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测评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测评自我总结范文1
美国教育家博恩·崔西说,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朝着目标前进。英语教学中需要制定目标,落实目标,学生在目标指引下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一、目标的形式
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情感目标
英语学科有其特殊性,除了必要的内容学习和方法掌握之外,更需要学生体验正确的情感态度,拥有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二)方法目标
高中英语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和畏惧的心理,进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勇气和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方法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课堂设计当中每一个环节需明确要掌握的做题方法。
(三)知识目标
高中英语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的知识内容,学生达到学习的效果,是教师贯彻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
二、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互动合作要达成的目标,可分成课堂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和高考目标。
(一)课堂目标
课堂内容是单元目标分解、细化了的部分。教师要对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学法目标,情感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后,能使学生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明确。
(二)单元目标
每一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就把该单元所需课时及课时目标进行细化,让学生明确他们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同时所有单元知识点按单词、短语、句型、语法、学法以及情感目标以表格的形式下发给学生,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提前进行预习。
(三)学期目标
有了长远的目标,学生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沮丧。一个学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学生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每学期初,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定下一个长期、有效的综合目标。
(四)高考目标
高中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大方面的的基本训练,当学生清楚自己在三年内要掌握怎样的学习内容之后,就可以以一种掌控全局的姿态来审视高考,引导学生明确长期努力的方向。
三、目标的测评
目标的测评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有效的重要途径,也让学生明确目标制定的意义。目标的测评要减少教师和学生在目标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自我评价
知识点检查的内容,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内容要求进行自我评价,落实到位,如可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单个说句的方式或者小组练习的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总结,逐步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评,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学生。自我测评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留2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行完成。
(二)同桌互评
同学互评可以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如采用翻译句子、二人对话、表演游戏、作文互评、小组交流等方式对一单元内容进行测评。
(三)教师测评
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可通过口头评价来测评每一个小目标的落实情况,效果直接而明显。教师可以将指定的单元目标以分数的形式制作课堂活动评价记录表,按单元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记录,系统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每月教师把表格收上来,根据学生的自评,给予月评价,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测评进行查漏补缺。
综合测评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考试改革 大学物理教学 教学效果
引言
高等院校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能力全面的人才的任务。为满足该教学要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学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考试是对大学教学效果进行考察和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考试形式是否合适,考试内容是否恰当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当前大学物理考试大多仍采用传统教育方式下的一次性闭卷考试方式,考查内容集中在定理定律的应用、书本知识等方面,而没有对物理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出明确的考查,更无法让学生形成全面的、有效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非常限制学生的个人发展的。为弥补这种考试方式存在的不足,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总结。
1.大学物理考试中的弊端分析
高校中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与评价受传统考评体制的影响很大,其考试通常集中在基本知识的片面性考查方面,没有对考试的评价功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考试的反馈和导向的作用形成正确的理解。综合来看,大学物理考试中存在的弊端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1考试内容固定,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有所欠缺。
目前的大学物理考试主要集中在固定定理、公式的记忆与简单应用中,考点较多涉及经典物理相关教学内容,对于物理方法及思维方式的考查相对较少。在考试前教师还会向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等。这些行为一方面助长了学生的懒惰心理,容易使学生留下学习无用的印象或感觉,另一方面阻碍了考试的评价功能的体现,教师不能通过考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总结和反思。
1.2考核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挥。
大学物理属于公共基础课,其教学定位决定了大学物理的考试是面向全校的,通常需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统一命题和考试。但是这种按照一个模式评价学生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阻碍作用。
1.3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对考试的评价、反馈,以及分析作用认识不足。
考试所面向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应该包括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还应该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和教学反馈。在考试结束后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对考试试题、考试方式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但是目前的大学物理考试更看重考试成绩,对于考试的本质意义并没有形成深刻、理性的认识。
