成果产业化。
(4)企业在生产要素上与高职院校的人才、智力、成果、资本等方面组合成合资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技工贸一条龙。
另外,科技产业园区是一种高技术应用区,是知识密集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它的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参加开发高技术工业。学校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把最新成果、最新技术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企业可以依靠学校的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企业投资科技产业园区的创建,是企业投资高职教育,转化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一种有效形式。
(五)购买债券、教育彩票等有价证券,采用BOT等国际通行形式投资高职院校后勤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
高校后勤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广的。从大的方面说它包括两大系统:一是与教工学生生活相关的后勤保障系统,如学生食堂、公寓、医院、浴室等。二是为学校工作、生活服务的各种后勤服务系统,如校园网、通信、自来水、煤、暖气网、教学与生活设施的维修与物业管理等。进入社会资本市场引入社会力量承办后勤生活部分,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方向。随着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学校办学活力增强,校企合作加强,实现全面“双赢”。
(作者单位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姜洁(1977―),女,湖北黄冈人,硕士,讲师,注册会计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会计教学及实践。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作用的视角》项目(编号:G2014B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l] 杨青.投资评价[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2.
[2] 刘芳.高等职业院校新型投资体制的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ll):205-206.
高等职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本质属性 回归
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对其属性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但对高等职业教育是否体现其属性几乎没有涉及,是否反映其属性鲜有探讨。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离其属性尚有一段距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回到其属性的轨道,沿着自身的本质属性前进。
一、高等职业教育回归“高等”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学教育之后实施的专门教育,确切说是高中阶段后进行的各种专门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p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1997年版的描述,高等教育为“第三级教育”。“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ISCED5)有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第二阶段”(ISCED6)是“通向高等研究资格证书”的阶段,即获取博士学位的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这同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全日制高等教育,还是成人高等教育)划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是一致的。足见,无论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还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完整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四个层次,而专、本、硕是基本的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偏离“高等性”在于既偏离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偏离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又偏离高等教育的基本层次性。具体表现是高等职业教育终止(终结)于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层次与高等职业教育无缘。高等职业教育失去了内涵发展上升的通道,失去了发展内在的驱动力。由于高等教育体制层面、决策层面封闭了高等职业教育突破专科的层次,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定势地被看成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最低挡次。高等职业教育与专科划等号,其信号是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四等公民”,其社会影响不言而喻。一些地方、一些教育部门并不把高等职业教育当回事,高职已不属于大学之列了。
还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本来面目,一方面,使一部分本科院校恢复其高职教育的身份,另一方面,使一些师资力量雄厚,实训基地建设已具规模,校企合作融洽,市场导向良好的高职院校“专、本”兼招,一旦条件成熟以“本”为主,可考虑招“硕”。高等职业教育回归“高等性”方可使其内涵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使高等职业教育看清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不会因盲目升“本”而舍掉职业教育的根本。相反,高职院校“专升本”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削弱,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加强,而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的发展,而是从根本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二、高等职业教育回归“职业”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起步价”、不是高等教育中的底层,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而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研究型、工程型、技术型高等教育,不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人才、技术型人才,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这种职业性在制度层面、决策层面并未得到认可,其表现是高等职业院校只能发专科文凭,只能证明学生是否专科毕业,别无其它。于是,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高职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拿专科毕业证书,而且还要拿职业资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只能由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衡量。这意味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具有“职业性”,是否是合格的高职院校不是由学生是否获得毕业证书,是否受企业欢迎决定,而是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考试一锤定音,即看高职生是否能拿到他们的考试合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冠之以“职业技术学院”名实不符。
高等职业教育回归“职业性”的关键是使其毕业文凭与相应的职业资格等值(划等号),同时,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相配套,建立“职业学位”制度。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能授予“职业学位”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吗?全日制的非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授予学位,非全日制的成人高等教育亦可以授予学位,唯独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授予学位,是歧视还是看不起高等职业教育呢?还是不信任高等职业教育呢?
