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1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雷害事故是架空送电线路最频发的事故,我国历年送电事故统计中,雷害事故平均约占60%以上。在雷曝日平均40日以上的多雷地区和强雷地区,雷害事故可达送电事故的70%以上。线路防雷工作在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着重结合目前已采用的新技术谈谈防雷方面的措施
二.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及危害
1.输配电线路容易发生雷击的原因分析
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危害严重,我们应在了解这些故障的基础上探讨防雷措施。概括地说,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原因有如下七点:线路绝缘水平低;带电部分对地间隙不够;避雷线布置不当;避雷线接地不良或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距离不够;线路相互交叉跨越距离不够;线路防雷薄弱环节措施未到位;线路处于雷击活动强烈区。
2. 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
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主要包括感应雷、直击雷、球形雷。
(一)直击雷
直击雷在发生时候可以让巨大的雷电电流侵入地表,使得被雷击的地方接触的到的各种金属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直接雷击释放出的电流巨大,冲击电压很容易让电力变压器和发电机发生烧毁,也可能造成电线烧毁,或者断裂,因而产生停电,甚至诱发火灾,因此,这种雷电的毁灭性巨大,造成的损失严重。
(二)球形雷
球形雷出现的次数少而不规则,因此取得的资料十分有限,其发生的原理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三)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或者设备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3. 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危害
雷击对线路的危害非常大。造成绝缘子串闪络,电源开关跳闸,严重时引起绝缘子串炸裂或绝缘子串脱开,从而形成永久性的接地故障;雷击导线引起绝缘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其短路电流可能把导线、金具、接地引下线烧伤甚至烧断;架空地线档中落雷时,在与放电通道相连的那部分地线上,有可能灼伤、断股、强度降低,以致断地线;当线路遭受雷击时,由于导线、地线上的电压很高,还可能把交叉跨越的间隙或者杆塔上的间隙击穿。
三.输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分析
建筑物输配电线路系统对整个建筑物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输配电线路系统以及系统设备也是极其容易发生雷击事故的环节,因此,根据雷电的不同特点和造成损害的不同方式,科学做好防雷措施,是保证整个建筑物内部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整体防雷系统
从整个输配电线路系统而言,要做好防雷措施,首先要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从内到外,做到防雷措施的全面覆盖。整体而言,外部可以可以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等,避免雷电直接打击输配电线路或者是相关的线缆配电箱等基础设施,引起火灾或者事故。同时,内部要做好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系统和浪涌吸收保护器等一些子输配电系统,通过它们可以将引人建筑物内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泻放到大地,并将其钳位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以完善地保护电气设备。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内外覆盖,这是采取具体防雷措施之前的基础性工作。
2.实施多级保护措施,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
建筑物的输配电系统是保证整个建筑物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而输配电系统也是容易遭受到雷电袭击的部位之一。因此,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是整个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很多建筑物都会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安装避雷器,避雷带等防雷器件,但是,经过很多次实践证明,单一的防雷措施或者是防雷器件难以真正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当雷击降下时候,建筑物的自控设备的电源机盘依然会受到电击而产生损坏。在对配电系统防雷时候,要据实际情况做好多级防护措施。
首先要在变压器二次侧安装好各种防雷装置,让外线产生的电压可以迅速得到释放。其次,要在各个控制站PLC专用隔离变压器前,主要是释放外线残压,和配电线路上感应出的过电压和其他用电设备的操作过电压。同时,要科学设计安装好隔离变压器,加大对各种电磁干扰的处理力度,减少雷电波诱发的雷击事故。最后,要在PLC专用电源模板前安装好保护措施,以便用最短的时间让前面的残压得到释放,应尽可能从总配电柜开始将自控系统的电源线单独布排。各级防雷器应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以避免雷电侵入波发生全反射。
3. 降低接地电阻
(一)水平外延接地,如杆塔所在的地方允许水平放射接地体时应尽量采用水平放射方式。因为水平放射施工费用低,不但可以降低工频接地电阻,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冲击接地电阻。
(二)深埋式接地极,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深井式或深埋式接地极。