1.4注重结果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关注度不够。
大学物理教学知识点多,抽象度高,为实现内容覆盖、难度控制、试卷结构的协调,教师在出大学物理考试试卷时会尽量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知识点的试题组合。但即便如此,单一一张试卷还是无法全面、客观、准确地容纳整个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注重结果评价,导致学生更加注重如何获取更高的考试分数,对于考试试题深层的物理思维方式的考察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创新性活动的开展。
2.大学物理考试改革思考与探索
鉴于大学物理考试模式中存在较多的弊端和不足,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教学要求,故对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必然成为今后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达到客观、公正、全面反映与评价学生学习是否有效、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的目的。
2.1更新考试内容,增加考试题型。
近代物理的研究思想与研究内容对于促使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应用物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大学物理考试中应该适度添加对近代物理相关教学内容的考查。同时,大学物理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故大学物理考试中可以针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设置新的题型或考查方式,如设置简答题“为什么桥都设计成凸形而不设计为凹形?”等考查点结合度高,与现实生活契合度高的问题。
2.2丰富考试方式,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形成综合测评体系。
单次考核的偶然性相对较高,且考查内容有限。为提高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有效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分形式对当前教学进度范围内的内容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计入考试总成绩。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大平时成绩的占比,注重对学生大学物理学习过程的考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培养学生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增加其他考核方式,如针对某一学习内容的小论文撰写、针对某一知识的实验操作设计等。这些考核方式的添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对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更清晰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后续工作的开展。
2.3期末考试形式变更。
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将大学物理的期末考试方式由闭卷转化为半开卷,即允许学生考试过程中带入自己认为的与考试相关的公式或内容等,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方面,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出题平台,让教师在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应用性更强、关联度更高的题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归纳等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载体,考试结果对于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具有积极意义,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大学物理考试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是现代综合素质教学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国丽.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综合测评自我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工作考核 体系构建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不仅关系到辅导员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更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已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实施原则
辅导员工作考核除了要考查辅导员工作的完成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辅导员在提高工作成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促进个人自身发展。考核的结果不仅要体现组织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还要反映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在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实施考核过程时,应当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组织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一)坚持定性考核与定责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是对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效等方面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从整体上反映被考核者各方面状况的考核过程和方法。定量考核是主要运用可以计量的数据形式对被考核者各方面进行精确量化的一种考核方法。定性考核简便易行,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定量考核准确性高,但量化指标复杂,且往往容易引导考核的参与者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要责任,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如果仅靠几个量化指标则无法全面科学地评价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状况。同样,单纯用定性的综合描述也无法体现对辅导员基础性工作的量化要求。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对于不同的考核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定性考核以定量考核为基础,定量考核以定性考核为目的。
(二)坚持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目标考核主要考查辅导员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和工作业绩,是一种综合性考评。而过程考核主要指平时阶段性考核,目的在于检查辅导员平时的工作状况和思想状态,反映辅导员在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与平时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变“静态考核”为“动态考核”。坚持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体现了对辅导员工作既注重目标管理也进行过程管理的理念,而且能够增强考核的延展性和深度,建立起年终考核的充分依据。
(三)坚持组织评定与师生评议相结合。组织评定主要是通过学校考评组听取辅导员自我总结、召开相关学生座谈会或进行学生问卷测评、组织同事之间互评和主管领导定性与定量评价等过程来进行。师生评议主要通过学生评议、辅导员背靠背评议,广泛征求师生对辅导员的实绩评价来进行。坚持组织评定与师生评议相结合,可以拓展考核评价主体,使考核更具民主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高校辅导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制定易操作的考评指标。考评是一个客观过程,主要是对每一位辅导员的工作业绩的完成数量与质量进行考核的过程,它需要由具体的数值来说话。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一级指标(如集体体评价情况、学生评价情况、工作态度、基础文明建设、学风建设、思想教育活动学生管理工作),二级指标(如宿舍卫生优秀率、学生遵纪守法情况、考试成绩及格率、等级考试通过率、按时注册率、学生参加竞赛及科技创新情况、班级组织的院级思政教育活动情况、班级开展的团学活动情况、完成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情况、处理突发性事件情况、配合相关行政部门开展工作情况等)。
