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1

1、汉字来历: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聚居在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语言就产生了。初始的语言只是通过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来表达,但随着人们交流范围的扩大、内容的丰富,初始形态的口头语言就显露出诸多缺陷。说过即逝,无法保存。

2、口头语言还受到人体发音器官物理属性的局限,不能清晰传达到较远的距离,空间穿透力小,影响范围有限。经由第三者转述会发生意义出现偏差、信息损耗现象,严重影响人类语言深入传播和人们扩大交往的愿望。为此,记录口头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诞生了。

3、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起初,原始人类在绳子上打上数量不同或形状各异的结来表达特定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记事。随后,远古人类在石块、石壁上刻画一些事物的具体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这种象形图画直接孕育了人类文字的起源。考古发现的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以及中国的汉字都是如此。

4、汉字是一种形体与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起初的字就是一个个象形图画,有字形就可知道它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认识事物的增多,文化的普及,以及汉字书写材料的变化,汉字形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笔画结构越来越简省,形状趋于抽象且越来越规整,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

(来源:文章屋网 )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2

1、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2、中秋节简介: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来源:文章屋网 )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3

中秋月儿圆又圆,亲朋好友在身边,摆满月饼和糕点,香香月饼嘴馋馋,一口下去少半边,含在嘴中粘又粘,吃起月饼甜又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日中秋节介绍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节猜灯谜来历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元宵节或中秋节多有举办灯谜会,颇受人们喜爱。

灯谜这玩意儿在本地毕竟还不是一项很普遍的文艺活动,为使初学者能了解灯谜的基本法则和掌握一些技巧,在灯谜会举办前,斗胆先来介绍一些猜谜方法,但愿能吸引初学者对猜谜发生兴趣,进而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中秋节的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4

关键词:大传统,小传统,神话,玉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用以说明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多层叠加、融合变化的复杂性,雷德菲尔德的划分标准并不能完全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了更好地将大小传统的概念应用于中国文化研究,国内的文学人类学学者按照符号学的分类指标对大小传统进行了再划分,“由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视为大传统。”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书写系统的有无是辨识大小传统的基本标准,对大小传统重新区分,颠覆了雷德菲尔德提出的传统文化起源理念,“彰显人类学转向意义上的观念突破,可以将无文字时代和有文字时代贯通起来看。”②

大传统产生于小传统之前,必然对后来的文字小传统产生深远影响,而小传统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拓展了大传统。《西游记》是用文字编码的小传统,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大传统。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远古神话,那些产生于前文字时代的神话是中国文化的大传统,通过口耳相传保存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西游记》中充满了神奇的幻想,整部作品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处处体现着神话观念。神话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在《西游记》中自然现象是由神仙们控制的,龙王掌管降雨,雷神负责雷电,“定风丹”可以决定风的方向。这些观念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和翻筋斗云这些超人的本领,后经观音菩萨点化,成为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同各种妖魔鬼怪作斗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孙悟空虽然有神通本领,但有时也要遇到点小挫折,需要借助其他神仙的帮助才能彻底降服妖怪,这反映了神话观念要受到现实的制约。在神幻外衣的包裹之下,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和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玉器时代是华夏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六千年到公元前两千年,也就是说玉文化“早在文明起源之前就在东亚地区延续了四千年之久,其后续的文化影响力,对于汉字发生所带来的小传统而言,几乎是难以估量的。”③因此玉文化是文化大传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次为玉作了解释:“石之美。”从这一注解中我们知道玉是美丽的石头。《西游记》开篇为我们讲述了石猴的来历:“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这是用文字小传统讲述的孙悟空诞生的神话,孙悟空从石头中诞生并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这其中蕴含着玉石神话信仰。“玉石神话信仰是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后期普遍建构出的文化现象,也是玉文化产生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温床”。④

史前先民将苍天之体想象为玉石所打造而成的,玉不仅代表神明,还代表一切美好和有德性的东西,儒家就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言。《西游记》中,最高统治者叫玉皇大帝,这不是偶然的,这里面有着深厚的玉文化内涵。如果没有七千年中华民族玉文化的背景,吴承恩绝不会凭空捏造出“玉皇大帝”这个最高统治者的。在古文字中,“玉”字并没有一点,和帝王的“王”共用一个字。《说文解字》中对“王” 字的解释是 “‘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解字》解释玉的字型为“象三玉之连”,即三横一竖象征着用一根丝线串连了三块美玉。另外“皇”字是由“白”和“玉”组成的。道教所言“玉天”或“玉清天”,天帝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玉宇”或“玉京”,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玉帝居玉清三元宫第一中位。”这些都表明天与玉是相互认同的。

