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范文1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法;内容;语言组成
在初中英语教材不断改版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总结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英语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希望在教师教育领域,尽可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迎合学习者的需要。通过对教材的教学法、内容、语言组成的分析,尽可能为其提高在课堂教学上科学决策的能力提供建议。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教材探究过程中呈现的基本框架源自Bob Adamson的《中国外语教育史》,围绕教学法、内容和语言组成三个方面展开。
【基本框架(成果)】
教学法:
《英语(新目标)》教材单元的主体结构框架可分Section A, Section B和Self-check。本文首先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全五册涉及的相关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如图1所示:
■
图1 各种教学法所占比例
由此可见,尽管编者认为教材主要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其占比还不算是压倒性的。其中直接法、听说法的辅助作用较明显,而结构法和交际法的使用比例十分接近,这使得课堂教学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接下来,本文将对任务型教学法和直接法在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方式。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在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体会、掌握语言。如图2所示:
■
图2 第五册第十单元Section B的4
该题要求学生把上一环节3c中的搞笑故事告诉同学,并组织投票选出“最佳笑话”“最尴尬笑话”和“最有创造力笑话”。这需要教师在设计任务(task)时,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现力,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内容加以熟练运用。
直接法(Direct Method)就是直接用外语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注重形式语法的教学方法。原则是以模仿句子为主。如,第三册第六单元1b “Listen and number the pairs of twins[1-3]in the picture.”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听对话,给图中正在唱歌、弹吉他和打鼓的几对双胞胎编号。此时学生只需看懂给出图片中人物的活动,利用已经学过的词汇来分辨听力句子中包含的关键信息,不必依靠母语解释。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利用磁带中纯正的语音来锻炼学生的听力,继而引导后续的口语模仿练习。
教材语言的真实性较强。编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到中学生所关注的人、事物和事件,选择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例如,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于生日聚会、年会的,Section A的1a陈述连线题中就有如下内容:
■
图3 第四册第五单元Section A的1a陈述连线题
图3提到的西方人参加聚会需要带的伙伴、穿的衣服、乘坐的交通工具等,也是中国学生参加平时的生日会、同学会经常碰到的方面,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共通之处。而随后的回答,比如,聚会迟到,感觉抱歉,“玩得开心”的表达也符合大家的情绪体现,真实可信。但问题和回答中分别反复以“I think I’m going to...”和“If you do,you’ll...”开头,有些机械和生硬,缺乏灵活变通。
内容:
教材的内容服务于教材的设计理念,真正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体现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在充分利用已有材料的前提下,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英语使用联系起来。为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笔者综合分析调查1~5册话题并作了分布统计,如图4所示:
■
图4 全五册话题统计
其中形象具体的“自我与人际交往”话题占很大比例(44.25%),其次是“事物描述(26.23%)”和“休闲活动(19.67%)”,而“地理(3.3%)”和“科技与人文教育(8.2%)”等抽象知识性内容较少。这里的“自我与人际交往”包括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其在家庭和学校里的人际交往,“事物描述”涵盖了学生时常接触到的学习、生活用具和其他可以进行简单描述的身边事物,“休闲活动”指的是学生参加的课余和假期的各项活动,“地理”是有关国内外的基本地理常识和故事,“科技与人文教育”包含初中生能接触到的简单科学知识和实例,以及国内外文化熏陶下的素质教育。
由此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该教材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细节,真实性强。因而初级学生就可以灵活地运用交往语句。其中出现的大量关于人际交往的阅读和练习旨在促进学生的口语和社会交际能力,而其他的事物和休闲活动描述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有话可说。然而经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编者对地理、科技与文化教育等常识性、知识性、有内涵的内容选取不多,导致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用语言的接触较少(毕竟初中生正在学习相关社会和科学课程,可以适当结合英语学习)。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这个单元鼓励学生讨论各自笔友,如“来自何方”以及他(她)的相关个人信息;引导学生把知识和个人经历结合起来,如填写自己的个人爱好等;提示学生填写符合生活需要的资料,如填写学生信息卡。如图5:
■
图5 第二册第一单元Section B的3b
从上面的图文可以看出,教材要求学生先读懂右侧的学生信息卡,然后完成左侧的填空。这个练习的选材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往中常见的“笔友”话题,所用的信息也是联系中经常使用的,属于中学生所熟悉的“自我与人际交往”方面。继续深入分析能够发现,因为教学对象英语知识积累的局限,其中的单词和句子简单而单一。这虽有利于教师巩固和测验词汇和语言点,但如此表达较死板,没有明显的连贯和统一(如再加上一些“and”“but”等词)和惯用语搭配,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我表达。
本文研究分析过后得出的建议是,教材编订者可以适当变化听说读写的练习顺序,在材料中更新和融入英语地道表达、中国文化生活环境等的相关内容,在书本最后附录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知识拓展部分供学生需求。本次研究尚未对教材中地道英语表达的具体设置方式有所涉及,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完善此文。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范文2
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实施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型(Task—based activity)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参与,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会并掌握单词。能用简单的英语在购物时进行交谈。强化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表达,能体会到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模仿,积极参与,激励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真正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就是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多数学生能够听懂、说出、认读词汇
CD;tape; a pop song; folk music; cheap; foreign;
多数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句型
Can I help you?/ I want…/ How much is/are…?
