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1

首先,父母要教给孩子规范的语言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提到,她有一位朋友是心理学博士,饱受发音不正确的苦恼。原因在于她的这位朋友,幼年时母亲教他说话时,没有教给他标准的语言,而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与他交流,比如把“苹果”说成“果果”,把“汽车”说成“轮轮”,诸如此类的语言,不仅让他在小朋友面前出了洋相,而且成年之后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纠正错误的语言。

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父母尤其要注意给孩子说完整的语言。有些父母可能以为孩子听不懂完整的语言,往往用儿语或半截子话跟孩子交流,殊不知这样反而破坏了孩子的语言感觉。因此,从小教给孩子准确而完整的语言,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要说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节奏缓和。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孩子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语音语调,自然而然就会发展起规范的语言能力。

其次,父母要读经典给孩子听

儿子上小学之前,我为他读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爱丽丝漫游奇境》等经典故事。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使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语言也受到熏陶与感染。有一天,儿子与小朋友在楼下玩,回家后告诉我:“我抢了微微的小纸片。”我问:“那微微怎么样了?”儿子想了想说:“她越想越急,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儿子说的这句话,正是《伊索寓言》中《金斧、银斧和铁斧》里面的原话。我对儿子抢微微小纸片的行为加以批评,同时也为儿子能如此恰当地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而高兴。

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只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有浓厚的兴趣,父母就应该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的语言感受力和模仿力都很强,经典中规范优美的语言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在合适的场景中,孩子就会使用这些语言。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越来越丰厚,就能更广泛地在生活中准确使用一些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

最后,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说的机会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2

在北师大参观时,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不只是教科书,笔者在小学辅助读物市场上也搜寻过,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这样的经典著作固然有许多绘本版本,语言优美、插图精致、排版有趣者不乏其书,教师和家长推荐的现代绘本故事却也以外国著作为多,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等。提到国学,常见的就是《三字经》,《弟子规》,目标指向性比较单一,多半是作为行为规范,功利性较重,更多是觉得可学可不学的,碰上了就读几遍,仿佛只是老祖宗的东西拿来晒一下,对经典的语言本体并不重视,也就是,没有作为中国人文化和语言的“基因”来看待。

传统经典被边缘化已经多年矣。因为多年来人们都在功利地学习和阅读,什么知识对升学和工作最有用,什么读物就最畅销,没有实效的予以摒弃。一百多年西学东渐之后,“洋玩意儿”仍然是时髦阶层的时髦物品。西学自然可以中用,问题在于现在中学有被排挤出国人血脉的危险,譬如现代白话中文的语法结构更趋进于西式,若拿出宋人或明人的白话口语来,现代人都不大看得懂,因为我们说话和写作的方式完全改变了,这可不像网文穿越小说里描述得那么乐观,现代主角穿到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能沟通无阻,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障碍肯定是语言。

当然,我们不用穿越到过去,强大的文化有它强大的理由,该学的一定要学,关键在于怎么学,学习的本质究竟只是学,还是转基因。笔者看过林汉达先生所著的《中国历史故事》,语言通俗生动,活泼可喜,绝非西化句法;而且老少咸宜,将史书活化为现代故事书,又不失史的严谨。这本书畅销了四十多年,始终是同类读物之冠,以成语做标题,既让人看了故事,又记住了典故,可惜只写到三国,竟难找到可称双璧的后续之作。林汉达先生是民国生人,古典文化修养甚深,但浅出的功底也如此丰厚,放现在看完全不过时。这种能力何来?自然与他幼年求学时期大量学习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等语言文本分不开。什么时候我们现在的学生都拥有这种能力和语感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也就非常牢固了。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47―01

在一次家长会上,当笔者谈到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很低,要加强阅读训练时,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不爱阅读;当笔者说要引导孩子多读经典书籍时,家长又普遍反映孩子不爱阅读整篇的文章,他们只对画报、动植物杂志等有插图的书籍感兴趣。的确,这是小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呢?