(三)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如附近有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物质可以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四)敷设水下接地装置,如杆塔附近有水源,可以考虑利用这些水源在水底或岸边布置接地极,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泄流能力。
(五) 合理接地。合理的接地设计是整个建筑物输配电线路系统防雷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输配系统中,一般会有构筑物接地、配电系统及强电设备接地、计算机自控系统接地等三种接地方式,因此,科学设计,使得这三种接地方式之间互相配合,有助于大大降低雷击通过接地网络对系统的毁坏。以计算机自控系统为例,一般采用系统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几种接地方式。在防雷措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接地方式合理的组合,使得接地电阻值最小,取得最佳的效果。
4. 架设耦合地线
提高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降低反击跳闸率,一般主要应用在接地电阻较高的线路。根据日本电力中央研究院对500kV同杆双回线路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对雷击性能改善效果相似情况下,采用耦合地线的总费用约为增加绝缘的4.5倍。因此在使用耦合地线时应对效果和费用做综合比较,多数情况下该方法的性价比较低。
5.耦合地埋线
沿线路在地中埋设,并可与下一基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相连的l~2根接地线。据本电力单位的运行经验,在一个20基杆塔的易击段埋设耦合地埋线后,10年中只发生一次雷击故障。此法可降低跳闸率40%,能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
四.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防雷并不只是以上一些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肯定在今后的线路维护工作中还会遇到新问题,随着运行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再将成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相信线路防雷工作一定会提到一个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思寿 10KV输电线路雷击的防雷措施及其效果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2]高新智 仇炜 韩爱芝 李景禄 陈国盛 针对某35 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高压电器》 ISTIC PKU -2010年4期
[3]何文旭 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期刊论文]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3期
[4]张日朝 浅谈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1年14期
[5]崔海 侯茜 李向奎 范宪铭 输配电线路运行中防雷措施的原理及应用 [会议论文] 2009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
[6]唐韶雄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 [期刊论文] 《管理观察》 -2010年36期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防雷;措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得到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计算机、RTU以及一些其他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我们指导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只有几伏,工作电流十分微弱,正是如此其对外界的干扰抵抗十分弱。再加之,由雷电带来的瞬变磁场十分强,对于微电子器件产生的干扰很大,严重的甚至直接损坏微电子设备,给电力系统带来损失。近几年,尽管电力企业在不断的采取措施加强对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但是雷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所以加强电力系统防雷措施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于雷电侵入波产生的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对于雷电侵入波产生的过电压的保护是通过避雷器以及避雷针来实现的,这两者相配合的实现了对进线段的有利保护,效果比较好。通过对进线段的保护,可以利用其阻抗限制雷电流幅值,以及利用其电晕衰耗来达到降低雷电波陡度的目的,再在进线段上安装避雷器,通过避雷器的作用可以使得电流不超过绝缘配合所要求的数值,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第一道防雷。
三.对于UPS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感应雷或沿电源线进入室内的雷电侵入波会使电源电压急骤升高,从而导致UPS及后接设备损坏。有些UPS中尽管装有压敏电阻,但还是很难保护自己及后接微电子设备。对电源,可靠有效的防雷方法是采用四级保护。每一级用三极气体放电管,将大的雷电限制到后续保护系统可允许的范围;第二级用限流模块;第三级用压敏电阻;第四级用TVS管,使输出的箝位电压达到规定的要求。采用上述四级保护后,UPS或被保护电源一般不会因雷击而损坏。
四.对于载波机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载波机遇雷击易损坏的部分通常为电源盘、用户话路盘及高频电路盘。高频电路盘上通常装有放电管,具有一定的耐雷水平;电源部分可采用上述电源过电压保护方式;用户话路盘由于铃流电压与通话电压不一致需要在保护装置设计上精心考虑,使之在两种不同电压下均能有效的地保护用户话路部分最好的办法是将保护器件置于载波机内,考虑到实际情况,外置保护模块应设计考虑得周全一些。为了有较好的防雷效果,我们在防雷时可以使用Modem、程控交换机通信线、用户话路盘以及信号线来实现四级保护,同时可以安装自动报警装置。
五.接地电阻与屏蔽
