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贵族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贵族礼仪范文1
【关键词】组织规模;组织结构;供销组织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外供销产业相继进入,中国供销产业市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是实行WTO规则和外企进入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发展受到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巨大冲击。由此,供销产业组织规模相应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需要更为复杂的制度和程序来对其进行引导和控制。因为每个组织都会被组织的规模、行政体制和管理控制等问题所困扰。可见分析组织规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成为不可或缺的问题。
一、组织规模相关理论
所谓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员数量以及这些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员的数量在某种意义上对组织规模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实际上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感到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压力。这些压力有来自企业自身的,也有来自其他方面的。自身压力是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那些本身就在向更大规模和更加全球化方向发展的客户。其他方面的压力是指许多管理人员发现企业必须不断成长才能保持健康发展,一旦停止了成长就要走向衰退。保持稳定意味着顾客的需求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也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被竞争对手夺走。
企业在感受到成长压力的情况下,不断地扩大组织规模。那么组织规模应该扩展到多大?是否越大越好?一般而言,大规模的组织对于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全球竞争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效益。大型组织拥有的资源可以在困难时期成为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力量,并且在危急时期给员工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大企业往往是以一种标准化,甚至常常机械化的方式运作,并且呈现高度的复杂性。但是这类组织一旦成为稳定运行的机构,能在市场上持续地存在多年,可以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就业以及提薪和晋升等机会。小规模的组织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而且因特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小型企业更容易运作。小型组织往往实行是一种扁平化的结构和机动、灵活的管理风格,因而有助于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且在小型企业中,员工的高度参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全身心投入。
通过对大规模组织和小规模组织区别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二者各有优缺点。组织规模影响着组织结构,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规模的影响又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在决定发展组织规模时,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发展战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重因素,以此慎重的做出选择。
二、组织规模对企业的影响
追求富足的资源和规模经济往往被认为是企业规模扩大的动力源,而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被看成是组织的成长。企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可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但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企业的组织成本。所以,企业的规模往往在二者的平衡点来确定。
面对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战场的乐观趋势,我国本土供销产业将拥有很大的市场机会。笔者认为分析以供销企业为载体的供销组织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供销产业的发展。本文以万丰企业为例,探讨组织规模对供销组织的影响。
浙江万丰企业集团是经省计经委、省体改委批准的全省供销社系统第一家省批企业集团,创立于1993年7月,以医药、石油、农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为龙头,集工业、房地产开发和物流于一体的多元化大型集团经济组织,截止2010年底,集团公司拥有资产总额20.6亿元。2009年浙江万丰企业集团公司以年营业额27.4976亿元跻身综合性内外商贸及批发与零售业第16位。并全系统实现销售35.53亿元;利润5381万元;综合经济效益7938万元。2010年,集团全系统实现销售433亿元;利润7011万元;综合效益1.01亿元。如今万丰集团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与国际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万丰集团发展的步子越来越稳健,步伐越跨越大。在以合作经济为组织的中国供销合作社里,万丰企业集团创造了令人艳羡的业界神话。在分享万丰集团成功的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万丰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它选择了怎样的组织规模?本文从组织规模角度剖析万丰集团胜利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组织规模对企业发展影响的深刻内涵。
1 万丰集团选择了适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组织规模
万丰集团结合纵向型结构和横向型结构的特性,进行了改革。建立了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用工制度为核心的改制重组。依据组织结构对组织规模的影响普遍呈现正相关,但边际相关度递减的实践理论(即规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将逐渐减弱)。万丰首先重点推进现代产权重组,全面导入公司化改组,通过吸收经营者和经营骨干的股份,改造单一集体所有制产权,实现了产权多元化。第二步是采取产业优势重组。万丰牢牢抓住优势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重点推进了以农资、医药、石油、物资、纺织品进出口、生物制药回收等优势行业的整合,并把这些行业作为未来集团发展的重点产业来加以培育,并形成了五大块的产业发展构架。
2 万丰集团注重发展与组织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助于强化组织在竞争环境中有效地运营,使组织成员知道该如何彼此相处,实现组织内部整合。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外部适应性,促进组织对顾客的需要或竞争对手的行为快速做出的反应。还可以指导员工在没有书面价值观和信念的条件之下做出决策。但是,只有组织文化与组织规模相适应,才能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否则会起到逆反效应。万丰集团成功的另一关键之处就是能够根据组织自身的规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文化。
万丰的企业文化注重“以人为本”。在企业的人才战略指引下,万丰着力打造职业化团队,始终把建立开放、合作、诚信、发展、和谐的团队新形象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万丰集团的企业文化体现在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彰显企业文化的人格化魅力。在人员管理方面,万丰集团将小规模企业的灵活性和大规模企业的责任制相结合,实现了事事量化,物物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局面。
三、小结
贵族礼仪范文2
(1)如何减轻还贷压力?是否需要提前还款?