玉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几千年来,中国玉文化中积累了数以万字的与玉相关的文字,词语,诗句,成语典故,为文学创新提供了以玉为典型的精美的语言文字材料,将玉的含义扩及语言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历代文人学士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线索和源泉。《西游记》中大量运用了与玉有关的词语及诗句来描写人物、事物以及自然万物,蕴含着深刻的玉文化内涵。温润而色泽鲜艳的美玉,在国人心目中代表美好且有价值的东西, “以玉为美”的传统玉文化观念在《西游记》中随处可见。如描写人物,《西游记》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中描写玉面公主的模样:“如花解语,似玉生香。”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描写金圣娘娘的外貌:“玉容娇嫩,美貌妖娆。”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玉面公主和金圣娘娘很漂亮。人物名称中带玉,如“玉面公主”、“玉兔”、“玉鼠”,这些名称暗示了妖怪的美丽。描写环境的如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这是孙悟空站在铁板桥头上向远处看到的景色,其实描写的是花果山的远景,通过景色描写侧面烘托了花果山环境清幽,是个人间仙境。在《西游记》中和玉有关的事物比比皆是。如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中描写西梁国女王使用的器物,“那女王敛袍袖,十指尖尖,奉着玉杯,便来安席。”在古代玉器是身份的象征,专为皇帝和朝廷所用,西梁国女王身份高贵,所使用的器物必定是极好的,用玉杯和女王的身份地位相适应。第九十四回“四僧宴乐御花园,一怪空怀喜”描述美酒“笙歌缭绕如仙宴,杯飞传玉液清。”以玉液来比喻美酒。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描写碧波潭洞府“黄金为屋瓦,白玉作门枢。” 由此可以看出洞府的华丽。此外“青头鲈妓抚瑶瑟,红眼马郎品玉箫。”、“玉笛音调惊午梦,芰荷香散到庭帏。”“柳腰微展鸣金,莲步轻移动玉肢。”等大量相关诗句体现了深刻的玉文化传统。

`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

[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7.

[3]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文化讲坛[J].2012(7).

[4]叶舒宪.四重证据法重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J].贵州社会科学.2012(4).

[5]叶舒宪.重新划分大、小传统的学术创意与学术伦理[J].社会科学家.2012(7).

注解

①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文化讲坛.2012(7).

②叶舒宪.重新划分大、小传统的学术创意与学术伦理[J].社会科学家,2012(7).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5

本文就是笔者依据史籍有关龙文献的记述与古化石互为印证所得出的结论,盼望能从考古、历史、文物学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论证,以揭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这一千古之谜。

很久以来,一种长身大口,有足有角,能大能小,能兴云降雨、升天潜渊被称为龙的灵性动物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时隐时现,代代相传。

神话学家认为人类历史从纪元前算起已经有二百七十六万年,平均分为十纪,每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其中第一纪为九头纪,第二纪为五龙纪,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发端之初便与龙密不可分。

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而生炎帝。黄帝借助龙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后来又与七十人一同乘龙升天而去。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把失职的神龙斩首查办,至今仍存有斩龙台任后人凭吊。

封建皇帝自汉高祖刘邦带头称龙种开始,历代帝王纷纷效仿,相沿成习,由其唐、宋以后,龙纹形象成了皇权的象征和独有的专利。

现代亿万华夏儿女以龙的传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龙的故乡,龙的传说沸沸扬扬,龙纹图像铺天盖地,龙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信仰、习俗等诸领域无所不在,故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龙的文化。

龙的传说是这样的久远,龙的影响是这样的巨大,龙的形象又是那样的威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龙的故乡却说不清龙的起源,龙的传人不知道龙的真实形象,龙的身份名实不符,龙的作用似清非清。

人们普遍认为,龙的课题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隐藏得最深的谜之一。

破解这一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难度在于:远古时代,没有文字记载,只有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新时器时代只有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塑龙。商、周时期的龙纹几乎全部是高度艺术化了的图形。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古人多对龙的习性作了描述。东汉人王符总结龙形象的“九似”因受比符动物的局限和观察角度的影响而不全面和不准确。唐、宋以后的龙纹因受习惯心理和错误理解的影响而充斥着随意性。现代人在对龙的研究态度上存在着脱离原始思维、主观猜测和大胆遐思。

面对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文化之谜,施宣圆主编的《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之龙的传说是怎么来的》一文感叹道:“当代世界,谁曾见过一条龙,千古神州,谁又曾目睹过真正的龙?”刘乐土主编的《中国大通史未解悬案全搜索・中华龙之谜》中说:“龙是什么样子呢?真的活的龙谁也没见过,当然也概括不出它的具体形象。”