1.接地。合理的接地设计是整个电力系统防雷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会有构筑物接地、配电系统及强电设备接地、计算机自控系统接地等三种接地方式,因此,科学设计,使得这三种接地方式之间互相配合,有助于大大降低雷击通过接地网络对系统的毁坏。以计算机自控系统为例,一般采用系统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几种接地方式。在防雷措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接地方式合理的组合,使得接地电阻值最小,取得最佳的效果。防雷接地是为防雷保护需要而设,以降低雷电流通过时的地电位升高,因此良好的接地是防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接地电阻值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 在接地时要尽量的减低电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深埋式接地极,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深井式或深埋式接地极;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如附近有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物质可以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敷设水下接地装置,如杆塔附近有水源,可以考虑利用这些水源在水底或岸边布置接地极,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泄流能力。
2.屏蔽。为了达到减少雷电电磁干扰的目的,主控楼、通信机房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均应相互焊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宠。设备对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六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将屏蔽网与机房内环行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架空电力线由站内终端杆引下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要接地;对于既有铠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应将铠带及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水平埋地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埋地10m以上,铁管两端应良好接地。若在室外入口端将电力线与铁管间加接压敏电阻,防雷效果会更好。
六.综合性防雷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整体防雷系统
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要做好防雷措施,首先要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从内到外,做到防雷措施的全面覆盖。整体而言,外部可以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等,避免雷电直接打击输配电线路或者是相关的线缆配电箱等基础设施,引起火灾或者事故。同时,内部要做好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系统和浪涌吸收保护器等一些子输配电系统,通过它们可以将引人建筑物内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泻放到大地,并将其钳位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以完善地保护电气设备。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内外覆盖,这是采取具体防雷措施之前的基础性工作。
2.实施多级保护措施,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而输配电系统也是容易遭受到雷电袭击的部位之一。因此,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是整个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大多都会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安装避雷器,避雷带等防雷器件,但是,经过很多次实践证明,单一的防雷措施或者是防雷器件难以真正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当雷击降下时候,建筑物的自控设备的电源机盘依然会受到电击而产生损坏。在对配电系统防雷时候,要据实际情况做好多级防护措施。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地网的改造,我们可以在容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ZGBZ-Ⅱ型载波机过电压保护器、DGBZ-Ⅱ型电源过电压保护器、MGB-Ⅰ型Modem过电压保护器和XGBZ-Ⅱ型信号线过电压保护器。通过工作实践证明了其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七.结束语
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电力系统自动化防雷工作的必要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所研究的防雷措施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防雷工作而言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整个电力系统防雷以及安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正确看待,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同时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学习探讨新的技术措施,不但的将得出的新方法以及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相信防雷工作一定会提到一个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思寿 10KV输电线路雷击的防雷措施及其效果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2]高新智 仇炜 韩爱芝 李景禄 陈国盛 针对某35 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高压电器》 ISTIC PKU -2010年4期