能力目标
能运用简单的购物英语,能在学习中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
情感目标
能在购物时运用礼貌用语;学会倾听别人的表述。
教学方法:
任务型活动
启发式教学
兴趣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生词
CD;tape; a pop song;;folk music;;cheap;;foreign;
句型
Can I help you?/ I want…/ How much is/are…?
教学难点:
购物英语的运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卡片
教学步骤:
Step I Warming Up
Greeting
T: Good morning, class. I’m glad to see again. Today, we’ll learn a new lesson.
StepⅡ Presentation
New words
活动一:
出示图片,呈现本课词汇。让学生猜出词义,并用已有的知识认读。帮助学生识记词义,联系直接英语思维。
活动二:
通过例子让学生自主初步了解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和形容词的用法。
实际说明
活动三:
借助多媒体呈现句型
设计说明:
引导运用熟悉句型巩固新单词,学习购物英语,练习翻译。
StepⅢ Practise
活动五:Role Play
模拟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及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
StepⅣ Summary
StepⅤ Homework
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调查你周围同学所使用文具的价格
实际说明:
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真正实现语言的最终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附:板书设计
Lesson 6 I want a CD
New Words
Sentences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范文3
【关键词】:浙美版 美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针对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国家相继出台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各种教育方针及政策,以此来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现代美术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到美对生活以及人的发展具有的特殊贡献,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以及人类社会文明的丰富性,将美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保证[3]。
因此,笔者通过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浙美版美术教材,对美术课程改革以及美术教育的深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 义务教育下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展现状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来启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开始美术新课程的实验。同时,教育部通过近几年的大规模调研积极对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经过对美术课程标准的若干次修订和完善以后,教育部在2011年12月颁布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段的划分以及学科的四个学习领域等方面没有改变,但是根据美术和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美术学科性质的认定以及使美术课程更加适应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多元和不平衡的现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另外,新的课程标准中精致化的处理了美术文本的结构和表述[1]。因此,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浙美版美术教材来说,教师在使用时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对学生的美术教育进行人文色彩的渗透,从而使浙美版美术教材的教学目标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相符合。
二、 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下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更加注重的是美术的人文教育,因此可以从美术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两方面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方面,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术课程能够在学生的美术鉴赏与学习中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责任感。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以此来帮助学生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义务教学下的美术课程标准更加强化了美术教育的理念。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对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进行发掘和培养,使他们的美术潜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另外,一项重要教学理念的强化就是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美术课程是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 如何进行美术教育改革
面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结合浙美版美术教材的使用要对美术教育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 改变教学理念
面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是引导教师进行美术教育工作开展的思想保证和行动基础[2]。
2、 进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美术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美术课堂更加活跃。美术学习注重视觉的感受,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和作品的欣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3、 加强美术的实践活动,将美术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联系
美术实践课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意义。例如,在浙美版美术教材中,对《自行车的故事》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构造进行观察,然后再进行自行车的绘画或者利用材料进行自行车模型的制作,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教师要对义务教育下的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与研究,以此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美术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齐龙腾《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介绍【期刊论文】教育实践与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范文4
一、新版地理课程标准的三大变化
1.课程理念更鲜明、简洁,凸显地理课程价值功能
原“实验稿地理课标”涉及的学科课程理念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共六条”,而2011年版地理课程标准将过去的六条理念重新梳理整合为三条,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可以说,这三条学科课程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凸显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在培养公民素养方面的重要价值,文字简洁,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便于教师时刻牢记本学科的三大理念并在地理教学中加以体现。
2.尊重差异性、不均衡性,重新调整“标高”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国家制定的本学科标准就只有一个。因此,如何考虑标准的通适性问题,是课标组修改地理课程标准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新版地理课标在尊重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方面,重新调整了“标高”,在部分较难内容上,降低了要求,如删除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取而代之的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使国家课程标准更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奠定了基础。
3.标准更具操作性、指导性,令人耳目一新
过去的实验稿地理课标的一些条目,在行为动词的搭配,要求的具体化、活动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指向性不明确、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活动建议”实施困难较大等问题。而新版地理课标针对这些原实验稿地理课标所存在的问题均做了修改,如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修订为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的“说明”二字修订为“认识”等。其许多变化之处,令人耳目一新。
二、落实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课标,摈弃轻课标重教材的错误认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因为学科课程标准在内容上通常具有以下一些要素:以学科内最重要的内容且长久不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有利于公民素养的培养,满足学生今后工作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具有发展性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大法。然而,在实验稿课标使用中,许多一线教师片面认为,课标与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进行备课并实施教学即可。由于这种错误认识,致使部分地理教师教学盲目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甚至增加课改前老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仅注重知识传授等,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和学生负担,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重新学习和领会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是广大一线教师把握地理学科教学目标,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地理教师当前专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重心。
2.对照课标要求,反思教师自身教学行为
地理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技能方面有许多具体要求。这既是新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技术和途径。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地理学也不例外。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获取地理信息和资料;二是分析处理地理信息;三是形成结论、成果展示。这其中就涉及地理学科的探究发现法、野外考察法、观察观测法、社会调查法、脑中地图法、文献资料法等。而作为地理学科的地理技能,则是思考地理问题的必要工具和技术,它是地理学了解地球上自然、人文现象和过程的特有方法。具体来讲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等。
反思目前的地理教学,许多教师仍停留在就地理知识而讲知识的层面上,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仍显得非常薄弱。其原因之一即是没有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缺乏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因为单凭教材难以逐一落实课标所提出的若干学科方法和技能的条目内容。
