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规划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区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区规划设计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厂前区规划;企业文化;生态;循环经济

Industrial Park plant befor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

Cui Xue-gang

(Shanxi Lu'a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Changzhi Shanxi 046031)

【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Shanxi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industrial parks abound. Factory front area design because of its uniqueness and embarrassing situation, however, the industrial park area before the plant as a corporate image of the display window, has a pivotal role. How to combine lots of development, fully tap the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us create high-quality work environment, demonstrate a high level, high content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Planning from architecture to landscape planning, seek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form, to establish the overall spatial order plots, reflecting the "green" recycling economy, planning and design to ensure the needs of both recent and long-term goals of owners.

【Key words】Plant before the district planning;Corporate culture;Ecology;Circular economy

1. 引言

(1)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山西省重大转型标杆项目,同时也是潞安集团高硫煤清洁能源与精细化学品循环经济园区的核心项目。厂前区担负着展示企业形象,接待领导参观的任务,因此厂前区的整体风格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显得尤为重要。

(2)在创作前期,为了准确地设计定位,考察了有代表性的化工园区,从中汲取了许多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了解了它们当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工程概况

(1)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迎合未来办公发展的客观需要,构架高效优质办公平台。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塑造高品质的工作环境,展现高层次、高内涵的企业文化。

(2)规划以“人文需求、花园式办公”为建设目标,力求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工作环境一流、内外形象良好的高档办公区。努力创造一个令人舒适愉悦的生态办公场所,为该项目创造一个新品质的高端办公区。

3. 总平面规划布局

(1)规划根据行政办公区的特点,结合地域文化,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科学、合理组织总平面设计。

(2)整个地块用地腹部为办公楼和多功能厅构成的行政中心(见图1),前方为宽阔的行政广场,广场两旁为浓密的乔木绿化带,整个体系形成一条主要景观轴线,气势恢宏。

(3)办公楼左上方为综合楼,右上方为预留用地。办公楼东侧为职工食堂、1#、2#倒班宿舍,规划区内流线疏密有致,景观设计刚柔并济。融皇家园林的大气和江南庭院的优雅于一体,富含朝气与情趣。

4. 交通流线组织

(1)广场前方两翼处为地下车库出入口,在中心主入口将人车流线分别疏导。环办公大楼为隐形消防车道,满足消防登高的要求。整个地块规划设计做到人车分流互不交叉。

(2)消防车由广场外部两侧的消防道路进入,环绕高层建筑设平时或临时消防车道。部分消防车道结合景观设计与步行系统重合,作为临时消防车道,以保证消防车可以到达每栋建筑。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均不小于建筑周长的四分之一,消防登高面内的消防车道均大于6米。

5. 建筑规划设计

(1)在空间处理上,实现了开放式办公,在办公楼内预留大范围的开敞空间,为满足日后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创造了条件,使办公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2)行政中心入口处为两层通高的大厅,气势磅礴。拾阶而上,两翼为开阔的安全培训中心及展厅、培训教室。办公楼六层以上逐层中庭退台,空间萦回,感觉变化万千,令人如进桃源,实现了生态办公的追求。

(3)在立面处理上,办公楼的外立面做法,采用石材+玻璃窗+金属穿孔板。

(4)行政中心的多功能厅,采用了与环境协调的树枝元素,将建筑与广场两旁的高大乔木融为一体,使规划区内主体建筑变得充满灵性和亲切感。

(5)在形象处理上,力求塑造出一个具有高品位人文气质的生态办公空间,不是孤立的塑造建筑,而是结合景观设计及尺度感受,在场所精神及空间上有所追求。

(6)在环境处理上,在中庭及屋顶开发大范围的绿色环境,增加绿植面积。

6. 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1)景观主轴:

从主入口到行政广场景观,左右为层层绿荫,体验皇家园林的尊贵。过广场进多功能厅入口大堂,沿扶梯,穿空中连廊,最后到达办公楼的咖啡大厅及文化展示长廊,为主要景观轴线。

(2)中心园林景观:

中心景观以行政中心为主题,延至广阔的中心广场,连同两旁的乔木林带,以景观中轴为主导,开阔大气,凸显办公区高贵品质,配以适合北方气候生长的常绿灌木、草皮,小型喷泉等,分布于林带外侧。主次分明,层层递进,韵味无穷。

(3)景观结点:

建筑间自然围合的庭院和建筑中庭内的绿化为景观节点。楼间的花园,延伸进办公楼底部架空层的景观小品,以及建筑各入口处的精巧设计,像灵动的触角,顺应中心园林景观的气韵,深入抵达整个规划区的每个角落,一气呵成,如跳动的音符,韵律不绝于耳。

7. 启示与思考

(1)工业园区厂前区的规划当中采用了大量的“树枝”元素,意在体现自然主义,从自然环境当中找寻形态的启迪,建立地块的整体空间秩序,尤其是中心广场的地面铺装及多功能厅的表皮,充分体现了“绿色”的循环经济。

(2)这个项目是以非常规的速度规划并设计施工,一年的时间,厂前区各单体建筑已经结构封顶,职工食堂、1#、2#倒班宿舍(先期为联合试运转期间设计及厂家单位办公区)当年就要投入使用,从总规到单体,到景观、室内都是不容喘息的同时进行。工程的复杂度也很高,道路,水、电、燃气等系统往往都是在没有市政条件的情况下,从无到有,边规划边实施。