高等职业教育使其职业性名至实归的重要途径是毕业文凭与职业资格挂钩,推行专业学位(职业学位)制,克服眼下高职院校发毕业文凭,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发职业资格证书的状况,使“双证书”合成“一证书”,使高等职业教育同学位相联系。高等教育学位的授予有两类:一类是学术性学位,另一类是专业性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6年7月22日颁发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其目的是“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专业人才”。如果说法律、医学、建筑等是以律师、医师、建筑师等职业为背景可以授予专业学位的话,那么,高职院校则是最典型以职业(岗位群)为背景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有充足理由授予专业学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订的ISCED1997版将“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ISCED5),即高等教育的专、本、硕阶段分为A、B两类,ISCED5A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精技术专业的课程”;ISCED5B为“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ISCED5B的课程计划实际上是“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ISCED5B“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对学习完全合格者通常授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
ISCED5B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等内容上完全相同,因此,ISCED5B也可称之为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或技术教育类型。ISCED5B可授予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学位,不仅有学士职业学位,还有硕士职业学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然与ISCED5B从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上讲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其它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均以完全高中文化程度为入学条件,为什么不能按国际惯例对“学习完全合格者”授予“职业学位”或“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呢?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名正言顺的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呢?
三、高等职业教育回归“大众(普及)”的属性
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什么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什么要在高等教育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呢?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面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职业教育具有民生性,具有全民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其数量之庞大可想而知,而我国目前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如果将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重提高10倍,使其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要成倍的扩大,否则,难以满足生产第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社会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但各类社会人才在数量结构上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若比例失调,不仅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会造成人才结构供需失衡,使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失业,使一些企业招不到需要的大学毕业生缺乏人才,使两种矛盾的现象并存。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需要科学家,又需要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高技能人才,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大体以10倍级累进,如数十万的科学家,数百万的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数千万的高技能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重担落在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肩上,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由高等职业教育完成,高技能人才一般靠本国培养,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高技能人才只能寄希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寄希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点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理应大,以“大众”为起点,调整普通高校在校生的结构,使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7%,提高到65%以上,达到近期在校生总数1000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在校生总规模应逾千万人,否则,难以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使研究型大学、工程型和教学型院校、高职院校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有人认为他们之间的比例以1∶20∶40为好,按此推算,目前应将近100所本科院校转为本科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客观上讲,许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仅从事高技能的工作,而且不乏经过职业院校“回炉”后再去从事高技能工作的毕业生,与其这样走弯路,不如扎扎实实地定位于本、硕高职教育,既可以使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合理,又可以使高等职业教育专、本、硕的层次鲜明。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回归”其高等性、职业性、大众(普及)性的关键不在基础操作层面,必须从制度层面、决策层面解决问题,唯此,高等职业教育才有大发展,才能培养数以千万计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节选).
[2]究竟谁把“高职” 不当回事[N].教育文摘周报,2008-09-10(5),转引自新民晚报,2008-08-08.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5]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的定位.育人网,2008-09-03.
[6].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14(2).
[7]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中青在线,,2006-09-14.
高等职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高职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22-01
1 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样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并列入国家西部开发地区来说,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20世纪80年代,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急需,全区的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虽得到快速发展,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较低,质量和水平不高,服务面向比较单一。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增,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提到了议事日程。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经过几年的努力,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全区高等职业教育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较多差距和不足。一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突出表现在社会对高职的办学缺乏认识,对高职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高职这样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不甚了解,往往把高职和职高相提并论。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近两年的招生情况为例,统计结果不难看出,社会、家长以及学生重视普通本专科而轻视高职,绝大多数人认为专科不如本科,高职不如专科。高职学生录取分数也是最低,入学掉头率相对也高一些。这就把高职教育定位在普通高等教育最低层次的地位。从举办高职院校来看,对怎样发展高职教育,认识上也比较模糊,导致在教育教学上仍然拘泥于普通教育的模式,对人才的多样性与质量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二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教育培养力度不够。自治区独立设置的职业学院大都是由原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来,由于办学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加,师资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很难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中专任教师缺乏,明显出现基础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偏少;理论型、教学型教师多,技能型、实践型教师少;单一型教师多,复合型教师少的现象。由于教师来源渠道单一,高职院校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加之,由于培训力度和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造成教师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四是设置专业缺乏深入调查研究,不能很好地贴近社会需求,适应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教学计划往往与学科为主的高等教育没有多大区别,实验课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达不到高职要求,体现高职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匾乏,办学特色不明显。五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科研产出无论质量和数量两个层面都有待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项目、技术专利、科研论文、科研开发的推广,以及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成果普遍较少。六是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素质不高,择业能力不强,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联系不够密切,企业介入机制尚未形成;办学形式单一,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培训和终身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建立,人才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
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强调了教育创新。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大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为核心,以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扩大规模、合理布局,改善结构、注重效益,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力争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与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优势特色鲜明、专业较为齐全的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框架,为自治区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高层次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次,坚持原则,促进发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要以内涵发展为主,适当外延。重点通过进一步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改善条件,扩大规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第三,把握特征,加强建设。第四、加大保障,提高质量。要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必要的投入是前提,配套的政策是关键,办学模式的改革是根本。要平等地对待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保证与普通本科教育一样,高职学费标准与普通教育做到一致,改变目前高收费的状况,以逐步解决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基础薄弱、教学基本设施较差等问题。
总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局面日新月异,但是制约高职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利因素和内外部条件仍然存在,全区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和特征,遵从高职教学规律,加强管理,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010年7月.
