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1
关键词:增材制造;3D打印;人才培养
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Manufacturing,AM)是一种与传统的机械制造材料去除加工方法相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选用合适熔敷工艺、采用逐层制造方式将材料结合起来的新技术。该技术简称3D打印技术(3DPrinting)[1],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践的突出代表之一,目前已是当今科技界中耀眼的明星,作为智能制造中“智能生产”、“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三大核心主题的关键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符合目前新产品研发、小规模生产和手工制作等的要求,可促使生产过程向快、好、优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材制造技术代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增材制造按照加工材料的类型可分为金属成形、非金属成形、生物材料成形等,以下结合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科研和教学研究实际情况,仅就金属成形中的激光熔覆技术进行说明。
1激光熔覆技术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类型,是指在被涂覆基体表面上放置不同的涂层材料,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与基体材料形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等性能的工艺方法,其原理如图1所示。激光熔覆技术作为21世纪装备再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受到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我院在此方面的科研教学设备为YLS-4000W光纤激光器,如图2所示。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H13钢表面激光熔覆技术。H13钢(4Cr5MoSiVi钢)是一种热作模具钢,在模具中常出现的材料缺陷有裂纹、折叠、疏松、缩孔残余、偏析及球化组织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失效破坏,如热疲劳、断裂、热磨损等。研究了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表面熔覆材料体系的应用、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H13钢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激光熔覆的数值模拟以及发展趋势。(2)研制新型涂层,对涂层材料进行优化设计。H13钢熔覆的粉末材料主要是自熔性合金材料以及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等。分析了增强相颗粒对H13钢表面激光熔覆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有适量稀土元素的熔覆层性能更加优良,特别是在H13钢表面形成了耐磨、耐腐蚀的熔覆层,但稀土元素添加过多会增加疲劳微裂纹的产生。(3)开发新的加工工艺,将激光熔覆技术与传统的材料性能处理技术相结合。降低熔覆区的热应力,解决涂层易开裂的问题,如熔覆层前后的热处理、力学冲击等。加强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研发,提升3D打印工艺技术水平。(4)开发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
2增材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对策
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与此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却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增材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材料限制;②成本制约;③CAD/CAM数字化人才限制;④3D打印产品的性能缺陷。为此,有必要探索与增材制造相配套的高端人才(如专业硕士)培养问题。
2.1建立增材制造公共教学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等单位2017年建立了“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2],在高校构建教育教学实验室、技术研究实验室和创业创新中心“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为增材制造技术培养高端型、中等型和普及型应用人才。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在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将学术研究及其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成为人才专项行动与市场、资源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平台模型如图3所示。根据“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3],依托已有增材制造优势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或健全增材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机械类、材料类等专业教师增材制造知识培训,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增材制造学科或专业,高校与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办学或建立增材制造人才培养及实训基地。
2.2增材制造进课堂,设立《增材制造技术》新课程
《先进制造技术》是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我们在讲授此课程时就将3D打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包括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应用,建模工具的使用,打印设备的操作与调试,以及三维扫描技术等。通过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低年级的研究生能够设计实体模型并利用桌面级的3D打印设备(打印材料为尼龙类)打印制作出其作品;高年级的研究生结合毕业论文,在工业级的3D打印设备(打印材料为金属)完成激光熔覆制造。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增材制造技术从《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独立出来,设立新的研究生课程《增材制造技术》,主要讲授逆向建模技术、3D打印成型材料、增材制造设备、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等,编写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的应用型新教材,以培养增材制造技术的中高端人才。
2.3以赛带训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调动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以赛带训的办法,即“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该模式符合时展,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实践、新发展之一。我校机械工程研究生王康等学生参与2017年5月在沈阳举行的“永冠杯”第八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获得研究生组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此外,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具有独创性及市场前景的项目,也提供一定的软件及项目基金支持,以搭建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就业促进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协同发展。
2.4增添新型实训设备
为提高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一些院校纷纷建设了3D打印实验实训室,但由于初期对增材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了解不深,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成型)占据了实验设备的主体,即使有高端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也出现开机不足等情况,导致一些实验实训设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相关企业及部分院校可考虑淘汰部分FDM设备,引进新型及高端工业级3D打印设备,并提高已有3D打印设备的利用率。增材制造装备及主要器件见表1,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科研情况选择使用。2.5引入众创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部分喜欢创新创业、热爱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生及大学生到高校的众创空间及机构,以众创服务平台为后勤支撑,以小型化的文化创意作品为起点[5],逐步过渡到以专业化产品为目标的创业历程,实现创新、创业的产品化和人才化。
3结束语
要提高现代制造业,特别是以增材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为基地,以企业为主体,促进增材制造新技术的人才化、产业化和应用化。培养“一懂二会”(懂3D建模设计、会产品快速制造、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推动传统工业体系智能化变革,打造符合高端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规划所需求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琦,梁晓康,陈济轮,等.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机床与液压,2016,44(5):183-188.
