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护理 高职教育 知识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042-01

1.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适用性就是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契合度,适用性越高,实际应用中运用的越多。提高基础知识的适用性,可以提高知识的应用效率,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就是指,在护理高职教育中讲授的护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契合度,是衡量高职教育水准的重要指标。其适用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开设护理课程是否合理,培养出的学员是否优秀,是护理高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现状

由于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对于护理高职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教育部颁发新课改通知以来,各个护理高职教育机构都对其基础知识培训体系进行了改革,使得我国护理高职教育的基础知识适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取得了一些成绩。

2.1与医疗单位建立合作,以岗位要求进行基础知识培训

与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医疗单位的岗位要求对学员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培训,使得学员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岗位要求接轨,提高了基础知识的适用性,也提高了学员的就业率。

2.2增编新教材

实行新课改以来,各个护理高职教育机构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剔除过时落后的内容,增进时下前沿内容,通过增编新教材,给学员传达时下最前沿的护理基础知识,让学员直接接触最新医疗技术,减少摸索时间,极大提高了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的适用性。

2.3组织实习,在实际中应用

通过在护理高职教育机构设立实验室或者和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员走进实验室或医疗单位参与护理基础知识的实习作业。让学员通过实地的观察、自身的操作,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思考、总结护理基础知识的运用心得,有效的提高了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的适用性。

3.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的适用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3.1与医疗单位合作深度不够

许多护理高职教育机构与医疗单位的合作只不过是签订了实习合同,然后根据医疗单位提出的学员要求进行培训,从始至终学员跟医疗单位都没什么交流,只是在实习期间才与医疗单位进行接触,造成一些学员对护理工作认识不全面,规章制度不熟悉,以致不能很好适应环境。

3.2教育模式单一

现在护理高职教育的基础知识教育还是采取单一的公共课讲授模式,个性化不足,不能根据学员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导致学员基础知识水平不一。同时,课堂缺乏互动,学员习惯于听、记,造成学员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

3.3实习只是流程

由于一些实习课程要动用珍贵的材料、医药,所以部分高职教育带领学员进行的实习,只是让学生站在旁边观看,通过对观看过程的思索,总结出实习报告,而非亲自动手,使得原本该学员亲自动手的实习成了流程,走一遭而已,根本没什么效果。

3.4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

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采取了一些改革,可是大多数护理高职教育的学员护理资格考核制度还是传统的笔试,没有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完善考核制度,造成部分学员重视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运用。

4.提高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的对策

提高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解决护理高职教育中基础知识适用性存在的问题成了护理高职教育的发展瓶颈。积极的采取改革措施制定相应对策,解决存在的“疑难杂症”,是护理高职教育唯一发展途径。

4.1建立完善的实习流程

通过建立完备的实验室、齐全的医疗单位合作计划,让学员定时定期的参加完善的实习。让学员们能够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运用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护理基础知识,提高基础知识的适用性。

4.2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护理高职教育应该采取细心交流,个性辅导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而不只是传统的老师讲授,学员记忆。通过细心的交流了解学员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员的个性特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方案。依据学员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护理门类进行专门培训,避免博而不专,从而提高基础知识的适用性。

4.3健全考核制度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育;现状;启示

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正式步入教学工作岗位之前的关键阶段,对帮助教师构建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树立教育理念等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4月,为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爱尔兰国家教育与技能部专门组建了由政府官员和专家教授组成的评论小组,分析职前教师教育的现状,并对其现行结构提出建设性意见,致力于构建一流水准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

一、职前教师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

欧洲委员会认为,教师角色正在快速的发生改变,使之愈加具有挑战性。因此,欧盟最为关注的就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师教育。针对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和教学技能,所需接受的连贯充足的教师教育,以及同行之间的反思性实践研究、教师的职业地位、受重视程度和教学的职业化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充分说明了只有通过高效的领导、指导和归纳,方能实现从教师教育到入职初期的平稳过渡,进而革新和完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例如,芬兰的教师教育入口严格,极具竞争力,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也大为增加,教育年限扩展到五年,并授予相应学位。芬兰的教育体系正是由于其培养出的高质量教师,而被广泛认可。