因此,只有掌握和领会学科课程标准,才能养成依据课标备课,逐一完成课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在教学中体现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可以说,课标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和了解课标,发现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这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等。
3.改革教学评价,发挥课程标准重要作用
尽管新课程已经推进了十一个年头,但是许多地方涉及的考试内容仍未完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来确定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这致使许多一线地理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教材,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所谓的重要知识,就能让学生获得好成绩,课标也因此变成可有可无的指南。具体表现为:过分依赖纸笔考试,仅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对平时地理学习的评价权重还非常小等。还有一些地方将义务阶段地理考试纳入了中考,虽然客观上有利于提升本学科的地位及提高本地区将来文科生的高考成绩,但另一方面又拔高了教学要求,将水平考试变成了选拔考试,增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地理教师的工作压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范文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对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的阐述可用“打下三个基础,发挥一个优势”来概括。“三个基础”是: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一个优势”是:“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三个基础,一个优势”彰显了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新课标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有何变化?为什么说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更准确?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没有的内容。这样表述至少透露出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运用”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语文课程是打基础的课程;二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是综合性的课程;三是语文课程的本质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是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因此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新课标”同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其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使语文课程的定位更准确。
三、“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言文字运用”,用意何在?
“新课标”在前言部分6次提到“语言文字运用”。
1.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4.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5.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6.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惜字如金的课程标准里,在这么短的篇幅中6次出现“语言文字运用”,充分说明课标修订者对“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视程度,也是对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语文教学存在的“重内容分析,轻语言积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重教师讲解,轻学生实践”等现象的回应与矫正。众所周知,实施新课改以来,由于部分专家和教师对“实验稿”的过度解读,尤其是部分竞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的误导,加上部分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导致教学中出现不少矫枉过正的现象,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美术课、数学课、实验课、历史课……语文课堂高耗低效,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新课标”反复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充分反映了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本内涵与核心元素,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这一基本教学思想。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上下工夫,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下工夫。
四、“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有哪些主要变化?
“新课标”沿用了“实验稿”“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条基本理念的表述,但四条基本理念的内涵变化较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语文素养”的内涵更加丰富。“新课标”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进行补充完善,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分,增加了两处文字,第一处“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对语文课程落实工具性的强调,也是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具体落实,提示教师,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第二处“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对语文课程落实人文性的提示,强调语文教学落实人文性的主要元素是祖国的“优秀文化”,落实的途径与方法是“熏陶感染”,而不是空洞说教、穿靴戴帽。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新课标”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上。这是语文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的体现,反映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也是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重点内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新课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出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等方面,为语文教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科学渗透人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3.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更加突出。“新课标”将“实验稿”中“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改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增加“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的表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强调了语文学习在时空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开放性,提出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即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4.语文课程内外联系得到加强。“新课标”增加“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注重听说读写的联系是加强语文教学的内部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是从三维目标的落实上强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三个“注重”为我们加强语文课程的内部联系、正确处理语文课程的外部联系、实现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
5.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得到重视。“新课标”增加“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这段话强调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在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重读书、重积累、重感悟、重整体把握、重熏陶感染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在继承这些语文教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五、“新课标”对“总体目标与内容”进行了哪些调整?学习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新课标”“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是在“实验稿”“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修订的,与“实验稿”“总体目标”相比,主要有以下调整:总体目标与内容第1、2条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在第1条中加进了“集体主义”,在第2条中加进了“提高文化品位”,充实了人文素养方面的目标;第3、4、5条是侧重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将“实验稿”中“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改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将“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改为“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第5~10条是关于“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在阅读教学目标中增加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阅读和背诵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习作教学目标将“实验稿”中“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改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将“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写作方式写作”改为“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写作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习作教学目标更加具体,目标指向更明确——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综合性实践目标中增加“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创新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目标是按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顺序分块表述的,各有侧重,但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维目标仍然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老师们学习课标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六、“新课标”对“学段目标与内容”主要进行了哪些修订?这样修订的意图是什么?
