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咬文嚼字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1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要保证安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文明候车乘车:候车时,应该依次排队,站在道路或站台上等,不该拥挤在车行道上。另外,乘坐公共车辆,应该注意交通安全。

2、安全横穿道路: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马路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子很不安全。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课评课;有效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评课,教师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与评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听课评课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要看得懂

1.看得懂,就是要听课者评课者看教师教了什么,学科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方法和思想

而信息对于处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而言,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方法是指能运用于实际的策略;思想是指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形成价值判断的思路。因此,在语文课的有效课堂上,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思维和思想方面。

涪陵实验中学周波教师执教的《声声慢》,通过教学会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作者的隐秘。在教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情感时,周老师以“大雁”这一意象为例,还特意让学生将方法归纳出来并用在后面的几个意象(如黄花、梧桐、酒等)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和练习,总结出了意象分析法的方法:抓意象,寻找意象的特征,体味情感;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和情致。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掌握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江北十八中的刘盛浪教师执教的《咬文嚼字》,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咀嚼语言的思路。通过咀嚼文章标点,比较分析改编与原著文字,于平淡处见深情等方法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更热爱我们的母语,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刘老师指导学生咀嚼文章标点引用了鲁迅的《祝福》中的句子。“我喊阿毛!”这个句子表达了祥林嫂讲述自己故事时内心的悲伤绝望。而“我喊:阿毛!”表现了祥林嫂发现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后,她内心有所满足,含着喜悦喊阿毛。这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的不同,也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重庆南开中学龚春华教师执教的《张衡传》,不仅给我们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为可贵的是他给学生灌输了学习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理念,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龚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求助同学而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提供方法再来解决。比如,有学生不理解“连辟公府不就”的“就”字,龚老师让学生组“就”字的词,学生组了“就餐”“就位”等词,然后龚老师顺势归纳出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一种方法:双音组词法。这节课,龚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一共归纳整理出了五种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双音组词法、搭配得当法、语意翻译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通过成语联想来寻找词类活用和词语的基本意义的方法、因形求意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以自主学习其他文言文。

西南大学附中的张万全教师执教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张老师的课以鲁迅的“删夷枝叶的人,绝对得不到花果”作为教学灵感,通过引领学生对删减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领会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尊重原文,从文本中发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看教师怎样教的

(1)听课者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

教学中能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否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否相互启发、补充、批评。

(2)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能否拓展学生的经验,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智能

刘老师用少儿版《红楼梦》给学生提供“咬文嚼字”的平台;张老师用契诃夫的原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给学生提供文本阅读的平台。

(3)看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读书,把自己经验形成的过程拿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刘老师执教《咬文嚼字》时,以分析为主,通过“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将思维活动的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以后再分析问题就会更深入、更全面。

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以讨论为主,强调学生个性化理解,但在其中穿插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直接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塞给学生。

3.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获得的只是信息,那这堂课是失败的,信息不是语文课的目标。看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有思想。这里的思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学生上了这堂语文课后在认识上有什么提高,作动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和方法。

学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后,明白了一首诗词该如何去读,明白了去抓意象、品情感。听了刘老师的课,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发现美的句子,并用语文的方式去感受美。听了张老师的课,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要进入作者的隐性世界,用今天的眼光读出现实意义。

二、要想得透

1.听课者揣摩课堂隐含了语文教育的哪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几位教师的教案很简洁,但备课很充分,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的。

如,龚老师执教《张衡传》时,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关于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删掉,这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

2.听课者要从各位执教教师的课上看出个性与共性

每堂课都有很多上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教学重难点,这是每个教师的个性。

但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这几位教师都对文本进行了研究,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很多好书,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高,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营造课堂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文化熏陶,达到给学生“补钙”的目的;他们能回到学生,教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情感、熏陶文化、呈现价值。

对于语文课,情感传递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终要完成的,则是学生的价值呈现。如,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理念,促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思考,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世界,面对当前与未来的生活;另外,从方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刘老师在执教《咬文嚼字》时,既教会学生咀嚼文字的方法,又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对于文本的解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堂课为契机,将学生对奴性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此来塑造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脊梁;龚老师执教《张衡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张衡”为主问题,带领学生去领略张衡的伟大人格,以“天才全才奇才,才华横溢;文品官品人品,品行高标“来总结张衡,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我们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价值观。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和思想也达到。

三、要说得清

1.说得出教学的规律

听课者要能从课堂中领悟到教学规律,把必然的东西提示出来。这几堂精彩的课,都符合教学规律,引入自然,不再是声频视频齐上台;讲析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学生的讨论有广度和深度;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新颖;课堂结构自然合理,做到了顺其自然(“其”指学生)、从心所欲(丢开教案)、随机应变、教学相长。