[2]增材制造研究院.中国增材制造产业推进工程[EB/OL].[2017-05-22].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EB/OL].[2015-02-11].
[4]耿佩.高职院校3D打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程技术,2017,23(3):291.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对高职学校教师的品德和风气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学校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名利,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导致校园形成不良的氛围,对学生的成才和学校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与国家教育事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高职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更好地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我国高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与不足
大部分高职学校的教师德行与风气建设呈现出良性发展的状态,大部分教师具有高素质和高品德。但部分教师品质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高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问题,育人教书的观念较淡薄,对学校办学的宗旨不是很明确,对自我的要求不高,不能满足现代高职院校教学的需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课后没有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较紧张。另外,部分教师人生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专注于教学工作,而热衷于追逐名利。在教风方面,部分教师轻视教书的本职工作,有的瞧不起高职学校的学生,职业精神有时欠缺,在学生心目中个人魅力较低。这些问题,对高职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高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1)以德治校的重要措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内容,但是师德师风的建设仍旧是新时期高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保证高职学校教育事业跟随党的步伐前进的重要措施,也是以德治国、以德治校的重要措施。教师个人的修养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水准。
(2)有利于实现高职学校办学目的。高职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有利于培养一支业务技能高超、思想过硬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教学活动和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高职办学目标的实现。
(3)有利于改进学校风气。高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教师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高尚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为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加强高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
(1)树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识。要想加强高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就需要学校树立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在思想上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领导和教育局应该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召开思想建设会议,对学校师资队伍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思想意识。同时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将其与教师的薪资、职称挂钩,激发教师自觉参与该项活动中。
(2)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高职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不能简单地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更应该在全校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学校应该根据高职学校办学的特点制定细致的管理措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守则。定期举行师德师风评选活动,实行奖优罚劣,将师德师风的评价作为教师的晋升和调动的重要依据,从而将外在的约束转为教师内化的动力,促进教师加强自我素养的提高。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对教师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学校应该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来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如学校可以定期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节、职业道德精神节等活动,让教师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不断升华自身的认识。高职学校应该转变传统的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应该与时俱进,将建设活动与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让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提高思想建设效果。
(4)树立教师德风典型,发挥模范的力量。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具有年轻化的特点,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数量较大。青年教师具有业务素质强,知识储备丰富的特点。但是,有的青年教师由于阅历较少,职业道德观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师德师风模范的方式,鼓励教师向模范学习,通过典型的树立影响其他教师。同时,教师的言行发生变化时对学生同样具有感染作用。典型的树立,有利于实现整个校园风气的改善。
结语:新时期,社会有时处于矛盾多发期,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有利于高职学校在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正确的方向,更好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根据高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效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志同.高校高层次人才特性分析及薪酬策略[J].改革与战略,
2012(6).