[3]何文旭 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期刊论文]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3期
[4]张日朝 浅谈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1年14期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动机,电容器,就地无功补偿,无功功率
0.概述
现代工矿企业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最常用的电气设备之一,在企业的生产设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它们都是电感性负荷,所以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行中,功率因数一般都比较低,需要从电源中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才能正常工作,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耗。无功补偿是指采用另加无功补偿装置的办法,让无功负荷与无功补偿装置之间进行无功功率交换,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从而大大减少供电线路,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许多企业一般都是在企业内部配电室里低压母线上集中安装一些电容器柜,对变配电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这对于提高企业内部的供电能力,节约变配电损耗都有积极作用。可是,由于企业内部的电动机大都通过低压导线连接,分散在各个生产车间,形成企业内部的输配电网络,由此,大量的无功电流仍然在企业内部的输配电线路中流动,这些无功电流在企业内部所造成的损耗,依然不能解决。
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就是把电动机所需要的无功电流局限在电动机设备的最终端,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使得整个变配电网络的功率因数都比较高,有效地减少输配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1.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功率因数及损耗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所消耗的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个分量。有功功率是用于电动机产生机械转矩并且驱动负载所需的功率,它的电流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而无功功率,则是用于电动机内部的电场与磁场随着电源频率的反复变化,在负载与电源之间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时所消耗的功率。无功电流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其变化很微小,在相位上,电流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电压90°,所以是纯电感性质的。在实际运行中,电源供给电动机的总电流是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矢量和,当电动机处于满负荷运行时,有功电流大于无功电流,总电流的功率因数较高,而当负载下降时,有功电流减小,无功电流基本不变,所以功率因数降低。
可以这样认为:当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定时,功率因数越低,就意味着其所需的无功功率越大,因而造成的损耗也较大。实践证明,无功功率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是发生在输配电线路上的,对于那些距离电源较远,线路电阻比较大,电动机运行功率因数低的终端设备,所造成的无功损耗就更加突出了。
2.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原理及电容量的选择
2.1因为在电容负载中产生的超前无功电流与在电感负载中产生的滞后无功电流能够相互补偿,所以在电动机电源终端并联一个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就可以使电动机所需的无功电流大部分由并联的电容器供给,从而减少输配电线路上的总电流,降低线路损耗。
若对该电动机的无功功率进行就地补偿,使其无功功率为Q2,视在功率为S2。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就地并联安装了一个Qc=(Q1-Q2)的无功电容量以后,电动机从电源吸收的无功功率就由原来的Q1减到Q2,视在功率S2<S1,功率因数得到提高。很显然,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后,就等于减少了线路输送的视在功率。。
2.2在给电动机选择补偿电容量时,根据电动机功率的大小,以及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值进行如下选择:
即:Qc=Q1-Q2
Qc——补偿电容量
P——电动机功率
一般情况下,选择的补偿电容量,只要能够补偿0.9~0.95就可以了,不宜选择过高补偿,否则会使投资费用大幅度增加。
在选择补偿电容量时,如果无法确定电动机的运行功率因数值,也可以根据以下的经验公式进行选择:
即:Qc=(1/4~1/3)P
这种选择一般可以达到补偿要求,而且不会出现过补偿的情况。
3.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经济效益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后,实际上是节约了线路输送的视在功率,而视在功率转换为有功功率,就相当于节约了有功功率。
P——相当于节约的有功功率
S——节约的视在功率
P——电动机有功功率
S1——补偿前的视在功率
I1——补偿前线路电流
则其节电率为:
×100%=11.76%