(3)过快的步伐,势必会造成失误和浪费,这是在特殊的形势下难以避免的。但是作为设计师,能迅速地实现自己的作品是非常快乐的事,同时在过于仓促的背景下,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虽然在细节上会有遗憾,但是对于整体效果的把握方面,还是感到满意。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都市农业;规划设计;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

近些年,农业在我国一直是热点话题,也由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新城镇化的背景下,都市农业依托自身区位、资源优势,迎来大好发展机遇[1]。都市农业的特点、功能,促使其在整个农业新时期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未来都市农业发展还需落实到具体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中去,在此之前,需要先行谋划,保证长远发展。

1都市农业概述

1.1内涵及国外模式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农业经济地理》中提到都市农业受都市经济的影响,是分布在都市中或围绕都市外围的特殊农业形态,集约化、专业化种养殖生产和经营[2];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提出“都市农业生产区域”“都市农业生产方式”概念[3];在1977年《日本农业模式》中正式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韩国、新加坡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也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研究。中国的都市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概念引自国外,以国外都市农业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对于都市农业虽然争议颇多,但综合起来,从范围、体系、内容和功能等角度来说,都市农业范围有3种:一是镶嵌在城市内部;二是处于城市边缘近郊地带;三是城市化程度高的都市经济圈内,辐射半径2h的交通圈。依托现代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等,创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生产、休闲观光、绿化、市场创汇等目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文化与教育于一体,是服务于城市的新型农业[4]。都市农业在国外发展较为前沿,形成了几个典型模式:①美国模式———典型的都市区域内的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引擎,构建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其主要形式是农场与社区的结合,风险共享、利益共担,搭建了固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模式。②德国模式———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城镇化率较高,城市的公共设施也比较完善,整体土地利用较为均衡,经济上也属于发达国家行列,“德意志森林”和“自然崇拜”文化盛行,注重生活品质,农产品以进口为主,林业非常发达,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③日本模式———插花型都市农业,人地矛盾相对突出,都市农业镶嵌在城市中。政府通过立法和改变税收政策推行都市农业,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实现防火防灾、绿化城市空间、形成城市景观、科普教育及休闲娱乐等功能。同时从事都市农业的农民平均收入甚至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都市农业发挥重要的经济功能。以功能进行划分,即经济功能型都市农业、生态社会功能型都市农业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兼具的都市农业模式。

1.2发展意义

我国的都市农业原型由20世纪90年的城郊农业发展而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趋势,人均收入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发生了转变,不仅需要绿色无污染的鲜活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还要满足体验、消费等需求。从农业供给侧来说,由农产品的供应发展为满足城市“三生”需求多元化供给状态,而且城市对供给质量要求更高,业态要求更多,旅游、休闲、体验功能需求上升。从经验上来看,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的时候,才可能进入都市农业阶段[5],以此标准来说,我国大多数地区已进入了都市农业阶段。早期的都市农业实践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成都等大中型城市,依托自身积累的都市资源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率先实现了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到现在形成了以农业公园、农业嘉年华、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场、观光农园、民宿农庄等形式为主的都市农业模式,但离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还有很远的距离。都市农业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发展前景远大。都市农业涉及产业链的延伸、生产要素集聚、利益联结等多方面,不仅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与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市农业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体现形式,有利于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都市农业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及城市经济的基础[6]。发展都市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社会意义。

1.3规划的必要性及目的

都市农业在调整农业结构和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农民增收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作用,而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的一个具体展现形式,也是都市农业发展中引进资金、人才、科技等的落脚点,承载着都市农业多样功能。我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土地、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各不相同,对于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都市农业园区,没有现成的既定模式和建设条件可以生搬硬套,投入的资源要素也有限,如何制定合适的规模、如何定位、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如何正常运营,为了避免重复改造、浪费资源,需要规划先行。规划是园区发展的蓝图,以宏观层面的战略性、区域性规划为前提,通过总体规划制定园区发展方向,融合微观层面的农业技术,以中观层面的园区规划,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整体平面布局、具体的建设内容,细化道路、景观及园区内的基础设施规划,预测投入产出值,探索适合园区发展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指导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

2规划原则

2.1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研究国家及省、市(区)相关政策,依据上位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的规划,保障都市农业园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规划前,要进行详细的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因为城市及周边都在不断发展,对待当地的情况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和评估;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基础、交通区位、农业及相关产业、经济条件等情况,分析与周边的相容性和产业结合性,选择都市农业园区类型或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布局,选择恰当的配套内容,确定合适的规模体量,预测评估开发价值。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

2.2主题突出、产业明确原则

主题的确定依赖于都市农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区域地位、政策支持、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结合都市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技展示等多功能,确定园区主题定位,主题也决定了园区未来的运营模式。既要充分利用政策,结合资源条件,还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合理划分园区一二三产业比例,产业突出优与特。

2.3质量优先、保持生态原则

都市农业园区坚持质量优先原则,一方面要引入高质量的项目,设置严格的引进入园标准,通过高质量的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核心品牌;另一方面是确保产品质量,产品的高质量是价值和销路的前提。在规划和实际开发中,通过引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效生态的设施种养殖技术,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同时通过必要的措施处理好生产中带来的污染,整合土地、环境、水及产业等多方面资源,兼顾质量与生态,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4市场导向、政策支持原则

一个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服务、经营模式,是否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决定着园区的成功与否。紧跟市场,瞄准都市消费需求变化,融入农业高科技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科普教育产业、农业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等新产业,融入农业嘉年华、农业奥特莱斯等新业态及新业态产业集群,集多功能于一体,满足都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同时,为了推动都市农业稳定发展,政策支持也必不可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经营主体的税收优惠、建设融资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

