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汉语语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汉语语法范文1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论文主题词】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现代汉语语法范文2
论文摘要: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三个阶段。“句处理”是实现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关。其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词性的判断;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歧义现象分析等等,最根本的方法是语言学家尽可能地把语言中的这些现象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规律,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以便利于计算机处理。
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就是汉语信息处理,又称中文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字处理”、“词处理”分别与汉字和词汇有关,在此主要谈谈“句处理”。
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使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如现代汉语)的句子的意思,又怎样使计算机生成符合自然语言规则的句子。“句处理”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将是一种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诸方面的综合性知识。目前。大家都深感现有的关于汉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单就句法方面的情况说。在中文信息处理过程中将会不断遇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许多问题在人看来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计算机就解决不了。也有一些问题,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就给中文信息处理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信息,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词性的判断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汉语的词性判断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不同的词,词性意义可能不同,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词性意义也可能不同,汉语中,大多数词有固定的词性,但有些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例如:
1.他花了十块钱买了一盆花。
2.你用那个锁把门锁上。
3.他比雷锋还雷锋。
这三个句子中分别有两个“花”、“锁”、“雷锋”。但它们只是音同、形同,词性和意义都不同。句子1中的第一个“花”是动词,“花费”的意思,第二个“花”是名词,“植物”的意思。句子2中的第一个“锁”是名词,即“锁子”的意思,第二个“锁”是动词,是“锁住”的意思。句子3中第一个“雷锋”是名词,表示人名,第二个“雷锋”是形容词,表示“雷锋的精神、品质等”。具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大体上都能分清它们的区别。从传统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句子1中的两个“花”是词形、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且两个“花”的意思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属于同音词。句子2中的两个“锁”,也是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但两个“锁”意思间有联系,所以属于兼类词。句子3中的两个“雷锋”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意思也有联系,但第二个“雷锋”属于词类活用。Ⅲ从教学的角度看,这种分类比较细致,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法太细,不便于计算机掌握。
目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这样来定义兼类词的:亢世勇认为“兼类词有广义兼类词和狭义兼类词。广义兼类词就是中文信息处理中所说的现代汉语的同形词,对于计算机而言,只要词形相同,不管读音是否相同、意义是否相通,是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还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种用法,都是相同的,都要从多个当中选一个。狭义的兼类词就是指一般的现代汉语著作定义的,‘同形同音、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且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词”’。陆俭明认为,兼类词是“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如果按这种定义理解,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两个“花”、“锁”、“雷锋”都可以称之为兼类词。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能根据具体环境判断出词的词性,从而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可以了。尽管如此,但是,汉语词类是多功能的,一类词不需要发生词形变化就可以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不同类的词可以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这样就给兼类词区分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而,兼类词的选择是计算机词性自动标注的一个“瓶颈”。尽管信息处理专家运用了规则排歧、统计概率排歧或者两者结合起来等多种方法进行排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一种系统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二、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所以。语序和虚词成了汉语中表示语法的主要手段。有些短语、句子的结构不好理解,需要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例如:
A组:a。陕西+甘肃+宁夏 (“陕西+甘肃+宁夏”三者为联合关系)
b.中国+(北京+陕西)(“中国”与“北京陕西”是偏正关系.“北京”与“陕西”是联合关系)
C.中国(陕西(西安))(“中国”与“陕西西安”是偏正关系,“陕西”与“西安”也是偏正关系)这一组中的abe三个短语对人来说,都很容易分清楚,但计算机目前还很难区分,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就得把三个处所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a类、b类、e类不同关系的条件与规则研究清楚,并将这些条件与规则加以形式化输入到计算机内。
B组:开始讨论(述宾关系)分析研究(联合关系)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取下来(述补关系) 看完再说(连谓关系) 叫他回来(兼语关系)
生产管理(定中关系) 讽刺说(状中关系) 介绍写(不构成合法的句法关系)
这组是现代汉语里“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种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对人来说,通过讲解大致可以分辨,可是让计算机要分清楚,就非常难,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总结出“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各种不同句法关系的具体规则。换句话说,“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在什么条件下一定构成合法的什么句法关系,能构成什么样不同的句法关系,我们至今还说不清楚。
C组:天气好——好天气(主谓——偏正)很好——好得很(偏正——述补)
来人了。——人来了。(述宾——主谓)
一张票三元钱。——三元钱一张票。(主谓——主谓)这一组都是由于语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和意义都不同的短语和句子。这些结构对人而言,稍加学习就可以理解,但这些给计算机理解意思增加了难度。需要人们把这些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概括出规律来,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输入到计算机里。
三、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的歧义是进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大障碍。“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计算机面对的歧义,不只是我们人所能感觉到的诸如下面这样一些句子的歧义现象:
(1)他正在输血。(他正给病人输血。/他病了,正输血。)
(2)看望的是病人。(你看望的那个人是病人。/看望你的那个人是病人。)
(3)我们急需进口产品。(我们急需进口的产品。/我们急需从国外进口产品。)
某些在人看来不存在歧义的句子计算机会认为有歧义.例如:
(4)a他被警察叫去罚了一百块钱。
