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1

摘 要:文章分析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建设高校图书馆阅读平台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此模型下的图书馆阅读新平台,重点分析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阅读平台总体建设思路,详细介绍了平台结构及平台功能具体内容,最后研究了阅读平台建设需解决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42-03

1 学分制的诞生和发展

选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学分制的诞生。在18世纪末德国首先启用了选课制,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教学制度,选课制允许学生对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等进行自由选择。选课制于1779年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引入了威廉・玛丽学院[1],该教学制度随着不断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瓶颈,即如何对学生取得学位完成的学习量进行计算。在这一背景下学分制应运而生,学分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多样化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发展的新需求。

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学生学习量计算和衡量的单位是学分,学生毕业前要获得作为评判标准的最低总学分。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学和管理的单位是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学分制打破了这一模式,以课程体系、选课制度、弹性学制、学分管理、绩点制度以及导师制度作为主要内容。在高等教育中,随着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管理制度与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人为本的学分制已经变成改革发展的趋势所在。学分制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学校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供给学生选课的自由,同时发挥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学分制的优点很多,包括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有弹性的学习进程、可选择的学习内容、教师和学习时间选择的灵活性等[2]。从实质上来说,学分制是教学安排、计划以及方法的灵活性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逐渐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发展。在高校图书馆中,传统的平台建设以及阅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其需要搭建一个与学分制管理模式发展相适应、与广大读者的需求相吻合、能体现出高校图书馆价值的阅读创新平台。

2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建设高校图书馆阅读平台的必要性

2.1 规范服务平台所需

读者通过高校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平台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为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从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阅读服务平台并不完善,有很多地方有待规范化处理:①在收集和开发信息资源时,一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仅来源闭塞,而且更新不及时。②在传递信息资源服务过程中,一些图书馆不能应用信息资源来更好地为社会、学校以及读者提供服务。③在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中,尚待完善的保障机制不能把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充分结合起来,不利于构建和创新现有的阅读服务平台。此外,伴随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以及不断提升的读者需求,很多高校图书馆并不能随时更新和改变阅读服务平台,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

2.2 完善检索平台所需

随着学分制管理模式在高校的积极推广,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现有阅读检索平台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其缺点如下:①缺乏指导性。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自身知识储备并不完善,而且对学校的了解也不深入,在学业的完成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图书馆需要把更多的阅读指导因素加入到阅读检索平台中去。②缺乏动态性。现有的图书馆阅读检索平台在进行检索时主要依靠作者、关键词、篇名等基本信息,但是在很多高校的检索平台中,这些信息是缺乏变化的,检索出的结果是静态和固定的,会影响阅读检索平台的使用效果,进而影响图书馆的阅读效率,不利于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新平台

3.1 阅读检索平台

首先,在高校图书馆中,阅读检索平台有指导推荐的功能。检索平台在设置中要分为学科专业、研究领域以及学业课程等主题,使构建的检索参考指导平台体现出多元化和引导性。对层次不同的读者来说,其能保障读者对选择趋向的了解,便于读者阅读行为的进行。其次,图书馆阅读检索平台要加强动态性管理,适时更新和变换信息。针对专题信息库以及信息互动平台,优化处理设置,并提供阅读检索平台信息资源的优化基础,通过动态检索因素的引入,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最新信息,及时检索自己所需的知识资源,提高阅读积极性。

3.2 阅读交流平台

学分制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有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大量的自学平台,从而获得要求的学分。此时,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显得愈发重要,其要保障知识交流和信息渠道的畅通,不断加强经验交流和理念创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这就对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交流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来完善阅读交流平台,如百科全书、RSS、博客等[3]。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交流平台是一项创新举措,而交流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充分应用,无疑会优化和完善阅读交流平台。