从教师入职后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教师承担着更多关于教学计划、学生评价和提高学业成绩等方面的职责。因此,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和获得社会地位方面拥有很大程度的自。在新加坡,国家教育研究院(NIE)是提供职前教师教育的唯一机构。《NIE2007-2012发展战略方案》中陈述了其宏伟目标:努力发展成为在教师教育和教师研究方面成绩突出、与众不同的机构。为了进行合作研究和师生互换学习,新加坡已经与亚洲、欧洲和美国的部分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践表明,在加拿大、韩国、芬兰和新加坡等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里,事关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是国家尤为关注的。和其他学术性职业一样,准教师在研究型大学里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奠定了坚实的教育基础。在这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中,教师职业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职业选择,从而使得教师教育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和极高的智力水平要求。

二、国际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特点

第一,同律师、医生和工程师等职业一样,教师已经逐渐被公认为是具有很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同样有机会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因此,不论工作地点是在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里,还是在学校、教室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一样的。第二,教师教育越来越依赖于研究型知识的同时,也更多地集中于引导教师做好运用和开展调查研究的准备。研究型的教师教育在培养传统教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扩展,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运用教育研究的知识和方法,诊断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寻求最优教学方法,并且通过对思维和行为的批判性反思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第三,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计划开始系统地关注职前教师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要求。在一些国家里,实践学习已经成为职前教师教育中硕士阶段的学习内容之一。与医生、律师在学习期间的实践实习一样,准教师也由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组织进行实践学习,或者分配到由经验丰富的名师负责指导监督的学校里进行实习。上述内容是国际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特点,也是高质量职前教师教育和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三、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爱尔兰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关注自身的未来走向。为了确保教育质量,在经济紧张的态势下,教育机构纷纷进行了内部改组、联盟合并等。实践表明,教师教育机构在规模、师资、教学质量、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具备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1、现行结构

爱尔兰现行职前教师教育结构包括19个国家公立的教育机构和3个私立教育机构,共计40余个职前教师教育计划,通过连贯一致的模式培养所有教育阶段所需配备的教师。而在高绩效的国际惯例中,大多是由相对少数的教育机构来负责职前教师教育,鼓励引导更多的师生在较高层次开展研究。因此,应适当减少提供职前教师教育的教育机构。

2、教育入口和教师供需

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的入口具有较高要求,客观上造成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堪居世界前列。面对如此优质的生源,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充分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全部潜能。在芬兰等国,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型学习获得硕士学位,这也是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或者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一部分,或者贯穿专业持续发展计划之中。对于其他国家一直在持续关注的教师供需问题,在爱尔兰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例如,英国的四个行政辖区每年都要颁布实施教师人力规划实践,以此来确保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和所有课程专业研究都具有高质量的教师。而在爱尔兰,教学委员会的注册数据库中只能够提供出每年教师的培养数量,却没有建立教师需求规划。因此,应当通过多部门的合作,尽快建立有效的数据库和预测机制,确保根据不同区域和学科专业的要求,配备合理充沛的师资力量。在公立和私立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作为国家层面,要掌控职前教师教育应试者的质量,确保维持高素质的应试水准。否则,则可能会减少许多优质生源。

3、研究型的教师教育

当下,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的供应配置造成大量人员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目的。但在芬兰,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到研究者引导的研究中,运用基于研究所获取的知识来开展教学。同时,在课堂中也广为运用批判性反思,实现反思性实践的良性循环。鉴于上述情况,评论小组建议,教师教育里应当增加文化研究内容,使得教师熟悉和掌握教育教学的关键研究领域,如教学实践、专业学习、国内外教育政策,以及教学、学习和评价的基本因素。作为实习教师,应当从事教学实践的研究,并且通过反思总结,不断地改进教学过程。概而言之,应当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又具有学术批判思维的高素质教师。

4、短期教师

许多教育计划过度依赖于短期教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然而,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或者即将退休的教师,却是有助于学生获得教学知识和经验的。因此,要注重在全职人员和兼职人员方面建立平衡关系,既能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教师专业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能确保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

5、学科知识与学校布局

由于短期教师的聘用,新教师在学科知识方面会出现不连贯的情况。因此,职前教师教育可以通过与大学教育部门、学科部门的链接和交互获得支持。同时,实践表明,新教师不应仅靠自己联系教学实践场所,而应由职前教师教育机构来负责分配实习场所,包括具有合作关系的教师培训学校等。

6、国际化发展态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欧洲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爱尔兰也需要致力于发展职前教师教育的国际化领域。例如,努力引进国外人才,通过转换学分等方式实现学生互换交流学习等。