b他被警察叫去写了一份检查。例(4)a句和b句,在人的眼里结构是不一样的。a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一直管到底。全句意思是“他被警察叫去,他被警察罚了一百块钱”:而b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只 管到“叫去”,管不着“写了一份检查”。可是,计算机分辨不清楚。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我们就得将“PP+VPI+VP2”(PP代表介词结构,VP1和VP2分别代表紧挨着的不同的动词性词语)这种结构中的PP对后面动词性词语管辖的范围及其条件与规则进行充分、准确的描写,并加以形式化,“交给”计算机。而这一类现象与规则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不用说研究了。
其实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存在歧义问题,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
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最早进行“句处理”研究工作就是基于规则展开的,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研究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难关,主要是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语言规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目前,为了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难题,出现了一个竞相研究、竞相发展的局面。对于句处理,提出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这两种策略。基于规则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基于统计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语料库真实文本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各种策略和途径,目前,我们还很难说哪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各种策略和途径,表面看不同,其实,最终都需要依赖可靠的汉语知识来驱动计算机正确处理自然语言(汉语)。因此,“无论是比较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处理策略,还是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在对语言知识的需求这一点上实际上都是共同的。所不同者,走规则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比如以带有合一条件的规则形式给出)。而走统计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的语料库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比如以一定的数据结构记录的统计结果等)。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不能笼统判断,只能跟具体的应用目标结合起来,由实践结果来评价。”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攻克难关,实现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的目标,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48。
2.亢世勇: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77。
现代汉语语法范文3
论文摘要: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三个阶段。“句处理”是实现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关。其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词性的判断;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歧义现象分析等等,最根本的方法是语言学家尽可能地把语言中的这些现象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规律,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以便利于计算机处理。
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就是汉语信息处理,又称中文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字处理”、“词处理”分别与汉字和词汇有关,在此主要谈谈“句处理”。
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使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如现代汉语)的句子的意思,又怎样使计算机生成符合自然语言规则的句子。“句处理”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将是一种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诸方面的综合性知识。目前。大家都深感现有的关于汉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单就句法方面的情况说。在中文信息处理过程中将会不断遇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许多问题在人看来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计算机就解决不了。也有一些问题,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就给中文信息处理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信息,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词性的判断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汉语的词性判断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不同的词,词性意义可能不同,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词性意义也可能不同,汉语中,大多数词有固定的词性,但有些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例如:
1.他花了十块钱买了一盆花。
2.你用那个锁把门锁上。
3.他比雷锋还雷锋。
这三个句子中分别有两个“花”、“锁”、“雷锋”。但它们只是音同、形同,词性和意义都不同。句子1中的第一个“花”是动词,“花费”的意思,第二个“花”是名词,“植物”的意思。句子2中的第一个“锁”是名词,即“锁子”的意思,第二个“锁”是动词,是“锁住”的意思。句子3中第一个“雷锋”是名词,表示人名,第二个“雷锋”是形容词,表示“雷锋的精神、品质等”。具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大体上都能分清它们的区别。从传统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句子1中的两个“花”是词形、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且两个“花”的意思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属于同音词。句子2中的两个“锁”,也是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但两个“锁”意思间有联系,所以属于兼类词。句子3中的两个“雷锋”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意思也有联系,但第二个“雷锋”属于词类活用。ⅲ从教学的角度看,这种分类比较细致,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法太细,不便于计算机掌握。
目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这样来定义兼类词的:亢世勇认为“兼类词有广义兼类词和狭义兼类词。广义兼类词就是中文信息处理中所说的现代汉语的同形词,对于计算机而言,只要词形相同,不管读音是否相同、意义是否相通,是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还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种用法,都是相同的,都要从多个当中选一个。狭义的兼类词就是指一般的现代汉语著作定义的,‘同形同音、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且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词”’。陆俭明认为,兼类词是“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如果按这种定义理解,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两个“花”、“锁”、“雷锋”都可以称之为兼类词。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能根据具体环境判断出词的词性,从而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可以了。尽管如此,但是,汉语词类是多功能的,一类词不需要发生词形变化就可以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不同类的词可以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这样就给兼类词区分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而,兼类词的选择是计算机词性自动标注的一个“瓶颈”。尽管信息处理专家运用了规则排歧、统计概率排歧或者两者结合起来等多种方法进行排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一种系统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二、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所以。语序和虚词成了汉语中表示语法的主要手段。有些短语、句子的结构不好理解,需要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例如:
a组:a。陕西+甘肃+宁夏 (“陕西+甘肃+宁夏”三者为联合关系)
b.中国+(北京+陕西)(“中国”与“北京陕西”是偏正关系.“北京”与“陕西”是联合关系)
c.中国(陕西(西安))(“中国”与“陕西西安”是偏正关系,“陕西”与“西安”也是偏正关系)这一组中的abe三个短语对人来说,都很容易分清楚,但计算机目前还很难区分,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就得把三个处所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a类、b类、e类不同关系的条件与规则研究清楚,并将这些条件与规则加以形式化输入到计算机内。