3功能定位

都市农业的兴起依托于城市,距离城市比较近,拥有区域、人才、市场、科技等得天独厚优越条件,同时也是农业功能拓展需求最大的区域[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农业由最初的生产特性,演变为现在的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现代集约性以及高度开放性。都市农业园区中,可以具体体现为生产加工、科技示范引领带动、观光体验休闲、企业孵化、科普教育等功能。

3.1生产加工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中,生产加工是最为基础的功能,在国内除了公共性比较强的农业公园,其他模式的都市农业还是很注重园区开发的经济价值,生产加工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基本保证功能。内容可以涵盖标准化生产、初级及精深加工,延伸市场交易、仓储物流配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

3.2都市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功能

以不为城市居民熟知的农业生产过程、农事体验为主,结合园区和当地的文化、产业资源及自然景观,达到满足休闲、旅游、享受田园、体验民俗等需求,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目的。

3.3科技示范引领带动功能

研究和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新材料,通过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植物工厂、农业机器人及数字农业、物联网等农业高新技术,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3.4企业孵化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科技和品种等研究,需要各方面的资源,通过引进国内外新型技术进行中试推广,结合园区的辐射和传递作用,可以吸引多方资源集聚,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农业科技园区中体现比较明显。

3.5科普教育示范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中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还是以其他模式为主,里面涉及到现代化科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平台以及生产技术等,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展示、拓宽知识面起到科普教育的目的。同时这种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的引用,在农业领域的创新探索,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首先要对物流园区的类型与功能进行定位

对物流园区功能和类型的定位可依据:(1)对物流园区现有软硬件环境的分析评价。(2)对物流园区建设的各类条件和要素进行分析评价。(3)对物流园区乃至区域整个物流业发展大势的预测。(4)政府对区域物流园区的发展目标的定位。(5)对区域物流规模、物流市场等的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

就物流园区的类型而言,从不同角度来看,物流园区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功能的完备性分: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物流园区。(2)按物流作用地域范围划分:全国性、区域性和城市物流园区。(3)按服务对象划分: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面向商业零售服务的物流园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物流园区。(4)按物流作用的专业领域分:有行业型、社会型或第三方物流园区。但不管什么类型的物流园区,其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功能:(1)综合功能: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加工、配送等作业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2)集约功能:能集约物流主体设备等有关方面的管理、通信、商贸等。(3)信息、交易功能:集中汇集物流信息,控制物流过程,实施集中管理。(4)集中仓储功能:充分发挥仓储功能,减少工商企业对仓库的投资。(5)配送加工功能:借助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提供配送、加工和其它服务,包括物流方案设计、库存管理、实物配送和搬运装卸、包装加工等物流服务。(6)多式联运功能:有效地集约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各种运输服务。(7)辅助服务功能:通过引进一批配套服务企业,提供从金融、保险、工商、税收、设施检修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8)停车场功能:可以为外地车辆集中停放、城市货运车临时停放、物流园区用车提供场地。

二、要根据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进行方案设计并做出经济评价

根据客户的物流需求和预测分析及物流服务功能互补的原则,确定入驻物流园区的各类物流企业如仓储企业、货代企业、运输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数量、规模。在确定入驻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时,必须详细考察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相互间尽量做到专业化和互补性的结合,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减少在物流设施及装备上的重复投入,还可防止相互间在低层次上进行竞争。

根据统一规划设计、远近结合、经济合理、方便客户、货畅其流等布局原则,考虑货物品种、数量及储存特性,同时考虑与物流园区配套的附属设施,设计物流园区内各类企业的空间布局及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货运通道的布局,提出几个功能布局方案。

在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布局方案的设计中,还必须研究物流园区建设中与物流园区配套的货运通道的建设方案,确保货畅其流。

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方案的经济评价分析主要评价物流园区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促进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公共物流设施利用的方便性、客户进区后的方便程度、物流园区空间利用率等方面。根据物流园区功能布局方案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物流园区的最佳功能布局方案。

三、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从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宏观大势来看,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仍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各级政府应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设计。特别要加强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工作要充分考虑物资集散通道、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及物流功能设施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面规划设计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鼓励国内不同所有制的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的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要兼顾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结合。政府部门对公益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物流园区的建设,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防止出现贪大求洋和盲目重复建设。

对具体的物流园区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尤为重要,除了在宏观上保持与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应从具体的方面来着手,如物流通道、交通设施、广场绿化等方面。同时,物流园区内的市政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它是物流园区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规划设计设置各类物流设施,协同各自的功能,才能使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正常开展。

四、依据需求做好物流园区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在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物流园区的配送中心、仓储中心、海外组装中心等的详细功能设计,这部分的设计需要结合物流园区的公共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等,以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每一功能布局模块都有自身的特点,在满足物流园区总体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可根据物流需求方的特点进行设计。如仓储中心的设计要根据可能承担的物流服务对象、物流规模,考虑进出的物流量分布、货物品种的特点、流动方向、运输距离、作业环节和次数、出入库方式、仓储面积利用率、设备的选择、作业流程、设施的规划设计等,确定仓储的建设形式、规模、结构形式、占地面积及详细设计仓储内部功能分区。