电流节约率:(I1-I2)/ I1×100%=(105-94)/105×100%=10.48%
电流节约率<η说明补偿正确。
注意:电流节约率不等于节电率。
如果每年按运行250天计算,则年可节电为:
(1.73×380×105×0.85×0.1176×24×250)/1000
=41400kWh
每kWh电价按0.5元计算,年可节约电费:
0.5×41400=20700元
每kVar电容量以55元的价格计算,投资回收期为:
T=(19×55×250)/(20700)=13天
可见,无功功率就地补偿,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节电措施,仅节约线损这一项,一般在一个月以内就可收回投资。
4.补偿电容器的安装位置及注意事项
4.1安装就地补偿电容器时,应把它并接到电动机控制接触器的负荷侧,或者电动机的进线端,使之与电动机一起投入一起停用。但对于Y-起动的电动机,应将补偿电容器的三个接线端子连接到电动机的D4、D5、D6三个端子上,使电动机在Y连接起动时,同时也将三相电容器短接起来,当起动完毕后,电动机进入连接运行时,电容器与电动机绕组并联,投入正常的运行。。
4.2安装补偿电容器的电动机,不能承受反转或反接制动。
4.3电动机仍在继续运转,并产生相当大的反电势时,不能再起动。。
4.4应避免电容器和电动机产生自激电压。
5.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应用范围
5.1长期连续运行的电动机,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的电动机。
5.2离供电变压器距离较远的电动机,一般不小于10米。
5.3单台容量较大的电动机,一般高压电动机不小于90千瓦,低压电动机不小于5.5千瓦。
参考文献
[1]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国标(GB12497-1995).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国标(GB50052-1995).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4
关键词:配电线路 金具 能耗 解决策略
一前言
顾名思义电力金具实际就是连接和组合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装置,起到传递机械负荷电气负荷及某种防护作用的金属附件。配电线路电力金具是配电架空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按作用及结构可分为悬垂线夹耐张线夹连接金具接续金具保护金具设备线夹T型线夹母线金具拉线金具等类别。虽然近几十年对金具的研究从未间断,但研究的重点仍在线路金具应用的力学可靠性上,而对于金具在电能的损失损耗上似乎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主要针对配电线路金具耗能问题来进行浅略的分析探讨。
二配电线路金具耗能问题的具体分析
1.原因
电力金具的耗能主要是由铁磁材料中磁滞与涡流在线路运行中产生相互作用造成的,它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两部分,这两部分损耗相加构成了金具的电能损失。同时,由于电能损失产生的热量使金具内的导线温度升高,导线过热传导给金具,金具发热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且当电流增大时,磁滞损耗将随磁通密度的1.6~2.0次方上升,涡流损耗则随磁通密度的二次方上升。这二者相加构成了金具的电磁损耗。
2.金具能耗问题数据对比分析
在国外电力金具的耗能问题,上世纪40年代就已进行过探讨研究,并对金具的结构材料进行了改进。对金具的电磁损失与导线温升试验证明,导线温升在金具中比在空气中高17℃~20℃左右。如果通过400A的电流,每个线夹损耗的功率至少达到30W左右,也就相当于长年点了一盏30W的长明灯,在线路上无形的昼夜不停地消耗着能量。而线路金具量多面广,在配电线路上可见能耗损失是相当大的。
就拿用量最大的NLD耐张线夹来进行电磁耗能试验,试验数据表明,NLD耐张线夹的耗能随电流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而对采用铁金属制造的XGU-5悬垂线夹和非导电材料铝合金的XGF-300悬垂线夹同时进行对比则发现采用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做成的金具,其耗能数值是大不相同的且是毫无规律的。可锻铸铁悬垂线夹耗能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而铝合金线夹则几乎没有什么能耗损失。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具的耗能问题确实存在,而且相当的严重。我国地域辽阔,输配电线路长,据国家电力年鉴,我国220KV线路长度就达102517KM;110KV为162497KM;66KV为42214KM;35KV为247390KM,按照百分至六十的额定负荷条件进行统计,全国高压线路每年因可锻铸铁悬垂线夹引起的电能损失就达到25684.1万KW/H, ,在配电线路上每年的损失为8890.8万KW/H,每年总计达34574.9万KW/H。更能深刻的理解解决配电线路金具能耗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三配电线路金具能耗解决策略
我国电力线路上使用的电力金属基本上是由可锻铸铁为主的磁性材料制成,造成的能耗极大的损失。国内外实验结果证明,由于电力金具绝大部分的采用铁金属作为基体材料,在结构上构成闭合磁回路,形成金具磁滞和涡流损耗,从而造成极大的能耗损失。长久以来,国内配电线路一直沿用的是送电金具,也就是建立在导线拉断力基础上的各项技术指标,送电线路与配电线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配电线路在其线路上使用的金具多为节能型的金具,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应广泛使用以高强度铝合金为代表的轻金属制成的电力金具,它不仅克服了耗能的弊端,而且结构合理可靠施工简单方便,进而使线路设备寿命长故障低检修方便,使电能的损耗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于线路金具能耗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用无磁性材料替代有磁性材料制造金具,随着我国材料工业的发展,高强度铝合金已经能普遍运用与供应,用铝合金制造悬垂线夹耐张线夹,既满足了机械强度要求,也可以减小有磁性材料金具对线路的影响。
②用隔断磁路的方法,使金具不产生磁回路,这种方法一直被普遍重视。如图1XGU-悬垂线夹,将挂板U型螺丝和压条更换成不导磁的材料,这样也就割断了磁回路,生成不了涡流,消除了配电线路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图1XGU-悬垂线夹
