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1

日前,记者在全谷物食品发展国际论坛获悉,美国市场上标有全谷物标识的食品占谷物食品的40%左右,2010年全谷物的“黑”面包销量首次超过了白面包。

近年来,对全谷物食品需求增长最快的是美国,全谷物产品在美国谷物食品中占40%以上,在高端谷物产品中占70%以上,消费全谷物食品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成潮流。

近年的研究表明,谷物食品成分天然、营养构成均衡。全食品(包括全谷物、全水果、全蔬菜等)中的复合生理活性组分可能比单个分离的组分具有更好的健康促进作用。

全谷物是B族维生素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可补充维生素B和矿物质。

什么是全谷物食品

关于全谷物食品,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黄汉权处长在全谷物食品发展国际论坛讲到,全谷物食品是指“完整、碾碎、破碎或压片的谷物,基本的组成包括淀粉质胚乳、胚芽与皮层,各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与完整颖杲一样,全谷物食品由于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我国的粮油行业“十二五”规划采用了这一定义。实际上无论如何定义,全谷物的实质是在于一个“全”字,既要全面地保存谷物中所能够提供的营养物质种类,又要最大限度地保存谷物中营养物质的含有量,从而将谷物中的营养全部地、“原汁原味”地交给食用者。”

全谷物降低患癌和炎症风险

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抗性淀粉、低聚糖,在结肠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有助于防癌:全谷物富含微量营养素、植物化学物等抗氧化剂,防御自由基氧化损伤:植物雌激素被认为对乳腺癌和前列腺激素依赖型癌症的预防有重要作用:全谷类调解血糖反应,这已被认为与防止结肠癌和乳腺癌有关。

保健作用包括,降低中风危险30%~36%,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21%~30%,降低心脏疾病危险25%~28%,同时还有利于预防肠胃癌症和体重控制。食用全谷物的肥胖成年人比食用精加工谷物者的C-反应蛋白及腹部脂肪的比例显著降低。

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赵法1及教授介绍,一项选择75521人年龄38到63岁作为研究对象,在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详细了解了他们日常食用全谷物食品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发现,提高全谷物摄入量可以预防冠心病。

全谷物食品富含可溶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膳食纤维对预防慢性病的作用,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胆固醇,降低总热量,润肠通便,控制体重。

专家建议每天食用50克以上的粗粮

在主食摄入量一定的前提下,专家建议每天食用85克全谷物食品可以减少若干慢性病疾病发生的风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可以吃50克以上的粗粮。卫生部于1997年和2007年分别制订和修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直观地告诉居民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特别指出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物食物,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

全谷物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在全谷物食品发展国际论坛强调全谷物市场前景时讲到,我们中国拥有渊源流长的饮食文化,和中医药食文化,易于接受食物养生保健的理念,但也保持着一些特有的饮食要求和习惯。如何研发兼顾营养健康和良好口感的全谷物食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谷物食品发展的速度和范围。

关于儿童培养食用全谷物食品的饮食习惯,他讲到:“我们应该给予儿童健康食品特别关注。既然一些热量较大、用油较多的快餐食品可以使儿童形成饮食偏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帮助儿童形成食用全谷物食品的饮食习惯呢?儿童的饮食习惯和一生的健康同父母的饮食关联度很大,我们应该将对孩子健康的关心真正落实到日常饮食上面。在中国发展全谷物健康食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法规、科普教育。观念习惯就是食物观念、食物习惯的转变,涉及到技术研发,包括加工储存,还有检验检测等方方面面。发展多种形式全谷物食品和其他营养健康产品,改善公众营养状况、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既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公共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粮油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和全球的市场发展趋势。

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的王莉蓉司长在讲到全谷物食品时强调,针对全谷物食品,首先是加快粮油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说从我们的精米、白面这块开展推进全谷物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第二个要点我们还是要结合中国主食制品生产来发展全谷物,来开发谷物资源,拓宽谷物的食用领域。第三,要改变粮食的过度加工,来引导适度加工,提高粮食籽粒、皮层和胚乳留存率,来扩大全谷物加工产品的产量。第四,要加快制定全谷物制品的标准。

