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日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实习日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实习日志

大学生实习日志范文1

经过第一天的新人培训,对公司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基本已有认识,虽然作为新人可能短时间无法单独跟进项目,但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我渐渐对这份实习工作有了信心,我有能力完成好工作任务。

另外,在第一天,公司为我们5个实习生每个人都安排了一个指导老师,我的老师是在设计行业有着资深经验的沈娟老师。她人很好,工作非常忙,今天出差去了,所以我今天坐到了她的办公位置上。上午完成了她昨天交代给我的几个任务,等到下午,我们项目部主管“代杰先生”-我们称他为“杰哥”,向我们提了未来两天的工作任务,因为他明天也要出差了。所以项目部就只剩我一个男人在了,他走时对我说,要担起男人的责任,为项目部争光。哈哈,突然自己觉得好伟大!

不知不觉,第二天的工作结束了!

2012.8.2 星期二

大学生实习日志范文2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生源情况 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招生规模已经从1978年的10696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341829人,增长了31.96倍。特别是2000年以来,研究生教育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的强劲势头背后,研究生招生质量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1978―2006年以来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定量统计分析,探讨我校研究生生源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改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措施,以确保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招生人数情况分析

1.录取人数

从1978年至2006年,除了1979年没有招生外,我校录取硕士研究生共计2878名。其中按国家下达的复试分数线上录取了2282名,占录取总数的79.29%;免试推荐入学的优秀本科毕业生157名,占5.46%;单考生67名,占2.33%;享受国家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的录取考生(含破格录取)354名,占12.30%;外国留学生51名,占1.77%。1978―2006年各年度的招生人数见图1。

2.年龄与性别构成

除1978年和1980年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1和35岁外,其余年份均处于25-28岁之间(见图2),标准差为±3,近四年的录取考生平均年龄有降低的趋势。在2003年以前,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均以男性占多数,且在绝大多数年份占到60%以上。2003年、2004年女性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加,分别达到50.51%和51.57%。2005年、2006年则继续由男性学生保持微弱多数,分别占52.58%和51.15%。

3.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情况

我校从1992年开始按照国家划定的少数民族分数线录取第一志愿的少数民族考生(含破格录取),27年来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比例范围在6.67%至23.85%之间,平均比例为12.3%。

4.考生来源

1996年以前录取的考生中,70%以上均为广西生源,且60%以上为本校的毕业生,这些比例在以后的年份中逐渐下降,2003年约占50%左右,但是,近三年的录取考生中外省生源明显增多,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已分别达到62.89%、61.37%和70.90%。

除1983年和1993年应届生所占比例比较高,分别为36.36%和43.48%(当年的总招生人数分别为11人和23人)外,其余年份均在35%以下。具体的情况为:其中5年没有应届生,5年应届生比例不足10%,3年比例为10至20%,5年为20至30%,近3年应届生所占的比例均接近35%。

我校调剂生的录取情况呈现出两个不同的阶段。1995至2002年仅有少量的调剂生被录取,其中1998年录取了13名调剂生,其余年份约为1~5名。但从2003年开始情况有了急剧的变化,当年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严重不足,录取的非第一志愿调剂生达125名,占录取总数的42.23%。2004年~2006年三年里的调剂生的比例分别占录取总数的38.79%、43.97%和45.74%。

5.学科录取及学位类型分布情况

1985年以前基础医学学科和临床医学学科的录取人数基本接近。自1985年以后,临床学科的录取人数逐渐增多。27年中临床学科的人数占录取总人数的73.97%,仅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的人数就分别占录取总人数的21.89%和13.11%,基础医学占11.97%,口腔医学占3.09%,预防医学占6.01%,药学占4.97%。

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较大规模地启动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年有50名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学位培养,涵盖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学科,占录取总人数的16.95%。2004至2006年分别有97名、171名和199名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学位进行培养,分别占录取总人数的24.19%、32.63%和35.60%。

