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1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笥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然而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界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虽然有《会计法》的约束,但是实践中仍存在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状况,企业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屡查不止,会计报表严重失真,许多经济犯罪多与会计监督力量薄弱有关。一般地,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垒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应该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而不是会计机构。监督是一种权力机制,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垒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业活动,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力量,监督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之一,具有许多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2.1基础性、完整性以及连续性

会计监督的基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特点是由于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同时进行所决定的。会计监督贯穿于企业经济括动垒过程,不但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还审查它们是否符合法律、制度,规定和计划,从而垒面完整地监督每一项经济活动,它是外部监督的基础,其它监督形式都是在会计监督之后借助会计已监督过的资料进行再监督。

2.2综合性

会计监督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以财务活动为主,综合利用各种价值指标。会计主要使用货币度量,并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就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总体监督经济活动。

2.3强制性、严肃性

会计监督的强制性和严肃性主要是因为它是以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法规为约束而进行的会计活动。会计监督是借助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所赋予的权力,因此,这种监督具有强制性。《会计法》不仅赋予会计人员实行监督的权力,而且规定了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其它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如有拒绝、隐慝、谎报等情况,则属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三、对会计监督存在的误解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侧重干会计的核算职能,并不是十分重视会计的监督职能,从而导致了一些企业对于会计监监督这一职能存在各种误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1未严格区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

一些企业及其会计从业人员没有讲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严格地区分开来,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这主要是由于建国之后,我国长期没有审计机构,会计人员被赋予了监督的权责,兼代审计职能。1983年重建审计机构至今,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对企业垒面进行合法性审计,使得客观上仍是让会计发挥审计作用,以至于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混淆。但是,事实上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应该分别由不同的主体来完成,将它们混为一谈的做法是十分严重的错误。

3.2未严格区分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督

另外,也存在着一些企业没有严格区分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督,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现象。但是,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是本质不同的两项工作,财务管理是围绕资金的筹集、投入和分配进行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管理活动。会计管理则是以价值信息为主要形式服务并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同会计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二者当然也应具有不同的职能。因此,将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做法。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4.1.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向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有效性。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除了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还需要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甚至司法监督部门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转。

4.2.实现会计职业管理社会化

会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指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和第三款已经作了明确规定,第四十条还对因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会计人员重申了处罚决定。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执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2

一、我国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小型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力军,占我国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如此,我国的小型企业却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理想的难题,并由此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甚至出现倒闭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认识薄弱

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缺陷是由小型企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首先,小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因而经营权和所有权有着高度集中的特性,企业内部领导者的指令可以快速地得到相应的落实,导致管理者认为企业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其次,小型企业规模有限,资金也有限,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小型企业也会倾向于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最后,有些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或者内部资产安全控制,还有很多管理者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堆文件、手册或者制度,具体问题的处理还是领导说了算,没法按照程序办理,因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从而导致企业会计控制残缺不全。

(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

虽然有些小型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控制制度,但是总的来说依然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导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比如,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会计控制制度,却仍然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没有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偏重事后控制而忽视事前防范,导致内部控制成本高而效果却不显著。

(三)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责不明确

为了节约成本,小型企业往往存在用人不足的问题,从而出现分工不明确,一人分担多种工作的现象。因此,对于这种小型企业而言,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确立权责从而实现相互制衡的管理办法比较难以实施,导致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另外,相对于横向的协调而言,小型企业更加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导致统计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以会计机构为例,一方面,有的小型企业甚至不设置会计机构,一人兼任会计、出纳,或者将企业的会计工作全权委托给会计事务所;另一方面,有的小型企业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也是层次不清,权责不明,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四)会计信息和资产方面的控制缺乏有效性

1.会计信息失真。对于小型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的普遍。比如,常规性的印单分管制度或者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和使用制度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有效的原始凭证;捏造成本或者虚报利润,甚至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等。

2.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资金不足。有的小型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没有资金使用计划或预算,对外投资均由一人作决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陷入财务困境。有的小企业管理者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资金闲置。(2)应收账款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小型企业一般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又缺少有力的催款措施。造成应收账款无法回收或形成坏账,导致企业形成资金损失或应收账款周转缓慢。(3)重钱不重物,对实物资产管理不严。小型企业管理者一般很重视现金管理,收支严格,但对存货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长期不盘点,造成财产损失。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制度的监管向来都非常重要,除了企业内部监管以外,还有以政府社会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但是尽管如此,不管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对于我国小型企业而言,其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以内部监督为例,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小型企业一般很少涉及内部审计部门。对于处于创业期的企业,一般都不设有特定的监控部门,也没有专门行使监控智能的工作人员;随着企业的发展,即使有了内审机构,也存在独立性较差、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低等问题,导致内部监管效力低下。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1.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对货币资金的收支和报关业务建立一个比较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准确反映货币资金的变动情况和结存情况。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要严格分离,而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也要相互制约。具体而言,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单位现金、银行存款、票据、印章和备用金制度等。