(2)如何为孩子筹备50万元的大学教育费用?
(3)是否要给自己买保险?
家庭财务状况诊断
如表1所示,黄先生的家庭负债占资产的比重为49.29%,表明黄先生的家庭财务较安全,风险评级为中等风险。黄先生正处于家庭成长期。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
从黄先生的家庭目前收入支出情况来看,夫妻两人的月总收入1.3万元。其中,男方的月收入为1万元,占比76.92%;女方的月收入为3000元,占比23.08%。从家庭收入构成可以看出,男方是主要家庭经济支柱。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黄先生的家庭月总支出为9772元。其中,日常生活支出为6500元,占比66.52%,月房贷还款支出为3272元,占比33.48%。家庭日常支出占月收入比重为50%,表明黄先生的家庭控制开支能力较强,家庭储蓄能力较高。黄先生的家庭月房贷还款占月收入的比重为25.17%,低于40%,表明黄先生的家庭财务风险较低,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从年节余来看,黄先生的家庭每年可节余63736元,留存比例为35.21%,家庭储蓄能力较好。储蓄能力是未来财富增长的关键。
理财规划
一个完整的家庭财务规划包含应急准备、长期保障、子女教育、退休养老4个基本规划。只有在做好了这4个基本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房产规划、投资规划等才使家庭财务有健康的根基。
应急规划
做好应急准备是应付家庭紧急情况的重要措施。根据黄先生每月的生活费用9772元来计算,需要准备58632元作为6个月内的应急资金。黄先生可以将其中的50%以活期存款方式保留,另外50%以货币基金或7天通知存款的形式保留。
长期保障
双方都有社保,基本保障已经足够。但由于目前有房贷和养育孩子的压力,建议双方通过商业保险,使得未来房贷的清偿与子女的教育获得充足的保障。在不考虑房贷的情况下,根据黄先生12万元的年收入计算,保障意外情况下黄先生家庭收入能不间断5年,保险缺口为60万元。目前房贷由黄先生一人负担,在考虑房贷的情况下,保险缺口为108万元。黄太太不需负担房贷,其保险缺口按5年收入保障计算为18万元。根据测算,建议男方最少增加1.2万元的保费购买商业保险,女方最少增加3600元的保费购买商业保险。
子女教育
黄太太希望为孩子筹备50万元的大学教育金,如果学费按3%的通胀率增长,年均投资收益率按8%计算,黄先生家庭需要每月为儿子的教育投资1914元。
养老规划
虽然黄太太没有提出未来养老的理财目标,但作为理财师,有必要说明未雨绸缪的重要性。目前的社保能够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但却不能保障退休后有一个较高品质的生活。辛辛苦苦一辈子,大家都希望退休后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这就需要事先做好养老规划。根据黄太太和黄先生的情况测算,在黄先生退休时该家庭需要准备333万元的养老金。假设其中的50%可由社保满足,另外50%自己筹备用于提升生活质量,那么黄先生的家庭可每月拿出1460元作养老投资。
房贷规划
在做房贷规划之前,需要先测算一下黄先生是否有必要提前还款。表3是做好基本规划后的收入支出表。
月节余为负,表明投资月支出尚有缺口146元。黄太太可将每年的年终奖事先留存下来弥补投资月支出的缺口,保险的费用可从男方年奖金中支出。
经过上述测算后,黄先生的房贷压力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大。满足基本规划需求后,仍不会影响到黄先生目前的生活水平。所以黄先生暂时没有必要提前还款。
投资规划
上述规划都没有动用到黄先生家庭的股票和基金等金融资产,黄先生的金融资产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投资规划。
经过招宝理财投资规划系统的测试,黄先生的风险DNA评分为8.067分,属于激进型投资者。适合黄先生的投资组合为无风险资产(收益3.5%)占比60%,高风险资产(期望收益31.21%,风险75.1%)占比40%。该组合的预期收益为14.48%,风险为29.77%。
从黄先生的金融资产中扣除58632元的应急资金后,还有活期存款4万元左右、股票7万元、基金2万元,合计13万元。可按上述配置比例,将7.8万元以定期存款形式保留,5.2万元投资在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上。或在存款增加后,按股票基金9万元的投资,使定期存款金额提升至13.5万,保持6∶4的比例。
实施策略
(1)保留6万元作为应急资金,3万元以活期存款方式保留,另外3万元以货币基金或7天通知存款形式保留。
(2)黄先生每年花费1.2万元购买商业保险,黄太太每年花费3600元购买商业保险。
(3)每月投资1914元作为子女教育基金,可采用基金定投方式或购买教育保险进行储备。
(4)每月投资1460元作为养老基金,可采用基金定投方式或购买养老保险进行储备。
(5)不需要提前还房贷。
贵族礼仪范文3
大连西岗中学 辽宁大连 116013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及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大有裨益。本文将从教师如何开展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常规工作,给出提高教学效益的措施。
[
关键词 ]教学效益;常规;备课;评价;反思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新课改的逐步深化,课堂教学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部分教师未能解读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在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出现了重学生主体地位,轻教师主导地位;重课堂活跃氛围,轻教学实际效果等现象——由此,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效益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及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常规是长期实践的结晶,也是创新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实践总结中,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常规教育模式,即教学常规。它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得以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指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守住课堂的阵地。若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就必须在课前做好精心的研究与设计。若要不断在课堂教学取得突破和创新,就必须在课后做好经验的反思。无论是何种课程改革,教学常规的重要地位不能动摇。立足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保障。本文将从教师如何开展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常规工作,给出提高教学效益的措施。
一、课前——做足准备工作
所谓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就是备好课。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和教法,编制教学设计,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和方法做适当的调整,即备学情。做好充分的研究是备课的基础。