关于“十二五”规划目标,她讲到:最近,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最大力度来惠民生促发展,保障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在我国粮油工业2010―2020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明确提出推进全谷物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出要提高专用米、配合米、营养强化米、发芽糙米、留胚米等所占比例,“十二五”规划提出由2009年的3%左右提高到10%以上:提高全麦粉、多谷物混合粉等所占比例,专用粉、营养强化粉、全麦粉等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11%左右提高到2015年的25%以上:加强杂粮加工专用设备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开发杂粮系列化传统食品、健康方便新食品,支持企业建设绿色、有机杂粮生产基地等。贵州、福建等地政府已经将营养健康产业作为当地“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并为之制定了相应的规划。这些都给全谷物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TIPS:全谷物食品将成主食消费潮流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2

作为本次美食节活动的核心项目,2016中国(昆明)健康养生论坛汇集了众多健康养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昆明市副市长孟庆红、王建颖、赵学农,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原北京市药监局局长冯国安,原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于春泉,原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华,北京二商集团董事长孙杰,北京安贞医院院长魏永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公司董事长杨晓明,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高思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食药养生委员会主席邵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梁硕等出席了论坛,论坛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监事会主席武力主持召开。

论坛上,程连元同志代表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生活幸福的基石,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

此次“健康养生论坛”,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打造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围绕健康养生这一主题,邀请了全国健康养生领域的专家学者、精英翘楚,共同为弘扬健康养生文化、传播健康养生理念、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出谋划策、献智献力,将对昆明发展大健康产业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杨柳会长在致词中指出,膳食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中饮食是中华民族养生之源、健康之本,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更好地将饮食与养生相互结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与2016年6月成立了食药养生委员会,通过利用协会自身优势,搭建沟通平台和桥梁,以“社区医养、课题研发、会展服务、培训技能等项目”为方向,发展食药养生健康产业。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3

将现代营养学与烹饪实践、营养配餐相互融合,体现了烹饪专业在食品制作时在应用营养学领域的优势,运用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将烹饪营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指导不同人群的膳食结构和食物烹饪加工,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如何指导学生上好每一堂烹饪营养课,让较沉闷的专业理论课“动起来”,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营养美味“飘进”课堂,是烹饪专业学生学习营养学的一种新的尝试。烹饪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独生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7%以上,大多数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不做家务或做得很少,对平时食用较多的食物原料辨识不清,更别提进厨房亲手烹制食物。让学生认识烹饪原料的特性,在食品制作时渗透营养配餐的健康理念,目前对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讲授营养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值得欣喜的是:大部分学生对“吃”感兴趣,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启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意识和进取心,引发他们对专业产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任课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善于利用和积极地创造条件上好每一节营养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教学优化,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烹饪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科学地进行营养配餐、合理膳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上好第一节营养课,更新、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传统的烹饪营养教学往往把绪论部分放在第一节讲授,强调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重点讲述营养学基本概念,重复学习营养学的重要性等。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顺序设置虽然对烹饪教育是必要的,但空洞的理论与抽象的概念使学生昏昏欲睡,甚至对课程产生反感,不少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学习兴趣受到很大影响。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营养学之前,并没有相关的学科知识做基础,开课就进行营养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专业起点太高,理论性太强,针对这种学习状况,第一节营养课我拿几种食物原料走进课堂,如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等,可谓“色、香、味、形”等俱全,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每个人每天都摄取各种各样的食物,都有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把食物原料放入学生手中,让他们感受原料的色泽、硬度、香味,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来理解营养的概念,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一节营养课结束后,学生对食物、营养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营养课逐渐产生了学习兴趣。

二 注重培养学生营养理论与烹饪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与学”,让营养美味“飘进”课堂