[2]肖克奇.妥善处理高层次人才的五个关系[J].人才开发,2010(3).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校企联合;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70-02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国内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应岗位数量已经突破2000万个,占整个服务业所有岗位的10%左右。我国目前提供物流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院校只有不到500家,物流管理专业人数在校生总数不超过100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但在就业市场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却面临诸多就业困境,理论与实践脱节、理想与现实脱节、岗位与需求脱节等情况较为常见[1]。从根本上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中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业务的要求不尽相同,为此,从校企联合出发,研究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校企合作实际上就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这两者之间的合作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协作共赢关系。历史经验表明,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处于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当中,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是持续推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日千里,有学者认为21世纪是物流行业的世纪,物流行业将成为这一时展最快、最有前途的行业,物流专业人才是12类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现实情况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与过剩同时存在,这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当前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高校还热衷于培养初级层面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雷同、培养手段单一的情况较为普遍。许多物流企业缺乏高层次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但初级层面的理论型物流人才却显得较为过剩。高校没有较好地培养当代物流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培养了掌握较多理论知识却不被企业认可的物流人才,由此形成的人才培养怪圈阻碍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为此,校企联合培养成为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矛盾已经显示出高校与企业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错位与迷失。长此以往,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功能将明显弱化,企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功能也将丧失。在这一现实情况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在其他专业中已经有明显成功的案例和典范,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必然或者必须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二、校企联合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要推动校企联合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对这一人才培养体系有基本的认知,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准确定位。
首先,确定培养理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能力;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必须围绕知识传授进一步加强对现代物流创新与实践精神的引导。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意识到当代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应该包括待人接物、应对复杂局势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才是完整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推动学生自身的进步[2]。
其次,强化师资队伍。具有相应从业经历、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驱动要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对现代物流发展具有深刻认识,能够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来。为此,高校应根据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来设置教师岗位,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符合市场需要、学生认可的专任教师,拓展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专任教师的知识层次,增强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认知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第三,创新课程体系。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以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要考虑到物流专业的特点,从专业发展和企业需要出发,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合理配置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创新与变革。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物流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实践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的合理提升。
最后,变革教学方式。由于物流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任教师应该从专业需要出发,精心研究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运用启发、创新、引导、研讨、归纳、发散等创新教学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目标开展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教学;积极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宽度与广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深层次认识,拓宽国际化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的活跃程度。特别是要通过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善,加强师生双向教学交流的程度。
三、变革校企联合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变革势在必行。一些高校在对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调查过程中发现,专任教师迫切希望与企业联合教学,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企业在普遍希望高校实行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特别欢迎教师、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对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积极性较高[4]。为此,高校与企业应该也能够实现多种形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
首先,开展校企物流实验室共建活动。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性专业,该专业社会需求极为迫切,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物流发展也极快。如果缺少企业的配合,人才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此许多高校目前都在努力建设物流专业模拟实验室,还原企业经营与物流运作过程。但是物流专业知识由于涉及许多大型物流设备与设施,完全由高校自身开展建设困难较大,而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形式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物流运输带等设备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实验。高校则可以将有限的建设资金用于购买相应软件,或者与企业签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安排教师到校企联合实验室挂职,学生到校企联合实验室进行岗前实习,高校和企业都能够由此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而教师和学生则能够从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水平[5]。
其次,拓展物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中可以努力寻找更多的校外企业作为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由教师带队,在不同学年或者学期安排学生到不同企业基地实地参观。 当然,在进入基地之前,要求学生对相关物流业务比较熟悉和清楚,对相应理论知识应具有一定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之后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以及不同物流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加强自我学习的紧迫感。
第三,将企业请进来或将教师送出去。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与社会、企业需要保持同步,高校除了要对学科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外还应积极将企业请到高校来。也就是说除了要推动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还应将企业领导者、管理者或者一线工作人员请到高校来进行各种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和讲座。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方便了解当前企业所急需的知识,还能了解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到高校来讲座,与教师、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也能够了解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理论层面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和再造。另一方面,作为提高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还应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也就是说,可以将专业的骨干教师送入企业挂职锻炼一段时间,教师在企业工作期间,通过项目合作、对企业培训、企业调研、企业讲座等方式深入企业了解专业知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对实践性要求极高,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往往自身对理论认识不够深刻,也就更无法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有意识地让教师多参与社会、企业的物流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炼,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有效地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永茂.物流管理专业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9,(7).
[2]黄宁.物流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倪玲霖.物流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物流技术,2008,(4).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图学素养;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138―05
引言
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设计到产品分析、到加工制造、到产品的问世、乃至到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等,图形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了其作为交流手段的作用。因此,图学素养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高等院校作为孕育工程界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图学素质的培养又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国内外高等院校普遍将工程图学以一门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列入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可以说,人们对于图学的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受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图学教学上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应用”、“重传承、轻创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目前的教学模式,普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告诉学生相关知识点以及具体例题的解法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好的“学”者,对于类似的题目肯定会做,可是往往题目稍微变动一下,“学”者即不知缘何。
2 普遍是就课论课,没有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致使学生学了本门课程,就知道本门课程,知识面单一,稍一延伸,即不知所措。
3 普遍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按照教材内容讲解,从理论到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应用的能力,学生学了大半的课程,还不知所学为何用,致使一些学生出现消极情绪:学了没用,为何要学?
