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市场营销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市场营销论文范文1
创业的过程,无论是成功还是暂时的失败对人生经历而言都是一笔财富。现在不少大学生更希望能在实际的工作或实践中,通过有效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要立足校园进行创业,详细了解校园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一、校园市场的特点
1.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
2.容量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学生对商家和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
3.开发成本低。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竞争并非相当激烈,企业可以选择与校园社团合作互助等方式,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校园市场消费集中,在校学生群体消费量大,所以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延续性。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大学生群体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二、校园创业的案例分析
1.练摊:从校园开始
2004年9月刚来中原工学院报到时,孔德永和许多家境贫寒的新生一样,缴完学费、住宿费之后,兜里的钱不到800元。这些钱,父母告诉他至少要坚持4个月以上。学市场营销的他下定决心,找机会创业。
2004年11月,气温骤然下降,许多同学因为还没来得及准备入冬的衣物都挨了冻,一直想创业挣钱的大一新生孔德永灵光一闪,有了第一个点子卖手套。小孔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宿舍好友的赞助和支持,他带着东拼西凑借来的50元钱,趁周四下午没课去市区批发了30双漂亮时尚的手套。周末两天,在好友的帮助下,小孔卖掉了所有手套,还完借来的钱后,他赚了50元。
第一次创业成功后,孔德永信心倍增。冬天卖棉被,中秋卖月饼,黄金周搞旅游,新生开学卖生活用品,给军训新生拍照,学业之余每一次商机的成功捕捉,一点一点地增强了他的信心。一年后,孔德永已经攒下了1.4万元。
2.学以致用,搞活小饭馆
咱们学校的位置虽然比较偏僻,但附近4所高校有4万多名学生,而校门口的饭店数量还远远没有饱和,所以开饭店还是有可能赢利的。小孔暗自盘算。
与好友合计后,决定一起合伙创业。两人几经考察,将饭店选在了校门口附近的地下室 一间光秃秃的、连水电也没有的空屋子。开业当天生意还不错,可是,之后的两三天,饭店开始门庭冷落。
此时孔德永方知创业不易,他遂向自己所学的营销专业知识寻求答案。很快他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校园里散发。调查结果显示,小孔的饭店虽然开在校门外饭店相对集中的街道,但是由于是在地下室,没有明显的标识,参加调查的同学80%都不知道龙泉饭店的存在。
找到了症结所在,孔德永就开始对症下药,他们连夜赶制了霓虹灯和3.8米长的条幅挂在醒目处,以尽快增加饭店知名度;他还暗访周围的饭馆,制定比他们更物美价廉的菜品;挖空心思举行开业酬宾返代金券、过生日送礼物等促销活动,以招徕更多回头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孔德永的努力下,生意很快开始好转。半年后,孔德永把餐馆从地下搬到了地上,开起了东北家常菜馆。
三、学生创业营销策略的启发
1.市场商机的选择
方向一:智力服务领域。例如,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此类智力服务创业项目成本较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可开业。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方向二:连锁加盟。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借助连锁加盟的品牌、技术、营销、设备优势,可以较少的投资、较低的门槛实现自主创业。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方向三:开店。大学生开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推荐商机:高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的餐厅、咖啡屋、美发屋、文具店、书店等。
2.营销模式方面的启发
大学生创业可以借鉴的典型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体验式营销:体验营销是要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当咖啡被当成货物贩卖时,一磅可卖三百元;当咖啡被包装为商品时,一杯就可以卖一、二十块钱;当其加入了服务,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几十块至一百块;但如能让咖啡成为一种香醇与美好的体验,一杯就可以卖到上百块甚至是好几百块钱。增加产品的体验含量,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3)文化营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文化营销是难以取得长足发展的。将文化有机融进营销,就像将钻石镶进白金戒指,形成1+12的社会价值。
大学市场营销论文范文2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学校的类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高校三足鼎立。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学者们在呼吁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要多元化的同时,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探讨。选择正确又恰当的论文形式,对撰写合格的毕业论文来说意义重大。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研究样本所采用形式的分类和整理,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理论上,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应该包括哪些?不同形式的论文形式适用什么样的条件?实际已完成的论文形式又是哪些?理想形式与实际形式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三、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
(一)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趋势
笔者试图找到适合于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理想形式,为此,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毕业论文形式”等关键词,得到相关文献十多篇。部分学者们的观点如下:吴洪霞(2014)提出,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考核的形式应多元化,包括撰写毕业论文、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作品、参加各类比赛(竞赛)获奖、在公开刊物发表科研论文、撰写涉及相关领域的调查报告、参与企业项目研究。武云亮等(2013)以财经类专业为例,认为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要以推进应用性选题为主,突出学生能力锻炼,鼓励学生采用文献综述、财经类调研报告、财经管理实务和创业方案设计等毕业论文形式。周同旭等(2015)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分为:专业技能形式,包括设计作品、专业证书计划、音乐曲目创作、赛事获奖等;毕业论文形式,包括选题毕业论文、实践报告、发表学术论文、设计说明等;项目成果形式,包括发明专利、研发产品、自主开发技术、基础、应用软件等。任森春等(2014)提出,除学术性毕业论文外,调研实习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问卷分析报告等也可作为考核形式。
笔者认为,市场营销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本科生开展一定数量的科学研究,研究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探讨营销的发展规律,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同时该专业又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现实世界中企业所面临的营销问题,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操作性较强的策略。因此,非学术论文的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咨询报告以及其他形式,也应视为与毕业论文分量相当的成果,都可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重要条件。
(二)毕业论文不同形式的特点
笔者拟以上文任森春等学者的观点为评判标准,分析一下几种不同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特点。
1.学术性论文
国家标准GB7713-87对学术论文所下的定义,学术性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简介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的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性论文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发表简单的学术总结。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学术总结指的是能够发表的原创性的工作总结。