用料广泛、讲究搭配是中国菜品具有的特点之一,如何认识常用烹饪原料的营养保健特点,学会原料之间的营养搭配是本课程的主要难点,它涉及很多相关的课程,如烹饪原料学、烹饪化学、烹调基础、营养配餐等知识,烹饪原料营养及营养配餐与烹饪实践操作密切相关。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采取了一边讲理论、一边操作,学生观察、品尝,然后分组练习,在讲授与演示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穿插播放一些餐饮企业使用相关原料烹制的面点与菜肴图片。例如我在讲“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一章时,首先把市场上常见的各种豆类向学生展示,向他们介绍不同豆类的营养价值及在面点和菜品制作中的使用和搭配方法;演示相同豆类由于食用方法不同,人体的消化吸收存在差异,宣传不同颜色的豆类犹如中医养生所说的“红色利心、绿色利肝、黑色利肾、黄色利脾、白色利肺”健康养生理念。其次,在课堂上用豆浆机演示各种豆浆的制取,并请学生品尝,而后请各组派代表到讲台前进行豆类搭配和豆浆制取,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豆香味,学生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圆满地完成了此章节的教学任务,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到了成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营养知识并能应用于烹饪实践,避免了学生对“空洞、乏味”的营养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努力将教学内容组织得趣味化、情境化、生活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营养学观念指导、构建合理的膳食结构,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饮食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营养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居民的膳食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在从“吃饱”到“吃好”到“吃得营养与健康长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出现了许多营养健康的新问题。首先是营养相关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患病率迅速上升,给人们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次是贫血、钙摄入量不足、铅中毒等现象有上升趋势,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依然存在,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营养问题,我对照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营养素的相关数据,将最新的营养信息及时展示给学生,并尝试将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与营养性疾病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对照教学,同时向学生讲授不挑食、平衡膳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饮食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为了丰富烹饪营养学的教学实践,我在课上、课下都坚持营养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群体的原则,针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超重或肥胖人员提出饮食营养建议并帮助其制订运动减肥计划和饮食方案,对学生家庭成员出现的营养过剩或营养素缺乏症,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每年的五月二十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以此为契机,我首先鼓励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出一期以“关注饮食,与健康同行”为主题的宣传板报,目的是普及饮食营养知识,宣传健康饮食的理念,让更多的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结构,保证身体健康。其次,在课余时间我带领学生在社区发放学生精心制作的营养健康温馨提示卡,从而使学生将更多的营养学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的人才教育,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专业理论教学贴近专业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一条有效教学之路。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4

关键词:食品营养;病例分析教学模式;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87-03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召开的国际心脏健康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宣言认为:“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在科学论据和民众之间架起一座健康金桥,使科学更好地为民众服务。这座健康金桥有四大基石,它们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食品营养课程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营养素的功能、食物来源、有关营养性疾病防治、膳食改善及相关措施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从事有关食品工业、餐饮服务、保健品、营养产业生产管理等行业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健康产业职业人应当具有健康的理念和为更多人带去健康的责任感,成为一名健康使者。因此,食品营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营养健康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食品营养课程应用病例

分析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一)食品营养课程教学的现实反思

食品营养主要研究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从而指导各类人群的合理营养和膳食,并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各种措施和法规。现代人缺的不是营养,而是平衡。营养失衡的事例比比皆是,但是在食品营养课程教学中却没有充分地予以反映和讨论,与病例教学擦肩而过,揭示出课程教学的现实缺陷。

课程的理解力不强 教师没有充分落实课程关于营养与健康的重要目标,尽管通过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可以渗透营养健康理念,让学生懂得营养健康的重要性,但是枯燥的知识阐述难以吸引中职生的眼球。现行教材大多是知识序列的编写范式,缺少鲜活生动的案例和学习讨论,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记忆化的知识学习难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应用。

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学科型的教师缺少营养临床的实践经验,对营养性疾病的认识浅显,特别是当教师处在与专业机构隔离的状态下,创建营养性病例资源库几乎是一句空话,有限的病例也仅仅来自于各类媒体的报道。这样,由知识接受式转向病例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然就难以发生,有的也仅仅停留于举例说明或蜻蜓点水式的陈述而已。