第一,研究学习内容和方法。研究教学内容是备课的第一步,而备课是教学常规的基础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首先要钻研教材、教参,广泛搜集资料,整合教材内容,提炼主要知识,削枝强干。要想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必须仔细研究教法,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最有效的掌握知识。现阶段,中小学广泛实行集体备课制,群策群力,集合研究,达到优势互补等良效。
第二,研究学生。学习者个人的学习风格,性格差异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集体备课固然能融集体的智慧于一课,但不意味着要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而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进行二次备课。知识的难易度和教学方法都要取决于所教学生的水平。
二、课上——灵活驾驭、全面把控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为使师生关系和谐,其一,要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卢梭曾经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另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例如:尽可能在每堂课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和学生做简短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和困惑所在,巧妙地拉近师生关系,为传授知识做好铺垫。
第二,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合理分配时间,把握课堂节奏。有效的教学必须在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个前提下实现。要想课堂上学生成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出“课堂舞台”,而是让教师压缩讲课时间,单位时间内做出最有价值的点拨。教师在讲课中不可贪多,要突出知识的主干,点到穴位。把握讲授与练习的时间,留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有效的技能训练,真正的有效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三,重视课堂的交流与互动,及时反馈与评价。课堂教学不是单一方向的知识传授,教学过程需要师生或生生间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不仅要重视有关知识本身的对错的评价,更要重视以辨析、诊断、激励、导向及反馈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及时认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明确方向,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享受民主、感受自在并积极地全程参与。
第四,教学内容要有分层,灵活把握标准,关注个体需求。任何班级都存在层次不同的学生,任何学生都存在学习的个别需求,统一的讲授无法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切,无法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谐课堂的营造是取得高效益的重要条件,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则是体现和谐课堂的基础。满足个性化需求就要采取分层策略,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可促进分层教学。合作学习可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将个人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得以解决,并将个人观点汇集成小组观点,再进一步在全班交流。而教师的个别辅导,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个别关注,将是学生克服困难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第五,开展有效的学科技能训练,及时有效地纠错。课堂教学中,学生仅仅记住了老师讲授的操作要领,听懂了老师强调的可能出错的步骤,并不能形成学科技能。学科技能必须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甚至枯燥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由于课外无法纠错,并且学生不能保证克服枯燥的训练,教师在课堂就必须尽可能地开展有效的技能训练,不单是讲清楚步骤,做好示范,同时及时为学生纠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三、课后——反思促教
第一,反思课堂教学流程、方法、学生掌握情况。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保证。反思本质上是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解决教育教学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它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其一,反思有利于观念的转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其二,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和被否定的状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就能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全新认识,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实际上,只有教师不断成长,才能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第二,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反馈。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再提高,是扎实知识的根本保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针对性。作业要及时批改,并总结分析,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又将成为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宝贵的一手材料。
由此,抓好备课,上课,反思等教学基本环节,立足常规,着眼改革,对于助推教学效益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贵族礼仪范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5]166号)精神,贯彻严而又严的土地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组织领导