2.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钻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指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的方法。
4.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针对某一主题做的深入研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一起选定一个主题,进行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这个过程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思考等,最后得出结论或新的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或与他人共同探究。
5.其他
如专业技能大赛的成果、相关产品的研发、相关软件的开发等。
四、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形式的实证分析
笔者以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679篇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经过初筛,其中有76篇属于无效论文(指论文材料不全),其余603篇为有效论文,作为研究的样本。
根据已有材料分析所得,实际存在的论文形式有:学术性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专题研究及其他等五种类型。
从毕业论文所采取的形式来看,首先市场营销专业本科论文采用最多的形式为调研报告,占到总数的60%以上。其次为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两者合计超过35%。其他形式占3.48%。课题研究为0。
从不同形式毕业论文的届别分布来看,2012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是调查报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再次为学术性论文。2013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仍是调查报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2014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还是调查报告,其次是学术性论文,再次为案例分析。可见,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采用最多的形式都是调查报告(尽管其中占比有所波动),而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分居第二、第三。以其他形式代替论文的占比很小,而专题研究类毕业论文暂缺。
(一)调查报告选用的原因分析
调查报告这种形式,需要毕业生用科学的调研方式,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实地调研,从而获取第一手数据,具有难度大、耗时长、实践性强、创新性高等特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多选择此种毕业论文形式的原因大致为:部分毕业生期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喜欢挑战难度较大的事情。调研报告这种形式,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一手数据极为真实,减少和降低了毕业论文的风险。虽然前期投入较多,但在后期毕业论文答辩中容易过关,学生也有较高的成就感。
(二)案例分析选用的原因分析
相对于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这种形式,可在图书馆、网上搜索到相当多的材料,必要时也需要到案例企业进行实习、调研,但整体难度较高,较调查报告的选择性要小些。
(三)学术性论文选用的原因分析
学术性论文形式规范,论证严谨。论文答辩的通过率高。只要学生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导师的认可程度较高,学生的成就感也较强。
(四)专题研究选用的原因分析
选择导师的课题进行研究,需要几个条件:导师有课题,自己有能力从事课题研究,并能够把课题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予以展示,同时也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有科研的兴趣、动力和能力等。这几个条件凑在一起,就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多数大学生弃选的重要原因。
(五)其他形式选用的原因分析
用研发产品、研发软件、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作品来取得毕业资格,同样需要一些主客观条件:学生的前期积累、导师的辅导等,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选择这种形式的。而且不同的学校对这类形式的认可程度不同,如果学生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完成了上述形式的作品,而学校不予承认,反过头来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时间上就来不及,学生也会感到得不偿失。
五、总结
(一)结论
笔者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三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形式的统计分析,发现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仍是毕业论文的首选形式。学术性论文也有一定的比例,其他形式采用甚少,专题研究则缺失。
随着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强需求,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己经是大势所趋。对于像市场营销这种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毕业论文的形式绝不可能仅仅有学术性论文这么一种。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多。专题研究也将有所加大。另外,以技能大赛获奖、竞赛作品、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研发产品、开发的软件等,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也将逐步得到各界认可。
(二)建议
1.学校应构建毕业生多元化论文形式选择机制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多种毕业论文的形式选择,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与个性。毕业论文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标准限制。以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为例,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将在省级营销大赛中获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是有一定深度的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成果,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成为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2.团队合作完成论文
大学市场营销论文范文3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许洁虹(1964-),女,广东揭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广东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55-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的作用和地位在不断提升,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日益增长。根据统计数据,市场营销人才持续高居全国人才市场需求榜首,营销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但是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从事非市场营销类职业的人数较多,超过1/3的毕业生转行从事文员、行政助理、生产管理等工作,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二是从事营销类职业的“跳槽率”较高,部分学生虽然毕业后暂时找到营销类职业,但很快更换到其他职业领域中。这与营销岗位需求紧缺形成鲜明对比。
据调查,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考核常常用业绩衡量,尽管学生在学校学了许多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战演练,到企业往往难以很快进入角色,用业绩来证明自己,常常感到难以适应,认为所学知识与企业营销工作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另一方面,企业则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眼高手低”且缺乏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这表明,目前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这种脱节不仅使企业寻求不到相应的营销人才,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毫无疑问,企业需要的是掌握一定技能,能为企业开拓新市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高等院校最关键的是要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