[2] 高校扩招负效应亟待化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闻网.
高等职业教育范文6
关键词: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就业难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难现状在表现得愈加明显,许多学者纷纷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经济增长出现延缓;大学生人数激增,供过于求;大学教学质量下降了,培养人才不是经济所需求等等。在这些众多原因中,理应受到教育界关注的便是教育质量的下降,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结构方面的问题。早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在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最基本的熟练的工作常规技能的习得与掌握,在文化与精神方面更多的表现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以及最新提出的“工匠精神”。可是职业教育位于教育的低端位置,很久以来不受人们所重视。技术学校更是排除在大学以外,甚至是学习成绩不能排入大学之列的学习者的无奈选择。这样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是会令人产生深深的担忧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寻根
在我国,最早提出“职业教育”的陆费逵,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首次出现“职业”是在于荀子对身份的强调,他把各种事物分别归于“官职及士、农、工、商四民”各自的名分之下,这些事情也就成了各自的“分内之事”,这正是古代的职业概念的缘起的根本所在。《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的定义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它是一种通过劳动来获取物质生存资料的现象。这种解释是建立在加深对人类劳动的理解基础之上。有关对人类劳动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当今社会“职业”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它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是重大的。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人类的劳动进化到“职业阶段”,它是建立在精细的社会劳动分工、人身自由下的雇佣关系以及逐步走向成熟的职业观念之上的。只有社会分工,才会出现纷繁复杂的专业划分,出现不同种类的职业。西方思想家中,真正对职业概念进行研究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职业”一词就它构成个体收入或收益的连续机会而言,是指个体功能专门化、功能细分和结合方式。这一定义包含了现代职业概念所有最基本的内涵,即个体性、谋生性、连续性和专门化。而之后的以研究职业为己任的西方社会学,并没有给职业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都明确:只有专业的才是职业,最后,“职业化”成为职业社会学的一个中心概念成为了事实。教育和职业之间的日益密切的关系是随着教育在职业选择、职业流动、职业分层作用的日益提高而自然而来的。职业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的思想,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成为教育界无法回避的事情。[3]
二、从历史学角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危机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尚且可以凭着他优异的技能至少可赢来声望和尊重,到后来甚至还可以占有更多的剩余产品,并由此可能成为上层阶级的一员;而在被称为文明的身份制社会,工匠的技艺却成了自己卑贱的理由。古代中国还存有“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亚圣”孟子曾讲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文明的代价就是造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人类有两种基本的“自然工具”:一种是能够握持东西的手,一种是能够传达信息的语言。对于原始人类来说,二者是和谐统一于一体的。然而,文明的到来——私有制和文字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一些人片面使用语言的工具,进行所谓的脑力劳动,这些人是财富的占有者,即统治阶级;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片面使用手的工具,从事体力劳动,成为被统治阶级。[4]在这种固有的二律背反的矛盾规律下,在专门进行工匠培养的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反映;在这些因素中,等级文化和民主精神的永远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表现是:我们急需反思的问题就是大学在有意识无意识地脱离社会现实,我们总是在闭关自守、孤芳自赏,过多地关注学校排名、关注,而对人才培养投入的精力却远远不够。我们并没有尽心尽力地去研究社会对大学的实际需求,我们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按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让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全面提升,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5]
三、为高等职业教育正名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对职业性技能性高等院校的划分——旨在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提高产品质量的表现,是对制造企业的新的要求,“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被津津乐道。所谓“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是一种专注、纯粹、追求完美极致的高境界,是一种高职业道德、高职业技能的升华。[6]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亟待补上“高等职业教育”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早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传授科学知识是大学的基本功能,职业训练是大学与时俱进的目标”这样的论点。完善好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之一。我国的职业教育现在处于整顿当中,应用型大学的创建,本身就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在未来发展中更加会有新的开拓。
作者:魏丹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珠海隆重召开[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34):1。
[2]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5.
[3][4]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天津大学2012: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