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引导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引导礼仪范文1
译林新版《英语(八下)》第六单元的主题是A charity walk,阅读标题为We need your support─Oxfam Trailwalker,内容是关于香港乐施会的“毅行”活动。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第一步(Pre-reading):引入文本,激活情感
1.值日报告。
执教本课时恰逢雅安地震,教师和当天轮值进行Daily Report的学生商讨后选定的话题就是雅安灾情。短短3分钟的英文报告,声情并茂,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不少学生热泪盈眶。报告后的2分钟互动环节,学生聚焦的依旧是雅安震区,特别是那里学生的状况。
【简析】常态的活动,特别的主题,营造了特殊的情境,值日报告的互动过程变成了情感萌发的过程,学生心系天下的爱心和事事关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也为后面介绍慈善行走活动以及Post-reading Activity做好了铺垫。
2.情境导学。
稍待平复心情,教师播放了一段21公里步行活动的视频,这是不久前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带着问题观看和思考。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本课的话题,并在耳熟能详的情境中初步接触文本的语言,特别是文章中的几个影响理解的关键生词:trail,trailwalker,team spirit等,从而降低阅读的难度。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简析】 我校的“21公里步行活动”与文本中的“毅行”活动十分类似,它来自学生的校园生活,所以容易产生共鸣,能融洽交流氛围,激发阅读的热情。读前的两个生活情境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背景图式,情境导课、引入文本的同时,也自然地激发了情感和兴趣。
第二步(While-reading的第一阶段):进入文本,尝试成功
引导学生通过标题“Oxfam Trailwalker”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后,开始文本阅读。
1.语境猜词。
通过猜测关键词“tough”的意义:difficult; hard; not easy,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乐施会“毅行”活动是一次艰难的远足的依据,进而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上下文语境推理判断词义的能力。
【简析】 既锻炼学生语境猜词的技能,又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悟“毅行”活动之艰难,提高对坚韧不拔意志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为下面深入理解文本奠定思想基础。
2.搭建支架。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结对互助的形式,共同探究和搭建文本理解支架,设计流程图,梳理文脉,筛选文本信息并进行信息转换,简化文本难度,提高阅读效率。内容包括活动的名称、慈善组织名称、活动的规则和时间等细节,以及活动的目的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施会“毅行”活动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毅行”活动两大目的的归纳和提炼:筹款帮助穷人、开发项目和学会团队合作。
【简析】学生在结对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合作互动,教师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获得文本知识、锻炼阅读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伴互助、攻坚克难,共同完成梳理任务,学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初步品尝了合作成功的甜头。
第三步(While-reading的第二阶段):深入文本,体悟主题
1.合作任务一:概述所需、所为。
作为香港的重大慈善筹资活动之一,参赛者需要做精心的准备。抛出任务:What do they need to do before and during the event?引导学生以活动前和活动中为时间节点,回归文本,搜集、概括相关信息。
Before the event:group... into...;plan everything...;start training...;support and help...
During the event:walk together...;support and help...;carry sth...;raise money...
【简析】 学生在合作整理活动前和活动中,品读、体悟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Team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2.合作任务二:列举谚语警句。
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以团队合作为主题的谚语、警句:List as many proverbs or sayings on teamwork as possible.比如:
There is no “I” in teamwork.(全队的配合不分你我。)Talent wins games, but teamwork wins championships. (天才能够赢得比赛,但是团队合作才能夺得冠军。)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团结成就胜利,分裂致使失败。)If you can’t pass, you can’t play. (乔丹教练对乔丹说的话:如果你不会传球,你就不会打篮球。)
【简析】 英文谚语、警句语言鲜活凝练,寓意深刻隽永,读来发人深省,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独特的教化功能,是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读写中感染,在分享中感化,效果不言而喻。谚语、警句的拓展竞赛,合作与竞争并存,且文理交融,在凸显了文本主题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耳濡目染的教育。
第四步(Post-reading ):跳出文本,升华思想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构建新理念,产生新观点。
1.活动一:小组讨论。
安排两个可供选择的讨论话题:(1)As young students, what can we do to support Oxfam Trailwalker? (2)What do we need if we join our school’s traditional 31km trailwalker?