b组:开始讨论(述宾关系)分析研究(联合关系)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取下来(述补关系) 看完再说(连谓关系) 叫他回来(兼语关系)
生产管理(定中关系) 讽刺说(状中关系) 介绍写(不构成合法的句法关系)
这组是现代汉语里“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种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对人来说,通过讲解大致可以分辨,可是让计算机要分清楚,就非常难,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总结出“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各种不同句法关系的具体规则。换句话说,“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在什么条件下一定构成合法的什么句法关系,能构成什么样不同的句法关系,我们至今还说不清楚。
c组:天气好——好天气(主谓——偏正)很好——好得很(偏正——述补)
来人了。——人来了。(述宾——主谓)
一张票三元钱。——三元钱一张票。(主谓——主谓)这一组都是由于语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和意义都不同的短语和句子。这些结构对人而言,稍加学习就可以理解,但这些给计算机理解意思增加了难度。需要人们把这些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概括出规律来,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输入到计算机里。
三、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的歧义是进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大障碍。“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计算机面对的歧义,不只是我们人所能感觉到的诸如下面这样一些句子的歧义现象:
(1)他正在输血。(他正给病人输血。/他病了,正输血。)
(2)看望的是病人。(你看望的那个人是病人。/看望你的那个人是病人。)
(3)我们急需进口产品。(我们急需进口的产品。/我们急需从国外进口产品。)
某些在人看来不存在歧义的句子计算机会认为有歧义.例如:
(4)a他被警察叫去罚了一百块钱。
b他被警察叫去写了一份检查。例(4)a句和b句,在人的眼里结构是不一样的。a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一直管到底。全句意思是“他被警察叫去,他被警察罚了一百块钱”:而b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只 管到“叫去”,管不着“写了一份检查”。可是,计算机分辨不清楚。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我们就得将“pp+vpi+vp2”(pp代表介词结构,vp1和vp2分别代表紧挨着的不同的动词性词语)这种结构中的pp对后面动词性词语管辖的范围及其条件与规则进行充分、准确的描写,并加以形式化,“交给”计算机。而这一类现象与规则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不用说研究了。
其实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存在歧义问题,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
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最早进行“句处理”研究工作就是基于规则展开的,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研究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难关,主要是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语言规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目前,为了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难题,出现了一个竞相研究、竞相发展的局面。对于句处理,提出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这两种策略。基于规则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基于统计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语料库真实文本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各种策略和途径,目前,我们还很难说哪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各种策略和途径,表面看不同,其实,最终都需要依赖可靠的汉语知识来驱动计算机正确处理自然语言(汉语)。因此,“无论是比较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处理策略,还是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在对语言知识的需求这一点上实际上都是共同的。所不同者,走规则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比如以带有合一条件的规则形式给出)。而走统计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的语料库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比如以一定的数据结构记录的统计结果等)。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不能笼统判断,只能跟具体的应用目标结合起来,由实践结果来评价。”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攻克难关,实现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的目标,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48。
2.亢世勇: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77。
现代汉语语法范文4
从《马氏文通》开始经过90多年的研究,汉语语法中仍然有许多基本问题未能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也为了给汉语语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必要屏除一切先入之见,从零开始进行细致的元理论分析,弄清
语法的本质是什么,语法中必要的概念是什么,各种概念之间有什么依存关系,可能采取的工作方式又是什么
。
元理论分析必须从一定的假设入手。本文的论证思路是,首先提出语法的一种定义。这种定义规定了语法
的样式,或者说规定了语法模型的一种类型。然后分析在这种定义中假定了哪些东西,那些东西之间可能有什
么关系。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和语法学者的一些观点,研究可能进一步引入怎样的一些假设,推演从每一种假
设可能得出的结论和可能采取的工作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
1.在元理论分析中,逻辑关系特别是公理系统的一致性是仲裁。任何观点都只是假设,没有先天的权威
性。即使是公认的观点,不管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只要它跟另外一些已被论证所肯定的观点矛盾,就必须修
正。
2.元理论分析要求有系统性,不能断章取义。一种观点可能在某些假设之中成立,在某些假设之中不成
立,这跟它本身对不对无关。要肯定或否定一个观点,就要拿出一个论证系统来,不能贯串成系统的东西无所
谓对不对。所以不能孤立地讲哪种观点可行,哪种观点不可行。
3.元理论分析肯定公理系统有多样性。本文只是试图研究为汉语建立语法模型可能采取的一种方式而已
,不排斥其他的方式--事实上目前汉语语法模型是太少而不是太多。但是一切语法模型在宣告自身的存在时
,都不能不考虑要不要具有系统性。不要系统性、只作零散的局部描写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能否认当前缺少的
是具有系统性的汉语语法模型。
4.本文是关于汉语语法元理论研究报告的选段和缩写。限于篇幅,既不能铺陈语料,也不能全面论述。
为了保证有一定的可读性,尽可能不使用技术性的语言,也尽可能简化论证过程。文中语句不详之处,可参看
笔者的其他文章。
5.本文从语法的定义开始推理,文中出现的某些命题虽然以往有人提过,但不是以这种论证方式提出来
的。所以在本文的论证中肯定或否定的论点在别的场合不一定成立,也不一定不成立,对此本文不打保票。为
防引起误会,一般不注出处。
1 语法的定义
1.1 从传统的定义开始
在语言学中,语法可以有多种定义,包含的内容也可以有很大差异。不同语法理论或语法模式的共识是语
法描述使用语言中的小单位构成大单位的方式,差异则主要体现在(Ⅰ)语法中的小单位和大单位是什么东西
,(Ⅱ)怎样描述用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组合过程。如果,那么下列传统语法定义所研究的内容仍然
是目前各种语法模式的核心部分--至少也是重要的基础。
定义G:语法研究词形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1.2 语法规则
我们把由定义G确定的语法模型叫作语法模型G。根据定义G,模型G中包含的语法规则(R)有两种类
型:
R[,1]:WW
R[,2]:{W[,1],W[,2],…,W[,n]}PR[,1]是词形变化规则,说明怎样
由词W求出它的变化形式W;R[,2]是用词造句规则,说明怎样由若干个词{W[,1],W[,2]
,…,W[,n]}组成一个单位P,P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由词造句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单位,但不是
词。[(1)]
例如,对于汉语动词“吃”而言,它在句子中可能出现“吃了”、“吃着”、“吃过”等形式。如果我们
把“了、着、过”看成汉语动词的词形变化成分,那么由“吃”产生“吃了”等形式就可以使用规则R[,1
]:
吃吃了
如果我们把“了、着、过”看作独立的词,那么由“吃”产生“吃了”等形式就可以使用规则R[,2]
:
{吃,了}吃了
1.3 弗雷格原理
上述语法规则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式合成法则:由左边的各个单位的形式按规则进行操作,可以得出
右边单位的形式;二是意义合成法则:由左边的各个单位的意义按规则进行操作,可以得出右边单位的意义。