③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型号应按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要求进行选择,其导体的截面积应满足导体的允许载流量t不应小于线路的负荷电流,以便对金具进行合理的选择。
④定期对配电线路和电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漏电、老化线路以及损坏金具。
解决配电线路金具能耗问实际上也就是指金具的节能问题。设计研制节能金具并不仅仅是在耗能金具结构的基础上以铝合金来替代可锻铸铁。新型的节能耐张金具由传统的螺栓型结构改为楔块型结够,解决了U形螺栓紧固形成线接触,导致导线蠕变,握力下降的缺陷。接续金具由于采用了新的材料、结构和型相挤压、低压铸造、液态模锻等先进工艺,不仅避免了能耗损失,而且结构也十分轻巧,通用性互换性更强。以并沟线夹来说,节能型的JBL异型铝并沟线夹接触电阻稳定、热特环性能好,过载能力强,仅以三种规格化型号就包容了从16~300mm2内所有的导线组合,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在节能金具中广泛采用的高强度铝合金主要采用挤压、压铸等先进工艺,且表面不必热镀锌处理,能耗和污染都大为降低。所以采用新型金具的配电线路能耗问题远远小于采用传统金具的配电线路。
四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之大以及能源又相对短缺。因此在能源日益紧张的时代,我们应该对配电线路金具的耗能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进行节能降耗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许建安.输电线路程设计[J].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3.
[2]赵先德. 输电线路基础[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孟遂民.架空输电线路设计[J].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电网,降损,技术措施
1、 概 述
降低电网的损耗可以从两方面抓起:一是管理线损的降低,即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线损;二是技术线损的降低,即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线损。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力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其实质内容就是降低变电、配电、用电设备中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的损耗。本文仅讨论降低网损的主要技术措施。
2、电力网的改造
由于各种原因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电压过低、压降过大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供电的安全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着线损。
(1)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改造原有不合理线路,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缩短送电距离,避免近电远送和迂回供电。尽量加大导线截面,处理好线路接点的接触电阻以减少接点发热损失。采用低损耗变压器并合理配置变压器的容量,杜绝大马拉小车。
(2)电网升压,简化电压等级和变压层次,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
(3)尽量避免孤网运行。
3、电力网及设备的经济运行
3.1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机组的最佳组合和经济地分配负荷。这时考虑的是全系统的经济性,线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系统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前提下,做到电力网及其设备的经济运行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1)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应对各种方式进行线损计算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应当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2)确定环网的合理运行方式:
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都是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的问题。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应当合环运行,但是合环运行会导致继电保护复杂化,从而使可靠性又受影响。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选择最佳解列点。
(3)电力网的合理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元件的空载损耗均有影响。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损1.2%左右。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发电机端口电压,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
在10kV配电网中,由于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50%~80%,特别是在深夜时,因负荷低,则空载损耗的比例更大,所以应根据用户对电压偏移的要求,适当降低电压运行。
对于低压电网其空载损耗很少,宜提高运行电压。
由此可见,在电网运行中,大量采用有载调压设备可以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合理地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
(4)调整负荷曲线、平衡三相负荷:
负荷峰谷差大,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线损大。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特别是低压网络,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
