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文1

一、成立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ow9=m; 来 源 于 贵 州学 习网 报告总结工作总结 kt250.com `ow9=m;

年初,街道成立了专门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城建科,城建科全体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并制定了年初工作计划和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

二、城镇化建设工作

(一)小城镇建设工作

(1)完成城镇新、改、扩建房屋面积582865m2。

(2)完成城镇竣工房屋面积379035m2,扩大建成区面积1.5km2。

(3)新建城镇砼道路面积1900m2。

(4)建城镇排水管道长度800m。

(二)农房建设及管理工作

(1)今年我科室共审批新、改、扩建农房258户,占用耕地7021 m2、非耕地6406.9 m2、原宅基地8907.3 m2,建筑面积42048.5m2。

(2)对街道XX年“7.17”洪灾中恢复重建的部分房屋进行了验收,并积极地为灾民办理房屋审批手续及确权。

(三)康居工程

启动并建设康居村2个,分别是xx村和xx村,其中,建设市级示范村1个,即xx村。完善了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场地、绿化、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居点人行步道8公里。

(四)规划编制、小城镇风貌设计建设工作

规划编制、小城镇风貌设计建设工作严格按县规划局的要求执行。

(五)城镇化水平工作

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820人。完成年初计划的114%。

2、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1600人。完成年初计划的105%。

(五)其他工作

1、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完成3个市政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2、城镇规划管理、控制和保护严格按规划执行,城镇综合形象良好,主干道街景城镇建筑造型及空间景观美观大方。

3、严格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

4、我街道的建设项目全部按规定程序报批,新建工程项目的生活污水全部进行了净化综合治理,建设工程项目全部进行了竣工验收备案和资料归档。各种统计报表和资料及时准确的按规定上报。

三、规划管理工作

(一)总规及详规

xx街道严格按照县规划局编制的规划及要求执行。

(二)规划管理

1、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符合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

2、在规划区内,各项新、改、扩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全部向规划局提出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报请规划局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批。

3、我街道严禁未经规划局批准,在规划区内搭建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若确须搭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必须报请规划局审批,并严禁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的搭建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4、今年9月19日至10月20日,由xx街道牵头,汇同县规划局、地房局组成联合工作组,对xx街道规划区内租用土地、违章建设进行了全面清理。此次清理,共涉及全街道16个村,清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养殖业、农家乐等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共计719户,其中养殖业455户、企业233户、其他占地31户,占地面积5937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目前已对清理出的719户建章租地进行了张榜公示,并向县府提出了处理意见。

5、及时准确的上报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方面的报表和资料,并积极做好县建委和规划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文2

【关键词】强夯;地基;工程应用

一、强夯法的发展概述

强夯法基本思想源于古老的夯击方法,用夯击法加固地基土或土工构筑物是我国在公元6世纪就己经采用的施工方法。在人类生活的西安半坡遗址上,即发现原始公社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建筑的柱基垫土经过夯实。进入文明社会几千年以来,中国就一直用夯实法,用夯、俄加固地基,并用其修建土工构筑物,如堤、坝、台、墙,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即为东西宽1300m、南北长500m、面积60万m2的大夯土台基,最初的万里长城及以后的长城心墙也多用土夯实筑成。

二、强夯技术的特点

①适用各类土层:可以用于加固各类砂性土、粉土、一般粘性土、黄土、人工填土,结合其它技术措施也可用于加固软土地基。

②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设备基础、油罐、公路、铁道、桥梁、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工程的地基加固。

③加固效果显著: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可以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消除湿陷性、膨胀性,防止振动液化。

④有效加固深度:结合国内外的工程情况,强夯法加固深度一般均可以达6-8m。

⑤施工机具简单:强夯机具主要为履带式起重机。

⑥节省材料:一般的强夯处理是将原状土施加夯击能量,无需添加其它建筑材料,从而节约了建筑材料的购置、运输、打入地下的施工费用,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⑦节省工程造价:由于强夯工艺无需建筑材料,节省了建筑材料的购置、运输、制作、打入费用,因此工艺造价低廉。

