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1

开学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工作专题会议。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师德师风推进活动领导小组。每周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师德工作的相关文件,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好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阜阳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相关法律等。通过学习,使我校教师养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自觉行为。

二、抓住重点,自查自纠

针对本次师德师风推进建设的重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自查自纠。

1、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要求班子成员对自己公正廉洁,勤政务实,公开办事制度,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秩序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省。

2、召开教师会。要求我校教师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3、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投诉方式,接受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学校对收到投诉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

4、开展师德师风家长问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处理、整改。

5、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年度考核、晋职晋升、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每期都要对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组织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以家长的满意率作为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

三、自查自纠情况

1.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我校不存在乱收费、乱订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在社会上均有良好的职业形象。

2.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主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2)工作主动意识不强,爱岗敬业不够突出。

(3)个别教师节约意识不强,有浪费现象。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2

一、急功近利———师德建设的缺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1300所,增长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约7万人增长到680万人,增长了约97倍。民办高校是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但在办学形式、经费筹集、社会联系、评估体系等方面与公立院校有很大不同,甚至一些投资者认为投资教育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率才兴办学校,单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办学投资重视资金的投入与回报无可厚非,但是从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的长久发展来看,急功近利的办学方针是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最大纰漏。在社会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现象很是普遍,教育界也不能幸免,前有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绩效考核和师德挂钩”的规定,后有2014年海口市“师德考核不合格,撤销教师资格”的硬性要求。一分为二地看,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界求发展求成效的急切之心,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对品德建设的缺失。我们不难理解民办高校管理部门的压力,但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很难持久,最终要么走入“运动式治理”的怪圈,要么沦为摆设被底下教师的形式主义架空。师德本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师德败坏,不但不应该拿到绩效工资,而且还应该从教师的队伍中清理出去。我国民办学校有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应该立足于现状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需要滚动式发展。为了更大的利益,开展生源战、规模战,资本战、广告战来吸引生源,不如从师德建设入手,抓好教学,这也是民办高校屹立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浪潮的根本支柱。

二、以人为本———重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的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尊重教育中的“人”,注重理解和沟通,以高素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中心,把师德建设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教师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德行教育的升华。在教育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建设与提高多是以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就业率的增长为衡量标准,无论是数据也好,外部环境也罢,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保障的是人全面发展。人是建设与提高的根本目的,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人的重视与尊重,为了建设而建设,为了提高而提高,这些举措导致了如今师德建设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品德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决定了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很多元化的举措,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来说,“以人为本”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师师德建设成果的最大获益者,也是师德评判的最直观的观察者,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抓住教育的核心步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对接。第二,以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以教师为本是指在抓绩效、抓就业、抓教学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同时,多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行业内的标杆人物带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真正实现“尊师重道”。第三,以人文为本。人文是教育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理念。创造一个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环境,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使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总体来看,高校的师德建设正在朝着更加完善和优良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社会转型整体趋势的体现。针对民办高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以人为本”只是举措之一,虽并不全面,但从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师德建设还是民办高校立足于教育之林来讲,都是十分有建设意义的。只有认清社会转型阶段的现状,针对这个时期师德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和艰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才是德育先行的根本。

作者:杜洋 李益忆 单位: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3

一、当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职业幸福感不强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在虽然数量上增长较快,但教师在职业道德领域的提升方面还略显薄弱。部分教师并未真正理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对教师职业的“传道、授业、解惑”缺乏认同感,仅仅把从事教育教学、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般的职业,简单的归类为一种谋生的方式。因此,教师对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幸福感,缺乏奉献精神,更多的关注物质利益和自我满足,服务意识淡漠,由此也致使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学生、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疲于学术科研,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意识不足

民办高校受自身办学特点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应有学术科研意识,疲于钻研业务,缺乏对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认同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时效性较差,学生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相当一批教师属于外聘模式,不少教师安于现状,机械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对当下学生的特色认识不足,坚持旧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突况往往表现的手忙脚乱。

(三)纪律意识淡漠,自我约束力不够

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忽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纪律意识淡漠。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言行举止出现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的情况,冲击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还有部分教师课堂纪律意识较差,迟到早退,授课过程中流露出反政府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更有甚者,物质利益大于一切,私下进行违背师德的各种交易。