就第一个话题,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即支持毅行者、支持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如何自助才能完成这样的慈善活动进行分组探究。就第二个话题,31公里步行者行动是面向高一学生的品牌校本活动性课程,与初中的21公里步行活动一脉相承,与乐施会“毅行”活动异曲同工,因此,学生有感而发,言而有物。
【简析】 英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链接,利于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触及学生的灵魂,升华思想情感。
2.活动二:海报设计。
接下来的作业环节也是Post-reading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为雅安筹款“毅行”活动的海报,并将海报及设计的英文说明上传到班级主页。学以致用的同时分享爱心,付诸行动。
【简析】 设计为雅安组织慈善行走的海报,内容上与值日生汇报前后呼应,主题上与乐施会“毅行”活动呼应,与课文内容融为一体,贴近社会时事,贴近学生生活和英语水平实际,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且要求团队协作,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机。
二、延伸思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不仅是语言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建知识、发展技能、养成习惯的过程,而且也应当是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所谓“文道合一”,指的是学文与明道兼顾,也就是注重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势利导”是指在教学中把握有利契机,顺势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道合一,寓德于教,处理好英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把人文素质培养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职责。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1. 融合。教师必须确立正确的语言观、教学观,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英语教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文与道水融,密不可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不能简单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脱离教学实际进行所谓的人文素养培养。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找准切入点,智慧地渗透,自然地融入,切忌牵强附会,刻意说教或一味拔高,确保有意义、有价值、有效果。
2. 引导。教师不仅要有育人的意识,还应当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捕捉契机,抓住结合点,注重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诱,育人无痕,在潜移默化之中顺其自然地教化,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
3. 内化。重视人文关怀,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陶冶和熏陶。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1969)认为: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应当将语言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由中学会自由,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素养。
【参考文献】
引导礼仪范文2
关键词: 日本文学作品 《阴翳礼赞》 《源氏物语》 静寂
一、引言
大多日本文学作品给人种“静,寂”之感。这一点和日本传统文化中的さび、び一脉相承。さび是日本近世文学的中心理论,也是松尾芭蕉俳句的根本理论,强调天人合一,超越世俗的个人道德情操,类似中国的陶渊明精神,但在另一个侧面强调静与哀的境界。
我认为,不能了解日本文化中的这种静寂,就不能够很好地了解日本文化,从而对日本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二、静寂中的静
早期推崇恶魔主义,晚年转而热爱日本古风的谷崎润一郎认为一切有阴翳才好,在随笔集《阴翳礼赞》中他表达了对东西方文化比较中进行的反思,回归传统的审美理念的愿望,对东方的庭院式的、孤寂的美有着独到鉴赏。作者在谈论到食具时,认为唯有漆器才能表达出日本人生活当中的那种阴翳之美,传统之美。“一提到漆器即视为庸俗、不雅致。其原因之一,大概是由于采光与照明设备所造成的‘光亮’之故。事实上,可以说如果没有‘暗’这一条件,就不可能显示漆器之美。……这真宛如在席子上有几道小川流滴,池水轻盈地在这边那边捕捉灯影,而纤细的涓涓流水在清夜玉体上描绘泥金画那样,仿佛织着绫罗绸缎”。他认为色彩厚重的漆器才能与阴翳相配,才能体现出美的价值。
“日本居室的美与否,完全取决于阴翳的浓淡,别无其它秘诀。西方人看到日本人的客厅陈设简朴,颇为惊讶。室内只有灰色的墙壁,别无其它装饰,诚然不能理解。这是西方人对阴翳之美毫无认识之故。日本人则不然,在阳光不易透入的居室外侧筑有突出的土庇,或缘侧附建走廊,更能避免阳光直射。淡淡的日光从庭院反射,透过纸门悄悄地进入室内。……我们居室美的要素,无非是在于间接的微弱的光线。这温和静寂而短暂的阳光,悄然地洒落室内,沁入墙壁间,仿佛特意为居室涂筑了一道颜色柔和的沙壁。我们随处可以看到闪烁不定的光洒落在黄昏暗淡的墙壁上,伤佛以冀保存其艰辛的余生。我们就是喜爱这种纤细的光线。在我们看来,那墙壁上的余光或者微弱的光线,比什么装饰都美”。这种介于明和暗之间的那一种柔弱的光线,更能进化自己的心灵。正如《源氏物语》中所记载般:女人隐藏在永远幽暗的深处,恋慕中的男子也只能在黑暗中微闻其声,微觉衣香,触其鬓发,摸其肌肤,想其娇媚之态。然而正因如此,更觉其风情万种,有一种令人心驰神摇的魅力。这正是东洋美学的神秘之处、动人之处。