正因如此,自上世o三十年代以来,众多专家学者都企盼在龙的课题上打破僵局。纷纷从探讨龙的起源入手,得出了异彩纷呈、五花八门的结论,主要有:龙的原型是某种生物,如蛇、马、蜥蜴、恐龙、鳄鱼等。有的认为龙的原型不是客观存在的动物,而是某种自然现象或多种艺术形象叠加组合,如云、虹、闪电等等。有的认为是蛇与马的组合。

学者们研究结论主要有:

“龙纯属虚构”

“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它是许多种动物的综合体。”

“龙和凤在客观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它们是先民们的幻想产物。”“世界本无龙,现在没有,近古、中古、远古时都没有。”

“非自然界动物的形象。”

“超人类自身及自然而受到人类崇拜的神。”

“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

“龙应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总之,关于龙的起源学术界存在着多种意见,众说纷纭,难成定论,只能寄希望于考古材料的新发现。

看来从研究龙的起源入手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何况传说中龙分有翼的应龙,黑色的骊龙,有珠的烛龙,无角的虬龙,两足的夔龙,发洪水的蛟龙。《竹书纪年》中记载:“传说疱牺氏中有披鳞长角的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和黄龙氏。”究竟应探究哪种龙的起源呢?你说龙的形象这样,他说龙的形象那样,没有一个标准去检验,难怪乎有些学者把蜥蜴、鳄鱼、马、蛇、松树、闪电等当作龙的原型去考究了。如此说来,将古代文献记述的龙形象进行汇总、梳理、整理出一条符合古人记载原意的,龙的传人都能认可的龙的形象标准,应是当务之急了。

可能有人会问,制定龙形象的标准,你有根据吗?有人见过真龙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历史长河中,至少在制定二十八宿天文图像时的古人是见过龙的,不然东宫的星象是不可能以龙来命名的。东汉时期的王符也是见过龙的,不然他也不可能用人们常见的动物总结出“九似”来形容龙的各部器官。历代史籍亦400余次记录了龙的存在。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龙在史前地质年代和古代曾多次出现过,那么古人眼中的龙是什么形象呢?

一、古人对龙形象的描述。

应该说,有文字以来记载的龙形象都是很零散的,找不到一份完整的记录,所以只能把各朝各代的学者们所记载的史料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对比。以求整理出一条客观、真实、完整的龙的形象。现将相关部分摘录如下:

《韩非子・说难》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东汉学者王符对龙形象的论述,“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故宫博物院的白玉龙纹佩(宋)上的龙纹亦是两足。

还有许多两足龙纹实例,这里没必要更多的列举了,这些事实说明,古代流传的龙纹也不全是四足,现在流传的四足龙纹是由于真的活的龙人们没有见过,日常所见自然界动物又绝大多数为四足,故凭空想象给龙多安了两条腿,多出两条腿的龙确实能向四足动物一样行走了,但已不再是龙了。就如给蛇添上足后还能说是蛇吗?

误区3:项似蛇,不等于身似蛇。

当有着蛇身的所谓龙在龙的故乡上空起劲舞动的时候,虔诚的人们有谁怀疑过龙形象的真伪呢?唐、宋以后的绝大多数龙纹由于对古人有关龙形象文字记述的错误理解,把龙身绘成了蛇身,在此错误的基础上,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其所著的《伏羲考》中认为,龙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只脚,马的鬃毛,鬣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由于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民主人士,是名人,虽然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名

人说的话不等于名言,但在现实中人们还是很难将名人与名言分开,在龙的问题上亦是如此,虽然闻一多先生的论断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猜测,但还是被现代的多数学者们接受了,并进一步的认为:“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它是许多动物图腾的综合体”。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发挥,更认为‘作为一种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龙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浓缩着、沉积着原始社会晚期到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强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乃至最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笔者认为,在原始社会那种蛮荒或近似蛮荒的年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都极为原始落后的状况下要跋涉千里、万里去通知、召集各氏族、各部落共同研究组装一个能代表全体先民意志和信仰的综合动物,这种无聊的事情,先民们能干吗?如果说长期积累的结果,那就要几十年或几百年几千年连续不断的创作,这可能吗?创造出“组装”说的学者们谁也没有明白无误地指出哪朝哪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主持召集的协商大会,记录于何部典籍。可见,把现代人的复杂思维强加于先民们身上,是不能正确解释龙的起源和龙的真实形象的。