3.3 阅读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数字网络,充分参考读者信息,并根据知识需求的变化,对阅读服务平台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和调整。首先,不仅要收集及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同时还要做好传递服务,为了满足读者更广泛、更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要充分应用新信息和新知识,有效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读者阅读和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其次,要完善保障机制,提供阅读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保障,包括不断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高效运用信息技术、完善设置硬件设施等。此外,不断提升的读者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要求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做到不断创新、应时而动。

杨庆书: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阅读平台的建设研究*

4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阅读平台的建设

4.1 总体建设

在高校中,学分制管理模式给学生提供了选专业和选课的自,如果图书馆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无法适应学分制新模式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加强信息化进程,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起来,在高校图书馆阅读平台中,进行计算机和数字化先进技术的积极推广应用,对阅读平台建设方案和模式进行改进,实现阅读平台信息数据化,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媒介,共享信息资源。

在高校图书馆中,基于学分制管理模式构建出的阅读平台思路如下:要充分应用数字媒体、网络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使构建的阅读平台体现出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功能完备以及交互性强等[4]优点,力争把打破时空限制的个性化、智能化以及学科化的信息服务提供给用户。

4.2 平台结构

基于学分制管理模式的阅读平台内容包括三层框架结构:信息服务层、资源整合层以及综合管理层[5]。①信息服务层。包括三个模块,即:用户注册、计费管理及导航服务。旨在优化和整合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高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②资源整合层。作为数据信息集成中心,包含了网络资源、馆藏电子信息资源以及虚拟服务器。③综合管理层。是平台的技术核心,包括对用户、资源以及模板的管理,对内要管理图书馆各项服务的授权,对外不仅要对资源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同时还要对读者的使用权限进行审批;此外,还要针对所有的图书馆资源开展技术维护和数据管理。以上三层框架相辅相成,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为高校图书馆提供运行保障(见图1)。

图1 高校图书馆阅读平台结构

4.3 平台功能

学生通过学分制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专业甚至是导师。在自主选择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就是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平台,所以在高校图书馆中,构建阅读服务平台要以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标。在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中,图书馆的初衷是用户登录之后可以体验到如同在图书馆中一样的感觉,充分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6]。所以,在设计用户功能模块时,衡量依据和评价指标可以设定为用户需求。笔者通过对目前图书馆服务手段和方式进行整合,在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基本功能模块(见图2)。

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点:①移动OPAC馆藏检索查询。该功能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通过该功能,读者可以对阅读服务平台的功能进行查询,体现了平台的便利性特点[7]。②移动在线阅读。读者通过该功能可以借由电子设备对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检索、下载和阅读,实现在线学习和阅读,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③短信服务。该功能是图书馆提供的主动推介服务,可以用短信的方式把相关信息推送给用户,同时用户通过短信也可以实现相关信息的查询。④微博交流社区。可以实现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互动,图书馆通过微博可以对图书馆提供的新服务以及新闻进行及时,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通过该模块,图书馆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参考咨询为读者答疑解惑,体现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升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质量。⑤虚拟参考咨询。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等[8]即时通信软件,读者可以实现与图书馆的沟通,方便了读者与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的交流和沟通。⑥我的图书馆个性化推送服务。根据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倾向、特点以及读者的知识结构,图书馆可以为读者量身定制出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推送服务。借助个性化信息技术软件,读者可以以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为依据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定制。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可以有选择性地实现服务的主动推送,通过阅读服务平台把图书馆变成读者自己的书房。

图2 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基本功能模块

5 阅读平台建设需解决的问题

5.1 读者终端设备问题

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和通信设备等可以实现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在阅读服务平台功能的实现中,读者电子终端的智能化程度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读者电子终端设备要与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保持一致的系统和数据格式,所以在阅读服务平台功能的实现中,关键是移动终端设备与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化问题。