4 普遍存在教师满堂灌,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使是学时缩减,也只是将教学内容删减,对于没有删减的内容,教师还是毫无保留地将所有知识灌给学生。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教师讲过的内容是学会了,对于没有讲过的内容,永远不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 计算机绘图尤其是三维绘图目前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内容,然而其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很多教育界人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纷纷提出将这个新生事物融入到图学教育当中来。然而,目前还只是将三维绘图简单地引入到图学教学中来,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方法将三维绘图和图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基于这种现状培养出来的学员普遍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然而他们缺乏一定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1]等等,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创新的必要前提。新产品的问世而且能够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创新。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图学交流能力,何以容身合作团队之中;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图学素养和能力,何以为创新的灵感辅以一双有力臂膀。本文力在探索以创新设计为主导、以图学素养为本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理工科类学生的图学素质。
一 新型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纲要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型课程体系为教学依据,严格贯彻两条基本路线:纵向理论指导路线和横向实际实施路线。人才培养以知识传授为根本,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分团队进行。具体的,选取一个班作为试点。大一期间所有学生统一学习和实践。大二初期,根据大一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互补原则构建团队,每个团队7~10个人,每个团队由一名老师带队,重点培养。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严格按照前面提出的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并将这些学生的各种情况备案,在其毕业后进行跟踪,观其效果。
二 新型培养模式的纵向理论指导路线
新型培养模式的纵向理论指导路线以知识传授、引导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灵感思维、创新设计为峰尖,全方位培养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如图1示。
1 知识传授、引导
知识传授应该按纵向和横向分层次进行,纵向求深,图学知识要够深、够精、够扎实;横向求广,知识面要够宽,对于与图学相关的或者图学之外的知识,可以不必精通,但一定要了解,这样才可以触类旁通。如图2[2]示为图学领域的相关基础学科及拓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如投影理论、制图基础)应重点讲解,打好坚实基础;计算机绘图、CAD技术等应该讲解部分基础内容,引领学生入门,后续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对于其他学科内容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渗透,让其了解这些学科的存在和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这里只介绍跟图学及创新相关的几种能力的培养,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
(1)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的大脑最重要的机能,是人类智力因素的核心。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方式,通过在头脑中对表象的回忆、加工、处理形成新的结论。形象思维是制图课程学习中的主要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激活右脑细胞,促进右脑思维,进而促进整个大脑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直接帮助。在教学中坚持直观教学原则,多使用教学实物及教具,丰富学生形象感知素材的积累;坚持以图为主的学习原则,增强记忆效果;理论问题尽量联系实际,使表象素材更加生动鲜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下企业、工厂实习,更多地接触真实的事物,促进学生的表象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获得和增强不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眼高手低”这似乎是一部分大学生的通病。对于以工科为主的学校而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学生光读死书不行,应该深入实践,提高处理问题的智慧、思想和能力,这样才能成大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CAD认证考试、创业计划、机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利用假期的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参观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中,锻炼其实践创新能力。
(3)自学能力
终身教育是现代的教育观念,大学不再是终结教育,所以大学教育更应注意其基础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使学生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可持续发展。自学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知识面是否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需要做的是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计划的引入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讲课中留有余地,彻底拼弃“满堂灌”的做法,将一些知识留给学生自学,或者留一些小的题目给学生,要求其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完成。
(4)审美能力
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设计美感。美感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工程图学课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图形特点和思维特点。图形特点包括学理美感、应用美感;思维特点包括审美直觉,审美想象,审美联想,审美理解。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实践环节培养,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例如从学生画的图样或作业中选取具有美感的例子,挂在橱窗里,供学生们欣赏,从中发现美的因素,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观察,学生们就会发现周围到处都有美的色彩,美的情态,从而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计算机绘图能力
广义的计算机绘图涉及范围很广,但是与机械行业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绘图包括二维绘图和三维绘图。拥有较高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可以使工程人员如鱼得水。培养计算机绘图能力,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快速入门,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教导学生要多学多练多想,并介绍计算机绘图的相关拓展知识,以便后续深入学习。
3 创新
具备了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以及相关能力素质,再注入灵感思维和集体智慧,创新不再是一个口号。通过新型培养模式,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关键的能力素质,并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时刻注重创新思维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导入,使得创新时刻贯穿于新型培养模式的整个过程。