三、分析与讨论

1.招生规模及阶段划分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出现较大的变化,大批本科毕业生踏上了考研之路,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也逐步扩大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硕士研究生普遍扩招的情况下,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与日俱增。招生规模的扩大反映了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应考虑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研究生的扩招可能会带来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和研究基础、培养条件落后于规模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这会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1]就目前我校导师队伍、实验条件和临床培养基地等条件而言,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已接近极限,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可能会危及研究生培养质量。

根据我校27年来各年度招生数量的变化(见图1)及性别、年龄比例等基本情况,可以将我校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恢复阶段(1978~1984年)、发展阶段(1985~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6年)。(见表1)

2.性别、年龄分析

目前高校女性研究生的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文科专业。除个别年份外,我校研究生的比例在2002年以前均以男性为主,有的年份甚至达到90%以上。近四年来,男女学生比例比较接近,2003和2004年女性所占的比例略超过男性。从恢复期、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可以看到男性研究生和女性研究生比率(三个阶段分别为5.33、2.19和1.12)呈现出进行性下降的趋势。这个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一致。可能是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2]。结合年龄的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女性研究生人数的激增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与就业歧视有关[2]。高校扩招使得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剧,使更多的女性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加入考研行列,以期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而便于谋求更好的职业。

除在恢复期录取的考生平均年龄为28岁外,在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均在26~27岁之间,近三年录取考生的年龄有明显的降低的趋势。应届生的比例有所增加,接近录取总人数的35%。学生的年龄趋于低龄化,一方面对于学习和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好处。刚刚从学校毕业或者说毕业不久的学生,理论基础保留得比较好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另一方面,临床工作经历的缺乏对于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来说是不利的。此外,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和考研上线率,可能会对本科生第五年的实习环节放松管理,使学生未能完成正常的实习任务,不仅严重影响本科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生只有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临床医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中有一小部分是毕业后没有就业而专职考研的,这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何影响尚待观察。

3.少数民族生源分析

广西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1%。我校是省属地方性普通高等医科院校,肩负着为广西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任,每年都有较多的第一志愿考生因达到国家划定的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而进入复试被录取。自1997年以来,此类学生的比率从14.93%增加至23.85%,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对少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支持,但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东、中部地区相比,我校的研究生培养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仅仅达到了比国家C类地区分数线还低得多的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无论对导师还是学生都是较大的挑战。

4.区内外生源分析

2002年以前我校录取的区内考生人数占65%以上,其中有四年(除个别年份外)达到了90%以上,甚至有两年录取的均为本区考生。自2002年以后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区内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情况日益凸显,不得不靠大量调剂非第一志愿生源来满足招生计划,这些调剂生大多为外省生源。2006年录取567名学生中,调剂生已经达到了258人,占录取总数的45.75%。自1978年以来共录取了1240名本校毕业的考生,占录取总人数的41.77%,尚不足一半;而2006年录取的外校毕业考生则超过了70%。这种情况对位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等医科院校来说利大于弊。它改变了过去学生来源单一的情况,不同地域的学生相互学习,不同观念的碰撞与冲击产生新的火花,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对我校本科教育的反思。在历年的录取考生中减去本校毕业的往届生后,应届毕业生所占比例比较低,说明我校学生的考研录取率较低。二是第一志愿合格生源的不足反映出我校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尚待提高。

5.学科录取人数状况分析

临床专业一直受到医学类考生的推崇,在最近几年教育部公布的报考人数最多的前十个热门专业中,外科学和内科学位居其中。1978年以来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临床专业占总人数的73.97%。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临床医学所辖的二级学科较多(18个),另一方面也是基础学科的就业面比较窄所造成的。虽然在1984年以前,临床专业与基础专业的招生人数比较接近,但随着临床专业学位点的增加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需求的增加,临床专业的录取人数明显增多。