五、要注重物流园区运作的网络系统规划设计

物流是供应链程序的一部分,其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终点的有效流通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对于一种具体的物品而言,它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所经过的各环节串联而形成物流链。对于多种具体物品而言,它们所经过的环节则可结成一个网络,即物流网络,这个网络是由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多个渠道的集成,为了使物品在网络中有序运行,在网络中可设立若干物流节点,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以系统化完成物流运作的全过程。物流网络有两层含义:(1)物流企业相互联系形成具体的输送物品实体的企业运作网络,它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统一网络,无严格的等级之分,属企业的自身行为。(2)物流的商务网络,它是指产生和控制物流的权限等级网络,具有严格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等级之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物流园区的网络特征:(1)物流园区包括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运输中心、加工中心、商务中心、物流企业、商务中心和研发基地等,这些物流环节都可以以具体的物品流动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柔性的网络。同时,物流园区各物流环节相互协作、相互联系也形成一个实体网络系统。(2)由于物品流通具有灵活性和弱地域性特征,许多物品在物流园区机构的调控下进行流动,发往全国甚至全球的最终消费者。

物流园区物流运作网络则指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功能辐射区域内物流运作的通道系统。根据区域物流量、基础设施、运输设施等的现状分布物征,对物流通道和节点进行设计和布局,以形成经济的物流网络,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要从长远的角度确定物流运作网络上该物流园区与其它物流园区及中心的关系及运作的相互联系,协调好各自的网络功能。另外,对物流园区自身物流量的分布、流向、规模等的分析也是进行网络线路的筛选和规划设计的依据之一。

六、要做好物流园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研究物流园区分期建设规划设计及有关建设费用,估算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总额,研究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提出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并在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的方法。主要是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并分析预测物流园区的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定性评价包括对提高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水平,提高全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减轻物流对城市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对改进城市的物流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增强吸引外商的投资等方面进行评价,重点分析物流园区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以及所处的交通是否便利,其占地是否影响城市的发展,建成后是否影响城市景观等方面。定性分析可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而定量评价主要评价物流园区建成后在提高物流效益、提高物流质量、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定量分析可采用效益费用比、内部受益率等指标进行经济评价。

七、规划设计要着重研究物流园区信息平台

信息化与网络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离不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持。尤其在一些开发区,外资企业对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特别强烈,希望通过与固定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物流服务商能为企业提供零库存等现代物流服务。物流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的库存情况,及时安排车辆,为企业输送原材料、半成品等。通过EDI技术还可与海关等部门实现无纸传送、提前报关,提高通关速度等。在各行业众多的企业中,所有技术都要企业自己开发是不现实的,也是最不经济的。区域物流园区为企业提供信息平台,不仅可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水平,而且可有力促进物流与信息流的结合,提高区域内的信息化、网络化应用水平。在对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进行规划设计时,除考虑与当地政府共用信息平台的连接外,还应充分考虑区内的一些特殊企业(如外资企业等)对时效性、零库存及其将物流功能外包的要求。对物流园区信息平台总体规划设计,需要确定物流园区各功能模块的详细功能及开发次序,如可优先开发仓储管理、货物跟踪查询、配送管理、车辆调度、订单管理、财务结算等模块。另外,还要研究信息平台建设策略,明确信息平台开发主体,制订分期实施规划设计等。

八、要对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短期内重点工作项目做好安排

对物流园区近期建设工作的重点给予适当的规划设计安排,有利于物流园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搞清楚建设工作的契入点。有时,政府部门手里拿着规划设计方案,可却不知从何处着手,而近期建设规划设计可以说是从方法规划设计到实践的一个过渡。近期建设项目是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或一些具有启动和带动作用的项目,通常有以下几类:(1)物流园区征地。(2)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的物流设施。(3)网络系统与信息平台。(4)人才的引进及优惠政策的制订。(5)重点企业的引进。通过前期的重点工作,为企业的入驻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同时,短期内重点工作项目的安排也是整个规划设计方案与实际的融入点,在前期工作中,可进一步评价规划设计方案,对其中的一些不适当之处进行修改,使规划设计方案更能与实际相结合。总之,近期工作项目的安排十分重要,它基本上奠定了整个物流园区的建设框架,前期工作做得好,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建筑策划;产业地产;规划设计

Abstract: planning so a theory by building a reference application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questionnair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s, a Form set out the basis for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made ​​out of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more scientific, more conducive t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ark functionmore conducive to the owners to maximize efficiency.

Key words: architecture planning; industrial real estat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子

建筑策划是通过研究潜在消费者(或用户)、开发商及其它相关人员价值、目标、需求等信息,策划出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设计起指导作用。

产业地产是围绕着微笑曲线,构建的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平台,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以独栋写字楼、高层办公楼、标准化厂房、科研楼为开发对象,整合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帮助企业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发展力的新型产业形式。

而天安数码城是以专业产业地产运营商为定位,在行业内形成了龙头地位。1990年天安数码城在深圳成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天安数码城集团己成为了国内知名的综合创新园区城市运营商,为2000多家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同时满足公司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对此,我们从经济、功能、场地与社会的等方面,通过建筑策划在产业地产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使天安数码城园区规划设计的更加合理,使天安数码城的开发模式更为科学化、专业化、特色化,同时,更好的实现用户的价值目标或效用目标;,实现开发商预期的经济效益。

在定位下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社会经济因素:

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所在的山东半岛经济区(8市)经济总量高达2.6万亿,仅次 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区,居全国第四位。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青岛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中心、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商贸流通及各种生产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搭建高端平台。