三 新型培养模式的横向实际实施路线
新型培养模式的横向实际实施路线是以项目为导向、整合了相关专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阐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现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分析、测试、装配、销售、维护等等,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论述图学的作用、教授图学理论知识、拓展相关学科领域以及培养学生的图学素养和能力。
具体以某一家企业的某一产品为例,介绍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然后阐述工程图学在整个过程中的用途和作用,如作为快速捕捉设计灵感的手段、作为交流设计思想的手段、作为加工制造、分析测试、售后服务的依据、作为产品改型创新设计的基本依据等,使学生认识到图学理论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继而进行图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图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整个路线分为五个阶段,如图3所示。
1 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感性认识阶段是指在课堂上介绍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分析、测试、装配、销售、维护等等。然后到该企业参观实习,了解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际实现过程,并将该产品的生产图样带回分析。分析该产品的实际工程图样,从装配图到部装图到零件图,进而分析设计者的设计思想,零件的基本结构、加工制造的工艺要求等等。告知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要把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现过程彻底消化、吸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对于不足的方面,尽量给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该产品的升级版本或创新产品。
2 第二阶段:知识积累阶段
要把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现过程彻底消化、吸收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然而开始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其中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除了必须修的课程之外,学生还要根据项目要求选修相关选修课程,对于学校没有开设的课程,学生应该通过自学实现知识的积累。
3 第三阶段:理性认识阶段
这一阶段与感性认识阶段不同,感性认识阶段是在学生没有什么工程背景知识的前提下,了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理性认识阶段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对产品的进一步消化。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研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过程,包括产品的技术文档、加工制造工艺、产品的功能实现等等。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再次下企业参观实习,做到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具有较深入的认识。
4 第四阶段:逆向复制阶段
在理性认识阶段后,学生利用逆向设计的手段完成产品的逆向实现过程,包括测量、逆向建模、快速原型等等。我们学校已经具备三坐标测量机和快速原型机,以及可以用来逆向建模的软件产品。通过逆向复制阶段,可以对产品的整个实现过程作更深一步的认识,消化、吸收,为进一步的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5 第五阶段:创新设计阶段
在完全消化吸收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过程后,分析该产品具有哪些不足,总结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将这种意见和建议转化为新的思想源泉,为新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原动力。具体的,通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完成类似产品的创新设计,包括正向设计和逆向设计,而创新可以从功能创新和外观创新两方面来进行。
培养模式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每一个阶段完成不同的培养内容,具体的实际实施步骤如表1示。
四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在图学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开出的课程逐渐增多。但是缺乏一套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往往开出的课程相互独立,没有延续性。因此,构建了面向相关系列课程的优化整合的、注重大学生图学素质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工程为背景,以具体产品全生命周期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工程素质和图学素养。
1 第一层次:工程意识熏陶
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加强学生工程意识,使学生了解工程图样的作用与用途。
2 第二层次:理论基础课
开设画法几何、工程图学、机械制图等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3 第三层次:拆装、测绘实验课
通过拆装、测绘实验课,可以结合工程实际,将前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徒手绘图能力等。
4 第四层次:计算机绘图课
开设计算机绘图课,学生学习先进的绘图技术,通过先进的手段把所学知识表达出来,大大提高了绘图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 第五层次:逆向设计及产品创新
当前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效率和创新是国家和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前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是被证明了的新产品快速开发的有效途径,而逆向设计与产品创新恰恰为这一目的提出的。
6 第六层次:产品正向设计和逆向设计
在毕业设计阶段,通过产品的正向设计、逆向设计及创新,将整个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付诸应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铺垫。
五 小结
综上所述,提出了以创新设计为主导、以图学素养为本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路线和实际实施路线。理论指导路线强调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实际的实施路线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现过程为导向、整合了相关专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强调以用带学,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在新型培养模式下进行人才培养,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能拓宽养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包括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以达到工程图学为设计、工程、项目、创新、交流等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5
一、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国传统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胜任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会计教学和会计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简而言之,就是立足于培养“社会精英”。不可否认,这种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合格的“会计主管”、“财务总监”、“国家干部”、“高校教师”等高级人才。然而时至今日,“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毕业后走向社会,面临人才竞争的巨大压力时,才发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不能从事自己理想的职业,又不愿意降低身份,使很多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陷入彷徨。