这次清理整顿活动,在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市国土资源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集中清理整顿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清查组、处理意见组、完善手续组三个工作组。清查组主要负责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进行清查摸底,制作调查材料。处理意见组负责对全市范围内清查出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拟定处理意见并依法做出处理。完善手续组对已经处理到位、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用地按最高标准缴纳各项规费后,完善用地手续。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清理整顿工作自9月26日开始至12月31日基本结束,按照集中清查、研究处理、完善手续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清查阶段(9月20日至10月20日)
各分局对所辖区域的各类农村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对“以租代征”项目用地的性质、面积、时间、用途等情况逐宗查清,形成调查材料并登记造册。各分局将清查登记台账于10月20日前报清查组。
(二)研究处理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
对清理出的“以租代征”项目用地,根据其性质、用途,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别拿出处理意见或处理决定,并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三)完善手续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
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在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后,根据部、省文件要求,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按最高标准收缴有关费用并附具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后,依法补办用地手续。
四、清理整顿的原则和法律、政策规定
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中要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办事,边清查、边处理、边整改,不走过场,不留后遗症的原则。处理问题的政策规定是:
(一)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受让、租用等方式违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各类非农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文件精神,国家允许单位和个人以租用、承包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农林开发或参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四荒地”治理开发,禁止以征收方式取得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
(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需要占用农民集体农用地的,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利用年度计划;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必须依法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用于农林开发的农民集体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三)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追究法律责任。涉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应依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依法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处理后,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必须附具对违法违规案件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征地补偿费用、耕地开垦费按违法用地期间最高标准支付和缴纳。有关地方要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保护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五、几点要求版权所有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这次清查整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各分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分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抽调专门人员,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清查和处理工作。
(二)建立清查台账,对清查情况登记造册。要全面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完善好调查材料,对所辖区域范围内“以租代征”建设项目的地类、用途、面积、性质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
(三)坚持边清查边整改。要把清理整顿过程做为一次执法的过程,严厉打击顶风而上、“以租代征”等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所有在建项目,凡是没有合法用地手续的,一律先下停工通知;对继续施工的一律查封设备或强行拆除。
贵族礼仪范文5
关键词:A/O;MBBR;含硅废水;COD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单晶硅生产废水的传统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其中生物处理以活性污泥法最为普遍。根据对镇江某新能源公司含硅废水处理的运行情况来看,活性污泥法虽属于成熟工艺,但是尚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处理负荷低、抗冲击能力差等。
鉴于上述因素,针对镇江某新能源公司现有含硅废水处理设施好氧池处理负荷过高的特点,拟通过将原有的活性污泥池改造为MBBR池以到达提高负荷的目的,并且尽可能的省掉土建投资。因此,利用原有污水处理站的污水进行MBBR工艺试验,并分析了其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影响。
1 试验部分
1.1工艺方案
含硅废水经格栅后进入收集池,经各车间收集池收集后泵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进行预曝气处理,废水经提升后进入混凝沉淀池,经沉淀后进入后续的水解池,经水解后进入MBBR(好氧池)池,出水沉淀后外排。废水经荣德污水站的废水主要为含硅废水和含氟废水,与我们的实验相关的是含硅废水的一期工程,相关情况如下。
1.2.1 工艺流程
图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2试验设备及材料
1.2.1试验设备
实验装置位于污水站含硅废水一期工程好氧池一段池壁外侧,池体为8mm厚的UPVC板,每一级池体均设有进,出水管,放空管以及微孔曝气设备。进,出水管均位于液位附近,呈对角线形式;放空管位于装置底部,以UPVC球阀控制启闭;微孔曝气装置固定于池底,以进气管上的球阀开度来控制气量。使用计量泵从好氧池一段进水口附近进水,从螺杆风机处引一路气管供气。装置每一级的尺寸见表1。