用静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事未至情先至的名作也不少。
在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中,出现于文首的便是一个寂静的世界。“这本该是个繁华的地方。罗生门临近朱雀大街,原来有很多戴着古笠和乌软帽的人经过,但是,现在,只有一个活人”。何况,这个人是刚被主人辞退的武士,幕府时代的家将们除了被领主雇佣以外是没多少出路的,这位“失业”的武士就在安静的罗生门前静思自己是不是去当个彻彻底底的坏蛋强盗,故事的跌宕由此展开。而背景就是这个苦闷的只有叹气的人和腐烂的尸体,黑黝黝的群鸦的罗生门。这种静使得难言的恐怖油然而生,象征着武士过往的命运,也为整个故事奠定了黑色的基调。
三、静寂中的寂
我认为静寂中的寂是一种寂寥,也就是日本文学中“物の哀れ”的理念。静只是其外在遮掩,而这种“物の哀れ”才是本物。“物の哀れ”在日汉词典里如是解释:“物の哀れ(是对大自然或人生的感触,深远的幽情,或是说对事物的哀伤和哀愁。”这种物の哀れ的理念我认为可以浓缩成两点:哀愁和幽情。
日本女子的女性美,不便于步行的长大的丝绸衣饰,昏暗纸糊的居室,母音较多的缓慢言语,所有这一切互相调和。不可动摇的女性之美,不应是动态的,而是静止的,不在于争论和表露,而在于苦涩、恼恨和哀怜、无奈。日本女子的这种哀伤,正是受日本正统美学指向的对物的哀愁,也有由此产生的自哀情绪。从日本哀伤最初的《古事记》中所描述的倭建命性格中所包括的悲剧性,至和歌时代的山上忆良、大伴旅人,在《日本文学史》一书中阐述他们创作风格和来源时,无一例外地蕴涵“苦悲”这种情愫。
山上忆良:他出身于卑微的氏族,一生坎坷潦倒,官阶只做到“从五官下”的地方官吏,直至老死。同时他又知识渊博,自负高人一等。这种矛盾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
大伴旅人:旅人的心里也深深藏着一种苦闷。诗人把他们生平的不满揉入到了自己的词作中去,由此才有了“悟到人生万事空,无限感伤增悲痛”和“忧患的人世!耻辱的人世!恨非凌空鸟,欲飞缺双翅”的句子的出现。这便是文学作品中的哀愁。
至于幽情的传统代表,当推《源氏物语》,本居宣长在他的作品《玉小芥》中指出:“什么是幽情?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即一切不能如愿的事,才是让人感受最深的。”《源氏物语》便是以这种幽情为基本精神来拓展文章脉络的。
《源氏物语》开头的《桐壶》一卷,就是紧扣物语主题,充满没落的哀伤感情的。
“且说天皇时代,某朝后宫妃嫔众多,内中有一更衣。出身微寒,却蒙皇上万般恩宠。另几个出身高贵的妃子,刚入宫时,便很是自命不凡,以为定然能蒙皇上加恩;如今,眼见这出身低微的更衣反倒受了恩宠,便十分忌恨,处处对她加以诽谤。与这更衣地位同等的、或者出身比她更低微的更衣,自知无力争宠,无奈中更是万般怨恨。这更衣朝夕侍候皇上,别的妃子看了自然都妒火中烧。也许是众怨积聚太多吧,这更衣心绪郁结,便生起病来,只得常回娘家调养。皇上见了,更是舍她不下,反而更加怜爱。”在紫氏部的描写下光源氏其母之楚楚可怜的模样就跃然纸上,这种美也使得天皇难以自拔,才会出现后宫怨恨之事。再看后面一段:“待那韧负和命妇到达外家,车子进门方定,只见庭院寥落,四周一片凄凉。这深楼老宅原本桐壶太君温居之所,为了调养这如玉的桐壶女儿,也曾经略加装修,维持过一时的体面。可是自更衣死后,这寡妇日夜为亡女悲伤饮泣,已无治理庭院之心,所以杂草丛生、花木凋零。今日寒风萧瑟,这庭院便倍显冷落凄凉。只剩了一轮秋月,如银盘般向繁茂的杂草遍洒清辉。”从景色渲染了物似人非的凄凉,回去命妇将此事报告了天皇,天皇也忍不住“声气断续,忍泪吞声,只因恐旁人笑其怯弱吧,教人看了,实在令人难当”。
这样的情节描写在这本名著里有多处。譬如之后的“皇后秋院庭前,各式秋花繁妍,胜似往年。树枝编成的疏篱,格外雅致。尤以此处秋花更为艳丽,摇曳多姿;朝露待日,晶莹剔透之至。如此人造秋景,凉爽适意,胜似春山之美。至于春秋之优劣,向来赞美秋景之人居多。故先前称道紫姬园中春花的人,如今又调头来颂扬秋好皇后的秋院了。世态炎凉,由此可见一斑。皇后归宁在家,欣赏秋院美景之时,颇想在此举行管弦之乐会。然而已故父亲前皇太子之忌月恰在八月,故不宜作乐。惟恐花期逝去,遂尽口盘桓花前,赏玩这些日益繁妍之秋花。岂料无色忽变,狂风大作,满园秋花,缤纷满地,使不甚惜花之人,皆叹惜不已;更何况秋好皇后。见碎玉般零落的草露,目不忍睹,恨不能‘愿将大袖遮天日,莫使秋花任晓凤’。暮色渐起,四周昏暗无物。朔风愈加凄紧,尤如鬼哭神号。格子窗早已关闭,秋好是后笼闭室中,因挂念庭中秋花,独自黯然神伤。”作者借用景物凋零来衬托故事情节发展,得势之人景色独好,失势之人便只能见碎玉般凋零的草露。
日本平安时代的女子与中国宋代以后一样,不能出门,要后笼闭室,这样的生活便使得物哀的理念发展到了极度。她们看花鸟风月,便感怀身世;看飞鸟归来,便叹良人未归。
俳句也能很好地体现这样的文学理念,专门描写景物的句子,没有留下任何正面心理活动的痕迹,一切都需要读者自己进行推敲。
例如:“秋月明,一夜绕池行。”短短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其中的心理感触也需要读者自己考虑。明亮的秋夜下,作者却苦不成眠,不成眠的理由呢?当然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感伤,要住在江户接受门下弟子学费才勉强生活的无奈,了解了这些才会真正明白这句俳句所代表的意义。这句俳句也就超脱了“17”字俳句的局限。
有两位日本博士曾经把中国的文学和日本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中国方向的论文对象是明朝的小说,是完全没主观性、只写史实的作品,战争和人之间的对立充斥了整篇文章;而另一方是日本的名为《夜半觉醒》,日本平安朝的物语,却自始至终完全没描写过人物的行为,只是详尽地描述了女主人公的感触,对恋人的相思,何等的思念。甚至连她的行程都没有交代,这也是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某点不通,往往没有动,只有静,只有思,鉴赏或者研究日本文学文化,也得从这点入手,方能切中要害。
参考文献:
[1]西乡信纲著.佩珊译.日本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引导礼仪范文3