2.说得清好在哪里

每堂课要有自己的判断。《声声慢》细腻柔美,《咬文嚼字》通彻,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厚重渊博,《张衡传》给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将文与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听课评课,那么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3

我念小学时候,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我们一家4口人临时住在郊区一所小房子里。房子并不怎么大,但对于我们家来说已是特别的宽敞。屋里除了一张很大的木板床,一只木箱,4张小板凳外,再没有什么称得上家具的了。我们并没有什么奢望,只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这也是4口人共同的希望。真的,不是夸张,每天晚上大家都会为了那一个唯一可以作书桌的木箱让来让去。母亲是教师,要备课写教案,父亲是编辑,要改稿写文章,我和哥哥又要写作业,复习功课。4张小板凳一人一张容易分配,只是书桌却成了大难题。最终考虑到父亲那一摞摞的槁子,便把木箱让给了他,其他三人并排趴在床边学习。一盏昏暗的孤灯下近视了4双眼睛,不过4副眼镜倒成了我们家的一大景致。终于梦想成真,母亲的学校考虑我们家的困难,送来了4张课桌。我们4口人高兴得不亦乐乎,每人有了自己的“写字台”,可家中的摆设便更不像家了,邻居的孩子把我们家叫“教室”。

有了书桌,我们这个“教室”似乎完美无缺,然而我们一家又有了新的向往——书。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和哥哥从小就变成了“书痴”。平时周围农村孩子养大狼狗,上树掏鸟蛋,下地偷萝卜……我和哥哥没有胆子,自然少了朋友,只好待在家里翻出木箱里衣服底下的书看,从书中寻找乐趣。看完了所有的,但想看没有的。父母当然理解,因为他们也少不了书这个朋友。于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将钱全部用于智力投资——买书。父亲戒了烟,晚上写稿熬到顶不住就喝茶。母亲统管全家,压缩开支。我和哥哥也贡献出一份力量,为了节省一根冰棍钱,喝自来水,拉了肚子。一本书来之不易,全家人更加珍惜,订了制度,排队轮流看。家中处处都是书,没有地方,干脆堆上了床。养成了习惯,晚上不靠着书竟睡不着。真应了父亲那篇《陋室书香》文章中所写的,“斯是陋室,唯‘书’德馨!”

我和哥哥挺想搬家,希望有一天能住进家属区。不是因为我们的小屋条件差,实在为父母担心。每天父母都要骑着自行车,一人一个带着我和哥哥走很长很长的凹凸不平的土路,来往于学校、单位和我们家之间。到了下雨天,那路上的泥泞就更别提了。父母却说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让我们好好安心学习。父母是能安于这简陋的小屋的,可家中的那些书太娇气了。农村土地潮,书放在地上时间长会发霉。父亲只好把它们放到顶棚上,又担心老鼠光临,没办法就打开米桶,实行“门户开放”,请老鼠放过那些书,然而老鼠吃饱了大米还是要上房钻进书箱“咬文嚼字”。父亲气得只有盼望早些解放这些书了。

等到单位给我们家分了新房,我们的书也有了一个安全的家。旁人都劝父母该装修房子,换换家具,享享福了。而我们这个小家却又有了共同的希望:为了我和哥哥学习,为了母亲搞教学,父亲写稿子,我们家打算购置一台486电脑,迈入“家庭现代化”。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4

关键词:精品细读;梯度问题设计;读中品;读中悟

第一次设计:

(一)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奥楚蔑洛夫的“变”呢?

1.对小狗的称呼:

(1)请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称呼画出来,选择一个表情来表现。

(2)请同学们选择一处“变”,大声地读一读,一定要读出奥楚蔑洛夫的“变”。

2.军大衣的细节描写:四次写到军大衣。

(二)你觉得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次设计: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变”,或独自朗读,或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态度变化过程,并思考:奥楚蔑洛夫是一个 的人?从 (词或句)可以看出。

1.自由读。

2.师生交流。

师:下面大家交流一下,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奥楚蔑洛夫,你从哪一句读出来的?

指名读、分析,生评(从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方面进行评价)。

3.专家引领读:观看视频朗读(第三次和第四次审判)你觉得专家是如何处理句子的轻重缓急的?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词语看出奥楚蔑洛夫的性格。

4.师生共读:最后两次审判。师读普洛诃尔,生读“奥楚蔑洛夫”。

老师指导:在这两次审判中,奥楚蔑洛夫的厚颜、趋炎附势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大家通过哪些语句或词语可以看出呢?