“新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实验稿”基础上做了多处修改,除语言表述方面的调整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变化:一是调整了部分学段目标与内容;二是增加了部分教学目标与内容;三是删除了“实验稿”中的部分教学目标与内容。
调整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一是降低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会写的字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第二学段会写的字由2000个调整为1600个。识字写字量的调整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二是将第一学段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调整到第二学段,第一学段默读要求有所降低;三是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调整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要求有所降低。
增加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一是为了改变当前学生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等现状,“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和写字质量,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在第一学段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基础上,第二、三学段增加“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第三学段还增加了“硬笔书写楷书,力求美观”的要求;二是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增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删减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一是将“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删除;二是将“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删除;三是将“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从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中删除。从删除的目标看,都是经过课改实验检验,属于要求偏高、偏难的目标。删除这些目标,模糊了这些硬性要求,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七、“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在结构上有何变化?
“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是本次课标修订变化较大的部分。在结构上将“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顺序调整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顺序调整,突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在课标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意义,提示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八、“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实施策略在“实验稿”基础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与“实验稿”相比,“新课标”的教学建议在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新课标”增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稿”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改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方式改进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二是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提出三方面具体要求:第一,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教师要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式,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第三,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三方面的要求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三是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新课标”强调: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一要整体考虑三维目标的综合;二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三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四要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一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二要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三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是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一要将人文教育与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融为一体,不要油水分离;二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有机渗透,不要空洞说教。
九、“新课标”教学建议中“具体建议”哪些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语文教学要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写字训练。识字教学建议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读写基础”“教学重点”“重要教学内容”“每天安排10分钟”,这样的关键词和练字时间的硬性规定,有利于学校加强写字教学管理,评价教师写字教学工作。
二是阅读教学要重视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新课标将实验稿中“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修改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目的在于提示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使用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增加“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求,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文本的尊重,强调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三是阅读教学要做到“五提倡,五防止”。“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倡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防止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提倡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提倡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要防止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以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提倡朗读自然,要防止矫情做作的腔调。“五提倡、五防止”既是对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偏差的修正,也是对今后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教师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十、为什么说“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标”的评价建议由实施策略和具体建议两个部分组成,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建议都比“实验稿”的评价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一是评价目的更明确,实施思路更清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同时提出四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二是评价要求更具体,学段特点更突出。“新课标”在具体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具体要求和不同学段的评价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学段特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如阅读教学评价,在提出阅读教学评价总体要求的同时,分别提出了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文学作品阅读、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等八个方面的具体目标,特别提出各学段“精读”和“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重点。新课标阅读教学评价的总体要求是“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在总要求的关照下,各学段“精读”评价的重点是:“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在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此外,“新课标”还明确提出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学段评价重点。评价建议对学段特点的突出,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段特点,突出学段教学重点和评价重点,避免低段教学高段化和高段教学低段化,有利于扎扎实实完成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范文6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课程标准的制订、颁布和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教师教学和评价的主要依据,更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历经10年风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我国教育部组织相关教育家、学科专家、研究员和优秀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于2012年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其中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和描述发生的变化,相信值得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品位和揣摩。