【关键词】新教材;插图;实践和反思;课程理念
江苏译林(2012)版《英语》三年级起点的教材,通过广大教师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在不断探索中趋向成熟。教师希望学生能在这套新教材中,产生良性循环,用积极心理状态积累素养,培养能力,促发英语学习的内动力。笔者也在三,四年级的跟班教学中,切实感受到以下一些可喜变化与收获:
一、开卷――以插图构建吸引
在译林《英语》新教材中,“憨态可掬,形象逼真”的插图立刻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笔者调查过,比如Bobby,Sam,Yang Ling ,Tim等,都是颇受喜爱的卡通形象。插图的有效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在兴趣中学。
例如,利用插图进行直观表现比较更助理解,三年级下册 Unit 8 We’re twins! Su Hai 和Su Yang之间的区别在旧版教材中没有正面描述过,造成学生的模糊概念和简单照搬。使得“twins”这个单词缺乏立体感也难以真正感受到。而在本单元中,教材通过插图,以一个“小误会”的故事,轻松呈现出对话重点: Who’s that girl,Su Hai? She’s Su Hai. I’m Su Yang.以及:She’s Su Yang. She’s my sister.从而得出:We’re twins.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如实还原到插图中,学生一下子能借助插图理解对话内容。达到“以图说话”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好好利用插图,避免“去图存文”的错误理念,忽略图片表达的能力。
二、引入――以生活场景接应
相比较旧版教材,新教材更接地气,更能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是单纯的为了学英语而崇洋硬搬。而是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展现新颖开放,耳熟能详或者学生有过经验的生活场景,展开对话,体现故事的真实与有趣。
例如:让生活场景灵动起来,走入学生自己世界,三年级下册Unit4 Where’s the bird?这个单元学习方位介词,摈弃以往教材中用静态图片表现的单调做法。在Story time版块学习时别具一格,用一只出现在教室里的bird飞来飞去的路线展现对话内容如:It’s under your desk.It’s behind the door! It’s on your chair! It’s in my desk.到最后的It’s in the tree now.如此的现场感,学生想说的话也就自然而出,教师只需做适当的朗读指导,并加入一些肢体语言的表现。在这样的学习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别的物品进行对话练习时,in ,on ,under,behind这四个方位介词的用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拓展――以丰富素材外挂
基于新版教材内容活泼,题材新颖,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视听素材,卡通形象,电影片段,新闻热点等。将这些外挂的素材客串到课堂中来合理利用,更好的为语言表达与输出架设桥梁。
例如,场外到场内,主题点明见实效,平台搭建助提高。三年级下册Unit6 What time is it?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为主题展开对话。笔者在Story time学习前,将卡通形象“懒羊羊”(懒洋洋)衔接过来: Step 2 Presentations and drills
1.T draw some clocks on the blackboard and guess:
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
Complete the clocks according to the answers
2. Draw the pictures about :breakfast , lunch , dinner beside the clock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It’s time for…
3. Show the time .T: Now it’s 9 o’clock. We are having a lesson.
But what’s “Lan Yangyang”?(懒羊羊) doing?
(PPT)Show the picture of him. Look! He’s sleeping.
He miss his breakfast!
4.(PPT)Show the picture and learn:
Wake up! Hurry up!
5.T: Lan Yangyang is lazy. He’s late for breakfast.
How about Liu Tao? PPT
(对比懒羊羊和刘涛的表现)
从课文内容链接到课外世界,懒羊羊的形象和Liu Tao之间相似点,重点是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守时勤劳的教育意义。
作为非母语学习,在缺乏相应环境,条件的基础下,教材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会影响到一代人的学习成长。同时《新课标》(2011年版)也对广大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初次使用新教材,更应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充分吸收和集成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优化这套“回归童趣”的新教材,在实践和反思中努力提高,使学生真正走进这精彩的英语世界,一起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邹志超,龚少英.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引导礼仪范文4