(四)教书育人的热忱不够,责任感淡化

民办高校的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受民办高校的性质、社会认可度的影响,对学校本身的忠诚度不够,把当前的工作作为跳板或过渡,过多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发展,只顾“小家”,忽视“大家”。另外,对学生的教书育人过程缺乏热忱,部分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仅仅履行“教书”职责,片面的完成教学任务,忽视“育人”环节,与学生日常交流甚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漠不关心,这样,教书与育人环节未能很好的结合,不仅难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配合,同时也无法准确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动向和突发问题,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二、影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不断发展,当下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使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人们普遍关注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这类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自身办学时间较短,文化底蕴不足,更加容易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不断壮大,但由于自身体制与公办院校的差异,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不高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不高。“体制上的原因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师相较于公办高校的教师缺乏被认同感,”[1]价值观念受到更大的挑战,对自身职业更容易趋于利益化,从而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思想和行为的失衡,最终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的建设。其次,民办高校自身的局限性。民办高校不受国家财政支持,独立办学,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较之公办高校教师低,压力较大,稳定性较差,普遍缺乏归属感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德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和鼓舞,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同时,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大,经验不足,自律性欠缺,在言行上往往存在一定偏失;固定教师比例小,外聘教师比例大,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长久的敬业精神不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队伍层次结构和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状况。第三,民办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道德评价保障机制不健全。民办高校由于发展速度较快,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生源的录入、办学成本、教师队伍数量的增长等方面,而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才轻德,没有建立合理的道德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在师德考核中缺乏量化指标,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中往往只重科研和学历等可见因素,造成教师重学历、重科研而轻师德。”[2]另外,民办高校受国家政策和办学特点的限制,对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也不完善,师德建设成本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水平。

(二)内部因素的制约

首先,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个人道德素养有待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大,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岗位意识模糊,自身角色把握不到位。“一部分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教书不育人,只顾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课堂内外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3]这部分教师往往忽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存在偏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民办高校的学生对师德建设的影响。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相对公办高校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懒散,人生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民办高校学生家境优越、家庭社会地位高,这样学生自身素养不高却明显优越感十足的状况对于从事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产生了极大的考验,如何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师德熏陶,这也对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探讨

(一)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和保障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4]首先,国家要从制度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全方位宣传,营造健康公正的教育环境,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与此同时,更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从教师的社会地位、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这样使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对民办高校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把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作为终身职业,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主动,充满热情和动力,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功利化思想的普遍存在,社会要从各个领域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民办高校内部要加强党建工作,改进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师德舆论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加大师德理论、师德规范等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学习、培训和监督考核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学校层面的构建

民办高校不仅要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所发展,同时也要加大教师队伍质量的培养和建设,这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民办高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提升业务技能,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促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制度,通过一系列体系化的措施对师德建设予以引导和构建。首先,民办高校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最初的教师招聘环节就要把师德作为一项考核指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优良的品质,热爱教师职业,了解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环节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对已录用的教师队伍进行专门的岗前师德教育培训,使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有系统性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教师师德培训和经验交流,根据时展和学校、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自我提升;民办高校之间、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之间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交流,汲取不同院校的经验教训,及时更新观念,明确师德要求,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其次,民办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促进教师师德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民办高校要根据相关规定和学校自身和教师队伍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考核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学校考评、教师互评、学生考评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掌握及创新、爱岗敬业状况、纪律意识等各方面量化考核,同时,把教师师德考评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约束教师师德水平。第三,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制定监督制度和处理措施。“监督机制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起着督促和制约作用,因此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要有良好的成效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5]民办高校根据各校特色,吸取其他院校优秀经验,制定相关的监督措施,并予以落实。例如,监督机构建立教师档案,要不定时对教师师德情况抽查,通过与教师本人的交谈、学生的了解教师师德情况,对违反师德的教师作出评议并警示等。第四,完善师德评价的激励机制。民办高校要制订出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的师德考评方法和激励措施,在完成正常的考评、监督环节后,对各教师予相应的奖惩,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评选先进模范典型的方法,对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授予相关的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树立典型模范的引导,鼓舞他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激励氛围。