(二)准确定位考核的主体。目前,与辅导员有直接工作关系的主体主要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学生及本学院同级辅导员。要对辅导员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至少要有来自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学生、本学院同级辅导员和辅导员本人五个方面的信息反馈。在学校层面上,可考虑设立辅导员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辅导员的考核工作,包括考核原则的确立、考核指标的确定、考核结果的审定、考核争议的处理等。各院(系)相应成立辅导员考核小组(简称“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本院(系)辅导员考核的相关工作。
(三)制定严格的考核规程。根据考核主体与辅导员工作关系的不同性质,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而考核主体的各方面以相应合适的评价方式参与对辅导员个体考核的集合,就构成了一定的考核规程。具体来讲,辅导员考核规程包括自我评议、学生评议、辅导员互评、院(系)考评、学校评定等五个方面。自我评议:辅导员本人对照辅导员素质要求和工作职责,对自己的思想品德和年度工作及其成效作出客观评价,形成个人工作小结。学生评议:“考核小组”对辅导员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网上测评或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测评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形成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整体反馈。辅导员互评:在院(系)范围内开展辅导员互评。院(系)考评:“考核小组”结合辅导员自我评议、学生评议、辅导员互评等情况,依据学校对于辅导员工作考核的指导意见及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对辅导员个人工作进行评议,提出考核评语和考核等第意见。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审定院(系)提出的考核结果,尤其是对“优秀”和“不称职”辅导员进行综合评议,经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辅导员的考核等级。
(四)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评结果如果不是为了运用,考评就失去其必要性。将考评结果加以运用,是成功实施绩效考评体系很关键的一点。因此,首先要实事求是及时反馈绩效考评最终结果,并指出在绩效考评中所反映出来的优点与不足,其次确保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如可以将绩效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结合,对评为优秀者予以奖励,对不称职者要给予惩罚等。绩效考评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将之运用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考评中,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他们的整体工作状况,并将考核结果加以及时并正确使用,这样,就能真正达到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的进程。
综合测评自我总结范文4
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化及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评价由于目标单一,方法唯量,
功能偏移,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教育与学生
的综合素质评价相脱节等等,使其已成为束缚素质教育获得突破的一个瓶颈。实施
新课程以来,评价发展迅速,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有价
值的探索,从传统的、主观的评价转向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从单一的定性评价,转
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多样化的人才,我校坚持以“做人”教育为突破口,其
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不断强化“大德育”观念,坚持以德立校,坚持学校、家庭
、社会教育相结合,尝试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形成机制
,并实践了一套全新的评价方法,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一、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要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建立综合素
质评价体系的关键是需要一个根据评价目标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个评价标
准体系。我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六个方面展开。
1.认真落实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思想品德评价对指标体系的建立相对比较容
易,因为国家颁布的有关德育大纲或德育纲要中不仅有德育目标的总体目标,而且
有分阶段的德育目标体系。上级部门下发的思想品德评价表就是根据德育大纲提出
的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来建立的,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价,初中阶段共进行三次评价,
我校严格按程序落实这项评价工作。开学初利用班会对思品评价表进行学习,使学
生明确努力方向,评价时,开展评价学习,严格按要求评价。对“五无”评价,即
无班主任签字、无班主任评语及等级、无折合分(折合分=自评分×10%+互评分×
20%+师评分×70%)、无校长签字、无评价日期。学校政教处不予以审批,学校对学
生德评不达优秀的不予评优,不合格的限期改正。由于我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严
格操作,班主任和全体学生都很重视,评价效果良好。我们把思想品德评价作为我
校评价体系中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2.开展家长评定学生思品活动。评价内容分为“理想前途”、“心理健康”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
于律已遵守公德”五大块,共25条标准,表现分为“优良”、“中”、“差”三个
等级,分别按4、3、2分计分。评价表下设有家长寄语栏。每学期开展一次评价活
动。家长对这项评价活动非常赞赏,同学们也因为家长要对自己进行思品评价,平
时在家、在学校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同时我们班主任的
教育效果也能够通过家长对学生思品的评价得到一定体现,学校也通过这项评价作
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指标。(见附件一)
3.建立学生成长卡。评价对象是个别自制力差的学生,评价以每周一张表格
的形式,每节课由学生持成长卡找任课教师评价,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即优(A)、良
(B)、待改进(C)。每周自己和班主任进行小结评价,并把信息反馈给家长,家长签
好意见,反馈给班主任。这样通过成长卡的评价,这些平时自制力差的学生不断改
进缺点进步十分明显。像我们初一年级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同学,如C一5班廖勇吉、
蒋金洲,C一7班赵梓君,C一9班郝昱进步大,现已取消了成长卡评价。家长们对这
项活动热情很高,如C一5班蒋金洲自列入成长卡评价对象以来,家长来校共教达十
次以上,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见附件二)
4.建立学生成长袋。成长袋依次分为“A学生1-10周表现”其中学生表现(从
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体育锻炼、劳动观念、班级贡献、时事学习、课堂表现、情
绪状态等方面每周自评如实填写),班级考核(由班干部逐周填写)B“期中总结”其
中包括学生成绩表、学生期中反思表、班主任期中寄语;C“学生11-20周表现”(
内容同A);D“期末总结”包括“学习成绩表”、“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
价”、“家长评价”。每学期初把成长袋发放到各班主任手上,对每一位学生按要