1、因势利导的因释义:顺着。
2、因势利导,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n shì lì dǎo ,意思是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3、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来源:文章屋网 )
引导礼仪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引导式 管理
一、引导式管理的提出
(一)引导式管理必要性
传统的学生日常管理主要是利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纪律进行约束。主要包括各种奖惩制度,考勤制度等。对学生有一个外部的约束作用,能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行为作风。传统的学生日常管理对学校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保障性的和推动性的作用。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身兼管理者与教育者的双重角色。[1]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学生不仅要做好“管理者”,更应当是一个“引导者”。不仅要重外部对学生进行约束,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再者,笔者认为大学也是学生品格、行为养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规章制度尽管能促进学生端正自己的行为,但是只有从学生自身着手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其根除陋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一种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引导式管理就变得十分有必要。
(二)引导式管理的重要性
引导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自觉的去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合理的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式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引导而让学生养成一种自觉。而缺乏自觉性是一些同学成长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自觉性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纪律,学习和生活。在纪律方面,迟到早退,不能保证课堂纪律,不遵守校纪校规。有些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且找各种客观理由。有些学生上课不能认真听讲、记笔记、思考、回答问题、做课堂练习,而且在上课期间还看与上课无关的书籍,睡觉,使用手机、听MP3,吃东西等。并且有的学生下课后在走廊上打闹、追戏追赶。上课铃响时不能归位,回到教室,故意拖延或在教室外逗留。也有些学生,不遵守学校规定,有事不向老师请假,不向负责老师办理请假手续自行离开。有些学生甚至不遵守考试纪律,不尊重监考教师,不能服从指挥,不能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不能自觉维护考场秩序,不能保持考场安静。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进入考场,不能带齐必要的证件。甚至有些学生传抄、窃视他人答案,损卷、损稿纸、夹带、交头接耳。学习方面,学习无目标、无规划、无适合自己的方法,缺乏在学习困难面前的自我控制和激励,挫折感强。一些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和动力,学习十分被动。有一些学生对学习严重缺乏兴趣,厌学。情绪波动大,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容易受家庭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影响,受到一点干扰就轻易放弃。不能制定可行、具体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且不能进行自我督促和检查。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能制定作息时间表,不能将时间合理安排。不知道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玩娱乐等。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比较依赖于老师和其他同学。生活方面,生活习惯较差,缺乏有效自理,消费无计划。经常睡懒觉、经常上网娱乐、打游戏、看电影、聊QQ等,喜欢上街闲逛,喜欢呆在宿舍闲聊、无聊,盲目谈恋爱,随意消费。引导式管理就要解决学生自觉性差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性。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的去遵守纪律、自觉的去学习、自觉的去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因此,引导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引导式管理的应用
(一)引导式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应用