教育部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165份。被调查教师包括了理工、农林、医药、财经、政法、师范、语文、综合、民族及其他共十大类型院校的教师,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共七大区域。被调查教师认为会计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流认识是应用复合型人才,占被调查教师的72.4%;对用人单位的678份被调查的问卷中,有超过一半(51.3%)的用人单位认为会计类专业学生最应该加强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现实情况来看,本科生毕业后除继续深造外,基本上都是从事实务工作,就连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也是如此。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而有一些用人单位不要应届毕业生。如南方某人才市场,每年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有4万多家,要应届毕业生的只有1000多家。这给我们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提高教师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要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讲授管理学科专业课的教师必须从事过实务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一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教会计的没记过账,教审计的没查过账,教财务的没理过财。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只有教师贴近社会,学生才能贴近社会,才能更快地进入角色。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制度,采取各种形式,分期分批地让中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工作一段时间,或到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咨询公司,参加一些审计和咨询项目。
另外,还应聘请一部分实务部门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定期请他们到学校来给学生讲一些专题,让学生知道社会上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校园的外面都在发生哪些变化,使学生尽快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三、学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
一个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框架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单靠学校是完不成的。大学不可能将会计专业的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会计师,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师。一名高级会计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据统计,一个人所需知识的5%―10%来自于学校,另外90%―95%是通过工作和继续教育获得的。现代科技和信息的日益增长与会计人员接受信息的时间限度之间存在矛盾;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与会计人员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之间同样存在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能力。一名学生是否具有这种再学习能力是判断其将来是否成才的重要标志。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应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的快速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的需要。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要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过分依靠课堂教学,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笔”等自然媒体上,效果很差。教育部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近70%的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满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一)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
现代科学试验证明,在一段时间内,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多少是不等的,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共达94%之多。法国有关视听教育调查的结果表明:同一材料,三天后的记忆率是:纯听,记住15%;纯看,记住35%;视听结合,记住75%;另一试验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的,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1.7%;而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多媒体教学更注重多感官的刺激,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强得多,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教学效能的提高。例如,基础会计教学中,要涉及各种各样的实物。拿记账凭证来讲,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确认、计量,也就是做会计分录,但一到实习环节进行填制记账凭证时,往往连最基本的格式可能都不知道,这是课堂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表现。有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就可以将记账凭证的扫描图像及在会计信息系统下如何填制凭证演示出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它的交互性和立即反馈性,这种人机交互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是教师所不能取代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认知效能。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参与活动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但是,我们决不能误导多媒体教学,不能将多媒体教学理解为使用PPT进行教学,应该是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包括教师的讲授、教科书、PPT、“黑板+粉笔”、录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等,甚至教师的手式和动作也是一种媒体,对学生的记忆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比如,在黑板上讲解会计分录或推导公式要比通过PPT讲授效果更好。各种教学手段都有各自的优点,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
(二)增加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最好的方式,能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当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对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组织编写一批优秀的会计、财务、审计等方面的案例,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其他教学环节的课时