尽管未曾明言,但传统语法实践证明它默认语法模型G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在现代逻辑中,则以弗雷格(F
rege)原理的形式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的一切讨论以此为前提,下文所说每一条规则都同时具备形
式和意义两个部分。凡是只讲a和b可以合成ab,而不讲怎样由a和b的意义生成ab的意义的规则不予考
虑。
需要注意,在说W是W的一个变化形式时,只是说由W的意义可以按一定法则求出W的意义,并没有
说W和W的意义完全相等。正如我们不能说英语动词的现在时形式与过去时形式意义完全相同一样,即使把
“吃了”看成“吃”的变形,也不能说“吃”和“吃了”意义完全相同。[(2)]
下文把R[,1]和R[,2]合称为造句规则,用R表示。
语法中的“词”
2.1 词和句子的三种关系
定义G断言语法模型G中至少包含下列概念:词、句子、词形变化规则R[,1]和用词造句规则R[,
2]。这就是说它断言(Ⅰ)语言L中有词(W)和句子(S)两种单位,(Ⅱ)若干词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则
(R)合成句子。
合成和分解互为逆过程,说a和b可以用规则合成P,其前提是P可以用规则分解为a和b。R和互
为逆规则。这显然表明,定义G断言有造句规则R把词组合成句子,也就是断言有析句规则把句子分解为词
:有R则有,有则有R。由此可以得出下列推论:
1)由词通过造句规则R可以得出句子;同样,由句子通过反向规则可以得出词。
由1)可知,在词和句子二者之间,从逻辑上讲,只可能有下列三种关系。三种关系确定了三种模型:
模型i:词是在前的单位,句子是用词来定义的单位
模型ii:词和句子是相互独立的单位,词不用句子定义,句子也不用词定义
模型iii:句子是在前的单位,词是用句子定义的单位
2.2 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
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句子,不能由它包含不包含词和包含几个词决定。即使知道何种单位是词,仍然不一
定知道何种语言单位是句子。例如,假设我们知道汉语中有两个词“鸟”和“飞”,也知道它们可以组成“鸟
飞”这个单位,只要我们没有句子的概念,就不能断言它是个句子。这就足以证明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
所以模型i是不存在的。
虽然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但词也不一定是由句子导出的概念。例如当我们把汉语的词定义为字时,
它就不是由句子导出的概念。所以模型ii是能存在的。由1)可知,既然规则R描述从词到句子的过程,那
么在词和句子各自独立地定义后,它们也就决定了造句规则系统应该包含哪些规则。假如把词定义为字,那就
要有造句规则把“蜘”和“蛛”合成“蜘蛛”,同时说明怎样由“蜘”和“蛛”的意义求出“蜘蛛”的意义。
所以在模型ii中可能出现哪些造句规则,事先无法预知。如果事先规定要哪些规则,不要哪些规则,那就不
能用模型ii。
2.3 从句子导出词的概念
模型iii要求我们首先确定句子集合和造句规则集合,通过造句规则集合中的规则分解句子,最终得出
无法再用规则予以分解的单位,就是模型iii中的词。--必须重申,本文所提到的规则都包括形式和意义
两个部分。
定义G表明,无论能不能给句子下完善的定义,我们都应该能判断哪些语言单位是典型的句子S。由1)
可知,定义G断言存在着造句视则R把词合成句子,也就断言了存在着反向规则把句子分解为词,所以模型
iii是存在的。
在模型iii中,词是由造句规则系统定义的。如果规则系统中有把“鸡”和“蛋”合成“鸡蛋”的规则
,“鸡蛋”就不是词。没有这样的规则,“鸡蛋”就是词,它就必须放到词典中作为词条,或者用构词法则生
成。至于到底语法中该不该有这样的造句规则,那就要由语法规则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决定。颠扑不破的真理
是,语法规则系统简明,词典和构词法部分就复杂;词典和构词法部分简明,语法规则系统就复杂。一句话,
语法大词典小,词典大语法小。何去何从要由实际需要决定,没有绝对的结论。不过就汉语而言,过去朝大语
法方向发展,今后可以试验一下走小语法的路子。原则如此,具体方案此处不讨论。
3 在语法中谈词类
3.1 词类和语法规则的关系
如果一条语法规则只管生成一个具体的句子,例如规则A只管把“鸟”和“飞”合成“鸟飞”,规则B只
管把“狗”和“叫”合成“狗叫”,那么语法中就不会出现词类的概念。事实上造句规则的一般形式是
2)R:{a,b}ab
这里规则的输入a和b都代表着一批词,这样a和b就分别定义了一个词的集合。要使用这条规则,就必
须知道a包括哪些词,b包括哪些词。除了极个别的情况,造句规则中不会出现具体的词。这表明语法中的词
类是由造句规则定义的。语法中可以包括许多造句规则,它们也就可以定义许多类词。然而一部可以操作的语
法,其造句规则不会无限多。
由2)可知,在ab中两个成分a和b具有一种组合关系,这可说是由规则R定义了组合关系。组合关系
既跟规则的形式合成法则有关,又跟规则的意义合成法则有关。若干造句规则R[,1],R[,2],…,
R[,n]等可以分别定义组合关系r[,1],r[,2],…r[,n]。显然,如果一部语法可以操作
,它的规则系统所定义的组合关系总数n就不会是无限大。但是n的数目可多可少,也有相当的伸缩余地。例
如“我的书”、“老张的书”、“漂亮的书”、“买的书”、“老张买的书”、“这本书的出版”等,既可以
说是代表六种不同的组合关系,也可以概括为一种定中关系,即:
3)定语+中心语定中关系短语
这表明造句规则所确定的组合关系有层次性,若干较小的组合关系有可能归并为一种较大的组合关系。
其次,造句规则所反映的组合关系跟规则的意义合成法则密切相关。例如当a=木头、b=桌子时,由2
)生成
4){木头,桌子}木头桌子
形式合成法则看起来是一条,但意义合成法则却有两条。因为“木头桌子”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意义
是“木头和桌子”,另一种意义是“木头制成的桌子”。由于我们要求语法规则包含形式合成和意义合成两个
部分,所以上述规则的形式合成法则是
{名词,名词}名·名组合意义合成法则却可能是
i
词语[,1]+词语[,2]并列组合
ii 定语+中心语定中短语所以这条规则实质是两条规则,第一条规则定义了并列关系,第二条规则
定义了定中关系。
现在问题是在用词组成句子,或者把句子分解为词的过程中,使用的那些规则(Ⅰ)到底定义了哪些组合
关系;(Ⅱ)按照概括程度的不同,那些组合关系可以排列成怎样的一个层次系统;(Ⅲ)最重要的必不可少
的组合关系是哪些。
3.2 句子成分决定词类
尽管目前有多种语法模型,但是从本质上看,它们仍然以传统的几种主要语法关系为基础,所谓语法关系
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组合关系。
在传统语法中,语法关系对应着句子成分。由主要语法关系所定义的句子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状语和补语等,所以在传统语法中句子就是由这些句子成分组成的。使用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
子,得出的各个片断一般也不外乎这些成分。
我们分析句子的组成方式时,只要是把句子分解为若干片断,然后根据它们的组合关系把它们归纳为有限
的几种类型,说句子就是由那些类型的成分组成的,那么不管我们怎样归纳句子成分,也不管把句子成分归纳
为几种类型,我们都是肯定下列命题:
5)句子是由若干种句子成分组成的[(3)]
只要我们肯定5),那么就有6):
6)词在句子中或者单独充当某种句子成分,或者与其他词组合起来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这表明所谓用词造
句实际是用词造句子成分。
例如在规则把“鸟”和“飞”组成句子时,把规则的形式部分和意义部分写成一般形式就是:
(附图 [图])
规则左边输入的甲类词必须能进入主语范畴,乙类词必须能进入谓语范畴,才有可能通过规则生成句子。一个词W进入哪一类词决定于它能进入哪个句子成分范畴。打算使用这条规则,“猫”就不能进入乙类词,因为它不能作
8)i 它可以作什么句子成分
ii 它可以用什么方式作那些句子成分
如果在一个语法模型中说要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分词类,或者要根据词的结合能力分词类,那么我们已经证
明,只要这些话在逻辑上站得住,在划分词类时所讲的词的语法特点或者结合能力就只能是8)i和ii,别
无他途。这无疑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把句子分解成若干片断,不能把那些片断之间的关系归纳为若干类型,那
就连造句规则都不存在,更谈不上划分词类。这也就是说,在词类概念之前就存在的是句子和造句规则系统,
是它们决定了词类的存在和划分方式。它们之间的逻辑推演关系是
9)句子造句规则系统词类
3.3 所谓“兼类”和词的同一性
根据8)确定的两类词W[,1]和W[,2],如果它们没有重合的部分,当然应该分为两类。如果它
们有重合的部分W,W中的词既能作A成分,又能作B成分,而且它们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0)i 作A成分和B成分意义相同
ii 作A成分和作B成分意义有所不同,但两种意义之间有转换关系,从它们作一种成分时的意义能推
出它们作另一种成分时的意义那么W[,1]和W[,2]仍然可以分为两类。即使合为一类(W[,1]+
W[,2]),也要注明其中有的词能作A成分,有的词能作B成分,有的词能作A、B两种成分。只有在W
占的比例很大,特别是接近W[,1]和W[,2]的100%时,把W[,1]和W[,2]合在一起才可
能比较方便。承认这个结论,也就否定了下列命题:
11)一个词如果意义不变,就可能把它归入一类,而不归入两类
事实上我们的结论是,一个词进入一类还是两类,要看它在8)i和ii两方面的表现是不是一类词的共
性,这是不能仅由几个词决定的--几个词的共性可以是划分小类的标准。如果汉语的形容词都能作谓语和状
语,那么它就可以是一类;如果仅有部分形容词能作状语,那就可以把用作状语的形容词归入副词,不必考虑
它们用作状语时意义有多大变化。[(4)]事实上,只把它们看作形容词,不肯一分为二,那么对于形容词
这一类词怎么讲呢?说它们都能作谓语和状语不是事实;说它们都只能作谓语、不能作状语也不是事实;说它
们都能作谓语、有的还可以作状语,等于没说。
我们的结论还对词的同一性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在语法中,把若干词形看作同一个词时,必须兼具下述两
个条件:
12)i 它们的意义相同;或者有符合普遍法则的转换关系,可以看作同一个意义之下的几个变体
ii 把它们归为一个词W后,W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在语言中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一类词的共性
这就是说,在语法中讲词的同一性,要看(Ⅰ)它们的词形和词义;(Ⅱ)它们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
(Ⅲ)它们在意义和造句方面的表现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这个结论排除了所谓“兼类”问题的困扰。即使根据词形和词义说W[,1]和W[,2]是同一个词,
只要它们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不适合看成同一类词,就可以分归两类。这时大可说它们在语法上是两个转贴于
词,而不是一个词。算起细账来,说它们是同一个词的两个分岔和说它是两个词,效果相同。[(5)]