二、基于能力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就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为适应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而构建的,包括课程实践实训、综合实训、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而适宜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有力保证。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笔者提出“以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为主体,以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为两翼,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
1.以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我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与传统的文科专业教育一样,普遍存在强调知识的传授,以教为中心,但如何学以致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如何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难以从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由于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因而通过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在整个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辅的教学手段,而成为主体性、支柱性的教学过程,将培养具有新的营销理念及较好营销职业技能的“可雇佣人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材”向“人才”的转变,是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核心。
2.以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为主体。构建一个目标明确、体系相对完善、方法科学、可操作性强、时序安排合理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中心环节。通过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对营销职业技能训练进行系统、条理、有序、科学的整合,形成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主要内容是根据专业定向构建“专题式实训+递进式实习”的纵向实践教学体系(见156页图1);根据企业对营销人才的不同需求,建立横向实践教学模块(见156页图2);纵横的有机结合构成具有一定灵活性,构建适应不同市场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模式,以期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
3.以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为两翼。构建“体验—调研—实践”的三段式实习新模式,改革在大学四年级才集中进行毕业实习的方式,将实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拓,从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三年不断线,以求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第一阶段在大学二年级可随商品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开设安排体验性课程见习。第二阶段在大学二年级到三年级间随市场调查实践、中期论文的开设进行专题式调研见习。通过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和专业见习扩大学生对社会及专业的认知面,培养其分析现实中营销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在三到四年级随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而展开,通过顶岗实习和撰写专业论文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缩短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过程。
4.创建开放式、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结合营销专业特点,依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补充。一是请进来,如聘请有经验的营销专家到校开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以扩展学生对专业必备技能的认知面;二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途径,组织学生走出去,如组织学生义卖,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工作,到企业参观、交流,利用节假日、周末和寒暑假做产品促销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基本职业技能的领会;三是以赛代练,通过参与从营销案例辩论赛、徽标设计比赛,到参与“挑战杯”和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是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纲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内对各类实践性课程和环节作出的总体规划和程序安排,包括实践性课程的结构、开设的顺序和课时分配等。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环节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在具体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必须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实践技能,按实践课程或实践环节分项目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形式、程序、考核方式以及评价标准等。同时,实践教学计划应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特别在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时,应体现理论先行、实践探索随后、以提高能力为重点的理念,注重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性,实践教学中关注理论性,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可使实践教学渗透到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2.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践效果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销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有认知性、技巧性、策划性等不同内容的实践,有课内实训、课外实训、不同阶段实习等不同形式的实践。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实训实践环节考核方法,依不同课程实训内容差异、不同的实习实践形式差异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结构差异选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具体可选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专业课程实训实践可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对学生学习态度、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成绩进行综合考评,建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考核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考核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考的综合考评体系;对专业见习、专业特色的单项性实习及综合性实习,主要从学生出勤、实习过程检查和实习报告三个方面综合考评;对项目调研性和策划性实践可采用单独考核或小组考核方式,以提交调研报告、策划报告或以现场展示、提问、学生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注重考评方式多样化和考评指标规范化的结合,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发挥实践教学体系作用的有力保证。