求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通过成长袋反映出来。成长袋已成为我校学生成
长进步的摇篮。(见附件三)
5.建立家校联系本。联系本是一种很实用的评价工具,是沟通家校联系的纽
带,是将教师、家长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结果相互反馈的一个载体,它形成三方共
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三方对学生建立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进一步发展
,发挥评价最大效应。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备一个联系笔记本,学生
在校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映给家长,学生在家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馈给班
主任。学生是家校联系的中介和受教育、受评价者,学生在评价中全面认识自己、
约束自己。家长教育责任心增大,诸多家长纷纷通过家校联系本与班主任教师沟通
,经常来访的家长也大量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真空
”时间也得到有效控制,学生上网玩电游没有机会。
6.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价内容16条,评价按照自评、家长评、小
组评、总评(师评)每学月开展一次。本方案附表上对评价方法有详细说明,这里不
作过多讲述。(见附件四)
二、讲求教育实效,实践全新评价方法
过去评价方法基本上是定性评语。这种方法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过
多地从教师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我们学校对评价方法
进行了探索,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我们运用的几
种评价方法:
1.操行评语法
评语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的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
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肯定优点,并指出主要缺点和努力方向的一种方法。
我们班主任的期末评语,按以下两种方法操作:
(1)班主任直接写评语。直接写评语较为省时间,但主观性强。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可以把班主任写的评语交给学生本人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教师再定稿
。其中评语要求少否定,少批评,更多地应该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
(2)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写评语。这种做法是由学生本人根据评价目标的
要求,自己进行评价,写出评价的意见。或者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后,再让学生在
小组里相互评价,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自我评价意见和平时的观察写出综合评
语。这种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反思型评语法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助于调动
其内在动机,成为自觉的内省与反思的开始,促使其认真总结前期行为,并思考下
一步计划。随着评价的日常化,建立不断的良好的反思习惯,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校学生的成长袋的每周表现及期中反思表就是采用这种评价法。
3.等级法
等级法是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把学生评价内容划分为若干等级的一种方法。
具体等级可分为五级、四级、三级。等级的表示法一般用描述等级的语言或“”
来标记。例如五级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级分为“优、良、合格
、不合格”;三级分为“优、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学生毕竟是个别,为了不
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可以用“待努力或待达标”代替“不合格”,用“
”表示方法类同。
用等级法评价学生素质能说明每个学生思想发展的程度及其在班集体中所处的
地位,而缺乏具体内容,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都不明确。所以等级法
要与自我总结和小组或他人评议结合,使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的认识比较清楚。
我校的“学生成长卡”、“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就是采用等级法评价。
4.评语定量法
此法是把评价分为若干因素或项目,每个因素分若干等级并用评语表示,如:
很好、好、一般、较差,每个评语给定一个分值。如“很好”给5分,“好”给4分
……。把各项分数相加所得分数为测评总分,再从总分数中折算成优、良、合格等
几个等级,把计量转化为评语。我们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家长评定学生思
品方案”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5.评分法
这种方法是以《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一些学生品行中应予提倡的良好行为项目
为加分项目,列出一些学生品行应予以否定的不良行为项目为减分项目,视为考核
量标。对每个学生学期开始,确定一个基础分(60分或100分),然后根据平时操行
予以加减分,加分与减分可以相互抵销。实行这种方法,着重对平时学生行为作出
记载,每月评定总分一次,期末总算。
用这种方法考评学生,有事实依据,比较客观,便于及时获得学生思想状况反
馈的信息,便于教育者施教,同时有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我们各班级采用了
这种学生日常操行评分办法,进行班级学生日常管理。
学校就如一个花园,有苍翠的松树,也有低矮的藤蔓。学校应本着“全面发展
”的宗旨,既关注每一个学生,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我校将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起
来,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合作改进评价活动,根据不同评价目
标,应用多种评价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评价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时
时事事有评价,以此优化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发展。
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已渐渐将这些理论、思想、深入渗透并贯彻
到一切教学行为当中,使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新的评价观念,产生新的评价行
为,让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扬起了科学理性的风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决心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营造
和谐的氛围塑学生高尚的人有特色的重点学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建设人
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评价方法:
1.在每一条评价内容中,“优秀”记,“良好”记,“合格”记
,“不合格”记为〇,每一条评价内容获7个“”以上,“总评”记录为“优
”。
2.总评“优”达到12个以上的可以评为班级“星级少年”,并可以参加“校
园之星”评比。班主任可将此通过“家校联系簿”报给家长。
综合测评自我总结范文5
一 职称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
对于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来说,办学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职岗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师队伍双师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省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不同层级职称评审,制定了相关的《技工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要求――对教师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学历和资历、计算机应用能力、继续教育等要求;二是专业水平的要求――即对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业绩和成果以及论文和著作等要求。目前在教师职称任期管理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定性考核不完善