(三)教师的自我约束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4

新时期师德建设高校育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其实质都是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莫不把教育和人才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等院校作为科教兴国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能否担当育人重任其根本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

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体,其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及其大学生的素质。高校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的先锋,其师德水平直接关乎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高校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些教师道德水平有所下滑,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损害,制约和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师德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师的言行及其教育教学投入的程度取决于师德,因此,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支高水平、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一、新时期师德的科学内涵

师德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我国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无不倡导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外,更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师德观。传统意义上的师德内涵包含着教书育人,即指教师的主要工作分为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从教书方面讲,就是教师传授知识;从育人方面讲,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成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古代师德的精髓应予以继承和发扬。不同的时代对师德要求不尽相同。而在各领域职业道德中,师德作为教育领域的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师德也必然富有新的内涵。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信息时代职场观念的影响,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无不对师德提出新的挑战。时代在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教书育人,育人是根本,是教育的核心,教书只是一种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一种手段。育人不仅仅靠教师的博学多才,靠课堂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这是因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工作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在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品德。

中外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道德人格力量,教师的人格与魅力大小高度相关。人格魅力源于何处?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良心,教师要有一颗育人的良心才能安心在岗位上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其次,人格魅力来自于渊博的学识和对事业的忠诚,教师不仅需要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更要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自善良和慈爱,来自于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因此,时代的发展赋予师德以新的内涵,即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格力量和渊博学识双重魅力的人。

二、加强新时期师德的建设

青年学生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在步入大学校园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关键的定型阶段,由于他们的自主分析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加之,青春的好奇和对新环境的新鲜感,使之很容易去接受新鲜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此时若没有正确的教育导向,极易被社会中各种非正向思想影响,从而导致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意识弱化,对传统教育产生质疑和反感。青年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正向引导,负面影响很容易侵蚀他们的个性,造成心理上的危机,久而久之,这种危机就会以心理疾病、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另类等形式表现出来,如通宵上网、行为不检点、攀比消费甚至盗窃等都是这一问题的体现。如果学校教育不能占据学生的主要思想阵地,那么就必然会由外来形形的思想来占领。学校学生的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可以说是学生最鲜活的范本和最直接的“镜子”,教师的言行将或多或少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因而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塑造和被塑造的关系。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学生易学到真知;教师的品行、师德高,身体力行对学生的影响胜过说教,恰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师德建设之所以及其重要,是因为师德建设不仅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而且师德建设也是“以德治国”“以德治校”的基础,更是转变社会风气的需要。教师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具有辐射效应,它不仅影响一所学校的风气,而且影响到社会的风气。高校教师的道德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道德水平的学生来影响社会的道德风气,这也是教师道德的重要作用所在。教师通过自己的道德教育和影响,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一定道德水准的个体,这些个体的道德水平如何,必然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气。此外,对于高校来说,要在学校形成一股良好的道德风气,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依靠教师。教师以身作则、以德育人,是培养品德优良学生的前提和基础,而师生双方道德共建,又是以德治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道德建设实现“以德治校”的源头性工程,是实现“以德治校”的关键环节,同时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

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无论有什么样的变化,其变化的只是做人的具体要求,而学会做人是不变的。学校建成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师德建设是关键。教育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水平,道德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师德的水平;没有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就不可能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的现状分析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的主流是勤勉敬业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好的,他们的学历层次高、知识视野广、思维活跃,多数人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教书育人,能够为人师表,为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呕心沥血。达到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涌现出了不少专业过硬、教学一流。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中文系孟二冬教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动要求支教,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在他49岁的短暂生命中,诠释了教师职业的深刻内涵。在当下这个充斥着各种诱惑的时代,这位普通的人民教师谱写出了感人至深的华美乐章。西南财经大学张树民老师为提升教学水平给学生上好课,勤奋钻研,废寝忘食,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最后累到在教学岗位上,去世时年仅36岁。还有许许多多战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他们甘为人梯,教书育人,全身心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一些教师“流露出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情感,交织着向往、困惑和迷惘的矛盾情绪”。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一些教师丧失自我,丧失职业道德,体现在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态度不端正、职业良心有所欠缺、职业理想不明确、职业纪律有所涣散、职业作风有所滑坡;教学工作投入不够,热衷课外“走穴”;为人师表意识弱化,不注重自身言行;育人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对学生缺乏爱心,缺少责任心;价值观念失衡,名利思想严重,随波逐流,有时甚至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将社会不良风气带入学校,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纵观新时期高校师德缺失的现象,其问题的产生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个人的内在因素。就环境而言,高校师德问题是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缺失与教师面对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讲,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迷失、不能抵御外界诱惑、自律意识弱化的结果。首先,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难免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市场经济带来了教师价值观念的冲突;其次,受高校制度建设滞后的影响,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平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再次,由于工作压力大、个人心理素质较弱使教师心理失衡;最后,传统师德教育提倡教师无私奉献,而教师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教师的经济压力较大、科研任务较重、晋迁困难等等。面对形形的诱惑和各种压力,高校教师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保持不为一斗米折腰的清高品质“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随波逐流、物质至上,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复杂问题。