表1实验装置相关参数
尺寸(m×m×m) 有效水深(m) 有效容积(L) 数量(座) 填料体积(L)
MBBR1 1.00×0.70×1.00 0.80 560 1 200
MBBR2 1.00×0.65×1.00 0.80 520 1 100
MBBR3 1.00×0.65×1.00 0.80 520 1 75
1.2.2试验用填料
试验用填料采用悬浮填料,悬浮填料是指在被处理水体中处于悬浮,流化状态的填料。YL-Ⅱ型悬浮填料为柱状悬浮填料,整体呈空心柱状,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
YL-Ⅱ型悬浮填料亲水性好,易流化,与污染物质接触充分;比表面积大,生物量多;亲生物性好,易挂膜,生物活性高;处理负荷高,耐冲击性强,处理效果好;同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工程应用上灵活方便,可以选择不同的载体填充率,满足兼顾高效和远期扩大处理规模而无需增大池容的要求。对于原有活性污泥法处理厂的改进和升级,使用悬浮填料可以很方便地与原有的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活性污泥-生物膜集成工艺,以增强脱碳,硝化和脱氮效果,提高出水水质。
1.3 废水水量及水质
1.3.1进水水量及水质
含硅废水一期工程的设计水量为140m3/h,即3360m3/d。试验装置分别210L/h,260L/h进行进水试验。废水水质见表2。
表2废水水质指标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目 pH CODCr SS F-
含硅废水 2~3 1000 400 -
1.3.2出水水质及试验要求
根据业主要求,本次试验的MBBR好氧池容积负荷达到1.1 kgCOD/(m3•d),是原污水站含硅废水一期工程好氧区设计负荷的2倍,出水COD不高于100mg/L。具体出水水质指标见表3。
表3出水水质指标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目 pH CODCr BOD5 SS F-
排放标准 6~9 ≤100 ≤20 ≤70 ≤10
1.4 测定方法
COD的测定方法是国标重铬酸钾法的一种改进。该方法的原理与国标法相同,试剂和操作步骤基本类似,主要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使用的K2Cr2O7,Ag2SO4,H2SO4三种试剂的质量以及质量比与国标法不同,同时它采用的加热方式和加热时间也不同,它是在165℃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
K2Cr2O7,Ag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的配制方式如下:称取在105℃干燥2h的分析纯K2Cr2O7质量4.9g,分析纯的Ag2SO4质量20g溶于166mL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浓硫酸稀释至标线,摇匀。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填料流化
在填料生物膜生长稳定之后,少量曝气即可使填料完全流化,整个装置无死角。填料填充率按照表1进行配置,过高的填充率容易造成流化不利。
2.2 挂膜状况
在经过了2周时间的稳定运行之后,填料表面生长出了一层厚厚的生物膜,膜色为淡黄色,在显微镜下镜检发现生物膜上生长有大量的钟虫和轮虫,是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2.3 数据分析
本次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运行调整和填料挂膜阶段;210L/h运行阶段;260L/h运行阶段。
2.3.1 运行调整和填料挂膜阶段
在此阶段前期,进水量和曝气量都处于调整状态,故流量以及气量都不稳定。此阶段后期,水量以及气量逐渐稳定,生物膜处于生长阶段,出水COD也逐步降低。此阶段的进,出水状况见图2,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见表4。
图2运行调整和填料挂膜阶段进出水COD逐日变化图
表4运行调整阶段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
日期 容积负荷(kgCOD/(m3・d))
06.17 0.513
06.18 1.301
06.19 1.257
06.20 1.348
06.21 1.244
06.22 1.588
06.23 0.835
2.3.2210L/h运行阶段
图3210L/h运行阶段进出水COD逐日变化图
在此阶段前期,实验装置的各项参数稳定,运行效果优良,出水COD稳定在100mg/L以下。在此阶段后期,出水COD的波动很大,主要原因是污水站做了一些运行调整,厌氧水解池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COD的可降解性变差,出水COD升高。污水站同时期的数据可以说明厌氧水解池受到的冲击。此阶段的进,出水状况见图3,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见表5。
表5210L/h运行阶段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
日期 容积负荷(kgCOD/(m3・d))
06.24 0.513
06.25 1.301
06.26 1.257
06.27 1.348
06.28 1.244
07.01 1.588
07.02 0.835
07.03 1.588
07.04 1.607
2.3.3260L/h运行阶段
图4260L/h运行阶段进出水COD逐日变化图
在此阶段,增加了进水流量,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正常情况下都维持在1.3kgCOD/(m3・d)以上,此时的出水COD略高于100mg/L。部分原因是因为进水流量的增加减少了总的停留时间,所以处理效果有所下降,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相同的容积负荷下,进水COD略高一点可以增强处理效果。但是对比试验和污水站的数据可以得出:此阶段出水COD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进水的可降解性变差了。此阶段的进,出水状况见图4,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见表6。
表6260L/h运行阶段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
日期 容积负荷(kgCOD/(m3・d))
07.05 0.513
07.06 1.301
07.07 1.257
07.08 1.348
07.09 1.244
07.10 1.588
3结论
污水站运行效果稳定的情况下,在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不高于1.3kgCOD/(m3・d)时,试验装置的出水COD稳定在100mg/L以下;在装置的平均容积负荷达到1.5 kgCOD/(m3・d)时,试验装置的出水依然稳定在150mg/L以下。
本实验受污水站运行效果影响很大。由于实验装置没有独立的厌氧水解池和二沉池,完全从污水站含硅废水一期工程的好氧一段进混合液,经过三段MBBR处理之后出水,故活性污泥的性质和进水COD的可降解性都是由污水站的运行效果来决定的,这限制了实验的处理效果。但是这种运行方式也存在一个优点,即实验效果和污水站的处理效果具有很强的对比性,能体现出MBBR法的优势。
由于实验装置从污水站含硅废水一期工程的好氧一段进水,进水COD较好氧一段的进水,即厌氧池出水要低很多。在相同的COD容积负荷之下,若是实验装置的进水也为厌氧池的出水,则COD的处理效果将要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刘雨,赵庆良,郑兴灿.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2]顾夏声.水处理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3-34.