2.实物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实物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内部会计控制内容,是指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物资领用、发出、盘点以及保管和处置等实物资产流动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主要的方法是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目的在于防止实物资产的毁损和流失,其内容包括单位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3.采购与付款的内部会计控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会计控制要求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窥觊控制程序,其目的在于规范包括请购、审批、订立合同、采购、验收和付款等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4.筹资的内部会计控制。预测资金需求,综合研究筹资渠道、方式和成本,以按需定筹、收支平衡为原则,实现筹资结构的最优配置,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这主要包括执行筹资计划、收取款项和还本付息等。

5.销售和收款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组织和实施符合本单位业务特点的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会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规范销售与收款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防范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差错与风险。

6.成本和费用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和指标,做好各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费用差异,严格落实奖惩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要内容包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授权审批与监督检查、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以及会计记录与财

产保管等。企业要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析的原则。设计相关工作岗位时要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2.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有明确的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审批权限、范围、程序和责任等内容。单位在办理各项会计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系统,一方面对内向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信息,另一方面对外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信息。因此,会计系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管理预算的贬值、执行、分析和考核等环节,对于预算内的资金,要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度,同时,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的支出。

5.财产保全控制。财产保全控制主要是限制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直接接触。可以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以及账实核对等措施来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6.风险控制。对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而言,树立风险意识非常重要。企业要针对不同的风险点建立相应的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并通过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措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全面防范和控制。

7.内部报告控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要求企业及时提供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从而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最终增强内部控制的时效性。

8.电子信息系统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建立,可以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更好地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以上八种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并不是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在同一单位或者同一控制环节可以交叉使用多种控制方法。

三、小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

小型企业应本着合法性、一贯性、整体性、针对性、适应性、发展性等原则,根据本企业自身性质和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所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一定面面倶到,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一定要建立:

(一)货币资金控制要点及流程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金中最活跃的部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循环一般包括对银行存款、借款和租赁以及处理公司股本和债务等交易事项进行授权、执行和记录的程序,与其他业务循环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体而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包括对预算审核、付款和收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备用金等要点和环节的控制。为简单起见,也可以将其分为收款、付款和备用金三个环节的内部控制。

1.支付申请:企业的有关部门或个人需要用款时,应当首先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的申请,申请中注明所需款项的金额、用途、预算和支付方式等内容,同时要附有效合同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收到支付申请后,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相应程序对其进行审批,并拒绝批准那些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

3.支付复核:经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需要再经复核人复核,复核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和权限、批准的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以及金额计算是否正确等。

4.办理支付:出纳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并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并将原始凭证交会计。

5.凭证编制:会计主管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

6.凭证审核:会计主管审核凭证后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7.银行存款管理:会计主管应在每月末复核出纳员编制的银行余额调节表,实现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的吻合。如不吻合,就需要查明原因。会计主管复核银行余额调节表,对需要进行账务调整的调节项目及时进行处理。

8.票据管理:财务部门设置银行票据登记簿,防止票据遗失或盗用。出纳员登记银行票据的购买、领用、背书转让及注销等事项。空白票据存放在保险柜中。每月末,会计主管对空白票据、未办理收款和承兑的票据进行盘点,编制银行票据盘点表,并与银行票据登记簿进行核对。会计主管复核库存银行票据盘点表,如果存在差异,就需查明原因。

9.印章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会计主管保管,个人名章由出纳员保管。

(二)采购与付款控制要点及流程

采购与付款循环是企业为保证持续生产经营而进行的各种材料等采购并支付货款的过程,其内容包括购买存货、其他资产或劳务费,发出订货单,检查所收货物和开具验收报告,记录应付销货款,核准付款,支付款项和记录现金支出等的程序。具体的控制要点和流程如下:

1.采购申请:生产部门根据需要填写请购单(一式三联),请购单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等

2.采购审批:根据相应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审批人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批。