6.学位类型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对高级临床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颁布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我校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进行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最初仅在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中进行,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我校从2003年开始将部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学位培养。2004到2006年硕士研究生中按专业学位进行培养的人数分别占录取总人数的24.19%、32.63%和35.60%,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培养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缓解了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学校实验室条件相对不足的矛盾。

四、建议

就目前我校导师队伍、实验条件和临床培养基地等各方面状况而言,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接近极限。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稳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工作的重心转向吸引优质生源、提高教学及培养质量上来。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办学质量,吸引优秀生源。

我校近年来招生中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尚待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是建立在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上的。在我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应该着力提高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我校的影响力,吸引较高水平的考生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以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硕士研究生。

2.化解量与质的矛盾,保证培养质量。

研究生扩招,教育规模扩大,因此应该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同时,由于社会对临床学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渐增,临床学科专业学生比例日渐提高,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校应继续加强临床培养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加先进和充足的临床技能培训条件,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使其满足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3.采取有效手段,扩大专业学位的办学规模。

在医疗环境改变、法律法规健全的情况下,专业学位的规模需要扩大。应鼓励具备医师资格的在职人员报考,对尚无执业医师资格的合格考生除攻读科学学位外,可以鼓励其保留学籍1~2年,先到临床第一线积累临床经验,获取执业医师资格后再入学;也可以参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模式,还可以按照新参加工作的住院医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养,进而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4.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和培养质量。

作为广西地区的高等医科院校,培养广西少数民族高端医学人才是我校的职责。我校每年都有一批因国家少数民族照顾而被录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比较低,但是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标准是统一的,这种状况对导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可以考虑通过扩展办学途径的方式,比如办少数民族研究生班,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加入到高层次的学习中,从而不必考虑更多对于他们来说过高的要求。也可以对此类学生延长培养时间,以期达到培养目标。

结语

提高培养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质量各环节中生源质量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提高生源质量,就必须吸引更多的高水平考生,特别是来自重点院校的考生。虽然外界对于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但在没有出台更加合理的选拔办法之前,仍须按照现行的考试制度进行。我们应该注重自身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及校际交流,唯此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把好第一道关。

参考文献:

大学生实习日志范文3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日益困难,造成了学生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的效果,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和探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规范毕业实习管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是该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毕业实习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毕业实习形式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集中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派教师跟随学生至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习形式便于管理和检验实习效果。分散实习是按照学校统一的实习计划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习形式分散灵活,但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供过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缺乏接受实习生的动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冲突等原因,高等学校毕业实习日益困难。在此形势下,课程实践特色不明显,实践教学环节较少的一些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更多的困境,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现状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写作、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主要进行与文字材料撰写相关的工作,如单位文字材料书写、办公室文件撰写、公司宣传材料书写等等。 

和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吉首大学文学院作为老牌院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的形式,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院里制定统一的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计划,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于大四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自主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撰写的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附件材料(即实习期间的成果)等。从院内近三年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情况看,与汉语言师范专业的集中毕业实习相比较,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每届毕业生人数都是50人以上,人数较多,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联系到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因考研和考公务员而不愿进行毕业实习。第二,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实习要求、毕业实习目的认识不清,个人毕业实习计划和安排混乱。第三,从提交的毕业实习材料看,部分学生并没有按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日志填写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目的。第四,因全部采用分散实习的形式,管理难度大,难以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现在还没有可行的分散实习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毕业实习效果难以评估。因此,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实习难度大,毕业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要性认识不清。院内管理难以到位,对分散实习的调控和评估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的形成原因 

首先,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的动力不足,导致实习难度加大。毕业生数量增加和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使大学生实习机会减少,实习难日益突出。用人单位人员调度充足,没必要也无心接纳实习生。实习单位担心接纳实习生会扰乱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计划,占用单位资源,造成单位信息外流等等,也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实习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盈利个体的公司、企业、单位等都追求利润,觉得接纳实习生对他们而言毫无利润,因此,也拒绝接受实习生。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实习难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之下,汉语言文学“万金油”专业与理工科、职业指向明了的专业学生相比,落实实习单位更加困难。 