教学策略方法不当 部分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且对未来就业信心不足,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缺乏学习兴趣,不好学;缺乏积极学习情感,不乐学;缺乏学习意志,不勤学;缺乏良好的学习性格,不善学。与学生被动听讲不同,病例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围绕病例阅读教材、收集信息、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等。如何帮助学生超越学习心理障碍,进行主动学习呢?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否则很容易因学生的惰性而使教师放弃改革教学方法的念头,重新回到灌输式教学的泥潭中。

(二)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应用的积极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并不是掌握客观存在的真相或者储存关于某个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着的真实信息,而是主体在一个重复发生的过程中对来自被感知物体和真实经验的建构。食品营养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性强、知识分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虽然记忆了不少专业知识,但是食而不化,难以内化理解,更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实践。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可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模拟工作活动,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使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整合起来,构建成他们自己的知识。疾病是健康的大敌,在日常生活中因营养问题造成的疾病司空见惯,由此形成了不少病例、营养事件。情境学习理论主张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脱离真实情境,学习便无意义,学习过程就是知识与情境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病例本身就是一个情境,通过病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重建师生关系。据此,病例分析法即案例学习法(Case Based Study)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而被选用。病例分析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围绕案例设计并提出一系列彼此相关又具有发散性特点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开展教学。该方法是在近年来国外医学院校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健康理念下的食品营养课程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认识营养性疾病的危害,增强营养健康意识和行为,并有利于迁移到自身生活和职业活动之中。

食品营养课程病例

分析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一)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食品营养课程中应用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应结合专业特点,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优化师生关系,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专业适用原则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应用须适应食品类中职生的学习实际,要与医学专业学生的病例学习有所区别,即吸收病例分析教学理念进行恰当的改良应用。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关键是病例,病例的选取和内容呈现方式要与专业相适应,既不能过于高深、也不能过于浅显,通过案例学习,应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增进知识,习得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学生主体原则 病例的选取宜典型、内容宜充实,应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病例探究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直观手段予以恰当地渲染,从而对学生产生感官上的冲击力,激起探究的心向,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必须转化角色,从权威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咨询者和帮助者等角色,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

小组合作原则 病例学习适宜以学生小组形式展开探究学习活动,探究的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案例的剖析,对策研究等,既需要学生分工行动、独立思考,也需要学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而实现在合作基础上的高效学习,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

(二)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式

食品营养课程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1)下达任务。教师出示典型营养病例,并围绕病例提出问题。(2)模拟会诊。学生小组围绕病例,利用教材、网络等资源,收集与病例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结论。(3)成果汇报。各组结合多媒体手段,在班内进行汇报交流,时间约15分钟,并回答其他学生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随后教师作扼要点评。(4)多元评价。对学习的评价应置于实际情境之中,以确切反映学生学习的成效。评价的重点应定位在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水平、思维品质、行动改进以及过程之上。学习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汇总确定学生成绩等等。(5)学结。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方法,回顾梳理所学知识。

以缺铁性贫血为例,首先教师出示如下病例:某男,18岁,反复头晕、乏力已持续2年,近3个月病情加重,入院治疗。医院出示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病例,教师创设病例的相关情境,如播放视频、出示血液涂片照片、实验室检查报告等资料,供学生观察分析。作为学习引导,教师相应地提出相关问题:该病人患何种营养素缺乏症?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该症与日常饮食的关系并提出治疗的方法。接着,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会诊,每组成员一般由3~4人组成。学生在会诊前应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必要的学习准备,在“会诊”过程中,学生利用教材、文献资料、网络等资源,进一步明晰与病例有关的背景资料、相关知识,梳理关键性项目指标,如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以便能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进行有效分析,并借助营养素缺乏症总表,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会诊”的过程无疑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然后,学生模拟完成病例分析报告单,填写病人的主要症状、检查项目指标、诊断结果和处方等。各小组以“病例分析报告单”为主要工作成果,配合PPT演示,在班内做工作交流,其他学生可以发问,请发言人释疑解惑。汇报结束后,教师扼要点评、学生互评,以帮助学生有效改进。最后,在病例总结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方法,回顾梳理知识。在缺铁性贫血病例分析教学模式中,核心知识需要从冗长的背景资料、反复的讨论交流中沉淀和梳理。思维导图是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让学生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可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既重点突出,又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创新,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效率。