4 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4.1 主宾语的讨论基础
近年关于语言共性和类型学的研究对主语和宾语有较多报告,Comrie曾把构成主语概念的因素归纳
为三类;语法关系,语义角色,语用角色。[(6)]一般认为三者有关系,但并不等同。然而迄今为止,既
没有证明三者彼此独立,也没有证明三者有什么明确的关系。特别是语法关系,论者只能说英语句子“It is
raining”中的主语“It”只有使句子完整化的语法作用,没有明确的语义和语用内容,却不能严格地证明
语法关系不是由语义角色和语用角色所衍生的概念。
如果我们只知道主语涉及三种因素,却不知道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也不知道这三种因素怎样配搭
起来构成主语概念,逻辑分析就无法进行。所以本文不能直接使用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定义G本身也不包
含关于主语和宾语的论断,所以为了推导主语和宾语的概念必须引入新的假设。
4.2 事件和事件角色类型
如果肯定主语和宾语是句子的成分类型的名称,那么在研究句子成分的种类之前,首先需要从句子的形式
和内容的关系方面研究句子的构成方式。
假定我们认为一个句子一般都对应着一个事件,那么分析句子就要分析事件的结构。事件都有发生的时间
和地点,如果不考虑这两个因素,那就可以说事件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必要的参与者组成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
事件中承担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可称为事件角色。例如“吃”这个事件有吃者和被吃者两个事件角色,“打”
这个事件有打者和被打者两个事件角色,“跑”这个事件有跑者一个事件角色。在用句子表述每个事件时,就
要用动词表示事件的名称,用其他句子成分表示事件的各个角色;相反,在理解一个句子时,动词告诉我们事
件的名称,一些句子成分告诉我们事件的各个角色。这表明,如果句子要表示一个事件,那么它的一些句子成
分必须表示事件的各个角色,造句规则也就必须说明事件的各个角色跟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
如果甲是吃者,乙是被吃者,用汉语表达这个事件就可以说“甲吃乙”,但一般不能说“乙吃甲”。有时
候还可以说“乙甲吃”,或者简单地说“甲吃”。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说“甲乙吃”或“乙吃”。这些组合方
式都需要由造句规则给出。显然怎样鉴定事件角色与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的对应关系是造句规则的必要任务。
着眼于此,最简单的办法是一一罗列标示。例如可以罗列几个描述“甲吃乙”事件的句子,逐一标明哪是
吃者,哪是被吃者;对“打”、“跪”等动词构成的句子也可以这样逐一列举和标示。然而这样做等于一个词
一个词地、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给出句子的构成方式,而不是用有普遍性的规则给出。既然事件角色跟句子中
的一些成分的对应关系必须由造句规则给出,那么,如果确有造句规则其物,就必然有以下两个命题:
13) 在上述表示“甲吃乙”这个事件的一些句子中,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变形规则F
。一旦知道哪是吃者,哪是被吃者,就可以利用变形规则F生成一些形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子,它们都能表示这
个事件。
14) 至少对绝大多数事件而言,如果一些形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子都能表示同一个事件,那么那些句子
之间必然有同样的变形规则F。
这就是说,用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必然有相当的普遍性,可以总结成适用于所有事件或绝多数事件的
造句法则。举例来说,如果对“吃”事件而言,用吃者和被吃者可以组成一些句子表示“甲吃乙”这个事件,
那么对于“打”事件而言,也应该可以用相同或相近的方式由打者和被打者组成一些句子表示“甲打乙”这个
事件。这等于说,虽然每一个事件都有自己的事件角色,不同的事件其事件角色一般互不相同,但是它们在造
句时必然有若干基本的组合方式。在这些基本组合方式中,互不相同的事件角色按其造句方式可以区分为几个
类型。[(7)]
在那些基本组合方式中,事件角色不能再用“吃者”、“被吃者”、“打者”、“被打者”这些具体名称
,必须使用能代表一类一类角色的通用名称。比如A角色,B角色,C角色,等等。例如我们可以说汉语中“
A+动词+B”和“B+A+动词”这两个造句方式可以表示同一个事件,那么命A=吃者,B=被吃者,规
则说明
吃者+“吃”+被吃者
被吃者+吃者+“吃”可以表示同一个“吃”事件。而命A=打者,B=被打者,规则说明
打者+“打”+被打者
被打者+打者+“打”可以表示同一个“打”事件。
事实上这一番论证跟上文关于词类的论证本质相同。把由词组成句子的方式归纳为若干类型,那些组合类
型就决定了词的分类。把由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归纳为若干类型,那些组合类型就决定了事件角色的分类
。
4.3 主宾语和事件角色类型
除去时间、处所等因素不考虑以外,组成一个事件的参与者最少是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三个。这就是说
,即使不考虑更复杂的情况,事件角色类型也至少要有A、B、C三种。这也表明,若用主语、直接宾语、间
接宾语这些句子成分表示事件的不同角色类型,这已是对事件角色类型的最大限度的概括。
事件角色对应着事件的参与者,所以是语义概念。但这里所说的事件角色类型是根据表示事件参与者的句
子成分在造句时的活动方式确定的,它们不是纯粹的语义概念。它们跟汉语界所讲的施受关系不同,所以尽管
不看句子仅仅看事件就能判断哪个事件角色是施事,哪个事件角色是受事,而一个事件角色进入A、B、C等
角色的哪一类,却要看代表它的句子成分在造句时的表现属于哪一个类型才能决定。
上文已经论证了语法规则系统中必须包括的反映事件角色的规则,否则句子的形式就不能跟它的意义对应
。西方语法中的主宾语概念一般地讲是反映事件角色的。[(8)]“It is raining”等例子不仅极为个别
,而且究竟能不能说是真正的反例也还需要证明,所以不足以否定主宾语反映事件角色的结论。如果我们想让
主宾语概念跟事件角色无关,那就必须建立另外的造句规则陈述用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否则就不能说明
在“甲吃乙”这个事件中甲是吃者,乙是被吃者,更无法说明“甲吃乙”跟“乙吃甲”不同--因为二者的差
异仅仅是甲和乙的事件角色不同。所以,不考虑事件角色而定义的主宾语实质上是另一种主宾语,它跟西方语
法中的主宾语不同,也完全不能取代反映事件角色的主宾语概念。
4.4 用事件角色类型定义主宾语
如果把主语、宾语跟上文所说的事件角色A、B、C类型结合起来,那么有两个事件角色的动词(即二元
动词)就可以考虑把一个角色归入主语,把另一个角色归入宾语。仍然用“吃”事件为例,“甲吃乙”在汉语
中就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需要考虑:“甲吃乙”,乙甲吃”,“甲吃”,“甲乙吃”,“乙吃”。
由于A、B、C等角色对应事件角色,所以对于同一个事件而言,一个角色只能进入其中的某一类,而不
能进入两类。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吃”事件中的吃者归入A类,被吃者归入B类,那么在由“吃”
组成的句子中有A类表现的成分就是吃者,而不是被吃者。如果我们发现在某些句子中有B类表现的成分是吃
者,我们就必须把这些句子跟上述句子分开。这时可以说有两个“吃”事件,在“吃[,1]”事件中,吃者
是A角色;在“吃[,2]”事件中,吃者是B角色。
例如,若规定动词前面的名词短语是A角色,后面的名词短语是B角色,那么
15) a 十个人吃一锅饭
b 一锅饭吃十个人
在15)a中“十个人”是A角色,在15)b中“十个人”是B角色。然而“十个人”始终是吃者。要想避免把第二句中的“十个人”当成“被吃者”,就必须把两个“吃”分开。否则我们就必须修改A、B角色的定义,允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参与者在一个事件中只能有一种事件角色,它是吃者就不能是被吃者。但是,即使
事实上是同一个事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也可以把它看成两个事件。这时原来的一个角色就分成两个角
色,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Fillmore曾提到的贸易事件,本来是同一椿买卖,从买方看
是一种情况,从卖方看又是另一种情况。[(9)]由于事件角色跟事件对应,事件角色又只能进入一种角色
类型,所以两个角色类型必须对应两个事件角色,要想使同一个参与者具有两个事件角色,也就必须把一个事
件分化为两个事件。
如果把“吃”分化为“吃[,1]”和“吃[,2]”两个事件,A、B角色的性质就可以单纯些;把“
吃”看成一个事件,A、B角色的性质就复杂些。若把这里的A、B角色分别命名为主语和宾语,那么结论就
是:把主语和宾语定义为事件角色类型时,分化动词,主语和宾语的性质就会单纯;不分化动词,主语和宾语
的性质就会复杂。
4.5 几个具体问题
这些结论已经阐明怎样用事件角色类型来定义主宾语概念。例如对于“台上坐着主席团”而言,如果考虑
到“主席团”的某些性质,愿意把它归入宾语,由于有“台上坐着椅子”这种句子,就只能说这是两种意义的
“坐”。两种意义之间有什么转换关系,那是另一问题。如果说这个“坐”跟“张三坐着椅子”中的“坐”是
同一种意义,由于“主席团”跟“张三”是同一种事件角色,就只能把“主席团”跟“张三”归为一类。限于
篇幅,这里不再详述具体的处理方法,只是顺便说明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在所谓“主格·宾格”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是主语;乃物动词带的那两个论
元是主语和宾语。在所谓作格(ergative)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的句法标记跟
及物动词的宾语的标记相同。在所谓active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的句法标记一部
分跟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一部分跟及物动词的主语相同,于是在汉语中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把某些不
及物动词句中的论元,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中的“主席团”,归入宾语,让句子无主呢?看惯了主格·宾
格类型的语言,这样做可能不大顺眼。考虑到世界上的语言并不都是同一类型,如果从语法规则系统上看确有
必要,似乎也不必排斥。
第二,采用跟事件角色挂钩的主宾语概念时,如果主语概念只有一个,那么一个句子中的两个成分若所指
不同,就不可能都是主语。像“这棵树叶子大”这种由一元谓词构成的句子,不可能有两个事件角色,“这棵
树”和“叶子”所指不同,不可能都是主语。其实把这种句子中的“叶子”看成主语很有问题。因为“叶子”
在这里所指不明,不能成为表述的对象,也不能成为事件角色。单说“叶子大”,不知它是指全部叶子,还是