[3]李景贤,罗麟,杨慧霞.MBBR法工艺的应用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7,26(5):97.
[4]Rusten B,Kolkinn O,Φdegaard H.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s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for high efficiency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small communities [J].Water
Sci Tech.,1997,35(6):71-79.
[5]张兴文,杨凤林,马建勇,等.MBBR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2002,20(5):12-15.
[6]李锋,向阳,周增炎.MBBR 法处理桃浦工业区废水的中试研究[J].给水排水,2001,27(4):47-50.
[7]孙华,高廷耀,洪英.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处理染料化工废水工艺研究[J].环境工程,2002,20(1):19-22.
贵族礼仪范文6
摘 要:针对现有的积冰后阻力系数预测模型与实验数据误差较大,而且无法满足三维机翼的预测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改进预测方法。基于现有的积冰理论和实验结果,分析了可能影响积冰外形的环境参数,并针对三维机翼的特点对上述参数进行修正,从中抽取了影响最大的一组影响因素作为网络的输入。为了达到最优的结果,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预估平滑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无后掠机翼的预测结果的精确度显著高于现有的Bragg,Gray,HPC模型,同时对于有后掠的机翼依旧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飞机积冰 飞行力学 广义回归神经网路 阻力预测
中图分类号:V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014-05
Prediction of Wing Drag Coefficient in Icing Conditions Based on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Tian Muyin Su Yuan
(School of Aeronau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For the large errors between existing iced wing drag coefficient prediction models and results of experiment, animproved prediction method used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also known as GRNN,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ose critical icing condition parameters werechosen and adjusted to 3D ice accretion. With all the parameters defined, they became the input of the neural network.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fitting result, K-fold cross valida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moothness parameter.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the calculated drag coefficient matched well with experiment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this method performed better than existing model.
Key Words:Aircraft icing; FLight dynamic; GRNN; Drag coefficient prediction
飞机积冰一般是指过冷水滴或冰晶撞击到机体表面积聚形成冰层的现象。飞机积冰,特别是翼面积冰会导致操纵效率和安全裕度降低,严重时会造成机毁人亡。AOPA统计了1990―2000年的飞行事故,在所有由气象因素导致的事故中,积冰事故占12%,达到388起[1]。鉴机结冰的严重危害,人们对于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简易的除冰系统[2]。1948年,Preston和Blackman[3]进行了首次成功的结冰飞行实验。实验中阻力系数增加了81%,驾驶员明显感到飞机几乎要超出可控边界。
目前为止最为完整的试飞数据来自于NASA对DHC-6双水獭飞机的实验。实验详细测量了不同冰形,不同结冰条件下的飞机性能,并通过改进的最大似然法和改进的逐步回归法对气动导数进行辨识[4]。与此同时,飞机的推力、着陆襟翼和迎角等因素的影响也被加以研究。
NASA还与FAA合作进行了平尾结冰项目[5](TIP)的试飞工作,获得了操稳特性受积冰影响的规律[6]。
相比行试验,冰风洞实验由于其安全、高效、相对廉价的特性成为了获得结冰后飞机部件性能数据的主要手段。目前国际上最著名,数据也最权威的冰风洞是NASA的IRT风洞。国内由于之前投入较少,这种大型冰风洞还处于摸索和建设阶段。
基于风洞实验数据,前人建立了多种积冰后的阻力系数预测模型,分别是NASA的Bragg(Olsen)模型[7]、NASA的Gray模型[8]和Han的HPC模型[9]。
Bragg(Olsen)模型是Bragg教授根据IRT风洞中NACA 0012翼型的实验结果所归纳出的一个十分简单的分段线性模型。它只包含了3个参数:累积系数Ac,总收集效率E,冻结系数n的函数g(n)。由于基础数据较为单一,形式简单,该模型的精度在所有模型中最差。