一、依据年龄特点,选择阅读书籍

1. 选择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书。例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小熊维尼》等,这些经过读者多年筛选得以留存下来的好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也喜欢读,这样的书就应该选取。

2.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所选书籍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那些拟人化、比喻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书籍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在买书时,家长还要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从而买到孩子喜欢的书。

二、结合学生喜好,引导学生阅读

在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时,我们可以把趣味性浓厚、接触次数较多的《西游记》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考虑到纯文字的版本可能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选择带有插图的版本,让学生边欣赏插图边阅读文章。这样,当他们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完后,我们就可以推荐另一本书,并特别指出这本书的观赏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自然而然养成阅读习惯。

三、创建良好氛围,组织亲子活动

父母和子女一起诵读经典,能增加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父母与孩子一起在书中感受世间的人情冷暖和万千气象,亲子间便有了共同的经历、认知和话题。书开启了亲子间的对话,而对话又带来了彼此间更深层次的了解。父母与子女共读的过程愉快且具有开放性,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且能享受到爱的过程,如此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加深孩子对经典的理解。

四、坚持听的熏陶,提升阅读能力

学生看文章看到的都是刻板的、静态的文字,时间长了,不但会产生视觉疲劳,而且会减弱阅读兴趣。听文章,尤其是听配有背景音乐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配有优美音乐的文章,会把学生带到故事的情节中,即使是比较难懂的哲理,通过优美的诵读声,也会起到深入浅出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配备一些诵读经典文章的磁带,或者下载一些配乐朗诵,让孩子不定时地去听,这能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五、结交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团体

学生诵读经典,不仅可以达到开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和学习语言的目的,使学生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礼、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还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增强。结合教学的经验,笔者发现,学生最爱的朗读方法是集体朗读,集体朗读的好处有: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认识的字可以跟别人读会;相互比较,爱放开声音朗读;可以延长朗读时间;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因此,给学生找一群爱阅读的小伙伴,组成一个诵读经典的小团体,对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很有帮助。

六、借助榜样力量,浓厚阅读兴趣

小孩子都爱得到别人的赞美,喜欢和别人竞争,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给他们选择一个喜欢阅读经典的榜样。这一榜样最好是获过奖的,或者是大家公认的好孩子,而且这一榜样最好是我们身边的人。先让学生了解这一榜样的阅读事迹和阅读成果,再给学生适量的阅读任务,让他完成阅读任务,用对照的方法表扬他们,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向榜样看齐,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七、参加公益活动,爱上阅读经典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4

【关键词】习语,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作为语言的精华,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习语的文字通俗简练,风趣幽默,提炼度高,中西方人们都很喜欢使用习语。通过对习语的研究,我们会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等。但是习语常常表现为没有规则的句子结构,而且很多习语都来自历史典故,仅凭字面含义是无法推断出其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的。习语的这些特点增加了翻译者的困难,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体会理解,在翻译时,作者必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只有真正了解了每个习语在其所在的文化中所传达的含义,翻译者才能准确地将其展现给本民族的读者。

英语习语的真正含义往往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这是识别英语习语的一个主要标志。如: The man in the street,它的含义不是“街上人”,而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思;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不是“让猫从背包里跑出来”而是“泄露秘密”。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英语习语背后的文化。

(一) 地理环境

早在17世纪,英国就成为了海上霸国。作为一个岛国,英国的航海业今天也是比较发达的,英语中不少习语来源于航海业也就不足为怪。很多习语先是水手们的术语,后来被陆上的人采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比喻相似的事物,成为家喻户晓的习语。如:“to tide over”,表示“顺利通过”;“all at sea”,意思是一切都在海上,不晓得怎样才好,生活中往往指“不知所措的处境”;“to sink or swim” ,指的是“不论成败”;“plain sailing”,则是“一帆风顺”的意思。还有一些来自水手的术语,让人感觉到了水手的诙谐和无奈,比如“Land Shark”,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陆地鲨鱼,那么你猜猜水手用它来指代什么人呢?水手在海上的时候不希望遇到鲨鱼,上了岸也怕遇到鲨鱼,所以land shark专指“陆地上向水手行骗的人”。想必水手一登陆,就成了这些陆地鲨鱼的目标了吧。