其次,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当地经济欠发达,实践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再则因为学科特点所限,学校对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实习投入不够,重视不够。与实践性课程较多,实践操作环节较强的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化工、临床医学等理工科专业相比较,像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课程实践特性不明显,专业实践效果不明显,实践环节缺乏可操作性,专业实践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该类专业的基础实验室配套、实习基地建立、专业实习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实践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再则,从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自身主观原因看,该专业学生对毕业实习认识不够,毕业实习目的不明确,平时缺乏实践操作动手操作的锻炼等,这些原因也直接导致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不理想。该专业学生认为,与理工科相比,他们实验课程少,实践环节少,文字工作实践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毕业实习可有可无。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不理想。因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认为处于游离状态,实习日志、实习材料随意杜撰,实习效果的评价难以尽如人意。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要准备毕业论文,为毕业找工作做打算,毕业实习态度要么不认真,要么挑剔,对毕业实习敷衍了事。 

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改革对策 

1.提高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重视。在院系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把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纳入其中,为该专业实习积极创造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革中,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日常办公软件应用、资料查找分类、公文书写、活动组织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培养知识过硬、能力可靠的人才。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开展调研,不断探索和改革该专业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找工作的关系,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为避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冲突,吉首大学文学院将从2009级开始在大三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整合资源组建近便专业实习基地,灵活调整实习形式。将学校资源、院系资源与当地资源进行整合,为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组建近便实习基地,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如吉首大学文学院已经在当地团结报社、电视台、校报、校电视台为新闻专业建立了专门的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很多学生毕业实习问题,又为平时的课程见习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亦可在当地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建立近便实习基地,以便接纳部分毕业生实习,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近便实习基地的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习形式,方便院系管理和及时调控实习进程,监控实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地方联系,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争取与政府、单位就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使得单位、学校、学生三方互利互惠。 

3.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过硬的文字功底,是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毕业实习圆满完成的基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应该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字功夫,为他们的毕业实习提前打好基础,为就业增加砝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学生本科学习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换(由学生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铺垫。通过实习,可以检验我们学习的效果,提前进行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为就业做预演。在实际生活当中,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学院应提早将毕业实习种种必要性告知学生,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 

4.规范毕业实习管理,采取适当的调控和评估机制。毕业实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制定、日程与人员安排、过程监控、效果评估、实习反馈与调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习过程的监控、实习效果的评估、实习的反馈与调整很难落到实处。就吉首大学文学院来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集中实习较为圆满,毕业实习早期的计划安排、实习过程的检查、实习效果的评估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实习日志撰写工整,实习反馈畅通,实习后学院总结评价工作到位。但汉语言非师范专业的实习监控、实习效果评定难以落实。针对汉语文学非师范专业的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院内可派老师指导(5-10人配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需随学生前往外地实习单位驻点,但必须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条件下,可以通过qq、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联系。学生实习返回后,由院内统一的实习成绩评定小组通过看实习日志、实习材料、学生答辩和材料展示评定学生成绩。用行动肯定学生的成绩,引起学生的重视。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必由之路。探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可行的实践教学操作模式、寻找专业实习的可行途径,对维持该专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刁晶辉,祝钧.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五个对接[j].北京教育,2008,(4):68-70. 

[2] 邱飞.大学生就业实习困境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6):112-114. 