⑧施工快捷:只要工艺合适,强夯工艺无需建筑材料的制作,其施工周期最短。

三、强夯法的工程应用

由于强夯法是一种主动加固方法,该法自诞生以来,以其经济易行、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便捷、节能环保、质量容易控制、适用范围广、施工周期短等突出优点,在全球各类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3.1.强夯法加固砂土液化地基

在我国华北地区,砂土液化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的重要问题,一般砂土液化厚度在地表以下7-9m,若采用强夯工艺,其消除液化的程度与挤密碎石桩作用效果相当甚至更好,基底处地基承载力也相对较高,基本上可以满足一般设计要求;同时,强夯法加固液化地基使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

3.2.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

强夯法在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减少地基变形量、提高地基强度等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因而得到迅速发展与推广,特别是在我国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利用强夯法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已成为主要手段。

3.3.强夯法加固抛石填海地基

强夯法加固抛石填海地基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80年代我国在强夯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之一就是强夯法加固抛石填海地基。

3.4.强夯法加固砾质粘性土回填地基

对于砾质粘性土回填地基,场地多采用分层碾压的方法,但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工期很长,施工困难,费用也较高。采用强夯法取代分层碾压或其它工艺方法时,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显而易见,而且也比较合理。

3.5.强夯法加固山区非均匀回填地基

为了加固深厚地基,特别是山区非均匀块石回填地基以及抛石填海地基,就需要采用高能级强夯技术。我国于1992年底在三门峡火力发电站采用了8000kN,m强夯技术,用于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处理面积达193万m2,处理深度达11.5m。随后该能级强夯技术在我国普遍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6.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

强夯法在早期应用于饱和软土地基时,采用直接强夯的方法,由于其渗透性差而导致孔隙水压力难以消散,土体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往往会出现橡皮土,强度恢复与提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处理效果如何,从具体的工程实践来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有。

四、强夯法的研究现状

由于强夯法的机理较为复杂,其应用迄今也只不过是近30年的事,因此,有关强夯法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至今尚未形成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一般针对某一个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研究则较少。强夯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机理上,主要利用某种理论对强夯加固机理的某些方面进行研究,如夯锤与地面的接触应力、夯击能沿土层深度的分配、强夯加固深度、强夯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等。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如Menard、Scott、Skipp、Gambin、钱征、张永均、王钟琦、郑颖人等在强夯加固机理的理论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更多的则是通过依托个别实际工程的强夯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些针对性强、推广有限的结论,这极大的限制了强夯理论的发展及强夯法的推广应用。

目前对强夯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强夯过程中夯击能的传递机制;

(2)强夯过程中土性改善机制;

(3)强夯设计参数的确定,特别是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

(4)土性对强夯的适应性,一般认为采用强夯加固粗粒土没有问题;

(5)强夯的力学模型;

(6)在夯击能作用下的孔隙水变化机制;

(7)强夯时振动影响范围的研究。

五、强夯法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强夯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已经在工民建、仓库、机场跑道、铁路和公路路基、港口等工程领域得到应用。同时,强夯法的关键技术要集中在高能级强夯技术研究和饱和软土复合地基的强夯技术研究。

5.1.高能级强夯技术

为了节约耕地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国内外已出现加大开山填沟和填海造陆工程的趋势。因此随着强夯理论和工艺的成熟,强夯发展的趋势是能级不断增加,与之相配套的高性能专用强夯机的出现也是必然。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大,可加固处理下伏深厚淤泥的山皮石回填地基、山区块石杂填地基、废弃采石场(含大孤石)、垃圾填埋场等其他方法很难甚至无法处理的地基,对于提高地基强度和均匀性,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改善其抵抗振(震)动液化的能力等具有明显的效果。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文3

从诞生之日起,晋城就以资源型经济为基础,靠小冶炼、小矿山、小煤矿、小机械、小化肥“五小工业”起步,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煤挖完了怎么办,“五小企业”关闭之后怎么办,资源开发带来环境污染怎么办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萦绕在决策者们的脑海里,摆上了决策者们的议事日程。

进入新世纪后,晋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立了争先发展的战略思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步伐的决定、意见、方案,在经济结构调整、宽裕型小康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与建设等方面均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3年前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71亿元,同比增长11.5%;财政总收入完成16.64亿元,同比增长41.14%。