城阳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经济基础,为经济发展放提供了优越的基础和条件。青岛天安数码城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拟占地1924.1亩。计划引进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研发、银行、法律中介等各类创新型科技企业1500~1800余家,拟打造支持和服务于科技产品研发、销售、技术支持、产品展示和服务配套全产业链的“新一代天安数码城”旗舰产品,营造一个最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小民营企业集聚以及科技人才工作和生活的空间。此项目将分二期开发。一期主要建设动漫总部大楼、原创动漫制作中心、国际动漫游戏研发区、动漫产学研示范区、动漫教育培训中心、动漫版权交易中心等,将打造青岛、山东乃至全国的动漫作品集散地;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投资48亿元,主要建设影视动漫产业园、创意人才培训孵化园、服务外包产业园等三大园区,以及文化主题酒店、总部办公等商务楼宇。

在这些社会经济因素的罗列中,就设计提供了一些规划设计依据,比如:这个园区是以动漫为主题的产业园,在园区设计中要提供园区配套的设施:主题酒店、总部办公楼、从业人员居住区以及配套文化娱乐、商业设施。同时还要考虑到该园区对周边地区的激活作用,以及在青岛市甚至半岛地区的经济辐射。

场地与功能因素:

.基地状况:根据园区的位置和规模,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城市CBD中心商业区;以开发高端写字楼为主;第二种形式:属城市郊区(亦称为城市的高新开发区),本文引用的例子:青岛天安数码城就属此类,这类园区主要集聚平均产值相对较低的企业或规模较大的企业。

该基地是位于郊区,成不规则状,在设计时,把这个项目基地看作三个地块进行设计,同时它们这紧密联系为一整体(从上至下从右至左分别命名为1、2、3、4、5地块,其中1地块的正北面有一个天然的湖,景观相当好,视野开阔)。

在设计中,考虑到产业办公楼在整个园区的核心,其基地内的住宅部分是园区附属部分,为园区工作人员生活提供方更而增设的。在满足产业地产商的主要价值得到最大化满足,设计中把商业文化写字楼放在地块的中心,占据园区最好景观地段,同时,能很好的统领园区、服务园区。此时的基地商业中心隔断为了两块,为加强其地块的整体性,在地块在东西向开辟一条绿化带,加强地块的整体联系。在商业中心区开辟一条南北惯穿到湖端的绿化通廊。使过商业中心区的视野变得开阔。东西两个区的面积较大,因此分别在两个区块中插入两个景观带,为园区创造一个好的景观环境。

.功能的区位分置:

通过我们调查研究和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心为CBD区:沿环道两侧,布置高层写字楼,该区的中心布置服务于该区的商业文化建筑,北侧的布置总部大楼,中心区这样的布局有利于景观的最大化,同时,商业、文化中心区在此位置统领园区的能力最强。东、西两地段的北侧围合或半围合的产业办公楼(该地气候影响产业办公楼的形状),其两地段的南侧依次布置商层住宅、双拼别墅,西端的地块较大,布置绿化带也较大。则在此绿化带周边插入一些总部办公楼,以提高土地的容积率,更好满足开发商的需求。

.道路的布置

经过考察类似的园区和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以及通过与开发商的交淡,还有通过专家会议,对园区道路的布置作了一些结论以及提供了一些建议。我们在道路布置的时候,经过我们一些小的调整,作了对道路的布置如下:

首先,在每块地块的周围布置道路,并连通的道路,同时确定各条城市道路的级别。其次,沿插入的两条东西景观带布置园区干道,并在中心园区布置两环形干道。接着,东西两块地南侧的住宅区划分若干个组团,加以布置组团级支路。

关于天安数码园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结论:

(l)通过建筑策划在产业地产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使天安数码城所开发的产品更具有针对性;

(2)通过针对具体相关园区规划设计因素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出的产品符合园区用户的需要,并提升其需求,实现用户的效用需求与开发商的经济效益。

建议:

天安数码城在园区规划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园区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做更多针对相关设计因素的调查研究,制作出相关因素的关系图,再交于委托的设计师开始设计,使整个园区的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

附论:

建筑策划研究—效用价值理论在建筑策划中应用阵表格,这些表格可以为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信息收集方法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利用表格察看有无信息遗漏的情况。

1访谈是建筑策划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信息收集方式。初步的交流使得业主可以解决是否委托该建筑师或机构进行建筑策划,同时,也是策划者对项目初步了解的过程。如果策划者得到项目策划委托,那么他对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对象的访谈工作应进行得越早越好。访谈的目的是试图明确各方的目标、他们对于该项目的需求,以及所希望的发展方向或者变化情况,具体到对于场地、材料、系统、造价、外观和审美上的意向等。

2.诊断式考察

对于场地、现存设施以及类似建筑的考察至关重要,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时询问症状一样,考察得越仔细,判断越准确。通过考察场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空间分布、别的建筑空间使用情况等来发现问题,并判断何种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桃花源 生态休闲 居住区 规划设计

1概况

桃花源生态休闲居住区位于余杭市余杭镇凤凰山,紧邻杭州市西郊,交通十分便捷,基地总用地面积78.54hm2,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该居住区由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下属的杭州桃花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加开发。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结构,充分利用风景区环境景观,提出了高档独立住宅与面向大众的休闲度假村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也作为对高档风景独立住宅园区规划研究的一项探索。