Gray模型的数据来源于无后掠的NACA 65A004翼型实验,包含参数较多。相比于Olsen模型,增加了积冰时的迎角和正常飞行时的迎角,总的收集效率E。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只对某一种翼型进行了风洞测试),Gray模型和Olsen模型一样存在着精度较差,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在20世纪末,由于CFD技术的发展,这种工程方法一度销声匿迹。然而CFD方法虽然精度较高,但是计算速度慢、硬件要求高的特点使得它无法用在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在线预测上,工程方法再次体现了其生命力。HPC模型[9]是Yiqiang Han于2012年利用Gray,Flemming,Olsen,Shin等人的实验数据,与自身进行的冰风洞试验作对比,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的估算模型。
与之前两个模型相比,HPC模型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多(具体符号含义见1.2节),涉及多种翼型和外界环境条件,所以拟合出的近似公式精度远高于它们,误差约为±33.4%。
当前,大多数飞机的机翼都存在着一定的后掠,而后掠效应会使得机翼前缘的冰型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机翼的气动系数。以上的3个模型都仅针对二维翼型,未能体现出后掠的影响,该文的预测模型会将后掠效应也考虑在内,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1 通过外界条件预测积冰后机翼阻力系数
1.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简介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是由Donald F Specht于1991年提出的,是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一种。它具有以下优点[10]:
(1)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及高度容错性、鲁棒性,适宜解决非线性问题。
(2)它的网络结构相对简单,除了输入和输出层外,一般只有两个隐藏层:模式层和求和层(图1)。而模式层中隐藏单元的个数与训练样本的个数是相同的。
(3)它的网络训练非常简单。当训练样本通过隐藏层的同时,网络训练随即完成。而不像前馈神经网络一样,需要非常长的训练时间和高的计算成本。
(4)由于简单的网络结构,大家不需要对网络的隐藏层数和隐藏单元的个数进行估算和猜测。由于它是从径向基函数引申而来,因此只有一个自由参数,即径向基函数的平滑参数。而它的优化值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的方法非常容易地得到。
(5)最后,它的一个非常值得强调的优点就是,网络计算结果的全局收敛性。标准的前馈神经网络的计算结果则经常不能达到全局收敛,而停止在局部收敛。
1.2 训练样本的参数选择
由机积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相变过程,很多气象参数和飞行状态参数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需要对各类积冰影响参数作出选择和组合。
根据目前的研究,显著影响积冰形状和位置的因素有如下几个[7,9,13]:平均水滴直径(MVD)、液态水含量(LWC)、环境温度T,积冰时间τ,来流速度V,来流迎角α,积冰迎角αi,机翼后掠角Λ,机翼自身的几何特性。
机翼自身的几何特性影响的是水滴撞击位置的分布,所以这种影响可以用当地收集效率β来表示,考虑到计算的可行性,进一步特化为驻点处的当地收集效率β0,其计算方法为:
(1)
当存在后掠时,若后掠角为Λ,此时驻点处的当地收集效率β0,Λ可以表示为一个与后掠角有关的函数:
(2)
式(1)中K0是修正惯性参数,由Langmuir和Blodgett提出[2],表达式为:
(K-)当 (3)
上式中,惯性参数K取为:
(4)
V为来流速度;MVD为过冷水滴直径;ρw为液态水的密度;d为机翼前缘半径,μa为空气动力粘度。
λ/λStokes为无量纲的水滴范围参数,根据过往的实验数据可以近似定义为:
(5)
Reδ被定义为水滴的雷诺数,用来流速度V,水滴直径MVD,空气密度ρa,空气粘度μa进行定义:
Re (6)
液态水含量和积冰时间的影响主要可以被归结到一个被称为累积系数(Ac)的参数上。
(7)
机翼积冰(特别是明冰)与机翼表面的水膜流动息息相关,即使其他条件一致,随着表面张力的变化,机翼的冰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2003年,Anderson和Tsao[12]引入了韦伯数WeL的概念用来描述表面张力的影响:
(8)
上式中V为来流速度;L为特征长度,该文中将L取为前缘半径(d)的两倍;ρw为液态水的密度,σ为过冷水滴的表面张力。该参数对霜冰影响不大,对于明冰的影响较为显著。
根据文献[13],NASA的Glenn中心曾经提出过一种比例理论,即他们认为:对于两个等比缩放的机翼,若保持β0,Ac,冻结系数n0,WeL相同,其表面生成的冰型也应是近似等比缩放的。所以根据这个理论和前人所提出的模型,该文选用的积冰参数如表1所示,它们将作为输入变量被导入至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前文提到的由于难以精确计算,故该文不将其直接列入选用的积冰参数之中,而是通过多个冗余参数来近似代替。
1.3 训练样本的数据来源
该文所用的训练数据来自于已出版的公开文献,以NASA Glenn中心的IRT风洞实验数据为主,具体引用状况如表2所示。
2 实验分析
2.1 网络的搭建与训练
由于网络结构简单,所以不需要对隐藏层和隐藏单元的个数和结构进行猜测,只需要求出径向基函数的平滑参数,即SPREAD值。由于训练样本较少,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GRNN网络,并循环找出最佳的SPREAD值,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该文所用网络采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实现。
因为表2中的文献数据部分参数有缺失和错误,所以经过删减后训练样本的最终数目为256组。
2.2 结果与分析
图2中阻力系数为冰风洞试验结果,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
在所有256组数据中,79.29%的数据落入10%的误差区间内,90.20%的数据落入30%的误差区间内,96%的数据落入50%的误差区间。