进入新世纪的晋城正以全新的姿态、坚实的步履,向经济强市、园林城市、一流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昂首挺进。

产业争奇斗艳

经济结构调整,最大的难点是选择什么环节、以什么办法来推进,也就是切入点在哪里。

晋城市从支持产品做起,确立了以“三加一新”为主攻方向、以培育壮大潜力产品为切入点的基本思路。按照这一思路,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产品和项目,形成了“2316”规划的总体方案,力争在“十五”期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2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战略带动性工业项目、1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6个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以产品结构调整牵引产业结构调整,牢固确立煤炭、电力、化肥、冶铸、建材、丝麻、饮品、旅游等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而带动软环境的整体改善,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围绕这一总体部署,三年多来,坚持动态管理,2002年全市共实施结构调整项目65个,总投资7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3.4亿元,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53个。一批企业通过高新技术的导入,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明显增强,主导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形成了具有晋城特色的工业产品结构,涌现出了大麻面料、离心铸管、稀土合金、新型墙体材料、精密铸造、无烟煤炼焦、大颗粒尿素等一大批名牌产品,培育了一大批强乡、强村、强企业,支柱产业得到巩固和壮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基本实现。按现价计算,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31亿元,较1999年增长76.02%,三年平均增速为20.74%;销售收入111.09亿元,较1999年增长74.51%,三年平均增速为20.39%;利润9.24亿元,较1999年增长2.85倍,三年平均增速为56.73%;上缴税金11.97亿元,较1999年增长1.09倍,三年平均增速为27.91%。2003年,全市工业经济又博得了“满堂彩”:到2003年6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销售产值分别达到32.05亿元、62.4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39%、32.67%。

2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不仅带动了工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的途径。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晋城市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突破口,按照思想放开、政府放手、干部放胆、群众放心的“四放”思路,坚持在市场主体地位、市场准入领域、市场资源配置上“三个一视同仁”,不断创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规模、档次、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经营领域都发生了积极变化。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全市资产10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375家,1000万元以上的达93家。2002年全市安排的53项技改项目中,有19项是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兴高焦化、泫氏铸业、九州玻璃等5家非公有制企业已取得自营进出口资格。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已跳出单纯依赖煤铁资源发展的圈子,将经营触角伸向了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了由传统的家庭式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非公有制企业家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得到了充分肯定,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自觉性。2002年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52.5亿元,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5%,同比增长15.9%。

改革创新优化环境

对于一个产业结构重型化、产品初级化、科技水平相对不高的城市,创新就意味着财富。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晋城市不断的创新就像是跳动的琴弦,演奏着经济成长的美妙乐章。

一是技术创新。2003年共安排技术改造项目54项,总投资28.3亿元,同比增长1.43倍,逐步把经济增长转向了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绿洲大麻纺织有限公司 改变了大麻不可机纺的历史,在大麻纺织的工业化实践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兴高焦化有限公司致力于无烟煤捣固炼焦技术研究,开创了无烟煤炼焦的“神话”,产品经专家鉴定后,认为是“冶铸行业最希望得到的难能可贵的理想产品”。

二是体制创新。国有困难企业的改革脱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乡镇企业采取拍卖、租赁、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加大了改制力度,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实施公司制改造。全市国企改制面达到87%,乡企改制面达到98%。特别是重点调产项目已全部完成改制,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高平泫氏铸业公司董事长朱文斌联合5个民营企业家筹资建设球墨铸管工程。煤气化公司董事长贾根柱个人入股100万元。实践证明,这一做法真正使企业家与企业的发展“连心连肉连骨头”,增强了企业的内在活力,为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金融创新。三年来,市级共统筹4.3亿元资金用于调产项目,各县(市、区)也都根据各自财力拿出一定资金用于省、市配套和各自调产项目的资金到位。各级政府都建立了产业发展基金,采取财政贴息入股方式,逐步滚动发展。市、县两级多次召开银企协调会,促使银企合作,为优势企业争取贷款牵线搭桥。仅2002年3月召开的“2316”规划项目银企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就签订银企合作意向53份,涉及金额达26亿元。