3.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适当缩减课内教学时数,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教学分量,是高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拓展个性化教育空间,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使课外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认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补充。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一是改变实训室的封闭式管理的状态,充分开放实训室,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实训室开放的规律,完善实训室开放制度,吸引和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课外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实训项目到实训室实训,真正使实训室成为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和运用、知识的融合与创新、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的基地;二是对于一些因学时所限而未能设置足够实践环节的课程,如各类项目策划课程,应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一定量的具有开拓性质的大型作业,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创造性地完成作业,以加强学用结合,也有利于实行个性化教育;三是选派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结合企业或实践项目完成市场营销策划案例,参加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或各类大学生创业项目大赛,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谭俊华,徐梅.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大学市场营销论文范文4
关键词:市场营销;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一、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概况
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加入WTO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学科的发展,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课程传人我国后,国内各大学已普遍开设了该专业,根据2009年教育部公布本科学科专业设置,全国有35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并且众多高校建立了以自身学科特色为主的营销专业方向,如医科院校开设的营销专业,注重医药营销为主;农科院校开设的营销专业,以三农经济营销为主等。近年来,关于高校营销专业的课程改革课题及研究论文也是快速增加,以“市场营销”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市场营销的论文逐年成上升趋势,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如图1所示。
二、医科院校营销专业设置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同一工作不同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背景相差甚大。这也给很多学科的特色发展带来了机遇,如温州医科大学的视光学专业发展,被世界称之为“中国温州模式”。早期的营销人员是一个什么人都可以从事的行业,入行门槛非常的低,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医药公司及医疗器械公司,对营销人员的学科背景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医疗器械行业的职业猎头工作。高校生物医药专业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很少会引导学生去走营销工作。而医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开设营销类相关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一些诸如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让学生在掌握营销知识的同时学习生物医药等专业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明确就业方向。弥补了市场营销专业缺乏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缺陷。
三、医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医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比较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根据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反馈信息,市场营销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分为三大类:“营销基本知识”、“营销实用技能”和“营销能力拓展”。各高等医学院校在开设营销专业课程时,都比较重基础知识讲解,实用技能及拓展能力的课程设置较少。分析原因,比如:实践教师聘请费用较高,收效甚微;实践教学安全隐患较大等。
2.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任课老师更多偏理论型,实践的教学环节更倾向于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这些环节教学效果一般。受制于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考核方式也偏向于理论知识测试,不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而目前,很多高校对营销专业的学生课程考核模式不是很科学,不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考试形式简单,以闭卷为主;考试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测试,专业拓展技能考察不足;出题范围局限于书本,考记忆多,考灵活应用能力少;成绩形成上,过程考核比例较低,成绩评定上以卷面分数定高低。
3.大学生实践能力自我培养的意识淡薄、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营销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意识较为淡薄。究其原因,很多学生不满意社会实践活动对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理解专业实践的实际意义,错误的认为专业实践相同于社会实践,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参与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而忽略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意义不大,没必要认真对待。
四、医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创新性对策
1.构建“金字塔型”课程体系。金字塔型课程体系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知识为桥梁,达到个性化教育目标,如图2。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为培养营销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结构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提高学生思想修养、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专业教育课程主要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个性化拓展课程是根据学校现有资源、行业领域发展趋势以及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要求,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课程,同时开设实践与创新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
2.构建“知、情、意、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构建“知、情、意、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知”是提高学生对营销专业知识的理解,如课堂开设“视频教学法、案例讨论发”等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情”是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工作的体验,如设定特定营销情景,开设虚拟公司实际运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市场营销工作环境的复杂、竞争;“意”是培养学生坚定的专业情感,营销工作是一项工作压力较大的工作,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难以见到胜利的曙光,通过市场营销大赛、营销管理实战、项目管理沙盘实训等项目比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深刻认识,提高抗压能力;“行”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挑战杯”创业大赛、公司实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金花,胡健,刘贞.理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57-258.
大学市场营销论文范文5
当前,很多师范院校提出了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转型发展过