传统的高等会计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基本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主考,学生应试”。现在普遍存在一种误区,好象只有通过教师讲,学生才能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通过课堂讲授。许多教师都抱怨课时不够,而忽视了其他教学环节的作用。其实,有些内容并不都需要教师讲,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讲重点、讲难点,组织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讨论,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做作业来掌握。让学生主动去学比被动学效果更好。主动学时,人的大脑往往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记忆比较深刻。“填鸭式”教学教师虽然讲的多,但学生能记住多少呢?因此,应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其他教学环节的课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留作业,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有好处的。
(四)加强实践教学
高级会计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许多是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是课堂教学无法解决的。实践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社会,接触一些实际工作。参加专业实习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缩短适应期;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更有用。扩招后专业实习遇到了重重困难,因此,专业实习越来越少,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形成了极大的反差。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有十二项)中选项最高的是“缺乏专业实习”,有62.4%的学生选择了该项,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建立一些固定的实习基地。年初是会计师事务所最忙的季节,可以帮会计师事务所做一些辅的工作;也可以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解决一部分;除此之外,在校内建立综合模拟实验室也是一种补充。现在许多学校都建立了ERP综合实验室,效果比较好。但还需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扩大实验室的面积和接纳实习的能力。
五、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高等会计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要手段,基本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期末,轻平时”;“重记忆、轻理解”。这种方法是一种“学校主导型”的评价体系,主要特点是从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出发,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为主要评价依据。这样的评价结果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无法公正地衡量学生的全面素质,造成了“高分低能”现象。
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国土资源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60-02
“业以才兴、国以才治”。在科学技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地区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土地和资源的工作支持各行各业,影响深远,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实现富国强国的基本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011年9月3日,同志参观国土资源部时明确表示:“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所以要加强人才教育,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及科技领军人物”。本文基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国土资源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创新人才在国内和国外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出发,在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我国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总体情况分析
经过相关统计研究,截至2011年初,我国国土资源部人才总数为343 362 人,这部分人当中有技术人员共92 960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约为 450人,这部分人主要为院士、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专家、新时代人才百千万工程入选者、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等,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7‰。
从该人才结构上看,能对国土资源事业起到积极作用的高端人才比例不高,甚至可说严重缺乏,能够给出科研成果的更是少之又少。为此,笔者进行了国土资源部的人才进行相关调查,发现我部人才结构中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及优秀领军人物比例过低。
2 国土资源中高端人才较少的原因分析
根据对全国范围内我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取证,得出了造成我国国土资源部门高端人才比例较低的原因主要由如下四点:
(1)现行地勘单位管理体制偏向注重调查,而忽略进行科学研究,导致科学创新能力出现整体下滑。目前,地勘单位的属地化改革造成其下属专业研究机构将工作重心偏向地质调查,这严重削弱了原有的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点,专业的研究力量减弱;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研究生产项目逐渐增多,科学研究项目变少,导致从事专业技术人员忙着完成项目工作,无心进行科学研究。同时,地质调查项目经常“换地”的进行项目调查,导致科研人员很难获得一个较稳定的工作环境,这造成了研究人员无法专心进行较深入的科研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展。
(2)在高端人才培育上投入的资金远远不够。在我国土资源部内的大多数单位都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人才培育,从而造成人才参加不了一些接触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活动,从而无法进行科学创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酬劳、住房及子女就学(业)方面,无法有效地满足,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在设立先进的实验室方面,实验所需的项目资金投入也远远不够,而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验室条件是尤其重要的,一旦在实验设施上投入的资金不够,那么科研人员便无法进行相关实验,更别提先进的发明创造。此外,国土资源部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科研人员的工资不高、地质人员补贴不够等等。
(3)科学技术人员的成长需要改善生长环境。在成长环境对研究科技人才影响的问卷调查中,35%的人说他们不满意目前的工作环境水平,有47 %的科技人员认为自身在目前的工作环境下所能发挥出的水平只有他们能力的一半,34%的人认为目前不好的工作环境对他们工作影响糟糕。同时,在科技人员队伍中还存在名利相争、互相诋毁等现象,这造成了整个国土资源部人才队伍中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文化氛围不强。
(4)科技人才开发体系有缺陷。当前的行政问题突出,审查工程科学研究人员时,评审及日常事务监察时间占用太多,造成科研人员缺乏专心进行科学研究的政策环境;同时,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存在很多缺陷,没有形成一个公正、良性的评价氛围,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对老一辈的科研人员给予的评价及荣誉不断增多,对现有的年轻一辈的科学人员缺乏公正的评价,时常造成他们的科研成果不受重视,“马太效应”式人才评价非常明显。
3 建立人才团队,促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快速发展
建设一支有创新、有能力、有次序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是我国国土资源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国土资源部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固有特点为基础,当前应以逐步推进高端后备人才、创新科技人才及骨干领军人才协调发展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有层次的人才团队,并对其进行分类分级培养。