3.验收入库:采购物资到达之后,仓储保管员要及时进行验收工作。仓储保管员要严格按订购单上要求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到货时间等进行验收。

验收单要连续编号。仓储保管员应填制验收单(一式三联),将存根联以外的其他联交采购员。

4.付款申请和审批:采购员收到发票后填写付款申请单,由会计将发票内容与采购订单和验收单进行核对后,在发票上加盖‘相符”章后,交审批人进行付款审批。

5.办理支付:支付申请复核无误后,出纳人员应当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同时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等印章,并将原始凭证交会计。

6.存货管理:仓库保管员应该对其所保管的物资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定期盘点(至少每季一次),并主动与财务部进行核对,防止物资霉烂变质、毁损丢失。

财务部门应该不定期对仓库保管的物资进行抽查,发现账实不符,应交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销售与收款控制要点及流程

销售与收款循环是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实现销售并取得经济利益的一个流入过程,其涉及的主要业务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编制销货通知单、按销售通知单供货、按销货通知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销售发票(记录销售)、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注销坏账、提取坏账准备等。具体的控制要点和流程如下:

1.销售申请:业务部门根据订货单(一式三联),订货单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等信息。

2.销售审批:根据相应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审批人对订货单进行审批,经过审核后,编制销货通知单。

3.发货:仓库根据运输部门持有的经批准的销货单核发货物。

4.开票:业务部门开票员,根据销货单开具销货发票,并将开具发票转交会计主管。

5.编制凭证:会计根据开票员具销货发票及经批准的有关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6.应收账款的核对:会计定期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主动与客户核对。对于长期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会计部门应催收、清理货款并及时处理坏账。

四、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设计得再完善,如果没有效的手段和称职人员来执行,便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小型企业要想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很好的执行,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企业管理者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

对于小企业而言,企业管理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说是决定着企业整个内部会计控制的方向。同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无法超越这些创造、管理与监督企业制度的相关管理者的操守和价值观。因此,管理层的管理风格和管理哲学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越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就将越有效。因此,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企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血液,其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就要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同时注重提高各级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三)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小型企业依法建账

企业应该对其财务会计岗位进行职责分工,并建立财务机构岗位责任制,分工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的“钱账分管”以及“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同时,还需外部审计机构对财务部门的财会工作进行审计。

(四)加强对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监督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3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会计准则 制定

一、引言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表明,目前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50%,中小企业为我国解决了80%的就业岗位。然而,就在中小型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许多财务会计问题的困扰,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规范等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2005年1月1日,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新的会计制度的颁布,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着不完善、不统一和不规范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探讨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一)统一会计规范的客观需要

会计规范的制定形貌和准则形式曾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话题。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仍然坚持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双轨制,笔者认为,为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做法接轨,我国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打破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局面,采用目前各国通行的会计规范的形式,即会计准则。这样才能建立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

(二)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这些国家在进行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时会根据企业规模的不同制定了差别报告的要求。如今,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制定了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商法中作出了差别财务报告的规定,美国也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了《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参考模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不同的国家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建立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例如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就是在一个大的会计准则框架下处理和考虑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而有的国家则专门建立单独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先前学者的研究和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我们认为中国中小型企业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可以参考以下三种具体形式。

第一种模式,把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个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相并列的单独的体系。第二种模式是把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具体的会计准则。第三种模式是不单独建立会计准则体系,只是在非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下,考虑到中小型企业的实际,简化信息披露,简化计量与确认。即把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看作是具体会计准则的简化,在非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中,增加中小企业的应用要求这一内容。

笔者认为,第一种模式要求独立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另设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第三种模式并未考虑到我国中小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因而,在现行会计准则下作简单的简化并不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第二种模式既在内容结构方面可以避开与现行会计准则的雷同,又能让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具体的会计准则而存在。我国完全可以在参考和借鉴《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目标、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制定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应有独立的理论基础,这包括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目标、会计确定与计量等,有了独立的理论基础,才能规范地指导具体的会计业务。

四、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

(一)决策有用的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1]我国中小型企业本身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权益资本构成单一、规模较小,相应地,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目标更应该体现出决策有用的原则。

(二)简化的原则

不论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采取何种具体形式,简化原则应该是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始终坚持的原则。中小型企业与大企业在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的详细程度、报告方式、报告对象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而,其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确认与计量都应该允许简化。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就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会计科目到会计报表都对小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这很好地体现了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应该坚持的简化原则。我们在制定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时候应该保留这些做法。