第三次设计:

1.学生自主选择作批注,围绕“奥楚蔑洛夫是一个 的人”进行批注。

2.师生交流对话(20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最喜欢的一处描写是××页的第×自然段,从这一处描写中,我看到了 一个 的奥楚蔑洛夫。(以第一次变为例)。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能把它读一下吗?

生答、读,生评。

师:其实声情并茂地朗读小说是有技巧的。(出示“朗读小说的技巧”)

师:下面我们从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心理入手再次品读这段文字,探究一下应如何处理朗读时的轻重缓急。下面哪位同学来揣摩一下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答。

师:那么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揭示这种心理呢?

生答。

师:那么××(词语)就应重读。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哪些词语是关键词,我们在朗读时这些词语要重点表现,或重读,或延长读音……请××同学再把这段文字朗读一下,好吗?

师:××同学读得非常好,为我们读出了一个貌似公正、充满正义感,实际却是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沙皇警官的形象。

同一环节,三种风格迥异的设计:

第一次的设计粗枝大叶,缺乏具体细致的内容,对课堂的预期结果没有进行设想,这样的课堂随意性就非常大,往往会有一种华而不实、虎头蛇尾的感觉。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也会很少,只是热热闹闹一节课,糊里糊涂学语文。读,没有读彻底;品,没有品出滋味。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第二次的设计就详细了许多,而且在朗读环节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朗读设计丰富而成阶梯状:自由读―指名读―专家引领读―师生共读,形成朗朗书声。在读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品味,而且具体到了某些词语、标点符号,能够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体味作者的情感,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但是从这个教案的设置来看,仍然是老师做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第三次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的步步引导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如:

――“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能把它读一下吗?”

――“下面哪位同学来揣摩一下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在想什么?”

――“那么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揭示这种心理呢?”

这些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思考,进而发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掌握朗读小说的技巧及品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同时,关注语文本体性的课堂教学对话从抓文本、重语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关注语文思维能力方面进行培养。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渴望与人交流的心理,个个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来,又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平等对话”原则,构建出“尊重、理解、平等”的课堂。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需要;精挑细选;实用语文能力

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向语文教学渗透的必然。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为主要授课工具,这也就确定了教学形式主要以黑板板书与口述传授的单一模式为主,教学注重的是“咬文嚼字”,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已经历了九年的“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重点语段”等传统教学环节的“洗礼”,而变得麻木,大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从浅显的直观的具象化事物的认识,逐渐转向对抽象的文字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各环节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非常常见的工具,它是集图、文、声三位一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而我们在实际教学的备课阶段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一、课件的表现形式需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1.具体来说,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挑选合适的背景和自定义动画方案,但不必太过花哨

背景可以统一用纯色,字体可以简单地用黑体字。每页切换动画模式和文字、图片等出现形式可以结合实际的内容相应地变化,不必拘泥于特定形式,但也不可太过复杂,从而忽视实际教学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配色是一件比较讲究的事

作为直观性的展现形式,色彩往往是给观看者的第一印象,多媒体课件的配色需注重亲和力与观看课件的持久性,黄金分割配色法是配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但这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试验,才能得出满意配色效果。

二、课件中用到的图片、音频和视频需要“精挑细选”

就图片而言应具有代表性,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选择图片时,一般以荷塘为主,但背景需在晚上,而且是满月,荷塘中的荷花应符合“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

对于音频来说,人声、音乐、音响是声音的三大元素,这三者在表达知识信息时应分清主次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间最好只使用两种声音。在同一时间运用多种声音,易造成画面声音过于嘈杂,声音信息过于拥挤,使听者难以承受,从而降低了以声音方式接收信息的效率。如:在课件中加入字词教读的人声,此时因取消其他声效的设定。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能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利于学生获取和保持知识,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十分有益。但在时间控制方面尽可能简短,不能使视频内容“喧宾夺主”,所以,可以事先用视频编辑工具进行适当的剪辑。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建议用嵌入形式直接保存在PowerPoint内,以免在更换课件播放硬件时出现丢失或者链接出错的情况。

这些媒体的选材可以由学生来提供,这样也可使学生能在课前愿意花时间去认真预习。但对于学生上交的资料,必须在课前做好筛选。如果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可先让各组组长进行比较,最后由课代表汇总上交。

三、课件的内容并非越多越好

一节40分钟或45分钟的语文课,以PowerPoint所做的课件为例,10页左右为佳,每页的字数以10~20字为好,因为内容过多,或者只是教案内容的照搬,或造成信息量冗余,而学生并未能全部获取上面的信息。以人社版《语文》(第五版)下册中的《劳动合同》应用文写作为例,我因实际教学需要,制作过一个课件,该课件共30页,适合2~3课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1.结构分配不合理