5.2 操作界面问题

对于不同的终端设备来说,平台的显示界面是不同的,如何把不同数据库的界面风格统一于读者手中不同的手机界面中,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在图书馆阅读平台中安装统一检索系统,通过统一信息资源整合操作界面,能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元数据仓储可以实现数据库统一检索界面的异构化。工作原理是:通过直接向数据商索取或者利用收割工具、利用数据库的元数据把图书馆中的数据导入到新建的数据库中,再通过数据的归并、等操作生成一个新的全文索引库。读者登录阅读服务平台并发出检索请求时,首先在这个全文索引库中进行检索,目标出现之后就可以提供给用户检索信息资源的超链接。这种数字资源的整合,实现了远程访问资源以及本地资源的整合,通过不同资源的同构化处理,把统一的检索界面提供给用户,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一站式获取。

5.3 身份认证问题

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通过用户管理以及统一的身份认证不仅能保证数据安全,还能方便读者使用。阅读服务平台中的管理系统对用户的访问资格和权限审核得相当严格。通过审核,用户可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但是如有违规操作,则会立即终止其访问权限。

服务平台必须首先解决身份认证问题。对于电脑用户,数字资源权限开放时可以通过IP限制来完成,但是对手机用户来说,IP范围无法确定。此时,可以通过服务器的设置进行身份认证。具体做法如下:在高校图书馆中设置一个服务器,利用本图书馆的IP范围对该服务器的IP地址进行设定。通过服务器,用户可以对移动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平台进行访问,通过认证用户名和密码,读者即可完成图书馆阅读服务平台的登录,进而对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访问。

6 结语

传统的图书馆阅读平台已经满足不了学分制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基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理念,完善阅读服务平台的相关功能,把更专业、更贴心的知识服务提供给读者,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步海.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学生管理的对策[J].教书育人,2003(9):24-25.

[2] 马晓婷,韩金仓.面向读者需求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4):76-80.

[3] 陈雅,李文文,郑建明.泛在知识环境下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集成服务平台构建[J].情报科学,2011(11):1605-1607.

[4] 汪明h.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1(2): 66-70.

[5] 陈建新.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及移动阅读平台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9):84-91.

[6] 陈建英.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整合平台构建研究[J].图书馆,2012(3):121-122.

[7] 薛克香.U时代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6): 64-66.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2

一、现阶段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源不断扩大,对小学的图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图书资源贫乏的小学图书室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难以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如今,大多数小学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室或图书馆,大量的图书资源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然而,一些学校由于对图书管理的认识不足,以及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和资金的短缺,不能对整个学校的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发挥图书资源的真正作用。

二、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意义

小学图书管理是针对学校的图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以及科研活动中,合理分配图书,必要时采购一定量的图书,来支撑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另外,图书管理也包括向学生及教师提供借阅的服务,使学校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提供及时的图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其次,能激发学生阅读学习以及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图书管理中的宣传与相关阅读活动的开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效、高质量的图书管理能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激发教师科研与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使大量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图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结合图书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对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以下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

网络时代催生了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小学图书资源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图书如果仅仅靠人工分类,会严重影响整个图书管理的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将大量的图书资源录入专业的图书分类系统进行管理,能大大减少图书检索的时间,提高图书管理效率。①完善图书管理制度过去图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建立的图书管理制度,在现阶段图书资源丰富的大环境下,已经不能更好约束图书管理的各项工作。因此,完善图书管理的制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图书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按照一定的图书管理特点以及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上,优化图书管理的制度,使其能更好地监督图书管理工作,促进小学图书管理的发展。②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过去参与图书管理的人员一般是学校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缺乏一定的管理技巧,加之教师本身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因此,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要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与时俱进的图书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对一些原有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再深造,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图书管理工作。③积极开展丰富的图书阅读活动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内部管理,也包含与外界的有效交流,为师生提供图书的借阅服务。因此,图书管理效率的提升也应该包括对外界交流管理的优化。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④组织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在小学图书管理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作用,能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小学生希望能帮助教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给他们,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图书管理中,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提高其图书管理的效率。

四、结语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3

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更新育人观念,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走进图书室,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培养高规格的层次人才。城乡中心小学构建高效的图书馆(室)运行机制,将图书馆(室)打造成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二阵地,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读书、进步、提升的良好环境和机会。