3.2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变压器的损耗占全系统线损总量的30%~60%,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电网降损的重要内容。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取决于变压器的结构与质量,与负载大小无关,负载损耗则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科学地调整变压器的负载率,可使变压器的总损耗最小,即运行方式最经济,一般除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外,还要适当选择变压器的容量,避免变压器轻载或满载及过载,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因数,在变电所内应安装两台以上的变压器并联运行。这样既提高了供电的可能性,又可以根据负荷合理停用并联运行变压器台数,降低变压器损耗。
4、电网的无功补偿
4.1功率因数与无功及有功的关系
(1)功率因数与无功功率的关系
功率因数是供用电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用电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还需大量的无功功率由电源送往负荷,功率因数反映的是用电设备在消耗一定的有功功率的同时所需的无功功率。对于农村用电负荷来说,主要是一些小加工业及照明负荷,其中大部分用电设备为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都很低,影响了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通过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损耗的目的。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必须增加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以减少无功功率。由于静电电容器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投资少,故障范围小,有功功率损耗小,易于维护,能实现自动投切控制等优点。所以,安装静电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目前在供用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输配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由于线路使用的导线存在着电阻,电流通过线路时,线路自身要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其有功功率损耗又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线路在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线路的电流又与功率因数成正比。所以,线路在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线路自身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功率因数就能降低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
(3)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变压器在运行中,输出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其铜损耗与变压器所带负荷视在功率的平方成正比,而视在功率又与变压器的功率因数成反比。由于变压器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时,其需用容量(视在功率)与变压器的功率因数成反比,所以当变压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时,功率因数提高就能减少变压器的需用容量,从而提高变压器的供电能力。
4.2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4.3装设无功补偿设备
应当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尽可能在电网电压低的地方进行就地补偿,这样就可以减小负荷电流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5、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功率因数对于节约电能,降低损耗,提高变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是极其有利的,特别是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来说,除了应该按《农网改造工程技术原则》的要求进行踏勘、设计、施工外,还应该根据农村用电负荷的特点,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一并进行设计、施工,显得更加重要。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合理选择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电网管理工作者除了懂得各种技术措施外,还需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降损措施,以使事半功倍。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6
关键词:状态检修、输电线路状态模式、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输电线路实行状态检修是电网迅速发展的需要,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是新技术、新装置应用及发展的必然。状态检修可以避免目前定期检修中的一些盲目性,实现减员增效,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状态检修流程图
状态检修的基本流程包括:设备信息的收集、设备状态的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检修实施及绩效评估七个主要环节。
图1 状态检修流程图