程中,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发展多学科、多专业,并使多个学科协调发展是师范院校的重要任务。市场营销专业是各非师范专业色比较鲜明的一个专业,由于目前社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各师范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
一、我国高等院校开办市场营销的历史
1.国外市场营销专业情况
市场营销理论于20 世纪初诞生在美国, 国外营销教学主要有两个学派:一是注重案例教学的“哈佛学派”,二是注重理论的“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培养了许多企业精英,而“芝加哥学派”则拥有一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一般不设置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本科。原因是这些学科都需要一流的人才,而本科生缺乏经验,思维不够成熟,很难较好地理解管理学精髓。从我国这类专业的本科教学来看,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空虚”,毕业工作后动手能力较差,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实实在在的“硬技术”,缺乏自信心,感觉自己不如工科学生,其原因正在于此,这也是市场营销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2.国内市场营销专业情况
1949 年以前,中国曾一度引进市场学,对市场营销学有过一些研究(当时称“销售学”),但也仅限于几所设有商科或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1949 年以后,除了台湾和港澳地区的学术界、企业界对这门学科已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外,中国内地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市场营销研究一度中断,直至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从国外引进。1978 年,北京、上海、广州的部分学者和专家开始着手市场营销学的引进研究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我国对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引进时期( 1978 ~1982 年)、传播时期( 1983 ~1985年)、应用时期(1986 ~1988 年)、扩展时期(1988 ~1994 年)和国际化时期(1995 ~)。八十年代后期市场营销学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高校对原有的专业开始进行“市场营销专门化”的改造。如1988 年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贸易经济专业“市场营销专门化”经上级批准得以创建,市场营销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本定型,市场营销专门化本科生当年正式招生。1992 年,国家专业目录正式列入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门化转为市场营销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也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二、高等师范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问题的实际调查分析,并参照国内、外做法,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地位的不确定性
本科层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应该是面向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倡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然而,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试图把本科学生也都培养成为本专业领域里的技术专家,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真正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体系残缺或者说还构不成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不但课程门数少,而且课程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形不成必要的系列。
3.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陈旧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很少反映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的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法,纯理论的内容多,联系实际的内容少,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沿用的传统方式,内容陈旧,综合性差,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作能力,使得有限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益。
4.学生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陈旧
多年以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试制度多以笔试考核为主,形式过于简单、陈旧,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效果。应采取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 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据调查统计,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较为缺乏,而且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基本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实际经验,有从事实际管理工作背景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小。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国外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数都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背景。 三、解决的方法
1.合理定位,指导思想明确
市场营销的内涵非常广泛,市场营销人才的规格和层次也很多,每所学校培养的学生都不可能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必定要有所取舍。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管理、经济、法律及英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市场营销及相关经营活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我们认为,要满足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必须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既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使本专业具有以下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结构合理,能力训练全面;针对性强,突出岗位特点,适应面广,满足企业要求。
2.改革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师范类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多数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这种知识结构实际上与工商管理等专业差别很小,不能体现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不进行改革,就跟不上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现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政治类及语言类课时过多,人文、自然科学课程过少,许多院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系缺乏系统性,许多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复,因人设课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存在,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尤其是市场营销整合能力方面的课程明显不足。从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一方面,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大学有关营销专业的知识结构进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企业实情以及经济发展趋势,提出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的现代化问题。