那么龙的身躯是什么样子呢?前面说过东汉学者王符在“九似”中有“项似蛇”的比喻,项就是脖子,王符明确的指出脖子似蛇,可见龙身不似蛇,不然一句“身似蛇”不就全概括了吗?此其一。第二“三停”中有“膊至腰,腰至尾”的说法,龙身如果与蛇身一样,是体现不出腰来的,既然龙有腰就应该有胸、腹,有胸、有腹、有腰与蛇身就存在明显区别了。二十八宿中东宫星宿的名称是根据龙的形象命名的,其中有氐、房,也充分说明龙身与蛇身是完全不同的,其证三也。

误区4: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有一网友在网上发表看法说:“我也相信有龙这种动物的存在,但是让我相信那么大一个动物没翅膀也能飞,还腾云驾雾,那我就不太相信了。”应该说这位网友是很有见地的,提出的疑问也是十分正确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龙纹形象在天空飞舞的确很滑稽。

那么龙靠什么腾飞呢?

东汉人王符在论龙的形象时说:“头上有博山。”

东汉人王充在《论衡・龙虚篇》中载:“短书云,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显然段成式说的“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和东汉人王符说的“头上有博山”指的是同一器官。

七千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塑龙项上亦塑有博山(尺木)。

总之,千百年来让只有一个头和一条长长的身躯没有尺木的龙在天空飞行,真的难为龙了。

误区5:龙有双尾,不是蛇尾。

前面说过龙身不似蛇身,可见龙尾也不似蛇尾了,那么龙尾是什么样子呢?东汉人王符在论龙的形象时龙身和龙尾没有记述,只指出了项似蛇,所以后人实在想象不出龙身和龙尾是什么样子,所以只好将项似蛇引伸和发挥成蛇身蛇尾了,难道在古代文献中真的没有记述吗?不是的,前面已说过二十八宿东宫星宿就是以龙命名的,其中第六星宿名尾,第七星宿名箕,箕字是什么意思呢?《汉语词典》中解释箕:“l、簸箕;2、簸箕形的指纹”可见箕就是指簸箕或簸箕形的意思。簸箕用图形出来是 样的,可见,用 来形容龙尾端生出的两根尾是很恰当的。

那么古代所绘龙纹有尾端又长出双尾的龙纹吗?有。陕西西安汉城遗址出土的汉代青龙瓦当是双尾(陕西省博物馆藏)。河南郑州出土的汉画像砖“仙人乘龙图”是三尾。(可能观察有误),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双龙菱花镜(宋)是双尾,日本白鹤美术馆藏磁州窑龙纹梅瓶(宋)是双尾,故宫博物院藏白玉龙纹佩(宋)是双尾,老古董丛书明清瓷器纹饰鉴定龙风纹饰卷清雍正斗彩夔龙纹是双尾,该书清乾隆青花夔龙纹亦为双尾……

可见,龙生双尾是有历史根据、符合古人记载原意的。

六、龙――客观存在的实体。

不破不立,写了以上那么多,主要是为了破除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假龙形象,从而使真龙形象树立起来,可能有人会说,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你考证的结论有事实根据吗?自然界有这样的动物吗?要知道,事实胜于雄辩,是的,现在就让我们揭破龙这个千秋万代也无法破解、搞不清其来龙去脉的亘古之谜吧。

一亿三千万年前晚侏罗世,辽西地区的火山爆发了。当时潜在湖泊中的龙虽然把身躯缩到最小的程度,可还是被击中了龙石九块之中的第二块,没能躲过灭顶之灾。正是由于突发的地质灾害,亿万年后使我们有幸一睹真龙的风采。

2003年12月,笔者在劳动之余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宫山咀乡梅力营子村行龙沟山上散步,偶然拾得一块石头,打开一看,一个弯曲着身躯约15-16厘米长,张着大嘴,有角,有须,有腹,有胸、有爪,有鳞,有足,有尾,有锥状骨质物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呈现在眼前,给人的直观第一印象使人能联想到怎么和龙有相像的地方呢?但和我们看到的绘画龙纹又有较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笔者带着疑问,经过三年多对古代文献有关龙形象的整理研究,证明古人记述的龙与化石实体龙在形体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至此,龙的起源推到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前的晚侏罗世,我们知道两栖类是最早出现的陆上四足动物,其祖先是发现于晚泥盆世的鱼石螈。至于龙什么地质年代起源的,是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或奥陶纪、寒武纪只好留给古脊椎动物研究人员去考证了。

现在人们最关心最急切想知道的一定是一亿三千多万年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古人论述的龙与现代流传的龙纹都有哪些差异?为了便于对照列表如表1:

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项是化石实体龙反映的龙珠连接物、龙腮须和下颌半圆物,由上表看出,实体龙与古人记述的龙几乎完全一致。心、逆鳞、腹似蜃、掌、耳等处虽然不清,但都不影响龙形体的完整性。流传的龙纹与古人记述的龙和化石实体龙比较,在形体上缺少十二项主要器官,其差异是明显的。事实说明,凭想象塑造的龙纹因没有形体上的真实性,只能作为盲目崇拜的历史误会而载入龙文化的史册。至此,由二十八部分组成的龙的真实形象已比较完整、准确的展现在龙的传人面前。

实体龙与古人记述的龙相比较,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有,而且很神奇,令人不可思议。下面将其主要特殊之处予以说明:

角:不似鹿角,龙的两角并排直立并生出二侧叉。

爪:不似鹰爪,三爪,一主二副,无骨关节。

舌:似蝴蝶的腹部,顶端呈90度生出触角二根。

龙石:不在胸前而在尾端,不是一w而是九颗,八颗卵状,一颗半月状。属脊柱一部分。

氐:其骨不是沿脊柱方向左右生出,而是自前端足的上方开始向后生长至房。

尾:尾端不是尖的,而是平的,而且比腰略粗。

箕:尾端生出的两根尾, 形,其中一根有翅,一根无翅,约占头至尾长度的1/6。

博山(尺木):博山(尺木)是在与两足对应的项上直立生出,一主数副,可聚拢成博山状,亦可吊桥式升降并能呈扇状不定数的打开,高度约占头至尾长度的1/12。

脊柱:前端大部由椎骨组成,末端由龙石与椎骨连接。

头:龙嘴的长度占头长的1/2,在头长5/6处为龙眼,上颌有两根长须,下颌有4颗牙,并有半包围似须非须物质,腮侧有多根须向后生长。

足:约在身长三分之一处,在尺木下方,形状与绘制龙纹足相似,肘大无毛。

房:在氐后方,有九对肋骨,比氐粗,左右生出,长度占三段之中第二段的4/10。

齿:上齿不清,下齿金字塔形左右各2。

鼻:在上颌前端上部,两孔平行,无凸出物,鼻后有一馒头状凸起。

龙珠连接物:龙上颌与龙珠之间的不明脑状物和V形的神奇物质。

下颌半圆物:下颌唇边生出的半圆物质,似须非须。

龙腮须;龙腮部生出的多根须向后方生长。

七、三栖类动物――龙。

龙的客观实体化石的发现,证明龙的存在是不容置疑了,那么龙是自然界什么动物呢?

首先说龙是陆上动物。

十二生肖鼠、牛、兔、蛇、马、羊、猴、鸡、狗、猪、虎均为陆上生物,将龙列入其中,说明龙可长期在陆上生存。

古代传说中有以饲养龙为业的“专业户”称为豢龙氏,并被黄帝封为董姓。

《韩非子・说难》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说明龙是可以亲密接触并可以骑乘的动物。

龙又是空中、水中的动物。

汉代学者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论述说:“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管子・水地》中说:“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本文所讲的实体龙也是在水中遭遇不测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陆、水、空均能长时间生存的特性说明,龙是自然界唯一具有特异功能的三栖类动物。其实体的存在亦说明对龙应将其列为正常动物而加以教学和研究。

八、龙名称的来历。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故华夏大地的山川湖潭多以龙为之冠名。现代人为了祈盼吉祥和飞黄腾达,无论品名、店名、人名、物名以龙称谓更是数不胜数。国人喜龙、爱龙、崇龙、信龙,但是如果有人问古人为什么将其称为龙,而不叫别的什么,恐怕就要使无数龙的传人瞠目结舌,汗流浃背。那么龙根据什么叫做龙的呢?据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生肖论的说法:“龙耳亏聪,故谓之龙”。原来灵气活现的龙听觉器官存在着先天不足,故尔被古人以聋的谐音定名为龙的。

九、龙字的来历。

上面我们知道了龙名称的来历,现在说一下龙字的来历,’那么龙字是怎么来的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按许慎说文,龙字篆文象形”。我们知道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由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殷商时期的金文,也称钟鼎文演变为春秋战国时的大篆和秦代的小篆。甲骨文把龙写作“、”金文写作“、”。东汉学者许慎《说文》的 字,左半部分可看出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印记,右半部分似龙腾飞状,在象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点明了飞龙在天的形态,由此可以看出.李时珍认为许慎《说文》中的龙字篆文象形大体上是不错的。

十、现在还有龙吗?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6

除夕的别称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简介除夕是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大年三十。除夕这一天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当晚往往通宵不眠,称之为守岁。有关守岁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除夕习俗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

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