四、启示

1、提高教师职业资格标准

从低标准、宽要求到高标准、严要求的逐步完善,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制度的一个固有趋势和过程。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的入口已经具有较高的要求,既提高了教师教育质量,又增加了职业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因此,我国也应结合现阶段的国情、学情对教师的要求,适时适度地提高教师职业资格标准。

2、充实教育实习内容

实践证明,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对教师今后的职业发展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因此,爱尔兰已经开始关注在职前教师准备中侧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相应举措。由此可见,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应当注重结合一线实践经验和教学实际,不断丰富扩充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内容,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场所和指导教师,从而使得准教师能够全方位、多角度体验新教师的教学经历,逐步深入地去了解、体会、反思教学实际,通过充分的教育实践逐步加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3、坚持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

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报告中倡导应借鉴芬兰的做法,即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到研究者引导的研究中,运用基于研究所获取的知识来开展教学,在课堂中也广为运用批判性反思,实现反思性实践的良性循环。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坚持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这样方能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又具有学术批判思维的高素质教师。

4、增强教育体系的开放性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文3

伊拉斯谟计划是欧盟在1983年启动的教育计划,和它一起陆续开启的计划还有包括达芬奇计划等7个意在推动欧盟成员国教育改革和创新增加人员流动性和知识共享的计划。这一系列的教育计划都是欧盟在一体化的整体政策下实施的。其意图也是在从教育即文化方面对欧盟一体化的促进。而十几年过去了。这些教育计划的实施也得到了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公民的一定认可。而在2014年欧盟从新整合伊拉斯谟在内的7个教育计划成新的伊拉斯谟,意在总结过去计划实施的经验,制定出更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即当今欧盟一体化要求的教育政策和实施计划。

新计划形成的背景

当今经济的萧条和年轻人群的高失业率。劳动市场职位仍然有空缺,就业者的技能缺失。对从业者或者就业者技能要求的日益曾加。全球化下,教育体制的国际竞争越演越烈。

对现行状况的应对

突出教育计划中应对市场需求的和欧盟相关政策的目的性,即提高欧盟公民的教育,技能水平使其适应劳动市场的需求。曾近各国政府,各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使之符合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在此基础上曾加欧盟的附加价值,即为欧盟一体化曾加动力。

新计划的目标

新伊拉斯谟计划实施阶段为从2014年到2020。次计划的期望目标为1,增加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有以前的32%提升为40%。2,减少早期教育的辍学率,由原来的14%降到到10%。

提供更多的计划让vet和HE的学生通过该计划来培训技能的。

通过人员流通和机构间的战略合作项目来增强各个领域的竞争能力。

鼓励知识创新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创建knowledge alliances and sector skills alliances.摸索教育模式的改革。

具体目标数字

第一层:200万高等教育学生将在国外学习;65万的高职类学生将在其他成员国学习。有20万的研究生将受益与新的贷款计划,其中将有超过2万5千个奖学金。50万的志愿者将参与到青年人交行项目中。80万的讲师,教师,培训师和其他人员和青年工作者也将在国外学习和受训。

第二层:2.5万个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和涉及到12.5万的教育机构和组织。同时和企业合作强化创新知识和实践知识。创建约300个知识联盟和行业技能联盟其中涉及到3500家教育机构和企业合作。

有20万教师通过网上进行交流和作。在次涉及到的学校超过10万。

新计划的“新”颖之处

它是一个欧盟历史上覆盖了教育,培训和青年人培训,体育的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它把以为存在的7个教育计划整合到一起。内容空前的庞大,涉及到的所有的教育培内的领域;它寻求达到更大的系统上的影响力。促进成员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欧盟教育一体化;从行政上,进一步简化申请和合作的有关手续;更有效的应用欧盟的拨款;更大力度的欧盟财政支持。比以前增长40%。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欧盟还会在次计划外进行额外的财政支持。

整合后的伊拉斯谟计划比起原来的一系列的计划,新计划在纵向上发展得更为深远。

第一层面:从教育,培训,从小学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都涉及到人员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流动。

具体内容:计划中所有的项目都是意在促使欧盟成员国内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和年轻的劳动者的个人的流动。包括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生贷款保证;共同培养硕士;开展志愿者服务计划和青年人交换项目。