2对用地状况的评价与分析

用地范围内以丘陵为主,相对高度30~50m,地形缓和起伏,地势北高南低,西北多山冈,东南多缓坡。针对不同坡度的基地,可以设计富于变化的不同类型的住宅户型。现状用地主要由水塘、山地、农田以及农居组成。基地东西两边各有一行政村,东部修筑有三个水库和若干水塘,西部有两个大水塘、一个水库,可保留开发作水景之用。农田耕地主要集中在用地东南部,可保留作农业观光园。基地内主要植被是树龄不大的马尾松,还有部分杉树林、竹园和茶园,考虑尽量择良保留。根据坡向分析,可以看到基地内的坡地以适宜居住的南向坡地为主,在建筑安排上可以有良好的选址。综合以上各项,可以看出大面积的用地都是适宜居住的。

3规划定位

桃花源生态休闲居住区,规划定位于风景区游憩休闲与高档居住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因而,规划设计上除了普通独立住宅园区所必须的内容外,还应考虑到游憩度假地的规划原则:以不破坏地区的生态和优美景观为原则的建设;满足短期休闲度假地的基本设施,包括少量的住宿设施、餐饮设施(会馆中心)、游憩设施(30项游憩景点)以及交通设施;游憩项目的策划;如季节休闲游、农业观光游、体育健身游、团体组织游等。交通上除了预留游憩的停车位外,还设置作为保安巡逻、游客接送之用的电动车。

4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作为与游憩相结合的居住园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以及对生态结构的调整,是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在规划过程中,仔细分析了现有地形的基础,不采用对基地进行大规模的平整、开挖等,对现状地形适当整治改造,依托山势和溪流湖水,合理组织场地排水走向。道路线形设计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开挖。

住宅建筑不能全面铺开过于平均,而应做到局部集中留出必要的山林绿地,留出优美的山体轮廓线,突出园区田园风光的景观特色。并且,住宅建筑多安排在山坡向阳面,争取大面积和良好的日照与观景朝向,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

(2)文化性原则:以“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文化理念出发,突出居住园区的文化特色,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乡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交融,营造出多元文化共存的氛围。

景观设计上,重视中国文人山水园林之主题,重视壶天模式的中国传统理想景观。居住区紧靠城郊快速道路,出入便捷,同时,通过毛石挡土墙、实心围墙、葱郁绿篱形成封闭界面,隔绝外部环境的喧嚣;茂盛的桃花林,幽静的竹林,层层跌落的瀑布,高耸嶙峋的石壁,四季常青的草地等入口景点的引导性处理,在连续的封闭界面中出现一个亮点,使过往车辆行人一眼难忘并产生好奇心理。沿路进入居住区,穿过竹林便“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犹如进入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

建筑风格多样化,体现对现代多元文化的认同。细部设计是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融会贯通地运用中式、欧式及日本建筑符号可以更好地反映规划设计思想——增加居住区景观的丰富性、多元性,提高建筑文化品位的同时增强居住建筑的可识别性。

(3)整体性原则:强调规划的远近期结合,在结合远期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完善内部结构,同对园区的经营管理、环境形象等都有整体的考虑。

从现状条件出发,考虑开发分期要求。整个园区分成东西两片,各有宽阔的湖面核心,东为桃花湖,西为凤凰潭,通过桃花河中部设绿地及桃源林荫路向南延伸至河边,预留出远期园区向南发展的通道。

整体性原则还体现在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紧密联系,共同营造居住环境。同时,相互之间具有延续性,有利于地形复杂、休闲要求高的项目的设计。

5规划设计

(1)规划结构:桃花源生态休闲居住区外围用大坝、高墙、防护林围合,形成封闭界面,以减低繁忙交通产生的噪音、废气等对园内环境的影响。居住区内部形成“一路、二核、八村、十景”的格局,即:一路为桃源林荫路,是园区的主要道路,贯通全园,联系各景点。二核在于从分期建设的要求和现状条件出发,把园区分成两片,两片的核心为宽阔的湖面,东为桃花湖,西为凤凰潭。八村为住宅建筑形成的八个聚落,根据住宅群所处的不同位置以及周围绿化特色而分别取名。各村建筑形式可有较大差异,各村之间由道路和宽度20m以上的绿化带(包括山林湖溪等)分隔,使村落镶嵌在绿色环境之中,景观优雅。十景是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十个景区,各个景区由若干个小景点组成,为居民及休闲度假游客提供众多观赏游憩项目。

(2)道路交通:园区道路结构以桃源林荫路为主干,支路呈尽端局部环状,园路分成三个等级。主要道路根据地势而形成,相对平缓,纵坡在6%以内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并适当增加线形的曲折,设置路拱石、小拱桥,以限制车速,同时丰富空间层次,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园区交通量少,完全人车分流的意义不大,人车分离主要体现在建立园区游憩步行系统和重要赏景路段,例如在入口区行人能够走车道旁边的小径穿过桃源洞,游赏桃花园而不受车辆干扰,增加游赏入口花园时的舒适性。设置山林游憩步行道,串联各个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不受干扰的健身游憩环境。

结合地形与建筑设计,考虑多种形式的停车,如:架空层、平台底层、单独的车库车棚等。公共建筑周围,结合主要道路路边布置部分公共车位,独立式住宅除每户设一个车库外,庭院中设一个临时停车位,以满足居住和游憩的需要。

(3)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从景观与环境的角度出发确定住宅层高与形态,独立式住宅为1~3层,联立式住宅和公寓2~3层。建筑设计应反映滨水地、山坡地环境特征,并与环境巧妙结合,例如多采用举架、出挑、错层等等。材料上多选用卵石、块石、仿木材质。色彩追求明快淡雅,做到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另外建筑位置和形式应尽量保护原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4)绿化系统:对应于居住区的地形及性质,绿化系统包括中心绿化、村落绿化、庭院绿化、周边绿化、道路绿化和山林绿化。