三所学校在图书室的运行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持之以恒的图书资源建设的经费保障问题;图书管理员队伍的建设问题;师生归还图书时不知道如何上架,造成图书摆放次序错乱,从而影响借阅;借书的学生特别多,学生择书费时,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太长;没有提供图书借阅指导,信息交流平台;没有提供阅读指导;乡中心学校图书资源如何带动、辐射村小。

西城小学现藏书达一万册,李市小学藏书达三万册,梁家小学藏书达五千多册。领导重视,三校联手,科研师资力量雄厚。曾先后参加了全国、重庆市、江津市级科研课题,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三所学校校长亲自挂帅,研究人员是从学校精选出来的,特级教师1人,重庆市骨干教师2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人,科研人员基本上是国家级、重庆市、江津市级科研成果获奖者和重庆市、江津区赛课一、二等获得者。人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或者专科学历,有研究此课题的能力。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将国家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解决图书馆(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构建高质高效的图书室运行机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最大限大度发挥城乡中心小学图书馆(室)功效,我们三校联手,通过研究,探索城乡中心小学图书馆(室)的运行机制。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实验中期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建设精美、丰富、规范的图书室

(1)丰富、优化图书资源,建立持之以恒的图书资源完善制度。(2)将图书室打造成内容丰富、品种多、画面精美的儿童精神的乐园。(3)使图书室的图书资源内容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4)建立科学的编排体系和合理的架位。(5)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制度,制定图书借阅规定、图书赔偿等各种制度,所有的制度上墙,所有的制度张贴在图书室外的“读书苑”借阅指导栏内。(6)建立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室,与学校图书室配套使用,发挥综合功效,并加强管理。

2 建立自学自培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图书管理员培训模式

三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图书管理培训,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利用网上开展的图书管理讲座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钻研自学,学会再利用期末时间,对本校老师进行图书编号培训。

3 建立灵活多样的开放制度

(1)灵活开放时间;(2)全开放空间;(3)灵活、自由的开放方式;(4)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选培四至六年级学生图书管理员3人/班,村小图书管理员2人/班;(5)设立灵活多样的图书开放形式,建立流动书箱学校投入经费;(6)建立班班图书流动制度,坚持两月交换一次;(7)各班建立图书管理日记、图书开放日记和图书使用档案。

4 开展图画作文、音乐作文、活动作文训练

组织学生学当小记者,开展采访活动,为广播电台、报刊写稿;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小报告,举行“与好书交朋友,做有理想的人”等读书活动。(1)举办“图书展览会”。(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3)订阅报刊、设立“中队图书角”。(4)背诵优秀的诗文。(5)分阶段定类别增加语言积累。(6)写读书笔记。(7)开展“读书讨论会”。(8)“红领巾读书月”活动。

三、研究的效果

1、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2、学校图书室建设初具规模,图书资源丰富,管理规范。3、充分发挥了学校图书室的育人功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图书的借阅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提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书。通过实验,学生变得爱读书了,他们的阅读写作兴趣普遍提高,经常读课外书的比例由实验前的18.37%提高到65.3%,认为自己非常喜欢作文的同学由实验前的10.46%提高到44.76%,讨厌阅读的学生由实验前的12.79%降低到4.06%。学生阅读了大量书刊,课外知识丰富了,积累的素材、语言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提高了习作的兴趣。4、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习作能力大大提高。5、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思考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图书室由于受硬件建设的制约,一是藏书量增加了,但还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丰富图书资源任重道远;2、农村小学没有固定的阅览室,学生借阅不方便,全靠教师统一借阅归还,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3、师生文章大胆地向外投稿方面还比较欠缺与保守。导致阅读成果不明显,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努力,下大力气改善;4、实验中,我们应该让教师稳定,跟班教学。这样,实验的条理性、层次性、循序渐进性会更强,取得的实验效果也就会更好;5、要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特色化的理论与实验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科学性;6、把读书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4