食品营养课程病例

分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效果分析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病例像一面镜子,既能引起学生对自身营养问题的反思,又能从病例中获得对健康的理解。在病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综合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病例分析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转变,即由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不是借助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病例的探究过程中实现对营养素知识的理解以及膳食预防的认同。如蛋白质缺乏与营养性水肿、钙缺乏与佝偻病、碘缺乏与粗脖子病、铁缺乏与贫血、锌缺乏与异食癖、硒缺乏与大骨节病、维生素A缺乏与夜盲症、维生素D缺乏与软骨病、维生素B1缺乏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与口角溃疡、维生素B6缺乏与脂溢性皮炎、维生素B12缺乏与巨幼红细胞贫血、尼克酸缺乏与癞皮病、叶酸缺乏与婴儿神经管畸形、维生素C缺乏与坏血病,等等。同样,上述营养素也存在营养过剩病症。这些营养缺乏症或过剩病症通过情境化的病例呈现出来,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营养健康意识也会悄然萌生,达到有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病例分析教学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病例学习调动了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病例所涵盖的知识、技能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对病例分析教学实验班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欢迎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二)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优化配置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师资、校本教材等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撑。

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与营养学会、营养医师建立联系,收集、积累典型的营养病例,也可以通过见习、职业资格考试等方式,熟悉常见营养素缺乏症和营养过剩病症,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编写以案例为基础的校本教材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基础是病例,教师平时应注意积累和选择各种典型病例,并结合专业予以适当地修改加工,编写出有病例体系特点的校本教材。每一个病例都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做到既便于学生自学阅读,又能够引导学生探究,图文并茂,理论实践一体。同时,还应开发配套的课程资源,如视频、教学课件、练习册、试题库等。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需要专用教室,包括能够联网的电脑、营养专业类期刊和图书资料、视频等,以方便学生探究。教学方式应以小班化教学或分组教学为主,以利于教师充分指导,提高教学实效性。

总之,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探阶段。食品营养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领域,可以通过整合营养健康和病例分析教学理念,探索以病例体系为构架的食品营养课程教学新途径,从而有效提升营养领域职业人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廖惠花,等.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1(15):2385-2386.

[2]李雁,等.以病例为引导的中医急诊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医教育,2010(9):69-71.

[3]陈少芳.论CBS教学法在伤寒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99-101.

[4]邓红,等.医学营养学教学中P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5):881-883.

[5]张帅,等.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197-199.

[6]贾小丽,等.《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1(2):127-128.

[7]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6-149.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5

分子与细胞模块《组成细胞的分子》一节中大量涉及到营养与健康理念。比如:对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学习,文章不仅给出定义,更深层次地涉及到营养元素缺乏症,因此教材体现出健康生活的理念。教师可以一次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寻找预防和防治方法,一来满足学生求知欲,二来将学科内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针对于元素缺乏症这一了解层次上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缺乏症症状,并以实践生活为基础,讲述元素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震撼和注意,之后请学生查资料,教师总结来获得预防和防治的方法。比如,Ca的作用的学习,可以直接有学生总结,之后用学生的体验来加深缺Ca的症状,比如生长期抽搐,并由学生讨论或查阅资料,互相交流预防方法。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同样渗透营养与健康。教材特别帮助学生构建了健康生活的理念。比如,牛奶除含有大量的Ca元素外,它的营养价值在于富含大量的蛋白质。鸡蛋之所以成为大众喜欢的营养品原因在于它不仅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且鸡蛋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接近人体。有学生说得好,吃米饭的时候同时吃一些豆类食品,可以补充米饭中缺乏的某些氨基酸,从而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糖类和脂质的学习,则涉及糖尿病脂肪肝等健康问题。教材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糖的平衡,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善待自己,保持健康。比如,在血糖不足时,糖原的分解首先需要供给大脑的需糖量。大脑没有糖原可用,供糖不足会造成头晕嗜睡等等现象,座椅早餐的摄入是非常必要的。又比如,脂肪肝的形成是由于不能将脂肪从肝脏中运走的原因,其中磷脂的缺乏是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朝着寻求富含磷脂的营养食物上寻找。结果发现,鸡蛋又是很好的预防食品。但是同时要告诉孩子们,鸡蛋的摄入过量或导致固醇在体内过剩,同样不利于健康。因此平衡的理念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对必修三的学习打下基础。

