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
又是一年高考到来,全社会似乎又要为此“紧张”一阵。这是很不正常的。这几天有些记者来采访我,题目是预测或者评说今年高考作文,我没有接受采访。我不太赞成传媒过多关注高考,这会加重“社会紧张”。但想到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命运都“决定”于此,公平是最重要的,所以又想给相关部门提点改进的建议。一年多前(2010年12月),我在北大召集过一个关于高考作文的专题研讨会,会后给相关部门写过一些建议,作为“内参”上送。建议的部分内容也曾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据说2011年有些省市高考语文阅卷是参考过这些意见的,但更多省市高考语文阅卷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如就把问题亮开,可能更有利于解决。这里发表的就是前年写的“建议”的一部分,希望这几天相关部门能看到,并使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有所改进。如下是部分建议:
高考阅卷中作文分数“趋中率”太高,相当程度上已失去选拔的功能。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作文评分一般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或者35~45分)。据北京、福建等多个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也不到20%。其他省市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二等分占比重如此大,即“趋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难企及高分,稍有准备就可以拿40分上下,再差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评分等级的这种非正态分布,不能反映考试水平,对考生是很不公平的。这种畸形的考分等级分布,在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很少见。
造成高考作文评卷“趋中率”畸高的,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阅卷等级划分标准虚化,比例失调。二是作文评分有不确定因素,普遍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的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这规定本是为了保证质量,但却容易造成阅卷者为求“保险”而彼此求同“趋中”,使作为高考语文最主要部分的作文,因区别度模糊而极大地弱化了选拔功能。更严重的是,这对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广大师生认为学不学都可以考个“趋中”的分数,就不愿意在作文甚至在语文课方面下工夫了。为何这么多年关于语文课的争议最多而语文教学又难于提高质量?高考作文评卷的“趋中率”的“指挥”作用就是主要障碍之一。
与此相关的,语文卷的阅卷工作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不少省市语文阅卷老师的更换比例过大。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由大学教师、高中教师各50%组成,但由于阅卷补贴过低,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00元(低于做清洁的小时工的报酬),而大学老师的科研、教学任务又重,难于抽调人员参加,只好越来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硕士生去阅卷。这些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就单纯地按照大学课程中对作品的评价或者个人喜好去阅卷,评分的标准波动较大;高中语文教师对参加阅卷倒是有积极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在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和阅卷思路,以便备考,有的学区、学校甚至把轮流派老师参加阅卷作为备考的攻略。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补贴偏低的原因在于,语文卷必须将基础知识和作文分开阅卷,所需要的阅卷教师人数、阅卷时间都远多于其他学科,但补贴标准则不考虑这些情况。而是简单地按学科或人头发放,加上语文阅卷的“劳动强度”大,补贴待遇相对就显得低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一些必要的改进措施。不妨改变一点思路:都说高考是很无奈的“指挥棒”,那么我们可以试试改造这“指挥棒”,让它从正面去“指挥”,让教学和社会风气朝积极的方面改进和发展。
就高考作文而言,建议调整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实施评分正态分布。比如,如果分四等,二等(也就是35分~45分)以占50%~60%为宜。所谓满分或者高分作文并非完美作文,只是相对优秀,应当提高一等的比重,可以达到15%左右。这些可以作为规定性指标下达。区分度大了,才有选拔功能,也才能打破现在那种普遍认为语文和作文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而放松语文教学,使之沦为应试技巧训练的偏向。
稳定高考语文命题、阅卷队伍,充实有水平、有经验的大学、中学教师,进行规范的命题与阅卷业务培训;提高阅卷津贴。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2
【导语】2018年新疆高考语文考试已结束,
(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海南)
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为方便大家及时获取2018年高考试题、成绩、分数线信息,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3
今年高考语文大纲与去年比没有大的变化,仍然维持了“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的要求。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来看,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
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在试卷上主要是对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等内容的考查,考生复习时应准确把握常见字的音、形。
理解。在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比较大,体现在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中的有关词句的问题上,包括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翻译以及现代文中词句的理解等,复习时要积极训练,做到能通过阅读材料迅速理解题干的内容,深刻体会材料的各种内涵。
分析综合。考查内容主要有文言阅读中主要信息的筛选、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等,现代文阅读中还包括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4
一、标题好
标题即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因为是网上阅卷,阅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文题,好的文题能一下子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以达到获取高分的第一印象。取题是有技巧的,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巧用修辞法
巧妙使用修辞方法,让文题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精炼紧凑,例如《“诚信”喊冤》。
2.引用、化用法
将一些俗语、成语蜕变后可做标题;歌名、广告等大众娱乐传媒中的词汇凡是有思想性的、有哲理性的都可以借用而妙笔生花;引用诗词文赋,使文题儒雅庄重,例如《寻找自己的桃花源》。
3.反弹琵琶法
“反弹琵琶”,是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它,可以使文章产生出奇制胜的艺术魅力,收到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反其道而行之,求异思维,使文题焕然一新,例如《感谢你――我的敌人》。
二、开头好
开头好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考场作文的开头要干净利索,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必须迅速入题。开头常用这样几种方法:
1.直入法
直入法即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最适用的方法,此方法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易为阅卷老师接受。
例如,《不要轻易说“不”》的开头:人是脆弱的,经历太多的风浪,总有一天会慢慢枯萎,但千万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因为我们内心里潜藏着的,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在荒野中踽踽前行。
2.设疑法
文章一开始就设置疑问,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引起阅卷老师兴趣,想往下看,能找出答案或为考生此法叫好。
3.引用法
开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这对高三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背了那么多名言警句,从记忆中提取一二句放在文章的开头,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例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三、构思好
高考作文时间紧、要求高,每位考生都希望能考出最高水平。要做到这一点,下笔前的构思与作文的成功关系很大。那么,在考场作文中应该如何巧妙构思、出奇制胜、赢得高分呢?我在作文训练中教给学生三种方法:
1.角度巧妙
考场作文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用何永康教授的话来说――“亏他想得出来”,所以作文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让学生借鉴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的构思。
2.思路独特
我将《荔枝蜜》这篇散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整理出文章思路:开篇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喜欢蜜蜂。学生明白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
3.情节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想作文波澜起伏,除了、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也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升华作文的主题。我经常播放优秀小品视频,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波澜起伏的方法。
四、结尾好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精彩的结尾,能为文章增光添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元人乔梦符认为,好的结尾应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我从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学生借鉴:
1.点睛式结尾
这种结尾用凝练简洁的语句归纳总结,画龙点睛,揭示中心,点明文章主旨,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例如:
生命中的一瞬间的爱,竟赚取了我们活一生,对庞大的悲哀甘之如饴。是苦是甜,能品尝这一世,终无悔!
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飞起了风筝,寂寞的鸟儿围着它盘旋,我伸出手遮挡夕阳刺人眼睛的光线,仿若明暗相间的幻象,想起这一路跌跌撞撞,忍不住眼泪灼热地流淌下来。仰头喝下最后一口咖啡,生活的余香留于齿间。
伍尔芙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我于咖啡中看见》)
2.引用式结尾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诗文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使文章活泼而有文采。
3.抒情式结尾
结尾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拓宽意境,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排比式结尾
即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情感,照应文题,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优点是结构严密且语势强烈。例如:
如果你曾读过鲁迅,读过他是怎样在黑暗中确定自己独特的坐标;如果你曾读过张爱玲,读她是怎样用自己诡谲的笔调为人指点一段迷津;如果你曾读过陈小邛,读过她是怎样在蚂蟥遍身的丛林中寻找门巴人;如果你曾读过青藏线上修筑铁路的汉子们,那么你可能会幡然醒悟:自己的天地最美,执着的追求最美,自己的金秋最美!(《自己的天地里收获秋天》)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5
2009年高考作文时事素材:“躲猫猫”
2009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中国推迟中欧峰会
2009年高考作文最新分类素材详解
2009年高考精彩作文素材汇总1
2009年高考精彩作文素材汇总2
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素材:经典作文素材大全 故事类
2009年高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预测10篇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6
有些文章开头总是从形势写起,言心称“在××的领导下,在××的支持和关怀下,在××的帮助下”有的文章开头总是“太阳”、“月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调子老唱,这些套路老用就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老套了。
□二忌、故弄玄虚
有些文章开头,故意耍花枪,兜圈子,有意让人琢磨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在,见水平、见功力的地方。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三忌、开头突然
有些文章开头,缺乏应有的交代,显得突如其来,没头没脑,不知所云。如写读后感,有的文章在不作任何交代的情况下就开始“感”起来了。写供料作文一开头就说“读了这个材料我有深刻的体会……”材料内容只字不提就这样写,太突然了。
□四忌、不必要的解释
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也不行。如写《女排五连冠给我的启示》,要是一开头就用较长篇幅去说明女排的组成、女排五次获冠军的时间、地点,同谁争夺冠军等情况,就不必要了。当然,根据需要,适当对所写的问题作些解释也是必要的。
□五忌、凭空抒情
有的文章的开头,特别是议论文的开头,不管与中心、主题有无关系,议论还没有展开,问题还没有说清,就“啊”“呀”不断,感慨万端。这种凭空抒情,只能叫无病。
□六忌、绕大圈子
有的文章开头,不管中心需不需要,与主题有关无关,就先秦两汉、前村后店地谈开了。不着边际,空发议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了好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来。
□七忌、堆砌名言锦语
有的文章,开头想先声夺人,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就把格言、警句等一股脑儿地搬出来,以为这样就算是个好的开头。其实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盲目性,效果往往很差。
□八忌、开头重复
文章只能有一个开头,可是有的文章有两个开头。比如有的文章本想从引用写起,写好后又觉得扣题目谈更好,于是又开个头。有的文章一开头就介绍背景,写好后又觉得首先应该揭示文章的中心,于是又开个头。这样都会出现两个开头。出现这种情况,可根据题目或中心的要求,取其一个开头即可。
□九忌、盲目写景
写景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为了刻划人物,或是为了烘托气氛,如果与此无关,一般来说这样的写景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文章一开头就“花儿”、“鸟儿”、“草儿”地写一通,实在是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