3.1 着重打造一批后备人才院士
后备人才是国土资源发展的强力后盾,是创新事业的中坚力量,只有具有尖端科技后备人才,国土资源事业才能腾飞。当前主要工作是要在我部系统内挑选 10~30 名尖端人才(一级研究员、一级工程师),授予其“领军科技人才”的称号,作为院士储备人员的第一团队;同时挑选 40~50名具有国内最高水平的优秀科技创新性人才,授予“优秀科技人才”的称号,作为第二团队人才储备。国土资源部应当积极创建各种满足人才发展的条件,支持院士后备人才参与“973”、“863”重点科技项目、“自然科学国家基金”等,根据院士选取标准,建立一支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进行科研问题研究。
3.2 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根据以往众多诺贝尔奖获得的经验,他们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往往在20~40岁的年龄范围,地学优秀人才科技成果的出现一般都在30~45岁之间。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去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提供青年科技人才的研究资源,大力培养年轻科学研究人员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能力。当前应在重点科技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鼓励科研单位建立“青年专门人才研究岗位”,选择和聘请科技优秀青年人才;设立“青年人才科技奖”,表彰和奖励那些热心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研究单位领导。
3.3 重视高水平支撑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上世纪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这不仅依靠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核心人才,也得益于我国科研信息系统的高端效率、技术支持体系及后勤服务体系。因此,在土地资源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必须有高水平的技术支持人员包含在内。因此,必须重视仪器测试分析人员、实验室人员和科学研究支持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杂志所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规划该支撑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相关技术支持人员的编制,包括首席技术专家,邀请专家的岗位设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形成支撑团队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
4 培养科学人才管理观念,加强体制创新
美国之所以能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顶尖科学家,主要原因为美国高度重视人才价值及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上及精神上的超大空间,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诸多条件。而美国国内的许多企业实行的是自由管理制度,这提供了人才发展的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使得人才能够在一个充满积极性的氛围环境下自由发展。在这种氛围下,人才能够尽其所能发挥自身专长,为科学进步注入新鲜活力。因此,在管理人才方面,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方法,优化创新传统理念,改进培训手段,并对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为人才的发展创造环境上的条件,从而形成一种重人才、为人才服务的积极氛围。
4.1 人才价值管理理念应当“以用为本”
如何有效的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不仅一门科学,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首先,我们应当建立起对人才合理使用的科学管理理念,合理调配岗位,尽职分岗,同时建立起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比如:价值评估机制、培训机制、岗薪匹配机制等等,从而确保创新人才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同时应当要做到结构性划分工作范围匹配人才,促进人才的流动具有合理性和有序性。
4.2 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相互交流
人才流动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我国传统思想中,专业性人才大多局限于自身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很难突破局限,人才边际收入十分不明显。这种问题也很大的存在于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部门中。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院士选举落选的根本原因在于申报人基本都局限在传统的研究模式和地质理论,而不注意引进相关新型学科及一些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国际视野的缺乏。因此,对人才的培训必须坚持“不为所有,但能使用”的原则,促进人才交流。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打破单位及专业的限制,同时采用柔性接受手段引进其他专业相关科研人员,建立一支“大眼界”自主科技创新团队。
4.3 实施“人本管理”的科技管理制度
一些外国国家之所以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科技人才开发中重视相关人员的职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互相促进模式。近些年,由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加大了研发经费投入,在人才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占有八成比例,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比例较低,甚至不足三成。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多学习西方国家,将人才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时刻保持“人才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的观念。对此,笔者做出以下建议:(1)应当要在科研项目上加大投资,同时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人才培养;(2)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评价制度的改革,推行严格的同行评价制度,尽量避免以论文、获奖和产值进行人才层次分类,同时应当淡化行政评价;(3)改善目前的科学研究体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权利进行科学项目研究,同时改善科学研究设施,为科研人员能够潜心地搞科研营造良好环境。
4.4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组织领导和服务支撑
以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门人才建设情况来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1)充分发挥领导组织结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设立与组织人才培养相关的领导小组,在国土资源人才工作小组带领下具体开展国土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的组织工作。(2)建立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联系院士及后备人才制度,应当做到党委听取专项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和在党委成员内部建立起专家联系制度。(3)应当组织建立起国土资源高层次人才能力培养的相关部门,设立高端人才的发掘、培养及激励制度,重点进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
[2] 吴江.第一资源[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3] 董志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政策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4] 赵丽珍,李普者,杨文顺.当代中国人才战略管理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