细胞中无机物的教学,讲水的重要性,提供代谢液体环境,运送排泄营养物质和废物,并参与化学反应等等。所以人体必需每天补充适量水分。由此引出讨论:同学们是如何摄入的水分的?学生讨论中发现,饮料的大量饮用是共性问题。由此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饮料中的成分,警醒学生饮料会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失衡,从而用大量饮料大量饮用的实例来引导大家正确饮水。

二、细胞学习过程中营养与健康的教材切入点及方法探索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讲细胞液的浓度决定细胞失水与吸水。所以建议学生们要控制盐的摄入量。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家庭情况,告诫学生家有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控制钠盐的摄入,同时适量补充有助于降血压的钾盐的摄入。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讲解ATP以及其来源。因为ATP是能量的直接来源,在短跑和长跑中对能量的利用有所差异,所以有氧呼吸的效率就可以引进课堂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生活理念。比如教会学生保持快步走的习惯,一来增加肺叶扩张能力,使血液供氧能力加大,二来使能量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悬疑式让学生猜想锻炼的最好时间,将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知识构建健康生活同时也有效引进。为利用有氧呼吸的效率引导学生适当锻炼,构建强健的机体,可采用图片对照法,对照健康和患病的肺叶,对照肺叶在不同情况下的吸收氧气的效率,对照血液在不同情况下的运氧效率和细胞对氧气的利用率,从而在学生脑海中敲响吸烟危害健康的警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理念。又比如,互相探究可以引导学生帮助母亲进行低温低氧适度来储存果蔬食品,保持水果新鲜,杜绝食用因微生物大量滋生和呼吸而腐烂的食品蔬果,保持健康营养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基因学习过程中营养与健康的教材切入点及方法探索

《基因突变》中引发变异的原因教材交代的很清楚,以此为出发点,给学生布置作业,寻求基因突变的疾病以及导致基因突变的食物有哪些,帮助学生认识农药的危害,以及洗干净再食用的健康生活方式。教会孩子避免辐射,玩手机,看电视时间不可以过长,带领孩子们形成保护环境,杜绝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可以用广告以及食品的标签入手,引出转基因食品。用辩论的方式看转基因食品的益处和害处,教会孩子,面对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处理,减少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

四、稳态学习中营养与健康的教材切入点及方法探索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健康知识渗透的又一大模块。内环境的组成,以及环境变化,比如水,盐,糖等都会引起人的健康受损。因此,教会孩子健康饮水,健康排尿,健康摄取食物的方法,比例,维持体内糖平衡脂平衡。在此,维生素的摄入也可以讲进去,果蔬,粗粮均衡深入保持健康。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借体液调节讲解胰岛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播放激素失衡案例,同时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反季蔬菜的激素使用对人体的危害。当然,对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可以从性激素谈起。

五、结语

通过分析新课标人教版生物教材中与营养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文章可以为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修祥.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J].2013.5.

[2]马守兴.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2013.6

[3]姚远.论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策略.[J].2013.4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6

【关键词】营养饮食;健康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30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301-01

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儿童3.6亿,他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兴衰与未来。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营养品种类的增多,以及独生子女比重的增加,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儿童健康问题出现的现象也已经屡见不鲜,儿童营养饮食与健康牵动着社会和国家的目光。

笔者是从事西医工作的,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针对当前儿童营养饮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对儿童营养饮食与健康作出了探讨。

1.儿童营养饮食中存在的误区

1.1 早餐简单,食谱单一,营养搭配不均衡。早餐在一日三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儿童摄取所需的各种能量和营养的重要来源,早餐的营养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天吃早餐的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早餐安排不合理,早餐过于简单、食谱单一,各种营养搭配不合理,导致儿童在摄取能量和营养上不能达到所需的要求,对他们的健康发展十分的不利。