第二层面:针对于各个成员国之间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以及公司企业之间的合作。

具体内容:成员国层面上。鼓励促进各国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和企业单位进作办学实习的合作。来达到兴建“知识联盟”和“技术联盟”;以网络为基础开办网络学习课程e-twinning。

第三层面:欧盟层面上的对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起到促进调节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欧盟成员国教育的一体化。即促进合作,激发合作,调节合作,政策掌控,提高效率。

欧盟资金支持的分配比例

第一层面63%;第二层面28%;第三层面42%。第一和第二点之间还有4.8%的机动分配。

具体到每个版块的分配为教育和培训占77.5%;青年人项目占10%;学生贷款3.5%;成员国机构资助3.4%;行政资助1.9%;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现代化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亚洲地区也加快了贸易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广西,迅速成为中国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和境外贸易集团进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道,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重点课题进一步的开放开发与打造,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广西正在成为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中心之一。近年来,企业用人需求反馈急需大批既掌握东盟各国语言、又熟悉国际贸易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一些岗位如:收银员、导购人员、会展人员、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出现了不小的人才缺口。

目前广西中职学校推行的是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到相关企业去顶岗实习的“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这种“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东盟国家与我国交流日益深入的状况下,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东盟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既懂得东盟语言文化又通晓国际贸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我们借鉴国内诸多高等学校与国外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提出中职教育国际化课题的研究。

一、中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内的中职院校通过与国际上的教育机构、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逐步适应国家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1.中职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速中职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提高我国人才竞争力的要求,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我国中职教育未来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选择与淘汰,必须用国际标准要求自己。竞争速度的加快和竞争范围的扩大,也将为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内动力。

2.中职教育国际化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国际化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中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创造公平教育、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最佳途径,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职教育国际化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

与其它类别的教育院校相比,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部分受到冷落。学生读完中职后一般还要继续深造,进入高职、大专院校再进修几年,否则就业方向和前景不容乐观。如果能将就业、创业、升学和留学四条发展渠道全部疏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制约中职教育的发展瓶颈。推动中职教育的国际化,在培养学生掌握具体工作技能的同时,使之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拥有国际化视野,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完善和升级他们的知识结构。

二、中职教育国际化的局限

1.传统职业教育的束缚

传统的职业教育,还是从就业的角度来制定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掌握一门具体技能。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技能型人才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国外发达国家的中职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工作技能,更能突出地发展自我,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感。我国的中职教育应更多地培养跨文化、跨学科全面发展型人才,以期逐步纳入国际化轨道。

2.落后观念与机制的制约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未能与社会需求一致,现有教学体制对中职教育国际化还有相当大的限制。脱离社会实际情况的指令容易造成中职教育的形式化和不实用,加之分配机制的不完善、不合理,使技能型人才失去了应有的位置,致使中职教育受到冷落。

3.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冲击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国教育机构的冲击,相比之下,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理念更为社会所认可。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仍然较为保守,办学规模、管理方式、招生渠道和收费标准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的约束,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相比体现不出创新和差异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常常在同行业竞争中被边缘化。

三、推进我国中职教育国际化的举措

增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方法上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中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1.师资队伍国际化

要适应中职教育的这种国际化趋势,就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加快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支撑。中职学校只有不断吸纳优秀的外语人才,适时选派本校教师赴国外研修,才能逐步使学校的教学理念与国际接轨。通过国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国内外院校合作办学,不断开发出国实习与留学通道,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发展选择。

2.教学理念国际化

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为学生扩大国际生存空间,让学生毕业后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课程的开设应是适应国际市场通用课程,加快参与国际互联网上的职业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国际化教育活动增加机会;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强国外知识、语言和文化的含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熟悉相关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开展学生、教师互换交流和实习活动。

3.人才评价标准国际化

建立与国际接轨又体现自身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与国际教育机构学历互认和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积极引进国际各类职业技能考核体系,形成开放灵活的办学体系,实现人才规格设计的国际化。教育不再是封闭的、孤立的和终结性的,学校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统一在全球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中。

四、中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1.调研东盟国家和国内企业人才需求,形成调研报告

调研东盟国家及国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传统的“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东盟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形成调研报告.探索中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2.制定中职教育国际化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国际化职人才培养模式从东盟国家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分析、课程建设、