本课件围绕“劳动合同”分成三个部分:劳动合同的由来、劳动合同的定义与分类和劳动合同的结构。其中劳动合同的由来用了9页,主要内容为劳动立法和劳动合同的历史发展,内容较多,大多为课外补充,实际教学以讲授为主,占用时间近30分钟,大多学生不能全部“消化”这些“充实”的内容,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2.重点内容不突出

本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劳动合同的结构”,课件中除了纯文字的介绍,还有少许插图,表现内容较单一,以至于与书本内容相差不大。要使重点授课内容突出,不在于增加文字量,可用精炼的文字概括出关键字。课件的内容与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相比,如作为辅助补充内容为佳,也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并不局限于用课件上课

所谓多媒体,通俗来讲就是多种媒体,而本身媒体就包括了书籍报刊、杂志画册、广播电视。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同样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上课。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先让学生听范读,那此时课本书是媒体甲,录音机是媒体乙,再加上黑板上的板书为媒体丙,这样以三种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称之为“多媒体”教学,不过我们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更多的是用到了计算机网络这些电子设备,有的甚至还要用上投影仪器,实际的教学成本也相应增加了。

多媒体技术放在十年前应该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而今在互联网普遍运用的时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个PowerPoint课件已经不是“高科技”的象征了。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语文课堂传统授课方法是讲授为主,如果还是局限于这一种方法,那么其实只不过是把黑板板书以另一种形式转到电视或投影屏幕上而已。

现今的职业教育本身提倡交流式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突显职业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服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让他们今后能“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魏玉龙.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许昌师专学报,2000.

[2]罗月念,冉怀敏.色彩黄金分割配色法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8).

[3]关明勇,徐奎.多媒体课件中声音效果的特点及设计.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6

一、激发兴趣引领入门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一门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踏上物理科学之旅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比如:通过演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么样”、“会跳舞的小人”、“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让学生觉得不可思议,引起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探索欲望

曾经有专家讲过,学生学习是分阶段的,小学是模仿,初中是感受……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或演示,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如:

学习“声的利用”时,可找来一些碗,敲击它们,让学生从声音判断碗的好坏。学生自己总结出: “叮叮”的声音传说明碗是完好的,“咔咔”的声音表示碗是坏的。

学习“惯性”时,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乘公共汽车的情形。很多学生会讲车启动时身体会向后倾,急刹车的时候身体会向前倾。

学习“熔化和凝固”时,让学生描述夏天吃冰棒的情形:冰棒在嘴里熔化,但温度不会升高,嘴里觉得很凉爽。这里学生感受到两个物理现象,一个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另一个是熔化要吸热。

身边的物理现象很多,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等方式去体会感悟,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物理规律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物理规律很多是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得到的。探究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等。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这些环节的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做出猜想。

例如,在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

(1)如果花样滑冰在草地上,能滑行吗?

(2)如果花样滑冰是在水泥地上,可行吗?

(3)如果花样滑冰在冰地上,可以吗?

还可以让学生猜想,在完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运动员会怎样运动。

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这两个环节,先让学生思考要验证这个猜想需要设计什么实验方案(如果是电学的要画出电路图),选用什么器材(注意器材的规格)等,再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获得的物理规律,往往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四、指导阅读理解

学生对物理定义、定律的理解,在物理教学中尤其重要。因此,在阅读教材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增强对教材概念原理的理解。

对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等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打破沙锅问到底。

如:定义功时“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阅读时要咬住关键词“力的方向上”,还要仔细推敲“功”的含义是什么?又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把“或”换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在“运动”、 “静止”两种状态中只存在一种情况,而“和”表示两种状态并存,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告诉学生尽可能联系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在阅读中,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插图与文段的联系,以阅读文段来诠释插图,以阅读插图来加强对原理的理解。

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学知识就在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学不仅是物理学家要研究的科学,而且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要知晓的科普知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

例如: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几种测定方形铁块密度的方法,并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同学们积极地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知识,设计出了四、五种方案,并一一实现,较简单有趣的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根据ρ=m/V,只要测出给定较规则方形铁块的体积V和质量m,便可由ρ=m/V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但由于不是完美的规则,因而误差较大。

方法二:利用铁块体积不易变化的特点,先测出其重力G。把其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再次测得它在水中时候弹簧秤的读数G’,测出其排出水的体积V。利用V=V,列出:

(1)直接算式ρ=G/(gv);

(2)间接算式:F=G-G’,F=ρvg,从而得出:ρ=G/(G-G’)×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