远近两期各有由大片水面及沿湖绿化草坡构成的相对中心绿地,中央服务点由游泳池沿南部湖边向北伸入湖面。综合楼为层层退台、底层围廊,屋顶平台绿化层层挂落,象征结合自然的绿色建筑。村落绿地分别体现各自的主题。不同的植物群有助于增加村落的个性,提高园区居住环境的可识别性。住宅庭园尽量保留原有良好植被,除道路、铺地之外,用草坪灌木等加以绿化,边界用矮墙、竹篱、绿篱围栏,甚至仅用高差划分边界不设围栏。除住宅庭院以外用地范围内绿地都予以保护和利用,园区南边沿河绿化防护林带和游憩步行道带,北边堆土筑挡土墙种植杉树林、珊瑚树绿篱作为阻挡外部杂乱噪音的防护林。行道树采用不规则式栽植,间隔性开辟草坪花坛,增加绿化空间层次;停车场地采取嵌草铺装,增加绿色面积,提高绿化效果。对人工针叶林采取更新择伐、林冠下更新等措施,人工诱导培养针阔混交林,发展果林、经济林,不仅提高山林群落环境质量,还提高了观赏游憩价值。同时应注意制定山林防火、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措施规章。

(5)景观环境:园区的整体环境特征确定为镶嵌在田园山林之中的村居聚落,充分利用并呈自然景观。建筑风格结合自然环境,反映滨水地、山坡地的环境特征,形成多元化建筑景观环境,并且强调“二核”中心景观。自然式大水体——桃花湖和凤凰潭视野开阔,四面山体围合,形成山水相依的主体景观。建筑轮廓线与背景山体轮廓线相协调,起到丰富和增强的作用,两者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景观形成序列,且有山有水、有屋有林、有幽有敞,具有节奏和变化。主要道路串联各大景观:先是桃花林、桃花洞岩壁,穿过竹林便豁然开朗,见良田美池,屋舍俨然,经过起伏的桃花村道路,眼前呈现出广阔的桃花湖,接着穿过桃花山、桃花岭住宅建筑群,见到迷你高尔夫公园的大草坪,然后就是由堤分隔的凤凰潭,真正做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山林景点由次要道路和步行游憩道串联,形成山林、坡地、湖溪等立体化的景观游憩系统。

园区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葡萄酒产业;城乡统筹

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是农业产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该类地区成为农业产业综合发展中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其科学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农业现代化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1概念与特征

1.1 概念解析

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是指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气候和土壤等)适合某种具有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种植(如葡萄、茶叶、花卉等),且自然环境禀赋较高,景观风貌要素丰富,文化价值潜力大,区域位置毗邻城市的农业产业区。

1.2 农业产业区分类特征

根据农作物种植类别、空间分布特征、作用与功能可以将我国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区大致分为三个类别。

①基础性农产品种植区

一般粮食农作物种植为主,广泛分布于各个农业区,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形式,与二、三产相对分离,与城市基本分离。

②示范性农业产业园区

主要职能在于引领区域农业的科技化发展,以所属农业区划范围内农作物为种植和研究对象,提供科研推广、技术集成、设施示范、教学培训等服务。位于城市边缘,依托城市的科技、配套设施,并吸引城市居民消费。

③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

农作物地域选择性突出;经济价值较高,与二、三产关联紧密,适合综合利用;区域自然环境及景观风貌条件好,具备田园风貌特征;位于城乡结合地区,交通便利,可充分依托城市发展;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属性。

2 意义与价值

2.1 带动区域经济,促进协调发展

该类产业区一般采取综合性产业发展模式,单位面积农作物的收益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经济效益较高,能够有效提升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2 提高农民收入,探索城乡统筹模式

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门类主要包括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以精深加工主导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旅游主导的服务业。要求建立系统性、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农民在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中转变自身角色,并获取较高的收益和分红。

2.3 增强地域文化特征,提升城市知名度

基于自然条件的农耕文化和乡村文化能够展现出特质的文化差异,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最有条件成为本土地域文化的代表,同时,文化的正外部效应也更加坚实的强化农业产业的集聚,还将为城市带来其他额外收益。

3 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探索

3.1 蓬莱市东部葡萄酒产业带的发展背景

蓬莱以八仙文化文明天下,如今葡萄酒文化成为了蓬莱另一个享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极适合酿酒葡萄的种植(图1)。规划区位于北纬37.5度线,北部紧邻渤海和黄海,与同纬度的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纳帕山谷、智利卡萨布兰卡谷、澳大利亚布鲁萨山谷、南非开普敦共同被誉为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拥有“阳光(SUN)、沙砾(SAND)、海洋(SEA)”的“3S”特质。葡萄酒产业带是全市唯一临海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区、近年来,大批葡萄酒企业期望进驻发展,并期望借助本地环境资源建造临海高级酒庄。

3.2 构建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形成规模化的葡萄种植园区,并由企业科技人员指导农户种植,获得品质优异的葡萄原料;以此为基础,各个企业直接生产酒庄酒或酒厂酒。同时,在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引下,各企业在具有最佳环境条件的地区建设一站式休闲度假酒庄,提供滨海葡萄酒文化休闲所需的服务,形成综合性的产业发展模式。