四是环境创新。在强化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从解放思想入手,立足双赢,注重实效,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着力塑造出了“大晋城”的观念:凡在晋城这块土地上的企业,不论是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外资企业,都视同晋城的企业;凡到晋城投资创业的客商,不论是哪种所有制,都是晋城的纳税人;凡关心和支持晋城发展的有识之士,都要真诚相待,热烈欢迎。同时,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分期分批取消、下放、转移审批事项四百余项。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5%,城市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稳步推进。硬、软环境的不断改善,带来了良好的开放效应。山东鲁能集团已同晋城市达成合作 协议,投资600亿元的煤电冶化项目即将落户这里。

功在当代利在子孙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文4

1 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的主要成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在堆放混凝土构件时没有将枕木摆放在一条垂直线上,由此产生的拉应力使构件出现裂缝;二是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表面因收缩变形而产生拉应力,从而使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1.2 结构漏水。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部位一般是在檐口、山墙和变形缝处。产生渗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快使防水层产生破坏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人员在细部处理上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等人为原因。

1.3 施工材料质量低劣。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一是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没有对所需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明确的标注;二是在选材的时候,因片面追求低造价而偷工减料。

1.4 通风孔道堵塞。通风孔道堵塞的原因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导致建筑质量不过关,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落到通风孔道内,最终堆积造成通风孔道堵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的产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总的来看主要还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保障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2 防治措施

2.1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规范。想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则制度,如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同时还要将这些制度落到实处,使其真正的发挥监督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

2.1.1 施工质量责任制。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是最基本的要素。它既是操作者,又是组织者;既是被控制的对象,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源头。因此,整个质量控制工作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参与施工人员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

2.1.2 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材料、半成品、构件不合格或因设计失误、施工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工程事故的情况,需要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正是落实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所起到的作用。

2 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进行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下,从工程施工的基本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

3 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参与施工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是工程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而现在不少施工单位的施工和技术人员职业素养较低,不少人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基本常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仓促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施工与设计不符的现象,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从严格限制准入资质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抓起,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 确保施工所使用材料的质量

对施工材料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建筑构件和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严把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和使用关,以此确保基础性工程的质量。

4.1 严把材料采购关。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各种违规销售的手段层出不穷,回扣、提成等对材料采购人员的诱惑力极大。因此,在采购员的委任上,应选择那些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担任,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材料鉴定水平,以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4.2 严把材料检测关。现阶段的建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即使是对于那些具有正规质量保证书的材料也要进行必要的检测,以便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而对于那些质量保证书不齐的产品,则应追查到底,确保“三无产品”和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施工现场。

4.3 严把材料使用关。对于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就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仓库、场地、道路等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进行材料的使用,降低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还要注意对施工使用到的试验仪器、机械设备等进行管理和检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4.4 优化施工方式。所谓优化施工方式,就是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想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质量标准、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一般来说,虽然采取先进的工艺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会提高项目投资。因此,在选择施工工艺的时候,要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施工工艺的合理优化。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文5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改进总结

当前,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应用了诸多类型的施工技术,且随着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的进步,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开始应用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提升水利工程的建造质量和建造效益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结合当前水利施工技术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且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促进水利施工技术有效进步。

1水利施工技术的整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当前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其仍然面临着机械设备老化、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专业化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首先,随着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新型技术与新兴设备,然而出于经济效益与技术要求等,仍然有很多相对老化的设备应用在水利工程的建造过程中,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更新换代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不利于整体层面上水利施工技术的进步;其次,部分施工企业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显著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水利施工技术的各项施工要求与施工效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与选择性,导致施工企业经常会选择一些不适合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对水利施工技术的进步乃至企业自身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阻碍;最后,结合当前水利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与其他行业的技术发展相比,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脚步仍然有待加快,尤其是专业化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如此才能形成更加具有水利工程特色,且适于水利工程长远发展的技术内容。