作为学生而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有些学生自身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确始终落实不到行动上。不能按规定上自习,偶尔还会有逃课的现象,对学习表现出一种逃避,畏难行为。按照传统的学生日常管理办法,教师往往会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处罚,以起到管理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往往收效甚微,辅导员工作一放松,学生就又开始出现逃课,旷课等不好好学习的行为。和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有的甚至屡教不改和老师对抗起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由于自身的懒惰而不爱学习,相当部分学生是没有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合理的学习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本就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学。除了用规章制度对学生做相应惩处外,老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做一定的学习规划,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让学生觉得有事情可干。笔者曾经对所带班级的学风建设问题做过引导性管理的尝试,而且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管理系2011级会计102班是一个学习层次参差不齐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在二本以下,有十来个同学的成绩高考录取分数线超过了二本线。在大一上学期时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了比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到了大一下半学期,有部分同学就表现出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通过调查,许多同学觉得上了大学之后没人管了,除了看课本之外就不知道该学啥,十分迷茫,如是就养成了松弛懒惰等习惯,久而久之也影响了正常上课。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便引导他们进行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理想规划。例如,笔者引导他们对自己目前的课余时间做一个合理、详细的规划。不仅如此,笔者还让他们详细的制定三个阶段的规划。第一阶段,让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第二阶段,让学生有一定的职业规划,教导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第三阶段,让学生在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同时努力的去做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这种引导,很多学生都很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笔者对学生不断的强化引导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2012年6月全国英语四级的考试中,会计102班一次性四级通过率为35.3%,在大一学年的综合测评中,会计102班有20名同学全部获得奖学金,更有一名同学进入了管理系大类排名前十。整个会计102班的学风渐浓,其学习成绩和学习氛围是老师和同学们有目共睹的。这种引导式的管理在会计102班的学风建设上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二)引导式管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引导式管理对班级文化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窗口”和“名片”,能充分展示一个班级的价值取向、班风班貌,能给班级带来良好声誉,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广泛的宣传效果,特色班级文化对于创建优良班风、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形成融洽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推动力。[2]然而,班级文化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制度就能促成的。它的形成需要全体班级成员的努力,形成被班级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班级目标、班级氛围、班风等意识形态,它是班集体成员追求的价值观念、作风和精神面貌的浓缩和反映。[3]但是,在一个班级形成之初,由于各个学生的思想观念等不一致,这种文化是不成形的,是碎散的。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起着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逐步引导班级学生形成适合班级的特色文化。因此,引导式管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例如,管理系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101班,在辅导员和班委的提议下设定了自己班级的品牌:“环保、爱心班”班级的每位同学都要从自己做起“爱护宿舍、爱护校园、爱护地球”。在大一的团日活动中,提出“低碳环保、爱我城院”的口号,看望享年92岁的翟传秀老人、协助西华门交警执勤等形式对班级的文化进行了充分的体现,此次活动也引起了西安媒体的广泛关(西安都市快报、零距离都报道了此次活动),翟传秀老人的女儿也送来了感谢信。管理系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直到现在为止,人力101班的同学们会在闲暇时自发组成小组,慰问和看望翟传秀老人。再如,管理系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101和102班,在2012年3月20日开展了“种下一棵人力树”的活动,此次活动在辅导员与班干部的倡议下,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并且自发凑钱买了两颗树苗,这两棵树不仅绿化了校园,更见证了学生们在城市学院的成长,本次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这种引导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01班形成了一个以“环保、爱心”为自己特色文化的凝聚力极强的班级。