1 科学探究的内涵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2011版)》都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但并未给出“科学探究”的具体内涵,这对于教师理解、领悟和落实科学探究教学带来困难。在我国《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中,定义了“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科学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该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这里暂不考虑科学探究与探究性学习的异同,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由上述定义可以发现:
(1) 科学探究是各种教学活动或实验的一种体现方式。
(2) 科学中的探究与教育中的探究既类似但又有区别。二者都是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运用科学方法(主要是试误)来认识世界和学习知识;而目的的不同体现在:科学家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而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科学的本质、获取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最终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科学家那样探索与发现。
(3) 科学探究的培养目标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来要求的。科学探究的知识目标是获得生物学知识,能力目标是在活动中掌握科学技能和运用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精神。可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准确描述,可以帮助教师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作用和地位。
2 “科学探究”内容的比较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2011版)》都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在“科学探究”这一主题下又分为“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个二级主题。通过分析义务教育新旧生物课程标准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变化。
2.1 对“理解科学探究”的比较
“理解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探究”这个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在新旧课程标准中都未改变。分析新旧生物课程标准后发现:
(1) 《标准(实验稿)》中的“体验到”、“意识到”和“体会到”均在《标准(2011版)》中被删除。为什么要删除上述的几个语词呢?是否值得修改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呢?课程标准的研读对象是教师而非学生,但在《标准(实验稿)》中,“体验到”、“意识到”和“体会到”仅仅是对教师的期待和要求,并未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所以具体实施起来的话,难以得到具体、可操作的落实和贯彻。而且“体验”、“意识”和“体会”这些动词均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的范畴,如何去评价教师的掌握程度也是一个难题,鉴于此,《标准(2011版)》则反其道而行之,以“重要概念”的方式,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帮助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形成这些重要概念,显然这些目标要求针对的是学生而不再是教师了,并且将“理解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要求所有学生都应达到,可见,《标准(2011版)》对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要求更准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2) 《标准(2011版)》新增内容“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这里强调和注重的是“证据”的可靠性原则,因为只有证据和资料能够确保无误,科学活动的进行才不是徒劳无功的,证据(或资料)才能够解释假设、回答问题和得出结论。并且还要求学生理解获得“证据”可靠性的一般科学思维,显然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样也从科学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
(3) 《标准(2011版)》提出“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其描述方式更加具体和准确。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清晰地表达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这对于传递和表达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标准(2011版)》倡导“信息的科学表达和传递方式”,这是对《标准(实验稿)》的补充和加强,对于教师理解、领悟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大有裨益的。义务教育新旧生物课程标准中“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比较(表1)。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探究”课程内容下的二级主题,都以表格的形式从“科学探究过程”(或科学探究能力)“基本要求”来表述这个二级主题的内容,经过比较和分析后发现,新旧生物课程标准在具体表述上存在以下重要变化:
(1) 在《标准(实验稿)》“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其“表头”分别描述的是“科学探究过程”和“基本要求”,但是在《标准(2011版)》“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其“表头”是“科学探究能力”和“基本要求”。这个二级主题的内容是围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来要求的,并且“基本要求”的表述也是针对能力而言的,因此,将“科学探究过程”修改为“科学探究能力”显得更加准确,其目标达成的效果会更强。
(2) 《标准(2011版)》中“基本要求”的用词更加准确,定位更加明确。例如,《标准(实验稿)》中的“撰写”一词,明显是不准确和不恰当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言的基本要求,但是“撰写”一词,显然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从这一点来讲,就已经违背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因此,将“撰写”改成“写出”是比较恰当的,也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
(3) 《标准(2011版)》“基本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其中“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这些都是对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的要求,也更加符合科学家真正的工作方式,总之,“科学探究”不能缺少了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不能离开了科学的本质而大谈“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比较见表2。
2.2 “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关系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标准(2011版)》肯定了“科学探究”的地位和作用。“理解科学探究”是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又是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这两者的联系依靠“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进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反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最终,科学探究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完成科学探究所要求和期待的教学目标。总之,科学探究符合新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教学应该是全面的、真实的和三位一体的。
3 对科学探究的思考
3.1 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
《标准(实验稿)》中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这可能会引起教师理解的偏差,误认为在科学探究教学中,一定需要按部就班地遵循科学探究的固定模式。殊不知,科学探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途径,在整个过程的每一步骤中,观察的现象或数据都能引领学生不断地修正作出的假设和设计的实验,而且一个实验的结论往往还能引出新的问题和实验。
3.2 问题应具有科学性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关键和特征,但是需要教师格外注意的是:“问题”一定不能脱离科学本质,即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科学性,否则,离开了科学本质大搞科学探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例如,为什么我的CD播放器停止了工作?这个问题就属于科学问题,因为它能够通过观察和收集证据来加以解答。而在我的CD播放器中,我应该选择听哪种类型的音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看法和爱好,科学探究并不能回答个人爱好和鉴赏力的问题。
3.3 科学探究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标准(2011版)》提出:“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而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科学探究是过程,科学素养是结果,二者相互依存。教师需要认真理解二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学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9.
[3] 刘恩山,汪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4.
[4]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