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加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些前沿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采取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除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还可采取如课堂模拟现场观摩、实际操作、市场调查与毕业设计等。同时还可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如安排专题调查,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进行调查与市场分析;与企业达成协议,联系有关业务,组织学生进行推销实践,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推销任务,培养学生的推销能力;联系企业,安排学生主动与企业联系,参与企业日常工作,熟悉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现场观摩,安排学生参观一些大型企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对企业的了解;毕业实习,安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并上交实习报告。
4.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师范类市场营销专业考试方式较为单一,多以笔试为主。而市场营销本科层次的学生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所以在考试方式上以突出在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方法要改变一次书面考试定成绩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个时段的考核,进行学习成绩综合评定,将讨论作业,实践及调查中的表现记入总成绩,真正做到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考试方式可采取开卷、部分开卷、论文(报告)、口试等形式,通过考试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5.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等院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关键。高等师范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培养一支功底扎实、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双证书教师,更应是双能力型教师,而且要有计划地、经常性地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营销实践的最新资讯和动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学院也可以经常邀请企业的营销经理来学院授课或指导实习,也可以把课堂搬到企业去上实践课,形成开放性的教学体系。
师范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肩负着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市场营销人才的任务,企业渴望具有专业水准的应用型人才,这对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各师范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力争为企业提供合格和优秀的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淑霞.市场营销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
[2]王亚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之管窥.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
大学市场营销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学模板;模板化;经验积淀;知识传承;教育标准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毕业论文模板化的探索与应用范围拓展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9-19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3日
一、引言
高校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该问题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经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证明教学模板化是一种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模板
模板一词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模板概念是浇筑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该系统由模板、支承件和紧固件组成,常用的模板有多种类型。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它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装拆方便,可多次使用,并且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模板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淀,是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播、传承的载体。使用模板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要做的事情。模板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积淀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结构、内容与版式的文档,是个人与组织学习成果组织内转化或社会化转化的一种方式。模板化的含义有二:一是模板的设计、应用、总结、完善的循环过程;二是模板系统应用范围拓展的过程。
三、教学模板: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将上述模板概念引用到教学中就形成了教学模板。教学模板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优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的结构、内容与版式合一的文字载体。教学模板的功效:一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法;三是老教师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淀与传承的工具,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种有效方法;四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常用的模板有:1、毕业论文类模板,如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等;2、课程设计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分析模板、价格调查与分析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广告策划书模板、营业推广策划书等模板;3、作业类模板,如门店调查与分析报告模板、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思考题答题模板等;4、实习类模板,如毕业实习报告模板、实习证明模板等;5、学生竞赛类模板,如创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6、其他类模板,如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册模板、试题模板、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模板等。
毕业论文模板是涉及内容最多,完成难度最大的模板。毕业论文模板在我国高校早已使用。目前普遍见到的毕业论文模板是结构型模板与版式型模板组成的二合一模板(可用于教师指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的论文写作)。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是由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内容要求到二级目录和具体分析与写作方法)组成的三合一模板。这样的模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市场开发策划书、商业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的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技巧,还可以从技术层面有效地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抄袭现象、写作功底薄弱、选题过大过宽、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模板化应该是毕业论文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毕业论文模板化的优点十分明显:1、易控制选题范围;2、便于教师的指导;3、便于毕业论文的评价;4、可预防论文的抄袭;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6、有利于解决教师不足或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