(三)与税法相协调的原则

制定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还应该考虑到与税法相互协调的问题。因为决策有用是中小企业的重要会计目标。而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债权人、企业所有者和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是这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中最主要的使用者。因为债权人比较关注的是企业会计信息中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对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并不十分关注。中小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是合一的,经营者和所有者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在中小企业中并不突出。相比之下,最关心中小企业的账簿是否真实、是否足额、及时缴纳各种税款的是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必须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税收检查,因此,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还必须坚持与税法相协调的原则。

参考文献: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4

(一)对自身企业发展的需求缺乏客观认知,照搬照用他人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社会的发展依旧如此,它要按照规章制度才能长远的走下去,企业更是这样,制定一个合理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有利于推动小企业健康平稳的向前发展,是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与事实相反的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并没有正视自身的发展情况,没有综合考虑自己在市场上的运营状况,直接套用其他大型企业的发展模式,照搬其会计制度,用于自身企业发展,上级领导要求下级会计人员按照别人的制度进行从事,照搬照用,会计制度形同虚设,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漏洞百出,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运行,相应的制度无法发挥作用。

(二)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够完善,相关会计人员术业不专攻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小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够完善,内部设备简陋,从某一程度上导致职业人员职责不明,不清楚自身职责,企业在整体上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会计制度,使内部工作人员没有制度可以依照,工作散漫,工作效率低,使企业发展进程受到阻碍,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术业不专攻,在专业上达不到相应标准,缺乏专业化人才,企业招聘时,处于应急或其他原因,会计人员会参杂水分,不够专业,分工不明确,使企业蒙受损失。

(三)会计科目的设计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小企业的发展往往不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会计制度的合理与否是企业财政正常运行的关键。小企业却很少注重会计科目的设计,会计科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会计报表制作粗糙,类别不清,使会计工作缺乏合理运行的依照,无法为上层领导者提供正确完善的数据信息,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完善对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009年9月19日,国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正常健康运转,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才能让国家经济立足世界。小企业的发展关系着社会民生和社会稳定,它的运营是经济正常运转的保障。然而迄今为止,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阻碍,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融资,现在小企业因为名声不高,地位不够,担保较为困难,缺乏资金周转,国家、政府虽然有相关政策扶持,但具体落实到实处却有些困难,无法顾及全面,这些问题导致小企业运行不畅,发展困难,经济效益有所亏损。当然,问题的解决不能片刻完成,它需要各个层次的引导,需要一步一步去完善,小企业尤其如此,它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历程,如何规划以后的道路,实现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在一系列的问题当中,小企业首先要依据自身情况,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中小企业以生产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要,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相关领域的经济活动,它实行的是自主管理、自主经营,企业自身进行独立运转,独立核算,是依法成立的盈利性的一种经济组织,任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它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盈利,小企业的运行前提是进行自主经营,自主核算到达最终目的,由此看来,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设计,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合理、会计报表的如实呈现、数据信息的完整,都能够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自身公司的运营信息和企业发展的进展,其最终呈现给领导者的结果是客观真实的,有数据为证,是量化的结果。会计工作自身有其独特的特征,会计行业货币是它的计量,所有进行的经济活动只需要会计人员将其作为报表呈现出来,就能让人清晰的看到一个企业的经济运营情况,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经营的模式还是企业的服务方式,会计报告反映了这个企业在某一时期的财务情况和资金的流入与转出,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不仅利于企业自身的良好管理与发展,而且有利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综上看来,会计制度的合理设计对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对策

(一)规范会计核算制度

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我们有义务帮助小企业设计合理的制度。在企业运营的实际工作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在制定制度时不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照搬其他企业制度,受到自身视野的局限,盲目性很大,对企业制度的认识也不够深刻,认为其执行只要不触犯法律就可以,这种认识对企业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及大型企业应提供帮助,帮助小企业设计合理的会计制度,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为小企业选择合适自身发展的制度,提高其思想认识,使小型企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二)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制度的合理设计与实施只是事物发展的先行部分,这之后的监管更加重要,制度的实施需要对其进行后续的监管,以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保障其执行力,企业会计制度的合理设计利于企业发展,而完善的监督管理对其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实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对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有重要作用。监督制度的设计与健全有利于企业资金正常运转,避免出现公款被扣,中饱私囊的行为,重大决策的执行,项目的投入与建设不仅需要会计人员核算财务,它更需要监督制度来进行保障,对重大项目中的资金运作进行监督,坚决制止做假账、挥霍浪费和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监督制度的实施就是为了企业内部能够健康运转,避免内部出现妨碍企业发展的行为问题,企业也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审计处,不定时的检查企业账目与资金运行,保障企业内部财政收支的真实与合法,有效实施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促进企业经济高效发展。