四、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师德是一个历史性、发展性的概念,在社会转型的当下社会,师德也处于嬗变之中。”“师德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有新鲜的血液输入,否则,它将会失去生命力,也无法面对新时代的要求。”高校育人在新时期必须认真思考师德建设的问题。

教师是学生道德学习的重要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各种教育因素影响,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人格。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净化学校的道德环境,从而有利于发挥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深远的。教师的道德人格以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作用于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塑造学生的品德、个性、人格,影响其一生。在新的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最重要的方面在于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础工作。师德标准立足于规范行为、主流引导,高校应依据国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做出科学的总结概括,同时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把一般师德标准具体化,从而建立和完善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规章制度,制定更贴近学校实际、接近教师的道德水平、具体而细致,便于评定和考核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从传统的宏观层面,走向可操作的微观层面。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长期以来关于师德问题的导向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商业化倾向,教育产业化对师德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些高校为提升办学实力或者获取经济利益,单方面的追逐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忽略了师德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在高校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为推动师德建设,学校政策导向的重点在于通过深化教学管理、分配制度改革,把师德摆在首要地位,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形成有利于教书育人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在教师资格认定、注册和职称评聘中实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充分体现正确的政策导向。

第三,要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和有力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2013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师德红线”的问题,师德评价已经成为当前师德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教师总体及个别的道德现状应进行经常的、及时的评价,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发现这一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评价的结果与任职的基本条件挂钩,又强化了提高道德素质的导向作用。因此,师德建设对师德修养起着极为重要的指挥棒和调节器作用。建立积极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十分必要。目前高校在师德评价方面比较欠缺。开展师德评价,要避免流于形式。当前高校开展师德评价中应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师德评价标准,二是师德评价方式,三是师德评价结果的功用。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地规范和引导教师道德行为,促进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还应引入激励机制,为师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内在动力。要弘扬伟大师德,褒扬先进、崇尚进步、追求卓越,在成就教育事业中体现个人价值。同时,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要视具体情况给予惩戒和处罚。通过惩处、鞭笞后进,促进教师师德不断提升。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师德建设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创造条件解决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待遇。只要求教师“无私奉献”、而不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是不符合实际。只有充分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教师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的优越地位,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乐业和爱业的精神,使之认同和遵守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道德。因此,切实落实《教师法》,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让全社会“尊师重教”,真正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师德建设的首要方面。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教师唯有高尚的师德才能为学生所敬仰,才能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为学生正确导航,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肩负着这一重要的神圣使命。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过程中,师德建设是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黎开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2]刘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04).

[3]王颖.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09,(5).

[4]张桂春.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教育科学,2001,(1).

[5]郭连杰,谢亚勃,张国兵,班.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师德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浅谈新老教师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中国校外教育,2011,(02).