二、初期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
状态检修对输电线路的在线和离线监测技术、设备,维护检修手段,管理方法要求较高,运行资料的掌握要求很细。早期资金投入较大,且有关规程还要作相应的修订。等等这些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即线路状态检修在我公司尚未具备全面开展的条件。虽要积极,也要稳妥,不能以牺牲设备故障率为代价,来赚取经验的积累。建议初期2-3年以围绕收集运行资料,开展系统研究,积累经验,人员培训、设备、技术准备为主。各单位暂且先选3至4条线路,根据所具备和短期能创造的条件,作部分项目试点。待取得经验,各方面条件较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1、、选线:必须是完好设备。三类设备及投运不到一年的新线路不宜选取;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便于取得经验后推广的线路。尽可能选交通便利,便于就近监测的线路;选择故障跳闸后,对系统运行方式影响不大的线路;选择绝缘爬距满足该区域污秽等级要求,且绝缘子年劣化率
2、、盐密观测点的布置及检测:盐密观测点的布置首先考虑可能出现最大盐密的点,即线路附近有较大污染源的点优先考虑。曾发生污闪的点酌情考虑,一般地区据运行经验按5-15公里布置。盐密观测点为连续3基直路杆塔上的三相XP―70(或X―4.5)型绝缘子。为摸清积污速率,盐密检测全年分为三次,每次选取一串绝缘子。即一年检测1基直路杆塔上的三相绝缘子,如当年未清扫,第2年再在第2基直路杆塔上检测,依次类推。时间在9月至来年3月之间,达到及接近盐密控制值时即清扫。
3、绝缘子检测:方法包括在线和离线检测。内容包括分布电压和绝缘电阻(零值)检测。检测周期根据绝缘子劣化率确定。连续4年为2-3‰的每2年一次,连续4年在2‰以内的每4年一次,最多不超过5年。积极探索在线遥测新方法和合成绝缘子的监测方法。
4、、雷电监测:依据雷电定位系统,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掌握地区落雷密度、雷电日、雷电小时、雷电流幅值等参数。认真调查分析雷击故障现象,正确判断直击、反击和绕击类型,了解故障点地形、风向等特点。
5、导地线和金具监测:包括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的红外线测温;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间隔棒探伤。
6、杆塔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砼杆裂纹、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
7、跨越物监测:所有被跨越物都要有地点、位置、与电力和通讯线的交叉角、距离,测量时温度等记录。根据巡视反映的情况,及时补测更正。
8、接地装置监测:接地电阻测量仍按原规定执行。荆州供区的地下水位较低,腐蚀情况严重,由于土壤电阻率较低,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并不能直接反映接地装置的完好情况。所以运行达5年以上的线路,宜抽取最易腐蚀点2-3基,发现问题增加开挖检查基数。
9、各类树种的季节性生长规律分析:通道内未砍伐树木,应有树种、数量、对导线距离记录。分析季节性生长规律,确定砍伐时间。开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将有许多监测工作要做。我们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积极应用高新科技成果,不断完善监测手段。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的拟订,是以整条线路为单元,按照周期性来考虑的。而状态检修是以输电线路划分的若干状态段为单元。针对不同的状态段,确定不同的维护检修模式和监测方法。根据省电力公司要求,参照兄弟单位经验,结合以上线路运行情况分析,确定以下原则性分类。实际操作时各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运行经验,予以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四、输电线路状态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将状态检修改为状态段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状态,确定不同检修模式和测试方法。
1、建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测试班和技术人员管理,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1)对瓷绝缘子泄漏电流进行在线监测,对按状态分类的输电线路设备区域实行24h监控,达到报警值时通过无线电传输到基地,即可派人到现场带电测试,确定检修模式,实施状态检修。此项工作也可扩展到温度、湿度、覆冰、降尘等其它方面。
(2)投入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快速测定跳闸类别和故障点大致区间。
(3)投入雷电卫星定位系统,以快速测定雷击线路方位。
(4)重视带电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工器具的开发、应用,对大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大规模带电作业,以满足其安全运行。
2、建立通讯保障系统
通讯是线路运行维护的中枢神经,应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满足工作需要。
(1)工区应配备基地电台、有线电话、录音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始终保持工区与现场的通讯畅通。
(2)建立远距离无线台网。
(3)班长及以上人员配备移动电话,工作负责人及驾驶员配备传呼机。
(4)有条件时应建立班组有线电话和职工住宅电话。
(5)工作现场实现通讯头盔近距离通话。
3、建立快速应急抢修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经过专业技能培训、训练有素的带电作业、停电检修和特殊工种人员组成,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各种抢修方案,熟练使用各种先进的工器具,精通各种作业方法。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因此,需要做如下工作:
(1)建立生产抢修备品备件库;
(2)建立抢修专用大型工器具库,实现工器具机械化、轻便化、带电化、电子化;
(3)设计、制造工区现场移动加工车,使之具备发电、照明、焊接、切割、钻孔等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