像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虽然目前各职称主管部门、院校在职称申报、任期考核以及日常管理中,对职业道德均采用了一定的评价办法,但要进行系统地评价,仍有一定的困难。
(二)定量考核不具体
有的学校或者不考核,或者只考核教学工作量、基本的教学规范,部分学校的考核增加了和出版教材等,内容、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
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通过强化任期考核增加个性化的量化考核指标,来弥补职称晋级申报条件的空白,实现职称申报、任期考核和岗位分级竞聘的协调统一。
二 任期评价考核内容的构成
在技工院校,职称任期考核应以教师岗位为主,建立健全教师职业素质评价考核体系。教师的职业素质具有专门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素养、教科研素养和身心素养(详见图1)。如何在职称晋升与聘任中建立科学的职业素质评价方式,需要缜密思考和科学设计。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主要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组成。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态度。
(二)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主要由人文素养、身心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履职能力组成,其关键点是工作实效。
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专业理论课教师来说,应具备本专业大学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对于实训指导教师来说,应具备本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和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对于一体化教师来说,应具备本专业大学及以上学历和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对于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或中级班、大专班、本科班不同层次的班级,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
履职能力。主要考核教师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以及考核利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学院专业建设拓展、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参与度,推动学校发展的贡献度。
人文素质。在教育素养中虽然不是显性的,但却体现了职业的适合性。具有丰富人文知识与强大人格魅力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人文素养的考核无法采用量化考核的方法,通常纳入职业道德的多维度测评中一并考核。
(三)教科研素养
教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技工院校,能够独立进行教科研的,一般是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能够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四)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对一名教师尤为重要。老师的身体素质主要体现在出勤情况和课时完成情况上。随着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生源质量逐年下滑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愈来愈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和疏导,将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 评价考核方式的选择
教师职称的任期评价考核、聘用应与岗位聘用挂钩,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其工作数量、质量、效果、实绩、成果以及所反映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一)定性考核的内容与比例
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考核中应采用“一票否决+多维度测评”的方式,多维度测评参与人员根据岗位不同,所选择的人员也不同,其构成和比例详见图2。测评在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教师工作一般应占30%~40%,兼任教师和管理岗位的“双肩挑”人员应占40%~50%。
(二)量化考核的构成
不同等级职称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所承担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应根据初、中、高不同等级的职称分别制定量化考核项目和指标。考核项目可以分为教学任务、教研教改、人才培养和综合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每项工作的赋分应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同时可以设定必备条件。
四 评价考核的组织实施
学校的职称管理工作应由学校专业技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职称任期考核工作小组具体实施。评价考核具体工作一般由人事部门牵头,教师的业务考核与教学评价相结合,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担任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等教育管理工作的考核,由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组织实施。考核程序主要由个人自评、业务考核、多维度测评和综合评定四个基本程序。
(一)个人自评
由教师对照学校制定的“职称任期量化考核的项目与赋分标准”进行自我总结和评分,说明依据并附相关佐证材料。
(二)业务考核
由学校职称任期考核工作小组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分工,逐项核实佐证材料进行评分。对个人自评中有疑问的地方应与教师个人进行沟通、询问。
(三)多维度测评
由学校人事部门牵头,工会配合,把控好测评表内容设计和测评人员的选择,测评的结果应反馈给个人。对测评结果偏低的教师要分析原因,做好帮扶工作。
(四)综合评定
召开学校专业技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对教师任期考核结果进行最终审定,并将考核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教师个人。
在职称申报、聘任以及聘期考核中,量化考核与多维度测评应分别设定及格线,一般来说,设定为60分。
五 任期评价考核与岗位竞聘的实践
在技工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中,共涉及到4个等级10个层次。正高对应3、4级岗位;副高对应5、6、7级岗位;中级对应8、9、10级岗位;助级对应11、12级岗位。4、7、10、12四个层级涉及到职称晋升聘任,其他层级涉及到分级竞聘。分级竞聘条件主要由任职年限等客观条件和工作业绩等内容组成。
(一)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可以放入职称任职年限、校龄和工作年限,这三项分值比例占30%~50%,其中任职年限权重应达60%以上。每一层级任职年限最少满3年,方可参加上一层级的分级竞聘;任职年限最少满6年,可参加本等级最高层级的竞聘。必备条件的任职年限以及年限加分,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二)工作业绩
工作业绩的分值比例应占50%~70%。比例过高,会忽视了老教师对学校的多年贡献;比例过低,分级竞聘变成了论资排辈,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开展岗位分级竞聘中,工作业绩考核应与职称的任期考核相呼应,如果职称任期考核正常开展,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工作业绩纳入分级竞聘量化项目,减少重复性考核,体现出学校的管理思路和政策导向的一致性,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晔,母华敏.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制度的历史
与现实[J].现代职业教育,2011(7).