大学生实习日志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 土木工程 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39-02

实践技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普遍偏低。这样,就必然导致其综合素质打折。事实上,这与我们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人才更应注重其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让学生具有坚实的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其核心就是工程实践能力。综上所述,注重加强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意义重大。

1 提高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实践技能的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土木工程系成立于2006年,从建系之初,就确立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要从实验,实习,和单位实践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1 实验在工程实践技能培养中发挥作用

低年级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课程有限,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而实验课程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主动性等特点,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研究对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这几年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往往对实验程课充满好奇,学生从实验中也得到动手能力及技巧上的训练。因此,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来说很重要。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土木工程系已经建立了结构与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工程造价与CAD实训室四个实验室,这四个实验室已经完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除工程造价与CAD实训室是为高年级学生设立的,另外三个实验室全部为低年级学生使用。我们将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测量这些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学习,课程进行中或者结束后,就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实验学时教学大纲已作了明确安排,并且每1~2年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时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亲手参与实验,亲自操作实验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以5~10人分为一组。一些实验要求多人合作,各有分工的,可按上限或更多进行安排,而有些实验需要独立完成的,则独自完成。为了保证学生实验的进行,实验时间可以由学生和实验教师商量后确定,灵活机动。

1.2 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途径

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低年级学生,系里一般将实习安排在每学期的最后进行,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习对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及土木工程专业的概念和内涵,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的实习,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主要安排三大项内容:工地参观,专家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讲座,测量实习。

对于大一和大二的低年级学生,系里会统一安排学生亲临施工现场,深入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感受和认识,以及在某些方面的实际动手实践,加强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工程实践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及与他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工地参观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相应的实习笔记,并详细记录自己的实参观感受。

实习中还会邀请专家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清自己专业的方向及发展前景。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除了开展工地参观和专业知识讲座以外,对于低年级学生,实习重点开展的是测量实习。测量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通过实际的物测绘,可增强测定的概念,提高绘制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的测绘工作问题打下基础。低年级学生的测量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技术,掌握钢尺测量的方法,熟悉土木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网原则,掌握高程控制测量及平差的方法,掌握导线网的测量程序和坐标推算方法,了解测绘大比例地形图的程序,为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测量手段解决工程问题提供基本训练。通过历年的测量实习经验,我们发现测量实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实习的学习中来。

1.3 单位实践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单位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已成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土木工程系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土木工程系已经建立了4家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分别是:天津珠江京津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天津珠江京津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天津育仁教育置业有限公司和天津京津新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为适应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需要,在按照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土木工程系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优势,制定土木工程系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低年级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安排在每年的暑假进行,时间一般为3~4周。学生根据实践实纲的要求,分散到各个实践实习基地进行单位实践活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实践实习单位。单位实践活动采取跟班方式,在单位实践活动期的法定工作时间里,学生均应在单位现场实习。学生在实践实习期间,每天要求记实习日志,记录实习的内容与体会等。暑期实践实习结束后,由实践实习基地单位给出实习鉴定,并加盖公章。新学期开学时学生应递交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5000字以上)。根据出勤情况、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填写情况及暑期实习情况给出每一位学生的实践实习成绩。

2 结语

根据近几年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实践技能培养,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土木工程系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实践技能培养促进了我系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和课程设置的调整。近年来,我系为适应学生的实践需要陆续增设与调整了一系列课程,受到同学的欢迎。实践技能培养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在实习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实际工程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一些学生写出了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2)实践技能培养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实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培养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毕业时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单位。

(3)实践技能培养配合了所在单位的工作。参加实习的学生在各自的实习基地积极工作,从小事做起,直至参与本部门的重要工作,成为一支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年轻队伍,实习学生的精神风貌及工作能力受到了各单位领导与工作人员的普遍好评。

我系的实践技能培养经过多年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系领导到任课教师对此都十分重视并予以必要指导,使学生在实习前便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习的组织工作周密细致,日常管理及时而有效,对存在问题能迅速指导与解决。实践证明,教学实习适应本专业特点,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理预期。它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一个环节,无论对学生成才还是对教学改革,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实习日志范文5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实习实训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何合理安排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保证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一直困扰着国内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较多。笔者所在的土木系为此组织多名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走访调研,寻找影响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突出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实习实训教学改革。经过近两年的改革试点,逐步形成了多方位一体化实习实训教学新模式。现就几点教改措施探讨如下。