1.2 晚餐吃的少。对成年人来说晚餐吃的少,是很好的一种饮食行为与习惯,但对于儿童而言,晚餐吃的多与少就应该另当别论了。儿童是处于发育的旺盛期,需要大量的能量与营养来供应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和成长,即便是晚上儿童成长发育也不会停止。如果晚餐吃的少,所摄取的能量与营养就会减少,日子久了将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不利于儿童的健康。

1.3 对主食重视不够,偏爱肉食。许多的父母都认为主食没有什么营养,少吃一些没有什么关系,而肉食所含的营养比较丰富,因此在为儿童配备餐谱时常以肉食为主,忽视了主食的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肉食虽然含有比较丰富的营养,但儿童的消化吸收功能偏差,不能很好的进行消化吸收,长时间的进食肉类食品,容易使儿童形成疳积之症,导致儿童的身体素质下降。而主食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儿童的运动量大,需要的热量也多,因此重视孩子的主食显得尤为重要。

1.4 正餐成为点缀。许多儿童平时是零食不离口,而家长也认为反正是营养品,多吃点没什么,有益无害嘛,因此使正常的三餐成为了点缀。其实,多吃营养品而使三餐成为点缀,这样不但不能为儿童提供正常活动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还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比如脑细胞营养不足、思维分散、记忆力减退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危害。

1.5 饭前喝水、喝饮料。许多儿童在吃饭之前都爱喝水或者是喝饮料,殊不知,消化器官在吃饭时会分泌各种消化液,与食物混合在一起,使营养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而饭前喝水或者喝饮料,会冲淡和稀释各种消化液,从而影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危害。

1.6 盲目的为孩子补充营养。近年来,许多父母看到铺天盖地的营养品广告,由于爱子心切,便对儿童进行滥补,从而导致了一些疾病和危害的发生,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了不利的作用。如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某些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这些都可以引起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儿童发育不正常、引起慢性中毒,对儿童身体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危害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2.儿童的营养饮食与健康

儿童的营养饮食与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儿童饮食要富含营养,这样才能为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与能量,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的营养饮食其实就是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在多年工作经验中总结到的一点经验。

2.1 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坚持"一多四少"原则。"一多四少",指的是在日常饮食中要多吃醋、少吃糖、盐、酱油和味精。醋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助于帮助儿童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营养养分的充分吸收,它还能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儿童机体的新陈代谢;食糖过多将会使儿童冲动任性、好哭爱闹,适量食用可以增加身体所需的钙、铁、锌等元素;儿童身体的各项机能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消化和排除多余的钠,容易为肾病和高血压留下病根;过多的使用酱油将会导致儿童产生反应性疾病,如腹泻、肠炎等;味精食用过多,将会影响儿童的食欲,导致儿童的消化系统紊乱,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2.2 接近天然,摒弃垃圾食品。在为儿童制定进食计划时,一定要为儿童多准备一些天然的绿色食品,如玉米、燕麦等粗食,还有豆类食品等,这些都是公认的营养价值最高的食物之一,多给儿童食用这些食物,可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充分的营养。在食用天然的绿色食品时,要摒弃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的、速食的、腌制的还有含糖量高的,过多的食用垃圾食品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孩子记忆力降低等,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3 合理膳食结构,均衡搭配营养。在儿童饮食的过程中,量不一定要多,但种类一定要丰富。儿童的胃小,父母要想办法让他们的胃装满有营养的东西,这就要求在为儿童搭配食谱时,一定要变化,开发儿童的新口味,在尽可能的满足儿童对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以及其他的营养方面的需求的同时,尽量的摒弃垃圾食品。在日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膳食,营养的均衡搭配,为孩子成长提供所需要的一切营养。

3.结语

儿童是未来、是希望,他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是我们每个人关注的话题,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民族崛起的力量。在儿童日常饮食的过程中,家长要走出饮食中存在的误区,多听听专家医生的意见,不要盲目的进行滥补,让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摄取所需的各种营养,让他们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儿童饮食与健康[N].深圳法制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