综合测评自我总结范文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质量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核心,大学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有效教学是为了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益,是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新形势下,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果树栽培学课程包括理论教学环节、实验环节、实践环节三部分,既有抽象、理解难度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技能,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课程。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教学团队结合果品产业发展现状和现代果园新技术,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逐渐完善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采用大班(2~3个行政班级)分专题集中授课、小班分组(2~4个学生一组)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近年来,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十分短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本科院校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人才。因此,积极探索适应农业院校发展的果树栽培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在有限的课时下,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1有效教学策略在果树栽培学课程中的实施
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1.1更新教学内容,衔接社会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内容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衔接现实需求和就业需求,加强农林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让更多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
(1)在理论教学中,根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每年更新的数据,制作饼状图、曲线图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果树以及中国果树发展的最新动态,奠定坚实、宽泛的专业基础。借鉴《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果树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的文章,扩展学生的专业视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实践教学中,利用“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应用”等公众号,向学生介绍果树生产中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让学生学习农业管理措施。在课程实验和实习环节,深化实践技能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3)在课外创新训练中,根据学生兴趣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如果实品质调查、果树物候期调查、果园绿色防控、网络销售等小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总结能力。
1.2培养职业素养,加强“三农”服务
教书和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双重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农林人才培养全课程、全过程,是高校教师不容忽视的责任。果树栽培学教学团队结合院团委开展的“我为什么上大学”“园艺文化节”“参观现代化果园”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全面增强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用课前三分钟展示几张图片或者播放一小段视频,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更好地融入课堂,而教师则变成学生的“听众”和“评委”。
(2)合理运用“四疑”探究法。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思考和探究,避免设计只要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例如果树的疏花疏果技术,首先设疑——用不同石榴花类型图片提出问题:“石榴花有几种类型?生产中应当如何管理?”然后析疑——结合花的发育特点,从花的形态特征分析保留正常花、疏除退化花的原因。接着解疑——解释学生可能提出的新问题,如“所有正常花都要保留吗”“一棵树应留多少朵花”。最后置疑——引出如何确定果树的负载量、如何理解满树花半树果和半树花满树果等问题。通过有层次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构建动态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法是以书本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的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应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改革,比如在讲解“秋施基肥”时,先进行实例分析和讲解,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利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秋施金、冬施银,春天施肥是烂铁?”让学生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其中的本质。
1.4丰富拓展活动,提高实践技能
立足课堂内容,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丰富多样的拓展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实现专业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统一。
(1)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利用水果网络营销、果园修剪、绿色防控等活动,强化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途径。设立相关科研项目、创新实践项目,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果树栽培学课程组培训的四名本科生,在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果树嫁接与修剪技能大赛中,获得果树修剪竞赛团体特等奖、理论知识竞赛团体特等奖、果树嫁接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等七项大奖,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实现了师生均有提高的良性效果。
1.5全面考核,有效测评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促进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培养新型农林人才,是果树栽培学课程有效测评的目标。
(1)章节结束后进行口头测评和在线测评。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对学生进行口头测评;利用在线平台进行线上测验,试题不应过分偏重知识记忆类,建立测评大数据,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环节进行项目实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点评为升华,为小组或个人布置相关任务,测评完成任务的质量。例如果树疏果实验,要求学生拍摄同一个枝条疏果前和疏果后的照片,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根据图片精准把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领悟程度和实际操作水平。再如葡萄扦插实验,根据两个月后扦插苗的成活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聚焦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从整地、插条处理、扦插后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总结,并提出优化方案。
(3)期末考试进行书面测评和书面反馈。试卷分析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果树栽培学教学团队借助微信平台和在线教学平台,将试卷分析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目标。
2实施效果与分析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对园艺专业教学的重要改革实践,是对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河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题组通过多年改革和实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实践环节,有效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了预期目标。
(1)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果树栽培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案。通过春季实习周和冬季实习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有效教学策略具有推广、普及和应用价值。
(2)构建了有效的教学情境和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果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有效教学策略在2016—2019级园艺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