1.实习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1.1修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试点

修订前,专业培养计划过于偏重理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所占的学时、学分严重不足;修订后,逐渐形成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并重的局面。根据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两类:以考研深造为主要去向的专业学术型和直接就业于工程一线单位的创新应用型,教学中分类培养;提高实习实训的学时、学分比重,切实加强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表1 培养计划修订前、后学时学分表

1.2改革实习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1.2.1实习内容、方式多元化

依据学生分类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实习内容。内容来自多个方面,如专业培养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产学研项目、教改项目、科研课题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或项目实习,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采用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自联实习相结合方式,依据不同的实习内容采用相应的实习方式。

1.2.2指导教师多元化

改革前,仅有专职教师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师资明显不足,指导水平不高。改革后,吸引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骨干等为指导教师,解决了师资不足问题同时指导水平也明显提高。鼓励实践教学,落实激励制度,细化教师考核评价指标,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1.2.3改革单一的实习实训教学手段,缓解经费短缺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虚拟现场,模拟仿真”,辅助实践教学。将以往的实验、实习、实训等过程制成了视频资料供学生课堂或网上学习,辅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实践教学成本,缓解了目前实习、实训经费紧张问题,也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3增加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改革前,实习实训教学成绩的评定以日志、报告、纪律为评定依据,评定标准漏掉了实践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导致日志、报告等造假现象严重,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控制。改革后,增加了对计划论证、实践准备、答辩、笔试及交流等环节的考核。其中,答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不同单位实践,遇到的结构形式、材料、工艺、技术、流程及管理等方面差别较大,通过实践成果答辩与交流,学生可相互学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这些环节的考核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也能扩大实践教学成果的交流和共享,便于有效掌控实践教学效果。

依据分类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标准,学术型学生考核偏重于综合性问题的笔试考核,重在挖掘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或原理推导;应用型学生偏重于工程应用性问题的考核,重在应用创新。两类学生分类考核、各有侧重。并且依据具体实习内容进行目标考核,考核方式多样化。

1.4扩展实习实训形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鼓励引导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各类实习、实训大赛。两年来举办了专业制图比赛、计算机辅助设计比赛、各专业课程设计比赛、模型制作比赛、实验技能比赛、创新作品比赛等各类大赛10余项,提高了学生兴趣,锻炼了学生基本专业技能,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定期举办专业讲座、实习实训交流会、创业论坛及专业调研、宣传活动等,开展富有土木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将实习实训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和共享。

1.5其他教改措施

1.5.1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实习实训教学制度,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将团委、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纳入实践教学管理小组,做好分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加强实习实训各环节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量化管理指标、完善考核标准等过程中,建立意见反馈平台,广泛吸收和采纳社会用人单位、实践基地合作单位及师生等多方面的意见,建立健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1.5.2开发新的实践基地、发掘现有实践基地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横向课题等多种形式争取学校、社会的更多支持,设置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场地保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实践基地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使实践基地变成低成本高效率运作的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其服务实践教学能力。

2.改革初步成效

自2010年实习实训教学改革以来,以修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突破口,重点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届、2012届毕业生考取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等上岗证人数占到总毕业生人数的50%以上,考取技术资格上岗证的热情明显提高,参加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社团举办专业技能比赛、调研等专业活动数量逐年增多,活动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获批的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由2010年的3项,猛增至2011年11项,2012年20项。改革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实践教学手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扩大了实习实训成果的交流和共享,降低了实习实训的成本,提高了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实践能力。

3.结语

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明显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根据实践教学反馈的信息有力的促进了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当然,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学院需要结合自身优势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蕊,娟.土木工程生产学习教学模式探索.高等建筑教育,2002(3).