(三)引导式管理在舍风建设中的应用
宿舍是一个小家,许多同学上大学才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很多东西都得重新适应,人际关系、公共卫生等这些方面都要学生自己学会去处理,自己学会去面对。[4]因此,良好舍风的形成需要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正是鉴于此,引导式管理在舍风建设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辅导员可以引导同宿舍或者几个宿舍的人形成各种兴趣小组,爱心互帮小组等自治组织,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性,培养他们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例如,让每个宿舍由不同综合素质能力层次的同学搭配组合,组成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再如,二号公寓208宿舍,响应辅导员老师提出的“家”的主题宿舍活动,形成了本班同学反响较大的良好温馨的舍风。管理系女生宿舍二号公寓208宿舍是由管理系工商204班工商3名同学、201班2名同学及一名教改管201班的同学组成。在这个小集体中被她们亲切的称为“家”,不大的宿舍里,宿舍东西摆放的井然有序,视觉感观上要比其它宿舍显得大些,宿舍学习氛围较浓,宿舍之间关系也很融洽。在辅导员老师的每次走访中,宿舍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每次的宿舍卫生检查成绩也都很优秀,该宿舍得到老师、同学和楼管阿姨的一致赞赏。正是辅导员老师通过积极的引导,使一些宿舍形成了优良的舍风。
三、结语
引导式管理不是终点,它只是良性管理的开始。引导式管理最终要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精神和独立意识。[5]这不仅是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阶段获得必要学科知识和基本生存能力的重要前提,更是步入社会后在人生事业方面有所发展的保障。一个自觉性差的学生和一个自觉性强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各方面的方式和态度等可能迥然大异。因此,引导式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引导式管理也对辅导员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老师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特性促其发展,还要求辅导员老师有广阔的思路,开阔的视野,能够引导学生走向一条自我发展,自觉发展的道路。借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此文的结束语:“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6]
[参考文献]
[1]喻旦辉.《简明管理学》.北京市:学苑出版社,2001.
[2]陈志刚.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当代教育论坛,2009(1).
[3]祝玉芳.构建高校和谐班级文化,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与职业,2007(7).
[4]聂风华.《学生公寓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清华大学为例》.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Lilly, B. & Tippins, M. J.Enhancing Student Motivation in Marketing Classes: Using Student Management Groups.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 24(3), 2002.
引导礼仪范文6
如今,可以购买的理财产品虽然有很多,但绝大部分人都是选择银行,毕竟银行不仅安全,收益也不差。但第一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朋友总会产生疑问,比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什么时候到账?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到账 根据银行相关规定,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2个工作日到账,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收益的到账日在产品说明书中有明确约定,一般为2个工作日。如果是产品投资模式、资金回收速度稍长,会在产品说明书中标明10个工作日。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的本金和收益通过系统批量入账,如果账户出现异常或系统有异常入账失败的,会在与用户沟通确认后手工入账。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一般是T+1日下午17点以后到账,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后收益和本金同一时间入账,只是先后两笔。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