(三)鼓励现代科技融入小企业

新世纪的到来,让我们无法忽视现代科技的影响,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世界已进入信息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信息的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万千,不再是一成不变,网络的应用在此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网络科技的帮助,低成本的网络信息为小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减少了小型企业因为资金少,眼界低而掌握的信息量少的缺失,企业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监督,企业会计人员可以有效应用网络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归理,最后得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以保障企业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四)会计岗位的设置要合理

中小企业在设置会计岗位时应该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追求务实的原则,要确保岗位的设置确实是工作上有需要,在这个前提下,企业管理者要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各司其职,避免出现人员无事可做,出现人事上的浪费,为企业合理配备人员,降低会计核算成本,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深入教育

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样,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现在部分企业任用的仍是老员工,会计人员老龄化严重,知识陈旧,跟不上新时展的潮流,容易被淘汰,而且配置的相关设备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无法为企业进行财务核算提供保障,由此窥视,我国经济改革的进行,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与完善,会计行业的完善,这些改变都需要企业迎进新鲜血液,为企业培养新型人才,适应经济发展潮流,节省企业人力资源,使其高效运行。这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知识水准,进行相关行业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基本功扎实,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财务运算正常运行,企业经济正常运转。我国为了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受到阻碍,一部分原因就是小型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认识障碍,思维受限,无法在视野上达到一定高度,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对此,政府或大型企业应该针对小型企业业主进行培训,系统学习相关制度,不要走马观花,而要求真务实,深入了解。管理者与会计人员齐头并进,这对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小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四、结语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制度 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型企业在市场中的身影愈来愈多。中小企业逐渐开始在经济体系中占据下游市场的重要位置,对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由于中小企业业务活动单一,因而会计核算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复杂,会计核算要求也不高。但是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逐渐增多,其财务经营将会对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而国家也开始重视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问题,了的《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意识低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注册与融资金少,企业员工的工资较低,管理家族化的特点明显,多数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仍然停留在手工化的阶段,高层次的会计人才难以被引进。普遍的家族式管理现象,使中小企业对于掌握资金命脉的会计部门本着较为严重的任人唯亲现象,导致企业自身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度较低。此外,中小企业内部存在较多的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现象,虽然业务较好的中小企业内部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和出纳,但是较差一些的中小企业则不设置会计机构,其会计与出纳由一人当。较为薄弱的会计基础,严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反馈的质量,从而误导企业决策,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会计监督与控制的弱化一是体现在上述提到的会计岗位分离及牵制制度的不重视,使会计核算本身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此外,中小企业的授权与审批制度不严格,重大资金的收支未有统一的手续或凭据要求,审查和批准一人负责,费用报销控制不严,使企业内部形成了不重视会计控制的思想。

(二)企业主体存在限制

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的经营模式为合作制,而在法律上而言,一些企业并不具备确定法人的相应条件,这就使得在法律上讲一些企业不存在法人。由于一些企业没有正式意义上的法人,就会导致这些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颇多,超出其所能承受能力的范围。而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中,由于不具备合理的会计制度,有时会出现会计计算不合理,管理财务控制不当,不能够及时做出对于所出现问题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会计组织建设相当滞后

小企业会计核算压力小,因而组织架构较为简单。很多小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会计机构,会计核算采用记账的方式,这当然对于一些比较小的企业来说可以节省较大的机构设置成本,但由于经营与记账的分离,使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造假的机会,容易诱发做假账等违法行为,特别是为减少纳税而做出的一些不当行为。一些小企业虽然建立了专门的会计核算组织,配备了会计人员,但是会计人员的素质无法保障,特别是常聘用企业管理者的亲属好友,而这些会计人员并没有受过必要的培训就上岗,使会计核算显得极为随便。再就是会计人员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常导致一些会计事项的核算中断,无法保证小企业会计信息的连续记录,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用性。

二、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对策

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立的基础,建立系统的企业内部管理有助于明晰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发现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及时改进、完善。其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以下几点