[6]钱逊.从“以德治国”看教育的地位和师德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7]陈宁主编.师德建设:多视角的分析与构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3.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5

高校师德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时候,应该遵守的职业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主要包括教师的价值观、道德意识、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等行为德性。自古以来对于教师的定义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要认识到的是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教授知识,授业解惑,更重要的还应该是传道育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一个人的品德,通过学习知识洗涤内心,达到空灵的道德境界。

而教师作为极为重要的一种社会身份,被誉为人类灵魂的设计者,也是左右青年一代思想道德培养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的道德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道德的未来走向,教书是教师的责任,而育人更是一种使命。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转型期,在转型期内一切都不好控制,潜伏的危机正在影响着传统师德,一些师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转型期内师德发展的困境所在,而后论述了高校师德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以此来引起社会的关注,更好地解决转型期高校师德发展问题。

一、转型期内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

有发展就有社会的转型期,一般说来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而转型期是存在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之间的较快阶段。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转型期指的是社会经济形态、意识结构、价值观念等都发生极大变化的一个时刻。这是一个相对敏感的时期,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

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显著特点,这样的转型,社会基本形态不会发生改变,而是在此基础上由政府等机构主导,对社会经济形态、文化结构或者政治模式进行深刻的改革。如此深刻而复杂的改革,必将引起社会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机制运转。社会转型也必将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个人主义不断滋生萌芽、仇富心理滋生,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同阶层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使得人们在心里会产生出“道德能不能给自己带来金钱、地位”等等问题,这样的社会道德沦丧,对于高校师德的提高建设来说,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转型期内出现的各种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转型期内明显出现独立性和多样性,开始对很多道德标准变得不那么确定。他们会认为市场经济主导的是个人主义,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是金钱和地位,为了实现目标而急功近利,道德观念弱化。这样就会导致部分教师不关心政治,不注重意识形态的培养,认为道德的建设和自己无关,不关心学生的道德体系培养。对于个人来说,没有远大的理想,安于现状,教学态度不端正,不够敬业,等等状况都影响着转型期内高校师德的建设。

如此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使得高校的师德建设面临极大的困难。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也严重影响了教师个人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师的本职无法严格遵守,只为追求个人利益,无科研无学术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二、转型期高校师德发展趋势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浪潮主义思想逐渐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正式确立之后,计划经济的一些思维开始转变。大公无私开始变得遥不可及,人们开始弱化圣贤的利他主义,而开始寻求个人主义的释放和升华。转型期的这些改变,也制约着高校师德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虽然外部的大社会环境是一个原因,但是更多的应该是高校自身的问题,比如制度建设不够创新、师德意识不够深刻、评价体系不够完整等。

通过充分分析当下的师德现状,力图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当前转型期内高校师德的发展趋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价值取向多元化

价值观是用来指导自身道德行为的标准规范,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中有万千事物,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就构成了基本的价值观,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层面的理念,当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人主体的根本需求和思想看法。而价值取向是由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的,是关于好坏、美丑、善恶、得失等因素的基本诉求。高校教师的特殊身份导致了多元的价值,这种多元价值又进一步决定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必须在心中树立起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他们需要弘扬时代精神,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样艰巨的任务使得他们必须时刻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当作指导自己做事的理论思想,随着时代潮流的前进,这种积极合理的思想也必将继续发挥作用。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传统价值观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传统价值观和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不一样,它比较强调集体利益,有些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义务和责任,而对教师本身的利益有些忽略了,有的时候教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集体利益。这种圣贤思想从古至今都影响很多人,而且其作用还去继续持续下去。伴随着传统价值观充斥在社会中的还有西方的思想浪潮,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是比较常见的思想形式,这些思想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度强调和突出的话,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个人有追求自身价值的需要,但是如果过度的话,很有可能滑向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适得其反。如此多的价值观取向,必然使得高校师德的发展趋向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征。

2.规范内容复杂化

这是由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决定的。一般说来高校的教师都具有比较高的学历,绝大部分都是硕士以上,相对于同等学历非教师行业的人来说,教师的薪水可能是很少的。就算是在学校里,不同阶层,不同等级的教师的薪水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做行政工作的和科研工作的人比较,行政干部的工资普遍太高。这就导致了绝大部分的普通教师心理不平衡,引起不满和幽怨,最后产生矛盾,加速分歧。