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采取学生两年国内学校学习东盟语言和专业知识,一年出国留学模式。学生经过考核合格后,第三年到东盟国家(越南、泰国)大学留学学习语言,深入学习东盟国家的文化习俗,安排学生在当地的企业进行实训。优秀的学生在东盟国家(越南、泰国)就业,拓宽中职学生的就业之路。

3.改革传统课程模式,编写东盟特色校本教材

调研东盟国家对中职学校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实施面向东盟国家的中职教育国际化。与东盟国家人才需求接轨,学校在商务越南语、泰语等东盟小语种专业课程开设基础上,以选修课的形式,增设《国际贸易基础》、《秘书基础》、《会计基础》等商务技能课程;国际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增设《泰语口语200句》《越南语200句口语》等东盟语言课程,让学生实现专业能力互补;同时编写《东盟十国风情》等校本教材,增加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十国人文、经济和社会等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国际化职业素养,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

4.与东盟合作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中职教育国际化长效合作机制

与越南、泰国等合作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探索面向中职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规范对学生国外留学的管理和跟踪,制定《广西华侨学校学生国外留学管理办法》、《广西华侨学校学生国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外学校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东盟文化教育,共同进行学生考评,助推学生全面成长。

5.总结交流

以论文的形式总结交流中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苏雄才,王素群.《拓展办学思路促进中职教育国际化》.世界教育信息,2012(10)

[2]王锋.《广西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广西大学,2012(6)

[3]魏慧敏.《中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5)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文5

论文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1+1+1”模式

 

一、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企业、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因而使会计专业学生在社会实习环节中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稳定的运行机制。如何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会计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呼吁社会会计职业界关注和参与学校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实践技能和较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是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将通过本论文探索构建融单项技能训练(蕴含在会计相关课程中)─分岗位模拟实训(会计实验室) ─综合实训(在会计中介机构,如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顶岗实习(在真正的会计岗位)于一体的、校内教学与社会实习相结合、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该体系将为各高职院校规划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效的借鉴,为会计中介机构参与会计教育与实践提供有利的平台,为教育行政部门、会计主管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会计教育的管理、指导与协调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论文格式,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会计职业教育。

二、影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僵化

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普遍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环节支离破碎,会计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相脱离。学生实习操作主要依靠票据、描述性的语言资料进行,实践内容空洞,与具体经济业务的职业情境相脱离。学生被动跟着指导老师走,缺少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感受。

2.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局限性

教师讲授偏多,仍以准则加解释为主,学生始终陷于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就是集中实训,无论采用“独立式”或“分工式”,都会存在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学生不能独立、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达不到教学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主要以“双证”教师(职称证加会计师证)居多,由于这些教师多数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虽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还是脱离不了书本,教师本身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不高,满足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3.实验教材的滞后性

由于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会计准则和制度经常修订,往往实验教材滞后,新教材中新旧知识混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比较迷惑。

(二)外部因素

1.政府部门对会计教育管理的缺失

教育行政部门、会计主管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对于会计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宣传、引导与协调工作不到位,导致学校与企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相脱离。

2.缺少会计中介机构的参与

目前在学校与中介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困难较多,主要是会计中介机构没有承担会计教育的义务,他们不愿给自己找麻烦;另外,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在实习费用上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3.企事业单位不愿接纳会计实习学生

学生到企业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会计工作涉及单位的敏感事物,企业不愿让外人接触,所以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现难度较大。

三、国外会计实践教学的启示

美国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论文格式,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能力。美国规定:“大部分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最近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且大学专职教师至少必须有40%在最近5年内拥有60天以上的相关会计实务经验,且允许会计教师每周有一定时间外出自由谋职。这些措施对于增加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都很有帮助。美国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即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会计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会计教育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根据这一目标设置的会计课程体系,也紧紧地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英国学校重视与社会会计职业界的沟通与协作,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紧扣时展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会计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每当出现会计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教师都要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

目前,日本的会计教育除教育机构实施外,还包括各种专门学校和企业及监察法人(如会计事务所、职业会计人团体)实施的会计教育。日本学校积极探讨与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职业团体和经济团体的合作,增加产学、师学合作的机会。教育机构按照实业界提出的职业会计师标准来改进教育体系和课程计划,提高会计教育水平。

国外会计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除了加强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之外,必须重视学校与社会、政府、会计职业界的沟通与合作,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能够根据社会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1+1”模式的构建