大学生实习日志范文6

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分别从职业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解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使学生对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专业专项能力课程、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拓展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基本素质拓展课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借此产生的“导学”效果使新生对指导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了认同感和依赖感,有助于他们迅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实施课程学习引导制实施课程学习引导制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产生兴趣。如在电路、电子技术等课程学习过程中,校内导师适时地引入Multisim或Proteus等仿真软件,通过仿真演示充分展现出抽象理论知识的形象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构建自己的知识信息网。由于目前仍存在任课教师“一门一门地教”,学生“一门一门地学”,而并不关注课程间的关联性,课程结束后留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知识孤岛”,因此校内导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将课程间的知识融合衔接起来,形成纵横的知识网。这张知识网会随着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拓展由小到大、逐步延伸,并由平面到立体成为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实施科研创新指导制当前科研项目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自2010年开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部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本科、专科)科研创新项目。

除校本部的专项经费外,2012年高职学院也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学院级)项目经费,鼓励学生申报院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每个院、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经费均在4500~6000元之间,目的是通过科研创新项目,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团队导师在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上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从选题的基本原则、内涵到项目的应用价值,从项目设计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验手段,到预期成果的形式(调研报告、论文、作品、专利)等,以及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的撰写等各个环节,学生均得到了导师组悉心指导,10名学生先后申请了3个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校级2项,院级1项)。目前2项校级项目已结题,其中1项拟申请软件著作权,另一项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此外,科研创新指导制的实施效果也在竞赛中突显。在2012年6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决赛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派出由3名选手组成的参赛队伍,其中2人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导师制试点培养学生,另1名同学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于一身,该竞赛任务难度大,竞技水平高,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46所学校、51支队伍、153名选手参与了此次大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参赛小组在比赛前期只能用很短的业余时间参与集训。经过3天紧张的比赛,小组最终荣获了团体三等奖,这是高职学院参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团队导师制的培养。

实施毕业设计辅导制近年来,随着就业难度增大,毕业生找工作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导致毕业设计与用人单位的面试或实习经常发生冲突,毕业设计已成为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尽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前后出台过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如规定学生必须每天填写毕业设计日志,每周指导教师必须进行毕业设计检查并填写评语,但这些措施很难从根本上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这一培养学生综合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讲已经流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极大地削弱了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导师制很好地解决了毕业设计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其实质是通过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或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将毕业设计这一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提前。在此过程中,有5名学生已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专业团队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高精度数字电压表”“频率测试仪”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此外还积极参与指导教师所承担的横向项目,如“折页机单片机总线控制系统”等。在毕业设计阶段,这些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前期科研创新项目中获得的灵感和思路,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毕业设计作品,切实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实施企业导师专业实习负责制目前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实习生招聘机制,实习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实习经历又是就业单位非常看重的,所以实习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困难。实施企业导师专业实习负责制,就是依托企业导师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学生制订寒暑期实习计划,定期提供实习机会。企业导师针对每一个参与实习的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项目,培养职业技能。实习使学生加深了对职业岗位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学习目的。一些优秀的实习生会被实习公司留用,继而形成了“以实习促就业,要就业先实习”的良性循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这10名学生深受实习企业青睐。目前除专升本的几名学生外,其余都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工作单位。同时,这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工程素质和专业技能也为其他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课程学习、大学生科研创新及竞赛、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要覆盖全院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1)师生比不尽合理。导师制通过师生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亲近互信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导师制应有合理的师生比。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比是l:3,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l:17[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实施导师制试点的师生比为l:3,保持着理想状态,但很难在全体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原因是满足“2+1”结构的团队导师队伍数量少,师生比将达到1:15。2)激励机制及相关制度不够健全。“2+1”结构的团队导师制对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产学研水平、工作热情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等方面要求较高。目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对高职学院的导师工作还未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师的业绩在职称评定和晋级中不能得到有效认可,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也未能计入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这导致部分导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下一步,我们将针对上述问题与学院积极探讨有效解决途径,如改“2+1”结构为“3+1”结构(增加1名校内跨专业导师以培养学生的跨专业迁移能力)等,以促进导师制在高职学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远芳 刘素华 刘启中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