教师一般都比较崇尚于精神层次的满足,但是现实中的低经济收入带来的极大反差会使得他们的精神理念产生动摇,加上社会上官员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更加让其师德难以保持,很容易就会自我矛盾,弱化师德。教师有自己的权利,社会各界需要尊重教师的权利,教师有了权利就有了责任感,对其师德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制定高校师德规范的时候,要强调教师的道德和责任,也要强调教师的权利。二者应该不偏不倚,共同发展。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出现的“无道德化教育”,使得很多不进行师德培养,完全靠个人价值取舍选择的理念充斥社会,多年以来不断弱化师德规范。西方国家认为过多地规范师德发展是对人权的一种碰触,道德是私人的东西,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取舍和发展,学校要保持中立,不得干涉。这种趋势使得高校中很多学生或者老师都没有道德观念,产生很多问题。

3.高校师德他律化

师德的发展和培养需要一些制度来进行约束和规范,这就是他律化的过程。道德和制度本来就不是相悖的,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必要的制度保障可以使高校教师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者政策规范可以有效地引导师德建设,辅以一定的奖惩制度,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师德他律是自律的促进力量,对良好师德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

三、应对措施

社会化是影响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比较先进的思想,他们难以接受传统道德的圣贤思想,但是也不能接受当下社会中出现的道德滑坡和道德沦丧现象。他们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想着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这种情况下,师德建设工作不能急功近利,要认识到长期性。

一方面要看到师德危机和存在的问题,这是具有历史根源的,绝对不是一个政策或者措施就能改变的,要循序渐进。另一方面还应该认识到当下师德建设的迫切性、重要性,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师德发展水平。

基于以上,笔者认为构建新的高校师德规范体系的时候,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学校重视

首先学校领导要对师德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学校整体规划中。要成立专门的师德建设小组,各部门积极参加,制定具体的规范政策和应对措施,及时召开研讨会,总结工作。还要有专门的人员从事师德建设的指导工作,每一个学院都需要配备一名领导,从基层做起,狠抓实干,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援。根据转型期的特殊时代特征,吸收心理学、哲学等优秀理论思想,研究转型期内的师德发展规律,指导实践,搞好师德建设。

2.加强师德教育

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开展主题活动和讲座,强化教师的自律意识,通过宣传、培训增强教师的道德水平,表彰先进个人,利用网络报纸等载体来弘扬优秀教师的事迹,制造互相学习的氛围,引导他人共同进步。

3.完善制度体系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转型期 师德师风建设 合理策略

一、引言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由于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影响非常大,高校的师德建设已成为高校进步与发展的关键课题。因此,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搞好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不违背教师这一职业使命的神圣。”同样道理,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高职教育转型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转型期,即从过去单纯的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化,各高职院校将注重把握学校适度规模,提高竞争力,强化高职教育理念与特色,由传统的学院模式向就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式转变,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种转型,表现在教学模式上,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落实,要求教师必须从任务引领和项目导向出发改革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将实习实训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中。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未来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接触机会与相处时间都将大大增加,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高职教育的这种转型,从师资角度上说,就是要求有更多“德才兼备”的新型教师出现在高职教育战线上。师资队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中最关键和最主要的支撑部分,是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的主体,是强校之本。高职院校要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合格人才,就要建设一支既是“学者”又是“工程师”的教师队伍,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在教师素质之中,师德最重要。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本质需要,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好坏将影响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

同时,随着高职教育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推进科学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要求广大高职院校教职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只有一支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师德师风建设将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

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重大,加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非凡,它将直接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成就,决定我国高职教育的转型成败。

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不良现状

总体而言,在新形势下,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教师都能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目标规划,建立和完善自身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尚有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关系,师德风尚方面表现不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事业心不强,政治方向迷失。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能够忠于职守、教书育人、钻研业务、扎实工作。但确有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高职教育工作行列的青年教师政治方向迷失,事业心不强,他们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甚至在课堂上散布一些错误言论,误导学生,严重违反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为人师表较差,示范作用降低。

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但部分教师因缺乏完善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有的教师对学生批评指责较多,尊重爱护不足,不能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甚至是言行不一,言行背离教师尊严,对学生的顺利成长产生极坏的影响。

(三)敬业意识淡薄,过于注重自身利益。

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看重个人利益,敬业精神不够。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敷衍了事,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严重,把教师工作仅仅当做一种较为稳定的谋生手段。不少教师淡化了对学校发展前程的关注,过于注重体现个性和自我价值,仅从切身利益上寻求自己的职业定位。