2水利施工技术的加强措施总结

2.1改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相关部门想要达到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效果,首先必须要改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依照按劳分配的经济理念,依照当前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贡献来决定其在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应当获取的劳动价值,以此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技术衔接的紧密性,也有效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主动性。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当通过荣誉奖惩等诸多措施来给予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相应的精神奖励,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制度与明确技术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奖励与惩罚,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研究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2.2以市场选择为基础,促进施工技术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市场的存在使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存在鲜明的市场经济特色。因此施工企业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加强过程中,也应当结合当前市场上的发展情况,以市场选择为基础,促进水利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应当跟随市场变化而对施工技术进行取舍,同时结合世界范围内的水利施工技术来拓展自身的市场竞争范围和市场竞争能力,凭借水利施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来塑造企业自身优秀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形象,使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3加强基础层面投入,以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

基础层面的科研投入对施工技术的整体进步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其是水利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材料与设备,施工企业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基础材料与基础设备的研发投入,在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断提升基础材料的研发质量,以促使水利施工技术进步,也通过对基础材料质量的把控来更好的管理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也应当有高瞻远瞩的目标,引进其他行业的技术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水利施工过程中,不断拓宽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深度、应用宽度和应用价值,确保水利施工技术的整体进步得到有效保障。

2.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制度的科学化与标准化。

施工企业在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应当制定科学化、标准化、合理化技术应用制度,通过应用制度的要求来明确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解决水利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促使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符合规范、符合要求、符合原则。例如,施工企业在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图纸设计人员与技术施工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展开讨论会议,并结合当前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价值最高的水利施工技术,确保水利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严格依照图纸要求与制度要求,规避各项可能对水利施工技术应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确保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有效保障。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范文6

近年来,高层建筑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的施工量日渐增大,尤以高层住宅基础为甚。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得控制及其关键,如何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出现,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某工程的基础施工实例,介绍了在施工中通过测绘、施工、质量管控等一系列措施,总结了一些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经验,以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施工;质量 管理;技术

一、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工程是高层住宅建筑质量的关键。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由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随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地基基础工程提出的要求更高,必须在前期对地基进行严密考察,以制定合理的地基设计方案,并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障地基基础的质量。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出于对工期的要求,在天气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常常照常进行,并且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管理,建设优质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是核心。

二、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基础工作: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能指引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的进行,只有准确、严密的测量工作才能为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并保证工程顺利依据图纸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管理使测量工作更好地为施工质量管理服务,提高施工质量。随着科技进步,工程测量引进了很多的高新技术,使得操作更便利、测量更准确、工作效率更高。但这同时需要工程测量人员不断学习高新技术,并熟练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2、控制要点:施工材料控制

材料质量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若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那么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1]。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材料控制要注意如下两点:一,对供应材料的厂家进行审核,选择从信誉比较高的供应厂家进购材料。二,对进厂原料进行相关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

3、采用水泥灌注桩作为地基基础的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技术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影响着桩基的施工质量[2],其中,钻孔和灌注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这两个关键工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钻孔工作前,首先要检查钻机的安装是否正确,确保底座与顶端平稳,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移位或沉陷;其次要检查钻机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随后,检查成孔的孔径、孔深以及倾斜度等,最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验记录。用混凝土作为钻孔泥浆,当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从专业公司直接采购成品泥浆进行施工。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检验能力。此外,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履行其职责,在施工单位质量检验人员检验的同时,监理工程师也应仔细审核,保证使用材料符合要求。

4、完善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控制的实施

保障高层住宅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以及施工过程记录、监理等保障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加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管理

保障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在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中,人为因素的控制是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重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重大。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等,所以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因操作不当引起了很多质量问题,某些违规操作表面看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质量危害,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巡视检查,一旦发现违章操作,就要立即予以纠正。通过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控[3]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能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须遵循若前道工序不合格就无法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需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的监控力度。在进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时,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型式、建筑技术经济、机械设备性能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取得最优的综合经济效益[4]。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必须进行着重的检控,通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机械使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四、结论

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在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通过多方面的控制来确保其施工质量。通过现场质量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此外,通过积极建设企业自身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施工部门的质量培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其工作责任心,切实有效的实施施工质量工作,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洪彬.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质量[J].工程监理,2009,7.

[2]仇欣.建筑施工中施工材料重要性分析[M].北京:建筑工程教育出版社,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