3.3 确立与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特征相契合的功能定位

产业带定位为:葡萄酒产业发展带,葡萄酒产业示范区;蓬莱市东部的门户区域、葡萄酒文化特色风貌区;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展现田园风光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核心功能为: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功能、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度假及休闲功能。

3.4 综合性场地分析在选址研究中的应用

规划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酿酒企业的用地选址,用地规模,布局结构等一些列问题,规划选址必须符合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对环境的严格保护和规模的控制(图2)。

研究方法归纳为:

① GIS场地分析

进行高程、坡度、坡向的全面研究,确定选择高程较高、坡度小于10%、坡向面海的区域进行建设,以在保证工程适宜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东北部的滨海景观和丘陵高点的视廊通畅。

②用地适宜性评价

确定山体、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河道冲沟、沿海防护林、沙滩、交通防护绿地、历史遗迹等为禁止建设区;确定一般农田、园地为限制建设区;确定村镇用地、已建设施用地为适宜建设区。可在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内选址。

③景观要素综合评价

通过系统性的景观评价研究自然与人文景观分布现状;确定观赏滨海风情、田园景观、山地景观的最佳视点和视线通廊;并研究沿206国道形成的动态景观视线节点;综合各类景观分析形成四级评价体系,确定选址应位于一、二类景观区内。

④岸线利用评价

针对滨海岸线进行综合评估,在三个自然形成的海湾中,对沙滩、礁石、高地、海湾等不同条件的区域提出评价结论,在地势较低的沙滩岸线可布局亲海度假设施,在高地的礁石岸线可布局观海、观景的服务设施。

⑤用地总量控制

根据农产品总量推算工业产品的总量,进而估算用地需求总量。两个关系决定了葡萄酿酒的总体规模,即一亩葡萄种植地产出一吨葡萄,一吨葡萄大约酿一吨酒;规模适中的酒堡大约占地3公顷,所需葡萄种植面积约3000亩。

3.5 发掘核心文化价值、营造地域文化风情

滨海葡萄酒文化特色是规划的最大亮点,也是地区的核心价值所在。葡萄等经济作物赋予了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天然存在的文化底蕴,这是区别于一般农业园区的最大特点(图3)。

①把握营造地域文化的基础要素

直接相关要素包括:气候、海岸、种植园景观、庄园、酒厂、文化展览设施等。间接相关的要素包括:丘陵山地景观、田园风貌、旅游度假酒店、各类度假休闲及文化活动等。

② 明晰文化方主导方向

依据本土作物的基础特征及文化特征,确定主导地域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功能。规划确立了以海岸葡萄酒文化为地区主导方向,定位融合了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核心特征,构建了主导文化特征的稀缺性和代表性。

③ 组织丰富的活动内容

策划了各类活动内容,包括酒庄体验、生产参观、举办各集会、工作学习、文化展览、文艺活动、趣味活动、康体健身等。

④ 空间设计的有力支撑

利用风貌规划、整体城市设计、详细城市设计等各类方法,以空间为载体,有机安排各类功能和活动,创造滨海度假休闲的圣地,营造滨海风情和田园风貌,为服务业提供优质的承载空间。

3.6 探索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新模式

① 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集体经营

综合产业模式客观上需要农业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耕作与管理,促进区域农业土地的流转和耕作模式的转变。存在三种土地利用模式,一是以农民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由企业派出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定期收购农产品;二是农民将土地以租赁的形式租给企业统一种植,企业可采取集约化、机械化的方式提高土地耕作效率,农民可通过在土地耕作获取劳动报酬,亦可获得土地租赁的收入;三是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参与企业入股,农民在获得劳动报酬的同时可获得入股分红。

②从单纯从事农业生产到三个产业的全面参与

综合产业的发展和土地经营形式的变化,使农民可以积极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中,可以选择农业耕作,也可以作为企业工人参与生产,或作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就业渠道大大拓宽。

③ 从普通农民身份到多种职业者的复合角色

在参与综合产业的过程中,农户身份发生较大转变,可身兼农民、股东、租赁者、工人等多种身份,成为复合型从业人员,从而在经济结构转变的基础上逐步转变农村社会结构。

3.7 建立满足实施管理诉求的控制指引体系

规划鉴法定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方法,结合地方管理体制和诉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控制和指引体系。

① 阶段性实施策略

分近中远期指导酒堡的布局和建设,设置企业准入门槛,根据用地资源的差异性,设置企业品牌名录、资产投入规模、建设意向、建设水平等标准,确保将最优资源、重点景观和风貌节点的地区由最佳企业投资建设。

②总体空间控制指引

制定总体控制图则和控制导则,编制空间管制指引图则;划定总体用地分类;对重要景观视廊控制区、景观界面等要素实施控制。

③ 分地块图则控制及城市设计指引

以地块为单位编制分图图则,控制酒堡用地的各类指标,并对交通、景观、公共空间等要素实施图则和设计导则相结合的指引方式。

4结语

现实需求给城市规划工作者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各类问题导向的设计和研究任务也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了创新的平台,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规划设计便是其中之一,本规划融合了农业区规划、风貌规划、城市设计、旅游规划、选址研究、控规等多类型规划方法的综合运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类地区的发展模式,对于探索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探索性。

参考文献:

[1] 卢济威.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探索――以江苏省(泰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例 [J].理想空间.no.23.

[3] 李世泰,魏清泉,李庆志,宋彦华.葡萄酒旅游开发研究――以烟台张裕葡萄酒旅游为例 [J].经济地理.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