(一)什么是“1+1+1”模式

该模式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里的“1+1+1”即学校、会计中介机构、企业三方合作,共同承担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实现三方资源和人才共享论文格式,优势互补,既破解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给企业培养了“理论够用,技能管用,人才适用”的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模式突破了原有校企合作模式,引入了会计中介机构,为培养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师资保障;实践教学的安排包括学校专业课程模拟教学、会计中介机构模拟实习及实战演练、企业顶岗实习三个方面;在学制上,学生一年(或一年半)在学校,一年(或半年)在会计中介机构,一年在企业,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这一模式将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为培养会计实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1+1+1”模式对策

1.完善校内实践教学

(1)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课程设计中,要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实践训练和一专多能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改革中,要增加一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性课程。增设专业技能课程如单证模拟、会计综合模拟(手工及软件应用)、会计职业判断案例、会计分岗位模拟、毕业实习等。

(2)选择和编写适用的实验教材

组织教师或企业财会人员编写适合创设以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任务情境为中心的实验教材,或选用企业真实的材料,让同学们在仿真的环境中体会会计核算的流程。

(3)提升“双师”素质,加强“双证”教育

提升“双师”素质的手段有: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会计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科研、咨询服务和技术开发等方式带动会计教师参与会计实践和开发工作;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来讲座或者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对专职会计教师的指导;选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加强学生的“双证”教育,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会计日常教学,学生通过参加会计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能力。

(4)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要摒弃传统,采用实物、模型、图表、音像、投影等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媒体,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增强其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论文格式,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切实加强与会计中介机构的合作

会计中介机构虽然没有承担会计教育与实习实训的义务,但它们拥有丰富的会计专业人才资源,拥有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会与经验,加强与会计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参加他们组织的会计实习培训,参与会计实际业务,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捷径。

3.实现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事业单位的对接

加强会计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关心和关注会计教育,及时反馈企业会计岗位工作信息,积极参与会计教育,为学校会计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可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4.政府相关部门对会计教育应担负一定责任

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教育指导和管理责任,会计主管机关要创造更多的会计人才培训、考试测评机会,协调和引导会计职业界积极参与会计教育,为会计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凡.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2]梁瑞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财会月刊,2009(9)

[3]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会计之友,2010(1)

教育机构实习总结范文6

姓名:

年龄: 24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 湛江

目前所在:广州

身高: 156 cm

体重: 47 kg

电 话:×××××××××××

E-mail:×××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作家/撰稿人, 小学教师, 英语翻译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中山,佛山,广州

工作经历

××××学校

起止年月: 2011-09 ~ 2011-11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小学英语口语老师

工作描述: 主要给一年级小学生上英语口语课,并且辅助外教上英语课。

离职原因:

广东佛山××××小学

起止年月: 2009-09 ~ 2011-07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小学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二三年级英语教学,同时兼任综合实践老师,舞蹈老师,音乐老师。认真备课,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离职原因: 代课性质

海珠区××××小学

起止年月:2008-11 ~ 2008-12

公司性质: 其它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小学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 2008年10月 于海珠区瑞康路小学实习。实习期间主要职责是1。协助班主任管理班务工作,并向指导老师请教经验。2。参与教学工作,并写教案上课3。观察小学生的行为,并写一份实习报告。4.就小学生心理进行调研

离职原因: 实习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起止年月: 2007-09 ~ 2008-09

公司性质: 其它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教务处办公室助理

工作描述: 2007年—2008年 在学校教务处担任办公室助理,主要任务是辅助老师处理与教务相关的工作

离职原因:

毕业院校: 华南师范学院开放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学位

毕业日期: 2009-07

所学专业: 英语教育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10 2009-07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教育 大专

2007-09 2009-07 华南师范学院开放学院 英语教育 本科

2008-06 2008-12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剑桥商务英语中级 BECV(Dlevel)

2009-02 2009-03 双美教育机构 幼儿英语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英语已过六级,自学商务英语中级,日语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学校梧桐文学社的社长、班里的文娱委员、石基小龙小学的见习生

海珠区瑞康路小学实习生

办公室助理

2007年—2008年 在学校教务处担任办公室助理,主要任务是辅助老师处理与教务相关的工作

2006 图书管文明读者征文比赛一等奖

2007 教育系英语口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2006-2007 品德优秀奖

2007-2008 优秀团员奖 获得全国英语四六级证书等证书

2008 优秀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