NASA的Bragg(Olsen)模型和Gray模型的误差大致在50%~70%,HPC模型的误差至少为33.4%。通过图3、图4可以看出:与前人的模型相比,即使由二维翼型扩展到了带后掠的机翼,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结果误差依旧更小,特别是在严重积冰(阻力增量较大)的区域的吻合度远优于HPC模型,说明该方法能更好地预测积冰后的阻力系数;同时该方法依旧保有工程方法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平均仅耗时0.2 s。偏离中心线较远的数据主要来源自带有后掠角的积冰实验,这可能是后掠翼积冰的训练样本相对较少所致,也有可能是因为Tsao拟合出的式(2)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3 结语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考虑到后掠效应的积冰后机翼阻力系数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机翼没有后掠角的情况下,该方法的估计精度远优于现有的预测模型;除此之外,该模型还能预测现有模型无法做到的有后掠角的情况下的阻力系数,并依旧能够保持较高的预测精度。
参考文献
[1] Safety Advisor.Aircraft Icing [EB/OL]. [2013-05-01].https:///-/media/files/aopa/home/pilot-resources/asi/safety-advisors/sa22.pdf?la=en.
[2] Michael B Bragg, William R Perkins,Nadine B Sarter, et al.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flight Aircraft Icing Safety [M].AIAA, 1998.
[3] Preston G M, Blackman C C. Effects of Ice Formations on Airplane Performance in Level Cruising Flight [M].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1948.
[4] Ratvasky T P, Ranaudo R J. Icing Effects on Aircraft Stability and Control Determined from Flight Data. Preliminary Results, NASA TM 105977 [R].AIAA,1993.
[5] Ratvasky T P, Van Zante J F, Riley J T. NASA/FAA Tailplane Icing Program Overview [M].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Lewis Research Center,1999.
[6] Ranaudo R J, Mikkelsen K L, McKnight R C,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Aircraft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and Control after Flight through Natural Icing Conditions [Z].1986.
[7] Olsen W, Shaw R, Newton J. Ice shapes and the resulting drag increase for a NACA 0012 airfoil [Z].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1984.
[8] Gray V H. Correlations among ice measurements, impingement rates icing conditions, and drag coefficients for unswept NACA 65A004 airfoil [Z].1958.
[9] Han Y, Palacios J.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airfoi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ice accretion [C]//4th AIAA Atmospheric and Space Environment Conference.2012.
[10] 闻新,周露,李翔,等.MATLAB神经网络仿真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 Langmuir Irving, Blodgett, Katharine B.A 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 of Water Droplet Trajectories [M].Army Air Forces Headquarters,1946.
[12] Anderson David, Tsao J C. Additional Results of Ice-Accretion Scaling at SLD Conditions [C]//41st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2003.
[13] Tsao J C, Lee S. Evaluation of Icing Scaling on Swept NACA 0012 Airfoil Models [R].NASA,2012.
[14] Shin J, Bond T H. Results of an icing test on a NACA 0012 airfoil in the NASA Lewis Icing Research Tunnel [R].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1992.
[15] Gray V H. Prediction of aerodynamic penalties caused by ice formations on various airfoils [R].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1964.
[16] Bowden D T. Effect of Pneumatic De-icers and Ice Formation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Airfoil [Z].Technical Report Archive & Image Library,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