毕业论文模板化适应于各个专业,每个专业可以设计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模板(难易系数不同)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模板化的关键是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的适宜性、难易程度能否实现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于毕业论文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设计的原则应该是:1、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2、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与未来的发展性;3、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性;4、具有主要方法的应用性;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论文模板化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作用与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四、教学模板的设计
(一)教学模板的主要类型。文档模板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教学模板一般是二合一或三合一模板。教学模板从内容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毕业论文类模板、课程设计类模板、作业类模板等。
教学模板还可以按照知识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两维坐标来划分。知识的广度分为课程、专业和综合。课程是指单门课程的知识;专业是指两门及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的知识;综合是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知识。深度分为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这样,教学模板就可分为九种类型。(图1)
课程学习模板是难度最低的,难度最大的模板是综合创新型模板。毕业论文一般应采用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应采用应用类或专业学习类或综合学习类模板;日常教学应采用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
(二)教学模板设计流程。教学模板设计的起点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用量最大的教学模板是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课程学习或应用类模板设计的流程,见图2。(图2)
1、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一切教学模板设计的依据。每个专业都应明确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依据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以此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2、确定课程的核心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市场开拓能力。支撑市场开拓能力的是营销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就市场营销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营销策划能力。
3、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有三:一是营销战略组合(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二是营销目标的确定;三是营销策略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4、设计课程教学模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板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习类模板,如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等;第二类是应用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报告模板、价格调查报告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促销调查报告模板等;第三类是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推销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渠道策划书、营业推广策划书等。
5、教学模板的不断完善。在使用前要进行模板的检查和修订;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用后要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保证模板的质量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模板的标准结构。标准的教学模板不仅仅是一个三合一(结构型、版式型和内容型模板的组合)的结果型模板,还应包括指导模板使用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标准。技术路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模板,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评价标准可以提示学生使用模板的主要关注点,还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进行作业的评价。
(四)教学模板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从最终培养目标出发,设计一个最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综合创新型的毕业论文模板,以毕业论文模板指导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模板,形成一个密切关联、子母支持的模板系统。(图3)
市场营销专业可将营销策划书作为毕业论文模板。但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营销策划书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按营销策划书的内容进行分解,将分解的部分内容落实到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是用营销策划书的内容统领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这样就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事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完成了市场的调研、分析与预测,毕业论文只需完成策划部分的内容即可。
五、从模板化到标准化的思考
教学模板化的过程是确定学生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方法和过程,是实践教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探讨教学标准化的内容与方法的过程。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脸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GB/T 2000.1-200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标准化的明显优点是奠定基础、满足需要、保证质量、避免重复、统一协调、节约高效和快速学习。
“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起了‘标准化教育’的改革运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及其相匹配的教育评价系统。改革迄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学术课程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不影响教师和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适度标准化,应该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模板化是标准化教育实现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结论与建议
教学模板的形成是依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的交集,教师及教学团队进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化积淀;教学模板对学生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效方法;教学模板对年轻教师的作用是知识、经验、技能和教学模式传承的载体;教学模板对学校的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持续提升的方法。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有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模板化能从技术层面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毕业论文模板化到各个教学环节模板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教学模板化;我国可以将教学模板的质量、数量和系统性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观测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N].20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