(四)因循守旧,改革意识比较淡薄。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教改之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教改方面不求甚解,因循守旧,改革意识比较淡薄,不思进取,草草应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缺乏兴趣,教学质量较差,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一部分教师身上,但严重影响和损害到高职院校教师的形象,同时也不利于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出现的上述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我认为,当前高职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学术腐败、团队精神缺乏、责任不到位和行业作风不健康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受价值取向多元化、学校管理的盲区、教师的压力过大和教师职业倦怠等因素的影响。

(一)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部分教师主持或参与的教学建设项目(精品课程、重点专业、教学成果)数量急剧增加,教师本人名利双收。另外,部分教师则双手空空,甚至连课时都严重不足,对前途忧心忡忡而心理失衡。这种事业上的巨大反差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将负性情绪带到课堂上,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对象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学校对教师更注重科研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而疏于人本关怀,导致教师职业压力不断增大,疲于奔命,很容易诱发心理失衡,而这也正是教师出现行为偏差、职业倦怠和师德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师德师风考核、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对教师在职前、职中、职后三个阶段的考评缺乏系统性内容、目标及评估体系,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他们的价值。而且在招聘青年教师时,只注重学历达标,专业素质的考核,而忽视道德层面的素质考查,存在的重才轻德倾向。

(四)师资来源复杂化导致师德师风建设难度增加。随着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来自企业、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越来越多地被吸纳入高职,成为高职战线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然而,这批教师由于非师范类院校毕业,没有受过专门的师德师风培训,长期在企业或社会中的工作经历,难免会将一些与学校教育不相吻合的道德风貌行为带入课堂,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五、高职院校转型期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研究

针对上述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准确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我建议,为了保证高职教育转型期的师德师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各高职院校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立“齐抓共管”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机制。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师德建设管理体制,优化师德建设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

学校应以人事部门牵头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将师德建设方案的制订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去,定期总结反馈,积极进行奖惩,从而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师德建设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整个学校方方面面都要重视和从事师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互相配合”的良好格局。学校领导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位,自身表率到位,避免“师德教育软,业务教育硬”的消极局面出现。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帮教措施。

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未受过专业师范教育的具体情况,在教师进校之日起,就确定一名优秀教师与之结帮对,实现“一对一”帮扶,使这些教师不仅在专业素质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如何传道授业;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师德素质,以重点(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运用教学团队梯队建设的特点,引导教师在共同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的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在完善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应鼓励教师到对口专业的基层单位实习、实训、培训,到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感受实际工作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三)形成“教书育人”政策导向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监督评估体系。

教师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除了加强教育培训外,还必须依赖于完善的师德建设评估监督体系,从而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师德考评是高职院校评价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系统内对照指标体系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性和定量考察测评,建立“教书育人”政策导向机制。同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应加强监督检查,将教师学习和执行时的行为准则情况、教书育人工作绩效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中,充分重视“育人”效果。对师德师风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进行劝诫,对有严重失德行为者一律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促使教师自觉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评价和反思,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在人才引进方面,高职院校应学校发展规划的需要招聘教师,促使教师按能力和意愿竞争上岗,盘活人才资源,并建立真正体现师德优良为基础的“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师资管理机制。

(四)关注教师切身利益,关心教师生活,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热心关心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切实维护其切身利益,防止空洞说教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阻碍其维护师德师风的自觉行为。

过去有些人认为,在讨论师德这样关乎道德问题时,应该“言不及利”,实际上,任何道德原则都是现实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反应和体现。师德教育必须具备现实基础,只有当师德原则真正能够体现、代表所有教师的合法正当利益时,遵守师德原则才会真正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师德师风建设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努力健全相应的教师利益保障机制。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重大,它将直接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成就,决定我国高职教育的转型成效。有鉴于此,各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采取合理策略,保证高职教育转型期的师德师风建设顺利进行,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笠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秦小红.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祖智波.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4]张高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失范环境因素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8,(9).

[5]陈学凤.高职师德缺乏的现象及其原因探析[J].云南电大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