一、图书管理和图书管理员的内涵定位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确指出:“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图书馆最重要的职能是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图书期刊的质量。学校图书馆功能定位在辅助教育教学,这是其有别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学校图书室要成为教学的好帮手,图书管理员要想教学所想,急教学所需。我认为,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应该是一个爱书、爱读书、阅读兴趣广泛的人。只有爱书、爱读书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出版市场脉搏,确保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藏书质量,在享受采购和阅读图书乐趣的同时,把好的图书推介给学生。通过逛书店、翻阅多种书评类报刊杂志、关注各种新书推荐榜和销售排行榜、上网浏览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和文化频道、浏览网上书店的分类目录等方式,管理员要全面了解图书市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应把核心工作定位于阅读,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以及更进一步的思想和情感需求。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管理员不只是管理图书,图书管理员应该发自内心地关注教育,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学校各项教学活动,做一个近距离的教育观察者,并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中,扩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二、图书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人的现代化

图书管理现代化要求健全图书室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这就要求管理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管理实行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学习《图书馆学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有关专业知识,根据图《中小学图书馆规程》,要分别制定图书室、阅览室《图书管理借阅规则》、《阅览室的阅读管理》、《图书室的违章管理》等,实行制度化管理。从图书的征订、收件、登记、编号、分类、制卡、装订、上架到借阅,都有章可依,有条不紊。有了这些规章制度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得图书借阅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2、图书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借阅率。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正常开展借书、阅览活动,对新进的图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整理,为每本书登记建卡,为每位老师、学生办理借阅卡,做好图书和资料的出借工作。要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规程》,增强服务意识,使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3、及时为教师编写好各种图书和资料索引,一有新书及时提供新信息,以便教师查找、查阅,全面提高学校图书室资料的流通率,利用率,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学校要大力加强图书管理工作,切实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管理员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图书软件系统,热情为师生服务,使图书室办公管理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培训好一批小图书管理员,发挥他们的管理职能,加大图书的借阅与流通,使学校现有图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图书管理员要认真遵循《图书室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细则》等一系列制度计划,并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工作盲点,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的工作标准。要努力拓展图书馆育人功能。从传统的借还服务到教育和信息导航的功能转化,是当前教育形势下对学校图书馆人员的全新要求,基于这一要求,管理员要努力探索工作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教育功能。比如: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图书馆宣传。开展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书。通过这一活动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人的现代化能有效拓展和提升图书管理内涵和质量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5

建、配、管、用,突出“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变更,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相应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为此,二道区教育局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对全区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新进行了梳理,对工作重心相应进行了调整。一是对22所中小学常规“老三室”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使之标准化程度达到95%以上;二是在教学仪器的配备上,根据省2007年颁布的理科教学仪器补充配备目录按类别进行配备,并列入“五年规划”目标加以落实,到2012年仪器配备率到到95%以上;三是加快信息技术教育装备的建设步伐,二道区学校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配置率达到100%,同时二道区还投资120万元建设了“异地互动式网络教学系统”。实现了异地多点音视频的同步互动及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异地课堂现场教与学的互动和异地教学资源的共享。异地互动式教学网络系统的建立,促进了优质教育的普及,农村学校的学生足不出校就接受优质学校教师的授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存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内容,便于课后复习,教师也可以同优质学校教师一起备课、开展教研活动,接受名师的指导。异地互动式教学网络系统的开通使用,实现了教学和培训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装备效益

教育装备工作建设是前提,配备是条件,管理是方法,使用是目的。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是装备工作的出发点,而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作用则是装备管理的基础目标。为此,我们在强调合理配置的同时,强化应用管理,以制度为保证,以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为抓手,充分发挥装备的效能。