指某些叶子,不能构成一个具体的命题,它也就不是完整的句子,不能跟有主有谓的完整句混为一类。事实上
像“叶子大”这种组合的功能相当于无主动词组合,不同于典型的句子。[(10)]
第三,汉语中有些动词介于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例如“张三折了一条胳膊”中的“折”。从形式
上看,“折”在这里带有两个论元,但事实上“折”本是不及物动词,跟“吃”等典型的及物动词不同。所以
不能省略“一条胳膊”,单说“张三折了”不能成立。“张三折了一条胳膊”跟上文的“这棵树叶子大”有相
同之处,“这棵树”跟“叶子”,“张三”跟“一条胳膊”都必须有领属关系。而且单说“一条胳膊折了”跟
“叶子大”差不多,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可以看作是一元谓词向二元谓词过渡的一种方式,即一元谓词
跟它的直接论元结合后,整个组合作为一个新的谓词跟原谓词的间接论元结合。[(11)]它们跟典型的二
元事件不同,在典型的二元事件“吃”中,必有吃者与被吃者双方;而在“大”或“折”这种事件中,本质上
只是某个东西大,某个东西折了。“这棵树”和“张三”是这整个事件的涉及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事件角色,
也就不是谓词的直接论元。所以这种事件不能说成“这棵树大”和“张三折了”,也不能说成“*这棵树我的
一棵树叶子大”和“*张三折了李四的一条胳膊”。若把它们归入二元谓词,就需要说明它们跟典型的二元动
词有哪些不同;若把它们归入一元谓词,则要说明这是某些一元谓词的特殊格式。当然还可以作为一元谓词向
二元谓词过渡的一种变形方式,即作为向一元谓词引入间接论元的一种方式。到底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要看
系统的具体需要,不能泛泛而论。只要使用得当,这些方式都行得通。
5 关于句子
5.1 句子的讨论基础
如果说讨论主宾语时,语法的定义不能提供足够的逻辑论据,本文已不得不从句子跟它所描述的事件、句
子成分跟事件参与者的关系入手,那么研究句子是什么时,就更不能依靠语法的定义G;因为在定义G中,句
子是未予定义的基本词项。本文不得不尝试从语言的功能方面引入假设,探索句子的概念。
如果我们认为相互讲话时,每个人每次所说的一段完整的话至少也要包含一个句子,那么一个句子显然可
以是一个音素、一个词或一些词的组合--因为它们在一定场合下都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答话。既然如此,句子
就只能由它在实际场合的功能来确定,而不能由它包含多少个词来确定。这表明句子不是可由其实际出现的词
语的组合方式来定义的单位,即不是一个表层结构单位。如果说短语是表层结构单位,那就可以得出结论:句
子和短语的区别在于句子不是表层结构单位,而短语是表层结构单位。所以比较句子和短语的表层结构没有意
义。
这样讲是说句子的表层结构是个变量,它的最小值可能是一个音素,它的最大值在理论上讲没有上界。但
是如上文所说,由于分解句子时无论把它分解为多少个片断,最终我们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为有限的几种
组合关系,所以句子的表层结构中所能包含的语法关系(即组合关系)却有最大值,那就是通过造句规则所确
定下来的成分与成分之间可能产生的组合关系的总数。
5.2 句子和它的信息量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以外,句子的交际功能首先决定于它所传达的信息量。这个信息量跟它包含的所有的词
的信息量的总和没有必然的关系。独词句“火!”、“飞机!”等作为句子,其信息量不等于单词“火”、“
飞机”的固有信息量。而单词“火”、“飞机”的固有信息量也不能构成句子。听话人把“飞机!”作为句子
时,“飞机”传达的信息是“看飞机!、“飞机来了!”等等,绝不是仅仅指飞机这种东西而已。如果我们认
为独词句中的“飞机”跟单词一样,仍然指一种事物,那么显然是听话人给它增补了另外一些信息后才当作句
子接受下来。若不给它增补必要的信息,他就不会把它当作句子。在一个跟飞机没有任何联系的场合说“飞机
”,听话人绝不会认为它是句子,一定要问“飞机怎么了?”或“你说飞机干什么?”。
如果我们把词语在所有的场合下都能传达的那一部分信息叫作词语的固有信息量(I),把词语在某些场
合下可能传达的信息量叫作词语的场合信息量(I[,1]),把听话人根据语境给词语增补的那一部分信息
量叫作场合信息增量(I[,2]),那么显然有等式:[(12)]
16)I=I[,1]-I[,2]
上文的论证表明句子所传达的信息量是它所包含的词语的固有信息量的总和与场合增量的和。一般讲来,
不是一个单词的固有信息量就能形成句子,而是它的场合信息增量使它实际传达的信息达到了句子的信息量水
平,它才成为句子。所以,要研究句子的概念,就必须研究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转贴于
既然一个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无限长,那么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可以无限大。但是,因为句子必须包含
一些词语,所以句子传达的信息量不会无限小。若用Si表示用在具体场合的句子,用I(Si)表示Si所
传达的信息,那么在各种场合下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句子就组成语言的句子集合{S[,1],S[,2],…
},而它们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构成信息集合{I(S[,1]),I(S[,2]),…}。现在需要研究I
(S[,1]),I(S[,2]),……等信息集合有没有公共的交集I(S)。
5.3 句子的三个必要信息范畴
由于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可以自由地使用不同词语,所以从每个句子的信息集合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角度看
,两个句子可能没有任何公共信息。例如在“张三走路”和“李四睡觉”中,张三和李四是不同的人,走路和
睡觉是不同的行为,都不相同。但从句子中包含的信息属于哪些范畴方面看,这两个句子都包含人物信息和行
为信息,而且人物都是谓词的论元,所以这两个句子包含的信息范畴相同。要研究I(S[,1]),I(S
[,2])等信息集合有没有公共交集I(S),就要从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范畴方面考察,而不是从具体信息
方面考察。
我们可以看到I(S)至少包括三种信息范畴。第一种是谓词及论元范畴。上文已经假定句子跟事件对应
,事件由谓词表示,事件参与者由论元表示,那么句子在表达一个事件时,必须有谓词和它的全部必要论元。
如果一个谓词P是二元谓词,那么在由P组成的句子中仅给出一个论元就不够,听话人听到这样的句子就要从
上下文中找出所欠缺的论元作为信息增量增补进去。例如“吃”一般是二元动词,听话人所期待的论元数值是
2,所以只说“吃”、“我吃”、“吃苹果”都不是完整的句子。然而在回答“你吃苹果吗”这个问句时,它
们都能成为句子。因为听话人会从上文中找出所缺的论元,使它们的信息量等于“我吃苹果”。这里非常重要
的是,听话人对谓词论元的期待数值。只要他的期待值未被满足,他就不会认为他所听到的是完整的句子,他
就必然要感到困惑而不满足。
第二种是相对时间范畴。言语是谈话行为的组成部分,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句子要由谈话行为来确定。谈
话中使用的句子描述一个事件,它由事件的参与者、时间和处所等成分构成;谈话行为也由谈话者、谈话时间
和谈话处所等成分构成。在同样条件下,不管谈话者是谁,都不会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性质;不管谈话处
所在哪里也都不会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性质;只有谈话时间会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性质。在句子所描
述的事件之前谈话,那个事件还不存在,不是事实;在那个事件发生的时间谈话,事件已经出现,并且正在进
行之中,结局如何还不知道;在那个事件过去之后谈话,事件已经是历史事实和客观存在。正因为谈话时间会
影响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的有无和真假,所以一个句子必然要表述它所描述的事件跟谈话行为的时间关系。如果
句子中缺少这种表示相对时间的信息,听话人就必须从语境中找出来作为增量补充进去。做不到这一点,他就
不会认为自己听到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三种暂且称为语气范畴。既然一个句子能独立地完成一项交际任务,它就必然要具有交际功能。它需要
让听话人明白这是陈述一个事件,还是提出一个问题,还是发出一个命令,如此等等。这可能表现为一定的句
式,可能表现为一定的词语,或者表现为一定的语调。在陈述一个事件时,句子中可能出现情态词语或判断词
语表示讲话人对事件的看法,加上“大概,也许,肯定,可能,应该”等词语。在提问题时可能使用语气助词
、表示疑问的语调或者表示疑问的词语,等等。在祈使句中可能使用表示命令或祈求的词语,特定的句式,等
现代汉语语法范文5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 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 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 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 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 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 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 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 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 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 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 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 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 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 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 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 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 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 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 “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 