(一)完善会计制度,建立稳固的会计基础

完善的会计制度可以明确小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系统架构,从而很好的指导小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小企业会计环境稳固的基础。小企业要把握好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契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对没有专门会计制度的小企业来说,应当对内部会计环境进行整理,做好引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准备。而对实施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来说要充分了解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了解实现转变需要做的调整工作,并采取渐进式的转变措施稳步做好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衔接,减少制度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可能影响。

(二)健全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要强化会计内部控制,首要的是完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形成相互牵制机制,减少内部控制漏洞。其次,要建立日常会计实时监控的机制,会计主管要密切监视企业会计核算过程和会计人员的行为,不仅对会计核算及账簿记录进行核查,也要对定期财产物资清查盘点进行核查,确保相关程序得以切实遵守执行。然后每月对会计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并作出报告,由管理者审阅,以此强化全员会计控制的意识。三是重视细节控制,对于会计核算的细小环节,如不常发生的会计事项、价值较小的物资管理等都应当纳入会计日常监控中来。要强化会计风险管理的意识,充分对企业内外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明确会计风险重点管控对象,针对风险发生特点设计预防措施,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三)科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适当人员

小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来决定会计机构的设计。确实不需要专门机构进行会计核算的企业来讲,完全可以采用记账方式,但要注意做好与记账机构之间的凭证传递和信息沟通工作,保证业务开展与记账同步进行,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需要专门会计机构的企业来讲,要注意会计机构设置的层次,合理确定各级会计人员的分工。要谨慎的选择会计人员,必须考察选聘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社会背景,保证会计队伍的素质水平,并且日常也要注意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时更新人员知识。另外,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会计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可以适当提高福利待遇,聘用全职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会计问题。

三、总结

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中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刻不容缓。在会计制度的制定中,中小企业应严格遵守《小企业会计制度》,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设计。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6

关键词:小企业 会计核算 新规范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众多小企业在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暴露出明显的弱势,突出表现为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大、融资渠道不畅、财务管理能力偏弱,而且《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27日财会[2004]2号)本身的不统一、不完善、不规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小企业会计制度》思想和原则的局限性。《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基础,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披露为顺序,层层深入;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规则为基础,以会计科目使用和报表的填列为主线,不利于从本质上掌握。《小企业会计制度》内容上的局限性。《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涉及企业合并、租赁、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辞退福利等业务,小企业发生以上业务时无以参照。《小企业会计制度》使用上的局限性。《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信息主要满足政府的需求,无法兼顾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新规范

(一)适用范围和会计科目使用方面的新规范

《准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随着2011年新的中小型企业划型标准的出台,《准则》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由于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少设了60个一级会计科目,总共有66个会计科目,但其科目名称与《企业会计准则》完全一致,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符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

(二)资产确认、计量方面的新规范

对小企业资产要求按照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任何资产减值准备,待实际发生资产损失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存货的核算增加了农业类小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明确规定了小企业的存货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对于存货发出时的核算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对于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低值易耗品,单设“周转材料”科目进行核算。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面,一是取消了权益法,所有长期股权投资均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二是增加了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长期股权投的核算,并规定应当按照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进行计量。固定资产核算方面,一是规定取得固定资产应当按成本进行计量,还特别规定“小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副产品或试车收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二是明确规定小企业应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如确需加速折旧的,也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同时还规定小企业应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三是未使用“后续支出”的概念,而是分别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支出和改建支出的相关规定;四是增加了生产性生物资产,即农业类小企业的“有生命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核算的方面,一是增加了“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的规定;二是增加了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并增加了“研发支出”科目进行相关核算;三是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核算方面,《准则》规定“本准则所界定的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

(三)负债确认、计量方面的新规范

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的概念,明确指出小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是指小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简化了长期借款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四)收入、费用和利润方面的新规范

在收入核算方面,一是删除了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相关内容;二是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是根据结算方式和销售方式规定了七种情况,不再强调风险和报酬转移等原则性规定。在费用核算方面,只是修改了有些项目的名称,如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在利润核算方面,主要是将利润计算的四个层次调整为三个层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五)所在者权益方面的新规范

明确提出资本公积是“小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接受捐赠和外币折算差额不再形成资本公积,小企业收到的外币投资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交易当期平均汇率折算,并且规定小企业的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对于盈余公积的核算取消了法定公益金,增加了外商投资小企业按规定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储量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核算。

(六)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方面的新规范

《准则》规定,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4个组成部分,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准则》对现金流量表也进行了适当简化,无需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信息;丰富、扩展和修改了附注的内容,如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配等内容都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在附注中;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变更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也有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10月财会[2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