有一套完整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科学管理的关键。为此,我们制定了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及体、音、美、卫生室等功能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及体、音、美、卫生室等功能室的仪器设备专用台账,为二道区中小学教育装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把装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我们要求学校每学期自查、区装备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的结果在全区进行通报。在“完好率”方面,一是要求教学仪器存放科学,做到账物相符;二是各项管理制度要落实,注重过程管理,即实验室管理制度、赔偿制度、借用制度、实验通知单制度等健全,做到实物有登录、使(借)用有记载、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三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有整理归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在“使用率”方面,要求学校按学期、学科分别填报的实验通知单、实验教学计划、教师分组实验教学记录、学生实验报告等,通过对这些要求来检查学校对教学器材的使用情况;四是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管理延伸到对计算机、农村远程教育、异地互动式网络教学系统等信息技术教育装备的检查工作中。通过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工作的推进,规范了装备日常工作的管理要求,使其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时效性。我们从2009年开始配备使用市装备处研发的“装备管理软件”,应用计算机系统对装备进行管理,在各实验室、功能室仪器、器材建立电子账册。全区学校准备在三年时间内全面完成10万册图书的配备及剔旧工作,教育局进行一定的比例配套。图书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对师生进行全开架借阅,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加强督导评估

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承担着全区中小学装备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督促的工作。为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一系列管理及使用评估办法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等级评估细则与区督导室配合,参加由督导室组织的对全区中小学综合办学水平的督导评估,促使二道区91%的学校达到了评估标准。

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全区各中小学按编制配齐各室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保养、维护和使用。同时,发挥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作用,组织“账目管理”“课件制作”“如何发挥自制教具在教学的作用”“怎样充分发挥图书的借阅率”“如何发挥管理人员在仪器装备中的作用”等活动,来带动全区教育技术装备的健康发展。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了5期培训,培训152人次,极大地提高了二道区教师的装备管理和使用能力。

规范采购行为,加强监管力度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6

现阶段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小学的实验课就是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果学校不建图书室,不配备相关图书资料,语文教学的要求就不可能达到目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个成员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学校不配备相应的设备,不学习相关的信息知识,同样达不到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加强农村中小学装备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和保障。其次,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特别是落后农村中小学和城区或发达地区学校相比,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我们必须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对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宣传,逐步达到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师生配合,形成认识一致、齐抓共管的格局。2000年,我镇6所中小学通过借、贷等办法自筹资金70万元建起了微机室,2003年,5所小学自筹资金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到目前为止,全镇11所中小学均实行了电脑办公。

二、整合资源是基础

由于农村中小学实行布局调整,一部分村小或教学点被撤并,一部分村小实行联村办学或高年级集中到中心完小,原有的实验仪器闲置或发挥效益不够。对此,我们确定被撤销的学校的装备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已经没有高年级的村小的装备除保留简易教具箱外,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通过调配、重组,中心完小的实验仪器、图书、电教设备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充实和完善,这样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集中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根据学校布局调整的论文格式需要,我们对相关装备进行再调配。2002年又筹资3万多元为三所初中添置了仪器、药品,同时对全镇17个校点的地面卫星接收站进行全面维护,并锁定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教育频道,充分发挥其电化教学的作用。

三、保证师资是关键

要提高师资水平,必须狠抓培训学习。培训教育技术装备师资应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管理人员,一类是操作人员。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外出参观学习;参加相应培训班;组织优质实验课、优质电教室评选活动;组织教师撰写相关论文;征订相关学习资料,如订阅《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期刊;开展相关教学研究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训培养教育技术装备人员,从师资上保障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开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如加强实验教学,促进了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建立了微机室,培养了一大批懂电脑、会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

四、管理常规是保障

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将装备工作纳入综合考评或专题督导内容,并形成制度。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教育装备的“建”、“配”、“管”、“用”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以检查督导工作,以检查促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中考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制度。这对于加强农村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制度:仪器、图书、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微机教学人员职责制度;各种安全制度等。在实践中完善这些制度,并坚持执行,形成各类装备管理与使用常规,促使各项装备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在建立健全各类装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奖勤罚懒,对工作认真,有突出贡献者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对那些工作失职,造成不利影响的给予批评教育和责任追究。这是促进装备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