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 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 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 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 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 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叶有德,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考点分析】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 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 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 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 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 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 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 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 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 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 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 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 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 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 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 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 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 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 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 “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 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 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 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 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 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 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现代汉语语法范文6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言 二八法则 构拟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一、引言
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各学科发展突飞猛进,产生了许多边缘性的交叉性学科,这就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三论”的诞生。它是当代描述客观世界、掌握客观世界的新思想、新方法,在许多前沿学科都得到广泛运用。用“三论”研究语言有助于抓住语言结构的经纬,而语言和思维又有同构关系,语言是抽象思维的物质外壳,自身也是思维类型。所以本文从语言的认知角度切入,用基本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观点来考察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信息论)。研究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是不是在人脑中构成一个“语言过滤系统”并且这种语言的选择体系因人而异(系统论)。而在这个系统中,被选择的语言信息和被过滤、筛选的语言信息是否存在某种比例关系?我们也就此引入“二八法则”,假设汉语语言的“二八法则”存在于人脑中,由关键的20%控制次要的80%,恰好符合了“控制论”的观点。这样“三论”在汉语语言中就建立了一个新视角,使汉语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更广阔。但就“三论”和“二八法则”等宽泛的概念,有些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使人信服,是否准确,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都有待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证据,更需要不断找出具体语言现象,对其进一步证实或证伪。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带动对一些相关概念的研究。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其中的首要概念和基础概念。
二、现代汉语语言的系统性
系统论是一门研究各类系统规律的学科。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表现出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包含系统与内部各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系统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系统论实质就是“内部结构,外部功能”方法的自觉运用。
现代汉语语言结构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由内部要素组成的一个条理清晰的有机整体:词汇是核心,语音是负载体,语法是结构形式,这是三个子系统。语言系统的功能是交流思想,表达思想。其中,汉语的三个子系统也各自组成一个小系统。
表一 现代汉语结构系统
(一)汉语语法的系统性
语法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复杂的外部联系的固有形式,是语言中存在着的各层次的结构式。语法中存在着结构层次,结构的构成成分都有其本身结构所决定的功能。低层结构决定低层功能,低层功能形成高层结构,又决定高一层功能,层层上升,形成完整的结构。[1]例如在语法上,词从内部结构角度可分为单纯词、合成词;从外部功能角度可分为虚词和实词。
(二)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词汇是语言的细胞,数量庞大。词汇是成体系的,词汇系统中某一成员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员的连锁变化,最后导致相关成员关系重新调整(黄景欣)。以往学界在词汇系统性标准上主要认同词汇体系包括形式系统、意义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系统四个方面的系统,并倾向于以意义为主。[2]如戴昭铭老师的“系统语义观”,认为现代语言学应建立以“认知,语义”为纲的汉语词汇学,并以“义类”划分作为系统的框架。[3]
而在大方向上,词汇系统是与社会系统,思维系统,语音、语义、语法系统的有机关联中,实现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和旧质要素的不断衰变。[4]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换,形成有序状态。[5]
那我们的问题是,语言是抽象思维的物质外壳,自身也是思维类型。既然语言和思维有同构关系(周国光),语言在人脑中是不是也有个系统?这也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指出,“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2)乔姆斯基的“转化――生成语法”来研究语言深层的普遍规则,人都有先天言语获得装置,装置中包括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心理的运行机制、词语及语义生成及概念合成机制、对客观世界的映射机制、句法生成机制、创造机制等等,涉及语言在输出前的生成过程。(3)早些年,杨敏提出了“语言心智体系假说”,认为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心智行为,应该以“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研究这些语言外部表征的深层心理机制,研究人脑建构语言的内部体系,从而发掘语言的一些隐性特征。这些都使语言研究的视野更为广阔。
由于人心理机制的隐性特征,在研究上多采用“构拟方法”、“假说方法”进行推测;许多概念形成的途径也都采取“假设――检验”说,即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而且这种由果及因的推理方法,会引起人们进一步证实和证伪,从而在过程中会发现、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本文在缺乏足够的调查数据、客观的统计结果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具体语言现象来证明一些宽泛概念的情况下,采用“构拟”的方法对人脑建构语言的“内部体系”进行假定性看法和说明。如果检验加以认证后结论成立,可以为相关科学提供一个新视角。
而且,语言内部机制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所说的天赋能力,更包括后天的知识和经验。它是带有语义特征的语言符号在人脑中的自主运作,是先天的人脑物质如脑部神经系统为基础,由客观世界映射到人脑的语言物质基础之后,形成的一种内部体系。[6]由于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思维方式、分类方式、概念系统的不同,所以语言内部系统也可能不尽相同。那么,就信息传输运送角度而言,是不是在每个人大脑中都有一个“信息过滤器”?而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不是人脑中也应该有一个语言“生成――运行”的小系统作为一个预存的概念结构?