(二) 历史神话

习语是某种语言形式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与其产生和使用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英语习语特别显示出它的包容性,它不但将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引用到自己的语言里,而且还常常借鉴各种历史故事。如作为神话传说的一大渊源《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有名的寓言演变成经典的习语如cat‘s paw,猫的爪子。出自法国拉丰丹的一则寓言故事,讲一只猴子利用猫为其从火中取栗子。在现实生活中则常用来指被别人当作工具或爪牙利用的人;Achilles‘ heel,来源于古希腊神话。Achilles 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杰出英雄。为了造就他一副刀枪不入的钢铁之躯,他的母亲便倒提着他的身体放到环绕地狱的河--冥河中去浸泡。但是,他的一双脚后跟却因握在母亲的手里,始终没有浸泡到冥河之中。这样,他的脚后跟与普通人的一样,这也就成了这位英雄的致命弱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被他的仇敌射中了这只脚后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Achilles‘ heel来指代某人或某事的唯一致命的弱点或关键处。来源于历史的一些习语也非常有意义。如“meet one’s Waterloo”,字面含义是“遇见某人的滑铁卢”,这个文化背景自然指的是拿破仑。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布鲁塞尔附近的滑铁卢受到英普两军的进攻,最终全线溃败,损失了三万多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从此结束。于是 “meet one’s Waterloo”就成了“一败涂地”的代名词。

(三)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人们的长期生活方式。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国人的家常食品是面包,黄油,蛋糕和布丁等,围绕这些主要食品产生出许多习语。我们看看下面的小对话,你能猜出说话者所表示的含义吗?

A: How was your test today?

B: It was a piece of cake.

A:Congratulations. I heard that Mary is in the soup now.

B: What happened to her?

A: I don’t know.

A piece of cake就恰如中国人说的“小菜一碟”,表示非常容易,自己很有信心。而in the soup,表示有麻烦,而不是“在汤里”。再比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字面是说“证明布丁要靠吃”,实际含义是“空谈不如实践”;“more praise than pudding”,说的是“表扬多于布丁”,真正的翻译就是“恭维多、实惠少”;“live on wind pudding”,靠风做的布丁怎么能够活下来呢?这句习语就说明了这个人“生活无着落”,一日三餐还没有个去处呢。透过这句习语,我们也能看到英国人的那种黑色幽默。

(四)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习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国家是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背景文化的国家,有很多来自《圣经》里的人物、事件构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习语,如:“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典出《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上帝命令摩西带领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埃及国王觉得以色列人会闹事,就下令不给以色列奴隶柴草,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柴草生火烧砖,但每天烧制的砖的数量不得减少。后来,人们渐渐用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做无草之砖)来喻指“根本做不到的事”。这个习语和中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doubting Thomas”则是说: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出现在自己门徒面前。但门徒之一的托马斯碰巧那天不在,由于没有亲眼见到基督,他不相信别人的话,不相信基督已复活。后来人用此喻指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我们看到英语习语既取材于航海等生产实践,也源于食品、神话、体育等诸多方面,文化信息异常丰富,而且大多属言外之意和话外之音。通过对英语习语的背景文化的了解,我们不仅能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能从不同的设喻形象中获得乐趣,觉得这样的学习不是苦差事,并且还能使记忆深刻,理解到位,使用地道,对英汉互译也有帮助 。

参考文献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5

[论文摘要]成语作为英汉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积淀,它的产生和使用在各自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成语翻译历来是翻译的难点。文章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视角,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成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灵活运用英汉成语翻译策略,以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一、引言

成语(set phrases)是习语(the idiomatic phrases)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进行英汉成语互译,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成语的形象、喻义、修辞,也要译出其文化含义。如成语“守株待兔”,是中国的一个古代故事,若译为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a hare,会令人大惑不解。若译为stick to old practice and refuse to have a change 或是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虽然其意表达出来了,但成语的文化特征已是荡然无存,因而也不可取。可见, 处理英汉成语互译的关键是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

二、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 “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 ailing(一帆风顺)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 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宗教信仰文化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 damn you ,危险过后常说God bless 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 hell,a Pandora’s box等。

三、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 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tr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 Don Juan 唐磺。 意为风流浪子。Don 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 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 Ban 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转贴于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亲同手足), 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背黑锅hold the 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 the 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 the 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 eye for eye,鳄鱼的眼泪 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 armed to the teeth等。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 1964

[2] Peter 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