(这种概念系统决定了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意义建构,是因人而异的。)
二八法则: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他80%虽然占多数,却是次要的。这20%起到80%的主导作用,控制那不太重要的80%;而那80%只起到20%作用,因而来服从重要部分,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物理学中都有应用,然而在汉语语言学中我们的研究却只是冰山一角。那语言中的“二八法则”又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呢?答案又在什么地方?由于前文我们提到大脑有强烈的选择机制,假定“二八法则”存在于人脑中,我们尝试从语言认知角度去理解分析:人们在大脑中保留自己感兴趣或认为正确的20%,其余80%一并被过滤、筛选掉。这一假设当然需要数据支持,更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真伪。
涉及20%控制80%,那我们引入“控制论”知识。把语言信息看成是其内部各组成成分地位不等的一个系统,并以此为角度研究汉语语言中的“控制论”。
四、现代汉语语言中的“控制论”
控制论是关于各系统的控制与调节的一般原理的学科。[14]在汉语语言系统中,有一小部分要素因为掌握了重要的系统信息,会对系统中其他要素有某种强烈的制约作用,进而控制整个系统。至于这一部分比例是否占系统总量的20%,还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持。下面我们从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角度)和外部(认知角度)两个角度对“二八法则”进行猜测:
(一)语言系统内部的控制论
语言系统内的关键部分对整体是有定向控制的,包括纵向控制(聚合关系),如语法中抽象概括出的基本句式,词汇中的同素族、词语模的原型部分对后来生成部分的制约;横向控制(组合关系),即在某一步骤上,基本要素对加以铺陈,外延扩展部分的制约作用。
汉语语言中“二八法则”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进行猜测。
(1)在语言系统中,为什么语法(形式部分)变化慢,在系统中制约着词汇系统;而词汇(内容部分)变化快,在系统中服从、依附语法系统。是否语法在某一方面占语言系统中至关重要的20%,而词汇在某方面占语言系统中的80%?
(2)如果“二八法则”存在于语法系统中,那是否某具体语言单位的语法的外部功能占至关重要的20%,而内部结构占80%?因为语法规则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语言本身固有的,语法学中只是承认、解释和强化这种约定俗成。某些不符合语言结构规则但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有很多,并不会影响交际,如“给个理由先”,但是违反语言习惯,就丧失了句子的交际功能,而语言习惯是由心理习惯制约的。[1]即心理习惯控制语言习惯,语言习惯控制句子外部交际功能,语言的外部功能控制语言的内部结构(语言的固有形式),从而使语言趋于形式化、公式化。那我们的问题是:是否语言系统的功能对语言结构系统也有制约作用?
(3)先前的符号对后续的符号的控制作用:对称性有利于制约:格式塔心理学中讲到,在一种符号系统中,后续的符号对先前的符号的依赖性越强,在记忆中越容易组织成同一块,或者记忆的单位。这种组织越完善,越有规律性,对记忆的促进作用越大。因为这种规律本身限制了选择可能性,所以加工比较容易。
例如,在汉语四字格成语中,前后两部分语法结构相同、相对应的词词性相同,语义对偶或对称的成语是对称成语;而意义整体性较强,不能拆分为两部分的成语是非对称成语。根据汉字猜测实验(推测汉语成语不同位置上汉字的信息量)的结果显示,语义结构对称的成语,猜对第三、四位上的汉字比非对称成语更容易。[15]说明对称成语的前行汉字对后续汉字的制约作用很强。
(4)如果“二八法则”存在于词汇系统中,那么是否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占词汇总量的20%,而从古到今,所有消亡的词占系统总数的80%?我们把那些过剩的80%的词语进行再分类,还可以分为“绝对过剩”,即所有人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后有所剩余的部分;“相对过剩”,即个体认知能力的过剩。下面我们分别解释一下这两种语言认知角度下的控制论。
(二)语言认知角度下的控制论
(1)把“绝对过剩词”排除后,剩余的20%的常用词在竞争和选择中留下来的原因我们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① 简单原则:保留下来的,是用最少假设进行猜测,或最多论断直接告诉人们概念和道理的“表述性话语”(言之成词的话语),而不是“行动性话语”(言之达意的话语)。[12]因为个体在认知周围世界时,总是试图少做认知努力来加工较多的信息。人们倾向于把事情归入已经熟悉的大类型,采取快速且省力的方式,形成初步印象。言之成词的“表述性话语”简化了人们认知过程,节省了人们时间和精力,使人们迅速了解复杂情况,应对复杂的周围世界。[13]而二者的比例关系则需要进行许多相关词语的使用频率的数据研究,以证真伪。
②符合人的思维规律:联想思维,包括相似、对比、因果、加法的思维。例如“词语模”现象、同素族、词群、词义沾染的现象,都是人类思维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结果。
③符合大众的社会心理。如语言和环境的社会心理,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的共同部分出现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以语言为载体的相同部分保留了下来。[16]
④语言中的“马太效应”:有些词语本身会随着其所代表的日常对应物经常见到而使其使用频率不断提高,熟悉度不断增加。熟悉度使知觉易化,从而不断加深强化这些词语在人脑中的印象,后不断在人脑中自动生成,能产性也极高;而冷僻词越来越没人用,最后消失了。这种现象本身也是其原因,二者互为因果。如“口头禅”现象。
⑤经济原则:即选择性法则,有些词语融入了新鲜元素,一词多义了,所以更有生命力,从而使用频率高,在竞争与选择下保留下来。是否这20%的词汇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以满足词语的最大效能。
(2)把“相对过剩词”排除后,剩余20%的高频词在人脑中保留下来的情况,我们可以以“术语”为例进行解释 :词汇中有一个特殊群体――术语。它对于学者来说是其认知能力内的20%,对大众来说却是80%。大众不会因为不使用它而使这些术语减少;而专家也不会因为经常使用而增加其数量(增加量太少,可忽略不计)。所以,语言能留下来,不仅应看其本身有多大价值,更主要看需求和供给的比值。需求供给=使用率。大小=高(词语模),小大=低(废一部分),小小=术语,大大=常用词。而词语模是否就是词汇中的20%,有待各方面统计。
(三)“三论”、“二八法则”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找到至关重要的20%,有利于:(1)在学习、记忆中,能动地抓重点,使学习效率最优化;(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把使用频率高的词汇、语法急用先学,由浅入深学习;(3)找到句法、词汇某一原型,从中引出某一类组合、聚合;(4)可以将“二八法则”应用于计算机汉字识别模型的建立、中文信息处理系统的高速自动输入中,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汉语是开放性和包容性都很强的语言,用“三论”和“二八法则”等多维度的视角研究言语的内部机制,可能成为洞察人类心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发掘语言的一些隐性特征,解释一些现象,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但是心理机制具有隐性特征;并且相关研究乏善可陈,方法论研究极少。又因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所以需要大胆假设,然后由果及因进行推导和证明。而这些都依赖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证据和语料库语言学统计数据的支持。最终结果是否会满足我们的基本假设,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郑武玮.试用系统论观点探讨现代汉语语法[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2).
[2] 吴为民.汉语词汇系统性问题研究述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 戴昭铭.试论以“知识,语义”为纲的汉语词汇学研究[A]//东方语言学[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 匡鹏飞.汉语词汇研究的新创获[J].汉字文化,2002.
[5] 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杨敏.语言心智体系假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7]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Μ].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8]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三版)[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谭华玉.表象对成语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9.
[10] 任国防.“学习――再认”范式下汉字错误记忆的ERP效应[J].心理科学,2009.
[11] 徐联仓.信息多余性对掌握信号结构过程的影响[J].心理学报,1963.
[12] 王德春.社会心理语言学[Μ].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3]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二版)[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 朱.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15] 刘振前.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